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20世纪民间文学学术史
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之读书报告
品位•经典■丈•社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之读书报告O 石亮亮(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是对中国民俗学走过的一百年的回顾,这是一套丛书,一共分为八卷,本书只是其中一卷。
这套丛书主要收录的是从1901年到2000年这一百年间中国民俗学研究成果中的主要篇目,它的出 版,对于人们系统了解20世纪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主要成就,重新审视中国民俗学经历的百年历程,会有相当的裨益。
《学术史卷》共有三十篇论文,大体分为三部分,前边一部分主要是民间文艺学发展的介绍以及各个地方对民间文艺的收集与研究,中间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几位民俗学学者对民俗学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民俗学研究,最后一部分主要讲的是民俗学机构的建立过程以及对以后民俗学发展的规划。
【关键词】民俗学;经典;学术史;读书报告一、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间文艺学本书第一篇收录的是钟敬文的《晚清革命派著 作家的民间文艺学》,这篇文章是钟敬文教授对晚清 时期的民间文艺学的考察与研究,并对它进行总结性的论述,有助于了解站在历史前头的革命派的民俗学思想与实际活动,也有助于对今天的民间文学 的研究与处理。
这篇文章从八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方面是论述了神话的性质及其与历史、科学的关系o 主要有:先秦两汉时期的文人学者,对古 代神话与传说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信以为真;二是认为这是一种虚妄之谈,并进行批驳;最后一种 是,既不相信也不抹杀,即孔子说的,对鬼神敬而远之。
而到了晚清时期,鲁迅则表明,嘲笑神话的认识 浅薄无知,因为神话有其创作的历史条件。
他认为,神话是古代幼稚的人民把自己还不能理解的自然现 象人格化的结果,鲁迅比较正确地说出了神话特点 的同时,也指出对待它的态度问题:迷信不可取,否 定也是愚蠢的,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关 于如何对待神话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史前时期与原始时期的观点是,把先民的想象作品当作狭义的历 史事实去记载,等到了晚清时期,因为新兴的资产阶 级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外国历史著作的借鉴,鲁迅对 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态度与见解,逐渐开始对神话 进行怀疑,这种见解在当时是一种新的思想,对当时的学者而言是一种解放。
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题参考1、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1949~19662、论中国民间文学3、现代性论争中的中国民间文学史写作4、回归民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百年反思5、中国民间文学的西西弗斯——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读后6、现代性论争中的中国民间文学史写作7、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归属及地位的历史与现状8、郑振铎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意义——为郑振铎诞辰110周年而作9、中国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10、“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述史模式的可能性探索11、刘绍棠小说与中国民间文学12、中国民间文学史13、中国民间文学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14、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间文学史15、从文化翻译看中国民间文学英译中诸悖论的统一16、中国民间文学的学术传奇17、中国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探析18、苏联汉学家李福清对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19、佛教与中国民间文学20、世纪描述:民间文学学科的历史风貌——《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座谈会纪要二、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题目大全1、中国民间文学经典论2、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3、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4、高校中国民间文学导入课教学设计新探5、中国民间文学中“鱼”的意象6、20世纪以来中国民间文学文体研究史略7、试谈《中国民间文学史》中的两个问题8、喜读刘守华著《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兼谈道教对谚语、谜语的影响9、新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年10、作为学科的中国民间文学——兼及对胡适白话文学的新阐释11、论中国民间文学的多元一体格局12、我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13、中国民间文学的符号学阐释14、我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15、对《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几点看法16、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历史丰碑17、关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学术意义18、中国民间文学影响力评价问题研究--以愚公移山故事影响力为中心的考察19、美国动画片和中国民间文学——动画片《花木兰》中的女性主义角色分析20、文化视野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评黄永林《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三、热门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国民间文学中的“箭垛式人物”“武圣”关羽研究2、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伟大奠基人——敬祝贾芝老师百岁诞辰3、开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一扇新窗口——《荆楚民间文学》述评4、《中国民间文学史》学术价值简论5、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现状与理论新议学术研讨会综述6、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教育--我教中国民间文学的一些体会7、《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问答、评议与讨论8、评《中国民间文学史》(初稿)9、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的理论范畴与方法论建构10、试论中国民间文学话语的依附及其迷失(1945-1959)11、“民族形式”论争与新中国民间文学话语的源起12、新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述评13、刘锡诚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14、山东大学民俗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简介15、民间文学学科历史的甄别与梳理——关于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学术意义16、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史的书写17、钟敬文:从“五四”走来的中国民间文学泰斗18、澳洲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先行者——谭达先博土19、新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20、诗界革命后蒋观云与夏曾佑的民间文学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滥觞四、关于中国民间文学毕业论文题目1、从《乌苏里船歌》案看中国民间文学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完善2、论学科范畴与现代性价值观──从《白话文学史》到《中国民间文学史》3、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4、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5、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6、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7、中国民间文学史8、中国民间文学9、中国民间文学10、林黛玉形象与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下凡—归仙”母题11、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12、中国民间文学及其记录整理的若干问题13、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百年历程14、中国民间文学中女性形象类型解析15、中国民间文学概论1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17、多棱宝石——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命运的思考18、中国民间文学古典文献辑论19、从文化翻译看中国民间文学的英译20、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体系初探五、比较好写的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题目1、中国民间文学中的箭垛式人物武圣关羽研究2、中国民间文学界的民族英雄谭达先3、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家贾芝先生逝世4、中国民间文学海外传播大使谭达先5、论中国民间文学的现代性6、《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7、中国民间文学基本理论研讨会综述8、丰富的史料,卓越的史识——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9、“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在民族大学召开10、中国民间文学异类婚型故事中的女性研究11、文化跨越下的中国民间文学翻译研究--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例12、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13、西北民研所举行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西北民族民俗)硕士论文答辩会14、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民间文学史”结项15、中国民间文学的文化认知16、爬梳民间文学的发展脉络——评《中国民间文学史》17、“表演理论”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述评18、尼夫赫人口头文学和音乐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借鉴19、简证中国民间文学史20、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史》村料的引用。
学术史的范式意义
学术史的范式意义作者:施爱东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6年第08期一部好的学术史,决不是对学术历程的简单编年、梳理,对学术成果的简单罗列、评点,学术史本身就包含了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其意义决不仅限于历史记录这么简单,它可能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学术革命的理想。
我认为刘锡诚先生《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就具有这样一种范式革命的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民俗学史或民间文学学术史。
过去我们所见的民俗学发展史(含民间文学发展史,下同),基本上都是由北师大系统所书写的。
所谓北师大系统,也即北京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团队,或者直接、间接师从于北师大民俗学团队的民俗学者,说到底,也即出自钟敬文先生门下的民俗学从业者。
所以说,传统的民俗学史,本质上是遵循钟敬文先生的学术思想而建构起来的一套学术史。
那么钟先生又是依据什么来建构这一套学术史呢?当然是依据他自己的知识结构。
钟先生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当事人,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俗学界惟一的学术领袖,甚至被学界称做“中国民俗学之父”,所以,他对于中国民俗学史的认知,左右着学界对于中国民俗学史的认知。
钟先生将20世纪上半叶的民俗学史主要分成了三个时期,北大时期、中大时期、杭州时期,他自己是这三个时期的亲身参与者、见证者,因此这三个时期的学术成果就得到了突出的介绍。
我自己治民俗学史的时候,就是遵循这一线索来进入的,这三个时期的学术成果也因此成为我的重点关注对象。
学术史的素材来源主要基于两种理路,一是自然积累的理路,也即在学术史家的从业过程中不断接触、日渐习得、逐步积累起来的学术史资料;二是按图索骥的理路,也即学术史家依据一定的学术理念,从浩瀚的前人学术成果中挑选出建构学术史所需要的材料。
对于钟敬文先生来说,由于他本人就是民俗学史的主要亲历者,因此他的学术史素材主要基于自然积累的理路。
依据这一理路建构起来的学术发展史,脉络清晰、人物简单、传承路线单纯、学术成果相对比较集中。
20世纪民间文学本体的理论探索及其局限
20世纪民间文学本体的理论探索及其局限20世纪民间文学本体的理论探索及其局限孙正国二十世纪早期以来,我国民间文学理论界一直较少深入探讨民间文学的本体问题,在研究实践中不自觉地养成了对其他学科理论的依赖性,独立学科意识及其学科理论都严重淡化,而主要开展淡化理论的微观研究与资料整理。
二十世纪后期,民间文学深层次的体裁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一直潜在的忽视民间文学本体理论的倾向却越发显著,学术对话的空间越来越小,学科理论体系陈旧而不完整,以至于作为整体学科的基础理论严重滞后于体裁学研究,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学科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边缘化命运。
这一现象的重要根源之一是闲置民间文学本体。
对此,一些学者大声疾呼,主张加强学科理论研究,以拯救民间文学学科的当前危机。
基于这种学术史语境,文章梳理20世纪民间文学的本体论线索,认真检视其特点与局限性,以进一步思考民间文学本体论探索对于民间文学学科的影响。
一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刘魁立曾经说过:“每当某种研究对象有新的挖掘、新的发现时,人们往往会返回到元科学的角度,重新反问:关于学科本身的基础性认识以及研究对象的原有定义等是否继续正确,是否继续适用?”[1](P65) 一定程度上,民间文学本体理论的重新思考正与此相关:民间文学研究走到二十世纪末,其学科定位由文学学科逐渐转为社会学学科,一个基本的问题被凸显出来——民间文学本体的原有概念在什么意义上成立,民间文学本体究竟是什么?在此,我们有必要先对“本体”概念作一个学理认识。
本体属哲学概念,是指世界的存在本原、本质与规律。
作为中国哲学的中心概念,本体“兼含了‘本’的思想与‘体’的思想。
本是根源,是历史性,是时间性,是内在性;体是整体,是体系,是空间性,是外在性。
‘本体’因之包含一切事物及其发生的宇宙系统,更体现在事物发生转化的整体过程之中。
”[2](P5)也就是说,本体的根义是无形无源的宇宙存在,它体现于微观事物的演化之中。
刘锡诚与_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_
第22卷 第2期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22 No 122009年6月JOURNAL OF W E NSHAN TE ACHERS COLLEGEJun 12009刘锡诚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过 伟(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刘锡诚兼跨民间文学与当代作家文学评论两个研究领域,都有优秀成果。
文章分析了刘锡诚的“阶段性成果”———《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中国文联晚霞文库・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等四书,充分肯定了刘锡诚为中国民间文学所作的贡献。
关键词:刘锡诚;象征;追寻;学术流派史;民间文学中图分类号:I 20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303(2009)02-0001-06收稿日期:2009-03-02作者简介:过 伟(1928-),男,江苏无锡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出版《中国女神》等72部作品,将出版《中华民间文学民俗学25名家》。
刘锡诚兼跨民间文学与当代作家文学评论两个研究领域,都有优秀成果。
前者20种,又主编丛书4种35本;后者9种,又主编丛书1种20本。
我读过刘氏所著:《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以下简称《象征》,2002年)、《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以下简称《追寻生命遗韵》,2003年)、《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以下简称《学术史》,2006年)、《中国文联晚霞文库・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2007年),仅就所见四书评刘氏,套句常见的“套话”———“阶段性成果”耳,不能作为较全面评论的。
回忆起与锡诚相互走近三回。
第一回于1983年冬在北京密云水库参加第一次民间文学评奖,他来水库对评委们讲话,当时他任驻会副主席,握手而已。
第二回于1986年春,中国芬兰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邀请他来广西师范学院作学术演讲。
刘锡诚完成《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刘锡诚完成《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文学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刘锡诚近年来全力投入20世纪学术史的研究,他的98万字新著《20
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著作是他所承担的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把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滥觞期定在了20世纪初,并从流派的视角来整合百年民间
文学学术史,对歌谣研究会、文学人类学派、民族社会学派、民俗学派、俗文学派、延安学派等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作了独到的论述。
作者还把百年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发展与中国的国情联系起来考察,认为民间文学运动和民间文艺学的思潮从来没有离开中国的具体国情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作者主张应
该借重文学和美学的武器研究民间文学,使之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
中国民间文学的西西弗斯——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读后
作者: 吕微
出版物刊名: 民俗研究
页码: 247-265页
主题词: 学术史著作;中国民间;民间文学;河南大学出版社;锡;文学界;“有”;故事
摘要:刘锡诚先生著《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于2006年10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这是中国民间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尽管中国“有”民间文学这门学问已经百年,但至今还没有一部翔实的学术史著作对这段短暂而漫长的故事加以整理,加以综合,并将故事从头道来。
闪此,先生的这部近百万字(准确地说是98万字)的、内容难以想象地充盈的厚重之书,及时地填补了一项学术上的空白。
小度写范文一部学术史的大度与厚重-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模板
一部学术史的大度与厚重-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目前,以民间文学为重要主题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应该说,民间文学学科可以为之大显身手,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理论资源,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应的寂静,不无遗憾,整个学科在相当严重的程度上被隐没于民俗学之下,成为一种尴尬。
刘锡诚在年轻时代就曾投身于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和宣传,出版过《苏联民间文学四十年》等著作。
今天,七十多岁的他又以亲历者的身份,含辛茹苦,埋头数年,厚积薄发,出版了这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刘锡诚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及时而详细梳理了从20世纪初叶到20世纪末这一漫长的历程,让我们看到中国民间文学如何从近代学者的文化启蒙的知识体系中受到梁启超、鲁迅他们的青睐,又如何成为新史学的重要材料,继而影响到白话文为重要内容的新文学,特别是在民族独立与解放中发挥重要作用,显示了这一学科在科学与民主思想发展中的非凡品格。
刘锡诚完整而清晰地勾勒了这一渐进与突变的过程,揭示了许多学术现象的实质问题,让世人不仅看到了民间文学学科几代学人的奋斗历程,而且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这个学科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价值与意义。
从清理学术史的意义上讲,这是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发展的福音。
这部著作给人最深的感受有两点,一是史料的翔实完备,一是史识的卓见。
史料无论是哪一种史著都是必须的,然而对于民间文学学术史而言,史料的挖掘、钩沉、辨析与甄别、厘定的意义又更为特殊。
刘锡诚是新时期以来民间文学学科发展的亲历者和重要领导组织者,他不仅留下了对一些重要事件记述的第一手材料,而且在相当一个长时期对这个学科的曲折发展深入思索,进行了艰辛的史料甄别与细致的搜集整理。
回顾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民间文学卷》等著述,便可看到这一切并不突兀,包括他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史料的保存,对薛汕、程憬等人对民间文学的贡献的论述,都是一种发现。
世纪描述_民间文学学科的历史风貌_省略_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_座谈会纪要_陆闻
作为我国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中的一部基础性著作,刘锡诚著《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自2006年底问世以来,引起了民间文艺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学界的广泛关注。
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河南大学出版社协办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座谈会于2007年7月23日在北京和敬府宾馆会议室召开。
来自北京、武汉、开封、扬州、济南等地的民间文学界学者和文艺评论家参加了讨论会,就这本著作的学科意义、史学价值以及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的学术发展史的若干相关问题,诸如学派(流派)问题、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学术与社会(国情)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功能问题、资料编纂学问题、史识与史论、现代与当代的关系、近50年敏感性学术问题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与会学者们提出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见解,有助于今后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的提升,可能也是当下学界朋友诸公感到兴趣的。
现将发言纪要整理发布如下:向云驹(座谈会主持人;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欢迎诸位来参加今天的学术座谈会。
这个座谈会的主题是《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这是一部非常厚重的学术成果。
这个成果是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立项,最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的批准,刘锡诚老师独力承担、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的。
经过专家鉴定、全国社科规划办评为“优秀”成果。
我在《求是》杂志第2期上看到,用一个整版的篇幅隆重地推荐这一成果。
另外还发表了一些其它的评论,在社会上发生了很大的反响。
在此前,陆续读到作者该成果中的一些章节和观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被转载。
在这其间,也组织了若干次的民间性的专题的讨论、笔谈,这些话题和观点在社会上和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0世纪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文联在文艺学学科领域里的一个重大的学术收获。
所以,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世纪描述:民间文学学科的历史风貌———《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座谈会纪要陆闻整理DOI:10.13370/ki.fs.2008.01.002民俗研究2008.1河南大学出版社共同召开这个座谈会。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术史研究的重大收获——评苏永前《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人类学实践研究》
第35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mzsfxyxb@163.com(总第120期)的还有刘锡诚先生力作《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这部著作资料详实,体系严密,论述甚为精当,尤其是第三章第三节“人类学派及其成就”,对早期文学人类学研究多有涉及。
但由于作者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早期文学人类学的许多问题在书中自然有所忽略。
苏著正是针对上述研究所遗留的空间,从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这一宏观背景出发,对20世纪前期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实践作一系统考察。
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作者认为目前学界对于这一时段的研究普遍有所忽略,许多问题仍有探讨的余地。
而另一方面,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制约,早期学者的文学人类学实践在中断三十多年后才得以再次延续。
由于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时间跨度,今天的研究者可能以一种“他者”的眼光对这段学术史进行“远距离”观照。
未将当下正在蓬勃开展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纳入视野之内,则是为了避免由于距离太近而导致的盲视。
《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人类学实践研究》一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为“总论”,第一章将从域外、本土两个维度对中国文学人类学的思想渊源进行追溯。
由于文学人类学研究伴随神话学的输入而出现,第二章将对“神话”概念进入中国的历程,以及人类学派神话学的兴起作一回顾。
第三章拟分发轫、发展与多元开拓三个阶段,对20世纪前期文学人类学的实践历程作一梳理。
第四章重点讨论早期学者对于民俗学、民族学等“第三重证据”的倡导以及孙作云“三层证明法”的提出。
下编为“分论”,分别以周作人、茅盾、郑振铎、闻一多、孙作云为个案,对早期学者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动机与心态、成就与缺失进行分析。
本书作者也意识到,任何研究归根结底可能就是一种简化。
20世纪前期,采用人类学视角、方法从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诗经》《楚辞》等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不在少数。
依照学术史的一般惯例,研究者需要从丰富多彩、千头万绪的学术“丛林”中清理出一条清晰可辨的“路径”。
关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学术意义
关于《2O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学术意义[文章编号]1001—5558(2008)03一0195一05[摘要]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及时总结了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在20世纪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给世人展示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学科“家谱”,该书对整个人文学科,特别对中国文学学科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学术格局的理解,显示出其慧眼与卓识。
[关键词]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学术史;民族[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E氏俗学涵盖不了民间文艺学。
这个命题越来越值得我们思索,因为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以民俗学包括民间文艺学的问题越来越多。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就目前而言,应该说结合学术史,答案可能更为有力。
而且最重要的是,民间文艺学是人文学科,民俗学是社会科学,它们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的研究方法在学术传统上有很大不同,其历史发展道路自然不同。
那么,对于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在20世纪形成与发展的总结,确实是这个学科回避不了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个学科的出现对于20世纪的中国极不寻常,它对于启迪民众,影响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由、解放的道路,从一开始就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
也因此,文艺战士们以民为本,奉献社会与民族,深入民众,在文化抗争与实践中形成这个学科的光荣传统。
诸如鲁迅、茅盾、闻一多、朱自清,他们对于这个学科的贡献及其人生道路与民众思想、情感、利益的密切联系,在实际上成为这个学科的光荣。
但是,经过新中国初期到新时期近半个世纪的学科建设,在今天这个学科应该为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的时刻,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学科的生存与发展充满了艰辛,特别是一些人盲目求新,追求所谓的与国际接西北民族研究N.W.EthnO.NatiOnaIStudies2008年第3期(总第58期)2008.No.3(TotalNo.58)高有‘·关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吏》的学术意艾轨,人为地屏弃了这个学科在整个中国文学中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位置,使这个学科的发展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之回顾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之回顾【摘要】近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丰富多元的发展历程。
本文从中西文学交流与影响、文学思潮与学派的兴起、文学批评与研究方法的演变、作家群体与作品产出的变迁以及文学理论与话语权的争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诸多成就,其中包括对中西文学传统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对文学思潮和学派的深入研究、对文学批评方法的不断创新、对作家群体和作品产出的全面关注以及对文学理论话语权的争夺。
展望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将面临更加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和跨领域研究,以推动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西文学交流、文学思潮、学派、文学批评、研究方法、作家群体、作品产出、文学理论、话语权、成就、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背景近代中国文学研究自二十世纪初开始逐渐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动荡,不仅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文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近代中国文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还可以探讨文学作品在这一背景下所呈现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背景中,一些重要事件和影响因素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如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加速进行;抗战时期文学的蓬勃发展,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学的崛起和发展,体现了文学对社会主义现实的认同与批判。
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学现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丰富内容和复杂背景。
通过对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同时也为我们后续探讨文学的思潮、作家、批评方法等方面打下基础。
第四章 20世纪民间文学学术史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一)志怪小说:三十余种,民间口头的故事传说。如干宝《搜
神记》、王嘉《拾遗记》、陶潜《搜神后记》、任昉《述异志》。 • 《搜神记》:神农、赤松子、宁封子。 • 羽衣仙女、田螺姑娘型在《搜神记》、《搜神后记》已有记载。
• 盘古开天辟地、化生天地万物的神话,也最早见于这时期徐整《三五 历记》和《五运历年记》里。
和传说的民间杂剧为主。
1.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 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原本来 自 “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 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 和临安(今临安)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3.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4.元曲的代表作:《窦娥冤》。《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 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是中国 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 。
• “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理 论,顾颉刚将研究对象也 由古史转入故事领域。顾 颉刚名动一时的《孟姜女 故事研究》便是在这样的 初衷下展开的。顾颉刚对 孟姜女故事的分析令人耳 目一新,使人们从中看到 了民间故事本质的特点在 于它“没有固定的体”, “故事的体便在前后左右 的种种变化上”。 胡适曾 总结顾颉刚研究神话传说 的方法为“历史演进法”, 它不仅被古史与神话传说 研究所采用,还成为了中 国民间文艺学的基本方法 论范式之一。
• 1.晚清学者的关注
• 梁启超呼吁要让民众 掌握知识以“开民 智”,做新民。“重 民”思想在当时还体 现在学界对民众语言 的重视。
• 刘师培在《论文杂记》中也 说:“上古之时,先有语言, 后有文字,有声音,然后有 点画,有谣谚,然后有诗歌。 谣谚二体,皆为韵语。谣训 徒歌。……歌者,永言之谓 也。谚训传言。……言者, 直言之谓也。盖古人作诗, 循天籁之自然,有音无字, 故起源亦甚古。” 此文中最 早提出了文学史始于民间文 学的观点。
民间文学(课件)
民间文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性质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一)范围: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二)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共同点:形式上的通俗易懂不同点:①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②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③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或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混淆的另一种情况,是将个人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创作成果,简单地看做是民间文学。
个人对民间文学素材的处理,如果只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前提下,进行出土文物式的科学整理,然后在发表出来,仍属于民间文学。
如果是吸取民间文学素材,重新改编和再创作,那就属于作家文学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中国民间文学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口头文学和语言;②表演艺术;③民俗活动;④传统手工艺;⑤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民间知识和文化空间。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节集体性民间文学既属人民群众集体创作而产生,又在流传中不断为人民群众所补充完善。
一、集体性特征的三重含义:1.民间文学在社会成员的互动过程中产生。
2.表演者和观众并没有绝对的区分,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相互转化3.文本、语境、表演三层面构成完整的民间文学行为※民间文学在产生后被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拥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简介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求是
页码: F0003-F0003页
主题词: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学术史;简介;民众生活;民间文艺学
摘要:中国民间文学是在不识字的民众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下来的精神产品。
它是民众生活、生产、人生经验和艺术才能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历程的曲折反映,是研究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和国情的重要资料。
该研究成果是我国第一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它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对百年来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了细致的梳理和独特的审视,比较全面地描绘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的历史图景。
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大事记(建国后部分)
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大事记(建国后部分)
王文宝
【期刊名称】《广东民俗》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1950年3月29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简称“中国民研会”;1987年5月改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简称“中国民协”),通过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章程”,选举郭沫若为理事长,老舍、钟敬文为副理事长;创办不定期的《民间文艺集刊》,1951年出第二、三册。
【总页数】6页(P13-17,50)
【作者】王文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
【相关文献】
1.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研究反思 [J], 叶茜
2.西方音乐历史大事记(摘要) 第四部分二十世纪(下) [J], 陆民德
3.西方音乐历史大事记(摘要) 第四部分二十世纪(中) [J], 陆民德
4.西方音乐历史大事记(摘要) 第四部分二十世纪(上) [J], 陆民德
5.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之读书报告 [J], 石亮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明清:是我国民间文学史上采录民间文艺卓有成 效的时期,出现了许多采录民歌民谣、搜集整理民 间笑话和故事的文人,使当时的山歌、笑话、谚语 得到了大量记录。
• (1)民歌民谣: • 冯梦龙:《山歌》、《挂枝儿》,700余首;杨慎:《古 今风谣》(280)、《古今谚》;杜文澜《古谣谚》等。 • (2)笑话: • 明:冯梦龙《笑府》、《古今谭概》,赵南星《笑赞》, 徐谓《谐史》等; • 清:石成金《笑得好》、程世爵《笑林广记》等。
二、两汉时期 (一)神话 《史记》、《淮南子》:刘安,后羿射日 (二)寓言 1.“劝戒寓言”;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两汉寓言主要收载于刘向所编辑的《说苑》和《新序》两本集子中 。
(三)汉代民歌 1.乐府,139首,40首左右。 2.内容广泛,农民、城市贫民、游民、士兵、孤儿等,以及当时社会 的主要矛盾都得到了一定的反映,如《十五从军征》;男女爱情婚姻 为题材,《上邪》、《陌上桑》等。 3.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都有了新的发展,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汉族第一首民间叙事长诗)。
和传说的民间杂剧为主。
1.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 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原本来 自 “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 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 和临安(今临安)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3.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4.元曲的代表作:《窦娥冤》。《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 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是中国 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 。
• 从1928-1943年间,广州中山大学民俗 学会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创办刊物、 发行图书等多个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成为继北大之后形成的第二个全国民俗 学研究中心。
• 3.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 1930年夏,钟敬文与钱南扬、娄子匡、 江绍原诸先生在杭州发起成立“中国民 俗学会”,宗旨是要从民族学、文化史、 社会学等多角度考察、搜集、研究民俗 和民间艺术。杭州逐渐成为中国民间文 学研究的第三个中心。
• 《酉阳杂俎》:20卷(续集10卷),写成于晚
唐时期,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民间文学资料集。灰姑娘 型故事《叶限》、木鸟型传说《鲁班作木鸢》成为世 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同类型故事。 • 2.玄奘西域取经,回国后撰写《大唐西域记》。
• (五)宋代 • 1.是中国民间故事集大成的时期,不仅有分类汇
编古代传说故事的巨著《太平广记》500卷出版, 还有收录2000余篇宋代故事《夷坚志》问世。 • 2.戏剧:宋代戏剧以民间杂剧和南戏为主。
• (二)笑话 • 1.《笑林》:中国第一部笑话专集,魏邯郸淳所撰,二十余则。 • (三)民歌: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 • 1.南朝民歌:共四百多首,《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百分之九十是 情பைடு நூலகம்,《西洲曲》。 • 2.北朝民歌:七十多首,内容比南朝深刻,《乐府诗集· 梁鼓角横吹 曲》,战争是主要题材,《木兰辞》、《敕勒歌》。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 术史
第一、 20世纪10-30年代中国民间文艺学史
• 一、晚清及“五四”时期的民间文艺学 • 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鸦片战争显示出西方坚船利炮 物质文明的优越性,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强。 变革社会、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而社会改革需从 思想入手,思想改革需从文化入手,文学改良以此为 契机展开。古已有之的“重民”思想得到重视,并被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
• “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理 论,顾颉刚将研究对象也 由古史转入故事领域。顾 颉刚名动一时的《孟姜女 故事研究》便是在这样的 初衷下展开的。顾颉刚对 孟姜女故事的分析令人耳 目一新,使人们从中看到 了民间故事本质的特点在 于它“没有固定的体”, “故事的体便在前后左右 的种种变化上”。 胡适曾 总结顾颉刚研究神话传说 的方法为“历史演进法”, 它不仅被古史与神话传说 研究所采用,还成为了中 国民间文艺学的基本方法 论范式之一。
• 黄遵宪提出语言与文 字合一之必要。
• 2.周氏兄弟关注民间文学。 • 1913年2月,鲁迅在北京教育 部的《编纂处月刊》上发表 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一 文,提出国民文术当立“国 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 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 等,详其意谊,辩其特性, 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辅翼 教育。”
• 歌谣运动初期,成效最大的是资料的收 集、整理与注释。随着研究的深入,对 歌谣的学术价值也日益重视起来。 1922 年10月,《歌谣》周刊创立,在《发刊 词》中,如是说明了搜集歌谣的用途:
• 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 术的,一是文艺的。
• 2.广州中山大学 • 1928年,广州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创 建“民俗学会”。这是我国民俗学史上第 一个民俗学会。民俗学会创办了《民俗》 周刊。作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主持人的顾 颉刚在古史、神话、民间故事以及歌谣研 究方面阙功甚伟,他的研究方法奠定了民 间文艺学的基本方法论范式。
• 1.晚清学者的关注
• 梁启超呼吁要让民众 掌握知识以“开民 智”,做新民。“重 民”思想在当时还体 现在学界对民众语言 的重视。
• 刘师培在《论文杂记》中也 说:“上古之时,先有语言, 后有文字,有声音,然后有 点画,有谣谚,然后有诗歌。 谣谚二体,皆为韵语。谣训 徒歌。……歌者,永言之谓 也。谚训传言。……言者, 直言之谓也。盖古人作诗, 循天籁之自然,有音无字, 故起源亦甚古。” 此文中最 早提出了文学史始于民间文 学的观点。
二 民间文学运动的三个中心
• 1.北京大学在民间文学运动中扮演着开 创者和领头军的角色 • 1918年2月1日,刘半农在《北京大学日 刊》上发表《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 谣简章》,号召学人搜集歌谣,歌谣学 运动拉开了序幕。1918年5月,《北大 日刊》开辟《歌谣选》专栏,刊登征集 上来的歌谣。
• 北京大学也一时成为民间文学运动的中 心。学人一方面大力开办出版民间文学 方面的报刊丛书,创建相关的专业机构 和制度,另一方面对民间文学开展多角 度的研究。涉及的领域进一步扩展到其 他民间文学体裁,如对谜语、谚语等的 搜集研究。
• (1)民间杂剧:是在唐代盛行的参军戏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种北方戏曲,种类繁多:滑稽戏、歌舞戏、傀儡戏 (木偶戏)、影戏等,内容主要是扮演历史和民间故事。 • (2)南戏:即南曲戏文,产生于12世纪,是以南方语言 和曲调构成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源于浙江温州,没有严 密的宫调,用韵造曲较自由。
五、元明清时期 (一)元:除了一些现实性、斗争性较强的歌谣之外,以取材于民间故事
• 1931年,钟敬文参照《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 把中国故事型式整理为52式,发表了《中国 民间故事型》一文。这是我国最早的故事学分 类研究论文。1935年底钟敬文写成《民间文 艺学的建设》,刊登在1936年1月国内出版的 《艺风》第4卷第1期。在这篇文章里,钟敬文 率先创用了“民间文艺学”这一学科术语,第 一次提出了把民间文艺学作为文化科学中一门 独立的、系统的学科的构想。钟敬文一系列重 要的民间文艺学论文都在杭州时期完成的。
钟敬文
• 钟敬文还注意到民间文学和其他邻近人文科学 诸如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的关系, 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在此思想的导引下,他 对神话、传说、故事、儿歌、叙事诗、史诗、 笑话乃至外国民间文学等,皆有所涉猎。钟敬 文杭州时期的著述和种种研究活动,以及他在 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建树,使得他跃居 到这一学科的领头人的地位,奠定了他个人在 民间文艺学界的地位。他糅合文学与民俗的思 路,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基本思路 之一。
• (3)笔记小说 • 《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等,是民间叙事传统与作 家创作的融合。
• 明· 冯梦龙《笑府· 属牛》 • 一官府生辰。史曹闻其属鼠,醵黄金铸一鼠为寿。管喜曰: “汝知奶奶生辰亦在目下乎?奶奶是属牛的。” • 《广笑府· 一钱莫救》 • 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 至中流,水急冲倒,漂流半里许。其子在岸旁觅舟救之。 舟子索钱,一钱方往。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其父 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我儿我儿,五分便救, 一钱莫救!”
• 1915年夏天,美国东部的中国学生会成立 了“文学科学研究部”,胡适任文学股委 员。科学社的成员如任鸿隽、杨杏佛、梅 光迪、唐钺等时常聚在一起,讨论中国的 文字问题,进而又发展到文学问题。
• 胡适提出反对旧文言、提 倡白话文的观点。梅光迪 起初反对胡适的观点,后 来从多次讨论中看到了白 话文学的巨大价值,转而 赞赏胡适的文学革命思想。 1916年3月19日,梅光迪 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第一 次使用了“民间文学”一 词。胡适在此继承了晚清 志士对民间俗语文学的提 倡,举起了“白话文” 学 大旗。
• 同年,周作人在他的《童谣研 究》稿本中,开始了中西民间 文学比较研究。他在文中寻求 中国“斗虫虫、咬手手”游戏 及日本、英国的同类游戏和歌 谣,并称此为“母戏”,是 “歌谣中最初也”。他又考证 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各种童谣 的记述,1914年1月周作人又在 《绍兴县教育会月刊》第4号上 公开征集本地儿歌、童谣,启 事云:“作人今欲采集儿歌童 话,录为一编,以存越国土风 之特色,为民俗研究儿童教育 之资料。” 并在《绍兴县教育 会月刊》同一期上发表了《儿 歌之研究》的论文。
• 四、唐宋时期: (一)民歌民谣 1.山歌一词在唐代就已产生,但保存不多; 2.民间词:随着市民阶层的形成,加上受西域音乐影响,唐代正式形成, 抒情直率,反映社会现实具有相当深度。如《捡练子· 孟姜女》、 《望江南· 天上月》、《忆江南· 莫攀我》等。 • (二)说唱文学 • 1.唐以变文形式出现,并广为流传。 • (三)民间说话 • 1.民间说话,即讲故事,到宋,说唱文学除以说白和唱词相间叙述故 事的鼓子词、诸宫调外,多已转化成一种以说为主的民间说话,产生 了话本。这些变文和话本如《董永变文》、《孟姜女变文》等。 (四)唐代佛教盛行,随着大量佛经的翻译,带来了许多印度民间故事。 • 1.段成式《酉阳杂俎》、戴孚《广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