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知识表格

合集下载

部编八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图表】

部编八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图表】

一所国立最高学府

3.谭嗣同慷慨就义(“戊戌六君子“之
一)
1
辛亥革命 (1911)
革 孙中山 命
三民主义 ( 民族、
1.创兴中会(1894);
2.创中国同盟会(1905.日本东京)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 产阶级政党;
3.提出“三民主义”(地位: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推翻清 朝统治; 结束两 千多年 封建帝 制;使民 主共和 观念深 入人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民权、 民生)
4 武昌起义(1911.10.10)
5.中华民国成立(1912.元旦 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性质: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质) 7.1913 年“二次革命”反袁;
新 文 化 运 动 思想文化 (1915)
8.1915 年护国战争(反袁复辟帝制)
陈独秀、李 口 号 :“ 民 斗争对象: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 是 一 次
大钊、鲁迅、 主 ”( 德 先 流;
空前思
胡适
生)“ 科 学” 开 始 标 志 : 陈 独 秀 创 办 《 新 青 年 》 想 解 放
(赛先生) (1915)
运动。
阵地:《新青年》和北大。
2
福州船政学堂
1.公车上书(1895)—变法序幕;
宣传刊物:《时务报》(梁,上海)《国 闻报》(严复 天津) 2.百日维新(1898)
影响


是失败
的封建
统治者 向
的自救 西
运动,但 方
为中国 学
近代化 习
开辟了 过
道路。 程



初中历史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点

初中历史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点

第二部分 河南中招题号专题第22题专题二 近代化的探索线索梳理线索 1 中国近代化起步示意图线索 2 近代化探索的概况(2016.22) 背景(1)政治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剧;(2)经济方面: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3)思想方面: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解放;(4)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探索主要内容 (1)经济上的工业化(近代化的核心):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 洋务运动;自然经济向近代工业转变→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政治上的民主化、法治化(近代化的保证):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3)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近代化的前提):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 思想获得解放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4)社会生活的西方化、文明化(近代化的表现): 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近代交通工具及通讯工具等的出现,社会生活逐渐体现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观念目标 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方式封建统治阶级自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思想解放运动历程学习西方技术—学习西方制度—学习西方思想制约因素(1)经济领域: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原始积累;②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③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不能彻底发展资本主义;(2)政治领域: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的条件;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③战争和革命不断发生;政局动荡;④阶级局限性导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思想领域: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导致其不能科学决策特点①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与西方近代化发展历程相反),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②进程艰难曲折线索 3中国近代的侵略、反抗与各阶级派别的探索——鸦片战争开始180周年(2010.22)线索 4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领域1. 经济近代化(2015.22、2014.22、2011.22)背景(1)政治: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2. 政治近代化——同盟会成立115周年(2018.22、2013.22)3. 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兴起105周年(2018.22、2013.22、2012.22)4. 教育近代化5. 科技近代化6. 社会生活近代化(2017.22)7. 军事近代化(1)军事近代化(2)海防近代化8. 外交近代化9. 交通工具近代化特点(1)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2)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比较发达,内地比较落后作用(1)积极: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消极:从负面看,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等10. 通讯传媒近代化(1)通讯工具的近代化背景(1)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列强为发展商业和情报的需要,西方的先进通讯技术和工具传入中国;(2)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的通讯工具;(3)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投资兴办近代实业,促进了近代通讯工具的发展概况(1)19世纪70年代后,先后出现了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2)1900 ~1906 年,南京、苏州、武汉、广州、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先后开通市内电话作用(1)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通讯手段,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加强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使异地联系更加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3)信息的快捷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4)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同时也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2)大众传媒近代化发展原因(1)鸦片战争后,人们对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报刊不断涌现;(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3)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4)西方传媒的发展和对中国的侵略扩张表现(1)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2)1897年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特点(1)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2)有强烈的政治性,机关报成为传媒的主体,重视政论、言论,与挽救民族危亡密切联系在一起;(3)它的发展与政治运动紧密相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前后出现高潮影响(1)传播西方科学民主思想,开阔国人视野,促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2)为近代民主革命提供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3)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4)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线索 5中国近代化起步中创办的刊物名称时间内容发表文章实践影响《直报》1895年创办于天津宣传变法思想严复的《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戊戌变法为维新变法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时务报》1896年创刊于上海宣传维新变法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国闻报》1897年创刊于天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严复发表《天演论》《知新报》1897年创办于澳门宣传变法方针,主要强调废科举、兴学校、育人才、重科学《西士谈天》《夜间照相》《化学新理》《民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宣传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机关报,促进辛亥革命的发展《新青年》1915年陈独秀创办于上海宣传民主、科学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等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之一共同点宣传西方民主政治和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线索 6近代化探索中的重要人物(2019.22、2016.22)人物主要活动曾国藩(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创办洋务:创办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1)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创办洋务: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开平矿务局;(3)组建北洋水师;(4)甲午中日战争,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5)设立翻译馆,翻译西方先进书籍与刊物左宗棠(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福州船政局(中国第一个新式船政局);(2)收复新疆:率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主张加强塞防张之洞(1)兴办洋务,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2)参与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主张变法图治;(3)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在湖北大规模兴办新式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和国民教育,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4)镇压义和团运动康有为、梁启超(1)变法准备:1895年,领导公车上书,请求变法;成立强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2)1898年,组织领导戊戌变法;(3)梁启超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孙中山(1)先后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2)提出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3)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领导建立了中华民国;(4)1924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开展国民革命运动;(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缔造者陈独秀(1)1915年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2)1917年,接受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3)1919年五四运动的领导者;(4)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5)1920年,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胡适(1)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2)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倡导白话文;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一同领导新文化运动鲁迅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李大钊(1)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一系列文章,热情赞颂十月革命;(2)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是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3)1920年,参与筹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4)1924年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实现国共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共同特征①这些人物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从不同领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②都是在列强的侵略下进行的探索;③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④他们的探索活动都体现了救国救民的目的;⑤他们的探索活动都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特点;⑥都体现了责任担当与崇高的爱国精神新线索 7中国近代女权运动兴起、妇女地位的提高原因(1)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传入;(2)机器化大生产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史实(1)鸦片战争后,西方女权运动兴起、男女平等思想开始传入我国;(2)洋务运动时期,机器的使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女子进入工厂工作;(3)维新变法时期,少数先进女性投身创设女子学堂和不缠足运动,公开提出了男女平等、男女同受教育、婚姻自主等思想;(4)辛亥革命前后,在讨论妇女的各项权利的同时,觉醒的先进女性还把争女权与兴民权、女权革命与民权革命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近代史四次探索的知识点表格

中国近代史四次探索的知识点表格

中国近代史四次探索的知识点表格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 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对矛盾:即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者就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封建主义”不但包含地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除了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制度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

“人民大众”不但包含农民阶级,除了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大资产阶级。

4.协定关税表明关税不能由中国自己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仿。

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5.片面最惠国待遇。

——贸易主权(最惠国通常就是相互的,即为两国给与对方同样的权利。

但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将来给与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英国人都可以拥有,但英国却没给与清政府同样的权利,所以称作片面最惠国待遇。

)6. 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封建落后,导致了自卫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领事裁判权。

——司法主权(也叫做治外法权,直观来说就是外国人在中国犯下了法,无法由中国政府去处置,而要由外国人的本国政府去处置,这样就使外国人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而躲避中国的法律制裁。

)8.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先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引起了爱国人士的思想观念的转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签不平等条约导致的破坏性影响远远少于了《南京条约》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细致内地,领土主权进一步遭毁坏;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部编新教材 近代化探索(表格比较)

部编新教材   近代化探索(表格比较)
进步性: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失败原因
洋务派只是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制度根基;顽固势力的限制;西方列强的阻碍
11894成立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②1895年广州起义③宣传革命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④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⑤发动一系列起义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⑦1912.1.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3月颁布《临时约法》⑧1912后3月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
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
资产阶级不能充分依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封建势力强大
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不能充分依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破坏
启示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启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客观对待)
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第一次解放潮流)
辛亥革命(第二次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第三次解放潮流)
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救亡图存,确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冲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中国近代史复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重要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重要资料)

3、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是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 出于一位甘为变法流血的维新人士,其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5、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A.商鞅变法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光绪维新 6、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A.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一次知识分子参与朝政的运动 C.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15、“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清政府腐朽统治 D.《马关条约》的签订 16、“公车上书”里提出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指要建立 A.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 B.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C.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 D.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 18、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顽固派的强大 B.光绪帝被囚禁 C.袁世凯的告密 D.帝国主义的破坏 19、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20、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你最赞同下 列哪项法令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 精简机构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D.训练和装备新式 陆、海军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次变法运动的悲剧性结局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仅缺乏经济 基础和民众基础的骤变根本不可能,而且无实权的皇帝和无权力的维新士子结 合形成的变法集团的软弱,有实权的太后和有权力的守旧官僚结合形成的反变 法集团的强大。 材料二 过去的一种很有影响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属于改良运 动。其实,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都是以改良面目出现而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种运 动。 材料三 古有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近代的戊戌变法也没有成功,到了80 年代,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步骤,实施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不能不说是汲取了前人的历 史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嘛。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奋 发图强,中国是会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哪次变法运动?结合材料说出这次变法运动为什么 “悲剧性结局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2)比较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说明它们“都是以改良面目出现而性质根本 不同的两种运动”。 (3)“古有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近代的戊戌变法也没有成功”,20世纪 8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近代化探索表格

近代化探索表格
③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惨败。②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③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世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①清政府统治腐朽没落,中国远远落后与世界。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间。
①思想基础:西方的民主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青年学生的欢迎。
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Hale Waihona Puke 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
局限性
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①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②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挽救民族危亡。
③具有爱国进步意义,为资产阶级暴力革命产生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③进步性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辛亥革命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进步性
①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类型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运动
新文化运动
阶层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895年——1898年
1894年——1912年
1915年—1919年

近代化的探索图表

近代化的探索图表

“争”,则是有意识的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寻找救国的出路。

彼时,先进的中国人为顺应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注意几个问题:
关于条约:
香港岛——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协定关税——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获利最多——领土(150万其中最大《瑷珲条约》60万)。

开设工厂——标志着一种新的侵略方式出现:资本输出。

(理解大大加深:侵略方式-侵略范围-负担加重)。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洋人的工具。

允许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帝取得驻兵权。

关于影响:
近代史开端的原因——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关键词:开始—大大—完全。

下面做几个中考题加深理解。

近代化的探索(表格)

近代化的探索(表格)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是魏源和严复;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
****重点补充: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因为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因为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
②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
③19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戊戌变法; 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

④洋务运动(口号)“自强”和“求富”;新文化运动(口号)(大旗)“民主”和“科学
⑤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维新派的团体是强学会,他把《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刊;
革命派的团体是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美国檀香山;革命派的统一组织(政党)是中国同盟会,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
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二卷改名《新青年》作为主要阵地;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1918年,又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从此,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 (2012· 浙江)面对鸦片战争后“数
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 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 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2012· 广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A.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D.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3. (2012· 四川资阳)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最主要的依据是( )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A

2、简答:今年是戊戌变法多少周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民国几年?
3、图说历史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重大活动,请你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任意答出 两个即可)
(2)三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三项活动内容?如果你是从事 这些活动的当事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说明文、记叙文、杂文、 诗歌、历史短剧、图片简介等)陈述开展这三项活动的理由。 (3)除上述问题外,请你设计一个与洋务运动有关的具有思维 价值的问题
4.材料题: 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议一议:维新派要杀的“贼”是指谁?
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五、热点视窗
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而举世瞩目的中华文化标 志城决定在我们济宁建设,一个很 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是孔孟之 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知识整合:1、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2、中外近代化的探索比较:西方近代化探索:思想解放——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中国近代化探索: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解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同点:中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

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过程。

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近代是被迫打开了国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受西方影响较大。

3、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公元纪年=1911+国民纪年4、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5、区别: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不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

6、洋务运动与同时期的改革比较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861年中国洋务运动;都是维护改革者统治,在中国维护封建统治,俄日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7、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中国没有发动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明治维新成功:原因,进行倒幕运动,打击封建势力。

8、孙中山与华盛顿比较:都创建民主共和国。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孙中山与毛泽东、邓小平联系:9、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个政权的更迭:清政府:1912年垮台。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在南京成立。

北洋军阀政府:1927年北伐战争中被推翻。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蒋介石建立,1949年渡江战役后推翻。

10、促进思想解放的事件。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近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现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国外: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11、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840——1919)
近代化是指以工业、科学技术为推动力的,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

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西方化。

其核心是工业化和民主化.
1.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起步,——洋务运动
中国工业化的艰难历程——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2.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尝试——戊戌变法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
3.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4、中国社会近代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初二历史近代化的探索整理表格

初二历史近代化的探索整理表格
改革政治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传播新思想、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领导武昌起义)
四提倡,四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德先生、赛先生)
团体(组织)
洋务派
强学会
革命团体:兴中会
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根本目的
《万国公报》)
《民报》
《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
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地点
上海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西方文化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898年6月
1894年
1915年
人物代表
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谭嗣同)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
口号(旗帜)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

11、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是实现工业化, 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 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 D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2、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不 包括 ( B) A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是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 C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是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统 此图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局限性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有何推动作用?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
胡适 以民主科学为口 号,彻底批判封 建正统思想,要 求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鲁迅 李大钊 陈独秀
设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 改革财政;裁 工商业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编制国 经济 撤驿站 家预算决算;设立邮政局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有利于西 军事 裁撤绿营 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学的传播 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文化 兼习中西学科;改试策论,开设经济 废除八股取士 特科;设立译书局;准许设立报馆、 教育 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4、康有为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 主要是因为他们 ( ) B A 发起了洋务运动 B 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 领导了辛亥革命 D 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5、戊戌变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 ( A 促进了思想启蒙 B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废除了科举制度 D 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A)
6、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 A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 成立了中华民国 C 颁布了《临时约法》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
B

八年级上册近代化探索复习要点归纳表

八年级上册近代化探索复习要点归纳表
⑷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①成立兴中会
②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武昌起义
⑤成立中华民国
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前期①(政治)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思想)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学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⑤宣传马克思主义。
具有思想解放运动的事件及其相同作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主要活动(内容)
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③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
⑴公车上书
⑵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
⑶百日维新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新版工矿企业③(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④(思想)创办办刊,开放言论⑤(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激进派
原因
清政府内外交困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重
认清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反对尊孔复古的逆流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口号(思想主张)
自强求富(师夷长技)
维新变法
三民主义
科学与民主、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
中央奕 ,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孙中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同作用

部编新教材---近代化探索,四次侵略战争,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表格比较)

部编新教材---近代化探索,四次侵略战争,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表格比较)

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中国近代前期四次侵华战争对比不同点:1.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掠夺中国2. 失败原因相同: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长期闭关锁国,经济、科技、军事落后;②列强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经济、科技发达,军事实力占优。

3.结果相同:都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失败后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4影响相同:都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启示相同:①开放角度: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坚持改革开放;②科技角度: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③发展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④国防角度:重视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表试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答:相同点:①所处时代:都发生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前期;②运动主体:都是以农民群众为主;③领导者:农民阶级;④斗争方式:斗争武装斗争为方式的农民革命运动;⑤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群众,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⑥结果及原因: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⑦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其爆发的根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是其根本原因。

②矛头所向:太平天国要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义和团运动持续时间14年(1851—1864),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转战18省;义和团运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在山东、京津地区活动,时间和范围不如太平天国运动。

④组织的严密性:太平天国有严密的组织(拜上帝会和太平军军事编制),有公认的领袖,组成领导核心;义和团组织松散,没有公认领袖,缺少统一指挥。

⑤斗争水平:太平天国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斗争水平高,其《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思想结晶。

中国近代化探索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化探索思维导图
器物经济制度政治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激进的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逐渐深入层层递进中国近代化探索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化探索思维导图
近 器物(经济)


制度(政治)


索 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维护清王朝统治
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激进的知识分子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追求民主和科学
由表 及里
逐渐 深入
层层 递进
Hale Waihona Puk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 激进派 先进思想 文化 一次空前的思 想大解放运动 失败
学习内容
性质 结果 结论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府职能,开统治;都主张创办 新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都以失败告终。
四次近代化探索的比较
洋务运动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 先进科学 技术 地主阶级的 自救运动 失败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君主立宪 制度 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良运动 失败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民主共和 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失败
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比较
比较 洋务派 地主阶级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反对任何政治改革 资产阶级 发展资本主义 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发动带有一定群众性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 动和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维新派
阶级属性
根本目的 不 同 点 政治主张
依靠对象 依靠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 方式和 道路 利用手中的权力,运用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