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救大全

合集下载

搜韵 拗救的规则

搜韵 拗救的规则

搜韵拗救的规则
搜韵拗救的规则主要涉及到平仄的运用和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拗救情况:
1. 平仄互换:平平仄平仄和仄平仄平仄这两种句式中,3和4的平仄互换,前者被认为是特拗句,而后者因为节奏变化太过起伏,存在争议。

2. 平仄不变:五言诗的第二个字和七言诗的第四个字是诗喉,这些地方不能变动平仄,除非是为了拗救。

3. 避免三仄尾和三平尾:平平仄仄仄的第三字如果变成仄,即为三仄尾,略有争议。

同样,仄仄平平平的第三字如果变成平,即为三平尾,也被称为三平调。

4. 半拗句:半拗句指的是诗喉处可平可仄的情况,例如平平平平仄可以变成平平仄平平,此时需要对联句(对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变平来拗救。

5. 韵脚:韵脚是每个押韵句的最后一个字,这个地方是不能变动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规则,建议咨询专业的诗词创作者或阅读有关专业书籍。

变格拗救的口诀

变格拗救的口诀

变格拗救的口诀兼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王力《汉语诗律学》云:“谈律诗必须兼谈拗救,这等于法律上的‘但书’;‘但书’应认为法律的一部分,并非法律以外的东西”。

也就是说,唯有掌握正格与变格两种准则,方能随意驾驭平仄格律,做个获得自由的诗人。

变格的绝妙技巧,即为拗救。

拗救,分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一般拗救与特殊拗救两类。

拗而能救,便不为“病”。

所谓拗救,就是调整平仄位置,既要合律,又要合意,声意契合。

拗救是有规可循的,围绕一个“位”字,可以概归五句口诀:(1)本句隔位救。

是指处在奇数位的字,即指五言一拗三救,七言一拗三救或三拗五救的一般拗救形式。

譬如,高适《别韦五》“欲归翻旅游”,不仅一拗三救,而且避免孤平。

又如苏轼《新城道中》“溪水自摇沙水清”,便是一拗三救与三拗五救并用,非但救拗,而且避免孤平。

杜甫《至后》“远在剑南思洛阳”,其中三字“剑”,是一个专用名词很难改动,迫使五字该仄而平,换个“思”字,结果避免拗句与孤平“双劫”。

(2)本句换位救。

是指处在偶数位的字,即指五言四拗三救、七言六拗五救互换平仄位置的一种特殊拗救形式。

因为,五言四字七言六字皆属重音节,如实行平仄互换,不合“二四六”分明的口诀。

但是,先贤并未墨守口诀,而是坚守“声必从意”。

如王维《奉和圣制》“言陪柏梁宴”;李白《过崔八丈水亭》“檐飞宛溪水”;白居易《百花亭晚望》“日色悠扬映山尽”;杨万里《辛亥元日送张德茂》“待把衣冠挂神武”,这种互换位置的句式,尤其适合绝句第三句、律诗第七句,往往形成一种跌宕顿挫、铿锵有力的高古格调。

(3)对句同位救。

即指五七言,除第二个字与句脚不可拗外,其余均可在同一位置,出句该平而仄,对句则该仄而平,形成上下同位平仄相救。

单字同位相救,为一般拗救;双字同位相救,为特殊拗救。

如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送远》“带甲满天地,胡为君送行”;苏轼《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烘空红拂桑”;陆游《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青山缺处日初上,孤店开时莺乱啼”,皆是单字同位一般拗救。

绝句拗救

绝句拗救
绝句拗救
七言律绝自救之一
原格
拗格
救格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
第三字用“仄”
第五字用“平”
七言律绝自救口诀
三字用仄拗,五字改平救。孤平诗大忌,此法把效奏。
七言律绝自救之二
原格
拗格
救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第一字用“仄”
第三字用“平”
七言律绝自救口诀
一字用仄拗,三字改平救。孤平诗大忌,此法把效奏。
七言律绝自救之三
原格
拗格救格Βιβλιοθήκη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第一字用“仄”
第三字用“平”
七言律绝自救口诀
一字用仄拗,三字改平救。孤平诗大忌,此法把效奏。
七言律绝自救之四
原格
拗格
救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
第一字用“平”
第三字用“仄”
七言律绝自救口诀
一字用平拗,三字改仄救。孤平诗大忌,此法把效奏。

关于平仄的拗救

关于平仄的拗救

关于平仄的拗救(注:此文章针对古、近体诗而言,对联在此可以借鉴.)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拗",有拗有救,才为不病。

就是说,按标准句式,这个字该用平声的,你用了仄声,"拗"了,那末在本句或对句相应的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字,这就"救"过来了,这叫仄拗平救。

若是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那就在本句或者对句的相应的该用平声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叫平拗仄救。

用调节平仄声的方法,使诗句出现新的和谐,这种方法"拗救"。

拗救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

本句自救,就是在一句之中,上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本句下个音节另一个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

或者上个音节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平拗了,就在下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

对句相救,就是在一联之中,出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对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

或者出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就在对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

如果对句拗了,出句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救。

在前人近体诗中,常常出现一联之中,既有本句自救,又有对句相救,形成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的复合,这叫作一拗双救,。

拗救有条规矩,叫作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

现在分别介绍上述拗救形式。

(一)本句自救。

有两种大拗是必须救的。

第一种是救孤平。

前面讲了孤平是诗家之大忌,也是大拗,是必须救的。

若是你作诗时,用乙2句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的第一字,•或七言的第三字非用仄声字不可,那怎么办?有办法: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该用仄声的,改用平声,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

这种救法,五言叫作一仄拗三平救(简称一拗三救),七言叫作三仄拗五平救(简称三拗五救)。

下面举例说明之。

格律诗拗救的方法~

格律诗拗救的方法~

格律诗拗救的方法~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

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

所谓"救",就是补偿。

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a )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

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

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是本句自救。

(b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

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是对句相救。

(c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

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

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 )(b )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 )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 )或(c )。

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

并加以说明: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

律诗中的拗句与拗救

律诗中的拗句与拗救

律诗中的拗句与拗救1、什么是拗句?在律诗中,凡是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叫做‘拗’,拗了就必须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

)2、什么是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所谓“救”,就是补偿。

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拗救办法:【1】本句自救:我们看个例子: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其中首联“寂寥无所欢”一句,格律为“仄平平仄平”,按照五律格律要求,应该为“平平仄仄平”,而第一字“寂”为仄声字,为了避免孤平,诗人在第三字补救了一平声字“无”。

象这样的例子,在格律诗中是很常见的。

如崔涂《除夜有怀》“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亲(仄平平仄平)”。

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脆,日高花影重(仄平平仄平)”。

同样我们在七律诗中‘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字用了仄声犯孤平,就在第五字用一个平声来救,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就是本句自救。

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间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仄仄仄平平仄平)”等,皆属于此。

我就不多举例了。

【2】对句相救:所谓对句救,我们还是以五律为例:一般是指“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上句的“仄仄平平仄”的平声字,换成了仄声字的情况。

这样的情形有三种,下面分别来讨论。

首先,是第三字换为仄声字,即“仄仄仄平仄”的情况,这属于小拗,也叫半拗,可救,也可不救。

若要救,则在对句第三字补一平声字,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例1(半拗对句救)梅尧臣《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这属于半拗对句救的例子。

此诗首联“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格律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起句第三字“野”字用了仄声字,诗人在对句第三字补救了一平声“高”字。

拗救 大全

拗救 大全

五言:律句:平平仄仄平孤平句:仄平仄仄平一字拗造成孤平拗救句:仄平平仄平一拗三救七言: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孤平句:仄仄仄平仄仄平三拗造成孤平拗救句:仄仄仄平平仄平三拗五救五言:正格:平平平仄仄大拗:平平平平仄四拗不分明拗救:平平仄平仄四拗三救,三四平仄互换成特拗句七言:正格:仄仄平平平仄仄大拗:仄仄平平平平仄六拗不分明拗救:仄仄平平仄平仄六拗五救,五六平仄互换成特拗句注意:特拗句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平,否则孤平。

锦上添花式本句自救只限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三种句式:一拗三救,反之亦然。

第一种:五言出句一拗,对句一救正格出句:平平平仄仄,对句:仄仄仄平平互救出句一拗仄平平仄仄,对句一救平仄仄平平七言出句三拗,对句三救正格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互救出句三拗: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句三救:平平平仄仄平平注意:只限于仄拗平救,而不能平拗仄救。

否则必犯“孤平”。

第二种:五言均用第三字、七言均用第五字互救,另两罕见救格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救格: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三字互救罕救格: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出句四拗对句三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救格: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五字互救罕救格: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出六拗对五救上述拗救叫前仄拗后平救,但也可能是后平拗前仄救。

注意:这种拗救只适用于五言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和七言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它联式不适用。

因为用了这种拗救就会出现三平调或三仄脚。

五言正格出句:仄仄平平仄正格对句:平平仄仄平救格出句救格对句七言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本句已一拗三救对句又一三互救正格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正格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救格出句:平仄仄平平仄仄救格对句:仄平平仄仄平平本句已一拗三救对句又一三互救其一:正格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拗句还不违反对句相对原则)三仄脚五六字双拗:平平仄仄仄仄仄五仄改平救:仄仄平平平仄平 (五不论导致的合法举例:看杜牧《江南春绝句》是怎样救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拗救总结

拗救总结

平仄组合规则:
甲、一句之内平仄交替;
乙、两句之间平仄相对,
丙、两联之间平仄要粘;
丁、出句不押韵(首句可以押),对句要押韵;
所谓对,是指出句和对句平仄要相对。

所谓粘,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相同。

哪些是可以变通的呢?
a +︱+―︱
b ――+︱―
c +――︱︱
d +︱︱――
两联之间平仄要粘合,组成如下篇式:
a︱︱――︱
b――︱︱―
c︱――︱︱
d―︱︱――
a、c、d的第一个字都可平可仄。

这四个句式都可用作首句。

a句式︱︱――︱的拗救︱︱︱―︱,―――︱-这种拗句偶尔也可以不救甚至有时候,︱︱――︱拗成︱︱-︱︱或︱︱︱︱︱,
都由对句补救,而且对句本身也可能有拗
b句式――︱︱―的拗救有一个特别的讲究,就是不能犯“孤平”
除了韵脚,只有一个平声字,成为︱―︱︱―(―︱︱―︱︱―也算孤平)如果不得已,就要把第三字的平仄也改过来,作为对第一字的补偿,
成为︱――︱―
③―――︱︱(c句式)的拗救这种句式经常变成――︱-︱
④︱︱︱――(d句式)的拗救。

这个句式有时候拗成︱︱―――,
成为三平脚,可用一个三仄脚来对应
这种句式有时也变作︱︱―︱―
现将拗救情况总结如下:
a +―+︱+―︱(5或6拗,或5、6都拗,均由对句第5字救)
b +︱――+︱―(3拗5救)
c +︱+――︱︱(5拗6救)
d +―+︱︱――(5拗6救)
七言的第一字都是可平可仄的,因此,它的b句式︱︱――︱︱―
变为―︱︱―︱︱―也是孤平,也得施救,改做―︱︱――︱―。

学诗笔记(九)拗救:有些古人写格律诗也很任性

学诗笔记(九)拗救:有些古人写格律诗也很任性

学诗笔记(九)拗救:有些古人写格律诗也很任性“拗”读ào的时候,在现代汉语是“不顺”的意思。

在格律诗中,句中出现格律不顺的地方,这种句子就叫做拗句。

拗句只在格律诗中出现。

诗人明明懂得格律,那么拗句为什么还会出现呢?那是因为有时候诗人写诗,诗兴来了,会特别想用某个字,词不害意,那么先不管平仄,就用这个字了,在其他地方救一下好了。

一、几成特殊格式的拗救之前说过一种常用到几乎成了特殊格式的拗救: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二、孤平自救现在再说一种,孤平的自救:句式“平平仄仄平”的第一个字必须用平声,假如用了仄声,成了孤平句“仄平仄仄平”的话,我们就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仄平平仄平”这样就不犯孤平了,反正第三个原本也是可平可仄。

对于七言也是这样:(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举个例子: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每句的平仄是这样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摘”是入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恐惊天上人”,这句与第三句相对,原本应该是“平平仄仄平”。

为了用“恐”这个仄声字,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孤平的自救句式。

当然,有人会问,那如果是七言孤平句“(仄仄)仄平仄仄平”,我不在第五个字上补一个平声,在第一个字上补,变成“(平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的平声,前面不也有两个平声字了吗?还是那句话,这种句式是否还犯孤平,目前学术界的争议比较大,尽量不要去写这样的句子。

三、大拗句和小拗句1、大拗句假如句式“仄仄平平仄”的第四个字一定要用仄声的话,变成了“仄仄平仄仄”,律诗同句偶字平仄相对的要求就被彻底打破了。

这时候在对句救。

它的对句原本应该是“平平仄仄平”,我们就规定它的第三个字必须要平,用来还上句多出来的那个仄字,这样两句加起来总体来说平仄还是和原来差不多的。

这种句子叫做大拗句,必须要救。

变化之后: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举个例子:草/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律诗拗救权威练习题及答案

律诗拗救权威练习题及答案

律诗拗救权威练习题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陆游《秋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3.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5.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6.杜甫《别房太尉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7.杜甫《咏怀古迹》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8.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9.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一》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10.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拗句和拗救

拗句和拗救

拗句和拗救拗句和拗救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

如果拗了,就要“救”!一般来说,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位置补偿一个平声。

常见的有:1、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换成“平平仄平仄”。

七言则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七言句第三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唐]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唐]杜甫《恨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这两首的第七句就是这种格式!2、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孤平,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应该补偿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

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是本句自救。

例如:[唐]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拗)惊天(救)上人。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xiǎo 筱韵),处处闻啼鸟(niǎo筱韵)。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shǎo筱韵)。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第一字该平而仄,犯“孤平”,当句救,第三字变为平)平仄平平仄3、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第三字改平声来补偿。

这样就成了“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例如:[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拗)尽,春风吹(救)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第2、3种拗救情况可以联合使用!5、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诗词拗救——精选推荐

诗词拗救——精选推荐

诗词拗救详解诗词拗救细数拗救1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本句⾃救2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本句⾃救3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坳对句相救4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相救5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半拗未救的6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半拗救了的7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8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备注:七⾔诗只要在此基础上前⾯延伸两字即可。

⼀、第⼀部分。

1 本句⾃救:李⽩《夜宿⼭寺》危楼⾼百尺,⼿可摘星⾠。

不敢⾼声语,恐惊天上⼈。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为避免孤平本句⾃救,⾸字“恐”拗,在第三字换⼀个平声字“天”救。

2 本句⾃救(特定格式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为在岐路,⼉⼥共沾⼱。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句是特定格式句,即出句的“在”拗,“歧”救3 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字拗):⽩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野⽕烧不尽,春风吹⼜⽣。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不”字拗,对句“吹”字救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 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三字都拗):李商隐《登乐游塬》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意”和“不”都拗,对句“登”字救⼣阳⽆限好,只是近黄昏。

5 半拗未救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李⽩《送友⼈》青⼭横北郭,⽩⽔绕东城。

此地⼀为别,孤蓬万⾥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句“⼀”字拗,对句未救浮云游⼦意,落⽇故⼈情。

挥⼿⾃兹去,萧萧班马鸣。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拗,对句“斑”救,半拗救了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半拗救了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既本句⾃救⼜构成对句相救:1 李⽩《宿五松⼭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所欢。

律诗拗救的4种方法

律诗拗救的4种方法

律诗拗救的4种方法
哎呀呀,今天咱就来讲讲律诗拗救的 4 种方法,这可真是律诗创作中的宝贝啊!
第一种方法,孤平拗救。

就好比走路时不小心崴了脚,得赶紧找个支撑点来平衡呀。

比如说“恐惊天上人”,这里的“天”字就是用来救“惊”字这个孤平的呀!
第二种呢,是特拗句。

这就像在一首曲子中突然出现的独特音符,让人眼前一亮!像“无为在歧路”,“在歧路”不就是那个特别的存在嘛!
第三种,大拗必救。

这就像是一场小小的危机,必须得化解才行。

举个例子,“南朝四百八十寺”,“八十”就是来救前面大拗的呀。

第四种,小拗可不救。

这就如同一些小瑕疵,可以不在意啦。

比如“野火烧不尽”,这里就是小拗可不救的情况呀。

律诗拗救的这些方法,就像是律诗创作的秘密武器,掌握了它们,咱就能在律诗的海洋里畅游啦!每个方法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是不是超级有趣呀!。

律诗拗救大全(自己总结)

律诗拗救大全(自己总结)

拗救大全
基本句式四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尾拗救句式与方法
例1:
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拗成:平平仄仄仄平仄,小拗,可救可不救,如果要救,需在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五字改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例2:
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拗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大拗必须救,需在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五字改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或者仄仄仄平平仄平。

特殊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以上是仄尾所有的拗救方法
平尾拗救句式与方法
例1:
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拗成:仄仄仄平仄仄平,可将本句第五字改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例2:
平平仄仄仄平平,这种句式不能拗救。

以上是平尾所有的拗救方法
以下是五言的拗救,跟七言的是通的,七言只是在同等句式上加了二个字。

拗救只有三种:
其一,半拗。

本应仄仄平平仄,写成仄仄仄平仄就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其二,本应仄仄平平仄,写成仄仄平仄仄就必须对句平平平仄平或者仄平平仄平拗救;
其三,本应平平仄仄平,写成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需要拗救,写成仄平平仄平即可。

拗救只有两个原则,其一,出句(单数句)第四字格律错误需要拗救;其二,对句(偶数句)孤平需要拗救。

其余情况都不用拗救,不过别忘了还有一种特殊格律。

平平平仄仄一句,若写成平平仄平仄,即是特殊格律诗词,此时首字必须平声,绝对不能写成:仄平仄平仄。

补充一句,也就是说抛开三种拗救和特殊格律诗句才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拗救的四种情况

五言拗救的四种情况

五言拗救的四种情况
五言拗救,又称五言对偶,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通过对仗的方式,将两个意义相对立或矛盾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以达到表达思想感情的目的。

以下是五言拗救的四种情况:
1. 对仗反义:通过对比相反的词语或概念,突出主题的矛盾性。

例如:
春去秋来愁和喜,日升月落阴阳随。

2. 对仗转折:通过对比转折的词语或情节,表现出故事的戏剧性和意外性。

例如:
青山如黛江水碧,烟雨朦胧梦魂迷。

3. 对仗对立:通过对比对立的词语或形象,强化情感的冲突与对立。

例如:
红颜薄命花寻春,白发苍颜雪满头。

4. 对仗夸张:通过对比夸张的词语或描述,增强表达的效果和力度。

例如:
万里无云天色黑,一声惊雷世界静。

这些情况都是五言拗救的常见形式,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情况来运用五言拗救,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词”中拗救的几种常见格式

“词”中拗救的几种常见格式

“词”也叫“诗余”,是从律诗(近体诗)发展来的。

律诗多用律句(如七言律句二四六字平仄相间,即第二字是平声,第四字是仄声,第六字是平声,“平仄平”,或“仄平仄”)。

“词”中也多用律句,非律句则为拗句。

对拗句采取补救的则为拗救。

律诗中有拗救,词中也有拗救。

针对有人说“词中无拗救”,本人曾写《谁说“词”中无拗救》《再论“词”中有拗救》,现在谈谈“词”中拗救的几种常见格式。

一、本句内单音词拗救“有的拗句可以用‘救’的办法来弥补平仄的失调。

比如在前面该平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就可以在后面该仄的地方适当地换上一个平声字来弥补……这就叫拗救。

”(古代汉语)如“无为在歧路”二四字都是平声,三四字换位就完全合律了,这第三字对第四字来说就是“救”。

再如“欲把西湖比西子”,第二字(把)是仄声,第六字(西)不是仄声,而第五字(比)是仄声,补救了第六字。

类似的不少,如“羌笛何须怨杨柳”,第二字(笛)古韵为仄声字,第六字(杨)是平声字,而第五字(怨)仄声,补救了。

像“无为在歧路”这种格式,词中也多见:“何时遣冯唐”(苏轼《江城子》)“砧声送风急”(米芾《水调歌头·砧声送风急》)“当年五陵下”(朱敦儒《水调歌头·当年五陵下》)像“欲把西湖比西子”“羌笛何须怨杨柳”这种格式,词中更多见:“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料得年年断肠处”(苏轼《江城子》)“江水西头隔烟树”(黄庭坚《望江东》)“指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兰陵王》)“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彩笔新题断肠句”(贺铸《青玉案》)“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二、本句内双音词拗救与格律诗不同的是,词中有些拗救是双音词拗救。

比如“不知天上宫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四六字都是仄声,不合平仄相间的要求,如果是“天上不知宫阙”就完全合律了,但表达不准确。

原句可以看成“不知”与“天上”两个双音词的换位。

类似的如:“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一时”与“多少”换位。

诗词常识之拗救

诗词常识之拗救

诗词常识之拗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近体诗(格律诗)的基本句式有四种。

对于五言律句来说,四种基本句式如下: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每句中除句脚外,两字一拍,节奏点落在偶数字上。

七言律句是在五言律句句首前按照平仄交替原则添加一拍而来,即仄前加平,平前加仄。

其四种基本句式如下:(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四种基本句式按照一定的粘对规则进行排列,构成近体诗的篇式,四句称绝,八句称律,十句以上者为排律。

若严格按照这四种句式来写,平仄虽一字而不易,容易因词害意,对作者情感的自由表达造成束缚。

因此,便有了变通,这个变通规则大体上就是对于非节奏点上的字,可以适当地变换平仄,而对于节奏点上的字则原则上不能变通。

因为节奏点在偶数字上,所以允许变通的就是五言的第一、三字和七言的第一、三五字,不允许变通的就是五言的第二、四字和七言的第二、四、六字。

有人将这种变通方式概括为两句话,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当然这句口诀不是很严谨,说得过于绝对了。

只有七言的第一字,因为离句脚较远,对整句的平仄协调影响甚微,且不在节奏点上,可以绝对的不论。

对于七言的第三、五字和五言的第一、三字,则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考虑到七言的第三字和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五字和五言的第三字实际上处于相同的音步位置上,后面的分析都以五言为例,七言类比即可。

按照上述的变通方式,每种基本句式均可以派生出另外三种句式,即第一字变通、第三字变通、第一和第三字都变通。

这样一放宽,相当于有16种句式可选用,自然给创作带来便利。

然而,试运行了一段时间,大家又发现有的句式读起来不太顺服,比较“拗”。

于是对这些不顺服、比较“拗”的地方进行反思总结,进而归纳出律句的四种禁忌:一是孤平,二是三平尾,三是三仄尾,四是大小拗。

凡是犯了禁忌的句式都规定不能用,否则就是出律。

这就好比是在执行了一段时间的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后,又开始从严治律了。

巧记拗救的口诀

巧记拗救的口诀

巧记拗救的口诀
在学习近体诗律的过程中,大家对于拗救都比较害怕,以为很难,搞不清楚!其实,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我自己的看书,我发现其实拗救也不过就是三个变换的规则,只有三种固定的情况,只要记住,也就不存在清楚不清楚的问题了!
考试之前,我坐在那里记拗救,总想着要找到个什么方法,让它好记一些!于是便发明出了这么一个口诀,死记口诀,也就记住了拗救!用的时候套便可以了!现在,我就把口诀和对于口诀的解释一并写在下方,与大家一起分享!
口诀:
1、对句相救:
仄仄平平仄,出句四拗对三救。

我们知道,出句“仄仄平平仄”的对句一定是“平平仄仄平”。

那么,如果说出句的第四个字不是“平”而是“仄”拗了,那么对句的第三个字就不能再是“仄”,而应该换作“平”来救上句的拗。

2、本句自救:
平平仄仄平,一仄拗则三平救。

“平平仄仄平”的句式,如果第一个字该平却仄了,那么就是拗,要让第三个该仄的字平了来救。

平平平仄仄,四平拗则三仄救。

“平平平仄仄的句式,如果第四个字该则却平了,那么就是拗,要让第三个该平的字仄了来救。

其实并不很难,大家仔细体会一下,努力记住,就明白了!在考试的时候,再遇到判断拗救的题目,就不用发愁了!。

格律诗拗救一览表

格律诗拗救一览表
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
第一字拗仄
本句自救,第三字用平声
仄平平仄平
故园今若何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
第三字拗仄
算为合律,无需补救
凉风起天末
仄平平仄仄
第一字拗仄
对句补救,下补一平
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
第四字拗平
本句自救,第三字和第四字平仄互换成特拗句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字拗平
连三平,应避免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
第三字拗仄
对句第三字用平声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
第五字拗仄
犯下三连仄,本句自救,第六字用平声成特拗句
仄仄平平仄平仄
庾信平生最萧瑟
仄仄平平平平仄
第六字拗平
本句自救,第五字和第六字平仄互换成特拗句
仄仄平平仄平仄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格律诗拗救一览表
正格
拗格
所在位置
补救办法
救格
举例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
第三字拗仄
对句第三字用平声,三救三
平平平仄平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仄仄平仄仄
第四字拗仄
对句第三字用平声,三救四
平平平仄平
三月频送客
东津江欲平
仄仄仄仄仄
第三字和第四字拗仄
对句第三字用平声
平平平仄平
第一字拗平
此为正格,无需补救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
第一字拗仄
本句自救,第三字用平声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拗救大全
一、本句自救孤平
五言:
律句:平平仄仄平
孤平句:仄平仄仄平一字拗造成孤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一拗三救
七言:
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孤平句:仄仄仄平仄仄平三拗造成孤平
拗救句:仄仄仄平平仄平三拗五救
二、五言四字七言六字不分明本句自救,形成特殊拗格句式
五言:
正格:平平平仄仄
大拗:平平平平仄四拗不分明
拗救:平平仄平仄四拗三救,三四平仄互换成特拗句
七言:
正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大拗:仄仄平平平平仄六拗不分明
拗救:仄仄平平仄平仄六拗五救,五六平仄互换成特拗句
注意:特拗句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平,否则孤平。

锦上添花式本句自救
只限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三种句式:一拗三救,反之亦然。

三、出对句互救(出句拗对句救,反之亦可,)
第一种:
五言出句一拗,对句一救
正格出句:平平平仄仄,对句:仄仄仄平平
互救出句一拗仄平平仄仄,对句一救平仄仄平平
七言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正格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互救出句三拗: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句三救:平平平仄仄平平
注意:只限于仄拗平救,而不能平拗仄救。

否则必犯“孤平”。

第二种:
五言均用第三字、七言均用第五字互救,另两罕见救格
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救格: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三字互救
罕救格: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出句四拗对句三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救格: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五字互救
罕救格: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出六拗对五救
上述拗救叫前仄拗后平救,但也可能是后平拗前仄救。

注意:这种拗救只适用于五言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和七言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其它联式不适用。

因为用了这种拗救就会出现三平调或三仄脚。

四、既本句自救,又对句互救,也叫复合拗救、“一拗双救”
五言
正格出句:仄仄平平仄
正格对句:平平仄仄平
救格出句平仄仄平仄本句已一拗三救
救格对句仄平平仄平对句又一三互救
七言
正格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正格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救格出句:平仄仄平平仄仄本句已一拗三救
救格对句:仄平平仄仄平平对句又一三互救
五、“三仄脚”拗救两法:对句相救(特殊的一拗双救句)
其一:正格三仄脚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五六字双拗:平平仄仄仄仄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五仄改平救:仄仄平平平仄平(五不论导致的合法拗句还不违反对句相对原则)
举例:看杜牧《江南春绝句》是怎样救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脚:平平仄仄仄仄仄对句拗救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其二:正格三仄脚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五六双拗:平平仄仄仄仄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三改仄五改平救:仄仄仄平平仄平
此法不但对三仄脚实施拗救,而且本句也进行了避孤平的拗救。

特殊的一拗双救是错位相救,这个对句必须是孤平自救句: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类拗救只能在律诗和绝句中允许,排律中不行,因为排律的平仄规则比普通律绝更严。

举例:陆游《夜泊水村》
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脚:仄平仄仄仄仄仄拗救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六、两种变格律句在使用上容易出平仄错误=五言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其一
出句正格:平平平仄仄
出句变格:平平仄平仄(变格出句一字必平,否则出错)(羌笛)何须怨杨柳
对句正格:仄仄仄平平(对句必平平脚)(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出句正格:仄仄平平仄
出句变格:仄仄平仄仄(出句四字拗,可全仄)野火烧不尽
对句正格:平平仄仄平
对句变格:平平平仄平(对句三字救,必仄平脚)春风吹又生
对句必须是仄平韵脚,不能用平平韵脚,否则失对,对句最好用变格对句—平平平仄平。

拗句模式
1、仄仄平平平仄平。

五不论导致。

非句内救句子,但可单独使用。

2、仄仄平平仄平仄。

(羌笛何须怨杨柳)常用的特定格式。

五拗、六拗彼此相救而成或五、六互换而成。

句内相救句子,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别的拗句相救使用,形成多重相救。

3、平平仄仄仄平仄。

五不论导致。

可单独使用,属于拗而不救但不普遍。

相救中使用,与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救极为普遍。

4、平平仄仄平仄平。

常用的特定格式。

五拗、六拗彼此相救而成或五、六互换而成。

属句内相救句子。

单独使用但不常见。

相救使用与仄仄平平仄平仄拗句粘句救较为常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