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复习提纲
传播学复习提纲汇总
传播学概论考纲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韦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鼻祖:威尔伯、施拉姆第一章传播对象和基本问题一、传播的定义(课本第4页)1、三个基本要素:信源、讯息、信宿2、定义: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二、传播的障碍(课本第9页)含义: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三、传播的隔阂含义: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见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四、传播的特点:(课本第4页)(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就社会关系性而言,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一、人类传播史上的几次飞跃及其影响(课本第23页)1、口语传播时代(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受时空控制)2、文字传播时代(第一套体外化系统,传播在时空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加速体外化媒介系统进程)3、印刷传播时代(复制文字、生产信息)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快速传播里程碑意义:形成体外化声、影系统,电脑执行人脑功能,数字技术发展开创媒介大融合时代)哈特的媒介划分(课本第28页)1、示现的媒介系统:口语或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
(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2、再现的媒介系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需要使用物质工具和机器,信息接受者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双方都需要使用机器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
即不同的传播媒介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一、符号的含义(课本第34页)1、三种定义:1)永井成男: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那么一个便是另一个的符号,另一个便是这个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传播心理学复习提纲
传播心理学复习笔记考试范围:暴力(4)、亲社会行为(6)、广告(7)、媒体与青少年(9 重点为音乐)、媒介中的群体形象(10 重点为男性)、媒介受众研究(11 重点为副社会互动parasocila interaction,也叫准社会交往,准社会互动,拟社会互动)、体育(13)媒介心理学:媒介内容在受众头脑中的反映,以及它所带来的个人或社会效果。
(态度、行为、公众舆论、群体行为、社会变革)Chapter4 The Effects of Media Violence媒介暴力效果研究(pptP18—38,课本P49—72)一、媒介暴力的即时效果两个特定的解释在媒介暴力争论中很有影响:一是角色模仿,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1973);二是兴奋转移,是在观看娱乐节目后的认知和心理反应(Zillmann,1971)1、模仿:( P52,共要求3段内容,第1段界定)(1)媒介效果模仿模型:班杜拉,于1963年的“Bobo doll”低外部效度。
(玩偶实验:”Bobo doll”——孩子们在收看了相应的电视节目后,击打bobo doll更加频繁。
a.这些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及教科书中侵略性报道的强制参照。
b.低外部效度。
)(2)Comstock(康斯托克)、schorrer,1999年确定了电视暴力和社会行为的联系。
(P52)(第2段有关体育的研究)(3)支持媒介暴力与攻击行为有关联的人更加倾向于“现实中的暴力行为与媒介使用”。
(4)Phillips,1983,验证10天刑事案件与同时直播的拳击赛有关联,杀人案件有显著提高。
但与Super bowl 比赛没有相关性。
被杀者与比赛得胜者的种族一致,表明凶手是为报复拳击赛的胜者。
但有些数据很难解释:第3、6、9天杀人案数量上升。
美国以外进行的比赛,以及通过网络新闻起作用的都有更强的效果。
(5)体育能否与其他产生相同效果的媒介暴力形式归并到一起,没有理论框架支持。
(第3段有关现实中的暴力事件研究)(6)Hennigan(亨尼根) et al.(1982)在1949-1952年,电视介入后,罪案数量上升,其中抢劫最多。
13-14年传播心理学复习
1、什么是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
①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 ; ③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
2、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心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 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性心理 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心理过程 中得以表现;另一方面,个性一旦形成,又调节 和支配心理过程的进行。二者是构成统一心理现 象的两个不同方面。
4、什么是榜样?怎样理解榜样的力量?
榜样又可称为示范者,是指可被观察学习的 对象。既指人的行为,也包括社会事件,观念, 风气等。榜样有正负之分。好的榜样可以重塑 灵魂,坏的榜样会毁掉人生 榜样的力量在于行为 “榜样”是通过其 言语和行为来体现的。行为的劝服力大于口头 的说教,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也如此,所 以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就是对群众无声的教育 榜样的力量在于可以迁移
(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p61) 影响受众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媒介内 容,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不良媒介 内容的影响更为深远。班杜拉证实了模仿在侵犯行 为习得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电视暴力对青少年四 个方面的消极影响 (四)实践证明,媒介内容对成年人也具有很大的 影响(p63例) 实践证明,媒体内容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 甚至老年人都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媒介环境对 于受者行为的导向至关重要。
(一)减少自杀或凶杀案等负面新闻报道量,可 以减少对受害者的伤害和消弱受众的模仿。 近几年来,媒体会报道很多变态杀人、恶意伤 人和跳楼自杀等事件,铺天盖地,还有链接连篇、 后记等,大量的报道这些负面新闻,不断的挑起 受众的好奇欲和窥探欲。比如,富士康13跳事件、 福建和雷州等校园凶杀案、官员明星跳楼自杀记 等。校园凶杀案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恐慌,每天都 要护送孩子上下课,很多孩子也披上的阴影。著 名歌手陈琳自杀后,媒体报道了很多负面的新闻, 给陈琳的妈妈带来很多不安和伤痛。 媒体的过度报道带来的不仅是给受害者的伤 痛,而且会让受众更加恐慌,从而影响整个社会 的和谐发展。
传播学复习提纲汇总教学文稿
传播学概论考纲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心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韦菲尔德理学家霍夫兰鼻祖:威尔伯、施拉姆第一章传播对象和基本问题一、传播的定义(课本第4 页)1、三个基本要素:信源、讯息、信宿2、定义: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二、传播的障碍(课本第9 页)含义: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三、传播的隔阂含义: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见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四、传播的特点:(课本第4 页)(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就社会关系性而言,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人类传播史上的几次飞跃及其影响(课本第23 页)1、口语传播时代(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受时空控制)2、文字传播时代(第一套体外化系统,传播在时空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加速体外化媒介系统进程)3、印刷传播时代(复制文字、生产信息)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快速传播里程碑意义:形成体外化声、影系统,电脑执行人脑功能,数字技术发展开创媒介大融合时代)哈特的媒介划分(课本第28 页)1、示现的媒介系统:口语或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
(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2、再现的媒介系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需要使用物质工具和机器,信息接受者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双方都需要使用机器加拿大传播学家M. 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
即不同的传播媒介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ATy —* 第三章符号的含义(课本第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34 页)1、三种定义:1)永井成男:只要在事物X 和事物Y 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那么一个便是另一个的符号,另一个便是这个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传播心理学概述
3. 任务要求对知觉与注意力的影响:任务的复杂性和要求可以影响我们的知觉和注意 力。
大纲2:传播心理学的
02. 认知与情感影响
知觉与注意力影响
1. 知觉与注意力的关系: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知觉和注意力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注意力的引导能够影响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和认知,而我们的知觉过程又会影响我们的 注意力分配。例如,当我们意识到某个特定的刺激时,我们的注意力会自动地被引向 该刺激,而忽视其他不相关的信息。
态度与情感塑造
1. 核心要素:在探讨时,需了解其核心要素。 态度是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倾向,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情感是情绪和心理体验的表达,对个体决策和行为具有重 要影响。因此,情感和态度共同塑造了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2. 形成和变化:了解态度和情感的形成和变化是理解其塑造的关键。 态度形成受到社会学习、认知过程、个体经历和群体影响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情感的形成与人类基本情感系统、个体经历 和环境刺激密切相关。通过思维和情感的相互作用,态度和情感可以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变化而改变。 3. 传播策略:传播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塑造态度和情感的传播策略。 构建情感共鸣和情感连接,可以通过故事叙述、情感呼应和身份认同等方式引发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连接。改变认 知和情感,可以通过信息提供、问题抛出和反驳等手段调整目标受众的态度和情感。有效的传播策略能够帮助塑造人们的 态度和情感,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尤小优0750 2023/8/28
传播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点:“内向传播”、“传受者”概念。
第二章一、传受者的心理: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
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的模写和拷贝。
三、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四、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观念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一)观念性: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二)主观性反映: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原因:1、生理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
2、心理原因(1)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映。
(2)动机。
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
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疑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
传受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映。
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1)文化水平(2)社会地位(3)文化背景:指传授者的民族特点,包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及各种人文环境。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要点
1、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应A. 暗示效应(suggestion effect)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黯淡效应(dimming effect)a. 黯淡效应dimming effect在光线比较暗淡的地方,交往双方因为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的心理现象。
在新闻采访中,可以适当借助暗淡效应来减少采访对象的戒备心理。
B.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包装效应(packing effect)标签效应(label effect)b. 标签效应lebel effect又叫越轨者效应,指对被贴上标签的个人所造成的种种后果或影响。
标签会影响个人的自我评价。
媒体工作者要善于对自己“贴标签”,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学会放大自己对成功的感受,从而建立自信心。
C. 蔡加尼克效应、菜肴名称效应、出其不意效应、词频效应、从众效应、错误信息效应。
C(1). 菜肴名称效应cooked food name effect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如果将新闻和栏目内容类比为菜肴,则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就是菜肴名称。
读者首先对那些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予以关注,然后才去阅读相关内容。
对于网络新闻传播而言,新闻标题尤为重要。
C(2). 词频效应word frequency effect人们对高频词的识别快于对低频词的识别。
对于广播电视这种线性媒体来说,有声语言要求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尽量采用高频词,以方便受众的识别和理解。
D. 登门槛效应、第三人效应、定势效应、对比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d. 登门槛效应foot-the-step-door effect向他人由小到大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而获得成功的现象。
原因在于人们一旦接受一个小要求,就参与了某类事并觉得自己对这类事情负有责任,这就消除了以后从事类似活动的对抗心理。
记者在采访时有时需要采用这种技巧。
F. 反暗示效应、犯错误效应、反馈效应,反向思维效应,飞去来器效应、绯闻效应,冯·雷斯托夫效应、风俗效应、否定效应,附着信息效应。
新闻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新闻的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1:五大理论:行为论;精神分析论;人本论;认知论;生理科学观2:八大主题:心理的生理基础;感觉与知觉;学习心理;身心发展;个体差异;动机与情绪;社会心理;异常心理与治疗二:现代心理学的分类1:理论心理学:普通(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2:应用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新闻心理学三:新闻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中间学科,偏向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1:目标:陈述;解释;预测;控制2:定义:研究新闻活动中相关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生与变化规律的学科四:新闻心理学的观察方法1:.观察法观察方式:直接观察;仪器观察;痕迹分析;自我观察优点:不受被观察者文化、理解能力的限制,能得到现场真实、直接的材料缺点:具有一点的被动性、片面性和局限性观察步骤:设计方案;实施观察2:实验法(与以上的差别在于控制):实验室研究法;现场实验法3:访谈法:面谈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电话访谈4:投射法:自由联想法;主题统觉法5:问卷法第二章新闻活动中心的信息加工识记: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理解:知觉有哪些?想象的综合方式有哪些?应用:长时记忆有哪些典型效应?如何在新闻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过程(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一: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1: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A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刺激物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运动变化;B人本身的状态: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期待、过去经验等密切联系2: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力努力的注意3: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对人格的依从性4: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不需要意志和努力二: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A 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B 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2: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激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
传播心理学知识要点总结
传播心理学知识要点总结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传播活动中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对于理解和优化传播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些关键知识要点:一、传播者的心理1、传播动机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机。
有的是出于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希望通过传播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情感;有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或社会地位;还有的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希望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2、传播者的认知传播者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解读会受到其自身认知结构的影响。
认知结构包括知识储备、价值观、思维方式等。
传播者的认知偏差可能导致信息的不准确或片面传递。
3、传播者的情绪传播者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传播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在积极情绪下,传播者可能更倾向于传递乐观、正面的信息;而在消极情绪下,可能会传递较为悲观或负面的内容。
4、传播者的形象塑造传播者在受众心中的形象会影响传播效果。
良好的形象能够增加受众的信任和接受度,而不良形象则可能导致受众的抵触。
二、传播信息的心理影响1、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内容是否新颖、有用、有趣,直接关系到受众的关注度和接受程度。
具有实用性和娱乐性的信息往往更能吸引受众。
2、信息的形式信息的呈现方式,如语言表达、排版设计、声音和图像效果等,会影响受众的感知和理解。
简洁明了、富有吸引力的形式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记住。
3、信息的可信度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可靠性以及传播者的信誉都会影响信息的可信度。
受众通常更倾向于相信来自权威渠道和有良好声誉的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
三、传播渠道的心理效应1、大众传播渠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渠道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但不同的大众传播渠道在受众心理上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例如,电视能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观众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而报纸则更适合深度报道和分析,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二)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二)引言概述:传播心理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的心理过程和影响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提升有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继续介绍传播心理学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正文:1. 反驳效果:- 反驳效果是指当人们受到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时,加强了对原有观点的坚持。
造成反驳效果的原因可能是认知困惑、认知不协调以及自我保护等。
- 反驳效果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策略来缓解,例如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来传达信息,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等。
2.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在信息传播中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认同的观点,拒绝与自己不认同的观点。
-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群体归属感和归因偏差对信息接受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社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倾向性信息的选择和转发中。
3. 好奇心和注意力:- 好奇心和注意力对于信息传播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吸引和保持受众的参与,增加信息接受和记忆的效果。
- 创造性和新奇性是激发好奇心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标题、图像和故事情节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受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可信度和信任:- 可信度和信任是影响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们更倾向于接受来自可信源的信息,对来自不可信源的信息持怀疑态度。
- 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信任度可以通过提供证据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以及与受众建立互动和关系等方式来实现。
5. 情绪和情感效应:- 情绪和情感对于信息传播具有显著的影响,它们可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和情感反应,进而影响信息接受和行为改变。
- 情感营销和情感故事是常用的策略,通过引发受众的情感共振,以更深层次的方式传达信息和价值观。
总结:传播心理学的知识点涵盖了反驳效果、社会认同理论、好奇心和注意力、可信度和信任以及情绪和情感效应等方面。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并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升传播效果。
在实际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以实现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
传播心理学复习提纲.doc
传播心理学复习提纲:一、熟读笔记,确保理解授课内容,能用传播心理学专有名词解释一些经典案例,此类会有填空题型(10个空格)。
二、在通读的基础上,重点记忆:1.名词解释类(4题):(1)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个别属性:如颜色、形状、大小、气味、温度、轻重等等)根据感受器所处的位置,一般可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知觉的生理机制:知觉的生理机制是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过程。
(3)晕轮效应:在人际知觉时,人们常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的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
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4)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其形成过程是按照预想的类型把人分成若干类别,然后按照这些类别贴上固定特征的标签,这种知觉模式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我们所属的传统、文化遗传给我们的。
(5)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定时或心向作用,使我们对住对刺激的知觉反应更迅速,更有方向性,但也会使人从主观状态出发来歪曲客观信息。
我们在对人知觉和评价时,常常离不开心理定势,所以总是顺着一定的倾向性来解释所得到的信息。
(6)模仿:指个人受到社会刺激后而引起的一种按照别人行为的相似方式行动的倾向。
它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人际互动现象。
模仿是对显行为的模仿,而不能模仿内心模仿隐心理。
原因:人的本能。
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反射性模仿,一种是观察性模仿。
(7)感染:表现为个体对他人的特定情境中的情绪状态的自觉共鸣或产生相类似的情绪活动。
感染的形式有情绪共存和情绪感染。
感染有联动性和情境性的特征。
(8)从众现象:指个人的认知或行为且于所处媒体的无形压力,而不由自主低与多数人保持一直的心理现象。
(9)个体空间:人都有一个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个体空间,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 一样为自己“割据” 了一定的“领土”,一旦这个“气泡”被人触犯,就会感觉到不舒服或是不安全,人们都有一种保护自己的个体空间的需求,这并非表示拒绝与他人交往,而只是想在个体空间不熟近战的情况下自然的交往。
《传播学》复习提纲.doc
重要知识点:
国际传播的概念、特点、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公民社会
第十一讲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对应视频教学课件第22、23、24讲,教材第12章)
重要知识点:
魔弹理论、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因素
第三讲
重要知识点:
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意义的协调管理(CMM)理论、人际关系三要素(米勒夫妇的研究)
第四讲
重要知识点:
群体的概念和特点、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从众心理、群体极化
第五讲
重要知识点:
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分类、组织中的基本传播过程(社会化过程、行为控制过程、决策过程、冲突管理过程)
第六讲
重要知识点(本讲中主要是基本概念的介绍):
传播学的创始人、对传播定义的几种范式(视频教学课件第1、2讲,教材第1章)
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巴克(Barker)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视频教学课件第3、4讲,教材第2章)
第二讲内向传播(对应视频教学课件第5、6、7、8讲,教材第5、13章)
重要知识点(本讲中需要同学掌握基本概念,并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在生活中运
用):
自我认识的三个变量、镜中我、约哈里窗户、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自我防卫机制(视频
教学课件第5、6讲,教材第5章)
态度转变与说服(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信源的可靠性、恐惧诉求、预防接种理论)(视频教学课件第7、8讲,教材第13章)
在期末复习阶段,请同学们按照复习提纲,以视频教学课件和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着重复习各章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同学们多参阅涉猎其他相关论文、书籍等,以拓宽学习视野。另外,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关注课程论坛,积极发言,论坛上会提供部分相关知识点扩充。
传播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传播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规律的科学。
二、传播心理学的基本框架㈠传播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分支,应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思维心理学等相关原理作为主线;㈡传播心理学又是传播学的边缘学科,它应以大众传播的五个层次——传者、信息、传媒、受众、效果作为横向的基本构架。
第二章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一、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流派别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㈠1913——1930年为早期行为主义或古典行为主义时期;㈡1930——1960年为新行为主义理论时期;㈢20世纪60年代至今为行为主义发展的第三时期。
第一节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一、主要观点华生认为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实验分支”,心理学的任务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规律,既能根据已知刺激预测可能发生的行为反应,也能根据已知反应有效地判断刺激的性质。
他认为心理、意识不可捉摸,无法证实,因而是根本不存在的,心理学必须以可以观察、可以相互证实的客观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这个客观现象就是人和动物的行为。
他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看来人和动物都遵循同样的规律,他还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于环境造成的。
第二节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一、生平介绍斯金纳(1904—1990),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律师家庭。
1922年进入纽约哈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毕业后又进入哈佛大学专攻心理学,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从事研究工作。
传播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网络恶搞心理成因分析①自娱自乐的心理动机: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的充分展现②从众的社会心理:避免陷入孤立状态eg:梨花体③追求角色认同的心理需求:获得大众认可,成功脱离弱势群体eg:胡戈④舒缓内心压力,发泄个人情绪的情绪心理2.对刻板印象的认识一、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相当普遍的现象。
刻板印象就是针对群体的概括,这种概括可能消极可能积极,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
二、其特点:①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分类方式。
一旦形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克服;②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一群体中,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即刻板印象有其历史传承性、民族共有性;③多与事实不符,甚至有的是错误的。
负面的刻板印象存在着突出的消极作用,可能导致各种社会偏见和社会歧视,成为媒介传播中的伦理问题、人权问题或政治问题。
三、刻板印象的形成其一,社会刻板印象有着社会真实的基础;其二,社会刻板印象,反映了大脑对巨量复杂信息进行简约化处理加工的特性;其三,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总是习惯性地从某一群体,而不是从组成这个群体的成员个人角度去认知;其四,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那些十分突出的特征总比那些不醒目的特征更会给认知者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影响(具有两面性)①有助于简化社会认知活动,提供信息加工效率。
在低认知资源条件下,刻板印象为一致性信息提供概念流畅性、易化其理解,从而节省下认知资源;同时,不一致性信息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会自动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节省下来的认知资源转向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
②一经形成变具有较高稳定性,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
易产生偏见、歧视。
3.从众心理认识例子:①初到某地旅游,有两家豆腐店,一家门前排长队,另一家门可罗雀。
出于从众心理,选择了排长队的那家;②追求时尚也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③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游行活动,有的人出于从众心理也纷纷加入。
原因:1.寻求行为参照(又称信息性动机)--准确性2.避免对偏离的恐惧(又叫规范性影响)——归属感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与群体规范,标准及期望的程度呈正相关4.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一)有网瘾的大多数是青少年,他们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对外界总有一种猎奇、追潮和喜欢寻找刺激的心态,网络世界提供丰富的、具有新奇、刺激性的游戏内容,这就会容易使缺乏自控能力的人们从最初好奇地随意浏览,到思网不归上网成瘾。
新闻专业必备《传播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内容)
《传播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核学生对《传播心理学》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结合实例,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知识进行理性分析、阐释热点的能力。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题型分值提示填空题101分/空,共10空单项选择题102分/题,共5题多项选择题204分/题,共5题名词解释205分/题,共4题简答题248分/题,共3题论述分析题16共1题三、考试范围(一)相关专业核心概念关键词1.自我意识2.约哈里之窗3.自我认识4.自我体验5.偏见6.归因7.保护性印象管理8.获得性印象管理9.开放式提问10.封闭式提问11.注意力经济12.自尊心13.自信心14.信息的加权平均15.内隐人格16.舆情监测(二)课程基础知识与时事热点的综合运用【考试要求】主要考察学生对传播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理解、记忆并掌握其要点为主,并能够结合知识综合运用与分析时事热点。
1、“约哈里之窗”的具体含义2、自我认识的具体含义,其包括什么?如何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3、自我体验的含义。
核心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意思?4、传播者对自己的观察主要包括什么?5、经验对于判断的作用和局限性6、爱德华·霍尔对于空间关系研究7、偏见的具体含义,以及表现形式8、偏见的来源,以及如何消除偏见?9、归因的具体含义。
10、信息的加权平均具体是什么意思?11、内隐人格理论的具体含义12、印象管理的原因13、保护性印象管理VS获得性印象管理的具体含义,以及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14、倾听的心理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15、无效倾听和有效倾听的形式分别是?16、倾听中沉默的类型有哪些?17、移情与同情、理解的区别和联系。
18、移情发生的心理机制19、受众注意的基本特征20、注意力经济的具体含义21、引发受众注意的方法22、感觉和知觉的具体含义、特征分别是什么?23、影响认知的陷阱有哪些?24、“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25、舆情监测的具体含义26、与舆情相关的传播学研究理论27、网络舆情的特点。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一、知识小点1.传播心理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投射法、量表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2.常见的归因偏差基本归因偏差、当事人与旁观者效应、自利归因偏差、虚假一致效应3.无效倾听的形式虚假倾听、垄断谈话、选择性倾听、自我保护式倾听、心存敌意的倾听、只重表面意义的倾听4.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填空1.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自我意识变现为认知形式、情绪形式和意志形式2.提高观察判断的前提为激发观察兴趣、保持强烈好奇心、增加知识储备、扩展生活视野、丰富人生阅历3.倾听的心理过程的步骤;信息接收、信息理解、信息评估、反馈和记忆4.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5.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6.衡量传播者应变能力的指标;应变的速度和准确度7.发散思维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8.态度的功能;效用功能、自我保护功能、认知功能、价值表达功能9.传播者对自己的观察主要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10.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11.网络新媒体彻底打破了人际传播的面对面特征,使得跨时空人际传播成为可能12.奥尔波特于1947年提出的谣言产生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x(事件的)模糊性13.一个错误的信息即便是被更正之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们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反而会加深人们对这条错误的信息的信任。
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逆火效应”1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由个性心理导致的15.威廉·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16.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17.考察传播心理效果主要有三个指标;注意度、认知度和态度18.自我意识就是认识你自己19.适度是最好的印象管理策略20.特殊的言语引导;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鼓励和重复(自己理解P89)21.美国电影的分级制度分为5级二、名词解释1.约哈里之窗将人的内心世界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代表了某个不同的自我: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
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
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传播学复习要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传播的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的基本过程,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①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②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
③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④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⑤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3.人内,人际,群体,组织传播的定义和相关概念①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②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
人际传播的动机:a获得信息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d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人际传播的特点:a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b人际传播的信息意义丰富复c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d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③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图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④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
组织传播的功能主要有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和形成共识。
传播心理学复习大纲
传播心理学复习大纲信源信息受传者媒介,大众传播研究对象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内向传播:又叫自我传播,是指传媒信息借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输入、加工、编解码、贮存、输出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人脑对媒介信息(刺激)的认识过程。
传受者:这个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的界定,同时也是对在某些情况下的传者和受者作合二为一的理解。
媒介世界: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传受者心里特点:观念性、主观性、能动性现代心理学理论有哪些(主要流派)?神经生物论生物论,行为主义论(斯金纳)行为论,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人本主义论()来哟解释*现象论,认知论1、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并且通过社会文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合在社会生活的过程。
2、反向社会化所谓的反向社会化是指“青年的一代向年老的一代传授知识”,亦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向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传授社会变化的知识”。
也称“文化反哺”3、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的,调控原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他强调学习者能够积极激励调整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而进行学习。
4、榜样榜样又称为示范者,是指可以被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一般只被认作人的行为,其实很多有代表性的,值得被推广的社会事件(希望工程基层选举)某种观念(奉献精神环保意识)某些风气(班风校风厂风市风等)也可以被视为榜样5、学习的延迟性所谓的学习的延迟性是指对象在经过观察学习后形成的新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立即外显出来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延迟在适当的时机才将之外化的。
6、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形成新的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对象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学习者,而是通过第三者的转述,特别是大众媒体来传递学习榜样。
7、强化强化是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来增强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熟读笔记,确保理解授课内容,能用传播心理学专有名词解释一些经典案例,此类会有填空题型(10个空格)。
二、在通读的基础上,重点记忆:
1.名词解释类(4题):
(1)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个别属性:如颜色、形状、大小、气味、温度、轻重等等)根据感受器所处的位置,一般可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知觉的生理机制:知觉的生理机制是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过程。
(3)晕轮效应:在人际知觉时,人们常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的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
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4)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其形成过程是按照预想的类型把人分成若干类别,然后按照这些类别贴上固定特征的标签,这种知觉模式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我们所属的传统、文化遗传给我们的。
(5)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定时或心向作用,使我们对住对刺激的知觉反应更迅速,更有方向性,但也会使人从主观状态出发来歪曲客观信息。
我们在对人知觉和评价时,常常离不开心理定势,所以总是顺着一定的倾向性来解释所得到的信息。
(6)模仿:指个人受到社会刺激后而引起的一种按照别人行为的相似方式行动的倾向。
它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人际互动现象。
模仿是对显行为的模仿,而不能模仿内心模仿隐心理。
原因:人的本能。
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反射性模仿,一种是观察性模仿。
(7)感染:表现为个体对他人的特定情境中的情绪状态的自觉共鸣或产生相类似的情绪活动。
感染的形式有情绪共存和情绪感染。
感染有联动性和情境性的特征。
(8)从众现象:指个人的认知或行为且于所处媒体的无形压力,而不由自主低与多数人保持一直的心理现象。
(9)个体空间:人都有一个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个体空间,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土”,一旦这个“气泡”被人触犯,就会感觉到不舒服或是不安全,人们都有一种保护自己的个体空间的需求,这并非表示拒绝与他人交往,而只是想在个体空间不熟近战的情况下自然的交往。
(10)非言语交往: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例如脸部目光、表情、身体运动与接触、姿势、衣着、以及饰品等等,来辅助说明语文的意旨。
2.简答论述类(4题):
①解释最初印象的成因及作用。
最初印象的成因:其形成与我们知觉的恒常性有关。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最初印象的作用:
1当不用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我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而忽视后面的信息。
2即使人们同样也注意了后面的信息,但也会倾向于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
3当人们接受了前面的信息后,就会按照这种信息来接受后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去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从而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②集合行为是一种自发的反常现象,请解释它的产生原因。
结构性的压力,如在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物价不稳,政治动荡,种族关系恶化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
触发性事件:因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化。
(如
瓮安事件中的中学女生非正常死亡)
③从单面证据和两面证据简述传播内容的组织。
劝说需要证据来阐明所传播的观点。
在劝说中是只提有力的证据呢还是同时提出正反两面的证据?这要考虑到具体的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在二战将要结束时进行的说服效果实验,实验结果教育程度较低的和受过中等教育的;原先就认为战争会结束的士兵和原先不认为战争会结束的士兵。
结论:对于较复杂和存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劝说,应该尽可能同时提出正反两面的证据,这样一方面使被劝说者觉得传播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能学会比较与辨别正确与错误,对以后可能接触的相反证据产生免疫力。
对有一定只是和认识能力的对象进行劝说,应尽可能同时提出正反两面的证据。
④请稍结合事例说明从众现象的产生原因。
1951年的阿西实验(阿希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从众现象如:入乡随俗、人云亦云、赶时髦、随大流等。
1、信息作用;从众并非只是一种消极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在信息不明或是模糊的情况下,我们要通过众人的行为来获得信息。
2、人际关系的制约:当一个人在明确信息的情况下仍然可能从众,这往往是处于人际关系的制约。
3、群体一致性:人们是否从众,还受到群体凝聚力的影响,一个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人对群体就越忠诚,越主动担负起群体责任,按照群体规范行事,因而群体间的意见就越一致。
4、个别差异:人与人之间,在从众性上是因个人的地位、知识、性格、情绪状态等具体特征而存在差异的。
⑤在有关记忆生理机制的理论中,请叙述信息加工系统说。
近20年来心理学家把现代信息论引入记忆的研究中,认为人类的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过程,分三个阶段:
感觉储存阶段:也称瞬时记忆,是记忆的开始阶段,当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已经消失,而存在留在感官中的印象并未立即消失,还会保留很短一段时间,大约为0.25-2秒,例如
我们用心听一首歌曲,歌曲已经播完,在很短的时间内仍然记得歌曲的旋律。
特点:持续时间很短,瞬息即逝,容量较小。
⑥了解人际传播中的说服策略。
一、分散注意:采用迁回方法,把对象的注意力从敏感问题上引开,此方法即可避免陷入僵局,又使他有较大的开放头脑,但是注意要回到正题上来。
二、共同语言:当有实质性分歧时,寻找一些对方无法拒绝客观事实入手。
先找一些与劝说的观点并无关系而双方意见一致的话题。
三、对症下药
四、打破“完型”: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完型就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一致的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系统。
五、以情动人:说理不通的情况下,可先从情绪上打动他。
如“恐吓战术”对调皮小孩
六、行为反馈:创造一定情境与条件,使被劝说者做出某种积极的行为,并使他从自己行为中认为到正确态度与观点。
例如、种族歧视
七、“登门槛”战术:研究证明:当先说服被试者接受一个较小要求,被试者对虽有较大要求就有了较大的可接受性。
八、逻辑诱导:背景:对说要摆事实,讲道理。
九、以退为进:适当的退让和承认对方观点和合理性
十、运用幽默
⑦了解大众传播中沉默的螺旋效应(未讲,可自查,参考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舆论的定义,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声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个人一件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一件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面“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是“优势”意见更显得强大。
这种强大反过来又逼迫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超出人们直接感知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强大。
因为
1,共鸣效果: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2,累积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
3,遍在效果:媒介信息的第大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