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及问题的分类
追及问题知识点详细总结
追及问题知识点详细总结一、追及问题知识点总结。
1. 基本公式。
- 追及路程 = 速度差×追及时间。
这个公式是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其中速度差是指快者速度与慢者速度的差值。
- 速度差 = 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 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
2. 解题思路。
- 首先确定追及路程,即两者开始相距的距离。
- 然后找出速度差,明确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关系。
- 最后根据公式求出追及时间或者其他未知量。
3. 不同情况分析。
- 同地出发同向而行:追及路程往往是慢者先行的路程或者两者开始相距一定距离后慢者继续行驶的路程。
- 异地出发同向而行:追及路程就是两地之间的距离加上慢者先行的路程。
二、追及问题例题及解析。
1. 甲、乙两人相距100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80米,几分钟后乙能追上甲?- 解析:- 这里追及路程为100米,速度差为乙的速度减去甲的速度,即80 - 60=20(米/分钟)。
- 根据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可得追及时间为100÷20 = 5(分钟)。
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追赶,两车相距200千米,几小时后能追上?- 解析:- 追及路程为200千米,速度差为80 - 60 = 20(千米/小时)。
- 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即200÷20=10(小时)。
3.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甲先走10秒,乙多久能追上甲?- 解析:- 甲先走10秒,则先走的路程为5×10 = 50米,这就是追及路程。
- 速度差为5 - 3 = 2米/秒。
- 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即50÷2 = 25秒。
4. 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同向出发,A、B两地相距300千米,快车速度为100千米/小时,慢车速度为60千米/小时,快车多久能追上慢车?- 解析:- 追及路程为300千米,速度差为100 - 60 = 40千米/小时。
追及问题有六种基本形式
追及问题有六种基本形式:(1)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及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这种情况定能追上且只能一次相遇,两者之间在追上前有最大距离,其条件是。
(2)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运动物体.当时两者仍没到达同一位置,则不能追上;当时,两者正在同一位置,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3)匀速运动物体追及匀加速运动物体.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前,就有,则不能追及;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则只能一次相遇;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匀,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4)匀速运动物体追及匀减速运动物体.这种情况一定能追上.(5)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及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这种情况一定能追上.(6)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当两者在到达同一位置前,则不能追上;当时两者恰到达同一位置,则只能一次相遇;当第一次相遇时,则有两次相遇机会。
(当然,追及问题还有其他形式,如匀加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减速等)例题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移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分析:后车刹车后虽做匀减速运动,但在其速度减小至v2相等之前,两车的距离仍将逐渐减小;当后车速度减小至小于前车速度后,两车距离将逐渐增大.可见,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近,若后车减速的加速度过小,则会出现后车速度减到与前车速度相等之前即追上前车,发生撞车事故;若后车加速度过大。
则会出现后车速度减到与前车速度相等时仍未追上前车,根本不可能发生撞车事故,若后车加速度大小等于某值时,恰能使两车在速度相等时后车追上前车,这正是两车恰不相撞的临界状态,此时对应的加速度即为两车不相撞的最小加速度.解法一设经时间t,恰追上而不相撞,则:解之可得所以当时,两车不会相撞。
2 能力冲浪题型一应用比例关系解题例题1. 站台上有一观察者,在火车开动时站在第1节车厢前端的附近,第1节车厢在5 s内驶过此人,设火车做匀加速运动,求第10节车厢驶过此人需多少时间.解析:以列车为参考系,则观察者相对列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公式可得.,即一个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性质一般不同,通过变换参考系,可将运动简化。
追及问题
• (2)汽车经多长时间追上自行车?追上自行车 时瞬时速度多大?
• [解析] 本题考查追及问题的求解,关键是找 到达到最大距离的临界条件.
方法一:物理分析方法
经时间为 t1,二者速度均为 6 m/s 时,间距最大.
则 at1=v 自
t1=va自=63 =2 s
正确解: B车刹车的时间 t = vB / a =5s 在时间t内B车刹车的位移和A车位移XA′ XB=VB2/2a=102/4=25m XA′= VAt=4×5=20m<XB+X0
显然,B车停止后A再追上B
A车的总位移 XA=XB+X0=32m
则 tA =XA/VA=32/4=8s
vA= 4m/s
假设经时间t1,人车距离ΔX
X人
△X
X0 v=6m/s
a=1m/s2
X车
△X=X0+X车-X人
解法一:物理分析法
在刚开始追车时,由于人的速度大于车的速度,因
此人车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当车速大于人的速度时,
人两当者车人间间车距的速离距度最离相小逐等。渐时增,大两者。间因距此离,最当小人。车速度相等时,
②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
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 “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 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 上前该物体是否停止运动.
一般有三种不同情况: 1、物体停止前被追上 2、物体停止后被追上 3、物体刚停止就被追上
要使方程有解必 Δ=b2-4ac=122-4×1×(50-2△X)≥0
解得△X≥7m 即人车最小距离为 7m
追及与相遇问题
解法二: (极值法)利用判别式求解,由解法一可知 1 1 2 2 xA x xB,即v0 t (-2a) t =x+ at 2 2 2 整理得3at -2v0 t+2 x=0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当根的判别式 =(2v0 ) 2 -4 3a 2 x<0时,t 无实数解,即两车不相 撞,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 应满足的 条件是v0 6ax .
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01-a1t=v02-a2 t,得t=30s 故在30s内,甲、乙两车运动的位移分别为 1 2 1 2 x甲=v01t - a1t =750m,x乙 =v02 t- a2 t =450m 2 2 因为x乙+x=700m x甲,故甲车会撞上乙车.
解析:如图汽车A以v0=20m / s的初速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经40 s停下来.据加速度公式可求出a=-0.5m / s 2 .当 A车减为与B车同速时是A车逼近B车距离最多的时刻, 这时若能超过B车则相撞,反之则不能相撞.
2 据vt2 v0 2ax可求出A车减为与B车同速时的位移 2 vt2 v0 400 36 x1 m 364m 2a 2 0.5
图象
特点
能追及且只能相遇一 次;交点意义:速度 相等,追上前两物体 的距离最远.
(二 ) 匀减 速追 匀速
当v减=v匀时,如果Δx =x0,则恰能追及,这 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 件,只相遇一次;若 Δx<x0,则不能追及 (其中x0为两物体开始 追及时的距离) 交点意义:速度相等时 若未追及,则距离最近 ; 若Δx>x0(也就是Δx= x0时,v减>v匀)能相遇 两次.
③图象法:图象法解追及相遇问题,一般画 出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利用图象围成的面积 即为物体的运动位移大小的特点,解决物理 问题,该方法往往较为直观方便.应用图象, 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 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 计算,快速找出答案.
高中物理追击、追及和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追击、追及和相遇问题一、追击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追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追赶者仍然没有追上被追者,则永远追不上,这种情况下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小.(2)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如它们处在空间的同一位置,则追赶者追上被追者,但两者不会有第二次相遇的机会.(3)若追赶者追上被追者时,其速度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可以再追上追赶者,两者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追上前,两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最大.(2)后者与前者的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它们初始位置间的距离时,后者追上前者.二、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例1、两辆车同时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甲以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由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1)它们经过多长时间相遇?相遇处离原出发地多远?(2)相遇前两物体何时距离最大?最大距离多少?解析:(1)经过t时间两物体相遇,位移为s,根据各自的运动规律列出方程:代入数据可得t=4s,s=16m.(2)甲乙经过时间t'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则从上面分析可知应该满足条件为:,,解得:此时它们之间最大距离为什么当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这是因为在以前,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当以后,,它们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当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例2、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为25m/s,并能保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一速度4.0s. 设猎豹距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则:(1)猎豹要在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解析: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读懂题目,比如:猎豹在减速前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减速前的运动是何种运动等等.(1)由下图可知,猎豹要在减速前追到羚羊:对猎豹:,对羚羊同理可得:,即;当x≤55m时,猎豹能在减速前追上羚羊(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则:对猎豹:对羚羊:则:即:当x≤31.9m时,猎豹能在加速阶段追上羚羊.。
追击问题情形分类详解
追击相遇情形分类1.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否追上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第一类: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
(2)若两者位移相等,且两者速度相等时,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3)若两者位移相等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有一个最大值。
第二类: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2)若两者位移相等时,则追上。
2.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上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3.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思路在追及和相遇问题中各物体的运动时间、位移、速度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条件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两个运动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关系),因此应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列出位移方程,然后利用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来处理。
其中速度关系特点是关键,它是两物体间距最大或最小,相遇或不相遇的临界条件。
基本思路是:①分别对两物体研究;②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③列出位移方程;④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⑤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1)追及问题a) 根据追逐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将两物体在运动时间上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b)由简单的图示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数量关系(例如追及物体A与被追及物体B开始相距为Δx,当追上时,位移关系为xA=xB+Δx)。
然后解联立方程得到需要求的物理量。
c)速度小者加速追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速度相等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条件。
高一物理追及问题
12.5m
(2)追上时二者位移相等,
5s
练习2:平直公路上,一辆轿车从某处由静止启动,此时恰有一货车以15m/s的速度从轿车旁匀速驶过冲到前方,结果轿车运动到离出发点225m处时恰追上货车。设轿车做匀加速运动,试求轿车的加速度a和追及前两车的最大距离smax。
答案: 2 m/ S2 56.25 m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练习4:甲乙两车沿相互垂直的轨道向其交点运动,甲离交点16m,以2m/s的初速度,1m/s2的加速度向交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离交点12m,以7m/s的速度向交点匀速运动,为避免相碰,乙进行刹车,让甲先通过交点,问乙刹车时加速度至少是多大?
amin= -2m/s2
C.匀速运动的物体追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前,就有v加=v匀,则不能追及. 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v加=v匀,则只能相遇一次. 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 v加<v匀,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 D.匀速运动的物体追及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这种情 况一定能追上. E.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及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这种情况一定能追上. F.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前, v减=v加,则不能追及. 当v减=v加时两者恰好到达同一位置,则只能相遇一次. 当第一次相遇时v减<v加,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
解:第二棒运动员需在20m的接力区内,速度由零加速到12m/s, 代入数值可得: 利用速度公式: 可得运动时间: 计算第一棒运动员在同样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则第一棒运动员距离接棒区起点20m时第二棒运动员开始起跑。
追及和相遇问题
(4)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除了以上所述根据 追及的主要条件和临界条件解联立方程外,还 有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及应用图象法和相对 运动知识求解.
1、《走向高考》:P15—例证3 2、备考P9例6
3、备考P12例9
4、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 S=7米,A正以VA=4米/秒的速度向 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此时 A 速度VB=10米/秒,方向向右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米/秒, 从图示位置开始,问经多少时间A 追上B?
3、匀速物体追赶匀加速物体:当追者速 度等于被追赶者速度时恰好追上,只有一 次相遇机会。当第一次追上时追者速度大 于被追者速度,有两次相遇机会。 4、匀速物体追匀减速物体:必能追上且 只有一次相遇机会,注意分析匀减速物体 何时停下来。
二、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分为追及相遇和相向运动相遇两种情 形,其主要条件是两物体在相遇处的位置坐标 相同.
提醒:遇到匀速运动物体追赶匀减速运动物体的 问题时,特别要注意匀减速的物体何时停下来!
追及问题小结: 1、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物体追赶同向匀速物体 时,追上前两者具有最大距离的条件:追赶者 的速度等于被追赶者的速度。 2、匀减速物体追赶同向匀速物体时,恰能追 上或恰好追不上的临界条件是:即将靠近时追 赶者的速度等于被追赶者的速度。
VA
B S
VB
解:设经时间t ,A追上B,由运动学公式列方 程得:
VA t=S+VB t-a t2/2
即:t2-6t-7=0
对吗?
解得 t=7s
正确解法:根据Vt=V0+at得 B停下来的时间tB=VB/a=10/2=5(s), 这段时间B的位移 SB=VtB=VBtB/2=10×5/2=25(m) 由 VAtA=S+SB 得: tA=(S+SB)/VA=(7+25)/4=8(s)
追及问题种类及其分析
追及问题种类及其分析湖北应城一中何飞432400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两物体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出现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或者是相遇的情况,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追及相遇问题。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可见相遇问题即是追及问题。
一、追及问题分析: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追上、追不上、两者相距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直线运动):①•两者速度相等,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②•若速度相等时,有相同位移,则刚好追上,也是二者相遇时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③.若位移相同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能有一次追上追者,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直线运动)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二者间有最大距离;②.当两者位移相等时,即后者追上前者。
二、追及问题分类:1.匀加速追匀速①.图像:如图1所示。
②•分析:能追及且只能相遇一次,相遇时刻t2,如图中,两阴影部分面积相等时即相遇。
以后匀加速的速度越来越快,匀速的追不上匀加速的了,故只能相遇一次。
③.交点意义:速度相等(tl时刻),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以后距离逐渐的减小,直到追及为止。
2.匀减速追匀速:①.图像:如图2所示。
②.分析:当V减二v匀时,a.若.冶二s0,则恰好能追及,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此时只能相遇一次;b .若AsYs o,则不能追及;若S o(即当.0=20时,V减卜V g),此时能相遇两次(S)为开始追及时两物体的距离)。
③•交点意义:速度相等时若还未追及则距离最远(用此可以来判断相遇几次)。
3.匀速追匀加速:①.图像:如图3所示。
②.分析:在v加二v匀时,a.若厶s二S o,则恰好能追及,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此时只能相遇一次;b .若厶sY s0,则不能追及;若丄s> s0(即当g=S时,V加Y V匀),此时能相遇两次(s o为开始追及时两物体的距离)。
《追及与相遇问题》 知识清单
《追及与相遇问题》知识清单一、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概念追及问题是指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快的物体追赶速度慢的物体;相遇问题则是两个物体相向运动,最终相遇。
这两类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物理学中都非常常见。
二、追及问题的类型1、匀加速追匀速当一个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去追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存在一定的条件才能追上。
假设匀加速物体的初速度为$v_1$,加速度为$a$,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为$v_2$,如果在两者速度相等时还没有追上,那之后就追不上了。
2、匀减速追匀速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判断在速度减为零之前是否能追上匀速运动的物体。
如果在速度减为零时还没追上,那就追不上了。
3、匀速追匀加速匀速运动的物体去追匀加速运动的物体,通常需要计算两者位移相等时的时间和速度,来判断是否能追上。
4、匀速追匀减速与上述情况类似,要通过计算位移和时间来判断是否能够追上。
三、相遇问题的类型1、相向而行的相遇两个物体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直到相遇。
这种情况下,它们的相对速度等于两者速度之和,相遇时间等于两地距离除以相对速度。
2、同向而行的相遇这种情况较为复杂,可能是速度快的物体追上速度慢的物体,也可能是速度慢的物体在前,速度快的物体在后,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者在同一位置相遇。
四、解决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方法1、公式法根据运动学公式,如位移公式、速度公式等,列出方程求解。
但要注意不同运动阶段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图像法画出速度时间图像或位移时间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的运动过程,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3、相对运动法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研究另一个物体的相对运动,这样可以简化问题。
五、追及与相遇问题中的重要条件1、速度相等在追及问题中,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往往是一个关键的时刻,此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达到最大或最小。
2、位移关系要明确两个物体在追及或相遇过程中的位移关系,这是列方程求解的重要依据。
3、时间关系注意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是否相同,以及时间对位移和速度的影响。
追及相遇问题
例 4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 2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启
动,同时一乘客在车后 10 m 处以 4 m/s 的速度追车, 问人能否追上车?若能追上求追上的时间;若追不上 求人和车的最小距离. 1 2 2 解: x at t
汽车: 乘客:
v汽 at 2t
v人 4m / s
2 x人 vt 4t
【例3】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 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 t=t1时 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 “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 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 第一次相 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 是 ( ) A.t′=t1,d=S B.t′=(1/2)t1,d=(1/4)S C.t′=(1/2)t1,d=(1/2)S D.t′=(1/2)t1 ,d=(3/4)S
汽
开始阶段 v 人>v 车,人和车的距离逐渐减小,设经过时间 t, 4 人和车的速度相等,即 at=v 人得 t= s=2 s 2
此时人和车相距最近 此过程:x人=vt=4×2 4m 2
因为 x 人<x 车+x0 故人追不上车. 人和车的最小距离 Δx=x0+x 车-x 人=10 m+4 m-8 m=6 m
分析:画出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vA= 4m/s vB= 10m/s a= -2m/s2
7m
A车追上B车可能有两种不同情况: B车停止前被追及和B车停止后被追及。 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应根据解答结果,由实际情况 判断。
追上处
错解 : 4t = 7+10t – ½ ×2t2
t = -1(舍) t = 7
10m
追上处
汽车在关闭油门减速后的一段时间内,其速度大于自行车 速度,因此,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的缩小,当 这距离缩小到零时,若汽车的速度减至与自行车相同,则 能满足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
行程问题之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之追及问题1、追及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追及路程=追及时间×速度差2、追及问题分类:(1)同时不同地(假设甲的速度快)甲的时间=乙的时间;原来甲乙相距路程(路程差)=甲走的路程-已走的路程(2)同地不同时(假设甲的速度快)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例1、小彬与小明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彬每秒跑4米,小明每秒跑6米、如果小明站在百米跑道的起点处,小彬站在她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能追上小彬?练习:1、甲乙两人赛跑,甲的速度就是8米/秒,乙的速度就是5米/秒,如果甲从起点往后退20米,乙从起点处向前进10米,问甲经过几秒钟追上乙?2.两辆汽车相距120千米,甲车在乙车前面,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追上甲车需要几个小时?3.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走3小时后,乙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去追,几小时能追上?例2. 一辆汽车与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城出发,向一个方向前进,汽车在前,每小时40千米;摩托车在后,每小时75千米。
经过3小时摩托车追上了汽车。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练习1、已知甲骑自行车追赶前面步行的乙,乙的速度就是每分钟60米,甲的速度就是每分钟150米,甲出发8分钟追上乙,甲乙最初相距多少米?例3、小兰与小松同时从学校去少年宫,小兰每分钟走60米,小松每分钟走70米,小松比小兰早到2分钟,学校到少年宫一共有多少米?练习1.甲、乙两人由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45米,乙比甲早走4分钟,两人同时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米?2.小明与小华从学校到电影院去瞧电影,小明每分钟行40米,她出发3分钟后小华才以每分钟行50米的速度出发,结果在学校与电影院的中点处小华追上了小明,学校到电影院有多少米?例4、甲、乙两沿运动场的跑道跑步,甲每分钟跑290米,乙每分钟跑270米,跑道一圈长400米。
追及问题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运动比赛
如田径、游泳等项目的比 赛成绩计算涉及到追及问 题的概念。
物理现象
如行星运动、地球自转等 现象也可以用追及问题的 原理来解释。
02
直线上的追及问题
匀速与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追及问题
匀速追匀速
匀加速追匀加速
当追及者做匀速运动,而被追及者也 做匀速运动时,可以通过比较两者的 速度和初始距离来解决追及问题。
椭圆运动中的追及问题
定义
椭圆运动中的追及问题是指两个 或多个物体在椭圆轨道上运动, 其中一个物体追赶另一个物体的
问题。
解决方法
解决椭圆运动中的追及问题需要 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和运动学公 式,分析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
运动轨迹,并求解追及时间。
示例
一行星绕太阳运行,其轨道为椭 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另 一行星也绕太阳运行,从另一方 向追赶前行星,求两行星的最近
数学建模法
定义
数学建模法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答追及问题的数 学方法。
步骤
首先,根据题目描述,确定追及问题的相关变量和参数;然后,根据追及问题 的条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得出追及问题的答 案。
适用范围
数学建模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追及问题,特别是当追及问题中 涉及多个未知数和多个因素时,数学建模法具有更大的优势。
05
追及问题的实际案例
赛车比赛中的追及问题
赛车比赛中,两辆或多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 ,如果一辆赛车想要超越另一辆,它需要满 足一定的条件,如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等。
追及问题在赛车比赛中非常重要,因 为超车是比赛中的关键策略之一。
超车过程中,后车需要加速并超过前 车,同时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在减 速之前完成超车。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八)追及问题
综合算式: 75×12÷(120-75)=900÷45=20(天)
答:好马20天能追上劣马。
环形跑道问题
分类 一、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
同向而行,双方的速度不同(假设甲快,乙慢),甲追上乙后,以相同的方式 在跑道上多次追上乙。我们把这种问题称为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
速度和 速度差
240÷3=80(千米) 240÷15=16(千米)
快车的速度 (80-16) ÷2=32(千米)
慢车的速度 32+16=48(千米)
同学 这个知识点你学会了吗? 喜欢的话记得转发分享!
疯狂操练1
1、小明骑摩托车,小军骑自行车分别从甲 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 小军从甲地到乙地要15小时,小明从乙地 到甲地要几小时?
分析:1.如果甲途中不休息,则比乙早到多少小时?
3-1=2(小时)
2.甲在相同的时间里比乙要多走多少千米?
18×2=36(千米)
3.甲从东区到西区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36÷(24-18)=6(小时) 4.东西两区的距离是:24×6=144(千米)
例8.甲乙两地之间的铁路长240千米,快车从甲城,慢车从乙城 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如果两车分别从两城向同一方向开 出,慢车在前,快车在后,15小时快车就可以追上慢车,求快车 与慢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速度差:450÷3=150(千米)
自行车的速度: 150+60=210(千米)
答:骑自行车的人每分钟行210千米。
练习:两辆汽车从A地到B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第
二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第一辆汽车先行2小时后,第二辆汽 车才出发,问第二辆汽车出发后几小时追上第一辆汽车?
(精品)追及相遇专题—四大类问题
追及与相遇问题专题1、追及与相遇的实质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同一的时刻到达同一位置的问题. 2、理清两大关系:时间关系、位移关系。
3、巧用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4. 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
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则两者之间的间距就会减小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则两者之间的间距就会增大 若一段时间内两者速度相等。
则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变 知识要点: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情形有四种:⑴ 匀加速运动物体追匀速运动物体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 v 乙甲时间距最大.例: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 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 0=6 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面超过汽车.(1)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间距是多少? (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匀速运动物体追匀减速运动物体一定能追上,需要验证前者是停止前被追上还是停止后被追上例.A 、B 两车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 车的速度v A =4 m/s ,B 车的速度v B =10 m/s.当B 车运动至A 车前方7 m 处时,B 车以a =2 m/s 2的加速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则(1)A 车追上B 车需要多长时间?(2)在A 车追上B 车之前,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3) 匀速运动物体追匀加速运动物体能否追上是一种可能情况,关键看速度相等时 间距最小时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B A v v =的时刻,A 、B 的位置情况①若A 在B 后面,则A 永远追不上B,此时AB 距离最小 ②若AB 在同一处,则B 恰能追上A③若A 在B 前面,则A 能追上B ,B 还会反超A ,(即相遇两次)例: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 0=25m 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m/s 2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 以V 0=6m/s 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⑶ 匀减速运动物体追匀速运动物体能否追上是一种可能情况,关键看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最小时是否追上 匀减速直线运动A 追赶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B①当V A =V B 时,A 恰好追上B ,则A 、B 相遇一次,也是避免相撞刚好追上的临界条件; ②当V A =V B 时,A 未追上B ,则A 、B 永不相遇,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③当V A ﹥V B 时,A 已追上B,则A 、B 相遇两次,且之后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间有最大距离。
追及问题-经典题型
注意单位换算和数据处理,确保计算准确性
在进行计算前,要确保所有物理量的单位统一。 对于复杂的数据处理,可以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辅助工具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有效数字,避免精度损失。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验证,确保答案合理性
在得到答案后,要结合实际情 况进行验证。
可以将答案代入原题进行检验, 看是否符合题意和实际情况。
匀加速追匀加速
两者都做匀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不 同。在这种情况下,追及者需要比 被追者具有更大的加速度才能追上。
考虑空气阻力或摩擦力时的追及
考虑空气阻力
当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 空气阻力的作用。这种阻力会影 响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从而影 响追及问题的结果。
考虑摩擦力
当物体在接触面上运动时,会受 到摩擦力的作用。这种摩擦力会 影响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从而 影响追及问题的结果。
多物体曲线运动中的追及
多个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相互追逐时,需要分析每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建立多个物体的运动方程,联立求解得到追及的结果。
04
多物体间相互追及问题
两物体间相互追及
追及时间
相遇次数
当两物体速度不同时,速度快的物体 会逐渐追上速度慢的物体。追及时间 取决于两物体的速度差和初始距离。
相遇与错过的判断
在多物体同时出发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某些物体相遇或 错过的情况。需要根据各物体的速度和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和分析。
05
特殊情况下的追及问题
涉及加速度变化时的追及
匀加速追匀速
追及者做匀加速运动,被追者做 匀速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追及 者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追上
被追者。
匀减速追匀速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一、引言在物理学中,追及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类型,涉及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掌握物理追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提高物理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理追及问题概述1.追及问题的基本条件追及问题通常包含两个或多个物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
解决追及问题的基本条件是: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和相对位移。
2.追及问题的分类根据物体运动的性质,追及问题可以分为直线追及、曲线追及、匀速追及、匀加速追及和匀减速追及等。
三、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1.基本公式追及问题的基本公式为:d = vt + 1/2 a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a为相对加速度。
2.直线追及公式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
3.曲线追及公式当物体沿曲线运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 + 1/2 g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
4.匀速追及公式当追及物体之间速度恒定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
5.匀加速追及公式当追及物体之间存在匀加速运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 + 1/2 a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a为相对加速度。
6.匀减速追及公式当追及物体之间存在匀减速运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 - 1/2 a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a为相对加速度。
四、公式应用实例解析1.直线追及实例甲、乙两车在直线轨道上行驶,甲车速度为20m/s,乙车速度为10m/s。
假设甲车在乙车前100m处等待,问乙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甲车?解:由直线追及公式d = vt,可得:100 = (20 - 10) t解得t = 10s2.曲线追及实例在水平面上,甲、乙两球以相同的初速度v0沿曲线轨道滚动,甲球半径为R,乙球半径为2R。
小学数学追及问题
VS
生物实验
在生物学实验中,如果需要观察动物的行 为和运动轨迹,就需要考虑动物之间的相 对运动,这涉及到追及问题。
THANKS。
小学数学追及问题
汇报人: 202X-01-02
目录
• 追及问题的基本概念 • 直线上的追及问题 • 曲线上的追及问题 • 解决追及问题的常用方法 • 追及问题的实际应用
01
追及问题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问题类 型,主要涉及到两个或多个运动物体 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在追及问题中,一个或多个物体在初 始时刻位于不同位置,然后以不同的 速度开始移动,我们需要找出它们何 时、何地能够相遇。
物理方法
总结词
利用物理原理来分析问题,适用于理 解速度、时间和距离关系的情况。
详细描述
物理方法是通过理解速度、时间和距 离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 需要理解相对速度的概念,以及如何 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数形结合法
总结词
结合数学公式和图形来直观地解决问题,适用于需要理解空间关系的情况。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在曲线运动中,如果两个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在同一条曲线上 运动,可能会出现一个物体追上另一个物体的现象。这种情 况下的追及问题需要考虑两个物体的速度、运动方向和曲线 的形状等因素。
04
解决追及问题的常用方法
代数法
总结词
通过设立方程来求解追及问题,适用 于已知速度和时间的情况。
详细描述
在解决追及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已 知条件设立方程,通过解方程来找到 未知数。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代数基 础,但能够解决大多数追及问题。
在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安全
在建筑工地,如果工人需要攀爬高楼,需要考虑攀爬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这涉及到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ppt课件
04
追及问题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遇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两个人或多 个团队在同一起点或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并朝 着对方移动的情况。例如,两个朋友在公园 里散步,从不同的方向相向而行,相遇后互 相问候。相遇问题可以通过追及问题的数学 模型来解决,帮助人们预测相遇的时间和地 点。
追赶问题
的距离关系。
建立数学方程
根据问题建立数学方程,如一 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
。
解方程得出答案
通过解方程得出答案,并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验证。
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01
02
03
确定变量和单位
根据问题确定变量,如时 间、速度、距离等,并统 一单位。
建立数学方程
根据问题建立数学方程, 如速度-时间关系、距离时间关系等。
追及问题ppt课件
• 追及问题概述 • 追及问题基本形式 • 追及问题的解题方法 • 追及问题的应用 • 追及问题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追及问题的实例分析
01
追及问题概述
定义与概念
追及问题的定义
追及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在同一 直线上运动,一个物体在后面追赶前 面物体的问题。
追及问题的基本概念
事等领域。
培养思维
解决追及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物理 和逻辑推理等知识,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
通过解决追及问题,学生可以学习 并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如建立方 程、求解等。
02
追及问题基本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追及问题
总结词
速度相同,时间相同,不分前后,不相撞。
详细描述
两个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它们之间 的距离不变,不分前后,也不相撞。
追及与相遇问题 - 重点班
安全车的位移x4=v0t3=100m<x3 x3 x4 10s 此后安全车追已经停止的赛车,时间为 t4 v0 所以总时间t总=t3+t4=20s 即再经过20s第二次相遇。 v甲 甲 v乙
乙
小
结
1、在追及与相遇问题中, 位移关系 和 时间关系 是两个基本关系。 2、无论哪一种情形, 速度相等 是 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极值条件。 3、追及与相遇问题的解题步骤 (1)分析运动过程,画出运动示意图, (2)列出位移关系式和时间关系式, (3)列方程求解。
v甲
甲
x1
x3
v乙
x
x2
x4
乙
解:(1)设赛车追上时的位移为x1,安全车的位移为x2, 时间为t1,间距最大时的时间为t2, 位移关系: x1= x2+ x 解得t1=20s 要求间距最大,利用速度相等关系v1=v0=a1t2 得t2=5s 最大距离 x x v t 1 at 2 =225m m 0 3 3 2 (2)追上安全车时赛车的速度为 v2 a1t1 40m / s v2 a2t3 刹车时间 得t3=10s v3 此时赛车的位移
v甲
甲
v乙
乙
x甲
x乙
同地不同时: x甲 =x乙 位移关系 t甲 =t乙 +t 时间关系
二、追及与相遇问题的分类
v甲
甲
v乙
乙
x甲
x
x乙
既不同时也不同地: 位移关系 x甲 =x乙 +x t甲 +t=t乙 时间关系
三、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最值条件
1、速度大的追前方速度小的(同时不同地)
v甲
v乙
甲
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及问题的分类分析“追及”“相碰”问题时应注意: (1)分析“追及”、“相碰”问题时,一定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其中通过画草图找到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养成画草图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对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大有裨益.(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被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停止运动. (3)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巧”、“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4、解决追及和相碰问题大致分为两种方法,即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求解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例如考虑图象法等等. 例1、汽车正以10 m /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 m /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 m /s 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分析:汽车在关闭油门减速后的一段时间内,其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因此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当这个距离缩小到零时,若汽车的速度减至与自行车相同,则能满足题设的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的条件,所以本题要求的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S ,应是汽车从关闭油门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发生的位移。
汽车与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自S 之差,如图所示.解法I :汽车减速到4 m /s 时发生的位移和运动的时间分别为m 76216100a 2v v S 22=⨯-=-=自汽汽 s a v v t 16410=-=-=自汽这段时间内自行车发生的位移 S 自 = v 自t= 4×l = 4 m ,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 S=S 汽-S 自 = 7-4 = 3 m .解法Ⅱ:利用v —t 图进行求解,如图所示,直线I 、Ⅱ分别是汽车与自行车的运动图线,其中划斜线部分的面积表示当两车车速相等时汽车比自行车多发生的位移,即为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为图线I 的斜率即为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所以应有m 362)410(a )v v (2)v v (2t)v v (S 2=⨯-=-⨯-=-=自汽自汽自汽评注: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际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悉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
借助于v —t 图象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例2、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 m /s 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 m /s 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1)汽车从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多长时间后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汽车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对设问(1)解法I :汽车开动后速度由零逐渐增大,而自行车速度是定值,当汽车的速度还小于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者距离越来越大,当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时,两者距离越来越小.所以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之间距离最大.有 .)s (2av t ,v t a v ===⋅=自自汽 ).m (6432126at 21t v s 2=⨯⨯-⨯=-⋅=∆自解法Ⅱ:利用相对运动求解.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初速)/(6600s m v v v -=-=-=自汽,加速度)/(32s m v v a =-=自汽汽车远离自行车减速运动(与自行车对地运动方向相反),当末速为v t =0时,相对自行车最远..)(236,00s a v t at v v t ==-==- ).(62,220202m av s as v v t -=-==- 负号表示汽车比自行车落后. 解法Ⅲ:极值法.设汽车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时间t 相距最远. .t 23t 6at 21t v s s s 22-=-⋅=-=∆自汽自 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条件知 当)s (2)23(26a2bt =--=-=时,△s 最大).(6223262max m s =⨯-⨯=∆ 解法Ⅳ:如图1所示,作出 v -t 图 设相遇前ts 两车速度相等, 6t a v =⋅=汽 即 3t =6 解得t =2s 时两车相距最远两车的位移差△s =⨯216×2 = 6 m图1对设问(2)解法I :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车位移相等.2t a 21t v '='⋅自,代入数值得s t 4=', .s /m 1243t a v =⨯='⋅='汽解法II :由图1知,t =2s 以后,若两车位移相等,即 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相等.由几何关系知,相遇时间为 t ′=4s ,此时s m v v /122==自汽例3、甲、乙两车相距s ,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加速度为1a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加速度为2a 、初速度为0v 的匀加速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解法I :由于2122021,21t a s t a t v s =+=乙甲,相遇时有s s s =-乙甲 则s t a t a t v =-+212202121,0)(210221=+--s t v t a a所以2121200)(2a a sa a v v t ---±=①①当21a a <时,①式t 只有一个正解,则相遇一次.②当21a a =时,甲v -乙v s t v t a t a t v ==-+=0212202121. 所以t v st 0⋅=只有一个解,则相遇一次. ③当21a a >时,若s a a v )(22120-<①式t 无解,即不相遇.若s a a v )(22120-=,①式t 只有一个解,即相遇一次,若s a a v )(22120->,①式t 有两个正解,即相遇两次.补充例题例1 汽车以10m/s运动,前方有一自行车以4m/s同向运动,汽车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6m/s2的减速,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两车相距例2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甲以初速度16m/s,2m/s2匀减速,乙以初速度4m/s,1m/s2匀加速. (1)两车相距最远为多少(再次相遇前)(2)再次相遇时间例3 相距20m两小球A,B向同一直线向右运动,,A球以2m/s匀速直线,B球以-2.5m/s2加速度匀减速,问B球速度至少为多少时,恰好赶上A球例4 汽车以1m/s2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后25m处有人同时以6m/s匀速追赶,问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间最小距离为多少课后练习1.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赶过汽车。
试求:(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120 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反应时间)t=0.50 s,刹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F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间距s至少应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3.一列货车以28.8 km/h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600 m处有一列快车以72 km/h的速度向它靠近.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快车要滑行2000 m才停止.试判断两车是否会相碰.4.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4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2 s后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赶,加速度为2 m/s2,试问:(1)摩托车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处多远?(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最大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1.解析:解法一:汽车开动后速度由零逐渐增大,而自行车的速度是定值。
当汽车的速度还小于自行车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将越来越大,而一旦汽车速度增加到超过自行车速度时,两车距离就将缩小。
因此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大,有自汽v at v ==,所以,s a v t 2==自 m at t v s 622=-=∆自2.【解析】 本题中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先做匀速运动(反应时间内),后做匀减速运动,若后车速度减为零时恰好运动到前车处,这种情况对应两车行驶时的最小距离,该最小距离就是前车停止后,后车匀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总位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后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4 m/s2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距至少为 s=vt+ =1.6×102 m3.两车速度相等恰追及前车,这是恰不相碰的临界情况,因此只要比较两车等速时的位移关系,即可明确是否相碰.因快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m/s2=0.1 m/s2.故快车刹车至两车等速历时: t= s=120 s.该时间内两车位移分别是:s 快=v 快t- at2=20×120 m- ×0.1×1202 m=1680 m s 货=v 货t=8×120 m=960 m因为s 快>s 货+s0=1560 m,故两车会发生相撞.4.【解析】 开始一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大,摩托车的速度小,汽车和摩托车的距离逐渐增大,当摩托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后,汽车和摩托车的距离逐渐减小,直到追上.显然,在上述过程中,摩托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 (1)摩托车追上汽车时,两者位移相等,即 v(t+2)= at2解得摩托车追上汽车经历的时间为 t=5.46 s(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通过的位移为 s= at2=29.9 m(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 v=at′ t′= =2 s 最大距离为 Δs=v(t ′+2)- a t′2=1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