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课时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课时备课——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乘除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通过数学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 乘除法的应用题3. 乘除法的练习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乘除法的应用题。
2. 教学难点: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乘除法的应用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演示法:通过具体例子演示乘除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乘除法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引入乘除法的学习。
2. 讲解:讲解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让学生明确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3. 演示:通过具体例子演示乘除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4. 练习:布置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布置乘除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乘除法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六、作业布置1. 完成乘除法的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用字母表示数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3、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4、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5、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5、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四、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8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目标: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情景图)师: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2——3千米。
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黄河三角洲。
二、新授: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3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4年呢?5年呢?师:怎样计算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板书:3年?四年呢?造地年数造地面积2 25×2=503 25×3=754 25×4=100。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造地面积和造地时间有关系我发现求几年的造地面积,就用25乘几。
单元集体备课(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单元集体备课(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课程目标本课旨在通过“认识重量” 这一主题,让学生掌握比较重量的方法,学会简单的比较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更加深入的比较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不同材料的重量比较;2.培养学生归纳分类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举起手中的物品,让他们感受到物品的重量,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认识重量”。
2. 提出问题老师拿出两个相同材质的物品比较重量,引出问题:如何判断哪个更重?接着,老师拿出不同材料的物品,提问学生:如果两个物品是不同材质的,它们比较重量怎么办?3. 观察与实验老师给学生分发一些物品,让学生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重量的比较,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物品之间的重量比较。
4. 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在讨论中引出用数字表示物品重量的概念。
教师可生动形象地讲解厘米和克的概念及如何通过数量的转换来进行比较。
5.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图表、游戏等方式进行练习巩固,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购物时判断物品的重量大小等。
6. 总结通过课堂回顾,让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重点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课堂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与个人表现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板书设计•认识重量•如何判断哪个更重?•数字表示物品重量的概念•比较大小的方法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任务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2.家长指导下,观察测量家中物品的重量;3.带来一件比较重的物品,与家人进行讨论和比较。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使用实验与观察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了更加深入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但在今后的集体备课中,我们还可以多探索一些与实际生活内容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夏俊美执教人2011-2012学年上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刘心灵执教人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刘心灵执教人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本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李正祥执教人 10 - 11学年上学期课题观看爸爸设计大桥第三课时个性化修改课型:练习课知识点: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
2.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3、结合具体情境,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教具: 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练习自主练习课本 p59 5---9题重点强调第五题第七题(1)通过A点画出下面各条直线的垂线·A·A(2)过点A分别画出下面各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A·A三、我能行1.下图中()是直线, ()是线段, ()是射线。
2.连一连(学科数学年级四主备人潘贞执教人 2010-2011学年上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四主备人潘贞执教人 2010-2011学年上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四主备人潘贞执教人 2010- 2011学年上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四主备人潘贞执教人 2010- 2011学年上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四主备人潘贞执教人 2010- 2011学年上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四主备人潘贞执教人 2010- 2011学年上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四主备人潘贞执教人 2010- 2011学年上学期学科数学年级四主备人潘贞执教人 2010- 2011学年上学期。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减法-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2. 乘法- 乘法口诀-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除法- 除法运算- 除法运算定律-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混合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5. 认识分数- 分数的概念- 分数的分类- 分数的大小比较6. 认识小数- 小数的概念- 小数的分类- 小数的大小比较7. 认识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性质- 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性质- 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8. 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体积的测量- 质量的测量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练习和测试,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
五、教学进度安排1. 整数加减法:第一周至第三周2. 乘法:第四周至第六周3. 除法:第七周至第九周4. 混合运算:第十周至第十二周5. 认识分数和小数: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6. 认识几何图形:第十六周至第十八周7. 测量:第十九周至第二十周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四制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3. 教学工具:计算器、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等4. 教学辅助材料:练习册、课外读物等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记录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记录教学目标1.确认学生在第一单元所学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概念,并能熟练读写。
2.学会使用文字和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掌握设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4.学会运用基本算法,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教学安排课前准备1.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
2.带好教学用具,如黑板、笔、教材等。
3.设计针对性强的课前作业,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课堂中来。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引入1.进入教室后,先和学生互动,确认学生对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基本概念理解是否清晰。
2.让学生反思学过的数学知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第二部分:讲解1.针对学生的反思,介绍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具体概念,并逐一举例说明。
2.然后详细讲解如何用文字和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并提供多个例子进行解释说明。
3.老师可以在黑板上进行列式计算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计算式表示数学问题。
第三部分:训练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课内训练,帮助学生熟悉已知数和未知数的使用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2.监督学生进行训练,纠正错误的做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第四部分:总结1.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惑和问题。
2.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和强化,让学生掌握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具体应用。
知识点详细解释已知数和未知数的概念及应用1.已知数:在一个数学问题中已知的数,其值可直接使用。
2.未知数:在一个数学问题中未知的数,其值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到。
3.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使用已知数和未知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计算定价、推算成本等。
用文字和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1.示例程序:设有10个苹果,每个苹果价值3元,总价值为x元,则x=30。
2.操作步骤:根据已知数和未知数用文本和符号表示已知数和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列方程并解决问题。
设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1.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方程来表示,设未知数为x,则所求解式就是x=已知数。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表格版)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表格版) 。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执教人学年上学期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执教人学年上学期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执教人学年上学期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执教人学年上学期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执教人学年上学期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执教人学年上学期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执教人学年上学期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执教人
2学年 上 学期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执教人学年上学期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执教人学年上学期。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青岛版)2012年9月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的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和相交,统计的有关知识。
教材分析:1、数与代数包括两位数除法、认数、使用计算器。
本册的除法教学是在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商两位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两位数的口算、笔算除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会用综合算式解答简单的两步应用题。
让学生灵活掌握并能进行简单运算。
认识亿以内数的大小,知道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几何知识包平行与相交。
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两条直线间的关系平行和相交,并通过联系与对比,使学生弄清图形间的关系和区别,发展了空间观念并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使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化和转化是有规律的。
3、统计知识:能根据现成的记录单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4、解决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解答应用题,而是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选择有用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其中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先列表分析,在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百整十数,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会判断商的位数。
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乘、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2.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3.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两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4.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5.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
6.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初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应用2. 角的概念和分类3.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的计算4.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5. 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应用(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整数乘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整数乘除法计算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 角的概念和分类(1)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出角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角的性质和分类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角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的计算(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面图形的概念和周长的意义。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的计算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意义。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并总结规律。
(3)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第1课时认识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总第1课时)主备人:于敏课题: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内容:教材2---3页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读一读朗读教材2页——4页。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查找与十万有关的信息,如: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
(4)读出下面各数并思考你是怎么读的:305、3005、3500、2496。
背一背试着背诵课本3页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师:询问暑假做什么,有些同学跟着爸妈出去旅游了,去过北京吗,你认识这些地方吗?(课件出示情境图:北京奥运会场馆)指名说地方名。
课件出示:水立方及文字简介。
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而提出:十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一说你对十万的理解吗?学生自由发言。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感知十万(1)课件演示:1小盒订书钉有1000个。
一起数数看一大盒装了几小盒呢?一大盒装了十小盒,也就是一大盒有一万个订书钉。
(继续演示10大盒就是10个一万,也就是十万。
)(2)大米演示:1小袋是1000粒,10小袋是10000粒,放在讲桌上。
学生根据10000粒大米来想象十万粒大米大约是多少。
把10000粒大米放在手里让学生用手掂一掂、量一量。
(3)报纸文字个数:一小块区域有1000字,这张报纸一共10000字,10张这样的报纸大约十万字。
(选取的报纸要尽量没图,全是文字,最好是10张连起来,看看有多长。
)(4)词典:约1000页。
这本字典有1000张纸,10本呢?100本呢?十万张纸有多高,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第1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建立了良好的数概念认知基础。
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读写;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数字编码。
为了让学生对整数有更深的认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做好准备,教材中特别安排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内容,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
而《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第二学段中提出了“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
还提到: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的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素材丰富多样,选取广泛。
第一个信息窗是“北京知多少”,分别呈现的是北京的水立方、鸟巢、奥林匹克公园、中国国家大剧院四大建筑的外景图以及相应的信息等。
通过“十万是多少?”“一亿有多大?”这两个问题,引出学生对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的认识,并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素材数据都真实可考。
本单元教材提供的都是真实资料。
让数学学习也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3.教材内容给学生充分的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空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
过程与方法: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体会用“万”或“亿”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 单元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单元整体备课学校:xxx小学姓名:xxx第一阶段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一、课标分析(一)课标摘录本单元属于第二学段(3-4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量关系主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以下叙述:1.学段目标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愿意了解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美。
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2.课程内容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分别是:结合教材和课标分析我们看出,本单元要落实的核心素养是: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数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路程,并理清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从多角度思考,展示几种不同解决方法,辨析优化算法,对自己和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模型意识:在解决“相遇问题”诸多类型的问题中,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并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初步感悟数学模型的普适性,知道数学模型可以解决这一类问题,形成模型意识。
应用意识、创新意识: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相遇问题”,有意识的利用所学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应用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运用归纳和类比发现数学关系,从而发展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一、纵向分析——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地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时间、路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3、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模型思想,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
1 1 4
×2 3
()……()×()的积
()……()×()的积
()……()+()的和
②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用两位数的()位和()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用两位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 )对齐。把两次乘得的积( )起来。
思考:竖式计算时要注意()
③比较竖式,你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教材第33、34页。
思考:如何口算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
3、尝试练习:
口算:100×20 120×10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1、自学课本红点问题有关内容: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四年级班主备人授课人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围绕保护大天鹅共设计了两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
学习
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单元目标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一)《课标》分析:1.学段目标掌握初步的测量技能,在运用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培养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在测量活动中,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条理有序的思考和表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内容标准结合现实情境,经历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全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知势意义;通过实例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课程标准理解(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洁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新知势(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渗透统计思想。
(3)读懂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且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教材分析1.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向)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认识每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图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本节知识的学习为今后学习以一当几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奠定了基础。
自然单元内容分析:(横)【知识目标】1.学会1格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读懂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
【技能目标】1.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读懂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
【理解目标】1.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渗透统计思想。
3.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以1代多),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品格目标】1.严谨精确、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整体备课设计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一)《课标》分析:1.学段目标学生应掌握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够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明白算理,发展数感,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同时,能够体会试商的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条理有序的思考和表达。
此外,学生应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内容标准本单元旨在提高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经历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形式的过程,学生能够抓住算理这个本质核心,熟练进行除数为两位数的计算。
同时,在进行除数为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推理出试商的方法,合理试商,准确试商,快速试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3.课程标准理解1)在计算中,学生由除数为一位数的除法进一步研究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体会新知是在旧知的基础上产生和研究的,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迁移规律。
2)通过情境,学生能够列出算式,进行除数为整十数的口算、除数为两位数的笔算(商为一位数或是两位数)、除数为两位数的估算。
3)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
二)教材分析1.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向)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是小学生研究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
学生通过研究,能够正确理解算理,并且在此基础上熟练进行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研究了除数为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研究,为后面研究四则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单元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明晰除数为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口算和估算。
2.能够正确笔算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通过一次试商,准确计算出商为一位数的除法。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五、六、七、八单元备课
第八单元:新校服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各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系统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及1个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借助真实、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1、经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做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哈方法,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能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借助真实、有趣的情境分析、整理数据。
2、重视学身迁移能力的培养。
3、注重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关键:学会画条形统计图,理解每一格代表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课时安排:1、认识条形统计图(一)........1课时2、认识条形统计图(二)..........1课时3、智慧广场 .........1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名称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收集整理和交流描述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结果作出分析,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2、能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一般步骤和方法,明白对于较小的数据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阅读。
教学难点数据的分析和绘制。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要做新校服了!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尺寸么?(观察信息窗1)2、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我的校服尺寸是多少?全班的校服尺寸是多少?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带领学生一起整理数据,根据数据的大小先分成合适的组,比如:尺寸在135及以下的是一组,尺寸是140的是一组,尺寸在145的是一组...再把数据归类,按照收集到的数据归到每一组下,根据96页表格填写完整。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全套(上)
二、合作探索
2.你能数出下面各数吗? (1)从九千七百数起,九千八百、九千九百、
( 一万 )、( 一万零一百 )、一万零二百。 (2)一千万一千万地数,八千万、九千万、( 一亿 )、
( 一亿一千万 )。 (3)一个一个地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八、
( 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 )、( 十万 )、 ( 十万零一 )。
2.从右边起,每4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 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 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三、自主练习
1.借助计数器,数一数。
(1)从九千八百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万零五百。 (2)从九十七万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一百一十一万。 (3)从三千万起,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一亿。 (4)从九百五十万起,十万十万地数,数到一千万。 (5)从四百六十亿起,十亿十亿地数,数到五百二十亿。
三、自主练习
2.课外实践。
(1)选一袋瓜子,估一估大约有多少粒,再数一数。 (2)一万粒瓜子大约有这样的几袋?十万粒、一百
万粒呢?
三、自主练习
易错辨析
5.判断。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计数单位。 ( × )
(2)与亿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千万和十亿。 (3)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数 级
……
数
千
位
…… 亿 位
百十亿 亿亿 位位位
千百 十 万千 百 十 个 万万 万 位位 位 位位 位 位 位
计
数 单 位
……
千 亿
百十 亿亿
亿
千百 万万
十 万
万千
百
十
一
(个)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最新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李越执教人李越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引入新课,而且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关心身边事物,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通过估计和推理帮助学生自主建立十万的大小的概念。
通过学生的想象和课件动态演示,既把大数生活情境化,使学生乐于接受,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借助计数器拨珠数数,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并生成新的计数单位。
将万以内数的认识顺势扩充到亿以内数,加深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使新知识的学习底蕴厚实。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李越执教人李越以读法为突破点,引导学生主动联想万以内数的读法,将其迁移到万以上数的读法中去。
在这个迁移过程中,产生了方法的变异,即万级数的读法如果完全迁移万以内数的读法,极易读成方法2。
为此,通过辨析交流,对读法进行优化,初步掌握万级数的读法。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万以上数的读法,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数读法的方法结构,培养学生的结构意识。
在自主探究小电脑中两个大数的读法后,让学生通过分类举例,继续感悟0在不同位置的读法,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师生共同总结万以上数的学习方法并在拓展中打开思路,为继续探究大数的认识埋下伏笔。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李越执教人李越课题万以上数的写法课时 1 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写法的基础上,将写数的范围扩大到万以上数的写法,因此在学习中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正确迁移到万以上的数的写法。
万以上数的写法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
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1.运用迁移规律帮助学生掌握万以上数的写法方法。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正确且迅速地写数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
3.根据一些数据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能自觉和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全册】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五四制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分析一、全册教学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
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
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数与代数:1. 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一、本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本单元教材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
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的读、写方法,以后遇到再大的数的读、写,就可以依此类推了。
教材先通过数数扩展计数单位到亿,再分别学习万级数的读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万级数的写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最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本单元以教学万级数的读、写法为重点,关键是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因为掌握了万级数的读、写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写法只要按级读、写就可以了。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
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体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在建立数的概念的过程中,发展迁移能力和推想能力;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四、单元教学策略: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3、重视发展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估计意识、发展数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教学课时分配:1、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2课时2、信息窗(二)万以上数的写法..........2课时3、信息窗(三)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整万整亿数的改写..........2课时4、信息窗(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课时5、拓展平台数字编码..................2课时第二单元、繁忙的工地——线和角一、本单元教材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初步认识角,学习了锐角、钝角、直角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后面继续学习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重要基础。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安排画一画、比一比、做一做、量一量等丰富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知道角的特征;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认识周角和平角,知道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角,认识平角和周角,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四、教学课时分配:1、信息窗(一)认识射线和直线和角认识平角和周角 .....2课时2、信息窗(二)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测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2课时3、我学会了吗? .........2课时五、单元教学策略:1、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
2、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现,发展空间观念。
3、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4、以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构新的认知。
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积小于100)、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本单元知识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部分。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小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学生学完本单元的知识以后,应对整数乘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估算和笔算。
2、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
3、再发现、提出并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四、单元教学策略:1、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律和方法。
2、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4、重视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规律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分配:信息窗1整百数与整十数的乘法口算 2课时信息窗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3课时信息窗3积的变化规律2课时回顾整理、我学会了吗?2课时综合应用:荡秋千1课时第四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
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直观操作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能用工具画出一组平行线和已知直线的垂线。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征。
3、在知识探究活动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于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难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几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四、教学课时分配:信息窗一 1课时信息窗二 2课时信息窗三 1课时五、单元教学策略: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
能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第五单元、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四则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本单元教材选取了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素材来研究除法计算。
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
教材把知识融入现实问题之中,给学生以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他们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练习的编排一方面注重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还注重了与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地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和掌握商的不变的性质;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在探索除法算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的学习的能力。
3、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难点: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四、教学课时分配:信息窗12课时信息窗2 3课时信息窗3 2课时相关链接 1课时回顾整理1课时我学会了么1课时综合应用3课时五、单元教学策略:1.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与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4.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时间、路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车数量日益增多,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所行路程的生活经验。
教材在此基础上建构“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的模型,并应用这个模型引入解决相遇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
2、运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生活经验。
4、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和“路程①+路程②=总路程”四、教学课时分配:4课时五、单元教学策略:1、经历探索过程:学生对数学探索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对解决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整理和优化,让学生经历“感悟方法、体悟思想”的学习体验。
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方法,会解答两步混合运算题目的基础上,学习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