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PPT课件(精选)
合集下载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件
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
妄:胡乱。
辩论 解释 胆大妄为
伽利略 17世纪著名 的物理学家、天 文学家。
思考 公开 试验
怀疑
推翻
反复 试验
为什么不能怀疑亚里 士多德的理论呢?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四世纪的 古希腊哲学家、科 学家,被称为“最 博学的人”。
1
10
10
将两个铁球看Biblioteka 一个 整体,就是11磅重,所以 比10磅重的铁球快。
北京市朝阳区 呼家楼中心小学 蔡 振
这是什么建筑?
比萨斜塔
wéi
辩论 信奉 违背 解释 胆大妄为
zhí
固执 一磅 宣布
(约合0.9斤)
辩
辪
辩论
辪子
辩论家
口才好, 能言善辩
辨
辨别
信奉
部首:一、大
1、供养,伺候;
2、信仰; 3、遵守。
伽利略宣布了试验结果。
伽利略(公开 说明)了 试验结果。
1
10
10
落得慢的铁球拖住 了落得快的铁球,所以 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事实,却得出 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 么解释呢?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PPT课件精品ppt课件
例如: 10+1<10
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 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 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10+1< 10
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 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 速度1就0+比1>101磅0 重的铁球快。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 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 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 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
全都对的。
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 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启示
• 怀疑也要讲科学,讲证据; • 坚持真理要有足够的勇气; • 许多科学创新和发明都是在对权威的批判中诞生的。
场上,人们为他树立了一尊铜像,以永远纪念
这位为真理而呐喊、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思想
公开证实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 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 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 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 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 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 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 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 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通过这件事,伽利略学习和做试验的信心更足 了。最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
伽利略走下比萨斜塔后,满面红光,眼里闪烁着骄傲兴奋地 光芒,大家都热烈地鼓掌。
伽利略说:“请大家安静! 请大家安静!今天,是个辨别 真理的日子!我想,大家都很高兴!”
正说着,几个小朋友像小兔子似地串了过来,说:“大哥哥, 你是怎么成功的?”伽利略笑着说:“是坚持真理的结果 !” 伽利略说完了,一一束又一束鲜花就上来了。
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 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 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10+1< 10
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 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 速度1就0+比1>101磅0 重的铁球快。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 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 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 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
全都对的。
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 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启示
• 怀疑也要讲科学,讲证据; • 坚持真理要有足够的勇气; • 许多科学创新和发明都是在对权威的批判中诞生的。
场上,人们为他树立了一尊铜像,以永远纪念
这位为真理而呐喊、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思想
公开证实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 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 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 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 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 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 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 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 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通过这件事,伽利略学习和做试验的信心更足 了。最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
伽利略走下比萨斜塔后,满面红光,眼里闪烁着骄傲兴奋地 光芒,大家都热烈地鼓掌。
伽利略说:“请大家安静! 请大家安静!今天,是个辨别 真理的日子!我想,大家都很高兴!”
正说着,几个小朋友像小兔子似地串了过来,说:“大哥哥, 你是怎么成功的?”伽利略笑着说:“是坚持真理的结果 !” 伽利略说完了,一一束又一束鲜花就上来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公开课)完美版PPT课件
学家。
他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现代 物理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
对科学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伽利略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天 文学、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 他发明了望远镜并改进了显微镜。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伽利略通过实验观测了自由落 体的运动,推翻了亚里士多德 关于落体的理论。
他通过实验发现,在没有空气 阻力的情况下,不同质量的物 体在真空中下落的速度是一样 的。
这一发现被称为“伽利略的自 由落体定律”,是物理学中的 基本原理之一。
伽利略的结论和意义
伽利略的结论对当时的科学观 念产生了巨大冲击,被认为是 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开端。
他通过实验和观测来证明自 己的理论,而不是仅仅依靠 逻辑推理或权威观点。
伽利略的研究对后来的科学家 如牛顿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推 动了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
数学模型建立
根据物理原理和已知条件, 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铁球 下落的过程。
逻辑推理
利用数学逻辑和推理,证 明两个铁球在相同高度同 时释放会同时着地。
证明方法
可以采用反证法、归纳法 等不同的证明方法,以得 出正确的结论。
物理原理和解释
STEP 01
重力原理
STEP 02
空气阻力
理解重力是物体下落的根本 原因,重力加速度是恒定的 ,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公开课介绍
课程目标
通过本次公开课,使学生了解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过程,理解自由落体的原理,并培养 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安排
本次公开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伽利略的实验介绍、自由落2
伽利略的背景和观点
伽利略的生平和成就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 生于1564年,逝世于1642年,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科
他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现代 物理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
对科学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伽利略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天 文学、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 他发明了望远镜并改进了显微镜。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伽利略通过实验观测了自由落 体的运动,推翻了亚里士多德 关于落体的理论。
他通过实验发现,在没有空气 阻力的情况下,不同质量的物 体在真空中下落的速度是一样 的。
这一发现被称为“伽利略的自 由落体定律”,是物理学中的 基本原理之一。
伽利略的结论和意义
伽利略的结论对当时的科学观 念产生了巨大冲击,被认为是 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开端。
他通过实验和观测来证明自 己的理论,而不是仅仅依靠 逻辑推理或权威观点。
伽利略的研究对后来的科学家 如牛顿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推 动了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
数学模型建立
根据物理原理和已知条件, 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铁球 下落的过程。
逻辑推理
利用数学逻辑和推理,证 明两个铁球在相同高度同 时释放会同时着地。
证明方法
可以采用反证法、归纳法 等不同的证明方法,以得 出正确的结论。
物理原理和解释
STEP 01
重力原理
STEP 02
空气阻力
理解重力是物体下落的根本 原因,重力加速度是恒定的 ,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公开课介绍
课程目标
通过本次公开课,使学生了解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过程,理解自由落体的原理,并培养 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安排
本次公开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伽利略的实验介绍、自由落2
伽利略的背景和观点
伽利略的生平和成就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 生于1564年,逝世于1642年,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科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件
物理学发展
可以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育意义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xx年xx月xx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件
引言伽利略的实验实验结果与结论实验的推广与应用结语
contents
目录
引言
01
主题介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伽利略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伽利略的贡献
实验的重要性
背景介绍
伽利略的实验
02
实验设备与材料
质量分别为10kg和1kg的铁球各一个。
1. 将两个铁球放置在斜面的起点,确保斜面的高度和角度相同。
2. 使用计时器同时释放两个铁球,让其自由下落。
实验结果与结论
03
当两个铁球从相同高度自由落体时,它们会在同一时间到达地面。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所有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约为9.8m/落体运动理论
介绍实验
在课堂上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让学生们观察实验结果。
演示实验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让学生们了解自由落体的规律和物理原理。
分析实验
03
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们了解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实验的应用
01
自由落体规律的应用
介绍自由落体规律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测量高度、计算速度等。
两个铁球
斜面
计时器
卷尺
高度可调的斜面,用于模拟不同角度的下落。
用于测量两个铁球的下落时间。
用于测量斜面的高度和两个铁球下落后与起点之间的距离。
实验过程与步骤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可以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育意义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xx年xx月xx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件
引言伽利略的实验实验结果与结论实验的推广与应用结语
contents
目录
引言
01
主题介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伽利略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伽利略的贡献
实验的重要性
背景介绍
伽利略的实验
02
实验设备与材料
质量分别为10kg和1kg的铁球各一个。
1. 将两个铁球放置在斜面的起点,确保斜面的高度和角度相同。
2. 使用计时器同时释放两个铁球,让其自由下落。
实验结果与结论
03
当两个铁球从相同高度自由落体时,它们会在同一时间到达地面。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所有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约为9.8m/落体运动理论
介绍实验
在课堂上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让学生们观察实验结果。
演示实验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让学生们了解自由落体的规律和物理原理。
分析实验
03
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们了解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实验的应用
01
自由落体规律的应用
介绍自由落体规律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测量高度、计算速度等。
两个铁球
斜面
计时器
卷尺
高度可调的斜面,用于模拟不同角度的下落。
用于测量两个铁球的下落时间。
用于测量斜面的高度和两个铁球下落后与起点之间的距离。
实验过程与步骤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PPT、优质教学课件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
16 青山不老 一教材分析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 的恶劣 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 年的时 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 值,造福 于后代。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结果都证 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说错了 。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 落下,总是同时着地, 铁球往下落 的 速度 与铁球的 轻重 没有关 系。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两 个 铁 球 重
产生疑问 反复试验
两 个 铁 球
的 先 着 地
公开试验 试验成功
同 时 着 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Nhomakorabea 试验前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 奉献了 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 由得想到 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 普通老人让 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 什么样 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 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学生交流感受。(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请在课文中找 出相关的句 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
16 青山不老 一教材分析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 的恶劣 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 年的时 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 值,造福 于后代。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结果都证 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说错了 。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 落下,总是同时着地, 铁球往下落 的 速度 与铁球的 轻重 没有关 系。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两 个 铁 球 重
产生疑问 反复试验
两 个 铁 球
的 先 着 地
公开试验 试验成功
同 时 着 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Nhomakorabea 试验前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 奉献了 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 由得想到 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 普通老人让 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 什么样 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 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学生交流感受。(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请在课文中找 出相关的句 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教学精品ppt课件
不确信。因为伽利略想:“这样,从一 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 么解释呢?”这可以证明。
这是他思考之后产生的怀疑。他在思考 的过程中,他相信吗?
他在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时先说了“如 果”,“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说明他还 不能确信这个说法,说明他很谨慎、很小心。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是一种假 设,至于到底是不是正确,那要看你的说法 是不是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推敲,我就相信, 否则我就怀疑。在我得出判断之前,我不确 信你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把这段话完整地 读一下,读出你在思考,读出你很谨慎,读 出你的思考一步一步很严谨。
这是两个铁球,一个是10磅重,它下 落的速度快;一个是1磅重,它下落的速度 慢。把它们拴在一起的时候,因为1磅重的 铁球下落的速度慢,它就会拖住10磅重的 铁球,就像这样,从而使这个整体在下落 的时候速度变得慢了一些。
你为什么说10磅重的铁球下落的速度快 而1磅重的铁球下落的速度慢?
因为亚里士多德说,两个铁球同时落 下时,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磅重的10倍。
一个事实得出两个结论,自然要引起伽 利略的怀疑。这里说的“一个事实”指的是 什么?“两个结论”指的是什么?
“一个事实”指的是伽利略设想的一
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
起”,跟10磅重的铁球下落来比较;这
“两个结论”呢,一个说它会比10磅重的
铁球落得慢,一个说它比10磅重的铁球落
得快。
伽利略是怎么推导出这两个结论 的呢?请一位同学来模拟推导一下,怎 么得出的第一个结论,一边说一边演 示。
所以,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每一部 分都在发挥特定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 伽利略的思想和精神也因为有了这两个自 然段的烘托,而显出对人类思想进步的巨 大价值。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ppt课件
04
伽利略的贡献与影响
对科学的贡献
证实了自由落体定律
开创了近代科学
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在忽略空气阻 力的情况下,不同质量的物体在真空 中下落的速度是相同的,从而证实了 自由落体定律。
伽利略的研究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他的科学思想和实验方法为后来的 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发展了实验方法
伽利略倡导通过实验来验证科学理论 ,这一方法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 深远影响,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基础 。
实验验证
01
伽利略设计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让两个不 同质量的铁球同时从塔顶自由落下。
02
结果表明,两个铁球同时触地,证实了他的猜 想。
03
这一实验结果彻底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2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受重力 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空气阻力
空气阻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它与物体的形状、速度和介质密度等因素有关。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由于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加,空气阻力也会随之增加。
忽略空气阻力
在伽利略的实验中,他选择的是两个质量相同、形状规则的铁球。由于这两个铁 球的形状和密度都相同,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number {01}
目录
• 伽利略的发现 • 自由落体运动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原理 • 伽利略的贡献与影响 • 现代应用与启示
01
伽利略的发现
观察现象
伽利略观察到,在没有空气阻力 的情况下,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自 由下落时会表现出相同的加速度
。
他注意到,在地球的重力作用下 ,无论是大铁球还是小铁球,只 要没有外界干扰,它们都会同时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PPT课件8 (共30张PPT)
研读背景,感知人物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 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 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 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 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 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不要违背人类的真理. 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 不可以违背人类的真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两个铁球,一个10磅 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 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 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 的10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时”是什么时候? 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人? 他说了什么话? 谁证明了他的话不是全都对的? 怎样证明? 结果怎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32)兴趣 广泛,宇宙学方面亦有著述。他在前 辈思想基础上提出的宇宙型,是一 系列以地球为中心并围绕它旋转的同 心球。最外面的球镶嵌着恒星,里边 的几个球携带着土星、木星和火星, 接下去是带着太阳以及金星、水星和( 最靠近地球的)月亮的球。这样一个‘ 地心模型’,竟无视阿利斯塔克提出 的思想,到15世纪哥白尼时代为止, 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亚里士多德还证 明地球是球形的。他指出,地球投放 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圆的;当你沿南北 方向旅行时,你会看到一些恒星落到 地平线下,另一些从地平线下浮上来
从一个事实中却 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 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