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席勒“游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所以选择席勒“游戏说”这一个切入点尝试阐发,是因为我在上比较文学的时候,老师以“游戏”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

他说:小孩子往往是没有自主权、没有自由的,因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由大人支配和安排。只有在“游戏”当中,小孩子扮成大人的样子,模仿大人教训小孩,从中得到乐趣。只有在游戏中,小孩的我才是我,才是自由的。

小时候的自己的确几度沉浸在游戏当中,长大后仍不解其中缘由,只当自己幼稚使然;现在听得老师一说,不禁会意一笑。

当然,老师说的“游戏”和席勒的“游戏”完全是两回事。

历史上的“游戏说”有两种。一种叫“康德——席勒游戏说”,一种叫“斯宾塞——谷鲁斯——朗格游戏说”。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哲学观点。也是我这篇论文的主角。

在《美育书简》里,席勒认为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美的本质“在美的现象的各元素的必然结合中扬弃”,而美的现象是美的本质在不同对象上的感性显现,所以说“美是自由的显现”。“美必须作为人的必要条件揭示出来”,人的必要条件是人的本质——“自由”所规定的,表现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即人的全面与完整性。那么,这些本性又是怎样在对象上得到显现的呢?

席勒的回答是:“游戏”。

“游戏”这个概念对于席勒美学的重要性也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对他的解释是见仁见智的。“游戏”概念涉及美感、审美心理作用、美感教育、艺术特征、审美发生等多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首先梳理一下有关席勒“游戏说”的相关知识。

一、席勒“游戏说”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席勒的游戏说是在《美育书简》中出现的。

席勒为什么会提出游戏说?游戏说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存在的?

其中,席勒认为,人有三种冲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理性冲动)和游戏冲动。这三种冲动又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知道,《美育书简》是席勒为论述审美教育而写的。

在《美育书简》第十一至十二封信中,席勒提出了人的出自两种相反的本性的要求:第一种本性产生出“迫向绝对真实”的要求,而“迫向绝对真实”也就是使自身与自然界成为一体;第二种本性使他产生“使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在化”的要求,即“给予所有外在的东西以形式”。这两种本性各自从相反的方向对人产生出一种驱使行动的力量,席勒认为可以把它们叫做“本能(der Triebe)”。有的英译本把“Triebe”译为“Impulsion”,有的中译者也就随之译为“冲动”,这比译为“本能”似乎更切近席勒的意思。席勒在这里借用了心理学的概念,表现出把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统一起来的倾向。

席勒把人的这两种相反的本性要求的第一种叫做“感性冲动(sinnliche Triebe)”,这种冲动或本能来自人的肉体存在,或人的感性,或自然本性;第二种叫做“形式冲动(F ormtriebes)”,这是从人的理性,或精神本性产生的。因此,感性冲动对应着“感觉”与“现状”;形式冲动对应着“理性”与“人格”。

1、感性冲动

席勒说感性冲动使人“接受物质”并“成为物质”,这不仅仅是指“饮食男女”以维持生存、繁衍种族,而且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即指人士论上对外在世界的感觉、感知与感觉。这里就生理与心理而言,席勒认为通过这种感性冲动驱使的活动,人对自己内部的物质世界产生知觉,即自我感觉。席勒指出:“只有通过这种情况,肉体才显示出其自身是一种

规定性的存在(Dasein)。”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人唯有通过感性冲动,要求得到物质的满足,才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人。

感性冲动使人出于内部的物质要求,接受外部的物质,同世界在物质上一体化,“只要他仅仅靠欲望的作用感觉、愿望和行动,他就仅仅是世界”。

2、形式冲动(理性冲动)

感性冲动并不难理解,但麻烦的是形式冲动,这好像是席勒自创的术语。如果我们追根溯源的话,也许可以把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对立认为本于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与“质料”的对立。

亚里士多德把宇宙间一切实体的存在与形成归之为四项原因,是为“四因”说。“形式”与“质料”是实物形成的相并列的两个原因。任何实物都是形式化了的质料,不具一定形式的质料只是形成实物的一种可能性,如大理石既可以用来造房子,也可以制作家具,又可以雕塑人体。形式是能动的因素,当质料确定后,形式便对质料起着决定的作用,规定质料成为此物或彼物。因此,形式是实物的本质。亚里士多德把整个自然界拟同于人的有目的的行为,这就必然导致寻找作为整个自然“动力因”的“第一推动力”。这个造物则只能是神。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创造的能动性与目的性给了上帝,那么席勒则是把他的“动力因”与“形式因”重新给了人。当然,在席勒的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中,不可能没有康德的影响。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人的感性认识的能力归结为人的主观上先天的“感性纯形式”——时间与空间。因此就康德的认识论而言,人对世界的感知的实质就可以说:“给感性的现象材料以形式。”席勒的形式冲动也就是一种给外在的东西以形式的要求。

3、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关系

席勒承认人与外部世界物质上的同一性,并承认来自这种同一性的感性冲动在人身上的“优先权”。但是,他认为人之为人恰恰在于他不满于这个“仅仅是世界”的同一性,如果他满足了这一点,“对他来说是不幸的”。于是,席勒说,“为了不仅仅是世界,他就必须赋形式予他的物质”,“他给质料以形式是通过排除时间,并在变化中保持有恒,使世界的多样性服从于他自我的同一性”,这就是“使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在化”。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一个接受,一个给出;一个由外向内,一个由内向外;一个要求变化,一个要求统一。因此,它们是相反的。

歌德曾指出,席勒所认识的人性是“通过生活正在发展起来的肉体化的形式。”这就是说,在席勒看来,合乎人性的人就不单单是肉体,也不单单是形式,不单单是世界,也不单单是一种精神力量的空洞的可能性。因此,当这两种冲动中的一种单独起作用时,或者一种压倒、代替、取消另一种时,人就会感到一种压制,一种失落,不完善,不自由,实际上也就是说人同人的本质异化。席勒指出,人的这两种冲动并不是生来就对抗的,而是他们各自僭越了自己的本性,他们的界限被混淆了,早就成了单一性的结果。席勒指出,如果感性冲动统治形式冲动,“世界压迫人格”,那么,人就像“他所获得的对象那样丧失自身”。这就是说人被感性冲动完全支配,那他就成为物的俘虏与奴隶,沉湎于狭隘的功利之中。席勒又指出:“一旦人只是形式,他就没有形式了,人格随着现状的消失而消失。总之,唯有他是独立自主的,他才有外部的实在,他才是感受的力量;而也唯有由于他是感受性的,他才有内在的真实,他才是思想的力量。”席勒在这里表达了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即对立的双方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己方存在的前提。在第十三封信的脚注中席勒说明,根据费希特在1794年的《一般科学理论的基础》中关于“相互作用”的阐释,他提出:“这两种冲动相互统治相互配合,也就是他们存在于共同行动相互作用之中:没有形式就没有质料;没有质料也就没有形式。”据此,席勒指出,监视这两种冲动,确定他们各自的界限,这就是文化的任务。因此,文化必须对两者一视同仁,不尽要维护形式冲动抵制感性冲动的侵犯,也要维护感性冲动抵制形式冲动的僭越;既要培养感觉力,又要发展理性的力量;既要使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