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透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倾斜引起的两种方式 1.物体本身就是倾斜的,如斜坡、瓦房顶、 楼梯等。这些物体的面本来对于地面和画 面都不平行而倾斜,不是近低远高的面, 就是近高远低的面。 2.视向引起的,后面章节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倾斜透视
1 形 2 法
倾斜透视的概念、特征
倾斜透视的画法
倾斜透视作品欣赏
3 赏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一.倾斜透视的概念、特征
我们今天讲的倾斜透视是一种特殊的倾斜透视 三点透视都是倾斜透视,倾斜透视不一定是三点透视
当物体各方形平面和基面都倾斜时,我们称这样的 透视为倾斜透视。
平视状态下的倾斜透视 ——画面与基面垂直
D ● C
A’
B’


T1(地点)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正方体的平行斜透视
D‘

● T(天点)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 U(地距点)
d1

30

D

C

P
HL
A
B

T1(天距点)
U(地点)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D
3.成角上斜
方形ABCD 与基面 , 倾斜角30 , AB=3,CD=6,视 高=2,求成角上斜 V1
P

HL

C ● A ● B
盒子长30,深度20,高 10,视高20,打开盖子 向下倾斜30度。求斜透视
B’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
E’
V1

M1
E ● 30

● M2 ● C

V2
B D
● ● ● ● ● ●
A
D’
地 点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 天点
d1

30


● ●
P

HL


A
B

地点
● 天点
上下引桥长为 10,与基面成 30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度角,水平桥面长6米,桥宽4 米,求成角斜透视



30

M1
V2

● V1

● M2



wenku.baidu.com
● A ● 地点

透视学 | ● 透视原理
双倾斜辅助线法
d1

30

二、倾斜透视的画法
1.平行上斜
D’ 方形ABCD中 AB=2米,AD=6 米,视高2米,斜 面与基面夹角30。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 T(天点)
d1
30 ●

D ●
C

P
HL
D’
AD’为深度实际 长度
C’
A
B

T1(天距点)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2.平行下斜
● T1(地距点)
d1
● A B

P
HL
倾斜透视分类: 1)由平行透视演化而来的倾斜 平行上斜:近低远高 平行下斜:近高远低 2)由成角透视引起的倾斜 成角上斜:近低远高 成角下斜:近高远低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平边 斜边
底迹面
底迹线 天点 地点
D
C D’ A C’
B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倾斜透视的特征 • 各个平面与基面和画面都不平行,也不会 垂直 • 倾斜透视画面更为活泼,富有强烈的动感

● 天灭点
D M2

● C
V2

M1

B
● ● ● ● ●

天距点
A
● 地测点
4.成角下斜
D’ ● D ● C
透视学 | 透视原理 方形ABCD 与基面 , 倾斜角30 , AB=3,CD=6,视 高=2,求成角下斜 V2


V1
● ●
M2


M1
B


A
B‘

地灭点
5、底迹线法
上下引桥长为10,与基面成30 度角,水平桥面长6米,桥宽4 米,求平行斜透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