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套中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套中人》教学设计

一、课标及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界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套中人》是高中语文教材(鲁人版)第2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体裁是小说。它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小说自问世以来,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思考。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小说,学生对小说已有一定了解。本文作者的作品,小学课本上有《凡卡》,初中课本上有《变色龙》,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也不陌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学情,本课主要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层推进,深入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发掘造成别里科夫死亡原因的各种因素,并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内涵,与现实碰撞,体味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社会意义。新大纲要求“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根据学生的学情我采用了问答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最终实现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并获得创新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3、情感目标: 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2、教法与学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和学生们坚持在阅读中不断提高阅读的体验,按照“初识人物——再探死因——三谈感悟”三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初识套中人,是尊重学生最初体验的环节,以熟悉情节,初步了解人物形象为目的。再识套中人,探究死因,是细读文本,品味人物的喜怒哀乐。三识套中人,是对人物背后的社会与人性进行理性思考,审视套中人,利用文本中知识的构建与现实碰撞,正确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

3、预习安排

这篇文章有一万多字,读一遍,需要20分钟左右。所以要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熟读文本,熟悉小说情节。

3.找出别里科夫身上套子的具体体现。

预习学案

1、作者契诃夫简介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辖制祈祷讥诮撮合谗言怂恿吃荤

瘦削削铅笔丧事垂头丧气

2、摘录整理文中的四字短语

(谈笑风生翩翩起舞唉声叹气战战兢兢闷闷不乐兴高采烈平心静气心慌意乱……)

3、阅读小说,思考:小说名为“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套子有哪些?找出来做好整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识人物

1、由关于生死、葬礼的话题导入。

2、学生齐读小说相关段落,思考回答。

(1)小说结尾部分写到了别里科夫的葬礼,在葬礼上人们的心情如何?

快活、大快人心

(2)为何与正常的葬礼形成反差,引导学生认识死者别里科夫其人

3、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读:

教师提示: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生活习惯等不同的角度

学生回答:有形的套子: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

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

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无形的套子: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的东西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紧闭开除学生

肖像:戴黑眼镜,穿绒衣,用棉花堵上耳朵

神态: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苍白的脸色。

语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

动作: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他仿佛要证明这句话似的,眯起眼睛,举起一个手指头。

告密

和同事“保持良好关系”

全校、全城被他辖制

用自己的套子也套别人

4、教师总结:我们从肖像、动作、语言等不同的角度读出了一个虚弱、保守、顽固的别里科夫,读出了一个自己生活苦闷而又不愿意别人快乐生活的别里科夫,读出了一个不仅把自己装进套子里,还要把所有的人装进套子里的别里科夫。

5、“盖棺定论”,学生填空:别里科夫是一个可恨、可厌、可悲、又可怜的人。

(二)探究死因

别里科夫的死因探讨

1、再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学生回答,畅所欲言:

心理压抑致死

饿死

摔伤内伤

自杀

他杀

4、教师总结

如何看待华连卡姐弟这两个人物的形象?

明确:

华连卡姐弟在小说中是具有新思想、充满生命力的人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是新生活的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他们的出现给沉闷的生活带来了生气他们的出现,给人们新希望,使人们看到了新思想的力量

别里科夫:旧思想(禁锢、制约、束缚……)

胆小多疑封闭怀旧保守反动专制严酷的社会的牺牲品。

象征意义

新与旧的交锋斗争,新生力量必将战胜旧的腐朽的力量。

别里科夫必死无疑。

(三)启示

1、别里科夫死了,是否我们的生活从此自由快乐?

学生齐读文末一段,回答:

生活又恢复原样

2、原因?

社会背景、社会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