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课件 第八章农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政策学课件 第08章 农业土地政策
2020/9/27
24
第四节 耕地保护政策
我国耕地的基本国情是“三少”
人均耕地少 优质耕地少 后备耕地资源少
我国将保护耕地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 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020/9/27
25
政策内容
土地用途管制
2020/9/27
14
政策过程
全国迅速推广
从1983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又接连发出4个一号 文件,一再肯定包产到户政策长期不变。
到1983年底,全国1.75亿农户实行了包干到户,占 农户总数的94.5%。
2020/9/27
15
政策效果
人均粮食产量以平均每年增长25.7斤的速度上 升,结束了1956年集体化以后22年徘徊在600 斤左右的状况,在1984年接近800斤,奠定了 解决温饱、走向小康的重要基础。
21 果园 22 茶园 23 其它园地
3 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 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 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31 有林地 32 灌木林地 33 其它林地
4 草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41 天然牧草地 42 人工牧草地 43 其它草地
一级类
含义
二级类
1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 11 水田 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 12 水浇地 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13 旱地
2 园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 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 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 70%的土地。包 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农业政策学课件PPT(ppt58张)
二、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
二、政府1政.农策干预业的缺政陷 策问题具有相互依赖性
认识一项政策,从这三大维度去加以把
2.农业政策问题具有客观性 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
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下,农业政策方案的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 实现社会、经济、政治、
3.农业政策问题具有人为性性 农业政策对象的接受程度
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既面临着难以预测的自然风 险,又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加上生产周期长导 致的农业科技进步缓慢、农业生产中要素的投入数 量受到限制等原因,决定了农业是一门弱质产业。
农业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其他一
切国民经济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生 存之本,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满 足了人类生存的第—需要。农业剩余的出现是社会 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的先决 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
四、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农业政策目标
中国的农业政策目标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目标 美国农业政策的目标(徐更生:《美国农业政 策》) 欧盟农业政策的目标(赵昌文: 《欧盟共同农业 政策研究》)
第三节 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
可供选择的农业政策手段:
农业政策手段
经济手段,如财政 政策、货币政策
第一章 导 论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政策与政策科学 第二节 农业政策学的本质与内涵 第三节 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
第一节 政策与政策科学
一、政策的涵义与要素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 实现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标的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政策是在一定信念、价值观和目标基础上的有计 划的工作。它是政策背景、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 统一体。认识一项政策,从这三大维度去加以把 握,就能得到一个比较深入、贴切而全面的理解。 这三大维度,就是政策的三要素。
农业政策法规 (按PPT)全部考点重点整合
第一章农业政策法规概述1政策:政策是政府或政党行动的总计划。
政府或决定任何一项政策,都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干预。
政策一般特点:阶级性、原则性、系统性、实践性、稳定性、阶段性。
2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
农业政策的特点:工作范围的广泛性、具体应用上的灵活性、政策效力的有限性。
★政策的实施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
3农业政策实施影响因素(1)、政策的制定:是影响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
政策本身是否科学、正确,这关系到政策实施的成败。
(2)、政策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经费、物力、信息、权威等。
(3)、政策执行者:国家行政机关是政策执行机关,政策执行机构是由执行人员组成的。
执行人员的素质如何,对政策实施关系很大。
4农业政策实施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执行与创新相结合。
•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
5农业政策调整:农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本身存在某些问题或出现新情况,进而需要对政策进行修正和补充,以适应新的认识和发展变化了的情况,这就是农业政策调整。
6农业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因为经济基础决定政策的产生,政策是为适应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有效地发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职能。
否则,就会障碍经济基础的发展,甚至对经济基础产生破坏作用。
所以,经济基础改变了,政策也要随着改变,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发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作用。
政策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认识的局限性;二是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
7农业政策延续其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党的基本农业政策长期稳定不变;二是党的农业政策实施的连续性,不因人员变动而中断;三是保持新旧政策的衔接继起,避免出现真空。
8调整与延续的关系政策调整与延续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
第一,政策调整与延续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发展变化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农业政策学课件 第八章农业政策的制定
二是新的政策方案与旧的政策方案不属于同一政策范畴,但基本思 想可以从旧的政策方案中类推、引伸、比较而得到,例如农村的人口 控制政策的基本思想就来源于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等。
(二)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方式 3、创新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
用这种方式所制定的农业政策方案与过去的政策有很 少的联系,既不是对原有政策方案的修正,也不是原有 政策方案的延伸,而是带有创造性的政策方案。 一般说来,创新性的农业政策设计是现有知识的新组 合,具有激进的特点,它能突破常规,加大改革的步伐, 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带来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 益。
第三节
农业政策方案的设计
二、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人员及方式
(一)农业政策方案设计人员
1、政府系统内部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者 政府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大部分出自于政府系统内部,在整个农业 政策制定过程中,他们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系统内部人员信息来源比较充分,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使得他们 对所出现的农业政策问题了解得比较清楚。 但他们由于隶属于政府系统,这样就不得不无条件地接受政府的指 令,他们可能为了自己地位的升迁,缺乏独立自主性,即使他们不愿 意为政府的农业政策作诠释,但由于设计之初就从政府那里得到了大 量符合决策者的想法或意愿的信息,因而有时难以公正、全面地考虑 问题。
但他们的信息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当这些设计者的设想与政 府有关部门的意见相悖时,一般很难从政府部门获得进行农业政策设计 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资料。
为了保证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科学性,要考虑吸收政府系统内外两个方 面的政策方案设计人员,以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设计出高质量的农业 政策方案来。
二、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人员及方式 (二)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方式 1、渐进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 即在进行农业政策的方案设计时,以当时社会上所共有的价值取向
农业政策学--农业政策的制定
三、政策方案旳采纳与正当化
采纳 决策机构或执政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采用某项 农业政策旳行动。 农业政策旳正当化 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旳全过程必须符正当律规 范或者老式规范。 方案在经过法定程序,提交有关机关讨论经过, 并以公报、决定、决策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才 干取得公认旳正当地位。
本章思索题
什么是农业政策问题,它有哪些基本特 征? 我国农业政策旳基本目旳有哪些? 农业政策方案设计有哪几种基本措施? 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旳基本要素和理 性原则是什么?
二、拟定农业政策目旳旳原则
从实际需要出发,确保农业政策目旳确 有经济和社会效益 保持农业政策目旳旳可行性和合理性, 切实调感人们旳主动性 保持农业政策目旳旳相对稳定性,不随 意变化政策目旳 保持详细农业政策目旳合适旳弹性
三、拟定农业政策目旳旳基本思绪与要求
(一)基本思绪 1、固定目旳法
首先以经济发展战略目旳或更高层次旳政策目 旳为根据,借助于比较分析,从而演绎出农业 政策目旳,然后将目旳固定,再据以谋求实现 这一目旳旳政策手段、措施。 2、引申目旳法 首先以可能投入旳政策手段、措施为根据,借 助于综合分析,从而归纳出可能实现旳农业政 策目旳旳空间,然后从这一政策目旳空间中, 引申出详细旳农业政策目旳。
1、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 放和发展农村旳生产力;
2、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多种资源, 增长农产品旳有效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
3、不断提升农民旳收入和生活水平,建设 富裕文明旳新型农村。
中国旳农业政策目旳 1、建立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体制 2、增长农产品旳有效供给 3、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4、增进农村社会发展
2、维持和稳定农业从业人员旳收入和生 活水平;
3、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4、确保食品安全; 5、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旳农产品。
《农业政策学》课件
农业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影响
农业政策可以促进农村教育、培训等事业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3
农业政策对城乡关系的影响
农业政策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 距,改善城乡关系。
06
农业政策的未来发展
农业政策的国际趋势
可持续发展
农业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农业政策可以引导农民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农业政策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合理的农业政策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农业政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农业政策可以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 气候变化。
农业政策的社会效应
1 2
农业政策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
古代农业政策
古代农业政策以重农抑商为特点,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储备,以保障国家安全和民 生稳定。
古代农业政策注重土地分配和农民权益保护,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和水利建设等措施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古代农业政策强调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通过推广农业知识和技术,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近代农业政策
现代农业政策
现代农业政策以可持续发展和绿 色发展为主要目标,注重环境保 护和生态平衡,推进农业现代化
和绿色化转型。
现代农业政策注重市场机制和政 府宏观调控的结合,通过完善农 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保障
农民利益和农产品供应。
现代农业政策强调农业的多功能 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 业等新型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治理和保护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农业政策学课件 第三章 农业政策的制定
一、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含义 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 特点:1、具体性 2、可行性 3、规范性 4、协调性 5、层次性
二、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
从实际需要出发,保证农业政策目标确 有经济和社会效益 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切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保持农业目标适当的弹性
假设分析法的特征
从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开始,而不是从 问题的基本假设开始; 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始终使用相同的资料; 系统地提出了政策分析的主要问题,以 一定的程序创造性地处理各种假设与方 法之间的冲突。
假设分析法的步骤
相关人群的确定 假设的呈现 假设的论证 假设的汇集 假设的合成
第二节
农业政策目标
三、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农业政策与法规课件
政策评估:定期对农业政 策法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
改进和完善政策法规。
农业政策法规的监督与评估
01
02
03
04
05
监督主体: 政府、社会 组织和公众
监督方式: 定期检查、 随机抽查、 专项督查等
评估指标: 政策法规的 实施效果、 农民的满意 度、农业发 展的成果等
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 实地考察、 数据分析等
评估结果应 用:改进政 策法规、优 化政策实施、 提高政策效 果等
第三章 我国农业政策法规的体
系与内容
土地管理政策
01
土地承包经营制 度: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02
土地流转政策: 鼓励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资源合 理配置
03
土地征收政策: 依法征收土地, 保障农民合法权 益
04
土地保护政策: 加强土地资贴政策:支持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保险政策:保障农业生产,降低农民风险 农业科技政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与教育政策
政策目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培 养农业人才
政策效果: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04
05
审查批准:提交上级部门审查批准
公布实施: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政策 法规,并组织实施
06
农业政策法规的实施方式和手段
政策宣传:通过各种媒体 和渠道,宣传农业政策法 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和政策水平。
政策培训:组织农业政策 法规的培训活动,提高农 民的政策理解和执行能力。
政策落实:加强对农业政 策法规的监督和检查,确 保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农业政策学PPT展示
农业政策学PPT展示农产品价格政策---------------“最后一公里菜价”班级:国贸0902组长:黄炳梁 2009306200606组员:郑创辉 2009306200615黄凌铃 2009306200625吴佳 2009306200627王娜 2009306200634农产品价格政策---------------“最后一公里菜价”整个PPT共有5大部分,分别是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问题存在、解决措施。
第一部分:政策背景1、农产品的价格持续走高,由此,菜价备受广大人民的关注。
这几年来,不少农产品都走上了“过山车”似的涨跌之路。
比如“逗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和最近的“向钱葱”引出菜价持续走高。
就拿葱来说,一斤大葱最高售价7.98元,一根山东优质大葱的售价接近4元钱,跟一斤鸡蛋的价格差不多。
今年以来,大葱的价格涨至历史最高,批发价最高达每斤8元。
以上情况都说明了农产品的价格持续走高。
因而,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理。
2、2012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农业一号文件,提出以下政策。
在国家的整个大的范围之下,要求: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2.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3.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4.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5.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这是国家在整个农业建设方面提出的政策背景。
由此看出,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了我们多提到的“农产品价格”问题。
对此,国家以总的方针政策的形式,引导着这些现存问题解决的方向。
第二部分:政策目标1、农业政策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农业政策的主体
2、选民
所谓选民,是指依照法律具有选举人资格条件的国民。 选民的投票行为,实际上就是对政策制定某种程度的选择。
选举是对于政策制定的一次性选择。在选举即投票行为发生之前, 作为代表、议员或政府首脑候选人必须在他的选民面前陈述他的政治 纲领,阐述他的政策倾向,选民就是根据对不同政治纲领和政策倾向 的判断进行最终的投票。因此,与其说选民是对代表、议员或政府首 脑的选择,不如说是对政治纲领和政策倾向的选择。
第八章 农业政策的制定
第一节 农业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一、农业政策的主体 农业政策的主体是指制定农业政策和对农业政策的制 定具有影响作用的机构、团体或个人。 (一)农业政策的直接主体
农业政策的直接主体就是农业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具体包括:
1、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就是被称为国会、议会或代表会议的国家机构。在我国, 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机关的基本职能 是制定法律。 立法机关所制定的农业法律同样属于农业政策的范畴。农业政策是 政府有关农业活动的准则,它规定了政府作为或不作为的基本倾向, 而这些准则和行为倾向一旦通过法定的程序由立法机关确定为法律, 就具有了一种固定化、稳定化的特征,但是它仍然属于准则和行为倾 向,就这一点来说,农业法律仍然可以被看作是农业政策。
从形式上来说,利益集团可能是自发产生的非正规性的暂时联合 体,通常在特定的时候,因为特定的利益而联合起来,对农业政策 制定施加影响和压力;它也可能是从事利益表达的专门机构,即为 了表达某种特定集团利益的目标而专门建立起来的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通过竞选捐款、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民意测验、抗议示威 等项活动对政府农业政策的制定施加压力和影响。
另外,选民还可以通过社会舆论、民意测验等途径,对政策制定施 加间接影响。
一、农业政策的主体
3、政党 如果一个政党在政治竞选中败北,未能取得多数选民的支持,从而 处于在野党的地位,这就表明该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倾向不能成为政府 的政策。 但即使是这样,在野党对农业政策制定也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在野党的存在就是一种重要的制衡力量,对政府的行为起到一 种监督的作用。作为掌握政府权力的执政党在其政府行为中,通常要考 虑到在野党的存在及其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以取得社会的普遍支持。
二、农业政策的客体 (二)农业政策问题的主要领域 1、农民收入领域; 2、粮食安全领域; 3、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领域;
4、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与服务领域;
5、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领域; 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7、粮食专项储备领域;
8、区域性贫困与扶贫开发领域 9、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
政府的情况也相类似,现代国家的政府通常是实行首长负责制, 政府首脑对政府的农业政策行为负全权责任。
一、农业政策的主体 (二)农业政策的间接主体
农业政策的间接主体,是指那些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和 渠道影响农业政策制定的团体或个人。
1、利益集团
所谓利益集团是指那些因某种观念或利益的共同性而结合在一起, 并且经常有意对农业政策制定施加影响和压力的社会群体。
第二节、农业政策制定的环境
一、社会政治环境
二、社会经济环境
1、经济发展水平
2、经济体制
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第三节 农业政策方案的设计 所谓农业政策方案的设计,就是在农业政策目标既定的条 件下,寻求与组合达到目标的农业政策措施和手段。 一、农业政策措施的寻找 在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和附属目标确定之后,关键问 题就在于寻找实现这些农业政策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因为 实现某一农业政策目标及其附属目标有很多的措施手段。 例如:
2、行政机关
从理论上说,行政机关是农业政策的主要制定者。
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行政机关有权力制定农业政策; 第二,行政机关有条件制定农业政策。就第一方面来说,行政机关是 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专门的部委负责农业的宏观调控和行 政管理。就第二方面来说,行政机关在管理农业的过程中,面临着来 自社会各种各样的农业政策问题和需求,需要及时果断地作出反应, 而这种反应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看作是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因而, 行政机关所处的地位,也提供了它制定农业政策的客观条件。
一、农业政策的主体
3、执政党 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政治统治,都 是通过政党的途径实现的,因而,所谓政府的农业政策,在很大程 度上可以看作是执政党的农业政策。 当然,为了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执政党也有可能在制定农业 政策时考虑其它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意见和需要。但是,这并不影响 执政党作为农业政策直接制定者的地位。 4、领袖人物 领袖人物之所以能在农业政策制定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 无论是在政党组织中,还是在政府机构中,领袖人物都被推到了农 业政策制定者的主要位置上。 一个政党的政治纲领和农业政策倾向总是表现在一个领袖人物身 上,这样,这个领袖人物就自然成为政党制定农业政策的中心。
其次,在野党可以通过议会的合法活动,或提出某种农业议案,或促 成某种农业议案的通过,或投票对政府的农业政策表示信任或不信任, 以参与政府农业政策的制定或影响政府的农业政策行为。
第一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农业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二、农业政策的客体
农业政策客体也就是农业政策对象。从农业政策制定的角度来说, 政策客体就是农业政策问题存在的时空领域;从农业政策实施的角度 来说,农业政策客体就是农业政策主体所施加影响的时空领域,即通 常所说的政策范围。 (一)农业政策问题的构成要素 1、农业政策问题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 2、农业政策问题是一种能够觉察认识的状态; 3、农业政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状态; 4、农业政策问题是由于利益、价值和规范的冲突而产生的状态; 5、农业政策问题是一种有必要加以解决的状态。
一、农业政策的主体
立法机关总是就那些比较确定的农业政策问题制定农业法律,这就 是农业政策法律化过程。
通过农业法律所表现出来的政府对农业的倾向往往具有稳定性、普 遍性的特点,不宜经常变动和修正。
鉴于上述情况,农业法律所解决的农业政策问题只能是原则性的, 而很多具体的农业政策问题还不能通过立法机关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