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几何体的所有面都是三角形?A. 正方体B. 圆柱体C. 正六面体D. 球体答案:C2. 一个有8个面的多面体,其中6个面是正方形,另外2个面是等边三角形,它的名字是?A. 正八面体B. 正十二面体C. 正二十面体D. 正二十四面体答案:C3. 空间中任意一点到四个角落连线的垂直距离相等的四棱锥称为?A. 正四棱锥B. 圆锥台C. 四棱锥D. 无法确定答案:C4. 任意多面体的面数与顶点数、棱数的关系是?A. 面数 + 顶点数 = 棱数 + 2B. 面数 + 棱数 = 顶点数 + 2C. 顶点数 + 棱数 = 面数 + 2D. 顶点数 + 面数 = 棱数 + 2答案:A5. 求下列多面体的棱数:(1)正六面体(2)正八面体(3)正十二面体答案:(1)正六面体的棱数为 12(2)正八面体的棱数为 24(3)正十二面体的棱数为 30二、填空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棱锥没有底面时,它的底面是一个______。

答案:点2. 铅垂线是指从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顶点到与它相对的棱上所作的垂线,它与该棱垂足的连线相交于该多面体的______上。

答案:中点3. 对正八面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条对角线与_____两两垂直。

答案:六,相邻面三、计算题1. 一个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6cm的正三角形,其高为8cm。

求棱锥体积。

解答:底面积 S = (1/2) ×底边长 ×高 = (1/2) × 6 × 8 = 24 cm²棱锥体积 V = (1/3) × S ×高 = (1/3) × 24 × 8 = 64 cm³所以,棱锥的体积为64 cm³。

2. 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其高为12cm。

求四棱锥的体积。

解答:底面积 S = 边长² = 10² = 100 cm²四棱锥体积 V = (1/3) × S ×高 = (1/3) × 100 × 12 = 400 cm³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400 cm³。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描述柱体的特点?A. 体积恒定B. 底面形状不限C. 侧面是矩形D. 顶面和底面平行答案:A2. 如果一个四面体的一个顶点的对边垂直于底面,那么这个四面体是什么类型?A. 正方形四面体B. 倒立四面体C. 锥体D. 正方锥体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一个正方体的特点?A. 全部面都是正方形B. 12 条棱长度相同C. 8 个顶点D. 6 个面都是正方形答案:D4. 若长方体的高度是 6cm,底面积是 5cm²,底面对角线长为 a cm,那么 a 的值为多少?A. √11B. √29C. √31D. √41答案:C二、填空题1.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4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64cm³2. 一个球的表面积是100π cm²,那么它的半径是多少?答案:5cm3.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 3cm,高度为 8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72π cm³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6cm,高度为 10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120π cm³三、计算题1. 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 5cm 的正方形,高度为 8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³,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底面积:5cm * 5cm = 25cm²再计算体积:25cm² * 8cm / 3 = 200cm³2.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 12cm,高度为 15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³,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底面半径:12cm / 2 = 6cm再计算底面积:π * 6cm * 6cm = 36π cm²最后计算体积:36π cm² * 15cm = 540π cm³3. 一个球的直径为 8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³,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半径:8cm / 2 = 4cm再计算体积:4/3 * π * 4cm * 4cm * 4cm = 268.08π cm³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10cm,高度为 20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³,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底面积:π * 10cm * 10cm = 100π cm²最后计算体积:100π cm² * 20cm / 3 = 2000π cm³四、解答题1. 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为 a、b、c,它的表面积为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²,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侧面积:2 * (a * b + a * c + b * c)再计算底面积:a * b最后计算表面积:2 * (a * b + a * c + b * c) + a * b2. 一个四棱锥的底面为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高度为 h,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立体几何小题100例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4,点E ,F 分别是线段AB ,11C D 上的动点,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满足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则当点P 运动时,PE 的最小值是( )A .5B .4C .42.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所以,点P 在连接1111,A D B C 中点的连线上.为使当点P 运动时,PE 最小,须PE 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11AA D D ,2244()52PE =+=选D考点:1.平行关系;2.垂直关系;3.几何体的特征.2.如图在一个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 ,B ,线段,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 ,=46,AB cm AC cm =, 8,217BD cm CD cm ==,则这个二面角的度数为( )A .30︒B .60︒C .90︒D .1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BD AC θ<>=,因为CD DB BA AC =++,所以22222()222CD DB BA AC DB BA AC DB BA DB AC BA AC =++=+++⋅+⋅+⋅CA DB而依题意可知,BD AB AC AB ⊥⊥,所以20,20DB BA BA AC ⋅=⋅=所以2222||||||||2CD DB BA AC BD AC =++-⋅即222417468286cos θ⨯=++-⨯⨯所以1cos 2θ=,而[0,]θπ∈,所以60θ=︒,故选B. 考点:1.二面角的平面角;2.空间向量在解决空间角中的应用.3.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 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112222侧视图俯视图主视图A .343cmB .383cmC .33cmD .34cm【答案】B .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一四棱锥,∴体积382231312=⨯⨯==Sh V .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4.如图,P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对角线1AC 上一动点,设AP 的长度为x ,若PBD ∆的面积为(x)f ,则(x)f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设AC 与BD 交于点O ,连接OP .易证得BD ⊥面11ACC A ,从而可得BD OP ⊥.设正方体边长为1,在1Rt ACC ∆中126cos 33C AC ∠==.在AOP ∆中 22OA =,设(),03AP x x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6231222362OP x x x x ⎛⎫=+-⋅⨯=-+ ⎪ ⎪⎝⎭,所以223162OP x x =-+.所以()22231262f x x x =-+.故选A. 考点:1线面垂直,线线垂直;2函数图象.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 ,E F 分别是棱AA ',CC '的中点,过直线,E F 的平面分别与棱BB '、DD '交于,M N ,设 BM x =,[0,1]x ∈,给出以下四个命题:(1)平面MENF ⊥平面BDD B '';(2)当且仅当x=12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四边形MENF 周长()L f x =,[0,1]x ∈是单调函数; (4)四棱锥C MENF '-的体积()V h x =为常函数; 以上命题中假命题...的序号为( ) A .(1)(4) B .(2) C .(3) D .(3)(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AC EF //,B B AC BD AC '⊥⊥,,则D D B B ''⊥平面AC ,则D D B B EF ''⊥平面,又因为EMFN EF 平面⊂,则平面MENF ⊥平面BDD B '';(2)由于四边形MENF 为菱形,MN EF S MENF ⋅=21,2=EF ,要使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只需MN 最小,则当且仅当21=x 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因为1)21(2+-=x MF ,1)21(4)(2+-=x x f ,)(x f 在]1,0[上不是单调函数;(4)NE C F EC M F MENF C V V V '-'--'+=,ME C S '∆=41121=⋅'E C ,F 到平面ME C '的距离为1,1214131=⋅='-ME C F V ,又41121=⋅'⋅='∆E C S NE C ,1214131=⋅='-NE C F V ,61)(=x h 为常函数.故选(3)考点:1.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建立函数模型.6.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4 (B )4 (C )4 (D )3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连接B A 1;11//CC AA ,AB A 1∠∴是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1ADA Rt ∆中,设11=AA ,则21,231==D A AD ;在1BDA Rt ∆中,2121=B A ;在1ABA ∆中,431122111cos 1=⨯⨯-+=∠AB A ;即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4. 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π312B .π12C .π34D .π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侧棱垂直底面,底面是正方形,将此四棱锥还原为正方体,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外接球的直径,32=r ,23=∴r ,因此ππ342==r S 表面积,故答案为D. 考点:由三视图求外接球的表面积.8.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为线段A 1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1DC D P ⊥B .平面11D A P ⊥平面1A APC .1APD ∠的最大值为90 D .1AP PD +2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11DC D A ⊥ ,11DC B A ⊥,1111A B A D A = ,⊥∴1DC 平面11BCD A ,⊂P D 1平面11BCD A 因此P D DC 11⊥,A 正确;由于⊥11A D 平面11ABB A ,⊂11A D 平面P A D 11,故平面⊥P A D 11平面AP A 1 故B 正确,当2201<<P A 时,1APD ∠为钝角,C 错;将面B AA 1与面11BCD A 沿B A 1展成平面图形,正视图 侧视图俯视图线段1AD 即为1PD AP +的最小值,利用余弦定理解221+=AD ,故D 正确,故答案为C .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 9.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与另一个平面相交B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若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α,则在平面α内不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右知A 正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异面,故B 错,所以选B.考点: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0.已知如图所示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点P 、Q 分别在棱BB 1、DD 1上,且=,过点A 、P 、Q作截面截去该正方体的含点A 1的部分,则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截去后剩下几何体的主视图的是(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P 、B 1重合时,主视图为选项B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近时,主视图为选项C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远时,主视图为选项D ,因此答案为A. 考点:组合体的三视图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 )A. B. C. D.【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如图所示的三棱锥P-ABC ,它是一个正四棱锥P-ABCD 的一半,其中底面是一个两直角边都为6的直角三角形,高PE=4. 设其外接球的球心为O ,O 点必在高线PE 上,外接球半径为R , 则在直角三角形BOE 中,BO 2=OE 2+BE 2=(PE-EO )2+BE 2, 即R 2=(4-R )2+(32)2,解得:R=174,故选C.考点:三视图,球与多面体的切接问题,空间想象能力12.如右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11,AD =7,1AA =12,一质点从顶点A 射向点()4312E ,,,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1i -次到第i 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2,3,4i L i =,1L AE =,将线段1234,,,L L L L 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37411>,所以1A E 延长交11D C 于F ,过F 作FM 垂直DC 于.M 在矩形1AA FM 中分析反射情况:由于35105AM =>,第二次反射点为1E 在线段AM 上,此时153E M =,第三次反射点为2E 在线段FM 上,此时24E M =,第四次反射点为3E 在线段1AF 上,由图可知,选C.考点:空间想象能力13.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1B.2C.3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得该几何体为三棱柱,因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内切圆半径最小的是正视图(直角三角形)所对应的内切圆,所以最大球的半径为正视图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 , 则2286862r r r -+-+⇒=,故选B. 考点:三视图 内切圆 球 三棱柱14.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135AC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4 B .24 C .34 D .1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BE β⊥于E ,连结AE ,过A 作AG ∥CD ,作EG AG ⊥于G ,连结BG ,则.BG AG ⊥设2AB a =.在ABE ∆中,60,90,2,.BAE AEB AB a AE a ∠=︒∠=︒=∴=在Rt AEG ∆中,29045,90,cos 45.2GAE CAG AGE AG a a ∠=︒-∠=︒∠=︒∴=︒=在Rt ABG∆中,222cos 24AG BAG AB a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故选B .βαElBDACG考点: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2. 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1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已知(2,0,0)(2,2,0),(0,2,0),(1,1,2)A B C D .若123,,S S S 分别是三棱锥D ABC -在,,xOy yOz zOx 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 )A .123S S S ==B .21S S =且23S S ≠C .31S S =且32S S ≠D .32S S =且31S S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三棱锥ABC D -在平面xoy 上的投影为ABC ∆,所以21=S ,设D 在平面yoz 、zox 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2D 、1D ,则ABC D -在平面yoz 、zox 上的投影分别为2OCD ∆、1OAD ∆,因为)2,1,0(1D ,)2,0,1(2D ,所以212=-S S ,故选D.考点:三棱锥的性质,空间中的投影,难度中等.16.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1AE =,12BF =,将此正 方形沿DE 、DF 折起,使点A 、C 重合于点P ,则三棱锥P DEF -的体积是( ) A .13B 523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因为90,DPE DPF ∠=∠=所以,DP PE DP PF ⊥⊥又因为PE ⊂平面PEF ,PF ⊂平面PEF ,且PE PF P =,所以DP ⊥平面PEF在PEF ∆中,22223151,,1222PE PF EF EB BF ⎛⎫===+=+= ⎪⎝⎭所以222351222cos 33212EPF ⎛⎫⎛⎫+- ⎪ ⎪⎝⎭⎝⎭∠==⨯⨯,225sin 133EPF ⎛⎫∠=-= ⎪⎝⎭ 所以11355sin 122234PEF S PE PF EPF ∆=⋅⋅∠=⨯⨯⨯= 115523346PEF P DEF D PEF V V DP S ∆--==⋅⋅=⨯⨯=三棱锥三棱锥 所以应选B.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3、棱锥的体积.17.高为的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则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推出高就是四棱锥的一条侧棱,最长的侧棱就是球的直径,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解: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球的直径为2,所以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所以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故选A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球的内接多面体的知识,能够正确推出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是本题的关键,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18.二面角l αβ--为60°,A 、B 是棱l 上的两点,AC 、BD 分别在半平面,αβ内,AC l ⊥,BD l ⊥,且AB =AC =a ,BD =2a ,则CD 的长为( )A .2aB .5aC .aD .3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22cos EF d m n mn θ=++± ,对于本题中,d a =,m a =,2n =,60θ=,故()222222cos 602CD a a a a a a =++-⋅⋅⋅=.考点: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空间想象能力.19.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所有棱长的和是24,则对角线的长是( ).A.14 B .4 C .32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表示出长方体的全面积,十二条棱长度之和,然后可得对角线的长度.考点:长方体的结构特征,面积和棱长的关系.20.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所以选项C 是正确的;因为//EF l ,M 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 是唯一的,故选项D 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线AF 与中位线DE 相交于G ,已知ED A '∆是△ADE 绕DE 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动点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在线段AF 上B .恒有平面GF A '⊥平面BCDEC .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有最大值D .异面直线E A '与BD 不可能垂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A G DE FG DE ⊥⊥.所以DE ⊥平面'A FG .经过点'A 作平面ABC 的垂线垂足在AF上.所以A 选项正确.由A 可知B 选项正确.当平面'A DE 垂直于平面BCDE 时,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最大,所以C 正确.因为BD EF ,设2AC a =.所以'EF A E a ==,当'2A F a =时,32'(')2a A G GF A G GF a <+==.所以异面直线E A '与BD 可能垂直.所以D 选项不正确.考点:1.线面位置关系.2.面面的位置关系.3.体积公式.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5.空间想象力.22.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与面MPQ不垂直,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EF l,M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是唯一的,故选因为//项D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3.把四个半径都是1的球中的三个放在桌面上,使它两两外切,然后在它们上面放上第四个球,使它与前三个都相切,求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A.B.C.D.3【答案】A【解析】由题意,四球心组成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则正四面体的高.而第四个球的最高点到第四个球的球心距离为求的半径1,且三个球心到桌面的距离都为1,故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为,选A.24.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QA⊥平面ABCD,PD∥QA,QA=AB=PD.则棱锥Q-ABCD的体积与棱锥P-DCQ的体积的比值是()A. 2:1B. 1:1C. 1:2D. 1:3【答案】C。

高三精选立体几何大题30题(含详细解答)

高三精选立体几何大题30题(含详细解答)

A BC第1题图ABCD第1题图立体几何大题1.如下图,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硬纸片ABC中,∠ACB=90°,AC=4cm,CD是斜边上的高沿CD 把△ABC折成直二面角.(1)如果你手中只有一把能度量长度的直尺,应该如何确定A,B的位置,使二面角A-CD-B是直二面角?证明你的结论.(2)试在平面ABC上确定一个P,使DP与平面ABC内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证明你的结论.(3)如果在折成的三棱锥内有一个小球,求出小球半径的最大值.2.如图,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3,侧棱长为4,连结A1B过A作AF⊥A1B垂足为F,且AF的延长线交B1B于E。

(Ⅰ)求证:D1B⊥平面AEC;(Ⅱ)求三棱锥B—AEC的体积;(Ⅲ)求二面角B—AE—C的大小的正弦值.3.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1,点M在BC上,△AMC1是以M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I)求证:点M为BC的中点;(Ⅱ)求点B到平面AMC1的距离;(Ⅲ)求二面角M—AC1—B 的正切值. 4.如图,已知多面体ABCDE中,AB⊥平面ACD,DE⊥平面ACD,三角形ACD是正三角形,且AD=DE=2,AB=1,F是CD的中点.(Ⅰ)求证:AF∥平面BCE;(Ⅱ)求多面体ABCDE的体积;(Ⅲ)求二面角C-BE-D 的正切值.5.已知:ABCD是矩形,设PA=a,PA⊥平面ABCD.M、N分别是AB、PC的中点.(Ⅰ)求证:MN⊥AB;(Ⅱ)若PD=AB,且平面MND⊥平面PCD,求二面角P—CD—A的大小;(Ⅲ)在(Ⅱ)的条件下,求三棱锥D—AMN的体积.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M、N分别为棱DD1、AB、BC的中点。

(I)求二面角B1—MN—B的正切值;(II)证明:PB⊥平面MNB1;(III)画出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使其满足“有4个正方形面相连成一个长方形”的条件,并求出展开图中P、B两点间的距离。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0题及解析(一)1、二面角βα--l 是直二面角,βα∈∈B A ,,设直线AB 与βα、所成的角分别为∠1和∠2,则(A )∠1+∠2=900 (B )∠1+∠2≥900 (C )∠1+∠2≤900 (D )∠1+∠2<900 解析:C分别作两条与二面角的交线垂直的线,则∠1和∠2分别为直线AB 与平面,αβ所成的角。

根据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2ABO ∴∠>∠1902190ABO ∠+∠=∴∠+∠≤2. 下列各图是正方体或正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中不共..面.的一个图是PPQQRSSPPPQQRR RSSSPP PQQQ R RS SS PP Q QR RRSS(A ) (B ) (C ) (D ) D解析: A 项:PS 底面对应的中线,中线平行QS ,PQRS 是个梯形B 项:如图C 项:是个平行四边形D 项:是异面直线。

3. 有三个平面α,β,γ,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α,β,γ两两相交,则有三条交线 (B )若α⊥β,α⊥γ,则β∥γ(C )若α⊥γ,β∩α=a ,β∩γ=b ,则a ⊥b (D )若α∥β,β∩γ=∅,则α∩γ=∅ D解析:A 项:如正方体的一个角,三个平面相交,只有一条交线。

B 项:如正方体的一个角,三个平面互相垂直,却两两相交。

C 项:如图4.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侧面AB 1内有一动点P到直线AB 与直线B 1C 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所在曲线的形状为1111C解析:11B C ⊥平面AB 111,B C PB ∴⊥,如图:点到定点B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AB 的距离相等,建立坐标系画图时可以以点B 1B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5.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与AD 1成600角的面对角线的条数是(A )4条 (B )6条 (C )8条 (D )10条C解析:如图这样的直线有4条,另外,这样的直线也有4条,共8条。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A.1B.2C.3D.4【答案】B【解析】几何体为一个三棱柱,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6,8;三棱柱高为12.得到的最大球为直角三角形的内切球,其半径为,选B.【考点】三视图2.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是等腰梯形,俯视图中的曲线是两个同心的半圆组成的半圆环,侧视图是直角梯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知:,,∴.【考点】三视图.3.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从该几何体的实心外接球中挖去该几何体,则剩余几何体的表面积是(注:包括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A.133B.100C.66D.166【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底面半径为3,搞为8的圆柱.其外接球时半径为5的球.则剩余几何体的表面积是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表面积的和,即.故选D.【考点】多面体及与其外接球的关系及几何体表面积计算问题.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五面体,其中内接于圆,是圆的直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平面.(1)证明:;(2)若,,且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是,试求该几何体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8.【解析】(1)将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再转化为证明(由直径可证)与(由平面可证);(2)考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求两个法向量的夹角来确定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并确定的长,进而可求得几何体的体积.试题解析:(1)证明:是圆的直径,,又平面,又平面,且,平面又平面,(2)设,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如图所示则,,,由(Ⅰ)可得,平面,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条件得,,即不妨令,则,,.又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是【考点】1、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二面角;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方法点睛】用空间向量处理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时,除要有应用空间向量的意识外,关键是根据空间图形的特点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若坐标系选取不当,计算量就会增大.总之树立用数解形的观念,即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常考虑以特殊点为坐标原点(如中点、正方体的顶点),特殊直线(如有两两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来建立.5.如图,在多面体中,为菱形,,平面,平面,为的中点,若平面.(1)求证:平面;(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证明线面垂直,只要证明这条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即可,取中点,连接,可证,先证,即可证明,即可证明结论成立;(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由空间向量公式直接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取AB的中点M,连结GM,MC,G为BF的中点,所以GM //FA,又EC面ABCD, FA面ABCD,∵CE//AF,∴CE//GM,∵面CEGM面ABCD=CM,EG// 面ABCD,∴EG//CM,∵在正三角形ABC中,CM AB,又AF CM∴EG AB, EG AF,∴EG面ABF.(2)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AB=2,则B()E(0,1,1) F(0,-1,2)=(0,-2,1),=(,-1,-1),=(,1, 1),设平面BEF的法向量=()则令,则,∴=()同理,可求平面DEF的法向量 =(-)设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空间向量的应用.【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空间向量的应用,属中档题.解答空间几何体中的平行、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有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求二面角,则通过求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间接求解.此时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及正确求出各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所在.6.三棱锥及其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下图所示,,则棱的长为.【答案】.【解析】由已知三视图可知,平面,且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在中,,边上的高为,所以.在中,由可得,故应填.【考点】1、三视图.【易错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中档题.其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错误:其一是不能准确利用已知条件的三视图得出原几何体的空间形状,即不能准确找出该几何体中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导致出现错误;其二是计算不仔细,导致结果出现错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处理三视图与原几何体之间的关系.7.在三棱锥中,平面为侧棱上的一点,它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B.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C.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D.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答案】C【解析】∵平面,∴,又,∴平面,∴,又由三视图可得在中,为的中点,∴平面.又平面.故.故选:C.【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3.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的侧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C.D.【答案】C【解析】题设三视图是下图中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三视图中的尺寸,知其体积为,故选C.【考点】三视图与几何体的体积.9.如图,在三棱柱ABC A1B1C1中,D,E分别为A1C1,BB1的中点,B1C⊥AB,侧面BCC1B1为菱形.求证:(Ⅰ)DE∥平面ABC1;(Ⅱ)B1C⊥DE.【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证明见解析.【解析】(Ⅰ)取AA1的中点F,连DF,FE,根据中点易证线线平行,从而平面DEF∥平面ABC1,又因为DE平面DEF,所以B1C⊥DE;(Ⅱ)在菱形中B1C⊥BC1,又B1C⊥AB,易证B1C⊥平面ABC1,再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得:B1C⊥平面DEF,从而证明B1C⊥DE.试题解析:(Ⅰ)如图,取AA1的中点F,连DF,FE.又因为D,E分别为A1C1,BB1的中点,所以DF∥AC1,EF∥AB.因为DF平面ABC1,AC1平面ABC1,故DF∥平面ABC1.同理,EF∥平面ABC1.因为DF,EF为平面DEF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DEF∥平面ABC1.因为DE平面DEF,所以DE∥平面ABC1.(Ⅱ)因为三棱柱ABC A1B1C1的侧面BCC1B1为菱形,故B1C⊥BC1.……9分又B1C⊥AB,且AB,BC1为平面ABC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1C⊥平面ABC1.而平面DEF∥平面ABC1,所以B1C⊥平面DEF,因为DE平面DEF,所以B1C⊥DE.【考点】1、线面平行;2、面面平行;3、线面垂直;4、三角形中位线.【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平行、线线平行、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属于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得线线平行的常用证明方法,构造中位线和平行四边形是最常用方法.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10.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C.【解析】A:或者,异面,故A错误;B: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可知B错误;C:正确;D:或,故D错误,故选C.【考点】空间中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1.已知三条不重合的直线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则B.若,,且,则C.若,,则D.若,,且,则【答案】D【解析】A.若,,则,错,有可能;B.若,,且,则,错,有可能;C.若,,则,错,有可能,或异面;D.若,,且,则,正确【考点】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2.如图,三角形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底面,,点是的中点,点在上,且.(1)证明:平面平面;(2)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底面,可得,又,可证的平面,问题得证;(2)在第一问证明的基础上,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容易作出平面的垂线,即得斜线的射影,找出角,解直角三角形可得线面角的正弦.试题解析:(1)证明∵底面,底面,∴,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2)解:过点作,连结.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为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又∵,∴,,∴.即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考点】空间垂直关系的应用和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方法点晴】证明面面垂直只能证明线面垂直,而要证明线面垂直就得证明线线垂直,结合题中已知的垂直条件,分析容易找到哪个平面的垂线,逐步完成证明,组织步骤时一定要思路条理;对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遵循作—证(指)—求—答的解题步骤,应当结合条件和前面证明的结论找到平面的垂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在第一问证明的基础上有了平面的垂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过直线上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即为平面的垂线,连接垂足和斜足即得射影,找到线面角后解直角三角形得解.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几何体为一个三棱锥S-ABC,其中D为AC中点,且SD垂直平面ABC,BD垂直AC,则球心在SD上,设球半径为R,则外接球表面积为,选A.【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1.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由多面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并画出其直观图.2.三视图中“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因此,可以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及相关数据推断出原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相关数据.14.已知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半径为的球面上,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点是线段的中点,过点作球的截面,则截面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过作球的截面,当截面与垂直时,截面圆的半径最小,所以当截面与垂直时,截面圆的面积有最小值.设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为,在中,,所以.在中,,所以,所以截面面积为【考点】1、多面体的外接球;2、球的截面圆性质.【方法点睛】“切”“接”问题的处理规律:①“切”的处理:解决与球的内切问题主要是指球内切多面体与旋转体,解答时首先要找准切点,通过作截面来解决;②“接”的处理:把一个多面体的几个顶点放在球面上即为球的外接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外接的特点,即球心到多面体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的半径.15.(2015•金家庄区校级模拟)如图正方形BCDE的边长为a,已知AB=BC,将△ABE沿BE边折起,折起后A点在平面BCDE上的射影为D点,则翻折后的几何体中有如下描述:①AB与DE所成角的正切值是;②AB∥CE;③VB﹣ACE的体积是a2;④平面ABC⊥平面ADC;⑤直线EA与平面ADB所成角为30°.其中正确的有.(填写你认为正确的序号)【答案】①③④⑤【解析】①由于BC∥DE,则∠ABC(或其补角)为AB与DE所成角;②AB和CE是异面直线;③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VB ﹣ACE的体积;④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⑤根据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解:由题意,AB=BC,AE=a,AD⊥平面BCDE,AD=a,AC= a①由于BC∥DE,∴∠ABC(或其补角)为AB与DE所成角∵AB=a,BC=a,AC=a,∴BC⊥AC,∴tan∠ABC=,故①正确;②由图象可知AB与CE是异面直线,故②错误.③VB﹣ACE的体积是S△BCE×AD=×a3=,故③正确;(4)∵AD⊥平面BCDE,BC⊂平面BCDE,∴AD⊥BC,∵BC⊥CD,AD∩CD=D,∴BC⊥平面ADC,∵BC⊂平面ABC,∴平面ABC⊥平面ADC,故④正确;⑤连接CE交BD于F,则EF⊥BD,∵平面ABD⊥平面BDE,∴EF⊥平面ABD,连接F,则∠EAF为直线AE与平面ABD所成角,在△AFE中,EF=,AE=a,∴sin∠EAF==,则∠EAF=30°,故⑤正确,故正确的是①③④⑤故答案为:①③④⑤【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6.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答案】.【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所以.【考点】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17.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三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把三棱柱补成底面以2为边长的正方形,以为高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所以,所以该球的表面积是;故填.【考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8.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则该几何体可以是下列几何体中的()①三棱台,②四棱台,③五棱台,④圆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则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规则可知,该几何体可能为四棱台或圆台,故选D.【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和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试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还原出原几何体的形状,本题的解答中,只是给出了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从而可得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四棱台或圆台.19.在直三棱柱中,,,且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等于,设.(1) 求的值;(2) 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 (2)【解析】(1)由BC ∥B 1C 1可得∠A 1BC 就是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从而∠A 1BC =60°,再由AA 1⊥平面ABC ,AB=AC ,则A 1B=A 1C ,△A 1BC 为等边三角形, 由已知可得,即可求得 (2)连接B 1C ,则三棱锥B 1–A 1BC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C –A 1B 1B 的体积,△的面积, 又可得平面,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可求得.试题解析:(1)∵BC ∥B 1C 1,∴∠A 1BC 就是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即∠A 1BC =60°,又AA 1⊥平面ABC ,AB=AC ,则A 1B=A 1C ,∴△A 1BC 为等边三角形, 由,, ∴; (2)连接B 1C ,则三棱锥B 1–A 1BC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C –A 1B 1B 的体积, 即:, △的面积,又平面,所以,所以.【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及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20. 如图,在四棱锥中,已知棱,,两两垂直,长度分别为1,2,2.若(),且向量与夹角的余弦值为.(1)求的值;(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2).【解析】(1)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的坐标,根据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列出关于的方程可求;(2)设岀平面的法向量为,根据,进而得到,从而求出,向量的坐标可以求出,从而可根据向量夹角余弦的公式求出,从而得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试题解析:(1)依题意,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所以,从而,则由,解得(舍去)或. (2)易得,,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且,所以,不妨取,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又易得,故,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考点: 1、空间两向量夹角余弦公式;2、利用向量求直线和平面说成角的正弦.21.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分别是棱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证明线面平行,一般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即从线线平行出发给予证明,而线线平行的寻找与证明,往往需结合平面几何条件,如本题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得(2)证明面面垂直,一般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即从线面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面垂直的证明,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先由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得,再由平面得,即,从而得平面试题解析:(1)设,连结,因为,为的中点,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为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方法一)因为平面,平面所以,由(1)同理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所以因为,所以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方法二)连结,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为的中点,所以,由(1),所以又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考点】线面平行判定定理,面面垂直判定定理2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因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有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下面为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柱体的一半、上面是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锥体的一半,所以体积为,故选A.【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圆柱及圆锥的体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23.已知如图所示的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均在球的球面上,和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则球的体积为()A.B.C.D.【答案】C【解析】因为,,,所以的中点为的外心,连接,则,又和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所以平面,上的每一点到距离相等,因此正三角形的中心即是外接球球心,其半径也是外接球半径,所以球半径,求体积为,故选C.【考点】1、外接球的性质及勾股定理;2、面面垂直及球的体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外接球的性质及勾股定理、面面垂直及三棱锥外接球体积的求法,属于难题.要求外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关键是求出求的半径,求外接球半径的常见方法有:①若三条棱两垂直则用(为三棱的长);②若面(),则(为外接圆半径);③可以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④特殊几何体可以直接找出球心和半径.本题是根据方法④直接找出球心并求出半径进而得到求体积的.24.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2)设与交于点,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要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证明线线垂直,本题中,由于是中点,因此有,而与垂直,从而与平面垂直,结论得证;(2)要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考虑三棱锥,的面积易求(为面积的一半),另外由(1)的结论,此三棱锥以为底时,是高,体积易求,从而所求距离易得.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由于分别是的中点,所以,又,平面,故,又为正方形,故故,故(2)连接交于点,连接,则交线为,又,故,由于分别是的中点,故为的中点,又,故为三棱锥的高又故,又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考点】线面垂直的判断,点到平面的距离.2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由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为梯形的直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C.【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几何体的体积.【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和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试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还原出原几何体的形状,本题的解答中,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为梯形的直棱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2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根据给定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为正方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的红线部分,是一个棱长为的正四面体,所以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故选C.【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与表面积.2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2,体积是______cm3.【答案】80,40【解析】由三视图知该组合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放置了一个小正方体,,.【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解决由三视图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是先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准确利用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8.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Ⅰ)求证:平面;(Ⅱ)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在棱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Ⅰ)见解析;(Ⅱ);(Ⅲ)存在,.【解析】(Ⅰ)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AB⊥平面,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平面;(Ⅱ)取的中点,连结,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利用向量法可求出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假设存在,根据A,P,M三点共线,设,根据BM∥平面PCD,即(为平面PCD的法向量),求出的值,从而求出的值.试题解析:(Ⅰ)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Ⅱ)取的中点,连结.因为,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所以.又,所以.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Ⅲ)设是棱上一点,则存在使得.因此点.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当且仅当,即,解得.所以在棱上存在点使得平面,此时.【考点】空间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线面角的计算;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名师】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必要时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垂直关系),构造(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得到点到面的距离等.2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菱形,,平面,,点分别为和中点.(1)求证:直线平面;(2)求三棱锥的表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要证线面平行,一般先证线线平行,考虑到,是中点,因此取的中点,可证得且,从而得平行四边形,因此有,最终得线面平行;(2)要求三棱锥的表面积,必须求得它的各个面的面积,由平面,得,三角形和的面积可求,由题设又可证,这样就有,另两个面的面积又可求得.试题解析:(1)证明:作FM∥CD交PC于M.∵点F为PD中点,∴. ∴,∴AEMF为平行四边形,∴AF∥EM,∵,∴直线AF平面PEC.(2)连结可知,,由此;;;;因此三棱锥的表面积.【考点】线面平行的判断,多面体的表面积.30.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中,在线段上,且,为线段上的动点,则三棱锥的体积为()A.1B.C.D.与点的位置有关【答案】B【解析】由于是定值,点到平面的距离是,因此点平面的距离是.所以三棱锥的体积,应选B.【考点】三棱锥体积的运算.31.如图,在多面体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是矩形,且平面平面,,和分别是和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求证;(2)借助题设条件及转化化归的思想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证明:设,连接,在中,因为,,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则到平面的距离为的一半,又因为,所以,所以.【考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棱锥公式的运用.32.如图,在三棱柱中,,,,在底面的射影为的中点,是的中点.(1)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接,依题意有,,故平面.根据分析有,故平面;(2)以的中点为原点,分别以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得余弦值为.试题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接.由题意得:平面,所以.因为,所以,,故平面.由分别为的中点,得且,从而且,所以为平行四边形,故,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2)方法一:作,且,连结.由,,得,由,,得与全等.由,得,因此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得,,由余弦定理得.方法二:以的中点为原点,分别以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因此,,,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可取.由,即,可取,于是.由题意可知,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钝角,故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知,从左往右为半个圆锥,一个圆柱,一个半圆,故体积为.【考点】三视图.34.如图,在四棱柱中,底面,为线段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两点),平面与平面交于.(1)证明:;(2)证明:平面.【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要证线线垂直,一般可证线面垂直,观察题中垂直条件,平面,则有,题中又有,从而有平面,因此结论得证;(2)要证线面平行,就是要证线线平行,直线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因此要得平行,就要有线面平行,而这由可得平面,从而,结论得证.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2)在四棱柱中,,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与平面交于,所以,因为,所以,而平面,平面,所以平面.【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名师】证明线面(面面)平行(垂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专题训练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框内,第Ⅱ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第Ⅱ卷第Ⅰ卷(选择题)评卷人得 分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正方体中ABCD-A1B1C1D1,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1C1,则N点的轨迹为( )若MN AA.线段B.圆的一部分C.椭圆的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H,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 )A.点H是△A1BD的垂心B.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0C.AH的延长线经过点C1D.直线AH与BB1的成角为450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为线段AD1上一动点,点Q为底面ABCD内(含边界)一动点,M为PQ的中点,点M构成的点集是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该几何体为( )A.棱柱B.棱锥C.棱台D.球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不可能是(1)钝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菱形;(4)正五边形;(5)正六边形.下述选项正确的是( )A.(1)(2)(5)B.(1)(2)(4)C.(2)(3)(4)D.(3)(4)(5)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 BEB.A1C⊥平面AEF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7.已知一个正六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边长为2,则它的侧棱长为( )A.4B.C.D.28.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A.2B.C.2D.2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M为棱BB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D1O∥平面A1BC1B.D1O⊥平面AMCC.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D.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10.如图,E为正方体的棱AA1的中点,F为棱AB上的一点,且∠C1EF=90°,则AF:FB=()A.1:1B.1:2C.1:3D.1:4第Ⅱ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G是BC上一点,使⊥,则∠D1NG=______.C1N MG12、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不含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位置有关,与点F位置无关;⑤当E,F分别为中点时,平面B1EF与棱AD交于点P,则三棱锥P-DEF的体积为.⊥,∠BAC=θ(0<θ≤),且13、如图,三棱锥A-BCD中,AB AD⊥,AC ADAB=AC=AD=2,E、F分别为AC、BD的中点,则EF的最大值为______.14、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上截取三棱锥P-ABC,PO为棱锥的高,记,,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5.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4,6,过AB的中点E且平行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1D则EF和BD1的关系是______.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 AC⊥,EF A17、已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_.1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已知下列判断: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BCC1B1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的位置有关,与点F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E,F分别是棱CD、C1D1的中点,长为2的线段MN的一个端点M在线段EF上运动,另一个端点N在底面A1B1C1D1上运动,则线段MN 的中点P的轨迹(曲面)与二面角D-C1D1-B1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1,且AM=BN,有以下四个结论:2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 AB∈1,N BC⊥;①AA1MN∥;②A1C1MN③MN与面A1B1C1D1成0°角;④MN与A1C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2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过对角线BD1的一个平面交AA1于点E,交CC1于F,①四边形BFD1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1E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1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BFD1E点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1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2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与过A1、D、C1的平面交于点M,则=______.23.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k2A∉,且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且集合M中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那么这样的结给定S={0,1,2,3,4,5},设M S合M有______个.24、如图,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SA⊥圆O所在的平面,连接SB、SC、AB、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28分)25、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DAB=60°,点P为平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若△PAD为等边三角形,求证:PB AD26、如图,设三棱锥S-ABC的三个侧棱与底面ABC所成的角都是60°,又∠BAC=60°,且⊥.SA BC(1)求证:S-ABC为正三棱锥;(2)已知SA=a,求S-ABC的全面积.27、如图,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1)若BD=2,AC=6,则EG2+HF2等于多少?(2)若AC与BD成30°的角,且AC=6,BD=4,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等于多少?28、已知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O 为S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求证:(1)O为△ABC的垂心;(2)O在△ABC内;(3)设SO=h,则++=.29.已知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其内有一个球和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相切,求:(1)棱锥的全面积;(2)球的半径R.30、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2)求证AC⊥平面DEF;(3)若M为BD的中点,问AC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MN∥平面DEF?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评卷人得 分一.单选题(共__小题)1、如图,在正方体中ABCD-A1B1C1D1,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1C1,则N点的轨迹为( )若MN AA.线段B.圆的一部分C.椭圆的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答案:A解析:解:正方体中ABCD-A1B1C1D1中,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如图所示,取CD、C1D1的中点Q、P,连接PQ,⊥1C1;当点N在线段PQ上时,MN A因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D1,连接B1D1,交A1C1于点O,∴B1D1A取B1C1的中点E,连接PE,则PE B∥1D1,⊥1C1;∴PE A∥1,又CC1⊥平面A1B1C1D1,PQ CC∴PQ⊥平面A1B1C1D1,∵A1C1⊂平面A1B1C1D1,⊥1C1;∴PQ A且PQ∩PE=P,∴A1C1⊥平面PQME,PQ⊂平面PQME,⊥;∴A1C1PQ∴N点的轨迹为线段PQ.故选:A.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H,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 )A.点H是△A1BD的垂心B.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0C.AH的延长线经过点C1D.直线AH与BB1的成角为450答案:D解析:解:由ABCD-A1B1C1D1是正方体,得A-A1BD是一个正三棱锥,因此A点在平面A1BD上的射影H是三角形A1BD的中心,故A正确;⊥1B,又CD1A∥1B,可得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故B正确;∵AH⊥面A1BD,∴AH A连接AC1,由三垂线定理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C1⊥面A1DB,再由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可得AH与AC1重合,可得C正确;直线AH与BB1所成的角,即为AH与AA1所成的角,设为θ,由正方体棱长为1,可得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从而求得AH=,则cos,∴D错误.故选:D.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为线段AD1上一动点,点Q为底面ABCD内(含边界)一动点,M为PQ的中点,点M构成的点集是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该几何体为( )A.棱柱B.棱锥C.棱台D.球答案:A解析:解:∵Q点不能超过边界,若P点与A点重合,设AB中点E、AD中点F,移动Q点,则此时M点的轨迹为:以AE、AF为邻边的正方形;下面把P点从A点向上沿线段AD1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得M点轨迹为正方形,…,最后当P点与D1点重合时,得到最后一个正方形,故所得几何体为棱柱,故选: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答案:A解析:解:棱柱的定义是,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相邻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有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是棱柱;可以判断A正确;B不正确,例如正六棱柱的相对侧面;C 不正确,只有直棱柱满足C的条件;D不正确,例如长方体.故选A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不可能是(1)钝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菱形;(4)正五边形;(5)正六边形.下述选项正确的是( )A.(1)(2)(5)B.(1)(2)(4)C.(2)(3)(4)D.(3)(4)(5)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ABC,OA=a,OB=b,OC=c,AC2=a2+c2,AB2=a2+b2,BC2=b2+c2∠=>0,∴cos CAB=∴∠CAB为锐角,同理∠ACB与∠ABC也为锐角,即△ABC为锐角三角形;如右图,取相对棱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正方体有六个面,用平面去截正方体时最多与六个面相交得六边形,如图为正六边形;经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去切就可得到5边形.但此时不可能是正五边形.故不可能是(1)(2)(4).故选:B.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 BEB.A1C⊥平面AEF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答案:D解析:解:∵AC⊥平面BB1D1D,又BE⊂平面BB1D1D,⊥.故A正确.∴AC BE∵EF垂直于直线AB1,AD1,∴A1C⊥平面AEF.故B正确.C中由于点B到直线B1D1的距离不变,故△BEF的面积为定值.又点A到平面BEF的距离为,故V A-BEF为定值.C正确当点E在D1处,F为D1B1的中点时,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FBC1,当E在上底面的中心时,F在C1的位置,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EAA1显然两个角不相等,D不正确.故选D.7.已知一个正六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边长为2,则它的侧棱长为( )A.4B.C.D.2答案:A解析:解:由于正六棱锥可知底面是六个正三角形组成,∴底面积S=6×=6,∴体积V==12,∴h=,夺直角三角形SOB中,侧棱长为SB=.故选A.8.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A.2B.C.2D.2答案:C解析:解:如图PO⊥底面ABCD,连接OA,取AD的中点E,连接OE,PE,则PE为斜高.∠PAO为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且为45°,在直角△PAO中,PO=2,AO=2,PA=4,在直角△AEO中,AE=2,故在直角△PEA中,PE==2.故选C.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M为棱BB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D1O∥平面A1BC1B.D1O⊥平面AMCC.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D.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答案:D解析:解:如图,∥,连接B1D1,交A1C1于N,则可证明OD1BN由OD1⊄面A1BC1,BN⊂面A1BC1,可得D1O∥面A1BC1,A正确;⊥,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OD1AC设正方体棱长为2,可求得OM2=3,,,⊥,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D1O⊥平面AMC,B正确;则,有OD1OM由正方体的面对角线相等得到△A1BC1为正三角形,即∠A1C1B=60°,∴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C正确;设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d,正方体的棱长为2a,则,,由V B-AMC=V A-BCM,得,即,解得:d=,D错误.故选:D.10.如图,E为正方体的棱AA1的中点,F为棱AB上的一点,且∠C1EF=90°,则AF:FB=()A.1:1B.1:2C.1:3D.1:4答案:C解析:解: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由题意可知C1E==3,∠C1EF=90°,所以设AF=x,12+x2+C1E2=22+22+(2-x)2,解得:x=,所以AF:FB=:=1:3;故选:C.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__小题)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G是BC上一点,使⊥,则∠D1NG=______.C1N MG答案:90°解析:解:连接MN,∵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1D1,由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可得MN 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D1C1⊥平面B1C1CB∵C1N⊂平面B1C1CB⊥1N∴D1C1C⊥1N∴MN C⊥,MN∩MG=M,MD1,MG⊂平面MNG又∵C1N MG∴C1N⊥平面MNG又∵NG⊂平面MNG⊥∴C1N NG故∠D1NG=90°故答案为:90°12、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不含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位置有关,与点F位置无关;⑤当E,F分别为中点时,平面B1EF与棱AD交于点P,则三棱锥P-DEF的体积为.答案:②③⑤解析:解:对于①A1C⊥平面B1EF,不一定成立,因为A1C⊥平面AC1D,而两个平面面B1EF与面AC1D不一定平行.对于②△B 1EF 在侧面BCC 1B 1上 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此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因为其投影三角形的一边是棱BB 1,而E 点在面上的投影到此棱BB 1的距离是定值,故正确;对于③在平面A 1B 1C 1D 1内总存在与平面B 1EF 平行的直线,此两平面相交,一个面内平行于两个平面的交线一定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此结论正确;对于④平面B 1EF 在平面ABCD 中的射影为△DFB ,面积为定值,但△B 1EF 的面积不定,故不正确;对于⑤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EQ B ∥1F ,故D 1Q=,B 1Q PF ∥,故AP=,所以三棱锥P-DEF 的体积为,故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⑤.13、如图,三棱锥A-BCD 中,AB AD ⊥,AC AD ⊥,∠BAC=θ(0<θ≤),且AB=AC=AD=2,E 、F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则EF 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垂足为G,连接GE,解:过F作FG AB⊥,∵AD AB∥,∴G为AB的中点,∴AD FG∴FG=1,AG=1,∵E为AC的中点,∴AE=1,∠BAC=θ,∴EG=∵AD⊥平面ABC,∴FG⊥平面ABC,△中,EF===,在Rt FGE∵0,∴EF≤.故答案是.14、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上截取三棱锥P-ABC,PO为棱锥的高,记,,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答案:M=N解析:解:根据平面中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类比得,S ABC△2=S PAB△2+S PBC△2+S PAC△2①,由等体积法得,∴②,①÷②整理得M=N.故答案为:M=N.15.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4,6,过AB的中点E且平行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答案:10解析:解:设截面四边形为EFGH,F、G、H分别是BC、CD、DA的中点,∴EF=GH=2,FG=HE=3,∴周长为2×(2+3)=10.故答案为:10.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 AC⊥,EF A⊥1D则EF和BD1的关系是______.答案:平行解析:解:法一:根据图象可知:⊥,AC∩B1C=C,⊥1D,A1D B∥1C,B1C EFEF AC⊥,EF A∥.∴EF⊥面AB1C,而BD1⊥面AB1C,即BD1EF法二:建立以D1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1-xyz,且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所以就有D1(0,0,0),B(1,1,0),A1(1,0,0),D(0,0,1),A(1,0,1),C(0,1,1)所以=(-1,0,1),=(-1,1,0),=(-1,-1,1)⊥1,所以•=-1+1=0 所以A1D BD⊥1,•=1-1=0 所以AC BD所以BD1与A1D和AC都垂直又∵EF是AC、A1D的公共垂线,∥.∴BD1EF故答案为:平行.17、已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_.答案:解析:解:∵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连结AD1,AB1,∴由正方体的性质,得:AD1∩A1D=P,P是AD1的中点,∥1,PQ AB∴PQ=AB1==.故答案为:.1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已知下列判断:①A 1C ⊥平面B 1EF ;②△B 1EF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 1B 1C 1D 1内总存在与平面B 1EF 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 1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 的位置有关,与点F 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②③解析:解:若A 1C ⊥平面B 1EF ,则A 1C B ⊥1F ,由三垂线逆定理知:B 1F A ⊥1B ,又当F 与A 不重合时,B 1F 与A 1B 不垂直,∴①错误;∵E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投影在CC 1上,F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投影是B ,∴△B 1EF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正投影是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S=×棱长×棱长为定值.∴②正确;设平面A 1B 1C 1D 1∩平面B 1EF=l ,∵平面A 1B 1C 1D 1内总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与l 平行的直线,与平面B 1EF 平行,∴③正确;设E 与D 重合,F 位置变化,平面B 1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也在变化,∴④错误.故答案为:②③.19、如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4,E ,F 分别是棱CD 、C 1D 1的中点,长为2的线段MN 的一个端点M 在线段EF 上运动,另一个端点N 在底面A 1B 1C 1D 1上运动,则线段MN 的中点P 的轨迹(曲面)与二面角D-C 1D 1-B 1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答案:解析:解:依题意知|FP|=|MN|=1,因此点P的轨迹是以点F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的.∴所求几何体的体积是×π×13=.故答案为:.∈1,且AM=BN,有以下四个结论:∈1,N BC2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 AB⊥;①AA1MN∥;②A1C1MN③MN与面A1B1C1D1成0°角;④MN与A1C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答案:①③解析:解:当M 为A ,N 为B ,排除②;当M 为B 1,N 为C 1,排除④.作MM′A ⊥1B 1于M′,作NN′B ⊥1C 1于N′,易证|MM′|=|NN′|,MM′NN′∥∴MN M′N′∥,由此知①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21、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过对角线BD 1的一个平面交AA 1于点E ,交CC 1于F ,①四边形BFD 1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 1E 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 1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BFD 1E 点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 1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答案:①③④解析:解:如图:①由平面BCB 1C 1∥平面ADA 1D 1,并且B 、E 、F 、D 1四点共面,∴ED 1BF ∥,同理可证,FD 1EB ∥,故四边形BFD 1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②若BFD 1E 是正方形,有ED 1BE ⊥,这个与A 1D 1BE ⊥矛盾,故②错误;③由图得,BFD 1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ABCD ,故③正确;④当点E 和F 分别是对应边的中点时,平面BFD 1E ⊥平面BB 1D 1,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22、如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对角线BD 1与过A 1、D 、C 1的平面交于点M ,则=______.答案:2解析:解: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D 1B ⊥平面DA 1C 1,∴D 1M 是三棱锥D 1-A 1DC 1的高.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解得D 1M==.∴=2.故答案为:2.∉,且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23.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k2A⊆,且集合M中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那么这样的结给定S={0,1,2,3,4,5},设M S合M有______个.答案:5解析:解:∵S={0,1,2,3,4,5},由题意可知:集合M不能含有0,1,也不能同时含有2,4故集合M可以是{2,3}、{2,5}、{3,5}、{3,4}、{4,5},共5个故答案为:524、如图,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SA⊥圆O所在的平面,连接SB、SC、AB、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答案:4解析:解:题题意SA⊥圆O所在的平面,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可得出AB,BC垂直由此两个关系可以证明出CB垂直于面SAB,由此可得△ADB,△SAC,△ABC,△SBC都是直角三角形故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4个故答案为:4.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__小题)25、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DAB=60°,点P为平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若△PAD为等边三角形,求证:PB AD答案:证明:如图,连结BD ,取AD 的中点E ,连结PE ,BE ;从而易知△ABD 也是等边三角形,又∵△PAD 为等边三角形,∴AD PE ⊥,AD BE ⊥,又∵PE∩BE=E ;故AD ⊥平面PBE ;故AD PB ⊥.解析:证明:如图,连结BD ,取AD 的中点E ,连结PE ,BE ;从而易知△ABD 也是等边三角形,又∵△PAD 为等边三角形,∴AD PE ⊥,AD BE ⊥,又∵PE∩BE=E ;故AD ⊥平面PBE ;故AD PB ⊥.26、如图,设三棱锥S-ABC 的三个侧棱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都是60°,又∠BAC=60°,且SA BC ⊥.(1)求证:S-ABC 为正三棱锥;(2)已知SA=a ,求S-ABC 的全面积.答案:(1)证明:正棱锥的定义中,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作三棱锥S-ABC 的高SO ,O 为垂足,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D .因为SA BC ⊥,所以AD BC ⊥.又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从而O 为△ABC 的外心,OD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 .又∠BAC=60°,故△ABC 为正三角形,且O 为其中心.所以S-ABC 为正三棱锥.(2)解:在Rt SAO △中,由于SA=a ,∠SAO=60°,所以SO=a ,AO=a .因O 为重心,所以AD=AO=a ,BC=2BD=2ADcot60°=a ,OD=AD=a .在Rt SOD △中,SD 2=SO 2+OD 2=(a )2+(a )2=,则SD=a .于是,(S S-ABC )全=•(a )2sin60°+3••a•a=a 2.解析:(1)证明:正棱锥的定义中,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作三棱锥S-ABC 的高SO ,O 为垂足,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D .因为SA BC ⊥,所以AD BC ⊥.又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从而O 为△ABC 的外心,OD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 .又∠BAC=60°,故△ABC 为正三角形,且O 为其中心.所以S-ABC 为正三棱锥.(2)解:在Rt SAO △中,由于SA=a ,∠SAO=60°,所以SO=a ,AO=a .因O 为重心,所以AD=AO=a ,BC=2BD=2ADcot60°=a ,OD=AD=a .在Rt SOD △中,SD 2=SO 2+OD 2=(a )2+(a )2=,则SD=a .于是,(S S-ABC )全=•(a )2sin60°+3••a•a=a 2.27、如图,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边上的中点.(1)若BD=2,AC=6,则EG 2+HF 2等于多少?(2)若AC 与BD 成30°的角,且AC=6,BD=4,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等于多少?答案:解:(1)∵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边上的中点,∴EH BD ∥,且EH=BD ;FG BD ∥,且FG=BD ;∴EH FG ∥,且EH=FG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又BD=2,AC=6,∴EH=BD=1,EF=AC=3,在△EFG 和△HFG 中,由余弦定理得,EG 2=EF 2+FG 2-2EF•FG•cos EFG∠=32+12-2×3×1×cos EFG∠=10-6cos EFG ∠,HF 2=HG 2+FG 2-2HG•FG•cos FGH∠=32+12-2×3×1×cos (π-EFG ∠)=10+6cos EFG ∠,∴EG 2+HF 2=20;(2)∵AC 与BD 成30°的角,且EF AC ∥,FG BD ∥,∴∠EFG=30°,又AC=6,BD=4,∴EF=AC=3,FG=BD=2;∠.∴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S=EF•FG•sin EFG=3×2×sin30°=3解析:解:(1)∵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且EH=BD;∴EH BDFG BD∥,且FG=BD;∥,且EH=FG,∴EH 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又BD=2,AC=6,∴EH=BD=1,EF=AC=3,在△EFG和△HFG中,由余弦定理得,∠EG2=EF2+FG2-2EF•FG•cos EFG∠=32+12-2×3×1×cos EFG∠,=10-6cos EFG∠HF2=HG2+FG2-2HG•FG•cos FGH∠)=32+12-2×3×1×cos(π-EFG=10+6cos EFG∠,∴EG2+HF2=20;(2)∵AC 与BD 成30°的角,且EF AC ∥,FG BD ∥,∴∠EFG=30°,又AC=6,BD=4,∴EF=AC=3,FG=BD=2;∴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S=EF•FG•sin EFG=3×2×sin30°=3∠.28、已知三棱锥S-ABC 的三条侧棱SA 、SB 、SC 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 、b 、c ,设O 为S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求证:(1)O 为△ABC 的垂心;(2)O 在△ABC 内;(3)设SO=h ,则++=.答案:证明:(1)∵SA SB ⊥,SA SC ⊥,∴SA ⊥平面SBC ,BC ⊂平面SBC .∴SA BC ⊥.而AD 是S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AD BC ⊥.同理可证AB CF ⊥,AC BE ⊥,故O 为△ABC 的垂心.(2)证明△ABC 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 ,则底面三角形ABC 中,AB=为最大,从而∠ACB 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os ACB=∠>0,∴∠ACB 为锐角,△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O 在△ABC 内.(3)SB•SC=BC•SD ,故SD=,=+,又SA•SD=AD•SO ,∴===+=++=.解析:证明:(1)∵SA SB ⊥,SA SC ⊥,∴SA ⊥平面SBC ,BC ⊂平面SBC .∴SA BC ⊥.而AD 是S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AD BC ⊥.同理可证AB CF ⊥,AC BE ⊥,故O 为△ABC 的垂心.(2)证明△ABC 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 ,则底面三角形ABC 中,AB=为最大,从而∠ACB 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os ACB=∠>0,∴∠ACB 为锐角,△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O 在△ABC 内.(3)SB•SC=BC•SD ,故SD=,=+,又SA•SD=AD•SO ,∴===+=++=.29.已知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其内有一个球和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相切,求:(1)棱锥的全面积;(2)球的半径R.答案:解:(1)设正三棱锥的底面中心为H,由题意知PH=1,边长BC=2,取BC中点E,连接HE、PE,则HE=S全=3×=9⊥于点G,(2)过O作OG PE∽△,且OG=OH=R,则△POG PEH∴,∴R=解析:解:(1)设正三棱锥的底面中心为H,由题意知PH=1,边长BC=2,取BC中点E,连接HE、PE,则HE=S全=3×=9⊥于点G,(2)过O作OG PE∽△,且OG=OH=R,则△POG PEH∴,∴R=30、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2)求证AC ⊥平面DEF ;(3)若M 为BD 的中点,问AC 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MN ∥平面DEF ?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解:(1)∵AB ⊥平面BCD ,∴AB BC ⊥,AB BD ⊥.∵△BCD 是正三角形,且AB=BC=a ,∴AD=AC=.设G 为CD 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为.(2)取AC 的中点H ,∵AB=BC ,∴BH AC ⊥.∵AF=3FC ,∴F 为CH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EF BH ∥.则EF AC ⊥.∵△BCD 是正三角形,∴DE BC ⊥.∵AB ⊥平面BCD ,∴AB DE ⊥.∵AB∩BC=B ,∴DE ⊥平面ABC .∴DE AC ⊥.∵DE∩EF=E ,∴AC ⊥平面DEF .(3)存在这样的点N ,当CN=时,MN ∥平面DEF .连CM ,设CM∩DE=O ,连OF .由条件知,O 为△BCD 的重心,CO=CM .∴当CF=CN 时,MN OF ∥.∴CN=.解析:解:(1)∵AB ⊥平面BCD ,∴AB BC ⊥,AB BD ⊥.∵△BCD 是正三角形,且AB=BC=a ,∴AD=AC=.设G 为CD 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为.(2)取AC 的中点H ,∵AB=BC ,∴BH AC ⊥.∵AF=3FC ,∴F 为CH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EF BH ∥.则EF AC ⊥.∵△BCD 是正三角形,∴DE BC ⊥.∵AB ⊥平面BCD ,∴AB DE ⊥.∵AB∩BC=B ,∴DE ⊥平面ABC .∴DE AC ⊥.∵DE∩EF=E ,∴AC ⊥平面DEF .(3)存在这样的点N ,当CN=时,MN ∥平面DEF .连CM ,设CM∩DE=O ,连OF .由条件知,O 为△BCD 的重心,CO=CM .∴当CF=CN 时,MN OF ∥.∴CN=.。

高中立体几何试题(答案)

高中立体几何试题(答案)

高中立体几何试题1. 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求二面角111C BD A --的大小.解析:如图9-43,在平面B C D 11内作11BD E C ⊥,交1BD 于E .连结E A 1,设正方体棱长为a ,在△11BD A 和△11BD C 中,a D C D A ==1111,a B C B A 211==,11BD BD =a 3=,∴ △11BD A ≌△11BD C ,∵ 11BD E C ⊥,∴ 11BD E A ⊥,∴ 11EC A ∠ 二面角111C BD A --的平面角.在Rt △11D BC中,︒=∠9011B C D ,∴ 111112121BD E C BC D C ⋅=⋅,∴ a aa a E C 32321=⋅=,在△11EC A 中,==E C E A 11 a 32,a C A 211=,2132322)2(3232cos 22211-=⋅-⎪⎪⎭⎫ ⎝⎛+⎪⎪⎭⎫ ⎝⎛=∠a a a a a EC A ,110 EC A ∠︒< ︒180<,︒=∠∴120 11EC A2. 如图9-50,点A 在锐二面角-MN -的棱MN 上,在面内引射线AP ,使AP 与MN 所成的∠P AM 为45°,与面所成的角为30°,求二面角-MN -的大小.解析:如图答9-44,取AP 上一点B ,作BH ⊥于H ,连结AH ,则∠BAH 为射线AP 与平面所成的角,∴ ∠BAH =30°,再作BQ ⊥MN ,交MN 于Q ,连结HQ ,则HQ 为BQ 在平面内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HQ ⊥MN ,∴ ∠BQH 为二面角-MN -的平面角.图答9-44设BQ =a ,在Rt △BAQ 中,∠BQA =90°,∠BAM =45°,∴ a AB 2=,在Rt △BAH 中∠BHA =90°,∠BAH =30°,∴ a BH 22=.在Rt △BHQ 中,∠BHQ =90°,BQ =a ,a BH 22=,∵ ∠BQH 是锐角,∴ ∠BQH =45 即二面角-MN -等于45°. 3. 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 ∥DC ,AB ⊥BC ,且AB =21CD ,侧棱PB ⊥底面ABCD ,PC =5,BC =3,ΔPAB 的面积等于6,若平面DPA 与平面CPB 所成的二面角为α,求α.解析:平面DPA 与平面CPB 有一公共点P ,要画出它们构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必须确定它们公共交线,DA 和CB 的延长线的交点E 是它们的另一公共点.由公理二,PE 就是二面角的公共棱.有了公共棱,二面角的平面角就生了根.解 延长DA 交CB 的延长线于E ,连PE ,则PE 就是平面DPA 和平面CPB 的交线. ∵AB ∥DC ,AB ⊥BC ,∴DC ⊥BC ,PB ⊥底面ABCD.∴PB ⊥DC ,∴DC ⊥平面PCE.作CF ⊥PE 于F ,连DF 由三垂线定理得PE ⊥DF ,∴∠DFC =α.∵AB =21CD ,PC =5,BC =3,∴PB =4. S ΔPAB =6,∴AB =3,CD =6,DC AB =EC EB =21. ∴EB =3,PE =5.∵PB·EC =CF·PE ,∴CF =524.在直角ΔDCF 中,tanα=CFDC =5246=45. α=antan 45. 4.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其棱长为a.(1)求证BD 1⊥截面AB 1C ;(2)求点B 到截面AB 1C 的距离;(3)求BB 1与截面AB 1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练习题集(附有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练习题集(附有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练习题集学校:_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 分一.单选题1.正三棱锥的底边长和高都是2,则此正三棱锥的斜高长度为( )A.B.C.D.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F,G分别为C1D1,AA1,BB1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EFBG在正方体下底面ABCD上的射影面积为( )A.1B.C.D.3.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4、如图,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对角线AC1上一动点,设AP的长度为x,若△PBD的面积为f(x),则f(x)的图象大致是( )A.B.C.D.5、如图所示,AB是圆O的直径,C是异于A,B两点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PA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则△PAB,△PAC,△ABC,△P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1B.2C.3D.4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棱A1B1、BB1、B1C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①FG BD②B1D⊥面EFG;③面EFG∥面ACC1A1;④EF∥面CDD1C1.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垂足为⊥,CH PB7、三棱锥P-ABC,PC⊥面ABC,△PAC是等腰三角形,PA=4,AB BCH,D是PA的中点,则△CDH的面积最大时,CB的长是( )A.B.C.D.8、正方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则其展开图是( )A.B.C.D.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__小题)9、如图所示,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并且⊥,AC=m,BD=n,则四 边形EFGH的面积为______.AC BD10、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2AB,给出下列结⊥;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AE;④∠PDA=45°;⑤直线PD与论:①PB AE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其中正确的有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11.如图所示,三棱锥M,PA⊥底面ABC,∠ABC=90°,则此三棱锥P-ABC中直角三角形有_ _____个.12、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等于2,D在AC1上,F为BB1中点,且⊥1,有下述结论FD AC⊥;(1)AC1BC(2)=1;(3)二面角F-AC1-C的大小为90°;(4)三棱锥D-ACF的体积为.正确的有______.13.各棱长为a的正三棱柱的六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14.一四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4,则此截面把一条侧棱分成的两段之比为______.1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AC BE②EF∥平面ABCD③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60°④A1点到面BEF的距离为定值⑤三棱柱A-BEF的体积为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__小题)16、如图,立体图形A-BCD的四个面分别为△ABC、△ACD、△ADB和△BCD,E、F、G分别是线段AB、AC、AD上的点,且满足AE:AB=AF:AC=AG:AD,∽△.求证:△EFG BCD17、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2)求证AC⊥平面DEF;(3)若M为BD的中点,问AC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MN∥平面DEF?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__小题)1.正三棱锥的底边长和高都是2,则此正三棱锥的斜高长度为( )A.B.C.D.解析:解:在正三棱锥中,顶点P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O,延长A0到E,则E为BC的中点,连结PE,则PE为正三棱锥的斜高.∵正三棱锥的底边长和高都是2,∴AB=PO=2,即AE=,OE=,∴斜高PE==,故选:D.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F,G分别为C1D1,AA1,BB1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EFBG在正方体下底面ABCD上的射影面积为( )A.1B.C.D.答案:B解:过E点做EH垂直CD于H,连接EH,易得H即为E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连接AH,BH,如下图所示则AH,BH,AB分别为FE,EG,FB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又由G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为B,故△ABH即为空间四边形EFBG在正方体下底面ABCD上的射影∵S ABH△=S ABCD=故选B3.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答案:C解析:解: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正四棱柱.故A和B错在有可能是斜棱柱,D错在上下底面有可能不是正方形,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能保证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故选C.4、如图,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对角线AC1上一动点,设AP的长度为x,若△PBD的面积为f(x),则f(x)的图象大致是( )A.B.C.D.答案:A解析: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连接AC交BD于O,连PO,则PO是等腰△PBD的高,故△PBD的面积为f(x)=BD×PO,在三角形PAO中,PO==,∴f(x)=××=,画出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照选项,A正确.故选A.5、如图所示,AB是圆O的直径,C是异于A,B两点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则△PAB,△PAC,△ABC,△P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1B.2C.3D.4答案:D解析:证明:∵AB是圆O的直径⊥,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即BC AC又∵PA⊥圆O所在平面,∴△PAC,△PAB是直角三角形.且BC在这个平面内⊥因此BC垂直于平面PAC中两条相交直线,∴PA BC∴BC⊥平面PAC,∴△PBC是直角三角形.从而△PAB,△PAC,△ABC,△P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4.故选D.6、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G 分别是棱A 1B 1、BB 1、B 1C 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①FG BD ⊥;②B 1D ⊥面EFG ;③面EFG ∥面ACC 1A 1;④EF ∥面CDD 1C 1.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和②B .③和④C .①和③D .②和④答案:D 解析:解:如图连接A 1C 1、A 1B 、BC 1、BD 、B 1D ,因为E 、F 、G 分别是棱A 1B 1、BB 1、B 1C 1的中点对于①因为FG BC ∥1,△BDC 1是正三角形,FG BD ⊥,不正确.对于②因为平面A 1C 1B ∥平面EFG ,并且B 1D ⊥平面A 1C 1B ,所以B 1D ⊥面EFG ,正确.③面EFG ∥面ACC 1A 1;显然不正确.④EF ∥平面CDD 1C 1内的D 1C ,所以EF ∥面CDD 1C 1.正确.故选D7、三棱锥P-ABC,PC⊥面ABC,△PAC是等腰三角形,⊥,垂足为H,D是PA的中点,则△CDH的面积最大时,CB的长是(PA=4,AB BC⊥,CH PB)A.B.C.D.答案:D解析:⊥;解:三棱锥P-ABC中,PC⊥面ABC,AB⊂平面ABC,∴PC AB⊥,BC∩PC=C,又AB BC∴AB⊥平面PBC;又CH⊂平面PBC,⊥,∴AB CH⊥,又CH PBPB∩AB=B,∴CH⊥平面PAB,又DH⊂平面PAB,⊥;∴CH DH又△P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A=4,D是PA的中点,∴CD=PA=2,设CH=a,DH=b,则a2+b2=CD2=4,∴4=a2+b2≥2ab,即ab≤1,当且仅当a=b=时,“=”成立,此时△CDH的面积最大;△,设BC=x,在Rt PBC则PB===,∴PC•BC=PB•CH,即2•x=•;解得x=,∴CB的长是.故选:D.8、正方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则其展开图是( )A.B.C.D.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对于A,展开图中的上下两边的正方形的对边中点连线应该呈左右方向显现,故A的图形不符合题意;对于B,展开图中最右边的“日”字形正方形的对边中点连线应该是上下方向呈现,且应该在含有圆形的正方形的左边放置,故B的图形不符合题意;对于C,展开图中最右边的正方形应该与含有圆形的正方形相邻,故C的图形不符合题意;对于D,沿如图的红线将正方体的侧面剪裁,展开可得如D项图的形状,故D的图形符合题意故选:D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__小题)9、如图所示,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AC=m,BD=n,则四 边形EFGH的面积为______.并且AC BD答案:解析:⊥,可得四边形解:由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并且AC BDEFGH为矩形,且此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和 ,故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故答案为:.10、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AE;ABC,PA=2AB,给出下列结论:①PB AE④∠PDA=45°;⑤直线PD与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其中正确的有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答案:①④⑤解析:⊥,解:对于①、由PA⊥平面ABC,AE⊂平面ABC,得PA AE⊥,PA∩AB=A,得AE⊥平面PAB,又PB⊂平面PAB,又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AE AB⊥,①正确;∴AE PB对于②、又平面P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PBC不成立,②错;∥,又AD⊂平面PAD,∴BC∥平面PAD,∴直线BC∥平面对于③、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BC ADPAE也不成立,③错;△中,PA=AD=2AB,∴∠PDA=45°,∴④正确;对于④、在Rt PAD∥,∴D到平面PAB的距离即为E到平面PAB的距离,即E到直线PA的对于⑤、由于DE AB距离,即EA,EA=AB,在Rt PAD △中,PA=AD=2AB ,∴PD=2AB ,∴直线P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直线P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④⑤.11.如图所示,三棱锥M ,PA ⊥底面ABC ,∠ABC=90°,则此三棱锥P-ABC 中直角三角形有______个.答案:4解析:解:由已知PA ⊥底面ABC ,∠ABC=90°,所以CB PA ⊥,CB AB ⊥,又PA∩AB=A ,所以CB ⊥平面PAB ,所以CB PB ⊥,所以此三棱锥P-ABC 中直角三角形有△ABC ,△ABP ,△ACP ,△PBC 共有4个.故答案为:4.12、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1,有下述结论都等于2,D在AC1上,F为BB1中点,且FD AC⊥;(1)AC1BC(2)=1;(3)二面角F-AC1-C的大小为90°;(4)三棱锥D-ACF的体积为.正确的有______.答案:(2)(3)(4)解析:解:(1)连接AB1,则∠B1C1A即为BC和AC1所成的角,在三角形AB1C1中,B1C1=2,AB1=2,∠1C1A==,AC 1=2,cos B故(1)错;(2)连接AF ,C 1F ,则易得AF=FC 1=,又FD AC ⊥1,则AD=DC 1,故(2)正确;(3)连接CD ,则CD AC ⊥1,且FD AC ⊥1,则∠CDF 为二面角F-AC 1-C 的平面角,CD=,CF=,DF===,即CD 2+DF 2=CF 2,故二面角F-AC 1-C 的大小为90°,故(3)正确;(4)由于CD AC ⊥1,且FD AC ⊥1,则AD ⊥平面CDF ,则VD-ACF =V A-DCF =•AD•S DCF △=×××=.故(4)正确.故答案为:(2)(3)(4)13.各棱长为a 的正三棱柱的六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答案:解析:解:∵正三棱柱的六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所以球心在上下底面中心的连线的中点上,AB=a ,OA=R ,在△OEA 中,OE=,AE=,∵AO 2=OE 2+AE 2,∴,∴球的表面积为4πR2=,故答案为.14.一四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4,则此截面把一条侧棱分成的两段之比为______.答案:1:1解析:解:根据题意,设截得小棱锥的侧棱长为l,原棱锥的侧棱长为L,∵截面与底面相似,且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4,∴相似比为:==,∴截面把棱锥的一条侧棱分成的两段之比是l:(L-l)=1:1.故答案为:1:1.1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AC BE②EF∥平面ABCD③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60°④A1点到面BEF的距离为定值⑤三棱柱A-BEF 的体积为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答案:①②④⑤解析:解:①AC BE ⊥,由题意及图形知,AC ⊥面DD 1B 1B ,故可得出AC BE ⊥,此命题正确;②EF ∥平面ABCD ,由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两个底面平行,EF 在其一面上,故EF 与平面ABCD 无公共点,故有EF ∥平面ABCD ,此命题正确;③由图知,当F 与B 1重合时,令上底面顶点为O ,则此时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A 1AO ,当E 与D 1重合时,此时点F 与O 重合,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OBC 1,此二角不相等,故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不为定值,故不正确.④A 1点到面DD 1B 1B 距离是定值,所以A 1点到面BEF 的距离为定值,正确;⑤三棱锥A-BEF 的体积为定值,由几何体的性质及图形知,三角形BEF 的面积是定值,A 点到面DD 1B 1B 距离是定值,故可得三棱锥A-BEF 的体积为定值,此命题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⑤.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__小题)16、如图,立体图形A-BCD 的四个面分别为△ABC 、△ACD 、△ADB 和△BCD ,E 、F 、G 分别是线段AB 、AC 、AD 上的点,且满足AE :AB=AF :AC=AG :AD ,求证:△EFG BCD ∽△.答案:证明:在△ABD 中,∵AE :AB=AG :AD ,∴EG BD ∥.同理,GF DC ∥,EF BC ∥.又∠GEF 与∠DBC 方向相同.∴∠GEF=DBC ∠.同理,∠EGF=BDC ∠.∴△EFG BCD ∽△.17、如图,在三棱锥D-ABC 中,已知△BCD 是正三角形,AB ⊥平面BCD ,AB=BC=a ,E 为BC 的中点,F 在棱AC 上,且AF=3FC .(1)求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2)求证AC ⊥平面DEF ;(3)若M 为BD 的中点,问AC 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MN ∥平面DEF ?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解:(1)∵AB ⊥平面BCD ,∴AB BC ⊥,AB BD ⊥.∵△BCD 是正三角形,且AB=BC=a ,∴AD=AC=.设G 为CD 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为.(2)取AC 的中点H ,∵AB=BC ,∴BH AC ⊥.∵AF=3FC ,∴F 为CH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EF BH ∥.则EF AC ⊥.∵△BCD 是正三角形,∴DE BC ⊥.∵AB ⊥平面BCD ,∴AB DE ⊥.∵AB∩BC=B ,∴DE ⊥平面ABC .∴DE AC ⊥.∵DE∩EF=E ,∴AC ⊥平面DEF .(3)存在这样的点N ,当CN=时,MN ∥平面DEF .连CM ,设CM∩DE=O ,连OF .由条件知,O 为△BCD 的重心,CO=CM .∴当CF=CN 时,MN OF ∥.∴CN=.。

2024届新高考数学大题精选30题--立体几何含答案

2024届新高考数学大题精选30题--立体几何含答案

大题立体几何1(2024·黑龙江·二模)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2,M是BC的中点,N是AB1的中点,P是B1C1的中点.(1)证明:MN⎳平面A1CP;(2)求点P到直线MN 的距离.2(2024·安徽合肥·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M是侧棱PC的中点,侧面PAD为正三角形,侧面PAD⊥底面ABCD.(1)求三棱锥M-ABC的体积;(2)求AM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2024届新高考数学大题精选30题--立体几何3(2023·福建福州·模拟预测)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A1C1C⊥平面ABC,AB= AC=BC=AA1=2,A1B=6.(1)设D为AC中点,证明:AC⊥平面A1DB;(2)求平面A1AB1与平面ACC1A1夹角的余弦值.4(2024·山西晋中·三模)如图,在六面体ABCDE中,BC=BD=6,EC⊥ED,且EC=ED= 2,AB平行于平面CDE,AE平行于平面BCD,AE⊥CD.(1)证明:平面ABE⊥平面CDE;(2)若点A到直线CD的距离为22,F为棱AE的中点,求平面BDF与平面BCD夹角的余弦值.5(2024·辽宁·二模)棱长均为2的斜三棱柱ABC-A1B1C1中,A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O在棱AC的中点处,P为棱A1B1(包含端点)上的动点.(1)求点P到平面ABC1的距离;(2)若AP⊥平面α,求直线BC1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6(2024·重庆·模拟预测)在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ABCD中,已知AB∥CD,∠BAD=90°,CD= 2AB,△PAB是正三角形,点M在侧棱PB上且使得PD⎳平面AMC.(1)证明:PM=2BM;(2)若侧面PAB⊥底面ABCD,CM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311,求二面角P-AC-B的余弦值.7(2024·安徽·模拟预测)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对“三农”工作作出指示.某地区为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建设蔬菜大棚.如图所示的七面体ABG-CDEHF是一个放置在地面上的蔬菜大棚钢架,四边形ABCD是矩形,AB=8m,AD=4m,ED=CF=1m,且ED,CF都垂直于平面ABCD,GA=GB=5m,HE=HF,平面ABG⊥平面ABCD.(1)求点H到平面ABCD的距离;(2)求平面BFHG与平面AGHE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8(2024·重庆·模拟预测)如图,ACDE为菱形,AC=BC=2,∠ACB=120°,平面ACDE⊥平面ABC,点F在AB上,且AF=2FB,M,N分别在直线CD,AB上.(1)求证:CF⊥平面ACDE;(2)把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若∠EAC=60°,MN为直线CD,AB的公垂线,求ANAF的值;(3)记直线BE与平面ABC所成角为α,若tanα>217,求平面BCD与平面CFD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9(2024·安徽·二模)将正方形ABCD 绕直线AB 逆时针旋转90°,使得CD 到EF 的位置,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1)求证:平面ACF ⊥平面BDE ;(2)点M 为DF 上一点,若二面角C -AM -E 的余弦值为13,求∠MAD .10(2024·安徽黄山·二模)如图,已知AB 为圆台下底面圆O 1的直径,C 是圆O 1上异于A ,B 的点,D 是圆台上底面圆O 2上的点,且平面DAC ⊥平面ABC ,DA =DC =AC =2,BC =4,E 是CD 的中点,BF =2FD .(1)证明:DO 2⎳BC ;(2)求直线DB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11(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正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的下底面边长为22,A 1B 1=12AB ,M 为BC 中点,已知点P 满足AP =1-λ AB +12λ⋅AD +λAA 1 ,其中λ∈0,1 .(1)求证D 1P ⊥AC ;(2)已知平面AMC 1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7,当λ=23时,求直线DP 与平面AMC 1所成角的正弦值.12(2024·辽宁·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CC 1A 1⊥底面ABC ,AC =AA 1=2,AB =1,BC =3,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1)求证:AB 1∥平面BEC 1;(2)若∠A 1AC =π3,求二面角A -BE -C 1的余弦值.13(2024·广东广州·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DCP是等边三角形,∠DCB=∠PCB=π4,点M,N分别为DP和AB的中点.(1)求证:MN⎳平面PBC;(2)求证:平面PBC⊥平面ABCD;(3)求CM与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弦值.14(2024·广东梅州·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PAD为等边三角形,AD⎳BC,AD⊥AB,AD=AB=2BC=2.(1)求证:AD⊥PC;(2)点N在棱PC上运动,求△ADN面积的最小值;(3)点M为PB的中点,在棱PC上找一点Q,使得AM⎳平面BDQ,求PQQC的值.15(2024·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圆台O1O2的轴截面A1ACC1为等腰梯形,AC=2AA1= 2A1C1=4,B为底面圆周上异于A,C的点,且AB=BC,P是线段BC的中点.(1)求证:C1P⎳平面A1AB.(2)求平面A1AB与平面C1CB夹角的余弦值.16(2024·广东深圳·二模)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底面ABC,且AB= AC,A1B=A1C.(1)证明:AA1⊥平面ABC;(2)若AA1=BC=2,∠BAC=90°,求平面A1BC与平面A1BC1夹角的余弦值.17(2024·河北保定·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CD 内存在一条直线EF 与AB 平行,PA ⊥平面ABCD ,直线P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32,PA =BC =23,CD =2AB =4.(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2)若点E 满足PE =2ED ,求二面角P -EF -B 的正弦值.18(2024·湖南衡阳·模拟预测)如图,在圆锥PO 中,P 是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圆的圆心,AC 是圆锥底面圆的直径,等边三角形ABD 是圆锥底面圆O 的内接三角形,E 是圆锥母线PC 的中点,PO =6,AC =4.(1)求证:平面BED ⊥平面ABD ;(2)设点M 在线段PO 上,且OM =2,求直线DM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19(2024·湖南岳阳·三模)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4的菱形,∠DAB =60°,PA =PC ,PB =PD =210,M 是线段PC 上的点,且PC =4MC .(1)证明:PC ⊥平面BDM ;(2)点E 在直线DM 上,求B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最大值.20(2024·湖南·二模)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 =60°,BD 1⊥平面A 1C 1D .(1)求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2)设点D 1关于平面A 1C 1D 的对称点为E ,点E 和点C 1关于平面α对称(E 和α未在图中标出),求平面A 1C 1D 与平面α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21(2024·山东济南·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AB∥CD,∠DAB=∠PCB=60°,CD=1,AB=3,PC=23,平面PCB⊥平面ABCD,F为线段BC的中点,E为线段PF上一点.(1)证明:PF⊥AD;(2)当EF为何值时,直线BE与平面PAD夹角的正弦值为74.22(2024·山东潍坊·二模)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BC=4,∠ABC=60°,E为CD 的中点,将△ADE沿AE折起,连结BD,CD,且BD=4,如图2.(1)求证:图2中的平面ADE⊥平面ABCE;(2)在图2中,若点F在棱BD上,直线AF与平面ABCE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3010,求点F到平面DEC 的距离.23(2024·福建·模拟预测)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PB,AB⊥BC,AB=3,BC=6,已知二面角P-AB-C的大小为θ,∠PAB=θ.(1)求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2)当三棱锥P-ABC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求:(Ⅰ)二面角P-AB-C的余弦值;(Ⅱ)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角.24(2024·浙江杭州·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PQ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DAB=60°, BC=2PQ=4AB=4,M为BC的中点,PQ∥BC,PD⊥DC,QB⊥MD.(1)证明:∠ABQ=90°;(2)若多面体ABCDPQ的体积为152,求平面PCD与平面QAB夹角的余弦值.25(2024·浙江嘉兴·二模)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PA⊥平面ABCD,PA∥QD,BC=2AB=2PA=2,∠ABC=60°.(1)证明:平面PCD⊥平面PAC;(2)若PQ=22,求平面PCQ与平面DCQ夹角的余弦值.26(2024·浙江绍兴·二模)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4,AC=2,∠CAB=60°,BC⊥AP.(1)证明:平面ACP⊥平面ABC;(2)若PA=2,PB=4,求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的正切值.27(2024·河北沧州·一模)如图,在正三棱锥A -BCD 中,BC =CD =BD =4,点P 满足AP=λAC ,λ∈(0,1),过点P 作平面α分别与棱AB ,BD ,CD 交于Q ,S ,T 三点,且AD ⎳α,BC ⎳α.(1)证明:∀λ∈(0,1),四边形PQST 总是矩形;(2)若AC =4,求四棱锥C -PQST 体积的最大值.28(2024·湖北·二模)如图1.在菱形ABCD 中,∠ABC =120°,AB =4,AE =λAD ,AF =λAB(0<λ<1),沿EF 将△AEF 向上折起得到棱锥P -BCDEP .如图2所示,设二面角P -EF -B 的平面角为θ.(1)当λ为何值时,三棱锥P -BCD 和四棱锥P -BDEF 的体积之比为95(2)当θ为何值时,∀λ∈0,1 ,平面PEF 与平面PFB 的夹角φ的余弦值为5529(2024·湖北·模拟预测)空间中有一个平面α和两条直线m ,n ,其中m ,n 与α的交点分别为A ,B ,AB =1,设直线m 与n 之间的夹角为π3,(1)如图1,若直线m ,n 交于点C ,求点C 到平面α距离的最大值;(2)如图2,若直线m ,n 互为异面直线,直线m 上一点P 和直线n 上一点Q 满足PQ ⎳α,PQ ⊥n 且PQ ⊥m ,(i )求直线m ,n 与平面α的夹角之和;(ii )设PQ =d 0<d <1 ,求点P 到平面α距离的最大值关于d 的函数f d .30(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底面ABCD 为一个菱形,且∠BAD =120°. 底面与顶面的对角线交点分别为O ,O 1. AB =2A 1B 1=2,BB 1=DD 1=392,AA 1与底面夹角余弦值为3737.(1)证明:OO 1⊥平面ABCD ;(2)现将顶面绕OO 1旋转θ角,旋转方向为自上而下看的逆时针方向. 此时使得底面与DC 1的夹角正弦值为64343,此时求θ的值(θ<90°);(3)求旋转后AA 1与BB 1的夹角余弦值.大题 立体几何1(2024·黑龙江·二模)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2,M 是BC 的中点,N 是AB 1的中点,P 是B 1C 1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A 1CP ;(2)求点P 到直线MN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平面A 1CP 的一个法向量为n=(x ,y ,z ),利用空间向量法证明MN ⋅n=0即可;(2)利用空间向量法即可求解点线距.【详解】(1)由题意知,AA 1⊥平面ABC ,∠BAC =60°,而AB ⊂平面ABC ,所以AA 1⊥AB ,在平面ABC 内过点A 作y 轴,使得AB ⊥y 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0,0),C (1,3,0),A 1(0,0,2),B 1(2,0,2),得M 32,32,0,N (1,0,1),P 32,32,2,所以A 1C =(1,3,-2),A 1P =32,32,0 ,MN =-12,-32,1 ,设平面A1CP 的一个法向量为n=(x ,y ,z ),则n ⋅A 1C=x +3y -2z =0n ⋅A 1P =32x +32y =0,令x =1,得y =-3,z =-1,所以n=(1,-3,-1),所以MN ⋅n =-12×1+-32×(-3)+1×(-1)=0,又MN 不在平面A 1CP 内即MN ⎳平面A 1CP ;(2)如图,连接PM ,由(1)得PM =(0,0,-2),则MN ⋅PM =-2,MN =2,PM =2,所以点P 到直线MN 的距离为d =PM 2-MN ⋅PMPM2= 3.2(2024·安徽合肥·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 =60°,M 是侧棱PC 的中点,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侧面PAD ⊥底面ABCD .(1)求三棱锥M -ABC 的体积;(2)求AM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12(2)3311.【分析】(1)作出辅助线,得到线线垂直,进而得到线面垂直,由中位线得到M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32,进而由锥体体积公式求出答案;(2)证明出BO ⊥AD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进而由法向量的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求出线面角的正弦值.【详解】(1)如图所示,取AD 的中点O ,连接PO .因为△PAD 是正三角形,所以PO ⊥AD .又因为平面PAD ⊥底面ABCD ,PO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所以PO ⊥平面ABCD ,且PO =3.又因为M 是PC 的中点,M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32,S △ABC =12×2×2×sin 2π3=3,所以三棱锥M -ABC 的体积为13×3×32=12.(2)连接BO ,BD ,因为∠BAD =π3,所以△AB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O ⊥AD ,以O 为原点,OA ,OB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0,0,3 ,A 1,0,0 ,B 0,3,0 ,C -2,3,0 ,所以M -1,32,32 ,AM =-2,32,32,PB =0,3,-3 ,BC =-2,0,0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PB ⋅n =0BC ⋅n =0,即3y -3z =0-2x =0 ,解得x =0,取z =1,则y =1,所以n=0,1,1 .设AM 与平面PBC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AM ,n =AM ⋅nAM ⋅n=-2,32,32 ⋅0,1,14+34+34×1+1=3311.即AM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11.3(2023·福建福州·模拟预测)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A 1C 1C ⊥平面ABC ,AB =AC =BC =AA 1=2,A 1B =6.(1)设D 为AC 中点,证明:AC ⊥平面A 1DB ;(2)求平面A 1AB 1与平面ACC 1A 1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55【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D ⊥AC ,根据平面ACC 1A 1⊥平面ABC 得出BD ⊥平面ACC 1A 1,BD ⊥A 1D ,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 ⊥A 1D ,从而证明AC ⊥平面A 1DB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表示向量,求出平面A 1AB 1的法向量和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利用向量求平面A 1AB 1与平面ACC 1A 1的夹角余弦值.【详解】(1)证明:因为D 为AC 中点,且AB =AC =BC =2,所以在△ABC 中,有BD ⊥AC ,且BD =3,又平面ACC 1A 1⊥平面ABC ,且平面ACC 1A 1∩平面ABC =AC ,BD ⊂平面ABC ,所以BD ⊥平面ACC 1A 1,又A 1D ⊂平面ACC 1A 1,则BD ⊥A 1D ,由A 1B =6,BD =3,得A 1D =3,因为AD =1,AA 1=2,A 1D =3,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C ⊥A 1D ,又AC ⊥BD ,A 1D ∩BD =D ,A 1D ,BD ⊂平面A 1DB ,所以AC ⊥平面A 1DB ;(2)如图所示,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可得A (1,0,0),A 1(0,0,3),B (0,3,0),则AA 1 =-1,0,3 ,AB=-1,3,0 ,设平面A 1AB 1的法向量为n=(x ,y ,z ),由n ⋅AA 1=-x +3z =0n ⋅AB=-x +3y =0,令x =3,得y =1,z =1,所以n=3,1,1 ,由(1)知,BD ⊥平面ACC 1A 1,所以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为BD=(0,-3,0),记平面A 1AB 1与平面ACC 1A 1的夹角为α,则cos α=|n ⋅BD ||n ||BD |=35×3=55,所以平面A 1AB 1与平面ACC 1A 1夹角的余弦值为55.4(2024·山西晋中·三模)如图,在六面体ABCDE 中,BC =BD =6,EC ⊥ED ,且EC =ED =2,AB 平行于平面CDE ,AE 平行于平面BCD ,AE ⊥CD .(1)证明:平面ABE ⊥平面CDE ;(2)若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为22,F 为棱AE 的中点,求平面BDF 与平面BCD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0535【分析】(1)设平面ABE 与直线CD 交于点M ,使用线面平行的性质,然后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2)证明BE ⊥平面CDE ,然后构造空间直角坐标系,直接用空间向量方法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设平面ABE 与直线CD 交于点M ,连接ME ,MB ,则平面ABE 与平面CDE 的交线为ME ,平面ABE 与平面BCD 的交线为MB ,因为AB 平行于平面CDE ,AB ⊂平面ABE ,平面ABE 和平面CDE 的交线为ME ,所以AB ∥ME .同理AE ∥MB ,所以四边形ABME 是平行四边形,故AE ∥MB ,AB ∥ME .因为CD ⊥AE ,AE ∥MB ,所以CD ⊥MB ,又BC =BD =6,所以M 为棱CD 的中点在△CDE 中,EC =ED ,MC =MD ,所以CD ⊥ME ,由于AB ∥ME ,故CD ⊥AB .而CD ⊥AE ,AB ∩AE =A ,AB ,AE ⊂平面ABE ,所以CD ⊥平面ABE ,又CD ⊂平面CDE ,所以平面ABE ⊥平面CDE .(2)由(1)可知,CD ⊥平面ABME ,又AM ⊂平面ABME ,所以CD ⊥AM .而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为22,故AM =2 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CDE 中,由EC =ED =2,得CD =2,MC =MD =ME =1.在等腰三角形BCD 中,由MC =MD =1,BC =BD =6,得BM = 5.在平行四边形ABME 中,AE =BM =5,AB =EM =1,AM =22,由余弦定理得cos ∠MEA =EM 2+AE 2-AM 22EM ·AE=-55,所以cos ∠BME =55,所以BE =BM 2+EM 2-2BM ·EM cos ∠BME =2.因为BE 2+ME 2=22+12=5 2=BM 2,所以BE ⊥ME .因为平面ABME ⊥平面CDE ,平面ABME 和平面CDE 的交线为ME ,BE 在平面ABME 内.所以BE ⊥平面CDE .如图,以E 为坐标原点,EC ,ED ,EB 分别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E 0,0,0 ,C 2,0,0 ,D 0,2,0 ,B 0,0,2 ,A -22,-22,2 ,F -24,-24,1.所以CD =-2,2,0 ,DB =0,-2,2 ,FB =24,24,1 .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为m=x 1,y 1,z 1 ,则m ⋅CD=0m ⋅DB =0,即-2x 1+2y 1=0-2y 1+2z 1=0 .则可取x 1=2,得m=2,2,2 .设平面BDF 的法向量为n =x 2,y 2,z 2 ,则n ⋅FB =0n ⋅DB=0,即24x 2+24y 2+z 2=0-2y 2+2z 2=0.取z 2=1,则n=-32,2,1 .设平面BDF 与平面BCD 的夹角为θ,则cos θ=m ⋅n m ⋅n =-3210×21=10535.所以平面BDF 与平面BCD 夹角的余弦值为10535.5(2024·辽宁·二模)棱长均为2的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O 在棱AC 的中点处,P 为棱A 1B 1(包含端点)上的动点.(1)求点P 到平面ABC 1的距离;(2)若AP ⊥平面α,求直线BC 1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答案】(1)23913;(2)25,104.【分析】(1)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ABC 1的法向量,再利用点到平面距离的向量求法求解即得.(2)由向量共线求出向量AP的坐标,再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列出函数关系,并求出函数的值域即可.【详解】(1)依题意,A 1O ⊥平面ABC ,OB ⊥AC (底面为正三角形),且A 1O =OB =3,以O 为原点,OB ,OC ,OA 1的方向分别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O (0,0,0),A (0,-1,0),B (3,0,0),C (0,1,0),A 1(0,0,3),C 1(0,2,3),AC 1 =(0,3,3),BC 1 =(-3,2,3),AA 1 =(0,1,3),由A 1B 1⎳AB ,A 1B 1⊄平面ABC 1,AB ⊂平面ABC 1,则A 1B 1⎳平面ABC 1,即点P 到平面ABC 1的距离等于点A 1到平面ABC 1的距离,设n =(x ,y ,z )为平面ABC 1的一个法向量,由n ⋅AC 1=3y +3z =0n ⋅BC 1=-3x +2y +3z =0,取z =3,得n=(1,-3,3),因此点A 1到平面ABC 1的距离d =|AA 1 ⋅n||n |=2313=23913,所以点P 到平面ABC 1的距离为23913.(2)设A 1P =λA 1B 1 ,λ∈[0,1],则AP =AA 1 +A 1P =AA 1 +λAB=(0,1,3)+λ(3,1,0)=(3λ,1+λ,3),由AP ⊥α,得AP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设直线BC 1与平面α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BC 1 ,AP ›|=|BC 1 ⋅AP||BC 1 ||AP |=|5-λ|10⋅3λ2+(1+λ)2+3=5-λ25⋅2λ2+λ+2,令t =5-λ,则λ=5-t ,t ∈[4,5],则sin θ=t 25⋅2(5-t )2+(5-t )+2=t25⋅2t 2-21t +57=125⋅2-21t+57t 2=125571t-7382+576,由t ∈[4,5],得1t ∈15,14 ,于是571t -738 2+576∈225,516,25⋅571t -738 2+576∈2105,52 ,则sin θ∈25,104,所以直线BC 1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25,104.6(2024·重庆·模拟预测)在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AB ∥CD ,∠BAD =90°,CD =2AB ,△PAB 是正三角形,点M 在侧棱PB 上且使得PD ⎳平面AMC .(1)证明:PM =2BM ;(2)若侧面PAB ⊥底面ABCD ,CM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311,求二面角P -AC -B 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010.【分析】(1)连接BD 与AC 交于点E ,连接EM ,由已知得AB CD=EBED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得PD ∥EM ,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EB ED =BM PM=12,即PM =2BM(2)设AB 的中点O ,首先由已知得PO ⊥底面ABCD ,在△PAB 中过点M 作MF ∥PO 交AB 于点F ,得MF ⊥底面ABCD ,则∠MCF 为CM 与底面ABCD 所成角,在底面ABCD 上过点O 作OG ⊥AC 于点G ,则∠PGO 是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根据条件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连接BD 与AC 交于点E ,连接EM ,在△EAB 与△ECD 中,∵AB ∥CD ,∴AB CD=EBED ,由CD =2AB ,得ED =2EB ,又∵PD ⎳平面AMC ,而平面PBD ∩平面AMC =ME ,PD ⊂平面PBD ,∴PD ∥EM ,∴在△PBD 中,EB ED =BM PM=12,∴PM =2BM ;(2)设AB 的中点O ,在正△PAB 中,PO ⊥AB ,而侧面PAB ⊥底面ABCD ,侧面PAB ∩底面ABCD =AB ,且PO ⊂平面PAB ,∴PO ⊥底面ABCD ,在△PAB 中过点M 作MF ⎳PO 交AB 于点F ,∴MF ⊥底面ABCD ,∴∠MCF 为CM 与底面ABCD 所成角,∴MF CF=311,设AB =6a ,则MF=3a,∴CF=11a,BF=MF3=a,则在直角梯形ABCD中,AF=5a,而CD=12a,则AD=11a2-12a-5a2=62a,在底面ABCD上过点O作OG⊥AC于点G,则∠PGO是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易得OA=3a,AC=66a,在梯形ABCD中,由OAOG=ACAD⇒3aOG=66a62a,得OG=3a,在Rt△POG中,PG=30a,∴cos∠PGO=OGPG=1010.7(2024·安徽·模拟预测)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对“三农”工作作出指示.某地区为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建设蔬菜大棚.如图所示的七面体ABG-CDEHF是一个放置在地面上的蔬菜大棚钢架,四边形ABCD是矩形,AB=8m,AD=4m,ED=CF=1m,且ED,CF都垂直于平面ABCD,GA=GB=5m,HE=HF,平面ABG⊥平面ABCD.(1)求点H到平面ABCD的距离;(2)求平面BFHG与平面AGHE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4(2)413【分析】(1)取AB,CD的中点M,N,证得平面ADE⎳平面MNHG,得到AE⎳GH,再由平面ABG⎳平面CDEHG,证得AG⎳EH,得到平行四边形AGHE,得到GH=AE,求得HN=4,结合HN⊥平面ABCD,即可求解;(2)以点N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平面BFHG和平面AGHE的法向量n =(1,3,4)和m =(1,-3,4),结合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如图所示,取AB,CD的中点M,N,连接GM,MN,HN,因为GA=GB,可得GM⊥AB,又因为平面ABG⊥平面ABCD,且平面ABG∩平面ABCD=AB,GM⊂平面ABG,所以GM⊥平面ABCD,同理可得:HN⊥平面ABCD,因为ED⊥平面ABCD,所以ED⎳HN,又因为ED⊄平面MNHG,HN⊂平面MNHG,所以ED⎳平面MNHG,因为MN⎳AD,且AD⊄平面MNHG,MN⊂平面MNHG,所以AD⎳平面MNHG,又因为AD∩DE=D,且AD,DE⊂平面ADE,所以平面ADE⎳平面MNHG,因为平面AEHG与平面ADE和平面MNHG于AE,GH,可得AE⎳GH,又由GM⎳HN,AB⎳CD,且AB∩GM=M和CD∩HN=N,所以平面ABG⎳平面CDEHG,因为平面AEHG与平面ABG和平面CDEHF于AG,EH,所以AG⎳EH,可得四边形AGH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GH =AE ,因为AE =AD 2+DE 2=42+12=17,所以GH =17,在直角△AMG ,可得GM =GB 2-AB 22=52-42=3,在直角梯形GMNH 中,可得HN =3+17-42=4,因为HN ⊥平面ABCD ,所以点H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4.(2)解:以点N 为原点,以NM ,NC ,NH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E (0,-4,1),F (0,4,1),G (4,0,3),H (0,0,4),可得HE =(0,-4,-3),HF =(0,4,-3),HG=(4,0,-1),设平面BFHG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n ⋅HG=4x -z =0n ⋅HF=4y -3z =0,取z =4,可得x =1,y =3,所以n=(1,3,4),设平面AGHE 的法向量为m=(a ,b ,c ),则m ⋅HG=4a -c =0m ⋅HE=-4b -3c =0,取c =4,可得a =1,b =-3,所以m=(1,-3,4),则cos m ,n =m ⋅n m n=1-9+161+9+16⋅1+9+16=413,即平面BFHG 与平面AGH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413.8(2024·重庆·模拟预测)如图,ACDE 为菱形,AC =BC =2,∠ACB =120°,平面ACDE ⊥平面ABC ,点F 在AB 上,且AF =2FB ,M ,N 分别在直线CD ,AB 上.(1)求证:CF ⊥平面ACDE ;(2)把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若∠EAC =60°,MN 为直线CD ,AB 的公垂线,求ANAF的值;(3)记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α,若tan α>217,求平面BCD 与平面CFD 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答案】(1)证明见解析(2)AN AF=913(3)528,255 【分析】(1)先通过余弦定理及勾股定理得到CF ⊥AC ,再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证明;(2)以C 为原点,C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根据MN ⋅CD =0MN ⋅AF =0,列方程求解即可;(3)利用向量法求面面角,然后根据tan α>217列不等式求解.【详解】(1)AB 2=AC 2+BC 2-2AC ⋅BC ⋅cos ∠ACB =12,AB =23,AF =2FB ,所以AF =433,CF=13CA +23CB ,CF 2=19CA 2+49CB 2+49CA ⋅CB =43,AC 2+CF 2=4+43=163=AF 2,则CF ⊥AC ,又因为平面ACDE ⊥平面ABC ,平面ACDE ∩平面ABC =AC ,CF ⊂面ABC ,故CF ⊥平面ACDE ;(2)以C 为原点,C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由∠EAC =60°,可得∠DCA =120°,DC =2,所以C 0,0,0 ,D -1,0,3 ,A 2,0,0 ,F 0,233,0 所以AF =-2,233,0 ,CD =-1,0,3 ,设AN =λAF =-2λ,233λ,0 ,则N 2-2λ,233λ,0 ,设CM =μCD ,则M -μ,0,3μ ,MN =2-2λ+μ,233λ,-3μ ,由题知,MN ⋅CD=0MN ⋅AF =0 ⇒2λ-2-μ-3μ=04λ-4-2μ+43λ=0 ,解得λ=913,μ=-213,故AN AF=913;(3)B -1,3,0 ,设∠EAC =θ,则E 2-2cos θ,0,2sin θ ,BE=3-2cos θ,-3,2sin θ ,可取平面ABC 的法向量n=0,0,1 ,则sin α=cos n ,BE=n ⋅BEn ⋅BE =2sin θ 3-2cos θ 2+3+4sin 2θ=sin θ4-3cos θ,cos α=4-3cos θ-sin 2θ4-3cos θ,则tan α=sin θ4-3cos θ-sin 2θ>217,整理得10cos 2θ-9cos θ+2<0,故cos θ∈25,12,CF =0,23,0,CD =-2cos θ,0,2sin θ ,CB =-1,3,0 ,记平面CDF 的法向量为n 1 =x ,y ,z ,则有n 1 ⋅CD =0n 1 ⋅CF =0 ⇒-2x cos θ+2z sin θ=023y =0,可得n 1=sin θ,0,cos θ ,记平面CBD 的法向量为n 2 =a ,b ,c ,则有n 2 ⋅CD=0n 2 ⋅CB =0 ⇒-2a cos θ+2c sin θ=0-a +3b =0,可得n 2=3sin θ,sin θ,3cos θ ,记平面BCD 与平面CFD 所成角为γ,则cos γ=cos n 1 ,n 2 =33+sin 2θ,cos θ∈25,12 ,所以sin 2θ∈34,2125 ,3+sin 2θ∈152,465 ,故cos γ=33+sin 2θ∈528,255 .9(2024·安徽·二模)将正方形ABCD 绕直线AB 逆时针旋转90°,使得CD 到EF 的位置,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1)求证:平面ACF ⊥平面BDE ;(2)点M 为DF上一点,若二面角C -AM -E 的余弦值为13,求∠MAD .【答案】(1)证明见解析(2)∠MAD =45°【分析】(1)根据面面与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BD ⊥AF ,结合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设∠MAD =α,AB =1,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二面角C -AM -E 的余弦值,建立方程1-sin αcos α1+sin 2α1+cos 2α=13,结合三角恒等变换求出α即可.【详解】(1)由已知得平面ABCD ⊥平面ABEF ,AF ⊥AB ,平面ABCD ∩平面ABEF =AB ,AF ⊂平面ABEF ,所以AF ⊥平面ABCD ,又BD ⊂平面ABCD ,故BD ⊥AF ,因为ABCD 是正方形,所以BD ⊥AC ,AC ,AF ⊂平面ACF ,AC ∩AF =A ,所以BD ⊥平面ACF ,又BD ⊂平面BDE ,所以平面ACF ⊥平面BDE .(2)由(1)知AD ,AF ,AB 两两垂直,以AD ,AF ,AB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MAD =α,AB =1,则A 0,0,0 ,M cos α,sin α,0 ,C 1,0,1 ,E 0,1,1 ,故AM =cos α,sin α,0 ,AC =1,0,1 ,AE =0,1,1设平面AMC 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 ,则m ⋅AC =0,m ⋅AM=0故x 1+z 1=0x 1cos α+y 1sin α=0,取x 1=sin α,则y 1=-cos α,z 1=-sin α所以m=sin α,-cos α,-sin α设平面AME 的法向量为n =x 2,y 2,z 2 ,n ⋅AE =0,n ⋅AM=0故y 2+z 2=0x 2cos α+y 2sin α=0,取x 2=sin α,则y 2=-cos α,z 2=cos α所以n=sin α,-cos α,cos α ,所以cos m ,n =1-sin αcos α1+sin 2α1+cos 2α,由已知得1-sin αcos α1+sin 2α1+cos 2α=13,化简得:2sin 22α-9sin2α+7=0,解得sin2α=1或sin2α=72(舍去)故α=45°,即∠MAD =45°.10(2024·安徽黄山·二模)如图,已知AB 为圆台下底面圆O 1的直径,C 是圆O 1上异于A ,B 的点,D 是圆台上底面圆O 2上的点,且平面DAC ⊥平面ABC ,DA =DC =AC =2,BC =4,E 是CD 的中点,BF =2FD .(1)证明:DO 2⎳BC ;(2)求直线DB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8585【分析】(1)取AC 的中点O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DO ⊥平面ABC ,即可求证DO 2⎳OO 1,进而可证矩形,即可根据线线平行以及平行的传递性求解.(2)建系,利用向量法,求解法向量n =1,-12,3 与方向向量DB =(-1,4,-3)的夹角,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取AC 的中点为O ,连接DO ,OO 1,O 1O 2,∵DA =DC ,O 为AC 中点,∴DO ⊥AC ,又平面DAC ⊥平面ABC ,且平面DAC ∩平面ABC =AC ,DO ⊂平面DAC ,∴DO ⊥平面ABC ,∴DO ⎳O 1O 2,DO =O 1O 2,故四边形DOO 1O 2为矩形,∴DO 2⎳OO 1,又O ,O 1分别是AC ,AB 的中点,∴OO 1⎳BC ,∴DO 2⎳BC ;(2)∵C 是圆O 1上异于A ,B 的点,且AB 为圆O 1的直径,∴BC ⊥AC ,∴OO 1⊥AC ,∴如图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条件知DO =3,∴A (1,0,0),B (-1,4,0),C (-1,0,0),D (0,0,3),∴E -12,0,32 ,设F (x ,y ,z ),∴BF =(x +1,y -4,z ),FD=(-x ,-y ,3-z ),由BF =2FD ,得F -13,43,233 ,∴AF =-43,43,233 ,∴DB =(-1,4,-3),AE =-32,0,32 ,设平面AEF 法向量为n=(x 1,y 1,z 1),则n ⋅AE=-32x 1+32z 1=0n ⋅AF =-43x 1+43y 1+233z 1=0,取n =1,-12,3 ,设直线BD 与平面AEF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 ,DB>|=625⋅172=68585∴直线BD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8585.11(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正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的下底面边长为22,A 1B 1=12AB ,M 为BC 中点,已知点P 满足AP =1-λ AB +12λ⋅AD +λAA 1,其中λ∈0,1 .(1)求证D 1P ⊥AC ;(2)已知平面AMC 1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7,当λ=23时,求直线DP 与平面AM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1391【分析】(1)方法一运用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进行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即可.方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行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即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求解即可.【详解】(1)方法一:∵A 1B 1=12AB ,∴AA 1 ⋅AB =AA 1 ⋅AD =22×22=2.∵D 1A =-12AD-AA 1∴D 1P =D 1A +AP =1-λ AB +12λ-12AD+λ-1 AA 1∴D 1P ⋅AC =1-λ AB +12λ-12AD +λ-1 AA 1 ⋅AB +AD =1-λ AB 2+12λ-12 AD2+λ-1 AB ⋅AA 1 +λ-1 AD ⋅AA 1=81-λ +812λ-12+4λ-1 =0.∴D 1P ⊥AC ,即D 1P ⊥AC .方法二:以底面ABCD 的中心O 为原点,以OM 方向为y 轴,过O 点平行于AD 向前方向为x 轴,以过点O 垂直平面ABCD 向上方向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四棱台的高度为h ,则有 A 2,-2,0 ,B 2,2,0 ,C -2,2,0 ,D -2,-2,0 ,A 122,-22,h ,C 1-22,22,h ,D 1-22,-22,h ,M 0,2,0 ,AC =-22,22,0AP =1-λ 0,22,0 +12λ-22,0,0 +λ-22,22,0 =-322λ,22-322λ,λhD 1A =322,-22,-h ,D 1P =D 1A +AP =-322λ+322,-322λ+322,λh -h .故AC ⋅D 1P=0,所以D 1P ⊥AC .(2)设平面ABCD 的法向量为n=0,0,1 ,设平面AMC 1的法向量为m =x ,y ,z ,AM =-2,22,0 ,AC 1 =-322,322,h ,则有AM ⋅m=0AC 1 ⋅m=0 ,即-2x +22y =0-322x +322y +hz =0,令x =22h ,则m=22h ,2h ,3 .又题意可得cos m ,n =38h 2+2h 2+9=37,可得h =2.因为λ=23,经过计算可得P 0,0,43 ,D 1-22,-22,2 ,D 1P =2,2,43.将h =2代入,可得平面AMC 1的法向量m=42,22,3 .设直线DP 与平面AMC 1所成角的为θsin θ=cos DP ,m =8+4+42+2+16932+8+9=241391.12(2024·辽宁·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CC 1A 1⊥底面ABC ,AC =AA 1=2,AB =1,BC =3,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1)求证:AB 1∥平面BEC 1;(2)若∠A 1AC =π3,求二面角A -BE -C 1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详解(2)-22【分析】(1)连接BC 1,交B 1C 于点N ,连接NE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2)由已知可知,△AA 1C 为等边三角形,故A 1E ⊥AC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证得A 1E ⊥底面ABC ,进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即可求二面角余弦值.【详解】(1)连接BC 1,交B 1C 于点N ,连接NE ,因为侧面BCC 1B 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N 为B 1C 的中点,又因为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所以NE ⎳AB 1,因为AB 1⊄面BEC 1,NE ⊂面BEC 1,所以AB 1⎳面BEC 1.(2)连接A 1C ,A 1E ,因为∠A 1AC =π3,AC =AA 1=2,所以△AA 1C 为等边三角形,A 1C =2,因为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所以A 1E ⊥AC ,因为侧面ACC 1A 1⊥底面ABC ,平面ACC 1A 1∩平面ABC =AC ,A 1E ⊂平面ACC 1A 1,所以A 1E ⊥底面ABC ,过点E 在底面ABC 内作EF ⊥AC ,如图以E 为坐标原点,分布以EF ,EC ,EA 1 的方向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E 0,0,0 ,B 32,-12,0 ,C 10,2,3 ,所以EB =32,-12,0 ,EC 1 =0,2,3 ,设平面BEC 1的法向量为m=x ,y ,z ,则m ⋅EB =32x -12y =0m ⋅EC 1=2y +3z =0,令x =1,则y =3,z =-2,所以平面BEC 1的法向量为m=1,3,-2 ,又因为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n=0,0,1 ,则cos m ,n =-21+3+4=-22,经观察,二面角A -BE -C 1的平面角为钝角,所以二面角A -BE -C 1的余弦值为-22.13(2024·广东广州·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DCP 是等边三角形,∠DCB =∠PCB =π4,点M ,N 分别为DP 和AB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PBC ;(2)求证:平面PBC ⊥平面ABCD ;(3)求CM 与平面PAD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33.【分析】(1)取PC 中点E ,由已知条件,结合线面平行的判断推理即得.(2)过P 作PQ ⊥BC 于点Q ,借助三角形全等,及线面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判定推理即得.(3)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求解即得.【详解】(1)取PC 中点E ,连接ME ,BE ,由M 为DP 中点,N 为AB 中点,得ME ⎳DC ,ME =12DC ,又BN ⎳CD ,BN =12CD ,则ME ⎳BN ,ME =BN ,因此四边形BEMN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MN ⎳BE ,而MN ⊄平面PBC ,BE ⊂平面PBC ,所以MN ⎳平面PBC .(2)过P 作PQ ⊥BC 于点Q ,连接DQ ,由∠DCB =∠PCB =π4,CD =PC ,QC =QC ,得△QCD ≌△QCP ,则∠DQC =∠PQC =π2,即DQ ⊥BC ,而PQ =DQ =2,PQ 2+DQ 2=4=PD 2,因此PQ ⊥DQ ,又DQ ∩BC =Q ,DQ ,BC ⊂平面ABCD ,则PQ ⊥平面ABCD ,PQ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平面ABCD .(3)由(2)知,直线QC ,QD ,QP 两两垂直,以点Q 为原点,直线QC ,QD ,QP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2,0,0),P (0,0,2),D (0,2,0),M 0,22,22,A (-2,2,0),CM =-2,22,22,AD =(2,0,0),DP =(0,-2,2),设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则n ⋅AD=2x =0n ⋅DP=-2y +2z =0,令y =1,得n=(0,1,1),设CM 与平面PAD 所成角为θ,sin θ=|cos ‹CM ,n ›|=|CM ⋅n||CM ||n |=23⋅2=33,所以CM 与平面PAD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33.14(2024·广东梅州·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PAD 为等边三角形,AD ⎳BC ,AD ⊥AB ,AD =AB =2BC =2.(1)求证:AD ⊥PC ;(2)点N 在棱PC 上运动,求△ADN 面积的最小值;(3)点M 为PB 的中点,在棱PC 上找一点Q ,使得AM ⎳平面BDQ ,求PQQC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17(3)4【分析】(1)取AD 的中点H ,连接PH ,CH ,依题意可得四边形ABCH 为矩形,即可证明CH ⊥AD ,再由PH ⊥AD ,即可证明AD ⊥平面PHC ,从而得证;(2)连接AC 交BD 于点G ,连接MC 交BQ 于点F ,连接FG ,即可得到CG AG=12,再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得到CF FM =12,在△PBC 中,过点M 作MK ⎳PC ,即可得到MKCQ=2,最后由PQ =2MK 即可得解.【详解】(1)取AD 的中点H ,连接PH ,CH ,则AH ⎳BC 且AH =BC ,又AD ⊥AB ,所以四边形ABCH 为矩形,所以CH ⊥AD ,又△PA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H ⊥AD ,PH ∩CH =H ,PH ,CH ⊂平面PHC ,所以AD ⊥平面PHC ,又PC ⊂平面PHC ,所以AD ⊥PC .(2)连接HN ,由AD ⊥平面PHC ,又HN ⊂平面PHC ,所以AD ⊥HN ,所以S △ADH =12AD ⋅HN =HN ,要使△ADN 的面积最小,即要使HN 最小,当且仅当HN ⊥PC 时HN 取最小值,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H ⊂平面PAD ,所以PH ⊥平面ABCD ,又HC ⊂平面ABCD ,所以PH ⊥HC ,在Rt △HPC 中,CH =2,PH =3,所以PC =CH 2+PH 2=7,当HN ⊥PC 时HN =PH ⋅CH PC =237=2217,所以△ADN 面积的最小值为2217.(3)连接AC 交BD 于点G ,连接MC 交BQ 于点F ,连接FG ,因为AD ⎳BC 且AD =2BC =2,所以△CGB ∽△AGD ,所以CG AG =BC AD=12,因为AM ⎳平面BDQ ,又AM ⊂平面ACM ,平面BDQ ∩平面ACM =GF ,所以GF ⎳AM ,所以CF FM =CG AG=12,在△PBC 中,过点M 作MK ⎳PC ,则有MK CQ =MF CF=2,所以PQ =2MK ,所以PQ =2MK =4CQ ,即PQQC=415(2024·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圆台O 1O 2的轴截面A 1ACC 1为等腰梯形,AC =2AA 1=2A 1C 1=4,B 为底面圆周上异于A ,C 的点,且AB =BC ,P 是线段BC 的中点.(1)求证:C 1P ⎳平面A 1AB .(2)求平面A 1AB 与平面C 1CB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7【分析】(1)取AB 的中点H ,连接A 1H ,PH ,证明四边形A 1C 1PH 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得C 1P ⎳A 1H ,即可证明;(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两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平面夹角公式求解.【详解】(1)取AB 的中点H ,连接A1H ,PH ,如图所示,因为P 为BC 的中点,所以PH ⎳AC ,PH =12AC .在等腰梯形A 1ACC 1中,A 1C 1⎳AC ,A 1C 1=12AC ,所以HP ⎳A 1C 1,HP =A 1C 1,所以四边形A 1C 1PH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 1P ⎳A 1H ,又A 1H ⊂平面A 1AB ,C 1P ⊄平面A 1AB ,所以C 1P ⎳平面A 1AB .(2)因为AB =BC ,故O 2B ⊥AC ,以直线O 2A ,O 2B ,O 2O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在等腰梯形A 1ACC 1中,AC =2AA 1=2A 1C 1=4,此梯形的高为h =AA 21-AC -A 1C 122= 3.因为A 1C 1=12AC ,A 1C 1⎳AC ,。

高中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

高中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

高中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空间中,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任意直线b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异面C. 相交D. 垂直2.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为:A. a√2B. a√3C. 2aD. 3a3. 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圆锥的体积是:A. πr²hB. 1/3πr²hC. 2πr²hD. 3πr²h4. 一个球的半径为R,那么它的表面积是:A. 4πR²B. 2πR²C. πR²D. R²5. 空间中,如果两个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l,那么直线l与平面α和平面β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垂直C. 相交D. 包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2,3,4)到原点O的距离是________。

7. 一个正四面体的每个顶点都与其它三个顶点相连,那么它的边长与高之比为________。

8.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l、w、h,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__。

9. 空间中,如果一个点到平面的距离是d,那么这个点到平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0.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5分)11. (15分)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1,2,3),B(4,5,6),点C 在平面ABC内,且AC=BC=2,求点C的坐标。

12. (20分)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4,求圆锥的全面积和表面积。

13. (20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3、2,求其外接球的半径。

14. (20分)已知一个球的表面积为4π,求该球的体积。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C二、填空题6. √(1²+2²+3²)=√147. √3:18. lwh9. d+R10. 2πrh三、解答题11. 点C的坐标可以通过向量运算求得,设C(x,y,z),则向量AC=向量BC,即(1-x,2-y,3-z)=(x-4,5-y,6-z),解得x=3,y=4,z=5,所以点C的坐标为(3,4,5)。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练习题及答案Ⅰ.选择题1.已知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长度为3√3cm,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A. 2cmB. 3cmC. 6cmD. 9cm2.如图,在长方体的ABCD和BDEM中,BN=DM,求线段BN的长。

(可略)3.如图,A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平面A1AD1平分角A1AD的角度为α,则sinα=1/()。

A. 2B. 6C. 4D. √24.如图,正方体在右侧下面的视点B1处观察时,所看到的方形ABCD的形状是(可略)5.如图,有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其中一对相对棱在无系的背景上的投影是一个边长为5的正方形,求此正方体所有棱长的和。

Ⅱ.填空题1.如图,四面体ABCD,P是边AB的中点,连接PC,则PA1:PB1=():()。

(可略)2.如图,已知点A的坐标是(1,-2,3)、B的坐标是(4,-1,1),那么线段AB的中点的坐标是()。

(可略)3.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侧面三棱锥的体积为()。

(可略)4.有一个正方体,如果把它的一角顶点放在水平地面上,正方体上点O的投影在地面上是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而且三角形的短边和长边的长度的比是()。

5.如图,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EFGH,点P分别是棱CD和棱BF的中点,点M是棱EF的中点,则四边形PBDM是一个()形。

Ⅲ.计算题1.有一个侧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直接四棱锥,设它各侧棱的长为a,底面边长为12cm,则它的体积为()立方厘米。

2.如图,ABCD-EFGH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体,J是边AF上的动点.关于四边形AHJK和四边形FBJ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略)3.如图,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体,M是CD的中点,E是AB的中点,连接MEA,若α<90,则α的值为().(可略)4.如图,ABCD-EFGH是一棱长为10cm的立方体,P是棱EF的中点,连接PC,P1C⊥PC交BF于点P1,求线段BP1的长。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练习与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练习与答案

一、解答题1.(2023高一下·重庆沙坪坝·百强名校期末)如图,有一个正四棱柱,E 、F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练习与答案分别为底面棱A D 11,D C 11的中点,=AB 4,=AA 61,点G 在AA 1上,且=AA AG 321.(1)判断直线BG 是否在平面BEF 内?说明理由; (2)求二面角A EF G −−1的余弦值.【答案】(1)直线BG 在平面BEF 内,理由见解析【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平面BEF 的法向量,根据法向量与BG 的关系可判断;(2)运用几何法,得到二面角的平面角即可求解.【详解】(1)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E F B G (2,0,6),(0,2,6),(4,4,0),(4,0,4)所以(2,2,0)EF =−,(2,4,6)BE =−−,(0,4,4)BG =−设平面B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1,1)n ⇒=⎩−−+=⎨⎧−++=x y z x y z 24602200所以其0BG n ⋅=且点B 在平面BEF 内,故直线BG 在平面BEF 内.(2)连接B D 11交EF 于O ,连接BO因为平面EFG 与平面BEF 是同一平面,平面A EF 1与平面B EF 1是同一平面, 则BOB 1为二面角−−B EF B 1的平面角,记为又==B O B D 43111,=BB 61所以==BO所以==θBO B O cos 12.(2023·江苏·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点F 在侧棱B 1B 上,且⊥B D A F 11 ,⊥AC A B 1111.求证:(1)直线DE 平面A 1C 1F ;(2)平面B 1DE ⊥平面A 1C 1F.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而线线平行的寻找往往结合平面几何的知识,如中位线的性质等;(2)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即从线面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面垂直的证明,往往需要多次利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试题解析:证明:(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 C 11,AC 在三角形ABC 中,因为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 所以DE AC ,于是11DE AC ,又因为DE ⊄平面⊂AC F AC ,1111平面AC F 11, 所以直线DE//平面AC F 11.(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面平⊥AA A B C 1111 因为⊂AC 11平面A B C 111,所以⊥AA AC 111,又因为面平面平,⊥⊂⊂⋂=AC A B AA ABB A A B ABB A A B AA A ,,111111*********, 所以⊥AC 11平面ABB A 11.因为⊂B D 1平面ABB A 11,所以⊥AC B D 111.又因为面平面平,⊥⊂⊂⋂=B D A F AC AC F A F AC F AC A F A ,,1111111111111, 所以面平⊥B D AC F 111.因为直线面平⊂B D B DE 11,所以面平B DE 1面平⊥AC F .11 【考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4)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2023高一下·吉林长春·百强名校期末)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 60,若==PA PD ∠=PAB 10cos .(1)证明:平面⊥PAD 平面ABCD ; (2)求二面角−−B PD A 的正切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 【分析】(1)取AD 中点O ,连结PO ,BO ,BD ,推导出⊥PO AD ,及⊥PO BO ,从而⊥PO 平面ABCD 由此得到平面⊥PAD 平面ABCD .(2)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BO 平面ABCD ,作⊥OE PD 于E ,由三垂线定理,得⊥BE PD ,从而∠BEO 就是二面角−−B PD A 的平面角,在POD Rt 中,计算各数据,得到所求角的正切值.【详解】(1)证明:取AD 中点O ,连结PO ,BO ,BD ,在PAD 中,=PA PD=AD 2,则⊥PO AD ,===PO 2.在菱形ABCD 中,∠=︒BAD 60,==AB AD 2,∴===AB AD BD 2,∴⊥BO AD ,且===BO PAB 中,∠=PAB cos ,∴=+−⋅⋅∠=+−=PB PA AB PA AB PAB 2cos 54227222. 在POB 中,+=+==OB PO PB 347222,∴⊥PO BO ,且ADBO O =∴⊥PO 平面ABCD .又⊂PO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ABCD .(2)由(1)知平面⊥PAD 平面ABCD ,且平面⋂PAD 平面=ABCD AD ,且⊥BO AD , ∴⊥BO 平面ABCD ,作⊥OE PD 于E ,由三垂线定理,得⊥BE PD . ∴∠BEO 就是二面角−−B PD A 的平面角,在POD Rt 中,⊥OE PD ,有⋅=⋅PD OE PO OD =⨯OE 21,∴=OE在BOE Rt 中,∠===OE BEO OBtan∴二面角−−B PD A4.(2023高一下·吉林长春·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AB 6,D ,E 分别是CC 1,BC 的中点,=AE DE .(1)三棱锥−A ECD 的体积; (2)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表面积.【答案】(2)【分析】(1)依题意可得⊥AE BC ,在由正三棱柱的性质得到⊥CC BC 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的长度,最后由A ECD D AEC AECV V SCD ==⋅−−31计算可得;(2)求出上下底面积及侧面积,即可求出棱柱的表面积.【详解】(1)因为E 是BC 的中点,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E BC , 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CC 1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CC BC 1,又=AB 6,所以=EC 3,AE ===AE DE ,所以==CD所以AECS=⨯⨯=231所以33A ECD D AEC AECV V SCD ==⋅=⨯=−−11.(2)由(1)可知==CC CD 211112ABC A B C S S ==⨯⨯=61ABCS CCC =⋅=⨯⨯=侧366210821,所以棱柱的表面积=⨯=S 25.(2023高一下·四川成都·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C 底面ABCD ,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AD ,BC AD //,==AD AB BC 22,E 是PD 中点.求证:(1)CE //平面PAB ; (2)平面⊥PCD 平面ACE .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分析】(1)取线段AP 的中点F ,可证得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CE BF //,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可证得结论;(2)由线面垂直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分别证得⊥PC AC ,⊥AC CD ,由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可证得结论.【详解】(1)取线段AP 的中点F ,连接EF BF ,,,E F 分别为PD AP ,中点,∴EF AD //,=EF AD 21, 又BC AD //,=BC AD 21,∴EF BC //,=EF BC , ∴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CE BF //,BF ⊂平面PAB ,⊄CE 平面PAB ,∴CE //平面PAB . (2)PC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PC AC ; 设=AD 2,则==AB BC 1,//BC AD ,⊥AB AD ,∴⊥AB BC ,∴=AC ==CD∴+=AC CD AD 222,∴⊥AC CD ;PCCD C =,⊂PC CD ,平面PCD ,∴⊥AC 平面PCD ,AC ⊂平面ACE ,∴平面⊥PCD 平面ACE .6.(2023高一下·安徽六安·百强名校期末)在正三角形ABC 中,E ,F ,P 分别是AB 、AC 、BC 边上的点,满足===AE EB CF FA CP PB :::1:2(如图1).将△AEF 沿EF 折起到的1A EF 位置,使平面⊥A EF 1平面BEF ,连结A B 1,P A 1(如图2).(1)求证:FP //平面A EB 1;(2)求直线A E 1与平面A BP 1所成角的大小. 【答案】(1)证明见解析(2)︒60.【分析】(1)依题意可得FP BA //,即FP BE //,从而得证;(2)法一:设E 到面A BP 1距离为h ,根据=−−V V A BPE E A BP 11,即可求得h 的值,进而求解即可.法二:在图1中过点F 作FD BC //交AB 于点D ,即可得到△ADF 为等边三角形,则⊥FE A E 1,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A E 1平面BEP ,设A E 1在平面A BP 1内的射影为A Q 1,且A Q 1交BP 于点Q ,则可得⊥BP 平面A EQ 1,则∠E AQ 1就是A E 1与平面A BP 1所成的角,再由锐角三角函数计算可得.【详解】(1)∵=CP PB CF FA ::,∴FP BA //, ∴FP BE //,∵⊂BE 平面A EB 1,⊄FP 平面A EB 1,∴BP //平面A EB 1; (2)法一:在图1中过点F 作FD BC //交AB 于点D ,因为===AE EB CF FA CP PB :::1:2, 所以==BD AD CF AF ::1:2,即D 、E 为AB 的三等分点,所以E 为AD 的中点,又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DF 也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FE AD ,则⊥FE A E 1,又平面⊥A EF 1平面BEF ,平面A EF 1平面=BEF FE ,⊂A E 1平面A EF 1,所以在图2中,⊥A E 1平面BEP ,又⊂BP 平面BEP ,∴⊥A E BP 1,设A E 1在平面A BP 1内的射影为A Q 1,且A Q 1交BP 于点Q , 则可得⊥BP 平面A EQ 1,又⊂AQ 1平面A EQ 1,∴⊥BP AQ 1,则∠E AQ 1就是A E 1与平面A BP 1所成的角,设=AB 3,在△EBP 中,∵==BE BP 2,60=︒∠EBP , ∴△EBP 是等边三角形,∴=BE EP ,又⊥A E 1平面BEP ,∴=A B A P 11,∴Q 为BP 的中点,且=EQ又=A E 11,在1A EQ Rt ,∠==A EEA Q EQtan 11601∠=︒EA Q , 所以直线A E 1与平面A BP 1所成的角为︒60.法二:同法一可得⊥A E 1平面BEP ,设E 到面A BP 1距离为h ,设=AB 3,则==A B A P 11,则=−−V V A BPE E A BP 11,∴△△⋅=⋅S A E S h BPE A BP 331111,∴△△⨯===⋅⨯S h S A E A BP BPE 221221111,设A E 1与面A BP 1所成角为θ,则=θA E h sin 1︒≤≤︒θ090,∴=︒θ60. 所以直线A E 1与平面A BP 1所成的角为︒60.7.(2023高一下·重庆沙坪坝·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 是圆柱下底面的内接四边形,AC 是圆柱底面的直径,PC 是圆柱的一条母线,=AB AD ,∠=BAD 60,点F 在线段AP 上,=PA PF 4.(1)求证:平面⊥PCD 平面PAD ;(2)若==CP CA 4,求直线AC 与平面F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证⊥AD 平面PCD ,再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平面⊥PCD 平面PAD ;(2)以C 为原点,CA 所在直线为x 轴,过C 且垂直于平面APC 的直线为y 轴,CP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线面角的向量公式可求出结果. 【详解】(1)因为PC 是圆柱的一条母线,所以⊥PC 底面ABCD , 又⊂AD 底面ABCD ,所以⊥PC AD , 因为AC 是圆柱底面的直径,所以⊥AD CD , 因为⊂PC CD ,平面PCD ,⋂=PC CD C , 所以⊥AD 平面PCD ,又因为⊂AD 平面PAD ,所以平面⊥PCD 平面PAD .(2)以C 为原点,CA 所在直线为x 轴,过C 且垂直于平面APC 的直线为y 轴,CP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AB AD ,=AC AC ,∠=∠=ADC ABC 2π, 所以R R t ADC t ABC ≅,又∠=BAD 60,所以π6DAC BAC ==, 因为==CP CA 4,=PA PF 4,所以==CD AC221,=AD所以C (0,0,0),A (4,0,0), D ,F (1,0,3), 所以(4,0,0)AC =−,(1,3,0)CD =,(1,0,3)CF =, 设平面F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CD x y n CF x z ⋅=+=⋅=+=⎩⎪⎨⎪⎧3030,取=−x 3,得y =z 1,则(3,3,1)n =−,设直线AC 与平面FCD 所成角为θ,则sin cos ,||||AC n AC n AC n ⋅=<>=θ==.即直线AC 与平面F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8.(2023高一下·重庆沙坪坝·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E 、F 分别是PC 、AD 中点.(1)求证:DE //平面PFB ;(2)求PC 与面PFB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分析】(1)取PB 的中点为G ,连接EG FG ,,可证四边形DEGF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可证DE //平面PFB ;(2)利用等积法可求C 到平面PFB 的距离,从而可求PC 与面PFB 所成角的正弦值. 【详解】(1)取PB 的中点为G ,连接EG FG ,, 因为E G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故=EG BC EG BC 2//,1, 而=DF AD 21,=AD BC AD BC //,,故=EG DF EG DF //,, 故四边形DEG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FG DE //, 而⊂FG 平面PBF ,⊄DE 平面PBF ,故DE //平面PFB .(2)设=DC a ,连接CF ,设C 到平面PBF 的距离为h .因为⊥PD 底面ABCD ,⊂CD 平面ABCD ,故⊥PD CD ,同理⊥⊥PD AD PD BC ,, 而=PD DC,故PC .故=PF a 2,同理=BF a 2. 因为⊥BC CD ,而⋂=PD DC D ,故⊥BC 平面PCD , 而⊂PC 平面PCD ,故⊥BC PC,所以==PB ,故△==S a PFB 2412, 又△=⨯⨯=S a a a FCB2212, 因为=−−V V P FCB C PFB,故⨯⨯=⨯a a h 32311122,故=h ,设PC 与面PFB 所成角为θ,则=θsin9.(2023高一·全国·课后作业)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CB 90,⊥PA 底面ABC(1)证明:平面⊥PBC 平面P AC(2)若==AC BC PA ,M 是PB 中点,求AM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切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ACB 90,得到⊥AC CB ,再根据⊥PA 底面ABC ,得到⊥PA CB ,然后利用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2)作⊥AO PC ,连接OM ,由平面⊥PBC 平面P AC ,得到⊥AO 平面PBC , 则∠AMO 即为AM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求解. 【详解】(1)证明:因为∠=︒ACB 90, 所以⊥AC CB ,又⊥PA 底面ABC , 所以⊥PA CB ,又⋂=AC PA A , 所以⊥BC 平面P AC , 因为⊂BC 平面PBC , 所以平面⊥PBC 平面P AC ; (2)如图所示:作⊥AO PC ,连接OM ,因为平面⊥PBC 平面P AC ,平面⋂PBC 平面P AC=PC , 所以⊥AO 平面PBC ,则∠AMO 即为AM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设===AC BC PA t ,则==AB PB ,,所以=AM 2,又=AO 2,所以==OM t 21,所以AM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OMAMO AOtan10.(2023高一下·重庆北碚·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602ABC SA SD AB ====,∠,侧面SAB ⊥侧面SBC ,M 为AD 的中点.(1)求证:平面SMC ⊥平面SBC ;(2)若AB 与平面SBC 成30角时,求二面角−−A SC D 的大小,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90【分析】(1)由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求解即可;(2)取BS 的中点N ,连接AN ,由题意可得=BS CS 的中点E ,连接AE DE ,,可证明∠AED 是二面角−=A SC D 的平面角,求出角∠AED 的大小即可求解 【详解】(1)因为=SD SA ,又M 为AD 的中点, 所以⊥SM AD , 又BC AD //, 所以⊥SM BC ,又M 为AD 的中点,底面ABCD 为菱形,∠=︒ABC 60, 所以⊥CM AD AD BC ,//, 所以⊥CM BC ,因为⊥CM BC ,⊥SM BC ,⊥=SM CM M ,⊂SM 平面SCM ,⊂CM 平面SCM ,所以⊥BC 平面SCM ,因为⊂BC 平面SBC , 所以平面⊥SBC 平面SCM ,(2)取BS 的中点N ,连接AN ,又=SA AB , 所以⊥AN BS ,又平面⊥SAB 平面SBC ,平面SAB 平面=SBC SB ,⊂AN 平面SAB ,所以⊥AN 平面SBC ,又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为︒30, 所以∠=︒ABN 30, 又=⊥AB AN BN 2,,所以===AN BN BS 1,由(1)知⊥BC 平面SCM ,又⊂SC 平面SBC , 所以⊥BC SC ,又==BS BC 2,所以==CS 取CS 的中点E ,连接AE DE ,, 因为===SA AC CD SD , 所以⊥⊥AE CS DE CS ,,所以∠AED 是二面角−=A SC D 的平面角,又====AC CD CE CS 22,1所以==AE 又+=+==AE DE AD 224222, 所以⊥AE DE ,即∠=︒AED 90, 所以二面角−=A SC D 的大小为︒90,11.(2023高一下·重庆北碚·百强名校期末)如图,三棱柱ABC —A B C 111的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面BB 1C 1C 是矩形,∠=CAB 90,==AB AC AA 1 ,点P 是棱A B 11的中点,且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O 在线段BC 上,=BO BC 41,点M ,N 分别是线段CP ,CA 的中点(1)求证: MN //平面AA B B 11 (2)求二面角−−M AC B 的正切值. 【答案】(1)见解析【分析】(1)连接AP ,则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MN ∥AP ,然后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2)连接OB 1,取CO 的中点E ,连接ME ,过点E 作⊥EF AC 于F ,连接MF ,可证得∠MFE 为 二面角−−M AC B 的平面角,然后计算即可 【详解】(1)证明:连接AP ,因为M ,N 分别是线段CP ,CA 的中点, 所以MN ∥AP ,因为⊄MN 平面AA B B 11,⊂AP 平面AA B B 11, 所以MN ∥平面AA B B 11,(2)解:连接OB 1,取CO 的中点E ,连接ME ,过点E 作⊥EF AC 于F ,连接MF , 因为M ,是线段CP 的中点,所以ME ∥OP ,=ME OP 21,因为⊥OP 平面ABC ,所以⊥ME 平面ABC , 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ME AC , 因为⋂=ME EF E , 所以⊥AC 平面MEF ,因为⊂MF 平面MEF ,所以⊥AC MF , 所以∠MFE 为 二面角−−M AC B 的平面角, 设===AB AC AA 21,因为∠=CAB 90,所以=BC所以==BO BC 41==CO BC 43,所以==CE CO 21,=︒==EF CE 4sin 453, 在1OBB Rt 中,=+=+=OB OB BB 2241911222, 因为⊥OP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A B C 111, 所以⊥OP 平面A B C 111, 因为⊂A B 11平面A B C 111, 所以⊥OP A B 11,所以===OP 2,所以==ME OP 21,在MEF Rt 中,∠===EF MEF ME 43tan 4,所以二面角−−M AC B 的正切值为312.(2023高一下·重庆渝中·百强名校期末)如图;正四棱柱−ABCD A B C D 1111中;=AA AB 21;点P 为DD 1的中点.(1)求证:直线∥BD 1平面PAC ;(2)求直线BC 1与平面APC 所成线面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分析】(1)设AC 和BD 交于点O ,则O 为BD 的中点,连接PO ,可得PO BD //1,可得直线BD //1平面PAC ;(2)设==AA AB 241,利用等体积法可求点D 到平面APC 的距离为d ,进而利用直线BC 1与平面APC 所成线面角与直线AD 1与平面APC 所成线面角相等,可求直线BC 1与平面APC 所成线面角的正弦值.【详解】(1)证明:设AC 和BD 交于点O ,则O 为BD 的中点,连接PO ,P 是DD 1的中点,∴PO BD //1,又PO ⊂平面PAC ,⊂BD 1平面PAC ,∴直线BD //1平面PAC ,(2)设==AA AB 241,则三角形APC为正三角形,===AP AC PC ,APCSAP ==42 设点D 到平面APC 的距离为d ,由等体积法:=−−V V P ADC D APC , 所以1133ADC APCPD Sd S ⋅=⋅,则ADC APC PD S S ===⋅d 233423,由点P 为中点,所以点D ,D 1到平面APC 距离相等,由AD BC //11,所以直线BC1与平面APC 所成线面角与直线AD 1与平面APC 所成线面角相等, 设直线AD1与平面APC 所成线面角为θ,所以==θAD d sin 1∴直线BC 1与平面APC 所成线面角的正弦值为15.13.(2023高一下·重庆沙坪坝·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BAC 90,===AB AC AA 21,M 为AB 的中点,点G 为△A B C 111的重心.(1)证明:BG 平面ACM 1(2)求三棱锥−G A MC 1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32.【分析】(1)先证明平面BGN //平面ACM 1,再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得线面平行; (2)利用等体积法求解即可.【详解】(1)连接C G 1并延长交A B 11于点N ,连接BN CM BG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点G 为△A B C 111的重心, 所以C N CM //1,又⊄C N 1平面ACM 1,⊂CM 平面ACM 1, 所以C N //1平面ACM 1,因为A N BM A N BM //,=11,所以四边形BMA N 1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N A M //1,又⊄BN 平面ACM 1,⊂A M 1平面ACM 1, 所以BN //平面ACM 1,又1=BN C N N ,所以平面BGN //平面ACM 1, 又⊂BG 平面BGN ,所以BG 平面ACM 1.(2)由(1)知BG平面ACM 1, 所以==−−−V V V G A MC B A MC A BMC 111, 三棱锥−A BMC 1的高=A A 21,△=⋅=⨯⨯=S BM AC BMC 2212111, 所以△==⋅=⨯⨯=−−V V AA S G A MC A BMC BMC 33321112111. 14.(2023高一下·重庆沙坪坝·百强名校期末)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3,=BC 4,=AA 21,︒∠=ABC 90,点D 为AC 的中点.(1)求证:AB 1//平面C BD 1; (2)求三棱锥−B BDC 11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详解 (2)2【分析】(1)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分析证明;(2)根据题意可证⊥AB 平面BCC B 11,再利用转换顶点法求体积. 【详解】(1)连接B C 1交BC 1于点O ,连接DO , 因为BCC B 11为平行四边形,则O 为B C 1的中点, 且点D 为AC 的中点,则AB 1//DO ,又因为⊄AB 1平面C BD 1,⊂DO 平面C BD 1, 所以AB 1//平面C BD 1.(2)因为⊥BB 1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BB AB 1, 又因为⊥AB BC , 且BB BC B =1,⊂BB BC ,1平面BCC B 11,所以⊥AB 平面BCC B 11,且点D 为AC 的中点,故三棱锥−D BB C 11的高为=AB 2213,所以三棱锥−B BDC 11的体积==⨯⨯⨯⨯=−−V V B BDC D BB C 3222421311111.15.(2023·江苏苏州·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C 是边长为等边三角形,且===PA PB PC 6,⊥PD 平面ABC ,垂足为⊥D DE ,平面PAB ,垂足为E ,连接PE 并延长交AB 于点G .(1)求二面角P AB C 的余弦值;(2)在平面PAC 内找一点F ,使得⊥EF 平面PAC ,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 的体积.【答案】(2)答案见解析,34.【分析】(1)根据条件确定∠PGD 就是二面角PAB C 的平面角,构造三角形求解;(2)根据给定的条件知⊥PB 平面PAC ,过点E 作PB 的平行线与P A 交于F ,则⊥EF 平面P AC ,再求出三棱锥−P EFD 的底面积和高即可.【详解】(1)PA PB PC ==,并且ABC 是等边三角形,∴三棱锥P ABC −是正三棱锥,D 是ABC 的中心,点G 是AB 边的中点;由⊥PD 平面ABC , ⊥DE 平面PAB ,⊂AB 平面PAB ,可知⊥⊥⋂=AB PD AB DE PD DE D ,,,⊂PD 平面PDG ,⊂DE 平面PDG ,所以⊥AB 平面PDG ,进而得⊥⊥AB PG AB DG ,, 所以∠PGD 就是二面角PAB C 的平面角,又ABC 是边长为===PA PB PC 6,+=PA PB AB 222,P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PAC PBC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G AB 21===GD CG 3311∠==PG PGD GD cos P AB C ;(2),,,PB PC PB PA PA PC P PA ⊥⊥=⊂平面PAC ,⊂PC 平面PAC , ∴⊥PB 平面PAC ,同理⊥PC 平面PAB ,又⊥DE 平面PAB ,∴ED PC //,∴E 与点P ,D ,C 共面,即E 点在线段PG 上,又,2EDGPGC ED PC ∴==31,===PG CG PE PE CD 3,2∠=APG 4π,过E 点在平面P AB 内作PB 的平行线,与P A 交于F ,则⊥EF 平面PAC , PEF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2, 又⊥DE 平面P AB ,⊂EF 平面P AB ,∴⊥DE EF ,将PEF 作为底面,则ED 是三棱锥−D PEF 的高,11143323P DEF D PEF PEFV V SDE ∴===⨯⨯⨯⨯=−−222,即四面体PDEF 的体积为34.16.(2023·上海嘉定·百强名校期末)在长方体−ABCD A B C D 1111中,==AD DD 11,=AB E 、F 、G 分别为AB 、BC 、C D 11的中点.(1)求三棱锥−A GEF 的体积;(2)点P 在矩形ABCD 内,若直线D P //1平面EFG ,求线段D P 1长度的最小值.【答案】【分析】(1)等体积由=−−V V A GEF G AEF 可得.(2)先证平面EFG //平面ACD 1,则由直线D P //1平面EFG 可得点P 在直线AC 上,进而可得线段D P 1长度的最小值【详解】(1)依题意有AEFSAE BF =⋅⋅=⋅=22228111,所以三棱锥−A GEF 的体积1133A GEF G AEF AEFV V SDD ==⋅⋅==−−11 (2)如图,连结D A D C AC ,,11,∵E F G ,,分别为AB BC C D ,,11的中点,∴⊄AC EF EF //,平面ACD 1,⊂AC 平面ACD 1, ∴EF //平面ACD ,1∵⊄EG AD EG //,1平面ACD 1,⊂AD 1平面ACD 1,∴EG //平面ACD 1, ∵EFEG E =,∴平面EFG //平面ACD 1,∵D P //1平面EFG ,∴点P 在直线AC 上,在△ACD 1中,AD AC CD ===2,211,1AD CS==21∴当⊥D P AC 1时,线段D P 1的长度最小,最小值为△⨯⨯AC S AD C 22211=21=2. 17.(2023高一下·安徽合肥·百强名校期末)在多面体ABCDE 中,=BC BA ,DE BC //,AE ⊥平面BCDE ,=BC DE 2,F 为AB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CD ;(2)若==EA EBCD ,求二面角−−B AD E 的平面角正弦值的大小. 【答案】(1)证明见解析【分析】(1)取AC 中点G ,连接DG FG ,,由已知得四边形DEFG 是平行四边形,由此能证明EF //平面ACD .(2)过点B 作BM 垂直DE 的延长线于点M ,过M 作⊥MH AD ,垂足为H ,连接BH ,则∠BHM 是二面角−−B AD E 的平面角,由此即可求出二面角−−B AD E 的正弦值的大小.【详解】(1)证明:取AC 中点G ,连接DG ,FG .因为F 是AB 的中点,所以FG 是ABC 的中位线, 则∥FG BC ,=FG BC 21,所以∥FG DE ,=FG DE , 则四边形DEFG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F DG ,又⊄EF 平面ACD ,⊂DG 平面ACD ,故∥EF 平面ACD . (2)过点B 作BM 垂直DE 的延长线于点M ,因为AE ⊥平面BCDE ,⊂BM 平面ADE ,所以⊥AE BM , 且⊥BM DE ,、DE AE平面ADE ,DEAE E =,则⊥BM 平面ADE ,⊂AD 平面ADE ,⊥BM AD , 过M 作⊥MH AD ,垂足为H ,连接BH ,、⊂BM MH 平面BMH ,BM MH M =,则⊥AD 平面BMH ,所以⊥AD BH ,则∠BHM 是二面角−−B AD E 的平面角.设=DE a ,则==BC AB a 2,在△BEM 中,=EM a2,=BE ,所以=BM .又因为△△∽ADE MDH ,所以=HM ,则∠=BHM 6tan∴∠=BHM 13sin . 18.(2023高一下·浙江绍兴·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C BCD 90,∆PAD 是以AD 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 BC CD 224,E为BC 中点,且=PE(Ⅰ)求证:平面⊥PAD 平面ABCD ; (Ⅱ)求直线PE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Ⅰ)见解析(Ⅱ【分析】(Ⅰ) 过P 作AD 垂线,垂足为F ,由=+PE PF FE 222得,︒∠=PFE 90.又⊥PF AD ,可得⊥PF 平面ABCD ,即可证明.(Ⅱ)易得E 到平面PAB 距离等于F 到平面PAB 距离.过F 作AB 垂线,垂足为G ,在∆PFG 中,过F 作PG 垂线,垂足为Q ,可证得:⊥FQ 平面PAB .求得:FQ ,从而==θPE FQ sin ,即可求解. 【详解】(Ⅰ) 过P 作AD 垂线,垂足为F ,由=+PE PF FE 222得,︒∠=PFE 90. 又⊥PF AD ,∴⊥PF 平面ABCD , ∴平面⊥PAD 平面ABCD ;(Ⅱ)∵EF AB //,∴E 到平面PAB 距离等于F 到平面PAB 距离. 过F 作AB 垂线,垂足为G ,在∆PFG 中,过F 作PG 垂线,垂足为Q , 可证得:⊥FQ 平面PAB .求得:=FQ ,从而=θPE FQ sin即直线PE 与平面PAB【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线面角的求解、是中档题.19.(2023高一下·湖南长沙·百强名校期末)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2,M是B C 11的中点.(1)求证:AC //1平面A MB 1;(2)点P 是直线AC 1上的一点,当AC 1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2时,求三棱锥−P A MB 1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分析】(1)连接AB 1交A B 1于点N ,连接MN ,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可得出MN AC //1,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成立;(2)利用线面角的定义可求得CC 1的长,分析可知点P 到平面A MB 1的距离等于点C 1到平面A MB 1的距离,可得出==−−−V V V P A MB C A MB B A C M 11111,结合锥体的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1)证明:连接AB 1交A B 1于点N ,连接MN ,因为四边形AA B B 11为平行四边形,⋂=AB A B N 11,则N 为AB 1的中点, 因为M 为B C 11的中点,则MN AC //1,1AC ⊄平面A MB 1,⊂MN 平面A MB 1,故AC //1平面A MB 1.(2)解:因为⊥CC 1平面ABC ,∴AC 1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CAC 1, 因为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AC 2,1CC ⊥平面ABC ,⊂AC 平面ABC ,∴⊥CC AC 1,则∠==ACCAC CC tan 211, 所以,==CC AC 241,1//AC 平面A MB 1,∈P AC 1,所以,点P 到平面A MB 1的距离等于点C 1到平面A MB 1的距离,因为M 为B C 11的中点,则△△===S S A MC A B C 22211211111则△===⋅=⨯−−−V V V BB S P A MB C A MB B A C M A C M 3341111111111. 20.(2023高一下·湖南长沙·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ABCD −A'B'C'D'中,M 为AD 的中点.(1)求证:'DB //平面'BMA ;(2)在体对角线'DB 上是否存在动点Q ,使得AQ ⊥平面'BMA ?若存在,求出D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分析】(1)连接'AB 交'BA 于点E ,连接EM ,证得'EM DB //,结合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DB //面'BMA .(2)根据题意,证得BA ⊥'平面'ADB ,得到平面⊥'BMA 平面'ADB ,作⊥'AQ DB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证得⊥AQ 平面'BMA ,再由△△∽'ADB QDA Rt Rt ,即可求得DQ 的长. 【详解】(1)证明:连接'AB ,交'BA 于点E ,连接EM . 因为四边形''ABB A 是正方形,所以E 是'AB 的中点, 又M 是AD 的中点,所以'EM DB //,因为⊂EM 面'BMA ,/⊂'DB 面'BMA ,所以'DB //面'BMA .(2)在对角线'DB 上存在点Q ,且=DQ ⊥AQ 平面'BMA , 证明如下:因为四边形''ABB A 是正方形,所以⊥''AB BA , 因为⊥AD 平面''ABB A ,⊂'BA 面''ABB A ,所以⊥'AD BA , 因为AB AD A =',且⊂'AB AD ,平面'ADB ,所以BA ⊥'平面'ADB ,因为⊂'BA 平面'BMA ,所以平面⊥'BMA 平面'ADB , 作⊥'AQ DB 于Q ,因为'EM DB //,所以⊥AQ EM ,因为⊂AQ 平面'ADB ,平面'ADB 平面='BMA EM ,所以⊥AQ 平面'BMA ,由△△∽'ADB QDA Rt Rt ,可得'==DB DQ AD 2所以当=DQ ⊥AQ 平面'BMA .21.(2023高一下·湖南长沙·百强名校期末)如图,在四棱锥P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侧面ADP 是正三角形,侧面ADP ⊥底面ABCD ,M 是DP 的中点.(1)求证:AM ⊥平面CDP ;(2)求直线BP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证得⊥AM DP ,由⊥CD AD ,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证得⊥CD 平面ADP ,进而得到⊥CD AM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AM 平面CDP ; (2)取AD 的中点E ,连BE ,EP ,证得⊥PE 平面ABCD ,得到∠EBP 是所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在直角△BEP 中,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因为侧面ADP 为正三角形,且M 为DP 中点,所以⊥AM DP , 又因为底面ABCD 为正方形,所以⊥CD AD .因为平面⊥ADP 平面ABCD 且平面⋂ADP 平面=ABCD AD ,⊂CD 平面ABCD , 所以⊥CD 平面ADP ,又因为⊂AM 平面ADP ,所以⊥CD AM , 因为CDDP D =,且⊂CD DP ,平面CDP ,所以⊥AM 平面CDP .(2)解:取AD 的中点E ,连BE ,EP ,因为△ADP 为正三角形,且E 为AD 中点,所以⊥PE AD ,又因为平面⊥ADP 平面ABCD ,平面⋂ADP 平面=ABCD AD ,且⊂PE 平面PAD , 所以⊥PE 平面ABCD ,所以∠EBP 是所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不妨设=AD a 2,则在等边△ADP 中,可得EP =,在直角ABE 中,==BE ;在直角中,=BP ,故∠==BP EBP EP sin所以直线与底面22.(2023高一下·浙江·百强名校期末)如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高,过的截面与上底面交于PQ ,且点是棱A C 11的中点,点在棱上.(1)试在棱上找一点,使得QD //平面,并加以证明;(2)求四棱锥−C ABQP 的体积. 【答案】(1)点为棱的中点,证明见解析;(2)43.【分析】(1)证法1:取的中点,连接DM ,B M 1,可得A B //11平面ABQP ,再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得A B PQ //11,则可得是棱的中点,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结合已知可得四边形DMB Q 1是平行四边形,可得QD B M //1,然后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证法2:由已知条件可证得PQ //平面,从而得PDAA 1是平行四边形,PD AA //1,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可得PD //面,从而得面PDQ //面,再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得结论; (2)解法一:连接,四棱锥−C ABQP 可视为三棱锥−C BPQ 和−C ABP 组合而成,然后分别求出两个三棱锥的体积即可;解法二:分别取和的中点,,连接,CM ,连接C N 1交PQ 于点,连接MG ,CG ,可证得平面⊥ABQP 平面CMNC 1,则⊥CG 平面ABQP ,然后结合已知条件求出等腰梯形ABQP 的面积,从而可求得四棱锥的体积【详解】(1)证法1:点为棱的中点,证明如下:取的中点,连接DM ,B M 1.∵AB A B //11,平面ABQP ,⊄A B 11平面ABQP ,∴A B //11平面ABQP ,∵平面,平面ABQP 平面=A B C PQ 111,∴A B PQ //11.又是棱A C 11的中点,∴是棱的中点,∴QB 1∥,=QB BC 211 ∵,分别为棱,的中点,∴DM ∥,=DM BC 21∴QB 1∥DM ,=QB DM 1∴四边形DMB Q 1是平行四边形,∴QD B M //1, ∵⊂B M 1平面,⊄OD 平面,∴QD //平面.证法2:为的中点时,QD //平面.证明如下: ∵AB //平面,平面ABQP ,平面ABQP 平面=A B C PQ 111,∴PQ AB //,⊄PQ 平面,平面,所以PQ //平面,又∵为的中点,为A C 11的中点,∴PDAA 1是平行四边形,∴PD AA //1,又∵⊄PD 平面,⊂AA 1平面,∴PD //面,又∵与PQ 在平面PDQ 内相交,∴面PDQ //面,又∵⊂QD 面PDQ ,∴DQ //平面.(2)解法一:连接,四棱锥−C ABQP 可视为三棱锥−C BPQ 和−C ABP 组合而成,三棱锥−C ABP 可视为,底面积ABCS==22,设=−V V C BAP 1,体积为==V 32111.三棱锥−C BPQ 与−C ABP 等高,体积比为底面积之比,设=−V V C BPQ 2,则△△===V V S S PQ AB BPQ BAP :::1:221,故==V V 241121,因此,=+=−V V V C ABPQ 4312,即为所求. 解法二:分别取和的中点,,连接,CM ,连接C N 1交PQ 于点,连接MG ,CG . ∵和是正三角形,且,分别是和的中点, ∴⊥CM AB ,且CM ∥C N 1,=CM C N 1,则,,,四点共面.∵平面,平面,∴⊥CC AB 1,又平面CMNC 1,⊂CC 1平面CMNC 1,⋂=CM CC C 1,∴平面CMNC 1,∵平面ABQP ,∴平面⊥ABQP 平面CMNC 1.在矩形CMNC 1中,==MN CC 1===CN CM AB 1∴===C G NG CC MN 11,∴∠=∠=︒C GC NGM 451,且==CG 1,∴∠=︒CGM 90,即⊥CG MG .又平面⊥ABQP 平面CMNC 1,平面ABQP 平面=CMNC MG 1,⊂CG 平面CMNC 1,∴⊥CG 平面ABQP .在等腰梯形ABQP 中,==PQ A B 21111,,===BQ AP∴等腰梯形ABQP 的高=h , ∴四棱锥−C ABQP 的体积形梯=⋅=⨯+⨯V CG S CG PQ AB hABQP 332111)(=+=32412113)(.23.(2023高一下·广西玉林·百强名校期末)在如图所示的七面体AA B C D C 1111中,四边形A B C D 1111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 ⊥AA 1平面A B C D 1111,∥CC AA 11,且==CC AA 211,,,分别是C C 1,,的中点.(1)求点到平面MNP 的距离;(2)若直线A C 11交PN 于点,直线交平面MNP 于点,证明:,,三点共线.【答案】(1)(2)证明见解析【分析】(1)利用三棱锥体积转换思想,先求三棱锥−C MNP 1的体积,再确定底面积△MNP ,最后得点到平面MNP 的距离即可【详解】(1)解:==⨯⨯⨯⨯=−−V V C MNP M C NP 32611111111记到平面MNP 的距离为d ,在△MNP 中,===MN NP MP △==S MNP 2221,∴△==−S d V MNPC 31MNP 1,(2)证明:∵∥AA CC 11, ∴与确定平面AA C C 11,∵,∈E 平面AA C C 11,且,∈E 平面MNP ,∴平面AAC C11平面=PMN ME ,∵⋂AC 1平面=MPN F ,∴∈F 平面PMN ,∈F 平面AA C C 11, ∴点在直线上,则,,三点共线.24.(2023高一下·福建泉州·百强名校期末)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已知P A ⊥底面ABCD ,且底面ABCD 为梯形,,,====PA AD BC AB 33,点E 在线段PD 上,=PD PE 3.(1)求证:CE //平面P AB ; (2)求证:平面P AC ⊥平面PCD .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 (2)由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详解】(1)(1)过E 作EF AD //交P A 于点F ,连接BF , 因为,所以EF BC //.又=PD PE 3,所以=AD EF 3. 又=AD BC 3,所以所以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E BF //,又CE ⊄平面P AB ,BF ⊂平面P AB , 所以CE //平面P AB .。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模块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模块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测试题(理科)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B 圆锥中过轴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D 圆台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面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空间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分别在不同的三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C、直线上的两点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D、不共线的四点确定一个平面3、“a、b是异面直线”是指①a∩b=∅,且a和b不平行;②a⊂平面α,b⊂平面β,且α∩β=∅;③a⊂平面α,b⊂平面β,且a∩b=∅;④a⊂平面α,b ⊄平面α;⑤不存在平面α,使得a⊂平面α,且b⊂平面α都成立。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④⑤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⑤4、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A、垂直B、平行C、相交不垂直D、不确定5、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一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平行,那么它和经过另一条直线的任何平面平行;②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所有直线都没有公共点,因此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③若直线与平面不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都不平行;④与一平面内无数条直线都平行的直线必与此平面平行。

A 、0B 、1C 、2D 、36、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交线的位置关系是A 、异面B 、相交C 、平行D 、不确定 7、直线a 与b 垂直,b 又垂直于平面α,则a 与α的位置关系是A 、a α⊥B 、//a αC 、a α⊆D 、a α⊆或//a α 8、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无法确定 9.已知二面角α-AB -β为︒30,P 是平面α内的一点,P 到β的距离为1.则P 在β内的射影到AB 的距离为( ). A .23B .3C .43 D .2110、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m n n m αα⎫⇒⊥⎬⊥⎭;②//m m n n αα⊥⎫⇒⎬⊥⎭;③//m m n n αα⊥⎫⇒⊥⎬⎭;④//m n m n αα⎫⇒⊥⎬⊥⎭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11、三条两两相交的直线可确定12.水平放置的△ABC 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A′C′=3,B′C′=2。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立体几何小题100例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4,点E ,F 分别是线段AB ,11C D 上的动点,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满足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则当点P 运动时,PE 的最小值是( )A .5B .4C .42.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所以,点P 在连接1111,A D B C 中点的连线上.为使当点P 运动时,PE 最小,须PE 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11AA D D ,2244()52PE =+=选D考点:1.平行关系;2.垂直关系;3.几何体的特征.2.如图在一个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 ,B ,线段,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 ,=46,AB cm AC cm =, 8,217BD cm CD cm ==,则这个二面角的度数为( )A .30︒B .60︒C .90︒D .1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BD AC θ<>=,因为CD DB BA AC =++,所以22222()222CD DB BA AC DB BA AC DB BA DB AC BA AC =++=+++⋅+⋅+⋅CA DB而依题意可知,BD AB AC AB ⊥⊥,所以20,20DB BA BA AC ⋅=⋅=所以2222||||||||2CD DB BA AC BD AC =++-⋅即222417468286cos θ⨯=++-⨯⨯所以1cos 2θ=,而[0,]θπ∈,所以60θ=︒,故选B. 考点:1.二面角的平面角;2.空间向量在解决空间角中的应用.3.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 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112222侧视图俯视图主视图A .343cmB .383cmC .33cmD .34cm【答案】B .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一四棱锥,∴体积382231312=⨯⨯==Sh V .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4.如图,P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对角线1AC 上一动点,设AP 的长度为x ,若PBD ∆的面积为(x)f ,则(x)f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设AC 与BD 交于点O ,连接OP .易证得BD ⊥面11ACC A ,从而可得BD OP ⊥.设正方体边长为1,在1Rt ACC ∆中126cos 33C AC ∠==.在AOP ∆中 22OA =,设(),03AP x x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6231222362OP x x x x ⎛⎫=+-⋅⨯=-+ ⎪ ⎪⎝⎭,所以223162OP x x =-+.所以()22231262f x x x =-+.故选A. 考点:1线面垂直,线线垂直;2函数图象.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 ,E F 分别是棱AA ',CC '的中点,过直线,E F 的平面分别与棱BB '、DD '交于,M N ,设 BM x =,[0,1]x ∈,给出以下四个命题:(1)平面MENF ⊥平面BDD B '';(2)当且仅当x=12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四边形MENF 周长()L f x =,[0,1]x ∈是单调函数; (4)四棱锥C MENF '-的体积()V h x =为常函数; 以上命题中假命题...的序号为( ) A .(1)(4) B .(2) C .(3) D .(3)(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AC EF //,B B AC BD AC '⊥⊥,,则D D B B ''⊥平面AC ,则D D B B EF ''⊥平面,又因为EMFN EF 平面⊂,则平面MENF ⊥平面BDD B '';(2)由于四边形MENF 为菱形,MN EF S MENF ⋅=21,2=EF ,要使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只需MN 最小,则当且仅当21=x 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因为1)21(2+-=x MF ,1)21(4)(2+-=x x f ,)(x f 在]1,0[上不是单调函数;(4)NE C F EC M F MENF C V V V '-'--'+=,ME C S '∆=41121=⋅'E C ,F 到平面ME C '的距离为1,1214131=⋅='-ME C F V ,又41121=⋅'⋅='∆E C S NE C ,1214131=⋅='-NE C F V ,61)(=x h 为常函数.故选(3)考点:1.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建立函数模型.6.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4 (B )4 (C )4 (D )3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连接B A 1;11//CC AA ,AB A 1∠∴是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1ADA Rt ∆中,设11=AA ,则21,231==D A AD ;在1BDA Rt ∆中,2121=B A ;在1ABA ∆中,431122111cos 1=⨯⨯-+=∠AB A ;即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4. 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π312B .π12C .π34D .π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侧棱垂直底面,底面是正方形,将此四棱锥还原为正方体,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外接球的直径,32=r ,23=∴r ,因此ππ342==r S 表面积,故答案为D. 考点:由三视图求外接球的表面积.8.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为线段A 1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1DC D P ⊥B .平面11D A P ⊥平面1A APC .1APD ∠的最大值为90 D .1AP PD +2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11DC D A ⊥ ,11DC B A ⊥,1111A B A D A = ,⊥∴1DC 平面11BCD A ,⊂P D 1平面11BCD A 因此P D DC 11⊥,A 正确;由于⊥11A D 平面11ABB A ,⊂11A D 平面P A D 11,故平面⊥P A D 11平面AP A 1 故B 正确,当2201<<P A 时,1APD ∠为钝角,C 错;将面B AA 1与面11BCD A 沿B A 1展成平面图形,正视图 侧视图俯视图线段1AD 即为1PD AP +的最小值,利用余弦定理解221+=AD ,故D 正确,故答案为C .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 9.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与另一个平面相交B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若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α,则在平面α内不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右知A 正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异面,故B 错,所以选B.考点: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0.已知如图所示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点P 、Q 分别在棱BB 1、DD 1上,且=,过点A 、P 、Q作截面截去该正方体的含点A 1的部分,则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截去后剩下几何体的主视图的是(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P 、B 1重合时,主视图为选项B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近时,主视图为选项C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远时,主视图为选项D ,因此答案为A. 考点:组合体的三视图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 )A. B. C. D.【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如图所示的三棱锥P-ABC ,它是一个正四棱锥P-ABCD 的一半,其中底面是一个两直角边都为6的直角三角形,高PE=4. 设其外接球的球心为O ,O 点必在高线PE 上,外接球半径为R , 则在直角三角形BOE 中,BO 2=OE 2+BE 2=(PE-EO )2+BE 2, 即R 2=(4-R )2+(32)2,解得:R=174,故选C.考点:三视图,球与多面体的切接问题,空间想象能力12.如右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11,AD =7,1AA =12,一质点从顶点A 射向点()4312E ,,,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1i -次到第i 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2,3,4i L i =,1L AE =,将线段1234,,,L L L L 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37411>,所以1A E 延长交11D C 于F ,过F 作FM 垂直DC 于.M 在矩形1AA FM 中分析反射情况:由于35105AM =>,第二次反射点为1E 在线段AM 上,此时153E M =,第三次反射点为2E 在线段FM 上,此时24E M =,第四次反射点为3E 在线段1AF 上,由图可知,选C.考点:空间想象能力13.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1B.2C.3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得该几何体为三棱柱,因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内切圆半径最小的是正视图(直角三角形)所对应的内切圆,所以最大球的半径为正视图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 , 则2286862r r r -+-+⇒=,故选B. 考点:三视图 内切圆 球 三棱柱14.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135AC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4 B .24 C .34 D .1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BE β⊥于E ,连结AE ,过A 作AG ∥CD ,作EG AG ⊥于G ,连结BG ,则.BG AG ⊥设2AB a =.在ABE ∆中,60,90,2,.BAE AEB AB a AE a ∠=︒∠=︒=∴=在Rt AEG ∆中,29045,90,cos 45.2GAE CAG AGE AG a a ∠=︒-∠=︒∠=︒∴=︒=在Rt ABG∆中,222cos 24AG BAG AB a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故选B .βαElBDACG考点: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2. 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1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已知(2,0,0)(2,2,0),(0,2,0),(1,1,2)A B C D .若123,,S S S 分别是三棱锥D ABC -在,,xOy yOz zOx 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 )A .123S S S ==B .21S S =且23S S ≠C .31S S =且32S S ≠D .32S S =且31S S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三棱锥ABC D -在平面xoy 上的投影为ABC ∆,所以21=S ,设D 在平面yoz 、zox 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2D 、1D ,则ABC D -在平面yoz 、zox 上的投影分别为2OCD ∆、1OAD ∆,因为)2,1,0(1D ,)2,0,1(2D ,所以212=-S S ,故选D.考点:三棱锥的性质,空间中的投影,难度中等.16.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1AE =,12BF =,将此正 方形沿DE 、DF 折起,使点A 、C 重合于点P ,则三棱锥P DEF -的体积是( ) A .13B 523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因为90,DPE DPF ∠=∠=所以,DP PE DP PF ⊥⊥又因为PE ⊂平面PEF ,PF ⊂平面PEF ,且PE PF P =,所以DP ⊥平面PEF在PEF ∆中,22223151,,1222PE PF EF EB BF ⎛⎫===+=+= ⎪⎝⎭所以222351222cos 33212EPF ⎛⎫⎛⎫+- ⎪ ⎪⎝⎭⎝⎭∠==⨯⨯,225sin 133EPF ⎛⎫∠=-= ⎪⎝⎭ 所以11355sin 122234PEF S PE PF EPF ∆=⋅⋅∠=⨯⨯⨯= 115523346PEF P DEF D PEF V V DP S ∆--==⋅⋅=⨯⨯=三棱锥三棱锥 所以应选B.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3、棱锥的体积.17.高为的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则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推出高就是四棱锥的一条侧棱,最长的侧棱就是球的直径,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解: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球的直径为2,所以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所以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故选A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球的内接多面体的知识,能够正确推出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是本题的关键,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18.二面角l αβ--为60°,A 、B 是棱l 上的两点,AC 、BD 分别在半平面,αβ内,AC l ⊥,BD l ⊥,且AB =AC =a ,BD =2a ,则CD 的长为( )A .2aB .5aC .aD .3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22cos EF d m n mn θ=++± ,对于本题中,d a =,m a =,2n =,60θ=,故()222222cos 602CD a a a a a a =++-⋅⋅⋅=.考点: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空间想象能力.19.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所有棱长的和是24,则对角线的长是( ).A.14 B .4 C .32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表示出长方体的全面积,十二条棱长度之和,然后可得对角线的长度.考点:长方体的结构特征,面积和棱长的关系.20.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所以选项C 是正确的;因为//EF l ,M 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 是唯一的,故选项D 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线AF 与中位线DE 相交于G ,已知ED A '∆是△ADE 绕DE 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动点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在线段AF 上B .恒有平面GF A '⊥平面BCDEC .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有最大值D .异面直线E A '与BD 不可能垂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A G DE FG DE ⊥⊥.所以DE ⊥平面'A FG .经过点'A 作平面ABC 的垂线垂足在AF上.所以A 选项正确.由A 可知B 选项正确.当平面'A DE 垂直于平面BCDE 时,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最大,所以C 正确.因为BD EF ,设2AC a =.所以'EF A E a ==,当'2A F a =时,32'(')2a A G GF A G GF a <+==.所以异面直线E A '与BD 可能垂直.所以D 选项不正确.考点:1.线面位置关系.2.面面的位置关系.3.体积公式.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5.空间想象力.22.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与面MPQ不垂直,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EF l,M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是唯一的,故选因为//项D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3.把四个半径都是1的球中的三个放在桌面上,使它两两外切,然后在它们上面放上第四个球,使它与前三个都相切,求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A.B.C.D.3【答案】A【解析】由题意,四球心组成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则正四面体的高.而第四个球的最高点到第四个球的球心距离为求的半径1,且三个球心到桌面的距离都为1,故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为,选A.24.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QA⊥平面ABCD,PD∥QA,QA=AB=PD.则棱锥Q-ABCD的体积与棱锥P-DCQ的体积的比值是()A. 2:1B. 1:1C. 1:2D. 1:3【答案】C【解析】设AB =a.由题设知AQ 为棱锥Q -ABCD 的高,所以棱锥Q -ABCD 的体积V 1=.易证PQ ⊥面DCQ ,而PQ =,△DCQ 的面积为,所以棱锥P -DCQ 的体积V 2=.故棱锥Q -ABCD 的体积与棱锥P -DCQ 的体积的比值为1:1,选C.25.正四面体ABCD ,线段AB //平面α,E ,F 分别是线段AD 和BC 的中点,当正四面体绕以AB 为轴旋转时,则线段AB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是( )A . [0,22]B .[22,1]C .[21,1] D .[21,22]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取AC 中点为G ,结合已知得GF //AB ,则线段AB 、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等于GF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在正四面体中,AB ⊥CD ,又GE //CD ,所以GE ⊥GF,所以222GF GE EF +=,当四面体绕AB 转动时,因为GF //平面α,GE 与GF 的垂直性保持不变,显然,当CD 与平面α垂直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短为0,此时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11F E 的长取得最小值21,当CD 与平面α平行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长为21,11F E 取得最大值22,所以射影11F E 长的取值范围是 [21,22],而G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长为定值21,所以AB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是[22,1].故选B 考点:1线面平行;2线面垂直。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设为正四面体表面(含棱)上与顶点不重合的一点,由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组成的集合记为,如果集合中有且只有个元素,那么符合条件的点有()A.个B.个C.个D.个【答案】C【解析】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1)点到其中两个点的距离相等,到另外两点的距离分别相等,且这两个距离不等,此时点位于正四面体各棱的中点,符合条件的有个点;(2)点到其中三个点的距离相等,到另外一点的距离与它到其它三点的距离不相等,此时点在正四面体各侧面的中心点,符合条件的有个点,故选C.【考点】新定义2.在等腰三角形中,点是边上异于的一点,光线从点出发,经发射后又回到原点(如图).若光线经过的中心,则等于()A.B.C.D.【答案】D;【解析】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AC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所以等腰三角形ABC的中心坐标为,因为光线从点出发,经发射后又回到原点,故点P为三角新ABC的中心在底边AB上的投影,所以AP=.3.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A.B.C.D.【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点P在侧面ABC的射影为O,.∴该三棱锥的体积.故选:B.【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4.(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底面ABC,且SB=分别是SA、SC的中点.(Ⅰ)求证:平面平面BCD;(Ⅱ)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答案】(Ⅰ)证明过程详见解析;(Ⅱ).【解析】(Ⅰ)已知SB、AB、BC两两互相垂直,故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根据线段长度可求出相应点的坐标,从而可推出,则,所以平面平面BCD.(Ⅱ)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夹角与二面角平面角的关系求出平面角的大小.试题解析:(Ⅰ).又因,所以建立如上图所示的坐标系.所以A(2,0,0),,D(1,0,1),,S(0,0,2)易得,,,又,又又因,所以平面平面BCD.(Ⅱ)又设平面BDE的法向量为,则所以又因平面SBD的法向量为所以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考点】•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证明 二面角大小的求法.5.(本小题满分12分)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为棱上的点.(1)证明:;(2)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说明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存在,点为中点.【解析】(1)先证明AB⊥AC,然后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能写出各点坐标,由共线可得D(λ,0,1),所以,即DF⊥AE;(2)通过计算,面DEF的法向量为可写成,=(3,1+2λ,2(1-λ)),又面ABC的法向量=(0,0,1),令,解出λ的值即可.试题解析:(1)证明:,又,面又面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且,即:(2)假设存在,设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由题可知面的法向量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即:或(舍)当点为中点时,满足要求.【考点】1、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方法点晴】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应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6.已知是矩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平面.(1)求证:平面;(2)若在棱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求的值.【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1)通过证明,然后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2)过作交于,则平面,且.再过作交于,所以平面,且,所以平面平面,进而满足题意.试题解析:(1)在矩形中,因为,点是的中点,所以.所以,即.又平面,所以,所以平面.(2)过作交于,则平面,且.再过作交于,所以平面,且.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从而点满足.【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B【解析】根据三视图知几何体的下面是一个圆柱,上面是圆柱的一半,所以.故应选B.【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8.(2015•汕头二模)某师傅用铁皮制作一封闭的工件,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cm,图中水平线与竖线垂直),则制作该工件用去的铁皮的面积为(制作过程铁皮的损耗和厚度忽略不计)()A.100(3+)cm2B.200(3+)cm2C.300(3+)cm2D.300cm2【答案】A【解析】本题以实际应用题为背景考查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它是底面为正方形,各个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用去的铁皮的面积即该棱锥的表面积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它是底面为正方形,各个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用去的铁皮的面积即该棱锥的表面积,其底面边长为10,故底面面积为10×10=100,与底面垂直的两个侧面是全等的直角,两直角连年长度分别为10,20,故它们的面积皆为100,另两个侧面也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中一边是底面正方形的边长10,另一边可在与底面垂直的直角三角形中求得,其长为=10,故此两侧面的面积皆为50,故此四棱锥的表面积为S=100(3+)cm2.故选:A【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9.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是侧棱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求二面角的正切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易证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又由直四棱柱的性质可得到,进而可使问题得证;(2)方法一:过点作于,过作于,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在中求得,从而求得,再在中求得,最后在中即可求得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方法二: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平面与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从而利用空间夹角公式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证明:如图,在矩形中,E为中点且,,所以,所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在直四棱柱中,因为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解:方法一: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只需在平面内过点作于,而平面.如图,过作于,连接,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所以.在中,在中,.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大小为方法二: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同理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代入公式有:,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大小为【考点】1、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2、二面角.10.(2015秋•扬州期末)已知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体积为32,则此四棱锥的侧棱长为.【答案】5【解析】利用体积求出正四棱锥的高,求出底面对角线的长,然后求解侧棱长.解: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体积为32,可得正四棱锥的高为h,=32,解得h=3,底面对角线的长为:4=8,侧棱长为:=5.故答案为:5.【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11.(2010•江苏二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A=CD=AB=1,=1,sin∠BCD=.(1)求BC的长;(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求sinD的值.【答案】(1)BC=;(2);(3)【解析】(1)根据题意可分别求得AC,CD和AB,利用=1,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求得cos∠BAC的值,进而求得∠BAC,进而利用余弦定理求得BC的长.(2)根据(1)可求得BC2+AC2=AB2.判断出∴∠ACB=,进而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得cos∠ACD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气的sin∠ACD,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三角形ABC和ACD的面积,二者相加即可求得答案.(3)在△ACD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D的长,最后利用正弦定理求得sinD的值.解:(1)由条件,得AC=CD=1,AB=2. ∵=1,∴1×2×cos ∠BAC=1.则cos ∠BAC=.∵∠BAC ∈(0,π),∴∠BAC=.∴BC 2=AB 2+AC 2﹣2AB•ACcos ∠BAC=4+1﹣2×2×=3.∴BC=.(2)由(1)得BC 2+AC 2=AB 2. ∴∠ACB=.∴sin ∠BCD==. ∵∠ACD ∈∈(0,π),∴.∴S △ACD =×1×1×=. ∴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3)在△ACD 中,AD 2=AC 2+DC 2﹣2AC•DCcos ∠ACD=1+1﹣2×1×1×=. ∴AD=.∵,∴. 【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12. (2014•阳泉二模)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 .B .3πC .D .π【答案】C【解析】由于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此四面体一定可以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由此能求出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解:由于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所以此四面体一定可以放在正方体中, 所以我们可以在正方体中寻找此四面体. 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 满足题意,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由题意可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R=,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V==.故选C.【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13.如图,一竖立在水平对面上的圆锥形物体的母线长为,一只小虫从圆锥的底面圆上的点出发,绕圆锥表面爬行一周后回到点处,则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则圆锥底面圆的半径等于()A.B.C.D.【答案】C【解析】作出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由余弦定理可得,∴.设底面圆的半径为,则有,∴.故C项正确.【考点】圆锥的计算,平面展开——最值问题.【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及有关圆锥的侧面展开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求立体图形中两点之间的曲线段的最短线路长,解答此类问题一般应把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展在一个平面内,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求解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用到的知识为:圆锥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本题的解答中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三角形,此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面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体现了“化曲面为平面”的思想方法.14.已知三棱锥中,,,,,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C【解析】如图,设是的外心,是三棱锥外接球球心,则平面,由已知平面,则,,,,所以.,所以,.故选C.【考点】棱锥的外接球,球的表面积.15.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面积为,一个内角为的菱形,俯视图为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D【解析】因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面积为,且一个内角为的菱形,所以菱形的边长为,由三视图可得,几何体是由两个底面正方形的正四棱锥组合而成,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故选D.【考点】1、三视图;2、多面体的表面积.16.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的面积为,则直三棱柱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答案】【解析】根据题意,设,则有,从而有其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其比表面积的最小值为.【考点】1、几何体的外接球;2、基本不等式;3、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方法点睛】设,则有,利用直三棱柱中,,从而直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其比表面积的最小值为.根据直三棱柱中,,侧面的面积为,设,,利用均值不等式,确定直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的最小值是关键.17.在体积为的四面体中,平面,,,,则长度的所有值为.【答案】或【解析】由题意得因此由余弦定理得:或,因此或【考点】三棱锥体积,余弦定理18.如图,正四棱锥的底面一边长为,侧面积为,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设侧面三角形的高为,则,解之可得,故棱锥的高为,所以棱锥的体积为,答案应填:.【考点】正四棱锥的侧面面积和体积公式.19.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为棱的中点,用过点的平面截去该正方体的上半部分,则剩余几何体(下半部分)的左视图为()【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剩余几何体(下半部分),可以发现C图才正确,故选C.【考点】1、直观图;2、三视图.20.如图,已知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是2,且.(1)求证:点在底面内的射影在的平分线上;(2)求棱柱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通过作图的方式先作出的射影,只需求到距离相等即是所求,利用三角形全等即可;(2)底面是等边三角形,面积容易求得,其高为,(1)可知,,,可得到,则此可求出.试题解析:(1)证明:过作平面,垂足为,作,垂足为,连接,则,,故平面,故,同理,过作,连接,则.∵,,∴,∴≌,∴,∴是的角平分线,即点在底面内的射影在的平分线上.(2)解:由(1)可知,,,在中,,∴,∴三棱柱的体积为【考点】线面垂直、几何体的体积.【易错点晴】破解线面垂直关系的技巧(1)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把握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线线垂直关系的灵活利用,这是证明空间垂直关系的基础.(2)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证明过程围绕着线面垂直这个核心而展开,这是化解空间垂直关系难点的技巧所在.21.如图,梯形中,,分别是的中点,矩形所在的平面与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1)证明:平面;(2)证明:平面;(3)若二面角为,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解析】(1)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平面,又,从而可证得平面;(2)取中点,连接,先证得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得,再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平面;(3)连接交于,连接,证明平面,则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再通过解求得的大小.试题解析:(1)平面.(2)取中点,连接,.(3)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1)知,中,,,∴,∴,∴与平面成角.【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2、线面平行的判定;3、线面角的求法.【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垂直、平行判定和线面角的求法,属于中档题.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判定定理法;证明线面平行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平行,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对应线段成比例,构造平行四边形,平行线的传递性,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求线面角的一般步骤是:一作出线面角,二证明,三求线面角的大小.22.如图,在正方形中,点分别是的中点,将分别沿、折起,使两点重合于.(Ⅰ)求证:平面⊥平面;(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解析】(Ⅰ)要证明面面垂直,可以先证明线面垂直,即可以先证明直线,进而可证明平面⊥平面;(Ⅱ)可以用传统方法也可以用向量方法,用传统方法时,可按照“作、算、证”的步骤,并结合余弦定理即可求二面角的余弦值.向量法关键是要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正确地求出二平面的法向量,进而可得到二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Ⅰ)证明:连接交于,连接.在正方形中,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所以,所以,因此,所以在等腰中,是的中点,且.因此在等腰中,,从而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即平面平面.(Ⅱ)方法一:在正方形中,连接,交于.设正方形的边长为.由于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所以,于是,从而,所以.于是,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正方形中,解得,,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方法二:由题知两两互相垂直,故以为原点,向量方向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边长为,则,所以,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得,令,得,又由题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1、面面垂直;2、二面角的平面角.23.如图4,在边长为4的菱形中,,点分别是边的中点,,沿将翻折到,连接,得到如图5的五棱锥,且.(1)求证:;(2)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得,再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证得,即可得到,再由已知可得,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得到答案;(2)设,连接,结合已知可得,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得平面,然后求出梯形的面积,代入棱锥的体积公式得到答案.试题解析:(1)证明:∵分别是边的中点,∴∵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设,连接,∵,∴为等边三角形,∴,在中,在中,,∴∵平面,平面,∴平面,∴,∴四棱锥的体积【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24.如图,棱形与正三角形的边长均为2,它们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1)求证:;(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依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需要在平面找到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即可.因为平面平面,则过点作于,连接,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2)由(1)知平面,又,为等边三角形,,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过点作于,连接,,可证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平面(2)连接,由(1),得为中点,又,为等边三角形,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令,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令,得所以,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是【考点】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2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半个圆柱加一个长方体的组合体,故其体积为【考点】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26.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1)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2)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题意易证平面,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平面平面;(2)设棱锥的体积为,易求,三棱柱的体积为,于是可得,从而得到答案.试题解析:(1)证明:由题设知BC⊥CC1,BC⊥AC,CC1∩AC=C,所以BC⊥平面ACC1A1.又DC1⊂平面ACC1A1,所以DC1⊥BC.由题设知∠A1DC1=∠ADC=45°,所以∠CDC1=90°,即DC1⊥DC.又DC∩BC=C,所以DC1⊥平面BDC.又DC1⊂平面BDC1,故平面BDC1⊥平面BDC.(2)设棱锥B—DACC1的体积为V1,AC=1.由题意得V1=××1×1=.又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1,所以(V-V1)∶V1=1∶1.故平面BDC1分此棱柱所得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1.【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信的结构特征;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易错点睛】(1)两平面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这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此性质是在课本习题中出现的,在不是很复杂的题目中要对此进行证明.27.如图1,,,过动点作,垂足在线段上且异于点,连接,沿将折起,使(如图2所示).(Ⅰ)当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Ⅱ)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设点分别为棱的中点,试在棱上确定一点,使得,并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答案】(I);(II)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大小为.【解析】(I)设,利用三棱锥体积公式求得体积的表达式为,利用导数或者基本不等式求出其最大值.(II)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利用求出,然后利用法向量求出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试题解析:解析:(Ⅰ)方法一:在图1所示的中,设,则.由,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由折起前知,折起后(如图2),,,且.所以平面.又,所以.于是,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当,即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方法二:同方法一,得.令,由,且,解得.当时,;当时,.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故当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Ⅱ)方法一: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Ⅰ)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于是可得,,且.设,则,因为等价于,解得,.所以当(即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时,.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及,得可取.设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则由,可得,即.故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方法二:由(Ⅰ)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如图b,取的中点,连结,则.由(Ⅰ)知平面,所以平面.如图c,延长至点使得,连,则四边形为正方形,所以.取的中点,连结,又为的中点,则,所以.因为平面,又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因为当且仅当,而点是唯一的,所以点是唯一的.即当(即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时,.连结,由计算得,所以与是两个共底边的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d所示,取的中点,连接,则平面.在平面中,过点作于,则平面,故是与平面所成的角.在中,易得,所以是正三角形,故,故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考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28.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 F;(2)平面B1DE⊥平面A1C1F.【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而线线平行的寻找往往结合平面几何的知识,如中位线的性质等;(2)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即从线面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面垂直的证明,往往需要多次利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试题解析:证明:(1)在直三棱柱中,在三角形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于是,又因为DE平面平面,所以直线DE//平面.(2)在直三棱柱中,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因为直线,所以【考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名师】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4)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29.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四面体四个面中最大的面积是()A.B.C.D.【答案】D【解析】将该几何体放入边长为的正方体中,由三视图可知该四面体为有由直观图可知,最大面积为三角形的面积,在三角形中,所以面积故选D.【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有时还需要将不规则几何体补形成常见几何体,来增加直观图的立体感.30.如图,在四棱锥中,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底面.(1)求证:;(2)已知是上一点, 且平面.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1.【解析】(1)连接交于,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与已知条件证得平面,由此推出,从而通过解三角形推出,进而推出平面,可使问题得证;(2)取的中点, 连接,当为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然后结合中位线定理推出平面,由此可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交于,底面,平面,则,即,即平面.(2)取的中点, 连接,当为的中点时,平面,证明如下:,由(1) 得,则,则是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底面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考点】1、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点到平面的距离.【方法点睛】解答空间几何体中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相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证明线面平行时,通常利用中位定理得到线线平行,从而推出面面平行,进而推出线面平行.31.已知正三角形边长为2,将它沿高翻折,使点与点间的距离为,此时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答案】。

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立体几何 》练习题一、 选择题1、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A 、垂直B 、平行C 、相交不垂直D 、不确定2.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与1A C 垂直的是( )A. BDB. CDC. BCD. 1CC3、线n m ,和平面βα、,能得出βα⊥的一个条件是( )A.βα//n ,//m ,n m ⊥B.m ⊥n ,α∩β=m ,n ⊂αC.αβ⊆⊥m n n m ,,//D.βα⊥⊥n m n m ,,//4、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A.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与β平行;B.直线a//α,a//βC.直线a α⊂,直线b β⊂,且a//β,b//αD.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5、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n //α,则m n ⊥ ②若αβ//,βγ//,m ⊥α,则m ⊥γ③若m //α,n //α,则m n // 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6.点P 为Δ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O ⊥平面ABC ,垂足为O,若PA=PB=PC ,则点O 是ΔABC 的( )A.内心B.外心C.重心D.垂心7. 若l 、m 、n 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若//,,l n αβαβ⊂⊂,则//l nB .若,l αβα⊥⊂,则l β⊥C. 若,//l l αβ⊥,则αβ⊥ D .若,l n m n ⊥⊥,则//l m8. 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任意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A.3B.2C.1D.09. 设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 .若m ∥α,n ∥α,则m ∥n B .若m ∥α,m ∥β,则α∥βC .若m ∥n,m ⊥α,则n ⊥αD .若m ∥α,α⊥β,则m ⊥β10. 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l α,//l β,则//αβB .若l α⊥,l β⊥,则//αβC .若l α⊥,//l β,则//αβD .若αβ⊥,//l α,则l β⊥ 二、填空题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AB ,BC 中点,则三棱锥B —B 1EF 的体积为 .12.对于空间四边形ABCD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AC ,BD=CD 则BC ⊥AD ;②若AB=CD ,AC=BD 则BC ⊥AD ;③若AB ⊥AC ,BD ⊥CD 则BC ⊥AD ;④若AB ⊥CD , BD ⊥AC 则BC ⊥AD ;其中真命题序号是 .13. 已知直线b//平面α,平面α//平面β,则直线b 与β的位置关系为 .14. 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PA ⊥平面ABC ,此图形中有 个直角三角形参考答案 选择题:AACDA,BCCCB填空题:11、1312、①④ 13、//b b ββ⊂或 14、4A B C P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2024届高考数学专项立体几何大题含答案

2024届高考数学专项立体几何大题含答案

立体几何大题1.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线面平行,经过直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面面平行判定定理2: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面面平行(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平面互相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性质定理2:两平面互相平行,一平面与两平面相交,则交线互相平行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垂直(或: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面面垂直)(5)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交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异面直线所成角cos θ=cos a ,b =|a ⋅b ||a |⋅|b |=|x 1x 2+y 1y 2+z 1z 2|x 12+y 12+z 12⋅x 22+y 22+z 22(其中θ(0°<θ≤90°)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7.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β=AB ⋅m |AB ||m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8.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cos θ=m ⋅n |m ||n |(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9.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2024届高考数学专项立体几何大题含答案模拟训练一、解答题1(22·23下·湖南·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AC =BB ,点D 为棱BB 的中点,AE =13AC .(1)求DE 的长度;(2)求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2(22·23下·绍兴·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DE ⊥平面BCD ,△ABC 为正三角形,△BCD 为等腰Rt △,∠BDC =90°,AB =2,DE =2.(1)求证:AE ⊥BC ;(2)若AE ⎳平面BCD ,求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的正弦值.3(22·23·张家口·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CBB1=60°,AB= BC=2,AC=AB1=2.(1)证明:平面ACB1⊥平面BB1C1C;(2)求平面ACC1A1与平面A1B1C1夹角的余弦值.4(22·23·湛江·二模)如图1,在五边形ABCDE中,四边形ABCE为正方形,CD⊥DE,CD=DE,如图2,将△ABE沿BE折起,使得A至A1处,且A1B⊥A1D.(1)证明:DE⊥平面A1BE;(2)求二面角C-A1E-D的余弦值.5(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AC =4,BE =3,点F 在AC 上.(1)若BF ⎳平面CDE ,求CF ;(2)若F 是AC 的中点,求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6(22·23下·湖北·二模)如图,S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内接于⊙O ,AC ⊥BC ,AC =BC =322,AM =2MS ,AS =3,PQ 为⊙O 的一条弦,且SB ⎳平面PMQ .(1)求PQ 的最小值;(2)若SA ⊥PQ ,求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正弦值.7(22·23·深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PA= AD=2AB,点M是PD的中点.(1)证明:AM⊥PC;(2)设AC的中点为O,点N在棱PC上(异于点P,C),且ON=OA,求直线AN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8(22·23下·温州·二模)已知三棱锥D-ABC中,△BCD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AC=AD, AD与平面B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1)求证:AD⊥BC;(2)求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的正弦值.9(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四面体ABCD,AD⊥CD,AD=CD,AC=2,AB=3,∠CAB=60°,E为AB上的点,且AC⊥DE,DE与平面ABC所成角为30°,(1)求三棱锥D-BCE的体积;(2)求二面角B-CD-E的余弦值.10(22·23下·襄阳·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矩形,∠BAC=90°,AB= AC=2,AA1=4,A1在底面ABC的射影为BC的中点N,M为B1C1的中点.(1)求证:平面A1MNA⊥平面A1BC;(2)求平面A1B1BA与平面BB1C1C夹角的余弦值.11(22·23·唐山·二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C是等边三角形,侧面ACC1A1⊥底面ABC,且AA1=AC,∠AA1C1=120°,M是CC1的中点.(1)证明:A1C⊥BM.(2)求二面角A1-BC-M的正弦值.12(22·23下·盐城·三模)如图,该几何体是由等高的半个圆柱和14个圆柱拼接而成,点G为弧CD的中点,且C,E,D,G四点共面.(1)证明:平面BDF⊥平面BCG;(2)若平面BDF与平面ABG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55,且线段AB长度为2,求点G到直线DF的距离.13(22·23下·江苏·三模)如图,圆锥DO中,AE为底面圆O的直径,AE=AD,△ABC为底面圆O的内接正三角形,圆锥的高DO=18,点P为线段DO上一个动点.(1)当PO=36时,证明:PA⊥平面PBC;(2)当P点在什么位置时,直线PE和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14(22·23下·镇江·三模)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60°,四边形PACQ为矩形,PA=1,从下列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并解答问题(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①BP,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相等;②三棱锥P-ABD体积为33;③cos∠BPA=55(1)平面PACQ⊥平面ABCD;(2)求二面角B-PQ-D的大小;(3)求点C到平面BPQ的距离.15(22·23下·江苏·一模)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 1B 1BA ⊥平面ABC ,侧面A 1B 1BA 为菱形,∠ABB 1=π3,AB 1⊥AC ,AB =AC =2,E 是AC 的中点.(1)求证:A 1B ⊥平面AB 1C ;(2)点P 在线段A 1E 上(异于点A 1,E ),AP 与平面A 1BE 所成角为π4,求EP EA 1的值.16(22·23下·河北·三模)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其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且PO ⊥平面ABCD ,OC =1,OD =OP =2,M 是PD 的中点,N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1)当平面OMN ⎳平面PBC 时,试确定点N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在(1)的前提下,点Q 在直线MN 上,以PQ 为直径的球的表面积为214π.以O 为原点,OC ,OD ,O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求点Q 的坐标.17(22·23·汕头·三模)如图,圆台O1O2的轴截面为等腰梯形A1ACC1,AC=2AA1=2A1C1=4,B为底面圆周上异于A,C的点.(1)在平面BCC1内,过C1作一条直线与平面A1AB平行,并说明理由;(2)若四棱锥B-A1ACC1的体积为23,设平面A1AB∩平面C1CB=l,Q∈l,求CQ的最小值.18(19·20下·临沂·二模)如图①,在Rt△ABC中,B为直角,AB=BC=6,EF∥BC,AE=2,沿EF将△AEF折起,使∠AEB=π3,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点D在线段AC上.(1)求证:平面AEF⊥平面ABC;(2)若AE⎳平面BDF,求直线AF与平面BDF所成角的正弦值.19(22·23下·广州·三模)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AB=AP=2,PA⊥平面ABCD,E,F分别是线段PB,PD的中点,G是线段PC上的一点.(1)求证:平面EFG⊥平面PAC;(2)若直线AG与平面A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且G点不是线段PC的中点,求三棱锥E-ABG体积.20(22·23下·长沙·一模)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为2,∠A1AB=60°,点A1在下底面ABC 的投影为AB的中点O.(1)在棱BB1(含端点)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A1D⊥AC1若存在,求出BD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求点A1到平面BCC1B1的距离.21(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三棱台ABC -A 1B 1C 1,AB ⊥BC ,AC ⊥BB 1,平面ABB 1A 1⊥平面ABC ,AB =6,BC =4,BB 1=2,AC 1与A 1C 相交于点D ,AE =2EB,且DE ∥平面BCC 1B 1.(1)求三棱锥C -A 1B 1C 1的体积;(2)平面A 1B 1C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α,CC 1与平面A 1B 1C 所成角为β,求证:α+β=π4.22(22·23·衡水·一模)如图所示,A ,B ,C ,D 四点共面,其中∠BAD =∠ADC =90°,AB =12AD ,点P ,Q 在平面ABCD 的同侧,且PA ⊥平面ABCD ,CQ ⊥平面ABCD .(1)若直线l ⊂平面PAB ,求证:l ⎳平面CDQ ;(2)若PQ ⎳AC ,∠ABP =∠DAC =45°,平面BPQ ∩平面CDQ =m ,求锐二面角B -m -C 的余弦值.23(22·23下·湖北·三模)已知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各条棱长均为2,且有∠AA1D1=∠AA1B1=∠D1A1B1=60°.(1)求证:平面AA1C1C⊥平面A1B1C1D1;(2)求直线B1D与平面AA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24(22·23下·武汉·三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2,E为线段PB的中点,F为线段BC上的动点.(1)求证:平面AEF⊥平面PBC;(2)求平面AEF与平面PDC夹角的最小值.25(22·23下·黄冈·三模)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CD,AE∥CD,AE=BE=2CD=2,CE =3.将四边形AECD沿AE折起,使得BC=3,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1)若G为AB的中点,证明:DG⊥平面ABE;(2)若F为BE上一动点,且二面角B-AD-F的余弦值为63,求EFEB的值.26(22·23·德州·三模)图1是直角梯形ABCD,AB⎳CD,∠D=90°,AD=3,AB=2,CD=3,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以BE为折痕将△BCE折起,使点C到达C1的位置,且AC1=6,如图2.(1)求证:平面BC1E⊥平面ABED;(2)在线段BE上存在点P使得PA与平面ABC1的正弦值为365,求平面BAC1与PAC1所成角的余弦值.27(22·23·山东·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CD,AB⊥BC,PA =AB=BC=2,CD=4.(1)证明:AD⊥PC;(2)若M为线段PB的靠近B点的四等分点,判断直线AM与平面PDC是否相交?如果相交,求出P到交点H的距离,如果不相交,说明理由.28(22·23·黄山·三模)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D,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CE和DF相交于点H,平面CDEF⊥平面ABCD,BC=2AD,∠DCF=60°,G是线段BE上一动点(不含端点).(1)当点G为线段BE的中点时,证明:AG⎳平面CDEF;(2)若AD=1,CD=DE=2,且直线DG与平面CDEF成45°角,求二面角E-DG-F的正弦值.29(22·23·菏泽·三模)已知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其中AA1=2AC=4,AB=BC,F为BB1的中点,点E是CC1上靠近C1的四等分点,A1F与底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 2.(1)求证:平面AFC⊥平面A1EF;(2)在线段A1F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得平面AFC与平面NB1C1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77,若存在,确定点N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22·23·福州·三模)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PA=2,AB=AC=1,将△PAB绕着PA逆时针旋转π3到△PAD的位置,得到如图所示的组合体,M为PD的中点.(1)当∠BAC为何值时,该组合体的体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2)当PC⎳平面MAB时,求直线PC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31(22·23·福州·二模)如图1,在△ABC 中,AB =AC =2,∠BAC =2π3,E 为BC 的中点,F 为AB 上一点,且EF ⊥AB .将△BEF 沿EF 翻折到△B EF 的位置,如图2.(1)当AB =2时,证明:平面B AE ⊥平面ABC ;(2)已知二面角B -EF -A 的大小为π4,棱AC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直线B E 与平面B M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10?若存在,确定M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22·23·三明·三模)如图,平面五边形ABCDE 由等边三角形ADE 与直角梯形ABCD 组成,其中AD ∥BC ,AD ⊥DC ,AD =2BC =2,CD =3,将△ADE 沿AD 折起,使点E 到达点M 的位置,且BM =a .(1)当a =6时,证明AD ⊥BM 并求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2)已知点P 为棱CM 上靠近点C 的三等分点,当a =3时,求平面PBD 与平面ABCD 夹角的余弦值.33(22·23·宁德·一模)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DC ,AD =4,AB =3,∠ADE =60°,将△ADE 沿AE 折起,使平面ADE ⊥平面ABCE ,得到图②所示几何体.(1)若M 为BD 的中点,求四棱锥M -ABCE 的体积V M -ABCE ;(2)在线段D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平面MAC 与平面ABC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35,如果存在,求出DMDB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34(22·23·龙岩·二模)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AB =AC =2,侧面A 1ACC 1为矩形,∠A 1AB =2π3,三棱锥C 1-ABC 的体积为233.(1)求侧棱AA 1的长;(2)侧棱CC 1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直线AE 与平面A 1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若存在,求出线段C 1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5(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A1B1C1中,AA1⎳BB1⎳CC1,AA1⊥平面A1B1C1,△A1B1C1为等边三角形,A1B1=BB1=2,AA1=3,CC1=1,点M是AC的中点.(1)若点G是△A1B1C1的重心,证明;点G在平面BB1M内;(2)求二面角B1-BM-C1的正弦值.36(22·23下·浙江·三模)如图,三棱台ABC-A1B1C1中,A1C1=4,AC=6,D为线段AC上靠近C的三等分点.(1)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A1B⎳平面C1DE,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BEBC的值;(2)若A1A=AB=4,∠A1AC=∠BAC=π3,点A1到平面ABC的距离为3,且点A1在底面ABC的射影落在△ABC内部,求直线B1D与平面ACC1A1所成角的正弦值.37(22·23下·苏州·三模)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62的等边三角形,且PA= PB=PC=6,PD⊥平面ABC,垂足为D,DE⊥平面PAB,垂足为E,连接PE并延长交AB于点G.(1)求二面角P-AB-C的余弦值;(2)在平面PAC内找一点F,使得EF⊥平面PAC,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的体积.38(22·23·沧州·三模)如图,该几何体是由等高的半个圆柱和14个圆柱拼接而成.C,E,D,G在同一平面内,且CG=DG.(1)证明:平面BFD⊥平面BCG;(2)若直线GC与平面ABG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5,求平面BFD与平面ABG所成角的余弦值.39(23·24上·永州·一模)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面PAD为正三角形,且AD=2AB=4,M、N分别为PD、BC的中点,H在线段PC上,且PC=3PH.(1)求证:MN⎳平面PAB;(2)当AM⊥PC时,求平面AMN与平面HMN的夹角的余弦值.40(22·23·潍坊·三模)如图,P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C为底面直径,△ABD为底面圆O的内接正三角形,且边长为3,点E在母线PC上,且AE=3,CE=1.(1)求证:PO∥平面BDE;(2)求证:平面BED⊥平面ABD(3)若点M为线段PO上的动点.当直线DM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时,求此时点M到平面ABE的距离.立体几何大题1.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线面平行,经过直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面面平行判定定理2: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面面平行(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平面互相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性质定理2:两平面互相平行,一平面与两平面相交,则交线互相平行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垂直(或: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面面垂直)(5)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交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异面直线所成角cos θ=cos a ,b =|a ⋅b ||a |⋅|b |=|x 1x 2+y 1y 2+z 1z 2|x 12+y 12+z 12⋅x 22+y 22+z 22(其中θ(0°<θ≤90°)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7.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β=AB ⋅m |AB ||m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8.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cos θ=m ⋅n |m ||n |(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9.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模拟训练一、解答题1(22·23下·湖南·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AC =BB ,点D 为棱BB 的中点,AE =13AC .(1)求DE 的长度;(2)求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393(2)34【分析】(1)在△ABC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到AC =23,在△ABE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BE =233,即可求得DE =DB 2+BE 2=393;(2)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与平面BDE 的法向量,即可求解【详解】(1)因为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BC =AB 2+BC 2-AC 22AB ⋅BC=22+22-AC 22×2×2=-12,解得AC =23,则AE =13AC =233,在△ABE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AE =AB 2+AE 2-BE 22AB ⋅AE =22+233 2-BE 22×2×233=32,解得BE =233,又AC =BB =23,所以BD =12BB =3,因为BB ⊥平面ABC ,BE ⊂平面ABC ,所以BB ⊥BE ,在直角三角形DBE 中,DE =DB 2+BE 2=(3)2+233 2=393;(2)因为AE =BE =233,所以∠ABE =∠BAE =30°,则∠CBE =∠ABC -∠ABE =120°-30°=90°,则BE ,BC ,BB 两两互相垂直,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CD =x ,y ,z ⋅0,-2,3 =-2y +3z =0n ⋅CE =x ,y ,z ⋅233,-2,0 =233x -2y =0 ,得z =233y x =3y,令y =3,得平面C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3,3,2 ;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为m =0,1,0 .设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大小为θ,则cos θ=m ⋅n m n =0,1,0 ⋅3,3,2 1×4=34,故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为34.2(22·23下·绍兴·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DE ⊥平面BCD ,△ABC 为正三角形,△BCD 为等腰Rt △,∠BDC =90°,AB =2,DE =2.(1)求证:AE ⊥BC ;(2)若AE ⎳平面BCD ,求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法一:由分析可知,∠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设∠AFD =α,当α<90°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当α>90°时,求出EH ,BE ,即可得出答案;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BE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ABC 的法向量,由线面角的向量公式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设F 为BC 中点,连接AF ,EF ,则由△ABC 为正三角形,得AF ⊥BC ;DE ⊥平面BCD ,且△B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计算可得:BE =CE =2,∴EF ⊥BC .EF ∩AF =F ,EF ,AF ⊂面AEF ,于是BC ⊥面AEF ,AE ⊂面AEF ,从而BC ⊥AE .(2)法一:由(1)可知,过点E 作EH ⊥AF ,垂足为H ,则∠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当AE ⎳平面BCD 时,可得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 2.设∠AFD =α,所以AF ⋅sin α=2,可得sin α=63,当α<90°时,cos α=33,不妨设A 在底面BCD 射影为O ,则FO =1,此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当α>90°时,FO =1,此时O 在DF 的延长线上,作EH ⊥AF ,由于AODE 为矩形,可得AE =DO =2,AE ∥OD ,可得sin ∠EAH =63,可得EH =263.于是sin ∠EBH =EH BE=63.法二:建立如图坐标系,可得F 0,0,0 ,B 1,0,0 ,C -1,0,0 ,D 0,1,0 ,E 0,1,2 ,A 0,a ,b由AF =3,解得a 2+b 2=3,又∵AE ⎳平面BCD ,令n =0,0,1 ,可得AB ⋅n =0,解得b =2,a =±1.当a =1时A ,E 重合,所以a =-1,此时A 0,-1,2 .不妨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CB ⋅m =0CA ⋅m =0代入得x -y +2z =02x =0 ,令z =1,则y =2,所以m =0,2,1 .由于BE =-1,1,2 ,不妨设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BE ,m |=63.3(22·23·张家口·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菱形,∠CBB 1=60°,AB =BC =2,AC =AB 1=2.(1)证明: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求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57.【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2)利用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进行求解.【详解】(1)如图,连接BC 1,交B 1C 于O ,连接AO .因为侧面BB 1C 1C 为菱形,所以B 1C ⊥BC 1,且O 为BC 1的中点.又AC =AB 1=2,故AO ⊥B 1C .又AB =BC =2,且∠CBB 1=60°,所以CO =1,BO =3,所以AO =AC 2-CO 2=1.又AB =2,所以AB 2=BO 2+AO 2,所以AO ⊥BO .因为BO ,CB 1⊂平面BB 1C 1C ,BO ∩CB 1=O ,所以AO ⊥平面BB 1C 1C .又AO ⊂平面ACB 1,所以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由(1)知,OA ,OB ,OB 1两两互相垂直,因此以O 为坐标原点,OB ,OB 1,O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A (0,0,1),B (3,0,0),C (0,-1,0),C 1(-3,0,0).故CC 1 =(-3,1,0),CA =(0,1,1),CB =(3,1,0).设n =(x 1,y 1,z 1)为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则有n ⋅CC 1 =0n ⋅CA =0 ,即-3x 1+y 1=0y 1+z 1=0 ,令x 1=1,则n =(1,3,-3).设m =(x 2,y 2,z 2)为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则有m ⋅CA =0m ⋅CB =0,即y 2+z 2=03x 2+y 2=0 ,令x 2=1,则m =(1,-3,3).因为平面A 1B 1C 1∥平面ABC ,所以m =(1,-3,3)也是平面A 1B 1C 1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 <n ,m > =n ⋅m n m=1-3-3 7×7=57.所以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57. 4(22·23·湛江·二模)如图1,在五边形ABCDE 中,四边形ABCE 为正方形,CD ⊥DE ,CD =DE ,如图2,将△ABE 沿BE 折起,使得A 至A 1处,且A 1B ⊥A 1D .(1)证明:DE ⊥平面A 1BE ;(2)求二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已知易得DE ⊥BE ,即可证明线面垂直;(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公式法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意得∠BEC =∠CED =π4,∠BED =π2,DE ⊥BE ,又A 1B ⊥A 1D ,A 1E ∩A 1D =A 1,A 1E ,A 1D ⊂面A 1ED ,所以A 1B ⊥面A 1ED ,又DE ⊂面A 1ED ,则DE ⊥A 1B ,又DE ⊥BE ,A 1B ∩BE =B ,A 1B ⊂平面A 1BE ,BE ⊂平面A 1BE ,所以DE ⊥平面A 1BE .(2)取BE 的中点O ,可知BE =2CD ,OE =CD ,由DE ⊥BE ,且CD ⊥DE 可得OE ⎳CD ,所以四边形OCD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O ∥DE ,则CO ⊥平面A 1BE ,设BE =2,以点O 为坐标原点,OB ,OC ,OA 1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1(0,0,1),E (-1,0,0),B (1,0,0),C (0,1,0),D (-1,1,0),EA 1 =(1,0,1),EC =(1,1,0),ED =(0,1,0),设平面A 1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 =(x 1,y 1,z 1),则n 1 ⋅EA 1 =0n 1 ⋅EC =0 ,即x 1+z 1=0x 1+y 1=0 ,取x 1=1,则n 1 =(1,-1,-1),设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 =(x 2,y 2,z 2),则n 2 ⋅E 1A =0n 2 ⋅ED =0 ,即x 2+z 2=0y 2=0 ,取x 2=1,则n 2 =(1,0,-1),所以cos n 1 ,n 2 =n 1 ⋅n 2 n 1 n 2=63,由图可知,二面角C -A 1E -D 为锐角,所以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为63.5(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AC =4,BE =3,点F 在AC 上.(1)若BF ⎳平面CDE ,求CF ;(2)若F 是AC 的中点,求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答案】(1)CF =1(2)8517【分析】(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依题意可得DM ⊥AC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DM ⊥平面ABC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的法向量,设F a ,0,0 ,a ∈2,-2 ,依题意可得BF ⋅n =0求出a 的值,即可得解;(2)依题意点F 与点M 重合,利用空间向量法计算可得.【详解】(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ACD 为正三角形,AC =4,则DM ⊥AC ,且DM =2 3.所以DM ⊥平面ABC ,又△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BM ⊥AC ,所以BM =23,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23,0 ,C -2,0,0 ,D 0,0,23 ,E 0,23,3 ,所以CD =2,0,23 ,CE =2,23,3 ,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CD =2x +23z =0n ⋅CE =2x +23y +3z =0,令x =3,则z =-3,y =-32,则n =3,-32,-3 ,设F a ,0,0 ,a ∈-2,2 ,则BF =a ,-23,0 ,因为BF ⎳平面CDE ,所以BF ⋅n =3a +-23 ×-32+0×-3 =0,解得a =-1,所以F 为CM 的中点,此时CF =1.(2)若F 是AC 的中点,则点F 与点M 重合,则平面FDE 的一个法向量可以为m =1,0,0 ,设二面角F -DE -C 为θ,显然二面角为锐角,则cos θ=m ⋅n m ⋅n=332+-32 2+-3 2=651,所以sin θ=1-cos 2θ=1-651 2=8517,所以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为8517.6(22·23下·湖北·二模)如图,S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内接于⊙O ,AC ⊥BC ,AC =BC =322,AM =2MS ,AS =3,PQ 为⊙O 的一条弦,且SB ⎳平面PMQ .(1)求PQ 的最小值;(2)若SA ⊥PQ ,求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22(2)3010【分析】(1)作出辅助线,找到符合要求的PQ ,并利用垂径定理得到最小值;(2)在第一问基础上,得到当PQ 取得最小值时,SA ⊥PQ ,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线面角.【详解】(1)过点M 作MH ⎳SB 交AB 于点H ,过点H 作PQ ⊥AB ,此时满足SB ⎳平面PMQ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PQ =2r 2-d 2,当弦心距d 最大时,d =OH ,弦长最短,即PQ 取得最小值,因为AM =2MS ,AS =3,所以AH =2HB ,因为AC ⊥BC ,AC =BC =322,由勾股定理得AB =322⋅2=3,故AH =2,HB =1,连接OQ ,则OQ =32,由勾股定理得HQ =OQ 2-OH 2=94-14=2,所以PQ =2HQ =22;(2)连接OS ,则OS ⊥平面ACB ,因为PQ ⊂平面ACB ,故OS ⊥PQ ,而SA ⊥PQ ,OS ∩SA =S ,所以PQ ⊥平面AOS ,即有PQ ⊥AB .以O 为坐标原点,过点O 且平行PQ 的直线为x 轴,OB 所在直线为y 轴,OS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2,12,0 ,Q 2,12,0 ,B 0,32,0 ,C 32,0,0 ,M 0,-12,3 ,设平面BCM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CB =x ,y ,z ⋅-32,32,0 =-32x +32y =0m ⋅MB =x ,y ,z ⋅0,2,-3 =2y -3z =0,令x =1,则y =1,z =233,故m =1,1,233,设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sin θ=cos PQ ,m =PQ ⋅m PQ ⋅m =22,0,0 ⋅1,1,233 22×1+1+43=3010.故直线PQ与平面BCM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0 10.7(22·23·深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PA= AD=2AB,点M是PD的中点.(1)证明:AM⊥PC;(2)设AC的中点为O,点N在棱PC上(异于点P,C),且ON=OA,求直线AN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10【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PD,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CD⊥平面PAD,则CD⊥AM,所以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M⊥平面PCD,从而可得结论;(2)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因为PA=AD,点M是PD的中点,所以AM⊥PD.因为PA⊥平面ABCD,PA⊂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ABCD,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CD⊥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AM,因为PD∩CD=D,PD,CD⊂平面PCD,所以AM⊥平面PCD,因为PC⊂平面PCD,所以AM⊥PC.(2)解:由题意可得AB,AD,AP两两垂直,设AB=1,如图,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1,0,0),C(1,2,0),D(0,2,0),P(0,0,2),22所以AM =0,22,22 ,AC =1,2,0 ,设平面AC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AM ⋅n =22y +22z =0AC ⋅n =x +2y =0,令y =-1可得x =2,z =1,所以平面ACM 的一个法向量n =2,-1,1 .PC =1,2,-2 ,设N x N ,y N ,z N ,PN =λPC =λ,2λ,-2λ (0<λ<1),即x N ,y N ,z N -2 =λ,2λ,-2λ ,所以N λ,2λ,2-2λ .又O 12,22,0 ,ON =OA =32,所以λ-12 2+2λ-22 2+(2-2λ)2=34,化简得5λ2-7λ+2=0,解得λ=25或λ=1(舍去).所以AN =25,225,325,设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n ⋅AN n ⋅AN=3252+1+1×425+825+1825=1510,所以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10.8(22·23下·温州·二模)已知三棱锥D -ABC 中,△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 =AC =AD ,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1)求证:AD ⊥BC ;(2)求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3【分析】(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证明BC ⊥平面ADE ,即可得证;(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从而可得OA ⊥平面BCD ,则∠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进而可得AB =AC =AD =3,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解△BDH 即可得解.【详解】(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因为△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所以DE ⊥BC ,又AE ∩DE =E ,AE ,DE ⊂平面ADE ,所以BC ⊥平面ADE ,因为AD ⊂平面ADE ,所以AD ⊥BC ;(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则点O 在DE 上,且OD =23DE ,由AB =AC =AD ,△BCD 是正三角形,得三棱锥A -BCD 为正三棱锥,则OA ⊥平面BCD ,故∠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又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所以OD AD =3×32×23AD=33,即AB =AC =AD =3,即三棱锥A -BCD 是正四面体,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在△BDH 中,BH =DH =332,BD =3,则cos ∠BHD =BH 2+DH 2-BD 22⋅BH ⋅DH =274+274-92×332×332=13,所以sin ∠BHD =1-cos 2∠BHD =223,所以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223.9(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四面体ABCD ,AD ⊥CD ,AD =CD ,AC =2,AB =3,∠CAB =60°,E 为AB 上的点,且AC ⊥DE ,DE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30°,(1)求三棱锥D -BCE 的体积;(2)求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答案】(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分析】(1)取AC 中点F ,可证明AC ⊥平面DEF ,得平面ABC ⊥平面DEF ,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由正弦定理求得∠FDE ,有两个解,在∠FDE =60°时可证DF ⊥平面ABC ,在∠FDE =120°时,取FE 中点H 证明DH ⊥平面ABC ,然后由棱锥体积公式计算体积;(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详解】(1)取AC 中点F ,连接FE ,FD ,因为AD =CD ,所以DF ⊥AC ,又AC ⊥DE ,DE ∩DF =D ,DE ,DF ⊂平面DEF ,所以AC ⊥平面DEF ,而FE ⊂平面DEF ,所以AC ⊥FE ,由AC ⊥平面DEF ,AC ⊂平面ABC 得平面ABC ⊥平面DEF ,因此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所以∠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AD =CD ,AC =2,因此DF =12AC =1,在△DEF 中,由正弦定理EF sin ∠FDE =DF sin ∠DEF 得1sin30°=3sin ∠FDE ,sin ∠FDE =32,∠FDE 为△DEF 内角,所以∠FDE =60°或120°,S △ABC =12AB ×AC ×sin ∠BAC =12×3×2×sin60°=333,S △CBE =BE BAS △ABC =3-23×332=32,若∠FDE =60°,则∠DFE =90°,即DF ⊥FE ,AC ∩FE =F ,AC ,FE ⊂平面ABC ,所以DF ⊥平面ABC ,V D -BCE =13S △BCE ⋅DF =13×32×1=36;若∠FDE =120°,则∠DFE =30°,DF =DE =1,取EF 中点H ,连接DH ,则DH ⊥EF ,因为平面ABC ⊥平面DEF ,平面ABC ∩平面DEF =EF ,而DH ⊂平面DEF ,所以DH ⊥平面ABC ,DH =DF sin ∠DFE =1×sin30°=12,所以V D -BCE =13S △BCE ⋅DF =13×32×12=312;(2)若∠FDE =60°,以FA ,FE ,FD 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则D (0,0,1),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0,1),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33,即m =(33,-1,-3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955×7=19385385,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19385;若∠FDE =120°,以FA 为x 轴,FE 为y 轴,过F 且平行于H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FH =12FE =32,则D 0,32,12 ,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32,12 ,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32y 1+12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53,即m =(33,-1,-5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32y 2+1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15103×7=25721721,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25721721.10(22·23下·襄阳·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矩形,∠BAC =90°,AB =AC =2,AA 1=4,A 1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N ,M 为B 1C 1的中点.(1)求证:平面A 1MNA ⊥平面A 1BC ;(2)求平面A 1B 1BA 与平面BB 1C 1C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015【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2)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面面夹角的余弦值.【详解】(1)如图,∵A 1N ⊥面ABC ,连AN ,则AN ⊥A 1N ,又AB =AC =2,∴AN ⊥BC ,又AN ∩BC =N ,A 1N ⊂面A 1BC ,BC ⊂面A 1BC ,于是AN ⊥面A 1BC ,又AN ⊂面A 1MN ,,所以面A 1BC ⊥面A 1MNA .(2)由(1)可得,以NA ,NB ,NA 1 为x ,y ,z 轴,建系如图,∠BAC =90°,AB =AC =2,BC =22则A (2,0,0),B (0,2,0),C (0,-2,0),因为AA 1=4,AN =2,所以A 1N =14,则A 1(0,0,14),因为NB 1 =NB +BB 1 =NB +AA 1 =0,2,0 +-2,0,14 =-2,2,14 ,所以B 1-2,2,14 ,设平面A 1BB 1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因为A 1B =(0,2,-14),B 1B =(2,0,-14),所以A 1B ⋅m =2y -14z =0B 1B ⋅m =2x -14z =0 ,令y =7,则x =7,z =1,所以m =(7,7,1),设平面BCC 1B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a ,b ,c ),因为BC =(0,-22,0),BB 1 =(-2,0,14),所以BC ⋅n =-22b =0BB 1 ⋅n =-2a +14c =0,令a =7,则b =0,c =1,所以n =(7,0,1),设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为θ,则cos θ=cos <m ,n >=m ⋅n m n=7+0+17+7+1×7+0+1=23015,所以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的余弦值为23015.11(22·23·唐山·二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侧面ACC 1A 1⊥底面ABC ,且AA 1=AC ,∠AA 1C 1=120°,M 是CC 1的中点.(1)证明:A 1C ⊥BM .(2)求二面角A 1-BC -M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45【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运用空间向量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sk .【详解】(1)取AC 的中点O ,连接OM ,OB ,AC 1.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由AA 1=AC ,得四边形ACC 1A 1为菱形,所以A 1C ⊥AC 1,易知OM ∥AC 1,则A 1C ⊥OM .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知OB ⊥AC ,又平面ACC 1A 1⊥平面ABC ,平面ACC 1A 1∩平面ABC =AC ,OB ⊂平面ABC ,知OB ⊥平面ACC 1A 1,则OB ⊥A 1C ,又OB ∩OM =O ,OB ,OM ⊂平面OBM ,得A 1C ⊥平面OBM ,又BM ⊂平面OBM ,故A 1C ⊥BM ..(2)连接OA 1,因为侧面ACC 1A 1为菱形,∠AA 1C 1=120°,则∠A 1AC =60°,则△A 1A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 1O ⊥AC ,又由(1)易知OA 1,OB ,AC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B ,OC ,OA 1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B =2,则O 0,0,0 ,B 3,0,0 ,C 0,1,0 ,A 10,0,3 ,C 10,2,3 ,BA 1 =-3,0,3 ,BC =-3,1,0 ,CC 1 =0,1,3 ,。

2024届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专项(立体几何)汇编(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专项(立体几何)汇编(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专项(立体几何)汇编1.(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已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侧)A .B .C .D .2.(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已知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523,6AB =,112A B =,则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12 B .1 C .2 D .33.(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已知甲、乙两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均为1r 和2r ,母线长分别为()212r r -和()213r r -,则两个圆台的体积之比=V V 甲乙.4.(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2PA AC ==,1,BC AB =.(1)若AD PB ⊥,证明://AD 平面PBC ;(2)若AD DC ⊥,且二面角A CP D --的正弦值为7,求AD .5.(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 中,8AB =,3CD =,AD =90ADC ︒∠=,30BAD ︒∠=,点E ,F 满足25AE AD = ,12AF AB =,将AEF △沿EF 对折至PEF !,使得PC =.(1)证明:EF PD ⊥;(2)求面PCD 与面PBF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6.(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DEF 均为等腰梯形,//,//BC AD EF AD ,4,2AD AB BC EF ====,ED FB ==M为AD 的中点.(1)证明://BM 平面CDE ; (2)求二面角F BM E --的正弦值.参考答案1.(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已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侧面积相等,且它们的高,则圆锥的体积为( )A .B .C .D .【详细详解】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而它们的侧面积相等,所以2ππr r =即=,故3r =,故圆锥的体积为1π93⨯=.故选:B.2.(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已知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523,6AB =,112A B =,则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 .12B .1C .2D .3【详细详解】解法一:分别取11,BC B C 的中点1,D D ,则11AD A D =可知11111662222ABC A B C S S =⨯⨯==⨯= 设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为h ,则(11115233ABC A B C V h -==,解得h = 如图,分别过11,A D 作底面垂线,垂足为,M N ,设AM x =,则1AA DN AD AM MN x =--=-,可得1DD ==结合等腰梯形11BCC B 可得22211622BB DD -⎛⎫=+ ⎪⎝⎭,即()221616433x x +=++,解得x = 所以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11tan 1A MA ADAM?=; 解法二:将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补成正三棱锥-P ABC ,则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即为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因为11113PA A B PA AB ==,则111127P A B C P ABC V V --=, 可知1112652273ABC A B C P ABC V --==,则18P ABC V -=, 设正三棱锥-P ABC 的高为d,则116618322P ABC V d -=⨯⨯⨯=,解得d =,取底面ABC 的中心为O ,则PO ⊥底面ABC,且AO = 所以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tan 1POPAO AO∠==. 故选:B.3.(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已知甲、乙两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均为1r 和2r ,母线长分别为()212r r -和()213r r -,则两个圆台的体积之比=V V 甲乙. 【详细详解】由题可得两个圆台的高分别为)12h r r ==-甲,)12h r r ==-乙,所以((212113143S S h r r V h V h S S h +-====+甲甲甲乙乙乙.4.(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2PA AC ==,1,BC AB =.(1)若AD PB ⊥,证明://AD 平面PBC ; (2)若AD DC ⊥,且二面角A CP D --的正弦值为7,求AD . 【详细详解】(1)(1)因为PA ⊥平面ABCD ,而AD ⊂平面ABCD ,所以PA AD ⊥, 又AD PB ⊥,PB PA P = ,,PB PA ⊂平面PAB ,所以AD ⊥平面PAB , 而AB ⊂平面PAB ,所以AD AB ⊥.因为222BC AB AC +=,所以BC AB ⊥, 根据平面知识可知//AD BC , 又AD ⊄平面PBC ,BC ⊂平面PBC ,所以//AD 平面PBC .(2)如图所示,过点D 作DE AC ⊥于E ,再过点E 作EF CP ⊥于F ,连接DF , 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平面PAC ⊥平面ABCD ,而平面PAC 平面ABCD AC =, 所以DE ⊥平面PAC ,又EF CP ⊥,所以⊥CP 平面DEF , 根据二面角的定义可知,DFE ∠即为二面角A CP D --的平面角,即sin 7DFE ∠=,即tan DFE ∠= 因为AD DC ⊥,设AD x =,则CD =2DE =,又242xCE -=,而EF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EF=,故22tan DFE∠==x =AD =5.(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 中,8AB =,3CD =,AD =,90ADC ︒∠=,30BAD ︒∠=,点E ,F 满足25AE AD = ,12AF AB =,将AEF △沿EF 对折至PEF !,使得PC =.(1)证明:EF PD ⊥;(2)求面PCD 与面PBF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详细详解】(1)由218,,52AB AD AE AD AF AB ====, 得4AE AF ==,又30BAD ︒∠=,在AEF △中,由余弦定理得2EF =,所以222AE EF AF +=,则AE EF ⊥,即EF AD ⊥, 所以,EF PE EF DE ⊥⊥,又,PE DE E PE DE =⊂ 、平面PDE , 所以EF ⊥平面PDE ,又PD ⊂平面PDE , 故EF ⊥PD ;(2)连接CE ,由90,3ADC ED CD ︒∠===,则22236CE ED CD =+=,在PEC 中,6PC PE EC ===,得222EC PE PC +=,所以PE EC ⊥,由(1)知PE EF ⊥,又,EC EF E EC EF =⊂ 、平面ABCD , 所以PE ⊥平面ABCD ,又ED ⊂平面ABCD ,所以PE ED ⊥,则,,PE EF ED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E xyz -,则(0,0,0),(0,0,(2,0,0),(0,E P D C F A -, 由F 是AB的中点,得(4,B ,所以(4,(2,0,PC PD PB PF =-=-=-=-,设平面PCD 和平面PBF 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111222(,,),(,,)n x y z m x y z ==,则11111300n PC x n PD ⎧⋅=+-=⎪⎨⋅=-=⎪⎩,222224020m PB x m PF x ⎧⋅=+-=⎪⎨⋅=-=⎪⎩ ,令122,y x ==11220,3,1,1x z y z ===-=,所以(0,2,3),1,1)n m ==- ,所以cos ,m nm n m n ⋅===设平面PCD 和平面PBF 所成角为θ,则sin θ== 即平面PCD 和平面PB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5.6.(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DEF 均为等腰梯形,//,//BC AD EF AD ,4,2AD AB BC EF ====,ED FB ==M 为AD 的中点.(1)证明://BM 平面CDE ; (2)求二面角F BM E --的正弦值.【详细详解】(1)因为//,2,4,BC AD EF AD M ==为AD 的中点,所以//,BC MD BC MD =,四边形BCDM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M CD ,又因为BM ⊄平面CDE ,CD ⊂平面CDE ,所以//BM 平面CDE ;(2)如图所示,作BO AD ⊥交AD 于O ,连接OF ,因为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4,BC AD AD =2AB BC ==,所以2CD =, 结合(1)BCDM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2BM CD ==,又2AM =, 所以ABM 为等边三角形,O 为AM中点,所以OB =又因为四边形ADEF 为等腰梯形,M 为AD 中点,所以,//EF MD EF MD =, 四边形EFMD 为平行四边形,FM ED AF ==,所以AFM △为等腰三角形,ABM 与AFM △底边上中点O 重合,OF AM ⊥,3OF ==,因为222OB OF BF +=,所以OB OF ⊥,所以,,OB OD OF 互相垂直,以OB 方向为x 轴,OD 方向为y 轴,OF 方向为z 轴,建立O xyz -空间直角坐标系,()0,0,3F,)()(),0,1,0,0,2,3BM E,()(),BM BF ==,()2,3BE = ,设平面BFM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平面EMB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则00m BM m BF ⎧⋅=⎪⎨⋅=⎪⎩,即1111030y z ⎧+=⎪⎨+=⎪⎩,令1x =113,1y z ==,即)m = ,则00n BM n BE ⎧⋅=⎪⎨⋅=⎪⎩,即222220230y y z ⎧+=⎪⎨++=⎪⎩,令2x =,得223,1y z ==-,即)1n =-,11cos ,13m n m n m n ⋅===⋅,则sin ,m n =故二面角F BM E --的正弦值为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共80分,每小题4分)
1,三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n 个部分,n 的取值为( )
A ,4;
B ,4,6;
C ,4,6,7 ;
D ,4,6,7,8。

2,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 、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 )
A ,a ⊂α、b ⊂α;
B ,a ⊂α、b ∥α ;
C ,a ⊥α、b ⊥α;
D ,a ⊂α、b ⊥α。

3,若p 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外的任意一点,则( )
A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平行;
B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垂直;
C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相交;
D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异面。

4,与空间不共面四点距离相等的平面有( )个
A ,3 ;
B ,5 ;
C ,7;
D ,4。

5,有空间四点共面但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
A ,必有三点共线;
B ,至少有三点共线;
C ,必有三点不共线;
D ,不可能有三点共线。

6,过直线外两点,作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这样的平面可有( )个
A ,0;
B ,1;
C ,无数 ;
D ,涵盖上三种情况。

7,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立方体得到的截面为n 边形,则( )
A ,3≤n ≤6 ;
B ,2≤n ≤5 ;
C ,n=4;
D ,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8,a 、b 为异面直线,那么( )
A ,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平行于a 、b ;
B ,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 平行;
C ,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垂直于a 、b ;
D ,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 垂直。

9,a 、b 为异面直线,p 为空间不在a 、b 上的一点,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①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垂直;②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相交;③
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平行;④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⑤过点p 总可以作一个平面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

A ,1;
B ,2;
C ,3;
D ,4。

10,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80°,p 为空间中的一定点,过点p 作与a 、b 所成角为40°
的直线有( )条
A ,2;
B ,3;
C ,4;
D ,6。

11,P 是△ABC 外的一点,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PA=1、PB=2、PC=3,则△ABC 的面积
为( )平方单位
A ,25;
B ,611;
C ,27;
D ,2
9。

12,空间四个排名两两相交,以其交线的个数为元素构成的集合是( )
A ,{2,3,4};
B ,{1,2,3,};
C ,{1,3,5};
D ,{1,4,6}。

13,空间四边形ABCD 的各边与对角线的长都是1,点P 在AB 上移动 ,点Q 在CD 上移动,
点P 到点Q 的最短距离是( )
A ,21;
B ,22;
C ,23;
D ,4
3。

14,在△ABC 中,AB=AC=5,BC=6,PA ⊥平面ABC ,PA=8,则P 到BC 的距离是( )A ,45; B ,43; C ,25; D ,23。

15,已知m ,n 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若m 垂直于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m ⊥α;②若m 垂直于梯形的两腰,则m 垂直于梯形所
在的平面;③若n ∥α,m ⊂α,则n ∥m ;④若α∥β,m ⊂α,n ⊥β,则n ⊥m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6,有一棱长为1的立方体,按任意方向正投影,其投影最大面积为( )
A ,1;
B ,2
2; C ,2; D ,3。

17,某三棱锥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体积( )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A ,28+65; B ,30+65; C ,56+125; D ,60+125。

18,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的棱长都是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是,该球的表面积( )
A ,πa ²;
B ,37πa ²;
C ,3
11πa ²; D ,5πa ²。

19,求的直径SC=4,A 、B 是球面上的两点,,AB=3,∠ASC=∠BSC=30°棱锥S ——ABC 的体
积( )
A ,33;
B ,23;
C ,3;
D ,1。

20,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为π、4π,侧面积为6π,该圆台的体积( )
A ,32
3π; B ,23π; C ,637π; D ,3
37π。

二 填空,(共28分,每小题4分)
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其中主、左视图是两个腰长为1的全等直角等腰三角形,该
几何体的体积_______ ; 若该几何体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求上,则求的表面积为_______ 。

2,如图,AD 与BC 是四面体ABCD 中互相垂直棱,BC=2 ,若AD=2c ,且AB+BD=AC +CD =2a ,a 、c 为常数,则四面体的最大面积为____________ 。

3,一多边形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为直角梯形,∠ABC=45°,AB=AD=2,
BC ⊥DC ,该多边形的面积_________ 。

4,在三棱柱ABC ——111C B A 中,各棱长都相等,侧棱垂直于底面,点D 是侧面B 1B C 1C 的中
心,则AD 与平面B 1B C 1C 所成角_________。

5,若正方体ABCD ——111C B A 1D 的各棱长为a ,延长1A A 到E ,使AE=2
1a ,O 是B 1C 与1B C 的交点,则OE 的长为_______ 。

6,某几何体三视图如下图,四边形是各边长为2的正方形,两虚线相互垂直,该几何体的体积
___________ 。

,
正视图与左视图: 俯视图:
7,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__ 。

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三,解答题(共42分,4+4;6+6;5+5;6+6)
1,①,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依次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所示,求该几何体的体积。

②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依次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所示,求该几何体的体积。

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B=4,BC=3,AD=5,∠DAC=∠ABC=90°E 是CD 的中点,
(1)证:CD ⊥平面PAE ;(2)若直线PB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和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相等,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3,多面体ABFECD 的三视图及直观图如图所示,M 、N 分别是AF 、BC 的中点,(1)证:MN ∥平面CDEF ;(2)求多面体A ——CDEF 的体积。

正视图、俯视图 :左视图:直观图:
4,如图,在直角梯形ABEF 中,将直角梯形DCEF 沿CD 折起,使平面DCEF ⊥平面ABCD ,连接部分线段后围成一个空间几何体,(1)证:BE ∥平面ADF ;(2)求三棱锥F ——BCE 的体积。

答案
一,DBBCC ,AABAB ,CDBAC DBBCD
二,1, 31;3π。

2, 32c 122--c a 。

3,122。

4, 60°。

5,23a 。

6,320。

7,2
11π+33。

三,1,① (93);②(3π)。

2,①略;②(155128)。

3,①略;②(38)。

4,①略;②(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