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示范教案(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微观机制是什么?”、“质量守恒定律如何解释实际化学反应?”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我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将质量守恒定律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为切入点,如烹饪、制作饮料等,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存在。
3.问题导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总结归纳: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自我总结的方式,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4.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精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
本节课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重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
并从微观角度使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是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质”到“量”的过渡前提,也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元素、化学式,及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和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化学探究学习的方法尚处于启蒙阶段。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小组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因此,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因为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特别是从分子原子角度去解释质量变化的能力还很有限,因此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初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2 化学方程式课时2 化学方程式一、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在化学反应中体现出来的“六不变、两改变、两可能变”吗?【展示】“六不变”指: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种类、元素总质量、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一定不变;“两改变”指: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找出质量守恒的定律的本质原因,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策略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讲解、学生相互讨论,自学课本掌握本节课知识。
教学
准备
PPT、实验器材
教
学
过
程
1、教师复习回顾:
过渡:大家表现的非常好,我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学会了质量守恒定律基本概念,以及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实际,但是质量守恒定律本质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并板书
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反应时的质量关系。
4、例题讲解
例题1
点燃
C+ O2========CO2
12 32 44
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生成二氧化碳
1、复习:
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
1、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种类、个数不发生变化。
2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3、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可能发生变化。
三、化学方程式
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反应时的质量关系。
板书:5-1-1质量守恒定律(二)
2、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
氢气和氧气反应(探讨)
教师:教师要求孩子阅读95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新课标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课标要求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形成变化观。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定性”,转变到“定量”,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能用实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观察微观具体化学反应的模型,引导学生用微观的视角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初步学习设计实验从量的方面探究化学反应物质的关系,会分析自己做的实验中哪些物质之间质量守恒。
2.通过观察微观具体化学反应的模型,分析、归纳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相等的原因。
3.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
难点: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全面理解,尤其是对“参加”和“质量总和”的理解。
2.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某些化学现象。
四、教法与学法演示实验、合作探究、小组实验、归纳法等。
五、教学准备媒体、课件、学案相关实验药品仪器:电子天平、托盘天平、锥形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火柴、铜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盐酸、铁丝等六、教学过程。
课题5.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概念。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会读化学方程式,并会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课前准备】1、写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水电解、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概念: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计算O2、H2O、(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1)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
(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 + 16=18。
(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2 + 32 + 16 ×4=132。
【新课学习】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导入在我们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这些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任务一:化学方程式概念和意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请同学们仔细观观察下图,弄清楚一个表达式所含有的信息。
2、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3、总结:化学方程式意义(1)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比;(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系数);任务二:化学方程式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PPT,以C+O2CO2为例会读化学方程式,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总结:化学方程式读法:以C+O2CO2为例。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微观: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注意事项:“+”读作“和”;“=”读作“反应生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2
《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反映中物质发生质的转变已经有了必然的熟悉,但对反映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本节课确实是带着那个问题一起研究适合于任何化学反映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通过实验探讨明白得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映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熟悉在一切化学反映中,反映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量没有增减。
2.进程与方式(1)增加学生探讨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踊跃性,通过操作、观看,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增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映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忙学生熟悉永久运动和转变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式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明白得。
2.从微观角度熟悉在一切化学反映中,反映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量没有增减。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思路:增加学生探讨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踊跃性,边操作边观看、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六、教学进程:介绍: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咱们对化学反映中物质质的转变已经有了必然熟悉,但对反映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个适合任何化学反映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为同意新知识做好思想预备。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新物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不变呢?1、通过教师设疑,激发兴趣和求知欲2、预习演示实验演示课本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观察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汇报后果。
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具备相同的实验结果呢?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并观察结果:第一组:CuSO4和NaOH第二组:FeCl3和NaOH第三组:NaCl和AgNO3人们通过许连年,选用不同的化学反映,做了无数次的实验发感觉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因此把它作为了一条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3.讲解: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定律的含义。
4.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如准确称量、测量、计算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运用类比、归纳、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实验教学,加强操作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注重操作规范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3.分步骤讲解,突破难点:将质量守恒定律的讲解分为概念、应用和计算三个部分,逐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定律的内涵。
4.任务驱动,培养能力: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关系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2.知识讲解: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其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守恒的现象。
4.应用拓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结合实验、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c.请举例说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
3.自选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4.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a.质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体现的?
b.请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意义。
c.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提供一些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练习将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会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并组织同伴互评,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在此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并强调解题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宏观的质量守恒认知,实现从整个体系到具体反应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实现从客观物质质量到微观原子质量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析,实现从质量总和到质量比例的思维转换;通过元素守恒的本质认知,实现从物质改变到元素不变的思维转换。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开展实验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操作基础。
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式、化合价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两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使学生能初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简单的生活问题。
(2)通过测定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初步形成测量、比较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化学变化中质量问题的探究欲,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1)通过探究实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参加化学反应。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从微观的角度探究质量守恒的原因【课前准备】学生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锥形瓶、胶塞、烧杯、小试管、胶头滴管、铁钉、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教师实验用品:火柴、蜡烛、托盘天平、镁条、坩埚钳、酒精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日蜡烛为什么变短了?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了?为什么变重了?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学完本节,我们就能进行解答了。
二、新课学习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的汞和3.5份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这难道是巧合吗?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结合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我们的猜想是变大、变小或不变我们可能通过两个方案来进行实验验证。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和【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白磷燃烧反应原理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的步骤为:①将白磷放入有细砂的锥形瓶,塞紧瓶塞使玻璃管下端正与白磷接触,称量,使天平平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化学反应定量关系的深入理解。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理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而引出质量守恒定律。
教材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使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但在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 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其含义。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分析。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以及如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问题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试管、药品等。
2.教学课件: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和实验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进行一个酸碱中和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与质量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亲身体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人教九年级化学 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两课时)从容说课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首先设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活动与探究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然后再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介绍化学方程式。
教材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
能将反应物、生成物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是学习化学的又一基本功。
本课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实验的顺利进行又是学好本课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2.力争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提高操作、边观察边思索的能力,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综合素质。
4.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实例,供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第五单元 课题1_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牛刀小试
S + O2
点燃
SO2 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表明 硫 和 氧气 在 点燃 的条件下,
生成了
二氧化硫 ;
2、表明硫、氧气、二氧化硫三种物质的质
量比为: 1:1:2 。 3、表明硫原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硫分子
的个数比为: 1:1:1
。
4、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烧时主
要反应为 5O2
点燃 +X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
A、氢气+氧气→水 点燃 B.H2+O2→H2O
点燃
C、
HH
O
点燃
O
H H H
O
H
H H
O
讨论2:
•
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表示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 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3CO2 + 4H2O
由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 ) C A、CH4 B、C2H4
C、C3H8
D、C3H8O
例:请解释水不能变成汽油(主要含C、 H元素)的原因:
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不变,水中只有氢元素、氧元素,没有碳元素,
所以不能变成汽油。
谢谢!
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和” “反应条件” “生成”
C
+
反应物
O2
点燃
CO2生成物1 Fra bibliotek 1:
1
1 个碳原子: 1个氧分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表示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实验器材、化学试剂;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上节课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
第二步:实验操作(2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3-4人;2.实验材料包括:锌粉、硫磺粉、天平、试管、点火器;3.操作步骤:–步骤一:将锌粉和硫磺粉分别称取一定质量放入两个试管中;–步骤二:用点火器分别将两个试管中的物质点燃;–步骤三:观察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和质量的变化;–步骤四: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第三步:实验讨论(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和质量的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3.指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并与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对比。
第四步: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和结论,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方法;3.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2.指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答案;3.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惑和困惑。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留下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精品教案2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精品教案2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假设,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解应用【仪器和药品】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气球、烧杯、小试管、镊子、坩埚钳等药品:白磷、铁钉、CuSO4溶液、盐酸、碳酸钠、镁带等【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如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P+O2P2O5;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渐渐变短,石蜡+O2CO2+H2O。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请大家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大胆地作出自己的假设。
学生作出假设回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教师:除了相等,还可能有哪几种情况呢?学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来源:][来源:]P2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Fe+CuSO4Cu+FeSO4质量总和=质量总和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了共同的结论,这非常不错。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意识到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例如讲解化学肥料的使用原理,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作。
3.问题导向: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解答问题,学生能够逐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教学案例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旨在通过实际教学过程,展示如何有效地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传授给学生,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质,并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规律,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问题导向
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让学生主动探索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2.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逐步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教案
实验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天平指针向左倾斜(变重)。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天平为什么不平衡?
教师小结:
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变化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候,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课堂小练习:
1、在化学反应A +B = C中,10克A物质恰好与8克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C.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
D.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36份质量水
1、在化学反应2X2 +3Y2 = 2R中,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
A、X3Y2 B、X2Y3 C、X3Y4 D、XY2
2、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烧时主要反应为5O2 + X 3CO2 + 4H2O由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C + O2=== CO2
讨论,通过方程式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
②表示反应条件
③表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④表示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宏观意义)
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宏观意义)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背后微观粒子层面的理解,如原子和分子的守恒。
3.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于质量的精确测量和数据处理。
教学设想:
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容:
5.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内容可以包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等。
教师提示:在撰写学习心得时,希望大家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学习状态,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2.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运用化学知识。
教师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原理,它对于我们理解化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化学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教师分析:“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反应前后铁和硫酸铜的质量之和不变,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蜡烛燃烧的例子……”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化学反应案例,讨论质量守恒定律在其中的应用。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课堂小结
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判断反应中物 质的质量关系
①找全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表达式 ②写出正确的质量守恒关系式 ③圈出比较质量的物质 ④判断质量关系
例题精讲
任务三: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未知物的组成
例 3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缓慢转变成二氧化碳和
水,同时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课后任务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 氢气和 1 L 氧气反应能生成 2 L 水 B.只有固体、液体间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气体参加就 不遵守了 C.水结冰后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课后任务
盐酸 碳酸钠
改进
盐酸 碳酸钠
例题精讲
任务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改进实验
课堂小结
任务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改进实验
从反应原理上 列出正确的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找全反应物和生成物
若 A+B C+D 则 mA+mB=mC+mD
从装置原理上
装置密闭:保证称量到所有物质 装置无明显形变,避免浮力的干扰
例题精讲
A.丙可能是单质 B.该反应是甲和乙发生反应,
生成了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
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课后任务
4.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若反应后收集到的固体质量恰好等于原镁带质量,______(填“能”或 “不能”)据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同时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葡萄糖+氧气 酶 二氧化碳+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小测验:用符号表达出下列化学反应(由两名学生板演,为讲课作准备).
(1)碳在氧气中燃烧
(2)磷在氧气中燃烧
(3)电解水
(4)过氧化氢分解
(5)加热高锰酸钾
2.口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回答]
1.(1)C+O 2−−
→−点燃CO 2 (2)P+O 2−−
→−点燃P 2O 5 (3)H 2O −−
→−通电H 2+O 2 (4)H 2O2−−→−2MmO
H 2O+O 2 (5)KMnO 4−−
→−加热
K 2MnO 4+MnO 2+O 2 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存在三个不变,即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刚才同学们上黑板表示的5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回答]①遵守.(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②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③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④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⑤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设问]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
[回答]有.
[追问]这种式子叫什么?
[回答]化学方程式.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今天我们又知道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又具有哪些 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
[设问]什么叫化学方程式?请大家阅读课本P92寻找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学生阅读]
[回答]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总结]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可表示为:C+O 2点燃CO 2;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4P+5O 2点燃2P 2O 5.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回答]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呢?
[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1.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2.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3.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总结]化学方程式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它把“质”和“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示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量上的关系,以后我们再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时就要用它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化学方程式具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2进行总结(以木炭燃烧为例). [学生阅读]
[回答]化学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
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如:C+O2点燃CO2反应物为C和O2,生成物
为CO2,反应条件为“点燃”.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如:C + O2 点燃CO2
12 :16×2 : 12+16×2
12 :32 : 44
即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总结]由刚才同学们的阅读和回答可知化学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1)表示出了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板书]2.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思考]对于4P+5O2点燃2P2O5这个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何表示?
[学生思考]
[答案]计算过程如下:
4P + 5O2 点燃2P2O5
31×4 :16×2×5 : (31×2+16×5)×2
124 : 160 : 284
31 : 40 : 71
[讲解]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时,应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这样的计算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而且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化简后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124+160=284,31+40=71.
[总结]可见化学方程式与元素符号、化学式一样,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我们来看下面的讨论题.
[投影]展示讨论
[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1.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CuO+H2加热Cu+H2O
2.金属镁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铜.
Mg+cuO加热MgO+cu
[学生讨论]
[回答](尽量鼓励学生多回答一些信息,只要从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能得到的都对) 第1个反应:
1.铜丝表面的氧化铜可以用氢气除去.
2.这个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方能进行.
3.根据前面知识,通入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4.每80份质量的CuO与2份质量的H2反应可生成64份质量的Cu与18份质量的水. 5.利用这个反应可制取铜.
第2个反应:
1.Mg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MgO和Cu.
2.每24份质量的Mg与80份质量的CuO反应可生成40份质量的MgO和54份质量的Cu.
3.用Mg可以制取Cu.
4.Mg、H2都能与CuO反应得到金属Cu.
5.利用CuO来制取Cu时,可以选择Mg,也可以选择H2.
[总结]可见化学方程式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它所提供的这些信息选择适当的物质和条件来制取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思考]试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铝在氧气中燃烧.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5.氢气燃烧.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它既可以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使人一目了然.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给我们的信息,选择适当的物质与条件进行反应,生成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布置作业]下课前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