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诊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9), 14049-1405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91965中西医结合诊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进展 甄晓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8月4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6日摘要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它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其发生机理和原因错综复杂,还未能彻底研究清楚。
随着祖国传统医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医为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模式,已经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综述中西医结合诊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进展,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进展Clinical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Xiaoyan Zhen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Received: Aug. 4th , 2023; accepted: Sep. 1st , 2023; published: Sep. 6th, 2023Abstract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ardiac insufficiency is a serious manifestation or late stage of vari-ous heart diseases, with high mortality and readmission rates, and a trend towards younger de-velopmen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甄晓艳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e mechanism and causes of its occurrence are complex and have not been thoroughly studied. With the continuous in-depth stud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ardiac insufficiency. As a comprehensive medical model,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iew the clinical progres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provide some basis for subsequent clinical research.Key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Heart Failur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Progress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迫使血管腔狭窄或者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氧缺血或者坏死引起的心脏病,因此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症,由于人体衰老或长期慢性疾病的影响,心脏逐步失去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室收缩和舒张受限,无法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全身,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气促、乏力、水肿等。
目前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和心脏重构治疗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症状,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针对这一问题,中医药有着诸多研究和应用,其中左西孟旦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左西孟旦是传统中药草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红花、枸杞子、山药、茯苓等。
该药方以当归、川芎为主药,可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红花能活络通窍、舒筋活血;山药、茯苓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枸杞子能滋补肝肾、强身健体。
因此,左西孟旦可以滋养心脾,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和养分,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延缓心肌老化,从而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应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康复。
在该研究中,共选取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0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辅以左西孟旦口服治疗,另外30例则仅使用传统治疗。
经过6个月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心功能以及药物耐受性等指标进行了评估和比较。
结果显示,左西孟旦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
并且,在左西孟旦组中,患者的心功能等级、运动耐量、氧化应激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别。
此外,左西孟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左西孟旦作为传统中药草药制剂,具有适合老年人的滋补健身、保健养生等功效。
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可以延缓心脏功能衰退,缓解症状,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康复,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调节能力。
但是,在应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时,仍需注意规范用药剂量、巩固疗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让心衰患者恢复“心”动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让心衰患者恢复“心”动力心脏是我们身体上最为重要的器官,它生病了,就会给身体和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患有心脏疾病的概率非常高,当症状严重时,就会发生心衰,进而危及生命。
在治疗方面,仅仅采用单一办法已经无法满足心衰患者的需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才会更加显著,让心衰不再“衰”,让心衰恢复“心”动力。
什么是心衰?心衰的全称就是心力衰竭,是由于在多种因素下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不能将静脉内回血量充分排出心脏,致使血液长期堆积在静脉内,进而引发心脏出现循环障碍。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由于患者的心脏发生问题,并不能供应出充足的养分来给予各个器官,导致身体代谢功能异常,发生代谢缓慢,常常会出现胸闷、气短、水肿等不适症状。
若情况严重,没有足够血液循环量供给体内,就会发生呼吸困难、乏力等,甚至会威胁生命。
心衰的具体表现有哪些?1.患者在早上起床或久坐,小腿就会明显感觉到浮肿,在起身活动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这属于轻微现象,假如长时间存在浮肿,这也许就是心力衰竭所致,当心肺功能受损,就会容易发生水肿。
2.日常生活中并无不良饮食习惯,而且经常锻炼,但体重会莫名的增高,并且还会伴有腹痛、腹胀等问题;甚至在运动后,会感觉异常疲倦,简单的家务活也会气喘吁吁,呼吸不顺畅;此外,还经常想睡觉,即便是每天都有足够的睡眠还是嗜睡,这些都是心衰的表现,血液供应减少,就会引发脑供血不足。
3.心力衰竭患者食欲会突然下降,对任何食物都提不起兴趣,经常会有恶心、想吐等不适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便秘。
或者在少量进食后会有明显的饱腹感,由于患者吃的少就会导致大量的毒素沉淀,因此感觉强烈。
如何治疗心力衰竭及优势?(一)西医治疗心衰患者可选西药对其治疗,例如呋塞米片、沙库巴曲缬沙坦片、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恩格列净片、硝酸甘油片等,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利钠利尿、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抑制细胞肥大增生,患者可根据心脏情况以及身体素质选择对症药物,便于缓解心力衰竭,从而改善心血管病死和心衰住院风险,提高生存概率。
心脏康健导引功对慢性心力衰竭易损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心脏康健导引功对慢性心力衰竭易损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沈瑞丽,林嘉文,张自秀,孟园园,赵心韵,陈军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心病科,上海200000【摘要】目的观察心脏康健导引功对慢性心力衰竭易损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期间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心病科收治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易损期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脏康健导引功干预。
两组患者连续干预3个月,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心率变异性,并采用6min 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LHF-Q)和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分别为(63.44±6.02)%、(74.93±8.02)m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03±6.06)%、(66.21±7.61)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QT 间期离散度(QTd)分别为(46.34±5.01)mm 、(57.22±5.61)ms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1±5.21)mm 、(65.67±6.26)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肺泡通气量(V A)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分别为(2.44±0.51)L 、(5.31±0.80)L/min 、(2.28±0.51)L/s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1±0.47)L 、(4.56±0.75)L/min 、(1.90±0.46)L/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总标准差(SDNN)、两个相邻RR 间期互差(PNN50)、差值均方根(RMSSD)分别为(132.81±16.51)ms 、(6.81±0.90)%、(43.28±5.51)ms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40±15.47)ms 、(6.12±0.85)%、(36.89±5.46)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MLHF-Q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6.30±3.42)分、(15.00±2.5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2±5.15)分、(17.55±3.17)分,6MWT 距离为(356.48±49.96)m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93.48±69.64)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简称CVD)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一类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以提高疗效和临床疗效为目标的治疗模式,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主题,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价值。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和西医有着不同的疾病认识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强调整体观念,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而西医则强调病因与病机的研究,以药物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中医和西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提高疗效和临床疗效。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在病因诊断方面,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辨证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来诊断疾病的本质,为西医提供了更为精准的病情分析和诊断依据。
其次,在治疗方法方面,中医通过中药配伍和针灸疗法,调节和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以减缓疾病的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再次,在康复和预防方面,中医强调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方法和方法,提高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整体调养和预防的重要性,实现心血管疾病的全面管理。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首先是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如心绞痛的缓解、心悸的减轻等。
其次是心功能的改善,如心肌收缩功能的增强、心脏负荷的减轻等。
再次是病情稳定度的评估,如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
最后是生活质量的评估,如患者的心理状态、工作和社交功能等。
综合上述评估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和价值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着许多优势和价值。
首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提高疗效和临床疗效。
心脏康复治疗配合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龚跃波,刘晓燕
㊀㊀ 【 摘要】 ㊀目的㊀观察心脏康复治疗配合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㊀选取 2 0 1 4年 1月 —2 0 1 6年 1月辽宁省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8 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 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规范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规范化心脏康复治疗配合 组4 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 ( L V E F ) 、N末端 B型脑钠肽前体 ( N T- p r o B N P ) 、 6 m i n 步行距离。结果㊀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 0 0 5 ) 。治疗前两组患者 L V E F 、N T- p r o B N P 、6 m i n步行 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L V E F高于对照组, N T-p r o B N P低于对照组,6 m i n步 行距离长于对照组 ( P< 0 0 5 ) ;且两组患者治疗后 L V E F高于治疗前、 N T-p r o B N P低于治疗前、6 m i n步行距离长于 P< 0 0 5 ) 。结论㊀采取心脏康复治疗配合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 治疗前 ( 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㊀㊀ 【 关键词】 ㊀心力衰竭;心脏康复;反搏动术;治疗结果 ㊀㊀ 【 中图分类号】 R5 4 1 6 ㊀ 【 文献标识码】 B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C a r d i a c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T h e r a p yC o mb i n e dw i t hE x t e r n a l C o u n t e r p u l s a t i o ni n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 r o n i c O N GY u e- b o ,L I UX i a o- y a n .L i a o n i n gE l e c t r i cP o w e rC e n t r a lH o s p i t a l ,S h e n y a n g C o n g e s t i v eH e a r tF a i l u r e㊀ G 1 1 0 0 1 6 ,C h i n a ㊀㊀ 【 A b s t r a c t 】㊀O b j e c t i v e ㊀T oo b s e r v et h ec l i n i c a le f f e c to fc a r d i a c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t h e r a p yc o m b i n e dw i t he x t e r n a l c o u n t e r p u l s a t i o ni n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 c h r o n i cc o n g e s t i v eh e a r t f a i l u r e . Me t h o d s ㊀At o t a l o f 8 0c a s e s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 ,w h i c hw e r e c o n g e s t i v eh e a r t f a i l u r ew e r e s e l e c t e df r o mJ a n u a r y 2 0 1 4t o J a n u a r y 2 0 1 6i nL i a o n i n g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d i v i d e di n t o c o n t r o l g r o u pa n do b s e r v a t i o ng r o u pa c c o r d i n gt or a n d o mn u m b e r t a b l em e t h o d ,4 0c a s e s i ne a c hg r o u p T h ec o n t r o l ,t h eo b s e r v a t i o ng r o u pw a sg i v e nc a r d i a c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g r o u pw a s t r e a t e dw i t hs t a n d a r d i z e da n t i -h e a r t f a i l u r ed r u gt r e a t m e n t ,N T-p r o B N P ,6 m i n t h e r a p y c o m b i n e dw i t he x t e r n a l c o u n t e r p u l s a t i o nb a s e do n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a n dL V E F w a l k i n gd i s t a n c eb e f o r e a n d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w e r e c o m p a r e db e t w e e nt h et w og r o u p s .R e s u l t s ㊀T h et o t a l e f f i c i e n c yo f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w a s h i g h e rt h a n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0 0 5 ) .B e f o r et r e a t m e n t ,n o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o f L V E F ,N T- p r o B N Po r 6 m i nw a l k i n gd i s t a n c ew a s f o u n db e t w e e nt h et w og r o u p s( P> 0 0 5 )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o b s e r v a t i o ng r o u po f L V E F ,N T- p r o B N Pw a s l o w e r t h a nc o n t r o l g r o u p ,6 m i nw a l k i n g d i s t a n c e w a s l o n g e r t h a n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P< 0 0 5 ) ;a n dt h e t w o g r o u p s o f p a t i e n t s o f L V E F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t h a t o f p r i o r t r e a t m e n t ,N T- p r o B N Pw a s l o w e r t h a nt h a t o f p r i o r t r e a t m e n t ,6 m i nw a l k i n g d i s t a n c e w a s l o n g e r t h a np r i o r t r e a t m e n t( P< 0 0 5 ) .C o n c l u s i o n ㊀C a r d i a c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t h e r a p y c o m b i n e dw i t he x t e r n a l c o u n t e r p u l s a t i o nh a v e a ne x e c t e f f e c t i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h r o n i c c o n g e s t i v e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i t c a n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 p r o v e t h e c a r d i a c f u n c t i o na n di 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 t yo f l i f e . ㊀㊀ 【 K e yw o r d s 】 ㊀H e a r t f a i l u r e ;C a r d i a c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C o u n t e r p u l s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 o u t c o m e ㊀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是由 于心脏结构异常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脏射血功能障碍、心室充 盈而引发心功能受损,通常出现于心血管疾病的晚期阶段,临 床表现以呼吸困难、肺水肿、下肢水肿、活动受限为主,严重 时可出现心功能、呼吸衰竭,且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对 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并不理 想。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指出,体外反搏技术、规范化心脏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1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1例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结果。
通过对31例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揭示了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概述介绍了该病的病因和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原理阐述了该方法的机制及优势。
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了实施过程和数据收集方式。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和心功能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疗效评价对治疗效果作出客观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方向,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疗效评价、优势、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疗效并不理想,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因其综合优势,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
过去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目前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尚不足,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方案。
通过对3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观察和分析,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和减少病情复发等方面的效果,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分析,探讨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的优势和切入点
通过对专家选择各证型的方剂和药物次数进行频数统计我们将方剂、药物按被选中的次数的大小进行排列并用频次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对频数在前十位的药物进行组合并结合专家推荐的代表方剂确定了每个证型的代表方和用药
各证型药物频数分布
气虚血瘀水停
阳虚水泛瘀血阻络
气虚血瘀型
气阴两虚血瘀型
一、现代文献研究
1、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中文文献检索: 主要来源于CBM1999-2009年信息 检索方法:检索心力衰竭为主题词、中医 or 中药 or 针灸 or 气功 or 穴位 or按摩 or 中西医为副主题词、慢性为关键词检索 共有234篇文献
1、心衰的中医药治疗原则
结论:名老中医经验及多个小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心衰有效的治疗原则有:益气活血利水、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益气活血、益气温阳活血、益气养阴与前面的“气虚血瘀水停;阳虚水泛、瘀血阻络;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虚血瘀”的辩证分型一致
2.本虚标实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 心衰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 心之阳气亏虚鼓动无力血行滞缓血脉瘀阻从而出现心衰故心脏阳气兼阴血亏虚是心衰之内因是心衰发病及转归预后的决定因素标实则由本虚发展而来阳气亏虚可以导致血瘀也可以导致水饮停积
3.阴阳分治以温补阳气为上 治疗重点调补心脏的气血阴阳而气属于阳温阳即所以补气;血属于阴滋阴即所以养血因此辨治心衰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心阳虚型与心阴虚型故立温心阳和养心阴为治疗心衰的基本原则代表方为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等与养心方生晒参、麦门冬、法半夏、茯苓、田三七等前者重在温心阳后者重在养心阴分别用于阳气虚和气阴两虚的心衰患者
气阳两虚血瘀型
分型用药
三、名医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义 ( OO ) 对照 组有 4例 出现刺 激性干 咳 ,观察 组有 2例 患者 出现 刺 激性干 咳 。经过 治疗后 均 自 消 失。结论 中西 医结合 治疗心 力 P< . , 5 行
衰竭 的临床疗 效较 好 ,建 议 , 床推 广 。 占 『
【 关键词 】心 力 衰竭 ;中西 医结合疗 法 ;疗效 中图分 类号 :R 4 . 516 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 14 (0 1 3 0 2- 2 6 1 8 9 21 )0- 11 0 包括收缩期或舒 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 ( 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
化引起心 室和心房扩大…。心 力衰竭按其 发病缓急分为慢性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是指各种病 因致心 脏病 的严重 阶段 。பைடு நூலகம்病 率高 ,5 年生 存率与恶性肿 瘤相 似。心力衰竭是 由于 初始的心肌损 害和 应力作用 :
膜对去 甲肾上腺素 、5 T - 和多 巴胺 的重吸收 ,使 突触 间隙 内3 神经 H 种 递质 的浓度 增加 。路优 泰不 良反应有 光敏 感性 皮肤过 敏 ,胃肠道 不
机 郁结 。肝病 及脾 ,脾失健运 ,水液运化 障碍而成痰 。而患者无论是 出血性 中风还是缺血性 中风 ,瘀血 都是其病理基础 。 “ 离经之血 即为
瘀血 ”,脉络阻滞亦为瘀血 。肝郁脾虚 ,气血生化之源 不足或郁久伤 血耗气 ,以至心脾气血俱虚 。因此 ,中医对P D S 的治疗 ,应着 眼于疏
[】 罗 兰 兰, 2 张勉 . 中后抑 郁 的诊 断 与治 疗研 究进 展 [ . 际精神 卒 J国 ] 病 杂志 , 0 , () 4 . 2 7 43: 3 0 3 1 【] 全 国第 四届脑血管病 学术会议. 类脑 血管病诊 断要点( 9)J 3 各 1 5 [. 9 ] 中华神经 科杂 志, 9, () 7—8 . 1 6 96: 930 9 2 3
中西医结合对心脏病康复的影响研究
中西医结合对心脏病康复的影响研究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各地都面临着心脏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的问题。
在治疗心脏病的过程中,传统的西医疗法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单一的西医疗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西医结合对心脏病康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在心脏病康复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中西医结合的定义和意义中西医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模式。
中医和西医在理论和治疗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二者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将两种医学模式结合起来,可以互补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在心脏病康复中,中西医结合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传统的西医疗法主要注重利用药物、手术等手段来缓解病症,而中医疗法则更注重通过调理患者的体质、调整生活方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者结合后,不仅可以快速缓解病症,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使其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二、中西医结合在心脏病康复中的实践中西医结合在心脏病康复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面我们将从饮食疗法、针灸疗法和患者心理支持三个方面来介绍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中的应用。
1. 饮食疗法中医强调“饮食为先”,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调理,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而在西医视角下,营养平衡、低脂低盐等原则同样适用于心脏病康复。
中西医结合在饮食疗法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既考虑到中医对于食物性味、功效的理解,又兼顾了西医对于营养摄入的要求。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经典疗法,已经在心脏病的康复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患者的能量平衡,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心脏病症状。
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中,针灸疗法通常与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结合使用,相辅相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心理支持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分析
老年心肺系统疾病 , 邮箱 : y a n g x i q i a n g 1 9 7 3 @1 2 6 . c o m 。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学软件处理 。 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 计数 资
3 6 例患者采用 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根 据患者病 情的需要 可以 口
服利尿 剂如 呋塞米 , 1 ~ 3次, d , 也可 以采取 静脉注射方法 ; 曰月 展 洋
地黄地 高辛 1 次/ d ; 选用受体 阻滞 剂如酒石酸美托 洛尔 , 口服 1 ~ 2 d , 1 2 . 5 ~ 2 5 mg / 次 ;醛 固酮受体 拮抗 剂如 螺 内酝 , 1次/ d , 2 0 m s / 次; 血管 紧张素转 化酶抑制 ̄ O ( A C E I ) 或者血管 Ⅱ受体拮抗 剂。 治疗组 3 6例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加 用参附注射液 进行治疗 。 使 用6 0 ~ 8 0 m L的参 附注射液 ,使用 5 %的葡萄糖 注射液或者静脉 滴注 2 5 0 mL的 0 . 9 %氯化钠注射液 辅助治疗 .连续治疗 1个疗 程, 1 个 疗程 1 5 d 。在两组患者进行 治疗 后 , 再次测量治疗 后 的 心率 、 C O、 C I 以及 L V E F值 , 为患 者在治疗后 的心功能评分 , 判定 其 治疗 效果 。
行 回顾 性对 照分 析 , 其 中男 4 6 例, 女2 6 例, 年龄跨 度 为 6 O 一 8 0
岁, 平均年龄为 ( 7 0  ̄ 4 . 6 ) 岁 。其 中所有患者 均经临床确诊 为慢 性 心力衰竭患者 。而且 比较患 者其他 的资料 , 相互之 间差异无统计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心力衰竭是各种诱因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的最终结果。
目前康复治疗和康复运动因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成为慢性心衰治疗的核心内容,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从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具体康复运动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几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为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作用机制;运动方法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不规律饮食、吸烟酗酒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加之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进一步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频发[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心脏病共同最终的结果,发病率高达1.5%~2.0%,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死亡人数在过去40年增长了6倍,且医疗费用比较高,临床症状复杂,尤其多发于老年人,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等[2]。
心衰典型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并且在活动时加重,因此心衰患者一般表现为疲劳、气促以及生活和工作能力的下降,为患者和家庭均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BurchGE[3]及KavanaughT[4]等学者研究发现,康复运动可以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并于1990年提出了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疗法[5]。
限制活动具有降低心衰患者的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肾上腺素动能的活动的优势,然而,长期卧床可导致患者远期运动耐量降低,此外还能够诱发各种并发症,如褥疮、静脉血栓以及肌肉萎缩和肺栓塞等。
ACEI或ARB等药物的治疗对心衰有一定疗效,可短期控制心衰症状,然而对患者的预后依然没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康复运动因其安全可靠,简单易行,且可有效降低治疗的费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治疗过程中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日益成为心脏康复计划的核心内容。
本文再次就康复运动从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具体康复运动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几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表现,其能够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目前临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时,多会采取西医治疗,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单纯进行西医治疗无法取得良好成效,且难以实现个体化治疗,导致病人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为应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切入点,并围绕中西医如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展开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虽然西医治疗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但该种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例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病人出现低血压;在长期使用利尿剂时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从而影响病人身心健康。
因此需要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案进行革新,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对心力衰竭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其能够根据病人具体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且中医能够改善预后,增效减毒。
此外,中医与西医能够进行结合使用,实现进一步提高整体疗效。
由此可见,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强的必要性。
2.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1.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一般治疗。
首先,保证充足休息。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病情对病人体力活动进行限制,以控制病情。
其次,应根据病情对患者实施持续低流量吸氧。
最后,调整饮食方案。
应确保病人饮食清淡、低盐,并加大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摄入量,将普食调整成半流食、流食。
(二)药物治疗。
依照病情与适应症等为病人提供相应药物,常见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这种药物的典型代表是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其能够改善病人的血清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且能够减少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此外,据相关报道显示,该种药物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且在联合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前提下,整体疗效将进一步提升;②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属于常见药物,其能够积极影响整体疗效,改善病人的心功能。
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义 ( >00 ) 具 有 可 比 性 。 P . , 5
12 方 法 .
和 射血 功 能 障碍 而 引起 的一 种 进 行 性 加 重 的临 床 综合 征 【 l J 。 随 着社 会 老 龄 化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患病 率 逐 年 增 加 1 %~ . 5 2 6 %,0岁 以上 的患 病 率更 高 , 6 1 %闭 为 %一 0 。患 者 常感 疲劳 、 呼 吸困难 , 并可 出现 浮肿 等 症状 , 动 明显受 限 , 运 生活 质量 低 下。 加强 C HF的预 防和康 复治 疗 十分 迫切 和必 要 。 统 治疗 传 慢性 心 衰 的方 法 主要 是休 息 、 制活 动 , 限 以减轻 心脏 负荷 。 是
左 室射 血分 数 、 i 6m n步行 距离 、 生活质 量 比较 无显 著差 异 ( P>0 5 , . ) 治疗 8周 后 与对 照组 比较 , 0 康复 运 动组 左室 射 血 分 数升 高 , n步 行距 离显 著 增加 , 活 质量 明显 提 高 , 发症 显 著 降低 ( 6mi 生 并 P<00 ) 结 论 慢性 心 力 衰竭 患 者 .5 。 进 行康 复 运动 , 提 高生 活质 量 , 能 减少 并发 症 , 安全 性 高 , 且 值得 临 床推 广 。 【 关键 词 陉性 心力 衰竭 ; 动 疗 法 ; 运 生活质 量 【 中图分 类号】R 4 51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号】1 7 — 2 0(0 2 0 a) 0 7 — 2 6 3 7 1 2 1 ) 4( 一 0 3 0
Ⅰ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7月第25卷第13期•专科护理-I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周德俊,王苏兰,宋林霞,陶立翠,吕家梅(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11)【摘要】目的:探讨I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10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I期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心功能情况[包括B型脑利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干预后,两组BNP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两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同期(P<0.01);干预后,观察组MLHFQ中体力、情绪、症状、社会维度和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除症状维度评分外,其余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P<0.05);干预后,两组MBI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I期心脏康复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I期心脏康复;心功能;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R473.54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mn.1006-7256.2019.13.037文章编号:1006-7256(2019)13-0114-03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是慢性心衰的主要病因⑴*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慢性心衰发生率为6%-10%,且病死率逐年增长,5年病死率高达37%⑵*Gmliano等(3)研究表明,大多数慢性心衰患者存在运动耐力下降,约45%的患者出现明显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对患者展开心脏康复尤为重要*心脏康复分为3个阶段,I期心脏康复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康复锻炼*本研究以10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I期心脏康复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上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参考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慢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指南⑷'②患者高血压分级<3级,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80mm Hg(1mm Hg=0.133KPa)和(或)舒张压<110mm Hg,且按时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③NYHA心功能分级为)级级;④意识清醒,认知正常;⑤患者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衰;②近期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死;③严重主动脉瓣、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④重度高血压(高血压3级);⑤近期出现血栓栓塞;⑥癌症晚期、尿毒症等终末期疾病,预计生存期<6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5-71(54.22±7-25)岁;NYHA心功能分级:)级19例,%级18例,*级16例;冠心病3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9例,急性心肌炎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2例*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38-75(56.78±6.11)岁;NYHA心功能分级:)级18例,%级18例,114*级17例;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10例,急性心肌炎1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感,指导患者饮食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I期心脏康复*科室内成立I期心脏康复干预小组,小组包含4名责任护士(护师及以上职称)、2名心内科医生(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和1名康复治疗师(主管技师职称),均具有5年以上心内科工作经验*干预开展前,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包括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治疗措施、护理措施等,重点学习香港中文大学康复治疗专家组制定的I期心脏康复锻炼方案和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5-6]*从患者入院治疗后、病情处于急性期末期即可开始干预,患者出院时干预停止*具体实施如下:①评估和监测*在康复锻炼前,应先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和心脏功能状态*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询问患者呼吸困难情况*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密切监护,根据患者耐力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当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测评指数>2)、自觉辛苦、胸闷眩晕,或心率加快至160次/min、收缩压>180mm Hg时,必须停止运动*②康复锻炼方案*分7个步骤,第1步,患者床上进行呼吸锻炼和被动四肢活动;第2步,床上坐起,主动四肢活动;第3步,自行下床,借助辅具缓慢步行30m(每次中间无休息,下同);第4步,每次缓慢步行50m;第5步,每次缓慢步行100m;第6步,每次缓慢步行150叫爬1/2层楼梯;第7步,爬1层楼梯*③锻炼频率*以上7个步骤根据患者耐力而定,循序渐进,如果患者无法耐受某一步骤,调整运动强度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7月第25卷第13期为上一步骤,下次锻炼开始下一步骤。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47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47例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共纳入47例患者,通过记录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方法、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高。
结论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该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证据,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帮助。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机制探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用、结语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肾脏功能减退、心脏功能不全、气血循环失调等。
传统的中医治疗在改善气血循环和调节脏腑功能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在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医药和西医药物在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各有优势,结合运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推动中医与西医的融合发展、提高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临床观察和疗效评价,我们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保驾护航。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验证该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症状缓解、心力衰竭加重次数及住院率的影响;3.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炎症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4.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指导意义及临床推广前景。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临床观察
临床治疗上通常会很棘手 。 参 附注 射液的主要 成分为 红参和附子 ,含 有大量 的人参皂苷和 乌 头碱 J ,具有 活血化瘀 、气 阴双 补的功 效 ,不但 可 以改善 心肌缺血 , 传导 障碍等症状 ,而且其作用 持久 、无毒 副作用 。参 附注射液 能够 改
9 7 . 2 2 %,对 照组治疗 总有 效率为8 0 . 5 6 %,治疗组 的总有效率显著 高于
疗 效 观察 [ J ] . 济 宁医学 院学 报, 2 0 0 1 , 2 4( 1 ) : 4 3 — 4 5 .
[ 2 】 L e n h a r d BH.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p e r  ̄ a n a l d e r ma t i t i s [ J ] . Wi e n Me d Wo c h e n s c h r , 2 0 0 4 , 1 5 4 ( 3 ・ 4 ) : 8 8 — 9 1 .
疗 效 观察 [ J ] . 国际医药 卫生导 报, 2 0 0 9 , 1 5 ( 1 2 ) : 7 0 — 7 4 .
3讨
论
心肌梗死 是心脑 血管病患者 发生死 亡的主要 原 因,经常伴有 心力
中西 医结合康 复治疗冠心病P C I 术后的 临床观察
王 昌郁 田绍 巍 刘 琦 ( 1 大庆 油田总医院集团脑 血管 医院内科 ,黑 龙江 大庆 1 6 3 1 1 3 ;2大庆市 中医医院内科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1 )
2结 果 治疗 组3 6 例 ,治疗 前 的心 率 为 ( 1 1 6 . 7 ±1 7 . 0 )次/ m i n 、C O 值 为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可行性与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所接诊的1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观察组68例患者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6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LVED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与急性心力衰竭相比,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是较为缓慢的,这也是患者反复入院治疗的原因之一。
考虑到慢性心力衰竭的危害性,临床提出不仅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更要借助护理干预来改善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以此最大限度延缓疾病的进展。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通过多项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预后质量,尤其是近年来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所接诊的1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回顾性研究,现对本次研究成果作如下的论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6例研究对象均是我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所接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观察组68例患者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2-74岁,平均(57.4±8.3)岁,对照组68例患者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42-78岁,平均(57.7±8.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做好病情的观测和复查;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和运动;进行简单性的心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
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級、6 min步行试验(6MWT)及中医症状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84.0%)、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0.0%)均高于对照组(70.0%、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参照《心脏病学》[3]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参照NYHA制订的心功能分级标准[4]。
1.2.2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1.3.1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②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或心功能Ⅳ级者经治疗转变为Ⅱ~Ⅲ级者;③中医诊断为心力衰竭,于我院心力衰竭诊疗常规方案中属稳定期者;④年龄40~75岁;⑤受试者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①能增加病死率的因素,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梗阻型心肌病、未修补的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压塞、肺栓塞、有明显感染,以及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等患者;②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及骨关节病、精神病者;③过敏体质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⑤近1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4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消除诱因,控制钠盐摄入,依据疾病类型及个体差异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以及治疗伴随的其他疾病。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填写生活质量评价表,在院内从Ⅰ期运动康复开始,逐渐过渡到Ⅱ期运动康复。
患者要熟悉一些客观和主观运动强度指标,如脉搏测定、自感劳累分级法等的运用。
院内Ⅰ期运动康复采用步行训练,最初1周内进行步行训练,运动宜采取间歇形式,根据个人的脉搏、自感劳累度,开始运动时每2~3分钟休息1 min,运动时间可从1~2 min逐渐增加至6 min以上。
运动应为低水平的,靶心率比立位休息时心率多10~20次/min,开始几天,不超过休息心率5~10次/min,并由固定1名主治医师及2名护士每天上午帶领学习八段锦。
在病情稳定、功能贮量增加以后,运动强度可逐渐增加,可过渡到Ⅱ期运动康复。
出院后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如患者病情、个人体质、目标心率、自感劳累度等)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其中第一种为单纯八段锦康复,第二种为八段锦与步行相结合,第三种为八段锦与慢跑相结合,并给予日常生活指导,行综合风险和运动风险评估,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评价患者运动后血压、心率、自感劳累程度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运动处方。
期间于入组后2周及1、2、4个月评价患者的一般情况,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处方,共观察6个月。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而有效的目标心率=(负荷试验中的最大心率-静息心率)×0.6(或0.8)+静息脉率。
服用血管扩张剂和运动时间应尽量错开,以避免血压下降等危险。
1.5 观察指标1.5.1 NYHA心功能分级根据患者自觉活动能力观察治疗前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确定疗效标准。
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足2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或心功能较前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2 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患者在平直的走廊里尽可能快步行走,测定6 min的步行距离。
1.5.3 中医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制订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100%。
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者;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而0.05),治疗后两组6MWT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 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2.3 两组中医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3 讨论心力衰竭系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心功能处于失代偿状态,常常因劳累、感染、水电解质失衡或用药不当而诱发急性加重,甚至死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心脏疾病救治水平的提高,心力衰竭患者日趋增多。
传统治疗心力衰竭强调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活动,然而长时间休息或静止导致肌肉萎缩,运动耐量降低,肺通气功能下降,血栓形成,焦虑抑郁等诸多弊端而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
随着整体医学的发展,心力衰竭的治疗模式已从以往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模式转变为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治疗模式。
2009年,ACC/AHA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把运动康复列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Ⅰb推荐证据[6]。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是促进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加重心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7]。
研究表明[8-9],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可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阻止心功能恶化,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此外,心脏康复有助于改善心肺储备功能,提高运动耐力,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10-13]。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怔忡”“喘证”“水肿”“心水”等范畴,是不同原因引起的心气、心阳亏虚,痰浊、瘀血、水饮内停,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的一类证候群。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养生健身术,属于古代养生导引法的一种,由8个动作组成,每一段锻炼侧重点不同,要求形体活动与呼吸运动相结合,能整体调节人体五脏六腑、气血经络,同时对肌肉耐力和躯体柔韧性、呼吸肌群进行锻炼,是机体内外全面调养的健身功法。
现代研究认为,八段锦能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提高肺循环功能,改善血管顺应度[14-15],且对血压、血脂、血糖产生有利影响[16-19]。
与西医单纯运动处方相比,八段锦兼具调神、调心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缓解不良情绪[20-22]。
最近一项Meta分析证明,太极拳、气功、八段锦能降低心血管病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23]。
本研究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制订了西医心脏康复与中医康复相结合的康复模式,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疗效、6MWT 及中医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该心脏康复模式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本研究心脏康复模式采用院内医护人员监护下心脏康复与院外自我康复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简单易行,医疗成本低,且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运动量适中,适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练习。
综上所述,西医心脏康复联合八段锦能显著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未将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脑钠肽纳入观察,日后研究应与生物标志物结合,全面反映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1] 苏锡铭,李俊峡.心血管病运动康复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10):113-116.[2] 毕颖斐,毛静远,郑颖,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发展现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4):1616-1618.[3] Eugene Braunwald.心脏病学[M].5版.陈灏珠,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07-429.[4] The Criteria Committee of 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omenolature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of the heart and great vessels [M]. 7th ed. Boston:Little Brown & Company,197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85.[6] Hunt SA,Abraham WT,Chin MH,et al. 2009 focused update incorporated into the ACC/AHA 2005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in Adult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n [J]. J Am Coll Cardiol,2009,3(15):e1-e90.[7] 馬英,杨志明,康玉明.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慢性心衰时对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J].生理科学进展,2008,39(2):105-108.[8] 周晓英,沈松林,张润峰.心脏康复的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6,18(4):373-376.[9] 李立新.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6,37(12):1808-1810.[10] 王煜,杨莉,王瑞萍,等.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1):94-96.[11] 靳宜静,王学磊.心脏康复对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6):2370-2371.[12] Gasiorowski A,Dutkiewicz J.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J]. Ann Agric Environ Med,2013,20(3):606-612.[13] 沈玉芹,蒋金法,王乐民,等.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8):2678-2682.[14] 潘华山.八段锦运动负荷对老年人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新中医,2008,40(1):55-57.[15] 石晓明,蒋戈利,刘文红,等.八段锦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过程心肺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2):24-27.[16] 梁云花,廖色青,韩春蕾,等.八段锦运动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4,34(12):2380-2381.[17] 陈辉,周亚娜.八段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2):178-179.[18] 刘俊荣,郭玉石,张瑞峰,等,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血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196-3197.[19] Chen MC,Liu HE,Huang HY,et al. The effect of a simple traditional exercise programme(Baduanjin exercise)on sleep quality of older adul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Int J Nurs Stud,2012,49(3):265-273.[20] 陈泽芳,陈宋璋.应用主动呼吸康复训练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J].现代医院,2015,15(3):75-77.[21] 王颖,张虹.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2):165-168.[22] 吴欣媛,李莉,丁沛然,等.八段锦对62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4,9(1):39-40.[23] Wang XQ,Pi YL,Chen PJ,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exercis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J Am Heart Assoc,2016,5(3):e00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