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步态
慌张步态 又称前 冲步态,可见于基 底神经节病变如帕 金森氏病或其它基 底节疾患。
蹒跚步态
又称酩酊步态, 可见于小脑和前庭病损引 起的共济失调。
足内翻+下垂
足内翻是中枢神经损伤患者最常见的下肢 病理姿势,表现为足下垂和向内倾斜。经 常合并有足趾卷屈。 步行时足初触地部位由正常的足后跟改变 为足前部,重力主要由足外侧缘承担。患 者常合并足外侧疼痛,特别是在第五 蹠 骨 基底部。
正常步行周期中主要肌肉的作用
肌肉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臀大肌 腘绳肌 髂腰肌和股内收肌 股四头肌 胫前肌 步行周期的作用 支撑相中期至蹬离;首次触地 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 期 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摆动相 中期 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 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 期;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 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 足离地至再次首次触地
单纯足下垂
主要见于脊髓损伤、儿麻和外周神经损 伤。 常见病因:胫前肌无活动或活动时相异 常。 代偿机制:摆动相增加同侧屈髖、屈膝 (跨门槛步态),或下肢划圈行进,躯干 向对侧倾斜(划圈步态)。 踝足矫形器是主要治疗。
足外翻
可以导致舟骨部位胼胝 生成和足内侧疼痛。 步行时身体重心主要落 在踝内侧。踝背伸往往 受限,同样影响胫骨前 向移动,增加外翻。 常见于骨骼发育尚未成 熟的年轻患者。
负荷反应期(loading response)
也称“承重反应”。 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 过程,骨盆运动在此期间趋向稳定。 参与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臀中肌、腓肠 肌。
站立中期(mid stance)
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相,是唯一单 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正常步速时大约为步态 周期的15%~40%。 主要功能是保持膝关节稳定,控制胫骨前向惯性 运动,为下肢向前推进做准备。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下肢承重力小于体重或身体不稳定时此期缩短, 以将重心迅速转移到另一足,保持身体平衡。
偏瘫步态:又称划圈步 态,在摆动期患侧膝关 节不能自主屈曲,使患 侧下肢长度相对变长, 以髋外展、骨盆上提代 偿而出现。多见于脑卒 中。可有较多的变异。
2、剪刀步态 又称交叉步态 髋内收肌痉挛,双 膝内侧常靠近,双 足尖着地。 多见于脑瘫或高位 截瘫患者。
截瘫步态
脑瘫步态
•痉挛型:剪刀步态 •手足徐动型:醉酒步态
步行周期 时相是否合理 左右是否对称 行进是否稳定和流畅
步态内容 骨盆 膝关节 踝关节 足 前、后倾斜 摆动相是否 可屈曲 是否可背屈 和蹠屈 是否为足跟 着地 足接触面 足是否全 部着地
观察要点 左、右抬高 支撑相是否 可伸直 是否下垂/ 内翻/外翻 是否为足趾 离地 两足间距 是否合理 是否稳定 是否稳定 关节是否稳定 旋转或扭转 关节是否稳定
步态观察
受试者一般采取自然步态,必要时可使用 助行器。 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少足接触面或 步宽,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 面或给予支撑以改善异常。
步态观察要点
步态内容 步行节律 节奏是否匀称 疼痛 是否干扰步行 观察要点 速率是否合理 时相是否流畅 部位、性质与 发作时间与步行障碍 程度与步行障 的关系 碍的关系 肩、臂 躯干 塌陷或抬高 前屈或侧屈 前后退缩 扭转 肩活动度降低 摆动过度或不足
临床步态分析
(2) 神经肌肉因素 中枢神经损伤,包括中风、脑外伤、脊髓 损伤和疾病、脑瘫、帕金森氏综合症等造 成的痉挛步态、偏瘫步态、剪刀步态、共 济失调步态、蹒跚步态等。 外周神经损伤,包括神经丛损伤、神经干 损伤、外周神经病变等导致的特定肌肉无 力性步态,例如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 态、股四头肌步态等。
从膝关节最大屈曲到小腿与地面垂直 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务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胫前肌,保持踝关节背 屈。
迈步末期(terminal swing)
指与地面垂直的小腿向前摆动到该侧足跟 再次着地 主要任务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 地的姿势,占步态周期的15%。 参与的肌肉包括腘绳肌、臀大肌、胫前 肌、股四头肌。
站立末期(terminal stance)
指从支撑腿足跟离地到对侧下肢足跟着地 身体重心向对侧下肢转移参与的肌肉 主要为股四头肌和髂腰肌。
站立末期(terminal stance)
指对侧足跟着地至支撑腿足趾离地 主动加速蹬离(push off) 在缓慢步行时可以没有蹬离,而只是足趾 离开地面。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股 四头肌和髂腰肌(向心性收缩)。
步动力学数据
正常人步行时 侧面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趋势
膝关节
髋关节 踝关节
步行动力学特征
动态肌电图
动态肌电图指在活动状态同步测定多块肌 肉电活动,揭示肌肉活动与步态关系的肌 肉电生理研究,是临床步态分析必不可少 的环节。
动态肌电图
A c tiv e e lb o w fle x io n e ffo rt 8 5 0 0 .0 0 m s e c . 1 .0 0
定性分析法
病史回顾 体格检查 步态观察 诊断性治疗
定性步态分析
(1)病史回顾 包括既往手术、损伤、神 经病变等病史。
(2)体格检查 重点在腱反射和病理反 射、肌力和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感觉 (触觉/痛觉/本体感觉)、压痛、肿胀、皮 肤状况(溃疡/颜色)等。
步态观察
患者全身姿势,包括动态(步行)和静态(站 立)姿势。 步态概况: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 对称性、身体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 节在步行周期的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 表情、辅助装置(支具、助行器)的作用等。 患者要充分暴露下肢,并可以显示躯干和 上肢的基本活动。
膝关节屈曲
步态动力学研究 常可见伸膝受限 伴髋关节屈曲增 加。
髋关节屈曲
膝关节常发生继发性 屈曲畸形,加重步态 障碍。
跛行步态
又称短腿步态 如一腿缩短超过2.5cm时,同侧骨盆及肩下 沉,又称斜肩步,摆动时则有代偿性足下 垂。 >4cm,则用足尖点地代偿。
中枢神经疾病的病理步态
常见步态异常现象
下肢运动功能的核心 是步行 恢复步行是大多数患 者最迫切的需求
防痛步态: 又称短促步。 髋、膝关节疼痛一般 以足跟着地; 踝关节疼痛轻者足跟 尖着地,重者足尖着 地。
肌无力步态: 外周神经损伤病 理步态
摇摆步态: 又称鸭步步态或臀中 肌步态。臀中肌无力 时,出现患侧控制骨 盆能力下降,而出现 健侧骨盆下垂和髋关 节向外突出表现,步 行时上体左右摇摆, 状如鸭子。
迈步初期(initial swing)
从支撑腿离地到该侧膝关节到最大角度 主要的动作为屈髋带动屈膝(足廓清地面) 肌肉主要为胫前肌、髂腰肌、股四头肌。 如果廓清地面障碍(如足下垂),或加速障碍 (髂腰肌和股四头肌肌力不足),将影响下肢 前向摆动,导致步态异常。
迈步中期(mid swing)
臀中肌步态 又称鸭步步态 臀中肌无力时,出现 患侧控制骨盆能力下 降,而出现健侧骨盆 下垂和髋关节向外突 出表现,步行时上体 左右摇摆,状如鸭 子。
股四头肌无力步态
踝背伸无力步态
又称跨槛步态或垂足步态。足下垂,足跟难 以着地,摆动时以增加髋及膝屈曲度来代 偿,状如跨槛,故称。见于胫前肌麻痹或 腓总神经损伤或踝跖屈挛缩。
时空参数
步频:指平均步数(步/min)。 步速:指步行的平均速度(m/s) 。 步长: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距离。 跨步长:一足着地至同一足再次着地的距离。 步宽:两脚跟中心点或重力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足偏角:足中心线与同侧步行直线之间的夹角。
行走运动学
是指分析步行时关节各方向活动角度的动 态变化及其与步行时相之间的关系 从而可以剖析运动障碍的具体环节和部 位,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踝背伸无力 步态
膝关节僵直
膝关节僵直指步态支撑相晚期和摆动初期 的关节屈曲角度 <40 度(正常为 60 度), 同时髋关节屈曲程度及时相均延迟。 摆动相膝关节屈曲是由髋关节屈曲带动, 髋关节屈曲减少将减少膝关节屈曲度,从 而减少其摆动相力矩。结果导致拖足。患 者往往在摆动相采用患肢划圈步态、尽量 抬髋或对侧下肢踮足(过早提踵)来代 偿。
4-6米 10万个压力传感器 瞬时测定所有步行时间/空间参数
步态分析仪 采用步态分析准确、定量 评价患者步态的生物力学变化 和残疾程度。
பைடு நூலகம்
步态分析实验室结构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引起步态分析的革命
运动学分析-Kinematics
动力学分析-Kinetics
动力学(kenetics) 分析是对步行时作 用力、反作用力强度、方向和时间的 研究方法。
E lb o w :flx 3
u p (-1 x )
F le x o rs ( 1 x )
3
E x te n s o rs ( 1 x ) 5 0 0 .0 0 m s e c .
肘关节屈伸肌电比较(主缩肌/拮抗肌)
主动屈曲
8 5 0 0 .0 0 ms e c . 1 .0 0
主动伸展
3 2 7 0 0 .0 0 m s e c . 1 .0 0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lhz
数字签名人 lhz DN: cn=lhz, c=CN-中国, o=nbchs, ou=hlxy, email=lihaizhou888@yahoo. com.cn 日期: 2007.08.26 00:46:25 +08'00'
步行周期
步态周期
支撑相(站立相)
足内翻+下垂
足内翻+下垂
足内翻通常在步态的支撑相持续存 在,导致踝关节不稳,并进而影响全 身平衡。 踝关节的改变将影响膝、髋、腰、 头,甚至肩的姿态。 因此对足内翻和下垂患者,纠正此问 题是改善步态的第一要素。
足内翻+下垂
相关肌肉:胫前肌、胫后肌、趾长屈肌、 腓肠肌、比目鱼肌、拇趾长伸肌和腓骨长 肌。 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趾长屈肌活动时间延 长与足下垂关系最为密切。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并非总是表现一致,治 疗时要加以注意。
膝关节僵直
动态 EMG 显示股直肌、 股中间肌、股内肌和股 外肌过分活跃,髂腰肌 活动降低,有时臀大肌 活动增加。如果同时存 在足内翻,将加重膝关 节僵直。
膝过伸
膝过伸很常见,但 一般是代偿性改 变,多见于支撑相 早期。 治疗的关键在于纠 正原发病因。
膝过伸
常见诱因: ¾ 一侧膝关节无力导致对侧代偿膝过伸; ¾ 蹠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 ¾ 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 ¾ 支撑相伸膝肌痉挛; ¾ 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 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
时间/空间参数测定
足印法: 是步态分析最早期和简易的方法之一。 在足底涂上墨汁,在步行通道(一般为4~6 m )铺上白纸。受试者走过白纸,留下足 迹,便可以测量距离。步行同时用秒表记 录时间。 这种方式不需要复杂设备,但是十分耗 时。逐渐为步态分析系统取代。
定量分析法:电子步态测定装置
Agonist Flexors Antagonist Extensors 5 0 0 .0 0 ms e c .
Agonist Extensors Antagonist Flexors 5 0 0 .0 0 m s e c .
第五节 步态障碍的病因
(1) 骨关节因素 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 病、先天畸形、截肢、手术等造成的躯 干、骨盆、髋、膝、踝、足静态畸形和两 下肢长度不一致。疼痛和关节松弛等也对 步态产生明显影响。
¾ 首次触地 ¾ 负荷反应期 ¾ 站立中期 ¾ 站立末期 ¾ 迈步前期
摆动相(迈步相) ¾迈步早期 ¾迈步中期 ¾迈步末期
首次触地(initial contact)
指足跟接触地面的瞬间,使下肢前向运动 减速,落实足在支撑相的位置。 首次触地的正常部位为足跟,参与的肌肉 主要包括胫前肌、臀大肌、腘绳肌。 首次触地异常是造成支撑相异常的最常见 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