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觅渡》讲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觅渡觅渡觅何处》讲课稿

一、切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英雄人物数不胜数。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幕:1935年6月18日,福建罗汉岭下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的枪口都对准着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人,但这位书生手挟香烟,顾盼自若,他选了一块草坪盘膝而坐,对那帮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就在这里,你开枪吧!”刽手们杀害的就是中国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今天,随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认识人物瞿秋白。(板书:《觅渡,觅渡,渡何处?》)

二、瞿秋白简历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著名作家,文艺批评家和翻译家著名作家。他1899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1927年主持召开中共八七会议,八七会议在我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瞿秋白被王明等人解除中央领导职务。1935年6月在福建英勇就义,年仅36岁。

作者梁衡这样概括瞿秋白:“他生命短促,行色匆匆。”但是,历史并没有把他忘记,1986年常州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作者去了三次。“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第一次就想写篇文章,“但是6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为什么?“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瞿秋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展示图片)。“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作家在拜谒瞿秋白故居时,身后一群十七八岁的学生走了进来,“哇!瞿秋白好帅啊!”男孩女孩都叫了起来。作家不由地感慨:“秋白先生何止是帅!好好地读他吧,他是洪章巨著,他是峻岭高峰,能读懂他,一生将受益无穷。”用梁衡的话说:“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

三、解读课文

瞿秋白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物?作者用三个假设做出了回答,请同学们详细阅读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概括出作者解读的角度。第一个如果,“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是想说他怎样看待“生”,看待生命的价值。作者的第二个假设是: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可能会选择投降,那么他就能活下来,但是,会终将被历史忘记。第二次选择表现了他对于怎样“死”的态度。作者的第三个假设是: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来剖析自己,这里体现了瞿秋白对于名的态度。

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觅渡觅渡觅何处》,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作者为什么会选取一个这样的而题目?“觅渡”这个词就是寻找渡口的意思,作者以“觅渡”为切入口来品读瞿秋白这幅名画,这样切入有何好处?

①“觅渡”恰好交待了瞿秋白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因为瞿家旧祠堂前原来就有一条觅渡河,这是瞿秋白曾生活过的地方。

②“觅渡”正好是瞿秋白一生探索却无果的象征。因为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一生都在觅渡,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

我们就把瞿秋白一生之中的三次选择称之为三次觅渡。

(一)第一次觅渡:怎样生?

如果光倒流到1919年,瞿秋白20岁,马上要从俄文专修馆毕业了,在他面前有着怎样的人生选择?不同道路的前景如何?根据原文句子回答。

明确:他可以选择做一个纯粹的文人,可以成为一个教授、学者、作家、翻译家、画家、金石家、书法家…名利、地位会滚滚而来。课文中举了一个梁实秋的例子,说他在抗日高潮中仍大写悠闲文字——“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当然,他后来确实也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原本以瞿秋白的才华,他完全可以做一个梁实秋这样的人,去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悠闲度日,名利双收。但他选择做一个革命者,情急之下用自己的珠玉之身去救国救民,担负起天下兴亡,前途是坎坷未知。

第一个如果,“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是想说他怎样看待“生”,看待生命的价值。他不是普通人,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有文才、画才、医才、

翻译之才,他身体里的含金量要比常人高得多。但是他不顾影自怜,不怀才自惜,一旦民族大众需要就将自己的珠玉之身扑上去,好像用一块纯玉、一块黄金代替一块石头、一车土去堵决口。这是一种最伟大的无私,最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比只是一般的献出生命更可贵,更可敬,更耐人思索。林则徐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瞿秋白富有才华,但这种才华只是对他的衬托,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以天下为己任。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响在耳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就意味着要流血牺牲,不幸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那就是1935年,在这生与死的抉择中,瞿秋白何去何从?

(二)第二次觅渡:怎样死

我们来看瞿秋白的第二次觅渡,1935年,瞿秋白被捕,在他面前有两种选择:是成为懦弱的叛徒,还是成为英勇的战士?瞿秋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孟子曾说过: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瞿秋白就是那种舍生取义的大丈夫,课文中也写了当时有很多的党内叛徒陈公博、周佛海等,也谈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誓死不吃救济面粉的朱自清等,作用就是在丑对比中体现体现瞿秋白在死的考验面前的崇高,于烘托中可见伟大人格的可贵。

回到第二个如果,“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是想说他怎样对待“死”,说他对死的态度。秋白是一个理性的人,是一个深明生死大义的人。他是个英雄,但决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传统形象的草莽英雄。勇敢、坚强等这些英雄冠词、已无法概括他。他是一个冷静的勇敢者,只要他认准的主义、道理,他就静静地去实现。为了主义,他把死看得很淡。轻轻地,就像掀开杯盖吹开茶面上的浮沫。

(三)第三次觅渡:怎样对名?

我们看瞿秋白短短一生斗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恸鬼神。本来他的一生完全可以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留予后人的是一个伟大、崇高、完美的瞿秋白。但他又写了一篇《多余的话》,坚决地剖析自己灵魂、要求死后献出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