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最新版)
2024年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2024年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电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电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良好的保护膜,以增加工件的耐腐蚀性能、改善表面光洁度和装饰效果。
然而,电镀工序中可能出现的质量控制问题对于产品的性能和品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2024年的电镀工序质量控制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
2024年,我们可以预期电镀工序质量控制将会有以下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1. 自动化生产: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电镀工序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电镀控制,减小人工操作的误差,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数据化管理:借助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电镀工序的各个环节可以实现数据化管理。
通过收集和分析实时数据,可以及时监测和控制电镀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环保节能:环保和节能将是未来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采用低污染的电镀液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引入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工艺效率。
4. 智能检测:传统的电镀质量检测主要依靠人工目视和经验判断,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智能检测技术的应用,例如机器视觉、光谱分析和无损检测等,可以实现自动化和精确的质量检测。
5. 人机协作:虽然自动化将在未来的电镀工序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人类对于质量控制的判断和决策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人机协作,将人类的经验和判断能力与自动化设备相结合,共同提高电镀工序质量。
为了实现2024年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发展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技术创新:电镀工序质量控制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
要加强技术研发,推动前沿技术在电镀过程中的应用。
2. 人才培养:电镀工序质量控制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团队。
要加强对电镀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是保证电镀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电镀工序的全面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步骤、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指标。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确保电镀产品表面光洁、无气泡、无瑕疵、无脱层等缺陷。
2. 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能:保证电镀层的厚度均匀,增强电镀层的附着力,提高耐腐蚀性能。
3. 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通过控制电镀工序中的工艺参数,使电镀层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三、质量控制步骤1. 原材料检验:对电镀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电镀液、电镀盐、电镀添加剂等。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工艺参数设定: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要求,确定电镀的工艺参数,包括电流密度、电镀时间、电镀温度等。
3. 设备检修:定期对电镀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影响产品质量。
4. 清洗工序控制:控制清洗工序的时间和温度,确保去除杂质和油脂,为电镀工序提供干净的表面。
5. 电镀工序控制:严格控制电镀工序中的工艺参数,确保电镀层的厚度均匀、附着力强,并避免出现气泡、瑕疵等缺陷。
6. 检验与测试:对电镀产品进行检验与测试,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附着力测试、耐腐蚀性能测试等。
7. 过程监控:通过建立过程监控体系,对电镀工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工艺偏差,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四、质量控制方法1.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工序的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符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设定、质量文件控制、内部审核等。
3. 培训与技能提升:对电镀工序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电镀工艺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工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过程改进与优化: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电镀工序的工艺参数、设备和操作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电镀工序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制品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为了确保电镀工序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质量控制目标1. 产品外观质量:确保电镀产品表面光洁、无气泡、无划痕、无杂质等缺陷。
2. 电镀层厚度:确保电镀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以提供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3. 电镀层附着力:确保电镀层与基材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防止剥离。
4. 电镀层均匀性:确保电镀层在整个产品表面均匀分布,避免出现过厚或过薄的区域。
三、质量控制步骤1. 原材料检验在电镀工序开始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材料成分、表面质量、尺寸等。
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以避免对最终产品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2. 表面预处理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产品表面进行预处理,以确保电镀层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清洗、脱脂、酸洗等。
在预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处理时间、温度和药液浓度,以确保预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3. 电镀工艺参数控制电镀工艺参数对电镀层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以下参数:- 电镀液成分:包括金属盐类、添加剂等。
需要确保电镀液成分的稳定性和纯度。
- 电流密度:控制电流密度可以影响电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需要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
- 电镀时间:电镀时间决定了电镀层的厚度。
需要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精确控制。
- 电镀温度:电镀温度对电镀层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需要根据电镀液的要求进行合适的温度控制。
4. 质量检验在电镀工序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附着力测试等。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五、质量控制记录为了追溯和总结电镀工序的质量控制情况,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原材料检验记录、预处理参数记录、电镀工艺参数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
通过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并为后续工序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要点电镀工序质量控制要点一、准备工作⒈确定电镀工序的质量目标⑴确定镀层的厚度、硬度、抗腐蚀性等指标要求⑵确定工件表面处理、预处理要求⑶确定电镀设备的参数要求⒉选择合适的电镀工艺⑴根据工件材料、形状等特性选择适合的电镀工艺⑵确定电镀液的配方和工艺参数⒊制定质量控制计划⑴确定检验点和检验方法⑵制定检验频率和样本数量⑶制定不合格品处理措施二、原材料质量控制⒈确保电镀液的配方准确⑴对电镀液的各种成分进行准确测量和配比⑵确保电镀液的纯度和稳定性⒉控制原材料的质量⑴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如金属片、化学品等⑵确保原材料不含有有害物质或污染物三、工装与设备的质量控制⒈确保工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⑴对工装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⑵定期检查工装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⑴对电镀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⑵检查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参数的稳定性四、工艺控制⒈控制电镀时间和温度⑴根据电镀工艺要求,控制电镀时间和温度⑵定期检查电镀槽的温度和电镀液的稳定性⒉控制电流密度和电压⑴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大小,控制电流密度和电压⑵定期检查电源和电镀设备的状态,确保电流密度和电压的稳定性⒊控制电镀液的搅拌和过滤⑴定期清洗和更换电镀液槽中的过滤器⑵定期搅拌电镀液,确保电镀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五、质量检验与控制⒈过程检验⑴在电镀过程中,定期抽样检验工件的表面质量⑵检查工件的表面光洁度、均匀性、附着力等指标⒉成品检验⑴在电镀完成后,对成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⑵检查镀层的厚度、硬度、抗腐蚀性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六、不合格品处理⒈鉴定不合格品的原因⑴分析不合格品的性质和成因⑵确定不合格品的责任方和追溯范围⒉处理不合格品⑴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成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⑵确保不合格品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出货本文档涉及附件:⒈电镀工艺参数表⒉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表⒊原材料检验记录⒋工装校验记录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电镀:将金属沉积到底材表面,以提高外观和耐腐蚀性。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电镀工序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改善金属制品的外观和性能。
为了确保电镀工序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工艺流程电镀工序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入手,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1. 前处理前处理包括清洗、脱脂、酸洗等环节。
在清洗环节,应使用适当的清洗剂,确保金属表面干净无油污。
在脱脂环节,应使用合适的脱脂剂,去除金属表面的油脂。
在酸洗环节,应选择适当的酸洗液,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2. 镀液配制镀液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确保镀液的成分和比例准确无误。
在配制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镀液的误配或污染。
3. 电镀操作电镀操作是电镀工序的核心环节,需要控制电流密度、镀液温度、镀液搅拌速度等参数。
在电镀操作过程中,应定期检测电流密度、镀液温度等参数,确保其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4. 后处理后处理包括洗涤、中和、干燥等环节。
在洗涤环节,应使用纯净水彻底清洗掉残留的镀液。
在中和环节,应使用适当的中和剂,中和残留的酸碱物质。
在干燥环节,应使用适当的设备,确保金属制品干燥无水痕。
三、质量控制措施为了确保电镀工序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1. 检测设备应配备适当的检测设备,包括电流密度计、温度计、PH计等,用于监测电镀工序中的关键参数。
这些设备应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2. 检测方法应建立合适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电镀工序的关键指标。
例如,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检测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镀液中的成分和浓度等。
这些检测方法应经过验证,确保其准确可靠。
3. 技术标准应建立详细的技术标准,规定电镀工序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质量要求。
这些技术标准应与相关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相一致,并经过实践验证。
4. 人员培训应对从事电镀工序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方法。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电镀是一种将金属表面覆盖上一层金属或合金的工艺,常用于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增加其耐腐蚀性、改善导电性、提高外观等。
电镀工序中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参数的控制:包括电流密度、镀液温度、镀时间等参数的控制,以保证电镀层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2)化学成分的控制:需要对镀液中的成分进行监控,保持其在一定范围内的稳定,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
(3)表面处理的控制:包括除油、除锈、除杂等表面处理工艺的控制,以保证金属表面的干净度和光洁度,为电镀提供良好的基础。
(4)设备设施的控制:必须保证电镀设备的运行稳定,设施的完善和维护,确保工艺参数的准确控制。
(5)人员操作控制:对电镀工艺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规程的合理执行对质量的控制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点1. 镀液的配制与稳定控制镀液是电镀工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因此,正确配制和稳定控制镀液的化学成分和pH值是保证电镀质量的关键点。
配制镀液时需要根据镀液的性质和电镀材料的要求来确定成分的比例,并严格按照配方进行。
同时,稳定控制镀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和pH值,通过定期监测和调整,保持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电镀层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2. 表面处理工艺的控制表面处理是电镀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电镀层与基材间的结合力和电镀层的外观质量。
因此,在表面处理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除油处理:要确保基材表面没有油脂、蜡质等污物的存在。
可以采用机械除油或溶剂清洗等方法进行除油处理,但需避免对基材表面造成损伤。
(2)除锈处理:要确保基材表面没有氧化膜、锈迹等杂质的存在。
可以采用机械除锈、酸洗等方法进行除锈处理,但需避免对基材表面造成损伤。
(3)除杂处理:要确保基材表面没有杂质、异物等的存在。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电镀工序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改善金属制品的外观和性能。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是确保电镀产品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工序概述电镀工序包括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三个主要步骤。
前处理主要包括清洗、脱脂和除锈等工艺;电镀是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工件表面形成金属镀层;后处理包括清洗、干燥和包装等环节。
三、质量控制要求1. 前处理质量控制a. 清洗工艺:确保清洗液的浓度、温度和清洗时间符合规定要求,以有效去除工件表面的污垢。
b. 脱脂工艺:控制脱脂剂的浓度、温度和脱脂时间,确保工件表面无油脂残留。
c. 除锈工艺:选择合适的除锈剂,控制除锈剂的浓度和除锈时间,确保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
2. 电镀质量控制a. 电镀液配方:确保电镀液的成分符合要求,包括金属盐、添加剂和PH值等。
b. 电镀参数:控制电流密度、电镀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以获得均匀、致密的镀层。
c. 电镀液监测:定期检测电镀液的金属离子浓度、PH值和温度等参数,及时调整电镀液的配方和工艺参数。
3. 后处理质量控制a. 清洗工艺:确保清洗液的浓度和温度适宜,以去除电镀工艺中产生的残留物。
b. 干燥工艺: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确保工件表面干燥,避免水分残留引起氧化或腐蚀。
c. 包装要求: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包装,保护电镀产品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四、质量控制方法1. 抽样检验:根据国家标准或客户要求,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对电镀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以评估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工艺参数记录:对每一道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追溯和分析。
3. 设备检测与维护:定期对电镀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避免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4. 培训与教育:对电镀工序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工序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5. 不良品处理: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及时进行处理和追溯,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电镀工序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装饰性和导电性。
在电镀工序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方法和数据分析。
二、工艺流程1. 原材料准备:-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确保符合要求。
- 对原材料进行清洗和除油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2. 预处理:- 对待电镀物进行表面处理,如去除氧化层、清洗和除油。
- 检查预处理效果,确保表面清洁无杂质。
3. 电镀操作:- 准备电镀液,包括电镀盐溶液和添加剂。
- 控制电镀参数,如温度、电流密度和时间。
- 进行电镀操作,将金属离子沉积在待电镀物表面。
4. 后处理:- 对电镀后的产品进行清洗和除油处理,以去除残留的电镀液和杂质。
- 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喷漆等。
三、质量控制方法1. 检验原材料:- 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如表面平整度、无裂纹和气泡等。
-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符合电镀要求。
2. 检验预处理效果:- 对预处理后的待电镀物进行外观检查,如表面清洁度和无杂质。
- 进行化学分析,检测表面氧化层的去除程度。
3. 控制电镀参数:- 监测电镀液的温度,确保在设定范围内稳定。
- 测量电流密度,调整电流以控制电镀速度。
- 控制电镀时间,确保达到所需的镀层厚度。
4. 检验电镀层:- 进行外观检查,如表面平整度、颜色均匀性和无气泡。
- 进行厚度测量,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5. 进行性能测试:- 进行耐腐蚀性测试,如盐雾试验、湿热试验等。
- 进行耐磨性测试,如摩擦试验和划伤试验。
- 进行导电性测试,使用电阻仪测量电镀层的导电性能。
四、数据分析根据以上质量控制方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估电镀工序的质量控制情况。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如均值、标准差和偏离度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如果数据超出了设定的质量控制范围,需要及时调整电镀参数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纠正。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引言概述:电镀工序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然而,电镀工序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五个部份,包括前处理、电镀液控制、电镀工艺控制、电镀设备维护和质量检测。
一、前处理1.1 表面清洁:在进行电镀之前,必须确保金属表面干净、无油污和氧化物。
这可以通过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溶剂清洗等方法实现。
1.2 表面活化:活化处理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反应性,有利于电镀液的吸附和金属离子的还原。
常用的活化方法包括酸洗、酸性活化剂浸泡和阳极活化等。
1.3 表面预处理: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电镀要求,可能需要进行表面预处理,如除锈、打磨、酸洗、钝化等,以确保电镀层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二、电镀液控制2.1 电镀液成份:电镀液的成份对电镀层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必须准确控制电镀液中金属离子、添加剂、缓冲剂和pH值等参数,以确保电镀层的均匀性和附着力。
2.2 电镀液浓度:电镀液的浓度对电镀层的厚度和质量有直接影响。
必须定期检测电镀液的浓度,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或者稀释,以保持电镀层的稳定性。
2.3 电镀液温度:电镀液的温度对电镀速度和电镀层的结构有影响。
必须控制电镀液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均匀性。
三、电镀工艺控制3.1 电流密度:电流密度对电镀层的均匀性和结构有重要影响。
必须根据产品要求和电镀液特性,合理选择和控制电流密度,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
3.2 电镀时间:电镀时间决定了电镀层的厚度和质量。
必须根据产品要求和电镀液特性,精确控制电镀时间,以保证电镀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3 搅拌和过滤:搅拌和过滤可以提高电镀液的均匀性和纯净度。
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搅拌和过滤设备,以确保电镀液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电镀设备维护4.1 设备清洁:电镀设备的清洁是确保电镀质量的前提。
必须定期清洗电镀槽、电极和管道等设备,以去除污垢和残留物。
4.2 设备维护:电镀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电镀质量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电镀工序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制品的外观质量、防腐性能和耐磨性。
为了确保电镀工序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指标等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电镀工件的外观质量:包括表面光洁度、色泽均匀度和无明显缺陷等方面。
2. 提高电镀层的附着力:确保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坚固,不易剥落。
3. 提高电镀层的耐腐蚀性:保证电镀层在各种腐蚀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4. 控制电镀层的厚度:确保电镀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不浮现过厚或者过薄的情况。
三、质量控制方法1. 原材料检验:对电镀工艺所需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金属基材、电镀液等。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电镀质量,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2. 工艺参数控制:根据不同的电镀工艺,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如温度、电流密度、电镀时间等。
在生产过程中,对这些参数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电镀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电镀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同时,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各项参数的准确性。
4. 检测方法选择:根据电镀工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质量检验,如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膜厚测量仪等。
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数据记录和分析:对每一批次的电镀产品进行质量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包括外观质量、附着力、耐腐蚀性和厚度等指标。
通过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四、质量控制指标1. 外观质量:通过目视检查,电镀工件表面应光洁、无明显气泡、麻点、划痕等缺陷,并且色泽均匀。
2. 附着力:采用划格法、剥离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电镀层应与基材之间结合坚固,不易剥落。
3. 耐腐蚀性:通过浸泡试验、盐雾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电镀层应在各种腐蚀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4. 厚度控制:采用膜厚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检测,电镀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过厚或者过薄。
2024年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三篇)

2024年电镀工序质量控制1全过程控制镀件质量特性受全过程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影响,如低氢脆受酸洗、电镀及驱氢等分工序的影响。
因此,应建立自材料供应、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成品检验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
2控制点从通用的镀件质量特性分析着手,在工序流程中找出影响镀件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反复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建立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明确规定控制项目、内容和方法。
一般在原材料进厂检验、浸蚀、电镀、驱氢、钝化环节设立控制点。
3工艺文件不同的电镀零件要根据其特性分别编制合适的工艺文件。
对不同的工艺流程,处理液和电镀液的成分、配比,电镀的工艺参数(电流密度、工作温度、时间、PH值等)、操作方法等应积极进行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工艺方案,提高工艺水平,积累成熟工艺经验。
4工艺材料4.1对工艺用的化工原料、金属阳极等原材料必须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明确规定原材料规格、牌号、纯度级别、杂质允许的最高含量等内容。
当市售的原材料纯度满足不了质量要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详细的纯化方法和质量要求。
4.2原材料的变更或代用应经技术部门小试、中试及小批量试验合格后,由技术科长审核并由总工程师或主管厂长批准,才能投入使用。
4.3采购进厂的原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证明文件的验收和取样分析检验,验收合格才能入库。
4.4应根据原材料性质分别保管,不同规格、不同纯度的原材料不能混放。
易燃、易爆的化工原料要由专门的管理制度和隔离存放制度,存放库应有合乎要求的通风散热条件,并备有相应的消防措施。
电镀中使用的剧毒品要存放专门的剧毒品库,一定要双人双锁制管理,其中一人为厂保卫部门的分管人员,应建立严格的入库、保管、领料制度。
5镀前处理5.1待镀零件应按镀覆前的技术要求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予拒收。
5.2为减小由于机械加工、研磨、成型、冷矫正等工序产生的残余应力,防止电镀时开裂,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034Mpa的黑色金属零件,镀前必须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处理温度必须低于该种材料的回火温度(一般至少低于回火温度30?C),但不能低于消除应力的温度。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引言概述:电镀工序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制造过程中。
然而,由于电镀工序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的严格性,质量控制成为确保电镀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一、工艺参数的控制1.1 温度控制:电镀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于镀层的均匀性和附着力至关重要。
合理的温度控制可以减少镀层的气孔和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电镀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电解液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镀层质量的不良影响。
1.2 电流密度控制:电流密度是电镀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可以调整镀层的厚度,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因此,在电镀工序中,必须准确控制电流密度,避免因电流密度不均匀导致的镀层质量问题。
1.3 酸碱度控制:电镀过程中,酸碱度的控制对于镀层的质量和附着力至关重要。
酸碱度的不当调整可能导致镀层的脱落或者气泡的产生。
因此,在电镀工序中,必须准确控制酸碱度,确保电解液的酸碱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二、设备的维护保养2.1 清洗设备的维护:电镀设备的清洗对于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定期清洗设备可以防止杂质的积聚和沉积,保证电镀过程中的电解液的纯净度,提高镀层的质量。
2.2 设备的检修和维修:电镀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镀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定期检修和维修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问题,避免设备故障对镀层质量的不良影响。
2.3 设备的更新和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镀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及时更新和升级设备可以提高电镀工序的自动化程度和稳定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原材料的选择和检测3.1 电解液的选择:电解液是电镀工序中的重要原材料,对于镀层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电解液可以提高镀层的光亮度、硬度和耐腐蚀性。
因此,在电镀工序中,必须选择质量优良的电解液,确保镀层的质量。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标题:电镀工序质量控制引言概述:电镀工序是制造业中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
为了保证电镀工序的质量稳定和可靠,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电镀工序的准备、处理、检测、调整和记录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电镀工艺参数:包括电镀液的成分、温度、PH值、电流密度等参数。
1.2 检查设备状态:确保电镀槽、电源、过滤系统等设备正常运转。
1.3 准备电镀原料:保证电镀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对电镀质量造成影响。
二、处理工艺2.1 清洗工件表面:使用合适的清洗剂清洗工件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
2.2 预处理工艺:如酸洗、活化等处理,提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和粘附力。
2.3 电镀工艺控制:根据工件材质和要求,控制电镀时间、电流密度等参数,确保电镀均匀。
三、检测工序3.1 外观检测:检查电镀件的表面光洁度、均匀度和无明显缺陷。
3.2 厚度检测:使用厚度计等仪器检测电镀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3.3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电镀质量。
四、调整工序4.1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如发现电镀层厚度不足,可增加电镀时间进行补救。
4.2 调整电镀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镀液的温度、PH值等参数,保证电镀质量。
4.3 定期检查和调整:定期对电镀工序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质量稳定。
五、记录工序5.1 记录电镀工艺参数:及时记录电镀工艺参数和调整情况,方便后续追溯。
5.2 记录检测结果:记录每次电镀产品的检测结果,为质量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5.3 建立质量档案:建立电镀产品的质量档案,包括工艺参数、检测结果等信息,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结语: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有所帮助。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引言概述:电镀工序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然而,由于电镀工序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数的控制,质量控制成为确保电镀产品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工艺参数的控制1.1 电镀液配方的控制:电镀液的配方是影响电镀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确保电镀液的配方准确无误,需要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性和要求,合理选择电镀液的成份和比例。
1.2 温度控制:电镀液的温度对电镀质量有重要影响。
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导致电镀层的结构不均匀或者浮现缺陷。
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加热和冷却措施,确保电镀液的温度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1.3 电流密度控制:电流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电流量。
电流密度的控制对电镀层的均匀性和附着力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电流密度,可以控制电镀层的厚度和质量。
二、设备和工具的维护2.1 清洗设备的维护:清洗设备是电镀工序中的重要环节,对电镀质量有直接影响。
定期对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保持清洗液的清洁度和有效性,可以有效防止杂质和污染物对电镀层的影响。
2.2 电镀槽的维护:电镀槽是电镀工序中的核心设备,对电镀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定期对电镀槽进行清洗和维护,保持电镀液的纯净度和稳定性,可以提高电镀层的质量和附着力。
2.3 工具的保养:电镀工序中使用的工具,如电镀架、夹具等,也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检修。
保持工具的良好状态,可以减少操作误差和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电镀产品的质量。
三、操作规范和培训3.1 操作规范的制定: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是保证电镀工序质量的重要手段。
操作规范应包括每一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以及可能浮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3.2 操作人员的培训:操作人员是保证电镀工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能够熟练掌握电镀工艺和设备的操作要点,提高电镀产品的质量。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电镀工序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提高金属零件的耐腐蚀性、装饰性和导电性。
在电镀工序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工艺流程控制1. 前处理在电镀工序中,前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包括清洗、脱脂和除锈等工艺。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前处理过程彻底、均匀地去除表面污垢和氧化物,并保持金属基材的完整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控制措施可以采取:- 清洗剂浓度和温度的监控:确保清洗剂具有足够的清洁能力,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清洗。
- 脱脂剂的选择和使用:选择合适的脱脂剂,并确保使用正确的工艺参数,如浸泡时间和温度。
- 除锈剂的使用:选择适当的除锈剂,并确保使用正确的浸泡时间和温度,以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蚀。
2. 电镀过程电镀过程是电镀工序的核心步骤,通过在金属基材上沉积一层金属涂层来改善其性能。
以下是电镀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电镀液配方的控制:确保电镀液的成分和浓度符合规定要求,以获得所需的电镀效果。
- 电流密度的控制:通过调整电流密度,控制电镀速率和涂层的均匀性。
- 温度控制:确保电镀液的温度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电镀液的稳定性和电镀效果的一致性。
- 阴、阳极的选择和维护:选择合适的阴、阳极材料,并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电镀效果的稳定性。
- 电镀时间的控制:根据产品要求,控制电镀时间,以确保涂层的厚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3. 后处理在电镀工序中,后处理是为了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以下是后处理的质量控制要点:- 清洗剂的选择和使用:选择适当的清洗剂,并确保使用正确的工艺参数,如浸泡时间和温度。
- 涂层密封剂的使用:选择合适的涂层密封剂,并确保使用正确的工艺参数,以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
- 涂层硬化剂的使用:选择适当的涂层硬化剂,并确保使用正确的工艺参数,以提高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三、质量检验控制质量检验是电镀工序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它用于评估电镀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是指在电镀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监测手段,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工序控制、设备控制、材料控制和检测控制等方面。
二、工序控制1. 工艺流程控制:根据产品要求,制定详细的电镀工艺流程,并确保每个工序的操作规范和顺序正确。
2.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电镀工艺要求,对电镀槽中的温度进行控制,确保温度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3. 电流密度控制:根据产品要求,对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进行控制,以保证电镀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4. 时间控制:根据产品要求,对每个工序的时间进行控制,确保工序的完成时间符合要求。
三、设备控制1. 设备维护:定期对电镀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2. 设备调试:对新安装的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参数符合要求。
3. 设备检测:定期对电镀设备进行检测,包括电流、温度、电压等参数的检测,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材料控制1. 化学品选择: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电镀液和化学品,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2. 化学品配比:按照电镀工艺要求,准确配比电镀液中的各种化学品,以保证电镀层的成分和比例正确。
3. 化学品储存:对电镀液和其他化学品进行储存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检测控制1. 外观检测:对电镀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包括表面光洁度、色泽、平整度等方面的评估。
2. 厚度检测:对电镀层的厚度进行检测,确保电镀层的厚度符合产品要求。
3. 粘附力检测:对电镀层的粘附力进行检测,以确保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粘附力达到要求。
4. 耐腐蚀性检测:对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进行检测,以确保电镀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腐蚀。
六、总结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是确保电镀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工序控制、设备控制、材料控制和检测控制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电镀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格式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准确性,以达到优质电镀产品的生产目标。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电镀工序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外观美观度和导电性能。
为确保电镀工序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
二、工艺流程电镀工序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入手,确保每一个步骤的质量符合要求。
1. 原材料准备在电镀工序开始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基材、电镀液、电镀盐等。
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电镀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2. 表面处理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污垢、氧化物和其他杂质,确保电镀层能够坚固附着在基材上。
表面处理的质量控制包括清洗、脱脂、酸洗等步骤,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处理时间、温度和浓度符合标准要求。
3. 电镀操作电镀操作是电镀工序的核心环节,需要控制电镀液的温度、浓度、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等参数,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稳定。
在电镀操作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电镀液的PH值、金属离子浓度和杂质含量,以及监测电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4. 后处理电镀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工艺,包括清洗、干燥和包装等。
后处理的质量控制包括清洗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干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及包装的密封性和防潮性等。
三、质量控制方法为确保电镀工序的质量稳定,可以采用以下质量控制方法:1. 抽样检验在电镀过程中,可以定期进行抽样检验,从不同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检测电镀层的厚度、附着力、外观和耐腐蚀性等指标。
根据抽样检验的结果,及时调整电镀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过程控制通过监测电镀液的温度、浓度和电流密度等参数,以及定期检测电镀层的质量指标,实施过程控制。
当参数偏离标准范围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确保电镀层的质量稳定。
3. 设备维护定期对电镀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度稳定。
维护包括清洗设备、更换耗材、校准仪器等,以提高电镀工序的稳定性和质量。
四、质量记录和分析为了对电镀工序的质量进行追溯和分析,需要建立质量记录和分析系统。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标题:电镀工序质量控制引言概述:电镀工序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美观性和导电性。
在电镀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符合标准。
本文将介绍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控制方法。
一、工艺参数的控制1.1 控制电镀液的成分:电镀液的成分对电镀质量有重要影响,包括金属离子浓度、添加剂种类和浓度等。
必须确保电镀液的成分稳定且符合要求,以保证电镀质量稳定。
1.2 控制电镀温度和PH值:电镀温度和PH值对电镀速度和质量也有显著影响。
通过控制电镀温度和PH值,可以调节电镀速度和表面质量,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1.3 控制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是影响电镀厚度和均匀性的重要参数。
必须根据产品要求和电镀工艺,合理控制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二、表面处理的控制2.1 表面预处理:在电镀之前,必须对材料表面进行预处理,包括去油、除锈、清洗等。
预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电镀层的附着力和均匀性,必须严格控制。
2.2 电镀层厚度和均匀性:电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是评价电镀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电镀时间和搅拌方式等,可以调节电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2.3 表面涂层:在电镀完成后,可以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增加产品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必须选择合适的涂层材料和工艺,确保涂层质量符合要求。
三、设备的维护和检验3.1 定期维护设备:电镀设备的维护对电镀质量至关重要。
定期清洗设备、更换电镀液和添加剂、检查电镀槽等,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定期检验设备:定期检验电镀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包括电流表、温度计、PH计等。
必须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电镀质量稳定。
3.3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维护和检验情况。
可以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镀质量稳定。
四、质量检验和控制4.1 产品抽检:对电镀产品进行抽检,检验电镀层的厚度、均匀性、附着力等指标。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电镀工序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在电镀工序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对于电镀工序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选择优质的金属材料作为电镀基材,以确保电镀层的附着力和导电性。
检查电镀溶液中的化学品和添加剂的纯度和浓度,确保其符合标准。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选,以防止使用有缺陷的原材料进行电镀。
2. 工艺参数的控制在电镀工序中,各项工艺参数的控制非常重要,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艺参数控制措施:控制电流密度:电流密度对电镀层的密度和均匀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调整电流密度,可以控制电镀层的厚度和光亮度。
控制电镀时间:电镀时间对电镀层的厚度和光亮度也有重要影响。
根据产品要求,控制电镀时间可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
控制溶液温度:溶液温度对电镀层的结晶性和光亮度有影响。
通过控制溶液温度,可以调整电镀层的性能。
3. 检测和检验方法在电镀工序中,检测和检验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和检验方法: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检查产品的外观,检查是否存在气泡、凹陷、划痕等缺陷。
厚度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电镀层的厚度,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附着力测试:通过进行剥离或划槽测试,评估电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导电性测试:使用导电度计测试电镀层的导电性能,以确保其满足要求。
4. 持续改进和培训电镀工序的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为工作人员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也是保证电镀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电镀工序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调整工艺参数,使用合适的检测和检验方法,以及进行持续改进和培训,可以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电镀产品。
电镀工序流程质量控制

电镀工序流程质量控制电镀工艺是将金属制件表面均匀的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的一种方法,具有提高金属制件的表面质量和性能、增加外观装饰效果以及防止金属制件的腐蚀等作用。
电镀工序流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镀前处理、镀液配方、电镀工艺参数、镀后处理等方面。
一、镀前处理镀前处理是指在进行电镀之前,对金属制件进行净化处理和表面预处理。
其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污物和氧化物,提高电镀的附着力和镀层的平整度。
镀前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工序:1.精洗:将金属制件浸泡在碱性镀前清洗液中,去除表面的油脂、污垢等有机物。
2.除锈:使用酸性溶液或机械方法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
3.激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激活处理,生成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为后续电镀提供良好的附着基材。
二、镀液配方镀液配方是指根据金属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镀液配方。
镀液配方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对电镀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镀液配方应具备以下特点:1.合适的化学成分:选择合适的金属盐、酸碱度等,确保金属能够正常沉积。
2.适当的添加剂:添加剂可以改善电镀液的导电性、缓冲性、气泡性等,提高镀层的质量和均匀度。
3.稳定性:镀液的稳定性可以影响金属的沉积速率和镀层的均匀度,应通过控制镀液中各成分浓度,避免金属沉积出现异常。
三、电镀工艺参数电镀工艺参数主要包括镀液温度、电流密度、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设定对电镀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1.温度控制:镀液温度直接影响金属粒子的活动能力和镀层的致密性,温度过高会产生气泡,温度过低则可能引起异常沉积。
2.电流密度控制:电流密度决定镀层的厚度和光泽度,过高会引起突起、气泡等缺陷,过低则会导致镀层厚度不均匀。
3.时间控制:镀层的厚度和质量与电镀时间密切相关,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金属沉积过多,时间过短则会影响镀层的质量和致密性。
四、镀后处理镀后处理是指对电镀后的金属制件进行清洗、干燥、抛光等工艺,以提高电镀层的质量和外观。
1.清洗:对电镀后的金属制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余镀液和污垢,确保镀层的光泽度和附着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电镀工序质量控制(最新版)
1全过程控制
镀件质量特性受全过程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影响,如“低氢脆”受酸洗、电镀及驱氢等分工序的影响。
因此,应建立自材料供应、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成品检验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
2控制点
从通用的镀件质量特性分析着手,在工序流程中找出影响镀件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反复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建立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明确规定控制项目、内容和方法。
一般在原材料进厂检验、浸蚀、电镀、驱氢、钝化环节设立控制点。
3工艺文件
不同的电镀零件要根据其特性分别编制合适的工艺文件。
对不同的工艺流程,处理液和电镀液的成分、配比,电镀的工艺参数(电
流密度、工作温度、时间、PH值等)、操作方法等应积极进行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工艺方案,提高工艺水平,积累成熟工艺经验。
4工艺材料
4.1对工艺用的化工原料、金属阳极等原材料必须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明确规定原材料规格、牌号、纯度级别、杂质允许的最高含量等内容。
当市售的原材料纯度满足不了质量要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详细的纯化方法和质量要求。
4.2原材料的变更或代用应经技术部门小试、中试及小批量试验合格后,由技术科长审核并由总工程师或主管厂长批准,才能投入使用。
4.3采购进厂的原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证明文件的验收和取样分析检验,验收合格才能入库。
4.4应根据原材料性质分别保管,不同规格、不同纯度的原材料不能混放。
易燃、易爆的化工原料要由专门的管理制度和隔离存放制度,存放库应有合乎要求的通风散热条件,并备有相应的消防措施。
电镀中使用的剧毒品要存放专门的剧毒品库,一定要双人双锁制管理,其中一人为厂保卫部门的分管人员,应建立严格的入库、保管、领料制度。
5镀前处理
5.1待镀零件应按镀覆前的技术要求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予拒收。
5.2为减小由于机械加工、研磨、成型、冷矫正等工序产生的残余应力,防止电镀时开裂,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034Mpa的黑色金属零件,镀前必须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处理温度必须低于该种材料的回火温度(一般至少低于回火温度30?C),但不能低于消除应力的温度。
处理时间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和牌号,在工艺文件中对不同强度级别的材料应规定出相应的消除应力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
5.3喷砂处理与电镀之间的间隔时间必须有严格要求,对抗拉强度124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间隔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h。
5.4抗拉强度在124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零件以及薄壁零件、弹性零件严禁强浸蚀。
5.5应合理安排除油、浸蚀等分工序后的清洗,改进清洗方法(如逆流漂洗),提高清洗效果。
5.6镀前处理的清洗质量,应用检查水膜连续性的方法来检查,以水膜持续时间30s不断裂为合格。
6槽液控制
6.1槽液的过滤应视具体工艺或生产量的需要,采用定期过滤或连续过滤。
6.2镀前处理液(如酸、碱溶液)、电解液、镀后处理液(如钝化液)等各种槽液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加控制。
应根据各种化工原料不同的消耗量加以补充,调整配比。
应规定不同槽液的分析周期,使槽液成分保持在工艺规定的范围之内。
当某溶液连续两次分析结果超出规定范围,则分析周期应予缩短。
6.3应加强槽液的日常维护,建立日常维护记录制度,记录内容应包括镀件名称、受镀面积、镀层厚度、工艺参数、槽液成分分析结果、加料情况以及槽液故障排除情况等。
6.4应根据不同的槽液、操作频率、镀件面积等情况,通过实验
室试验并结合长期生产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对无再生价值的处理液规定一个更换周期,对有再生价值的镀液,规定一个大处理周期,
使槽液中杂质含量控制在许可范围之内,以恢复槽液的性能。
7镀后处理
7.1应根据镀件的质量要求,合理安排清洗、驱氢、出光、钝化、干燥和涂膜等镀后处理分工序。
7.2需要驱氢的零件,镀后必须进行驱氢处理。
凡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034Mpa的黑色金属零件,
镀后都应进行驱氢处理。
需退镀并重新电镀的零件,退镀前应经驱氢处理;若退镀过程中有新的渗氢现象,退镀后仍需增加驱氢处理。
重新镀覆的零件,镀后必须驱氢。
7.3凡要求镀后驱氢的零件,镀后应尽快地进行驱氢处理。
电镀与驱氢处理之间的间隔时间,对抗拉强度大于1240Mpa的黑色金属件不得超过4h,对抗拉强度等于或小于1240Mpa的黑色金属件不得超过10h。
8成品检验
每槽经镀后处理的镀件,应进行外观、镀层厚度、结合性和接触偶配合情况的检验,做好记录。
并在不影响镀件质量的适当位置做出标记或标签。
对不便在镀件上进行的检查和试验,允许在相同批次和工艺条件下镀出的样板上进行。
9环境条件
应注意环境条件对电镀质量的影响,不断改善电镀各分工序的操作环境,加强通风,并设置排除有害气体与灰尘的装备,加强技术改造,不断减轻操作的劳动强度,尽量降低客观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2015年4月7日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