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囊性占位病变

合集下载

肝占位最佳治疗方法

肝占位最佳治疗方法

肝占位最佳治疗方法肝占位是指肝脏内部出现的各种肿块、肿瘤等病变,常见的肝占位包括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等。

针对肝占位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并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就肝占位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对于早期发现的肝占位,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可以彻底清除肝脏内的肿块,对于肝癌等恶性肿瘤尤为重要。

手术切除的适应症包括肿瘤较小、局部浸润性较低、肝功能较好等情况。

手术切除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的恢复和监测,以确保肝功能的逐渐恢复和肿瘤的不复发。

其次,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肝占位,介入治疗是一种重要的选择。

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穿刺消融、经动脉插管栓塞治疗等,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介入治疗还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介入治疗通常需要在专业的放射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另外,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和介入治疗的肝占位,放疗和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放疗和化疗可以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同时,放疗和化疗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放疗和化疗也会伴随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最后,对于一些晚期肝占位或无法进行其他治疗的患者,镇痛和支持性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镇痛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支持性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延长生存期。

综上所述,针对肝占位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评估。

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疗和化疗、镇痛和支持性治疗都是常见的治疗选择,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肝占位的治疗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肝囊性病变的CT诊断

肝囊性病变的CT诊断

肝囊性病变的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响资料。

其中发育性囊肿17例,炎症性囊性病变13例,肿瘤囊变病例20例。

结果肝脏囊性病变ct为检出率100%。

对于发育性囊肿、炎症性囊性病变和肿瘤囊变,ct诊断准确率分别是92%、75%和90%。

结论 ct是诊断肝囊性病变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肝脏;囊性病变;ct诊断【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32-03abstract: objective cystic liver lesions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ct performanc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0 cases of liver cystic lesions and the impact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which 17 cases of developmental cysts, inflammatory cystic lesions in 13 cases, 20 cases cystic tumor. the results of liver cystic lesion detection rate of ct was 100%.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ysts, cystic lesions and inflammatory cystic tumor, ct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was 92%, 75% and 90%. conclusion ct is the diagnosis of cystic lesions of the liver an important means of great clinical value.keywords: liver; cystic lesions; ct diagnosis肝脏囊性病变包括肿瘤坏死囊变和非肿瘤囊性病变,肿瘤性囊性病变是指肝肿瘤坏死囊变等,非肿瘤囊性病变包括发育性囊性病变和炎性囊性病变[1]。

肝囊肿的临床治疗及预防知晓

肝囊肿的临床治疗及预防知晓

肝囊肿的临床治疗及预防知晓肝囊肿(hepatic cysts)即肝脏囊性疾病,在肝脏病变中较为常见。

诊疗中依据本病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先天性囊肿、囊性肿瘤、寄生虫性囊肿等几类。

单纯性肝囊肿及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均属于先天性囊肿范畴,其中前者是肝脏疾病诊疗中最为常见的良性占位性疾病之一,属于慢性肝病。

据不完全统计,单纯性肝囊肿的发病率在2.5~18%左右,以老年人群高发,同时本病发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性患病率略高。

本文旨在通过单纯性肝囊肿及多囊肝病的主要危害及临床防治等内容的介绍,提升对本病的认知度及关注度。

1 单纯性肝囊肿及多囊肝病的主要危害单纯性肝囊肿是一种由先天性异常胆管细胞导致的病变,本病的发生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板的发育异常相关。

本病患者囊肿内充满清澈胆汁样液体,囊肿体积一般较小,在5cm以内,同时大部分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多无特征性表现,部分囊肿体积较大者会因为肿块效应而出现食欲降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见囊肿突出腹壁,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少部分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会因不同因素而出现囊肿破裂出血,诱发胆道梗阻、感染等并发症。

与此同时伴随病情的发展,囊肿体积逐渐增大,会直接压迫毗邻肝组织,造成部分肝组织甚至肝叶的完全萎缩,诱发对侧肝组织、肝叶的补偿性肥大。

现阶段临床研究发现,肝囊肿体积较大时,会压迫毗邻肝组织结构,继发一系列并发症,主要包括:①肝囊肿压迫门静脉,继发门静脉高压;②肝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继发双下肢水肿;③肝囊肿压迫十二指肠、胃等消化系统组织,影响正常进食及食物消化功能,甚至导致胃食管反流症等消化系统病变;④肝囊肿压迫胆管,继发黄疸。

多囊肝病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主要分为三类:①伴发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的多囊肝病、②伴发于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的多囊肝病、③独立型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肝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相关致病基因突发诱发重要蛋白功能异常有关。

肝脏囊肿要不要紧

肝脏囊肿要不要紧

肝脏囊肿要不要紧
一、肝脏囊肿要不要紧二、肝脏囊肿的治疗方法三、肝脏囊肿的注意事项
肝脏囊肿要不要紧1、肝脏囊肿要不要紧
医学上是这么说的:肝囊肿这种病是良性的,会影响肝的功能,也会有可能发展为癌,所以这种囊肿通常需重视起来它,定期复查。

但如果它长得实在太大,让人感觉不舒服时,那就需要把它拿掉了。

大多数肝囊肿并无很明显征兆,一般是在体检时发现。

但也有一些人感到腹部不适或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囊肿位置表浅易与膈肌或腹膜磨擦所致。

一般讲,这种肝囊肿引起的疼痛并不严重。

巨大肝囊肿也可挤压周围脏器,使人感到腹部不适或胀满、甚至影响消化和呼吸,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赶紧的治了,一般的这个可以不用手术的,可以吃点些好点的中药。

2、如何判断是否患有肝囊肿
2.1、肝内占位性病变
肝肿瘤、肝脓肿等易与本病混淆。

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B超等特殊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2.2、腹内肝外性囊肿
胰腺囊肿、肠系膜囊肿、胆囊积水、胆总管囊肿、巨大卵巢囊肿等均为囊性病变,但根据各自的特征通过B超并辅以相应的特殊检查可做出诊断。

2.3、肝棘球囊肿
患者多来自牧区,有羊、牛等动物接触史,囊肿张力较大,触之硬韧。

3、肝囊肿的病因有哪些。

肝占位病变作文

肝占位病变作文

肝占位病变作文
临床上常见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有: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硬化大结节、肝癌等。

肝血管瘤是良性肿瘤绝大多数是先天性,小于5cm多不用治疗可以定期监测其大小是否有变化;大于10cm的大血管瘤和大于
15cm的超大血管瘤可以采取手术、栓塞、射频、微波固化等方法治疗。

肝囊肿是肝脏良性病变,多为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只有5%的肝囊肿有压迫症状需要治疗,可以采取开窗、引流、切除等治疗方法;肝硬化大结节需要定期复查彩超、CT、监测甲胎蛋白。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可以采取手术、消融、射频、栓塞、靶向药物治疗和肝移植。

比较少见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有肝包虫病囊肿形成、肝吸虫病的虫体和虫卵团块。

肝占位最佳治疗方法

肝占位最佳治疗方法

肝占位最佳治疗方法
肝占位是指肝脏内部出现的各种占位性病变,包括肿瘤、囊肿、脓肿等。

肝占
位的治疗方法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肝占位,选择最佳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良性肝占位,如囊肿等,一般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者介入治疗。


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物或者静脉注射药物来缩小囊肿,减轻症状。

介入治疗则是通过穿刺将药物直接注入囊肿内,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是微创治疗,对肝脏损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良性肝占位的最佳选择。

其次,对于恶性肝占位,如肝癌等,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
切除肿瘤或者进行肝移植来治疗恶性肝占位。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可以彻底切除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对于一些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放射治疗和化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最后,对于肝脓肿等炎症性肝占位,抗感染治疗是最佳选择。

抗感染治疗可以
通过口服抗生素或者静脉注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恢复肝脏功能。

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引流术或者手术治疗来清除脓肿,恢复肝脏功能。

综上所述,肝占位的治疗方法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区别,选择最佳治疗方法需要
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 AFU)阳性率 70%-80%肝功效异常和其它恶性肿瘤中假阳性率较高, 无助于判别诊疗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29页
原发性肝癌其它肿瘤标识
PLC SLC 其它癌 肝硬化 肝炎DCP ++ ± ± ±GGT-Ⅱ ++ ++ + +AFU ++ + +AIF ++ + + + +ALD-A ++ + + + +5’-NPD-Ⅴ ++ ++ ALP-Ⅰ + +AAT ++ ++ + +CEA ++ ++ ++ + +
第39页
原发性肝癌动脉造影及碘油CT
介入治疗前后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前后CT检验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40页
原发性肝癌病理诊疗
术中活检影像学引导肝穿刺- 适于诊疗不明且恶性可能较少者, 注意针道种植和癌结节破裂出血腹腔镜活检-适于可见范围内AFP(+)肝占位, 不适于深部或膈顶肿瘤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方法: 肝动脉造影肝静脉造影门静脉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17页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疗
-选择性肝血管造影
明确肝占位病变(< 2cm) 了解病灶大小、数目、范围及播散情况肿瘤栓塞治疗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18页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疗
-肝动脉造影

肝脏常见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

肝脏常见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
• 表现:肿瘤血管、肿瘤染色、造影剂湖、动脉扭曲移位 • 分辨率最高:<1(2病灶90%) • 侵入性,不作常规 • 疑肝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 • 肝内有无微小播散结节 • 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癌诊断要点
• 病史:肝炎、肝硬化 • 实验室: (+)、 (+) • 影像学: • 超声:低回声不均、晕圈、动脉血流、高阻力
(一)临床表现
1.病史 (1)肝炎、肝硬化史:58% (2)(+)90%,(+)10-30% (3)肝癌家族史:12%
2. 症状
早期无,中晚期出现,乏特异性 肝区疼痛:首发症状,间歇/持续,放射痛 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腹胀、腹泻 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出血倾向、 转移灶症状:肺、骨、脑等
3. 体征
35/1037 20/1037
9/1037 5/1037 2/1037 2/1037 9/1037
97.4% 2.6%
一、原发性肝癌
• 世界肿瘤发病第5、死因第3 • 年发病56.4万、死亡54.9万 • 中国第2肿瘤死因(占世界54%) • 恶性度高,预后差(5年率
5%)
2001
• 根治术后5年率40-50% • 早期发现、早诊、早治
早期无,中晚期表现 肝区肿块 黄疸:胆管受压、肝功障碍 腹水:肝功障碍,门V主干、肝V、下腔V
癌栓 癌旁综合症: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
症、高钙血症、男性乳房发育等 其他: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
(二)实验室检查
• (甲胎蛋白):特异指标 • 60-70%肝癌阳性( >20 ) • 除外肝病活动、妊娠、生殖腺肿瘤、消化道
• 具特殊地位:切除率、安全性、彻底性的保证

(外科医师的慧眼、术前必备)

肝脏占位病变影像学检查

肝脏占位病变影像学检查

肝脏占位病变影像学检查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担负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合成、代谢、解毒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肝脏可能会出现占位病变,对肝功能产生影响。

为了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这些病变,影像学检查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肝脏占位病变影像学检查的相关内容。

一、肝脏占位病变的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肝脏占位病变的影像学检查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CT、MRI和放射性核素检查。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和适应症,医生在选择时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安全、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有关肿块的形状、大小、血供情况等信息。

它对于明确肝脏占位病变的存在与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此外,在超声引导下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为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提供帮助。

2. CT检查CT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关于肿块的更加详细和准确的信息,例如肿块的边缘特征、内部组织结构、周围器官的侵犯情况等。

此外,CT检查还可以通过使用增强剂来提高对血供情况的观察,并能够进行三维重建,更好地展示肿块的位置和形态。

3. 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多参数综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三维图像。

不同于CT检查,MRI对于软组织的对比显示更好,对于检测肝脏病变的边缘、结构和血供情况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此外,MRI还可以使用不同的序列来观察病变的信号强度和相位特点,进一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性质。

4. 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主要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在肝脏内的分布情况来评估肝功能。

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检查方法包括肝脏显像、肝功能评估和肝血流动力学研究等。

这些方法对于评估肝脏功能状态、检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二、肝脏占位病变影像学检查的应用肝脏占位病变影像学检查广泛应用于不同临床场景中。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1. 肝癌的筛查和诊断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肝脏占位性病变ppt课件

肝脏占位性病变ppt课件
包虫囊内充满干酪样物质,囊壁明显钙化,超声显示为 强回声灶,伴有宽大的声影(术中所见囊壁坚硬乳软 骨甚至完全骨化,囊内充满干酪样物质 )。
坏死实变型并部分囊壁钙化
• 超声鉴别诊断:
肝包虫囊肿要与肝内其他占位病变相鉴别,其中前 三型应与肝囊肿、多囊肝、肝脓肿相鉴别,后二型应 与肝血管瘤、肝细胞肝癌、肝泡状包虫病鉴别。
多子囊型并部分坏死包虫病
4.实变型
包虫囊内液体逐渐吸收,大量变性坏死的胶泥样囊皮充 满其间,超声显示为球型实质性病灶,病变有清楚的 包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确,内部呈强弱不均的杂 乱回声(术中所见囊内充满大量实性坏死的母囊合子 囊碎片,呈糊状或胶泥样称为基质物质)。
坏死实变型
5.钙化型
一、 肝包虫囊肿的声像图表现与分型:
肝包虫
肝包虫病超声表现:
1. 单囊型 可如一般肝 囊肿
2. 多囊型 3. 囊沙型 内透声差,
可见絮状、带状回声, 4. 混合型
5. 母子囊型
1.囊肿型
系无并发症的早期原发包虫囊肿。声像图中 显示为肝内圆形无回声液暗区,囊壁光滑而完 整,仔细观察呈双层结构,后方回声增强。囊 肿的大小与囊壁的厚度与“虫龄”有关。随着 包虫的发育、成熟,囊砂(头节)增多,显示为 沉积于囊底部的密集强光点,随着体位的改变 而漂浮于囊液中,呈典型的“落雪”征。(术 中见囊液清晰,内囊洁白而新鲜。)
肝原发肿瘤液化
3.右肾位置常可被推挤而移位。
多囊肝
多囊肝超声表现:
1. 肝内无数个无回声区 (液性暗区)
2. 大者边界清,形态一 般欠规整
3. 内透声好 4. 后方结构(后壁)回
声增强 5. 无囊肿部位肝组织回
声增强增粗
多囊肝超声表现:

肝脏“占位性病变”就是肝癌吗?

肝脏“占位性病变”就是肝癌吗?

2011.7/FOR YOUR HEALTH 防病强身/祝您健康信箱为何面部生疖不能挤?日前,我的上唇长了个疖子,照镜子一看发现上面还有黄色脓头。

听人说只要用力将脓头挤出就好了,可是我挤后第二天上唇肿得更大,疼痛加重,还出现寒战、发热,经紧急治疗才痊愈。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广东袁志强袁志强读者:疖子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毛囊及所属皮脂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头、面、颈、背、会阴、臀部最常见。

皮肤擦伤,不清洁,常受摩擦与刺激均为诱因。

夏季,体质虚弱、贫血、抵抗力降低时更易发生。

疖子初起时毛囊部位出现痛性小硬结,逐渐肿大呈圆锥形隆起,疼痛加重,数日后硬结中央组织坏死、溶解、变硬,可自行破溃,显露出黄色脓栓(即脓头)。

不少人认为,生了疖子只要用力挤压,将疖子里的脓液、脓栓挤出就好了,其实这是一个危险的动作。

因为若疖子破溃口小、脓液厚、脓栓大,用力挤压不能挤出排净,反而更使炎症扩散。

轻者肿胀范围扩大、病程延长,重者病菌被挤入脓腔中开放的小静脉或静脉窦内,会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

长在面部尤其是口角两侧至鼻根部(俗称“危险三角区”)的疖子,因静脉走行在该处的肌肉中,静脉内无静脉瓣控制血流方向,当外力压迫时,会造成血液逆流。

而面部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挤压后细菌可逆流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危及生命的颅内感染或海绵窦栓塞。

防治疖子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②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内衣穿着应宽松,选择通气、吸水性能好的棉织品为宜。

③饮食清淡素净,多吃芹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菊花脑等凉性食物,不饮酒,少吃辣椒、韭菜、葱蒜等辛辣刺激性及油炸、烧烤食物。

④病变初起未成脓时,可用3%碘酊反复外涂患处或10%鱼石脂软膏外敷,面部尤其是“危险三角区”处的疖子,切忌用力挤压,应及时看医生,使用足量抗生素治疗。

我为何总是掉下巴?去年秋天,一次老同学聚会,我大声唱歌时突然掉了下巴。

肝占位性病变查房

肝占位性病变查房

0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 等,观察肝脏病变情况
04
诊断性治疗:如介入治疗、消融治 疗等,以明确病变性质
06
疾病发展和预后
肝占位性病变是指肝脏中出现的 异常组织,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肝占位性病变的预后与病变的性 质、大小、位置、治疗方法等因
素有关。
A
B
C
D
肝占位性病变的发展过程通常包 括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阶段
疼痛缓解措施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按摩等 心理治疗: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
心理支持措施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 其心理需求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 策,增强其自主性
提供心理疏导,帮助 患者缓解焦虑、恐惧
处理并发症: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 6
出血、血栓、肠梗阻等, 确保患者安全
05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和预防措施宣教
A
B
C
D
肝占位性病变的定义和 分类
肝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 体征
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 治疗方法
肝占位性病变的预防措 施和健康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指导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等情绪
提供心理教育,帮助 患者了解疾病知识,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

营养支持和饮食调整
01
营养支持:保证 充足的营养摄入, 以维持正常生理 功能
02
饮食调整:根据 病情和治疗需要, 调整饮食结构, 如低脂、低糖、 高蛋白等
03
饮食禁忌:避免 刺激性、油腻、 生冷等食物,以 免加重病情

肝脏占位性病变

肝脏占位性病变

饮食指导
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原则,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持营 养均衡。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控 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
复查意义
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肝脏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
由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多样, 且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较为困 难,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实验 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进行
确诊。
02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超声检查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肝脏的形态 ,可以发现占位性病变,如血
管瘤、肝癌等。
CT扫描
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 肝脏进行断层扫描,能够清晰 显示肝脏内部的占位性病变。
其他因素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药物、放射线等也可能导致肝脏占位 性病变的发生。
临床表现
症状多样性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多种 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 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
疸等。
病情轻重不一
肝脏占位性病变病情轻重不一, 良性病变一般进展缓慢,恶性病 变则进展迅速,可出现转移和扩
散。
诊断困难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病情不同而异,对 于一些恶性占位性病变,药物治疗可 能无法完全消除病灶。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肝脏占位性病变的 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对于一些 良性或恶性占位性病变,手术
切除是根治的唯一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肝部分切除术、 肝移植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

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因病变的 性质和大小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肝 区疼痛、食欲不振、消瘦等。
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 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同 时,血液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检 测也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02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
X线检查
总结词
提高病理学诊断水平
加强病理学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考虑进行穿刺活 检或手术切除,通过病理学诊断确定病变 性质。
误诊原因分析
影像学特征不典型
部分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 特征重叠,导致难以准确诊断

病史采集不全面
医生在采集病史时遗漏重要信 息,影响对病变性质的判断。
生化指标检测不准确
由于检测方法或试剂等原因, 导致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不准确 。
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影像 诊断
目录
• 肝脏占位性病变概述 •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
法 • 肝脏常见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影像
诊断
目录
• 肝脏常见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影像 诊断
•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与误 诊分析
01
肝脏占位性病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肝脏占位性病变是指在肝脏内出现异常的肿块或结节,这些肿块或结节可以是 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分类
肝脏占位性病变主要分为良性占位和恶性占位两类。常见的良性占位包括肝囊 肿、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等;恶性占位则包括肝癌、转移性肝癌等。
发病机制与病因

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

液性占位
肝泡型包虫以群集的小囊泡向周围组织浸润 扩散,囊泡体积小,一般不超过3mm,在 肝内形成结节状或连成单个大块灶。较大 的病灶中可发生变性、坏死,形成液化腔。 外形不规则,没有虫囊肿可为单个或多个,多呈 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有较厚囊壁,呈双层 结构,内层为内囊,欠规则;外层为外囊,光滑, 回声高。囊壁钙化者在囊壁局部可出现斑片状或 弧形强回声伴声影。新发现的肝包虫囊腔外形饱 满,内为均匀的无回声区。当内囊脱落后,囊壁 内出现飘动的不定形膜状会声带。大的囊腔内可 含许多较小的圆形无回声区,显示特征为囊(母 囊)中有囊(子囊),甚至有的小囊内还有更小 的囊泡(孙囊)。大囊内、小囊间可见有囊砂形 成的大小不等的粒状高回声,改变体位时,可呈 移动性。囊肿后方多具有增强效应。
液性占位
Ⅳ型:肝脓肿愈合期。 表现为脓肿暗区逐渐 缩小,尚可见边界清 晰的无回声区,并可 见残存光团回声。
液性占位

Ⅴ型:弥漫厚壁肝脓 肿。脓肿内坏死物多, 壁厚而不光滑,且回 声增高。无回声区范 围小,内可见不规则 的光团与光点。后方 回声轻度增强。
液性占位
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液化前病灶内可见动 脉血流,液化后在脓肿的周边也可检出较 丰富的血流信号,但血管形态正常,多呈 动静脉血流曲线,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一 般无异常。
肝脏占位性病变:
1.液性占位病变:
肝囊肿 肝脓肿 肝包虫病 肝良性囊腺瘤 肝囊腺癌
2.实质性占位病变: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转移性肝肿瘤 肝母细胞瘤 肝脏肉瘤 艾滋病肝内结节 肝血管瘤 肝腺瘤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错构瘤 肝脂肪瘤 肝结 核
液性占位
单纯性肝囊肿 病变特点: 单纯性肝囊肿是肝内非寄生虫性含液性病变, 多为先天性,也可为潴留性或老年退行性变。病 变可单个或多发,单房性或多房性,大小不一, 生长极缓慢,属于良性病变。潴留性肝囊肿由于 体液潴留而形成;胆汁潴留性肝囊肿来源于肝内 小胆管的阻塞;黏液囊肿来源于胆管的粘液腺; 淋巴囊肿来源于淋巴管的阻塞、扩张,多位于肝 表面;血肿吸收后囊肿可由于穿刺或外伤后出血 造成。

肝脏常见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

肝脏常见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

Thanks!
附:肝囊肿
• 最常见囊性占位 • 两种类型:孤立性肝囊肿--囊肿孤立
多囊肝--满肝弥漫、融合成串 • 病因不明,肝内胆管、淋巴管发育障碍 • 多囊肝常伴多囊肾、家族性 • 多无症状,大者上腹不适,伴感染者发热
肝囊肿诊断要点
• B超: 低回声、液性暗区、界清壁薄、后方回声增强 敏感、准确(95%以上)
846/1037 109/1037
35/1037 20/1037
9/1037 5/1037 2/1037 2/1037 9/1037
97.4% 2.6%
一、原发性肝癌
• 世界肿瘤发病第5、死因第3 • 年发病56.4万、死亡54.9万 • 中国第2肿瘤死因(占世界54%) • 恶性度高,预后差(5年率5%) • 根治术后5年率40-50% • 早期发现、早诊、早治 • 肝细胞肝癌占80-90%
• CT: 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整、增强无强化 • MR: T1W极低、 T2W极高信号-“灯泡征”、无强化
5、血管造影:特征表现 轮辐征-由中央动脉向周边离心性、放射性充盈 新近CO2微泡超声造影:敏感性100%
平扫相
动脉相
静脉相
平扫相
动脉相
静脉相
T1W
T2W 动脉相 静脉相
平扫相 动脉相 静脉相 延迟相
五、肝细胞腺瘤
• 肝细胞来源良性肿瘤 • 发病率低(本所8/6000例) • 女性多见,伴右上腹不适 • 病因不明,口服避孕药有关 • 破裂出血、癌变可能 • 应予切除
– 除外肝病活动、妊娠、生殖腺肿瘤、消化道肿瘤
• HBV:90%阳性 • ALT、r-GT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 B型超声 • 彩色超声 •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磁共振显像(MRI) • 同位素扫描 • 血管造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肝囊性占位病变的分类
2.肝囊性包虫病与肝囊肿的鉴别
了解内容
1.肝脏囊性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
教学重点
1.肝囊肿
2.肝脓肿
教学难点
1.肝囊性包虫病的声像图表现
2.肝囊性包虫病与肝囊肿的鉴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结合案例,以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方法相结合讲授。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案续页
〔正文〕(一般按教材内容顺序编写,不能照抄教材,要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对内容的理解精炼编写。所上交教案只提供50分钟的内容即可,约3-4页。)
•肝脏囊性占位病变
•一.肝囊肿
•肝囊肿是一种生长缓慢、病程长的良性病变,可为单发,亦可为多发。
•声像图表现:
•a)肝内单个或多个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区。
5.慢性厚壁肝脓肿:此种脓肿内含有较多的坏死物。脓肿壁不光滑、壁厚,壁回声增强。其声原图特点是脓肿暗区内多有不规则光闭、光点回声、无回声减小,脓肿壁的光带回声强而增厚,后方回声轻度增强。
•综上所述:
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应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应用的范围扩大.超声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1.肝脏囊性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5分钟)
2.肝囊肿的声像图表现(5分钟)
3.肝脓肿的声像图表现(10分钟)
4.肝囊性包虫病的声像图表现(10分钟)
5.肝脓肿与肝囊肿的鉴别诊断?(10分钟)
6.肝囊肿与囊性包虫病的鉴别诊断(10分钟)
依托病例
患者女76岁体重50kg身高156c次/分血压110/70mmHg。查体胸廓对称 双肺叩诊呈清音 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音正常 节律规整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额外心音及杂音 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超声脂肪肝 肝右叶异常考虑脓肿 胆囊增大 胆囊泥沙样结石 胆总管扩大。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2、肝功、血糖、离子白蛋白↓29.4g/L葡萄糖 ↑9.10mmol/L,钾↓3.28mmol/L钠↓135.1mmol/L。3、肝胆脾增强CT肝右叶改变考虑脓肿所致可能性大 建议治疗后复查 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梗阻。4、尿常规、免疫常规、凝血常规及心脏彩超无明显异常。
现病史该患于15天前吃隔夜的锅包肉后出现腹痛、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伴寒颤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炎” 行抗感染治疗 具体药物及方案不详 病情未见明显好转。8天前就诊于吉林市医院行肺CT检查示双肺多发团块状阴影 其间可见空洞 先后给予“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抗感染治疗 患者发热症状好转 但肺部CT可见病情进展。今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史糖尿病史2年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最高达180/110mmHg。家族史、过敏史否认。
2.肝脓肿与肝囊肿的鉴别诊断?
3.肝囊肿与囊性包虫病的鉴别诊断?
•b)囊壁菲薄、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c)多房性肝囊肿表现为囊内单条或多条分隔光带,光带纤细。
•d)囊肿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可有侧壁声影。
•e)囊肿较小时对周围组织压迫一般不明显,较大时可压迫肝内血管和肝实质。
•f)囊肿合并感染、出血时,表现为囊肿内弥漫性细小光点,囊壁增厚、模糊不清,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明显。
二.肝脓肿
肝脓肿是由于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而引起,声像图依据不同病变阶段而有不同表现。
•1.脓肿早期:此时脓肿尚未液化,其边界模糊不清,声像图显示病灶局部为低弱回声区,内有圆形或椭圆形光团,边界欠清晰,或其外周出现炎症反应圈(内线较为明亮清晰,外缘模糊不清)。
•国外曾有学者将早期脓肿声像图表现归纳为六大征象:
八.〔小结〕(用关键词语和句子,高度概括所讲的核心内容。决不是首页教学要求的重复!)
本节课主要内容:主要讲述了肝脏囊性病变的几种常见类型,并分别讲述其声像图表现,囊性包虫病与肝囊肿的鉴别诊断较为复杂。
〔复习题〕(只用简答题或论述题形式列题,主要是掌握内容的相关题,和一定量的熟悉内容的题。)
1.肝囊肿的声像图表现?
住院医师规范化师资培训教学教案模板
教案首页
授课章节:肝脏囊性占位病变
师资培训方向:超声
使用教材:《医学超声影像学》(1版),姜玉新王志刚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卫社出版,
编写时间:2012年
学时:1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肝囊肿的声像图表现
2.肝脓肿的声像图表现
3.肝囊性包虫病的声像图表现
熟悉内容
•a)无清晰的壁。
•b)当脓肿中心为等回声时,周边有无回声声晕。
•c)当脓肿中心部位回声强度逐渐减低时,其周围晕环与脓肿的大无回声区相融合。
•d)后方回声增强。
•e)脓肿内为不规则的无回声区。
•f)动态观察短期内(一周左右)有进展变化。
•2.肝脓肿液化不全期:此时脓肿部分开始液化,其外形逐渐变圆,脓肿壁已形成。声像图特点是脓肿表现为无回声区,其内有光团状回声,脓肿边界清楚、边缘不光滑,后方回声轻度增强。
•3.脓肿形成期(典型肝脓肿):此时脓肿大部或全部液化,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壁光滑。声像图特点:脓肿为无回声区(或称液性暗区),其内有少许光点回声,暗区周边轮廓清晰,内壁光滑,伴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侧边声影内收。
•4.肝脓肿愈合期:此时脓肿暗区逐渐缩小,尚可见边界清晰的回声减低区。或同时还有不清晰的残存光团回声,继发征象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