读与写——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以读促写,融汇共进——浅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学生作文指导以读促写,融汇共进因陈晓明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写作作为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有限,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阅读可以影响学生的语感。
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将此种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语文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
本文主要探究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的开展方法,借以指导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达到提高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素质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研究读写结合属于优化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语文素养、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是保障语文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能够加强读与写的良性交互以及综合提升。
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内涵读写结合教学包含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教育大辞典》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解释为吸收思想营养,学生采取阅读范文的方式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写作教学则指的是表达思想感情,学生运用动笔写作的方式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吸收和表达进行结合,可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读”重视以读促写。
阅读需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名家名篇进行阅读,学习其表现手法、立意、谋篇布局以及语言等,夯实仿写、改写的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则重视以写带读。
写作是以阅读获取到的知识为核心,在作文中应用情节冲突、人物刻画以及环境描写等知识,加强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提高共情能力。
二、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一)引导学生带有目的性进行阅读。
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学生较为感兴趣话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被充分调动积极性。
并在课堂中设立一些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以此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养成优秀阅读习惯。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语文课程整合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语文课程整合作者:张秀丽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整合,改进传统灌输式与单一的教学方法,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实际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探究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其课程整合、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目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整合主要方式,具体整合方式包括整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能力、整合多项能力与多维发展、整合任务目标与专题目标等;教师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文化基础与理解能力等,合理选择和运用更为高效的课程整合教学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目标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070-01教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指的是与学科学习和自身发展相关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品格,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高中语文教学中也需要加强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教师应该在探析语文学科素养的主要内涵基础上,在实际教学中加强渗透核心素养的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整合,更为全面地渗透核心素养的内容,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1.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其课程整合高中语文学核心科素养一般包括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高、审美创造和鉴赏、文化理解与传承共四大部门内容,这是在新课程标准与教学改革中重新划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与此前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相比,更加全面、更为具体和更具概括性,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进行课程整合,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与专题内容,运用专题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结合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相关内容,将其有机地整合起来,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展开教学。
《列夫·托尔斯泰》读写结合
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要歌颂、赞美、肯定某人、事、物、 景,不从正面平铺直叙,而是先从反面着手,用曲解、嘲讽,甚至挖苦的 方式去贬低、抑制,甚至否定它,最后才露出自己真实意图的一种构 思方法。这种构思文章的方法从贬抑处落笔,而在颂扬中结束全文。
技法作用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是不能吸引人的,而 欲扬先抑写法的运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比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能够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造
(一)题材的选择 (二)线索的安排 (三)详略的处理 (四)铺垫的蓄势
材料选择
线索安排
以对人物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阿长与〈山海经〉》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的。
在安排线索时一定要注意“变化”二字,有同学安排先抑后扬的材 料时,先写了两三件令人讨厌害怕的事,突然就转到对工作负责令人 敬重上来,转变很突然,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个变化过程。比如写 老师,可按照“讨厌、害怕——有好感——佩服——敬重”这一线索 来组织材料。
详略处理、铺垫的蓄势 在采用欲扬先抑手法时还要注意详略得当。一般说来运 用此种构思法要抑少扬多,运用时注意“抑”和“扬”的作 用,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抑”的部分要先写,起铺垫作 用,要为“扬”蓄势,与“扬”的部分相比要略;“扬”的 部分后写,是文章的重点,是要详写的地方,也是揭示作者 的写作意图,点明文章中心的地方
教师
温儒敏:如果说有作文教 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 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 当练写。平时的阅读课也 应适当安排写作练习。阅 读课上可以让学生及时把 阅读的印象体验与感悟写 下来。一边读,一边写。 把写作训练分散到阅读课 中,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欲扬先抑
写作 方法
阅读 策略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语言,不仅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我们思考和沟通的基础。
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关键,而使用好“听说读写”这一法宝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个基本技能,也是语言的四种表达方式。
“听”是倾听他人所说,获得信息和感受的能力。
“说”是自己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传达信息的能力。
“读”是理解和解释他人文字的能力。
“写”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能力。
在“听说读写”中,听与说紧密相连,读与写高度联系。
通过听别人的说话,我们可以获得声音的意义和信息,在交流中获取经验和知识;通过说话,我们可以表达我们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提高我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视野;通过写作,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锻炼我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加强,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听说读写”这一法宝,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以下是几条值得注意的建议:1.提高“听”的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听别人说话的技巧,了解别人说话的目的,体会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表情以及情感和态度。
听的效率高,不仅可以提高语言涵养和语感,还可以培养善于倾听和沟通的能力。
2.培养“说”的勇气。
说话是一个人向外展现自己的过程,因此要注重说话的艺术表达和情感充实。
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与人交流和沟通。
3.加强“读”的理解。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其中一种途径,同时也是个人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阅读一些各种类型的书籍,提高阅读理解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
4.注重“写”的质量。
写作是一个人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因此,在书写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写作能力,还要注重表达内容,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语法、拼写和文字的规范。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将就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进行探究。
一、合理设置读写任务读写任务的设置要合理,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让学生能够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可以通过编写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进行写作,将所读所思所想写出来。
还可以通过辩论赛、写作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拓展读写形式除了传统的阅读和写作外,还可以拓展其他的读写形式,例如口头表达、朗读、表演等形式。
通过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够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而朗读和表演则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演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读写,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写作过程的培养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过程。
可以通过写作小组讨论、写作指导等方式,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四、鼓励学生读写结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将所读的内容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进行思考、分析,再进行写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将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晰地写出来。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应用语言知识。
促进课堂读写联动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促进课堂读写联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课题总结倪建芳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在习得语言和运用语文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创造。
于是,我们大胆地提出“促进课堂读写联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课题,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突出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生机勃勃的创造力是现代化语文教育的主旋律。
语文教育在发展创造能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挖掘读和写的结合点上。
因为读和写尽管有着不同的心理过程,但它们是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两种语文能力,显示着不同的功能:阅读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写作是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上产生新的观念,提高学生用尽可能精而简的语言符号来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的能力。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学语文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思考和动手操作上又有其个性特点,这都为语文教学实施创造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条件。
二、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自悟自得的过程。
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去创,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努力使学生拥有宽裕的时间、轻松的环境和愉悦的心境,让学生时时保持精神振奋、思想活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到:(1)自设。
学期伊始,根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共同制订出学期读、写、运用、实践的目标计划,选编阅读篇目,设计作文题目等。
(2)自读。
针对不同单元和不同课时,恰当安排好学生的自读时间,提出明确的自读要求。
引导学生学会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应读物和资科,进行针对性的自学,或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吸收。
(3)自写。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引导学生结合课内、课外阅读,摘抄精彩语段和名言警句,制作知识卡片。
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摘要:阅读与写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阶段中,两项重要的基础性学习内容。
同时,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初级启蒙性的阶段教学,如何在小学阶段对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做到有效的相互结合,并能够积极的适应现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就显得至为重要了。
本文将针当前我国小学阶段中语文教学的“读”与“写”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就其在新课改下,如何能够更好形成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展开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应用策略在新课改的有力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读写教学俨然已经成为了其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小学语文是对学生读写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础性阶段,也是关键性的阶段。
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将“读”与“写”这两个语文学科中的基础性,同时也具有延展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样才可以使我们在小学阶段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呈现一个系统性,前瞻性。
对所学习到的知识不再是散点式的,而是有序的,整体的。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来对小学语文的“读”,“写”进行一个整合与串联。
通过一系列地教学方式,来打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读”,“写”内容的分离,使之能形成灵活运用的教学效果,最后形成学生长效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既将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字运用掌握于心,又符合了新课改中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将“读”,“写”分离来进行教学。
这是因为受到了传统语文教学惯性思维的影响,教师往往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上出发,认为小学语文学科应该进行细化的分类教学。
阅读就是阅读,书写就是书写,并且还存在着将学生口头交流做为教学的首要目的,忽视了书写动笔的教学内容,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的分离。
二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读轻写”的教学现实。
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
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展阶段,有很多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去完成,其中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在开展阅读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对于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养成和发展给予更加充分的关注。
阅读教学必须要让学生们产生更加浓厚的参与兴趣,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来帮助学生们养成更加优秀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从而给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带来更加充分的促进。
本文就从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给小学生们带来更加明显的核心素养提升。
标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我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也开始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转变,教育界也同样如此,随着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小学作为学生们整个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提高小学教育改革的力度是必然的教育趋势。
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重点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当中更加突出,通过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质也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
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开展阶段,由于社会和教师、家长等方面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高要求,很多教师只能被迫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上,这就导致语文教学和教学改革之间出现一定的矛盾,无法给学生们带来更加合理的核心素养提升,影响学生们的长远发展。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分析核心素养作为近年来教育领域最为火热的话题,对于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能否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都成为十分重要的检验教学能力水平的标准之一。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们的社会起点,也被教师给予更加广泛的关注,作为基础性小学语文教学科目之一,教师一定要在开展教学阶段突出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从而给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带来更加充分的强化[1]。
在目前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当中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积累、学习方法、学習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等。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分析
读中学写 , 以写促读——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分析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必须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辅读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此,以下对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开展策略小学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不仅能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提炼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学好小学阶段的语文,不仅是语文学科学习的需要,也是为其他学科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需要。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和写作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要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语文阅读与作文融合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整理阅读笔记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碰到很多好词好句,而这些好词好句可以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将来写作的灵感以及素材。
人是有一定的遗忘规律的,如果在遇到优美词句时没有进行及时的整理,或者学生整理之后没有进行定期的温故笔记,那么学生的阅读功效就会大大减半。
因此,教师一定要向学生传授边阅读边整理笔记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边阅读边整理笔记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整理笔记的方法,字迹要清晰,专题分类要明确,这样在学生日后复习或者大脑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可以很快速的找到之前积累的素材。
比如,在进行《观潮》的讲解时,教师就一定要向学生讲述阅读文章时勾画重点语句优美词句的重要性。
这是学生升入4年级之后的第一课,在开始阶段,教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边阅读边整理笔记的意义,养成边阅读边整理笔记的习惯。
学生一旦形成了边阅读边整理笔记的习惯,那么在学生日后的学习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和进步,这就是边阅读边整理笔记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新起点——核心素养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新起点——核心素养教育摘要: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是注重学生发展,利用语文学科塑造学生的独立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真正体现语文课堂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渗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思维,真正体现核心素养理念。
本文将简要介绍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概念,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教育;渗透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小学生处于构建人格思想,培养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
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主要侧重于语言的建构和使用,发展和提高思维,发展并提升思维、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并传递文化等方面进行引导,致力于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从而培养语感,形成熟练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优雅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学习中华民族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从小就培养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他们逐渐积累了一定的人文遗产,其中包含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人文思想、成果的积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认知方法和实践方法。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改进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深入了解新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还未完全掌握生字、生词时,教师就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与创新。
或者是课堂教学与教材内容联系不紧密,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不到位,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带来影响。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下,要求教师采用生活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过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学生的需求了解不多,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师对语文学科特点理解不到位。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关键是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提升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但是一些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升,需要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将课堂教学组织好。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下的核心素养修炼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21年第10期(总第434期)育人之道▲【摘要】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是阅读的习惯、态度、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要通过阅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确立持之以恒的教育信仰。
阅读是提升教育境界的关键一跃。
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每名语文教师都应争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争做一位富有智慧的老师。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建构;精神培育;学生写作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下的核心素养修炼江苏镇江江南学校 丁 洁语文是一门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
丰富的阅读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端正的阅读态度,以及过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是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
而更多的语文教师却疏淡于阅读的积淀,只识记于教材刻板的知识,日复一日,必要的语文语感能力在得天独厚的土壤中失去了应有的敏锐力,从而导致语文教师后天知识与能力的不足,素养储备贫瘠,专业素养单薄。
一、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贫弱反思在教改大背景下,但凡有上进心的语文教师,都会手捧心爱书籍略读一二,同时也要频繁应付学校的各项教学常规。
教师在阅读中断断续续,困扰不堪,最终导致潜心阅读“流产”。
在这样的阅读反复和语文教师自觉的阅读中,积累到的“点墨”只是一知半解或一睹为快,如此一来,就会加剧阅读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矛盾,由此产生的阅读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语文教师的阅读自信和磨灭了他们的阅读惯性。
现今,网络阅读的快捷化和普泛化,正消解着语文教师执着坚守的知识构架和恪守的学院派“精神贵族”。
文学和文化快餐化的普及与侵蚀,势必麻痹了语文教师的阅读敏锐感,原来的知识构架在快捷化和碎片化浅阅读的侵蚀下,加快其解构的速度,而非语文专业人士正以同样的新奇感,吞噬并吸收“快餐”阅读和文化的养分,从而导致语文教师专业的业余和能力的平庸。
在眼球经济和碎片化的影响下,语文教师不再是“文学和文化”的专业代言者,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任重道远。
一些语文教师置于阅读边缘化,享乐于教、评、改的程式化教学中,不谙任何程式化的训练,无法发挥阅读与写作赋予人的自觉式智慧启发的功效。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核心素养下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很关键,可以通过授课方式的创新、教学步骤的简化、有效策略的实施来实现,可以一边加强情感融合一边提高教学质量,再进行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执行。
充分满足了小学生的读写需求,他们的语文思维变得活跃,创造潜能挖掘出来,就能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标签: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读写结合;对策研究;思考引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而固化,小学生很少有自主阅读、快乐写作的机会,他们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也十分有限。
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课堂活动,不利于小學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新课改背景下,必须实现语文教学模式的重构,并在读写结合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学生积极思考、阅读理解、适应写作,鼓励他们做好一切准备,再朝着正确的方向突破自我。
关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的读写结合,笔者简单阐述了几点不同的看法。
1、阅读积累写作素材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语文学习中最根本的东西。
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并加强自己的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不断地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可以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1]。
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更多的阅读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教师要告诉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才能更好地带动自己的写作水平。
如课文《火烧云》主要是对这个奇事美景的赞叹,文章通过大量的笔墨来对这个景色进行描写,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
所以,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进行反复地阅读,来更好地感受作者心中的那份对这个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自己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搞懂文章的文体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此来理解文章,感受文章,并要求学生们进行仿写,以此提高他们的构思水平,更好地贯彻语文教学中对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他们都是学生向外输出信息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在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读写结合的指导原则,引导学生们坐到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1培养指尖助读习惯,强化专注能力指尖助读可以简要理解为:引导小学生培养“用指尖追随阅读内容”的良好阅读习惯。
科学表明,指尖助读法能有效集中人的阅读专注力,助推人在阅读中的思考行为。
小学生阅读方法意识习惯相对薄弱。
向学生渗透简单易行的指尖助读方法,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涣散、信息摄入片面等问题,以此强化学生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效率。
而阅读效率的提升将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
学生在指读语篇的同时,高度集中地复习生字、词的书写方法,能提升自己掌握程度,降低提笔忘字频率,深化阅读记忆。
例如,在小学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过程中,该课文以童真的语言描绘了有关鲜花的温暖童话。
以创造美、了解美、分享美的故事情节激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学生提升审美意识,培养“分享”宝贵品质。
本篇课文为二年级教学内容,学生识字量、阅读通顺程度和理解能力均停留于浅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指尖助读法展开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圈出课文中出现的课后必会生字、词。
指读阅读法能对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带来积极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指读,能快速甄别陌生字词和课后实际生字,使文章断句更通顺流畅。
在指尖助读习惯培养的作用下,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阅读能力能获得阶段性提升。
2设计阅读笔记教学,捋顺阅读思维阅读笔记是将读与写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
记录课堂笔记、抄写课堂摘要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书写、倾听与记录,保留标准化教育材料,为后续复习提供宝贵资源,并能达到深化课堂教学记忆、整理课堂教学思路、把握教学重点等目的。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提
探索篇誗核心素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徐希艳(山东省郯城县第四实验小学,山东郯城)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内涵,一个不具有阅读能力的人,他的写作能力则无从说起。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近些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写作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之路,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努力让学生“读中悟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妙读文本,以读促写阅读教学应当把读与写结合在一起进行,指导学生“以读促写”,懂得捕捉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懂得阅读内容、概括标题,也懂得区分主次、品评内容等,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要实现“读写结合”,主要是深入挖掘教材,找到正确的读写训练点,紧抓学生的兴奋点,捕捉他们的真实感受,扩展写的空间,让学生喜欢下笔。
兴奋点是什么?也就是文章中令人动心之处、词句精彩之处和有趣生动之处,这些都可以成为读和写的训练点。
只有当学生读书达到“妙读”的程度,教师才能指导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
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述:“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所影响,不必有一模仿,而思绪与技巧才能渐有提高。
”此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来练习写一处风景,依照一定的顺序把握风景的特点,展开充分的想象表达自己真挚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以《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为例,教师抓住人物性格和人物神态的词句,让学生去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抓住作者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领会陶罐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通过语言描写感受陶罐的谦虚与铁罐让学生仿写对话片段,小练笔一次,自然会事半功倍。
二、以写促读,拓展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与实践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March 20212021年3月第18卷第03期Vol.18No.03读与写杂志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与实践倪建文(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151)摘要:语文是基础学科,虽然是语言类学科,但却蕴含深厚的人文底蕴。
自“语文”概念形成以来,语言和文学的教育就被认为是“情智双休”的教育。
随着教育体系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四个维度为一体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3-0236-01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初识民族语言文化的窗口。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语文教学逐步进入“大语文”时代。
此时,语文教学不再是只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致力于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健康情感和心理的构建以及自身人格和修养的完善。
这是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目标和实践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入探究创新策略,关注语文教学重点,以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1加强听说读写,侧重知识吸收,增强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以字词为语言建构的基底,通过听、说、读不断内化语言知识,以习作为语言运用的桥梁,通过说、读、写逐步提升语言知识的运用。
理解语言知识的内涵不仅仅需要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练习,更加需要听说读写过程中知识吸收情况的归纳与分析。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时,教师可以按照听———读———说的进程,组织学生倾听饱含感情色彩的音频课文,鼓励学生细心体会,然后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综合分析学生不同的感情态度,再让学生说一说对“慈母”的感触。
通过听读说的进程式学习,有的学生词句体会能力强,能够通过朗读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有的学生语言表达水平较好,已经能清晰说出自己的感触……教师通过总结分析,根据他们掌握的程度安排如何“写”。
核心素养视角下“读写一体化”实践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余小玲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中心小学 547017)【摘 要】阅读能力体现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能力,能让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更上一层楼。
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以小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针对性地布置阅读任务,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17-01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让小学生感受到课本的魅力,那就要靠阅读。
阅读就是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互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
通过阅读,能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更好的语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字功底和表述功底,从而使小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从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起,具体阐述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同时制定相关策略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1.阅读被动接受。
现在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前阅读课文,将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生对要学习的课文很少有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样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不会提高。
还有的阅读教学是有参考答案的,有些学生理解的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便有了挫败感,这样会导致小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2.缺乏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只根据参考书的教材进行解读,没有自己消化,对目标的把控就可能不准,可能偏离教材。
有的教师从自己教的角度出发,不以学生的角度出发细读课本,与实际相脱离,这些都是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的。
3.课后阅读指导不够。
课堂的教学时间也就40分钟,课堂的课本内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能感悟一些知识和情感。
语文阅读课后,学生不能在课余时间消化理解,教师由于自身的任务也不能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是教育的弊病,有待改进。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摘要:我国的教育逐渐更加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任何学科都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语文的单元教学读写的结合的教育方式就是适应这一理念的,这一方式经过许多老师的一步步探索,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更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写结合的教育方式是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又一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读写结合引言:语文学科是主学科之一,然而语文的学习并不像数学和英语那样,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语文是通过日积月累掌握知识才能慢慢提高成绩,然而阅读和写作又是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将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一直基于有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形式,这种方法能够让初中生的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不断进步。
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能够丰富教师教学的内容,然后语文教学在出单元教学当中更有利。
一、升学生的综合文化水平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本就是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越来越高,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更要了解做人的基本准则以及张自身的内在涵养也要一进一步提高,所以这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要想将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质量提高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受的教育大部分是在学校,有的家长注重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会对学生的一些文化内涵以及课外的艺术修养进行培养,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然而学校教学过于单一,学生的一些文化知识得到了提高,但是整体的文化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尽管学生们都已经接受了6年的文化教育,但是在文化素养,文化品位以及审美能力上并没有真正的提高。
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增加一些课外的文化补充,在语文单元教学时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主题,或者是重点的语文知识,在单元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单元内容进行相应的文化补充。
我们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为例,第5单元开篇就以王国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菜最为这个单元主题,其中主要就是讲的诗中和文中描写的景物让学生了解每篇课文,利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展现出自然万物之美,一起欣赏文章之美。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解析
龙源期刊网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解析作者:张扬辉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12期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更是学生自身学习发展所必须的品格和素养。
培养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素养,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完成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并探究语文的学习规律,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渗透解析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257-01阅读是学生与教师、教材及编著者之间不断进行思想碰撞与心灵交流的过程,特别是高中语文课程,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在受到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建立起热爱祖国,为人类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伟大精神品格。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其在语文学习中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其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思维拓展,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解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讨,以期对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的内容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改变,其内容主要由解词解句,分段讲解,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以及处理习题等几方面组成,其教育方式太过于程序化,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逐渐在教学过程中接受了这种一成不變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了授课模板。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有个很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其只注重教师讲课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对问题等进行机械化地思考与回答,从而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与写——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长期以来,由于深受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影响,教师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往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与写作的分专题练习,强化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
如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是进行段落或篇章的教学,强调对内容的理解,而不注意写作方法的渗透,不注
意教学生如何观察事物,认识生活和表达感情。
无论怎样的文章,学生都没有或很少从中学
到写作知识,导致写作时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贸然从事,其结果自然是费力不讨好。
强调
理解,忽视表达,导致学生怕作文,感到作文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
同时,在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追求立竿见影效果,指导学生作文,也只是告诉学生一些方法。
形式固然有,与内容却是里外两层皮。
即使修改再多遍的作文,讲述再多的方法与技巧,效果也往往不佳。
学生则往往是置之不理,更加反感作文课,甚至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
认为写作是苦差事,将作文看成是一种包袱,以至于写作水平很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读与写应该紧密联系,息息相关。
读是为了更好地写,写是为了
更好地读,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带读,使读与写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中国从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
可见,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
不知不觉地学习语言,并试着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课本中的写作手法,指导学生学习多种
写作方法,将课内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怎样才能让读与写有机结合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
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必须不断地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文
中的语言,真正地做到对文中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才是在教师指导下,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乐趣
二、从最根本的句子开始,重视语言的品味,更好地运用语言,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尾,而且还应重
视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提取”。
三、了解各种文体的特色,抓住特点来写文章,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各种文体的基本
要素的掌握和灵活使用
如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通过分析文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可以了解人物所处
的地位、阶级状况,以及当时的情况,知道孔乙己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摧残下的“读书人”。
通过对文中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分析,可以了解到作者给我们刻画出了一个迂腐、可笑、死爱面子、自视清高的人。
文章最后,作者将人物放在一个中秋过后的寒冷季节里,使其命运更加悲惨,表现当时的社会对他迫害很深,也通过写孔乙己,从侧面展示了当
时社会人们的麻木不仁。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试着去刻画《我的母亲》,并注意学习
文中的手法,把握住人物刻画的方法,真正地感受文章,理解文章,欣赏文章,又能为自己
积累一些写作的知识和技巧,真正做到以读带写,读中有写,活学活用。
四、了解文章的行文结构
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是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而开头设置的新颖,有创意,也能激发读
者无限的阅读兴趣。
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开头先设置一道数字题,从四个图形
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引子,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而引入对所论问题的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仿照文章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并学习其开
头如何使枯燥的论理,变得吸引人的注意,有趣味,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技巧,而且也
给自己的写作增添了亮点。
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可见文章的形式和涉及到的一些技巧还是很有必要去学,去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中学,在写中用。
如此说来,并不是说好的文章技巧用得越多越好,而文章的内容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有真情实感,以情感人,写出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而不是矫揉造作的。
如朱自清《背影》通过父亲的背影,用朴素的语言,通过简单的事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肺腑的伟大
父亲形象。
让学生同样也写一篇《我的父亲》,选取生活中的小事,试着抓住父亲的一个眼
神或一个动作来展示父亲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情动于表,行于言”,让学生去
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点滴中选择好的立意,发现生活的美,以便使
自己的文章内容真正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不是形同虚设的“空中楼阁”。
当然,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除了重视课内阅读习惯的点滴培养,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多阅读作品,多思考。
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爱读书,读好书,并学习使用各种阅读方法,以更快的速度去读,去获取信息,提取自己最感兴趣、最为关键的信息,
真正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不为单纯的读而读,而应在读中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并在
写中继续读,为自己补充充沛的后备能源。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读写迁移是写作能力养成的重要途径。
在读与写的双向发展中,
要使学生更加喜欢阅读,更加愿意去写作,不再认为“语文可学,也可不学”,重视阅读,并
且喜欢用自己的文字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这样,不仅培养了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
且也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
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