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制品铝超标问题

合集下载

面点铝超标,危害知多少

面点铝超标,危害知多少

你可知道 它是你健康的一个隐患!! 它是你健康的一个隐患!!



状况
面食制品铝含量严重超标 根据我国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所进行的全国调查显示,添加有化学发 酵剂而制成的馒头、花卷、发糕和包子 ,其平均铝含量为980mg/kg,油条、 ,其平均铝含量为980mg/kg,油条、 麻花中的铝含量为660mg/kg,面包中 麻花中的铝含量为660mg/kg,面包中 的铝含量为1320mg/kg,而我国食品中 的铝含量为1320mg/kg,而我国食品中 铝限量的标准仅为100mg/kg。 铝限量的标准仅为100mg/kg。



含铝膨松剂是关键因素! 一般用于制作面点食品的含铝化学 膨松剂为了保证产品产气效果和满足产 品PH值稳定,添加了硫酸铝钾等含铝化 PH值稳定,添加了硫酸铝钾等含铝化 学成分。由于目前没有统一膨松剂含铝 量的要求,因此市场上各个品牌的膨松 剂含铝量相差悬殊。



、对

自觉减少含铝膨化剂的使用; 提倡、推广使用无铝膨化剂(如酵母、 无铝泡打粉等)。

检验检测; 咨询服务。

咨询电话:82034511、 咨询电话:82034511、82034611 联系人:邓凯杰
、监
不定期抽查检测 1)联合多个执法部门进行专项整治; 2)对不合格单位进行重点监测。 媒体公布 不合格产品及单位通过报纸、电台 等媒体予以实名制公布。

面点铝超标,危害知多少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 邓凯杰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监 对 务 铝 铝 控 标 卫 质 状况
你吃过这类食品吗?
面点食品品种丰富、花式繁多约有3000 面点食品品种丰富、花式繁多约有3000 多种,食用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部分生产者为了追求口感,面点食品越 做越松软。消费者有没有想到 做越松软。消费者有没有想到,这些美妙的 消费者有没有想到, 口感是哪里来的呢? 口感是哪里来的呢?

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看法

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看法

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看法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发布公告: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即明矾)。

此规定的颁布,有助于膨化食品和馒头、包子等食品中铝超标问题的解决,但是对于油条、蛋糕、饼干等糕点食品,以及餐饮常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等面食,恐怕仍然难以避免因使用含有明矾泡打粉造成铝超标的问题。

据报道,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铝,会干扰机体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尤其对老人、儿童和孕妇产生危害最大,可能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老年人痴呆,影响孕妇的胎儿发育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全人群中有32.5%的人饮食中铝超过标准规定的摄入量。

油条、包子、馒头都是我们的主食食品,然而这些主食食品却存在着铝超标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加工者使用了含有明矾的泡打粉。

泡打粉又叫复合膨松剂,是许多面食常用的添加剂,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产生气体,使食品的体积膨大。

过去泡打粉主要是在油条、糕点、饼干等食品中使用,而近年来,馒头、包子等发酵面制品加工者也开始使用泡打粉,这是因为加工馒头、包子使用泡打粉,可以很好弥补酵母的产气不足,使得加工的馒头、包子体积大而饱满。

据一些资料介绍,我国泡打粉的年消费量在6-7万吨,而其中主要是以含有明矾的泡打粉为主,众多的加工者在食品中使用的都是含有明矾的泡打粉。

事实上食品加工者只要使用含有明矾的泡打粉,就很难避免食品中的铝超标。

要弄清楚这一点很简单,通过当地食化店销售的泡打粉就会知道,凡是含有明矾的泡打粉,配料表中标注的明矾含量大都在40%左右,核算成铝含量为4.2%左右,也就是100公斤的泡打粉含铝量为4.2公斤左右。

我国标准规定,每公斤食品中的铝含量不得超过0.1克,如果含有明矾的泡打粉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为1%,每公斤食品中的铝含量就会达到0.3克左右,超过国家标准2倍。

网上查询一下就会清楚,一般食品中泡打粉的使用量大都在1%以上,比如:油条一般为2-2.5%、包子2%、馒头1%、鸡蛋糕1.5-2%、桃酥1%。

食品安全提醒:馒头太松软小心铝超标

食品安全提醒:馒头太松软小心铝超标

食品安全提醒:馒头太松软小心铝超标
近期,河南南阳唐河的一些做馒头、包子的早餐店老板被警方调查,原因是他们都在面食中加入了“含铝”的泡打粉。

泡打粉重要成分之一是硫酸铝钾。

食用超标铝食品,可导致骨质疏松、影响智力。

消息一出,人们纷纷表示担心,自己吃的馒头到底含不含铝?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2014年7月1日开始,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添加剂。

太过松软的馒头确实有“铝”超标的风险。

铝元素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如果长期超量摄入,它具有蓄积性,可以沉积在大脑、骨骼等组织当中,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产生慢性毒副作用,如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沉积在骨质中的钙流失,同时抑制骨的生成,可能促进骨质疏松。

此外,铝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一定毒性,同时妨碍钙、锌等多种元素的吸收。

为了减少铝的摄入量,要少吃油条、麻花、虾片等质地蓬松或脆爽的油炸食品。

不要买太“松软”的馒头、包子、发糕。

食物中铝超标何其惊人

食物中铝超标何其惊人

食物中铝超标何其惊人日前,上海市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委托上海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市场销售的米面制品进行了一次铝含量专项检查。

总共抽查了32份中西点糕点,包括蛋糕、面包、馒头、包子、花卷、糖糕等,来源分别涉及饼屋、食堂、超市、饭馆、烤吧、包子店等。

结果吃惊地发现,其中的24份中式面点没有一份合格,铝含量平均检测值为355.3mg/kg,最高值达1070.5mg/kg,超过国家标准10倍多。

剩余8份西式糕点,仅有2份铝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其余平均检测值为232.7mg/kg,最高值571mg/kg,亦超过国家标准5倍以上。

上海疾控中心人士表示,按照这次抽检中式面点铝含量平均检测值355.3mg/kg计算,每人每天只要吃一个馒头,摄铝量就超标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也曾组织过一次膨化食品的专项教学实验。

他们随机选择了20种膨化食品,都是在高层上品牌较有影响、销量比较好的产品,产地覆盖了福建、广州、天津等膨化食品的主要产区。

实验结果:20个被测样品中,有7个铝的残留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超标的产品包括虾条、芝士条、龙卷果和豌豆脆等市场主流膨化食品。

实际上,包括质检部门在内的相关质量检测机构,在食品中发现铝含量超标的现象已遍及全国各地,如北京、江浙、广州、深圳等外市销食品质量监测管做得比较好的地区也概莫能外。

看来,铝含量超标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如此之多的铝从何来上海市疾控中心人士发现,食品超标的铝大多来自含铝膨化剂,同时发现,在本次抽检中仅有的两份含铝量合格的西式糕点,是因为其中一份未加膨化剂,而以酵母、蛋清、塔塔粉等使产品达到膨松的效果,另外一份使用的则是不含铝的膨化剂。

由于不含铝的膨化剂价格较高,所以在厂商的生产中很少使用。

专业人士表示,虽然对于食品添加剂中铝的含量,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标准要求,但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国家是有标准要求的,比如在膨化食品中,国家标准规定铝的残留量必须小于或等于100mg/kg,也就是相当于万分之一的残留量。

面制品中铝含量标准

面制品中铝含量标准

面制品中铝含量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要求和相关标准,面制品中的铝含量应符合以下标准:
1. 面制品中的铝含量不得超过每千克(kg)1.5毫克(mg)。

2. 铝含量应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监测,并在合格范围内进行抽样检验。

相关
部门要定期进行监督抽检,并对不合格产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3. 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原料及生产过程中的铝污染。

选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并确保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卫生合格。

4. 面制品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含铝添加剂。

如确需使用,必须符合国家食品
安全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不得超出允许使用的限量。

5. 面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6. 消费者在购买面制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可靠品牌的产品,关注产品上的生产
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合理食用,避免过量摄入。

请注意,以上为一般的面制品中铝含量标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面制品可能会有
特定的要求,请根据所在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进行具体参考和落实。

含铝添加剂被禁止 能否顺利实施

含铝添加剂被禁止 能否顺利实施

含铝添加剂被禁止能否顺利实施?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五部门规定,从7月1日开始,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也就是俗称的“明矾”,复合型膨松剂(即泡打粉)的主要成分也是上述两种物质。

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含铝添加剂的代表可以说是明矾。

明矾的使用历史可是很悠久了。

小编小时候,家里炸麻花,炸油条,都要找明矾。

那么吃铝有哪些危害呢?研究表明,铝被摄入体内后会进入体内大部分器官,并且具有聚集性,主要积聚于骨骼,对大脑和肾脏也有损害。

铝在体内的过量聚集对儿童的影响最大,除了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外,还会引起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此外,尽管没有致癌性,但铝也可影响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和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

铝还可通过与钙、磷的相互作用造成骨骼系统的损伤和变形,出现软骨病、骨质疏松等。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正式将铝列为有损健康的危险物质并要求严加控制,提出每人每周每千克体重不超过两毫克。

现在明白为什么要禁止使用含铝添加剂了吧,因为国人食入的铝含铝已经大大超标。

但是禁令就一定能顺利实施吗?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明矾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北方人民,已经非常普遍了。

一下子禁止,会有多少人不适应?明矾对于面粉,可以说是最好的搭档。

用明矾做出来来的馒头或者油条蓬松可口,卖相很好,比用酵母或者老面做出来的好吃,能紧紧抓住消费者的胃口。

那么,出于利益考虑,肯定会有很多商贩不愿意禁用明矾,与监管者偷偷的周旋。

那么监管者是否需要更加的努力才行呢?但实际上,面食生产销售链很长,对于监管来说,难度很大。

而且小商贩的游击战术,也会增加监管难度。

有记者走访一些市场,发现明矾随意可以买到,一些商家表示,销量没有什么变化。

这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人们已经习惯监管不及时,责任不明,处罚力度不够的新闻,比如发现某某黑作坊,只是关门整顿而已。

防止馒头、自制面食铝含量超标的指导意见

防止馒头、自制面食铝含量超标的指导意见

如何防止自制面食铝含量超标?发酵粉又叫泡打粉,属于复合食品添加剂,是泡制馒头、面包、甜点的常用材料之一,作用是令面团膨涨,改良口感。

泡打粉主要分含铝的泡打粉和不含铝的泡打粉:1、含铝的泡打粉,如佛山市霞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双喜牌泡打粉”,其配料一般有:硫酸铝钾、碳酸氢钠、碳酸钙、面粉、玉米淀粉。

硫酸铝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以下称为标准),规定铝含量≤100mg/kg,使用不当会引起铝含量超标。

2、不含铝的泡打粉,如安琪酵母公司生产的“百钻无铝双效泡打粉”,其配料一般有: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氢钠、玉米淀粉、磷酸二氢钠、酒石酸氢钾、碳酸钙。

其中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酒石酸氢钾、碳酸钙为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对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氢钠、酒石酸氢钾、碳酸钙按生产需要量加,磷酸二氢钠≤500mg/kg。

因为不含铝,相对而言,安全性较高。

近年来,我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餐饮店、集体食堂的自制面食类食品进行抽检,发现有多家单位超量使用泡打粉,导致面制品铝含量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的规定。

主要原因是含硫酸铝钾泡打粉使用频率高、量大,但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中没有明确的使用量的规定,使用单位未配备相应的称量工具,操作人员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凭经验添加。

铝对人员有较强的危害性,脑组织对铝元素有亲和性,脑组织中的铝沉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钝、催人衰老,当铝在人体内含量超过正常人的5~10倍时,能抑制消化道对磷的吸收,使血清无机磷水平下降,引起骨骼软化、关节疼痛。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使用意见:1、使用含铝泡打粉的单位应配备符合要求的称量工具,按照《标准》准确计算使用量。

要求在100斤面粉中不得加多于5÷铝含量(泡打粉中所表明的铝的百分比)克。

例:泡打粉中所表明的铝含量为4.3%,则5÷4.3%=110克,100斤面粉中不得加多于110克的泡打粉;2、泡打粉生产厂家必须标注具体的用量标准,而不能笼统标注“根据GB2760规定,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3、最好使用无铝的泡打粉作为自制面食的发酵添加剂(如:甘其食、老台门等使用的是安琪酵母无铝双效泡打粉,用量有明确标注)。

请您关注面制食品中膨松剂的使用情况

请您关注面制食品中膨松剂的使用情况

请您关注面制食品中膨松剂的使用情况馒头、包子、油条、面包等食品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有文化底蕴的传统食品,深受华人喜爱。

不管在大城小镇或偏远乡村,不管男女老幼,人们几乎天天跟这些面食为伴,却往往不注意这些面食中存在的铝害。

一.使用明矾、含铝泡打粉等添加剂的危害。

在传统面制食品制作过程中为了使面制食品松软可口,往往采用含铝泡打粉、明矾等食品添加剂来发酵面团。

这两类产品主要是通过化学蓬松的方法使面团实现瞬间膨大,在操作上相对比较方便、对时间要求不高、价格上很便宜,这些特点掩盖了产品本身的缺陷——铝害,而加之很多消费者或使用者它们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使其仍存在较大销售空间。

明矾是一种以硫酸铝为主要成分的复合盐类,含有大量的铝元素,部分泡打粉也同样存在含铝成份。

试验证明:人体长期摄入过多铝元素,会影响钙和磷的正常代谢,降低免疫功能,沉积骨骼中造成骨质疏松;沉积在大脑中使记忆力衰退\老年性痴呆;沉积于皮肤导致皮肤皱纹增多;儿童还影响其脑部发育。

因此,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并要求加以控制。

二.当前面制食品“铝害”大大超过国家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面制食品中铝的限量为100mg/kg(GB2760-2011)。

但是,传统方法制作的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往往达到200-800mg/kg,超出国家规定限量2到8倍。

以今年2月份衢江区“餐剑一号”行动抽样检测为例:此次“餐剑一号”行动抽样检测共抽样送检了6家单位11类面制食品样品,检测报告结果显示,抽查11份面制品样品中有6份铝含量超标,合格率仅为45.46%,最高的铝含量超过国家标准6.08倍。

三.解决“铝害”要从源头抓起。

衢江区食品药监局从今年3月份开始对辖区内经营自制油条、馒头、煎饼、糕点等面制品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餐剑一号”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含铝膨松剂采购、使用、保管是否规范,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完善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全面落实食品添加剂的“一备案一公式”和“三台账和五专管”制度,从源头解决面制品铝含量严重超标问题。

蓬松面制品部分含铝添加剂将禁用

蓬松面制品部分含铝添加剂将禁用

蓬松面制品部分含铝添加剂将禁用油条、馒头解决了很多人的早餐问题,但太过蓬松的口感和卖相,往往来自超量明矾,埋下健康隐患。

日前,国家卫计委等5部门发布公告要求,7月1日起,禁用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馒头、发糕等面制品中不得使用明矾等含铝膨松剂,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添加剂。

膨化食品禁用含铝添加剂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

公告明确,自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铝过量影响神经系统健康之所以要对含铝食品添加剂动刀子,是因为中国人吃进去的铝已经偏多。

铝是人体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地壳里最多的金属元素,但大多数天然食品中的铝含量并不高,吃进去的铝主要还是来自含铝食品添加剂。

“在我国,含铝食品添加剂常常出现在面粉、馒头、面条、油条、油饼、麻花、炸糕、粉条、面包、海蜇、膨化食品和其他面制品中。

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都属于明矾的范畴,是使用最多的含铝食品添加剂,主要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

”朝阳区食品协会副会长鲍新春介绍。

相关研究表示,长期食用铝超标的油条对身体危害很大。

铝过量对人体的神经、骨骼、消化、生殖、免疫等系统都会产生毒性作用,出现类似老年性痴呆症、骨质疏松等疾病。

不要买过于蓬松面制品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确定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

然而,中国有不少人的铝摄入量已超过这个数。

如何避免摄入过多的铝?鲍新春建议,除了向可靠的商家购买食品外,还应减少高危食品的摄入量。

例如油条、油饼、麻花等油炸面制品,不要每天都吃或一次吃太多,也不要购买过于蓬松的馒头、包子、蒸糕或焙烤、油炸面制品。

不要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

不要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

不要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
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的铝含量不得超过100mg/kg。

2014年国家颁布新的法规,禁止在发酵面制品中使用明矾,也就是禁止使用含铝泡打粉。

各地执法部门也是经常开展对食品中铝超标的查处,所以作为食品加工者应该重视食品中铝超标的问题,特别是发酵面食不要再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

需要注意的不仅发酵面食不允许使用含铝泡打粉,就是允许使用含铝泡打粉的食品,只要使用含铝泡打粉也很容易造成食品中铝超标,因为一般含铝泡打粉中的硫酸铝钾含量在大都在40-46%,使用量只要大于0.2%,就可能会造成食品中铝超标,而泡打粉正常使用量大都在1-2%,所以虽然允许使用,但是只要铝超标仍然属于违法行为。

一些食品加含铝泡打粉是因为价格便宜,这是误区,虽然无铝泡打粉要比含铝价格贵一些,但是泡打粉的用量都很少,稍微算一下账就会清楚,使用含铝并省不了几个钱,建议不要为了贪图小钱违法使用含铝泡打粉,以免给经营带来风险!。

义乌市面制食品中铝污染监测结果分析

义乌市面制食品中铝污染监测结果分析
点中铝含量较高 的样品也来 自一些街头早餐点。饼 干合格率高, 2 0份饼干其中 1 份葱油苏打饼 干铝含
作者简介 : 楼颖伟 ( 1 9 8 O 一 ) , 女, 助理研 究员 , 硕士 。
馒头包子在制作过程 中可能也添加了发酵粉 , 特别是 些街头摊点 , 没有一定 的规范 , 随意添加 , 因此, 造
此次调查共检测 5 类 I 5 2份面制食 品, 铝含量
最高值为 9 5 5 m g / k g , 符合 国家铝卫生限量标准的样 品为 6 8份 , 总体合 格率 为 4 5 . O % 。油条合 格率最 低, 仅为 1 7 . 3 %, 饼干合格率最高 , 达9 5 %( 表1 ) 。
剂列出含铝的限值标准, 以便在源头上加强管理。
4 参 考 文献
[ 1 ] 白雪松 , 杜 鹃, 宋 春梅 , 等. 铝与人体 健康 的研 究进 展 [ J ] .
吉林 医药学 院学 报 , 2 0 0 8 , 2 9 ( 6 ) : 3 5 5—2 5 7 . [ 2 ] 王林 , 苏德 昭, 王永芳 , 等. 中国居 民每 日摄铝量 及面制食 品 中铝卫 生 标 准 研 究 [ J ] . 中 国食 品卫 生 杂 志 , 1 9 9 6 , 8
食 品加 工用 铝 制炊具 , 每 日迁移 到食 物 中的铝含 量约 为4 m g / k g , 可见 食 物本 身 和通 过 铝 制炊 具 向加工 后
早餐小摊贩 、 早餐店, 表明义乌市早餐油条市场上存
在 较严重 的铝 超 标 现 象 。馒 头 和 包 子 , 合 格 率 仅 为 5 0 . 0 %, 购 自露 天早 餐 摊 贩 的馒 头包 子 全 部 超标 , 且

成产品中铝严重超标 。而膨化食品制作过程 中要求 添加的疏松剂一般来说是 比较安全 的, 但可能由于是

15款婴幼儿面条测试:小皮铝超标并含多种重金属,伊威等3款硝酸盐“爆表”

15款婴幼儿面条测试:小皮铝超标并含多种重金属,伊威等3款硝酸盐“爆表”

15款婴幼儿面条测试:小皮铝超标并含多种重金属,伊威等3款硝酸盐“爆表”15款婴幼儿面条测试:小皮铝超标并含多种重金属;伊威等3款硝酸盐“爆表”消费者报道■按:市售婴幼儿面条藏着哪些安全风险?为了均衡营养,许多面条都会添加矿物质,但也可能带入部分重金属;许多面条也会添加各种果蔬丰富面条色彩,但因此产生的硝酸盐不容忽视。

2021年9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15款市面上主流的婴幼儿面条进行测试。

测试产品测试指标镉、铅、砷、铝等多种重金属和有害元素以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测试结果1、有14款婴幼儿面条检出镉和砷,1款检出铅。

不过,镉、铅、砷的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小皮是唯一一款同时检出了镉、铅、砷等3种重金属的婴幼儿面条。

2、有13款婴幼儿面条检出了铝,其中,原产于意大利的小皮铝含量达到14.3mg/kg,超过了欧盟标准(≤10mg/kg)。

铝可蓄积在脑组织中会抑制多种酶活性,造成思考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会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和骨骼生长。

3、目前,非添加蔬菜婴幼儿面条硝酸盐的限值为≤100mg/kg,添加了蔬菜的面条则未有明确规定。

结果发现,1款非添加蔬菜的面条和11款添加了蔬菜的面条,其硝酸盐含量较低(0~74mg/kg);值得注意的是,小皮、伊威和合康贝谷等3款添加了蔬菜的面条含量偏高,分别为580mg/kg、240mg/kg和150mg/kg。

硝酸盐可在体内转化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后两者会带来中毒风险。

4、总体来说,爷爷的农场、贝拉米等几款安全性较好,小皮、伊威、合康贝谷等表现一般。

小皮检出3种重金属婴幼儿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肝肾排毒能力差,对许多有害物质的吸收率高于成人,易于在身体内蓄积,造成慢性中毒,严重者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尤其是重金属镉、铅、砷等。

著名的“痛痛病”,就是由于长期食用镉污染的大米所引起的,镉是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确定的I类致癌物。

镉吸收进入人体后,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脏、肝脏中。

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被禁用等

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被禁用等

家庭医学2015.7(上)医学多棱镜健康博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最近举行的“控铝促健康”开放日活动上发布消息,该中心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全人群膳食铝平均摄入量分别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935毫克和0.641毫克,分别为PTWI 的146.8%和32.1%,北方人是南方人的4.6倍。

其中面粉、馒头、油条和面条中含铝添加剂是主要摄入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于2011年6月,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即PTWI )确定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120毫克铝依然是安全的。

但《报告》显示,根据对各种常见使用含铝添加剂食品的铝含量监测估算,一名体重为55公斤的成人每周如消费79克海蜇、255克油条、496克油饼、861克麻花、871克粉条、1110克馒头、1304克炸糕、2182克膨化食品、3235克面条、3890克面包中的任何一种,其膳食铝摄入量就已超标,而体重为30公斤的儿童每周仅消费一半的量,也会铝摄入超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李宁研究员介绍,造成我国居民膳食铝平均摄入量超标问题严重有两个原因,一是既往铝添加剂过量滥用普遍,亟待加强监管;二是现有相关标准对铝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和范围的规定过于“宽松”。

在7月1日之后,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膨化食品中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

常用的明矾,就是硫酸铝钾。

据研究,如果新标准能严格执行,我国居民铝的平均摄入量将下降85.6%,低至PTWI 的12.92%。

过量摄取含铝的食品,铝容易在大脑中积累,使人的记忆力丧失,导致老年痴呆,此外还会损害成骨细胞的活性,导致人体钙含量的不足。

馒头中铝的限量标准

馒头中铝的限量标准

馒头中铝的限量标准馒头是我国人民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其中,馒头中铝的含量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因为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我国对馒头中铝的限量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面包、饼干及其他焙烤品中铝的限量》(GB 2760-2014),馒头中铝的限量标准为每千克不得超过30毫克。

这一标准是针对所有面包、饼干及其他焙烤品的铝含量而制定的,其中也包括了馒头。

这一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充分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数据的支持,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馒头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铝的含量。

一方面,企业需要选择优质的面粉和其他原材料,以确保原料中铝的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另一方面,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企业需要严格控制烘烤温度和时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烘烤时间导致馒头中铝含量超标。

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另外,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馒头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选择正规的、有生产资质的馒头生产企业的产品,避免购买小作坊或无证无照产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在食用馒头时,建议不要过量食用,适量食用馒头可以帮助人体获取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摄入过多的铝,对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对馒头中铝的限量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这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检测,企业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消费者需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健康。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可以放心食用安全的馒头,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保证自己的健康。

我国亟需制定面制品中铝含量的限量标准(中国卫生监督)

我国亟需制定面制品中铝含量的限量标准(中国卫生监督)

我国亟需制定面制品中铝含量的限量标准张玉娟,王昭祯,张志强,刘静,张建彬(邢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邢台,054000)摘要:我国对面制品中铝限量要求经历了“立、改、废”的变化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禁止含铝添加剂在面制品中的使用,但针对面制品中天然性存在的铝含量还没有制定明确的限量要求,使执法部门出现了判定误区。

因此,制定相应的限量标准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面制品;铝含量;标准Abstract:The limited requirement of aluminum in flour productsexperienced changes like " Establishment, Alteration, Abolishment". At present, The use of aluminum containing additives in flour products has been banned. However,for itself contains aluminum content in flour products has not set clear limit requirements.It will make the law enforcement departments have mistakes in judg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apidly develop the evaluation standard.Key words: flour products; aluminum content; standard1 我国对面制品中铝限量要求的发展变化我国对面制品中铝含量的限量要求经历了“立、改、废”的长期发展变化。

1.1明确规定面制品中铝含量的限量要求。

1994年,原国家卫生部发布国家强制性标准《面制食品中铝限量卫生标准》(GB 15202-1994),对蒸制、油炸、烘烤三类面制品中铝含量制定了限量要求,即不得超过100 mg/kg[1];其后,在2003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改,形成了《面制食品中铝含量》(GB 15202-2003),其中将蒸制、油炸、烘烤三类面制品合并为“面制食品”一项,限量要求没有发生变化[2];2005年1月25日,卫生部发布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取代了标准《面制食品中铝含量》(GB 15202-2003),对面制品中铝含量的限量要求依旧为100 mg/kg[3];1.2确定含铝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残留限量。

海南省面制品中铝残留量分析

海南省面制品中铝残留量分析
的含铝样 制 备一 干燥一 称 量
计 算样 本 铝残 留量 平 均结 果 为 :
8 m g / I ( g ,油条 1 9 2 m g / l ( g ,,蛋 其 主要 为硫酸 铝钾 ( 钾 明矾 )和硫 酸 一 微波 消解一 赶酸 一 定容一 I C P —M S 馒头 8
粮农组织 /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 小作 坊 、流动 早餐 售 卖点 ,因为 以销 小作 坊、流 动早 餐售 卖 点 ,所 以会 有
合专 家委 员会 ( J o i n t F A O / W H O E x p e r t 售 点为 抽样 区分 ,所 以部分 流 动早餐 部分 销售 点 的样本 是 同一个 生产 点 生
文 苑
海南省面制品中铝残留量分析
口 林志藩 符郁馥 韦 盈 刘 冬妮 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要 :检验和 统计海 南省主要 面制 品中铝残 留量 的水平 ,为政 府控 制铝 污染提 供科 学依据 。在 海 南省 各市县 采集具
有代表性的馒头、蛋 糕、油条 5类食品共 3 7 5 份 。用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本 的铝残 留量 ,按 G B 2 7 6 0 —2 0 1 4 判定。 结 果显 示,5 种 类别 食品均有不 同程度超标 ,其 中以馒 头和 油条超 标尤 为严重 ,超 标率 分别 为馒头 5 1 . 2 %、油 条 4 4 . 7 %和 蛋糕 9 . 4 %。应增 强宣传和教 育力度 ,使 用无铝添加剂 ,针 对性 有效进行 食品安全监管。 关键词 :面制品 ;铝残留量 ;小作 坊
2 结 果与讨 论
因抽 样 地 点为 超 市、 老爸 茶 店 、
性 毒作 用 [ 1 - 6 ] 0 1 9 8 9年 ,W H O将 铝 作 在海南全省 的 1 8个市 、县、区随机抽 2 . 1 检测结果 为有 毒食 品污染 物 加以 管理 ,联 合 国 样 检验 , 抽 样地 点为超市、老爸茶店 、

食品中铝含量和分析其超标原因分析

食品中铝含量和分析其超标原因分析

学 术 论 坛229 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铝在人体所摄入的元素中,属于低毒元素,长时期的过多摄入,就会使人神经系统出现混乱,进而对人的思维和大脑的记忆、思考等功能产生危害,情况严重时会引起痴呆。

因此,我国在食品行业标准中规定,食品中的铝含量则要求不得超过100mg/kg。

为了调查食品中的铝和导致食品中铝含量超标的原因,现主要做出以下分析。

1 食品中铝含量的来源和调查铝一般在自然界中土壤含量不高,在淡水河海洋中的含量也很低,主要原因在于铝的化学性质和pH 值的关系非常紧密,其酸性条件下pH值<6.0或碱性条件下pH值>8.0的情况下,铝含量就会急剧升高。

人们主要从食物中摄入许多铝含量的来源,一般在动物的自身铝含量、植物和土壤中的铝含量以及炊饮具中的铝含量、食品添加剂中的铝含量等等。

在自然界中的天然水中的铝含量并没有多少,主要在自来水中含有明矾净化剂,而使铝含量比天然水的铝含量较高,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一些国家对自来水中的铝含量的添加剂均有明确的规定,例如美国要求为0.05~0.2mg/L。

其中我国相关部门规定饮用水中的铝含量不得高于0.2mg/L,在一些植物中的铝含量较高的主要有香草植物和香料,以及山茶中的铝含量也较高,达到了50~1500mg/kg,一些日常的食品中的铝含量大部分都在10mg/kg以下。

其中,在酒类和饮料中占有1.1mg/kg,在粮食中的铝含量较大,达到12.6mg/kg,肉类中占有铝含量是1.7mg/kg,水果和蔬菜中的铝含量占到4.9mg/k g,调味品种的铝含量是1.2mg/kg。

一些面食中的铝含量较高,如一些馒头和包子、油条等油气食品中铝含量平均都达到了300mg/kg,与我国食品标准规定相比,铝含量的合格率仅为30%,在我国一些地区的面食制品的铝含量超标极其严重,问题普遍存在与对铝添加剂的严重滥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面制品铝超标问题
目前凡是糕点、膨化食品和油条、馒头中铝超标,大都是使用了含铝泡打粉。

泡打粉又称复合膨松剂、发泡粉、发酵粉,是主要用于蛋糕、面包、饼干、桃酥和包子等面制品的快速制作。

泡打粉分为两种,一种是含铝泡打粉,一种无铝泡打粉。

含有明矾的泡打粉主要是以明矾类物质(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复合膨松剂,只要使用此类产品炸油条就会造成铝严重超标。

我国2011年最新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对小麦粉及其制品铝含量做了明确的规定,见下表:
注:此表摘自GB2760-2011.第49页。

一般含有明矾的泡打粉其中明矾的含量大都在40%左右,而铝含量在4%左右,此类含明矾的泡打粉的使用量一般都在1-2%,以此推算,加工糕点、桃酥、油条等只要使用含明矾的泡打粉铝含量都会达到400-800 mg/kg,高的可达1000 mg/kg以上,超过国家标准规定4-8倍,乃至10倍以上。

也就是说,只要使用含有明矾泡打粉就会造成铝严重超标,所以,只有使用无铝泡打粉才能避免铝超标!
近年来,一些媒体不断报道油条中铝超标对人体的危害,声称
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尽管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是人体摄入铝后只有10%至15%的铝能排出体外,而大部分都会在留在人体内,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的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

铝常被称作“智力杀手”,长期食用含铝食品,容易引起记忆力减退与智力下降,对健康侵害严重。

长期摄入过量的铝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和孕妇产生的危害更大。

为什么说铝超标很可能会成为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泡打粉在食品使用量一般都在0.5-2%,正常的大都在1-2%,使用含有明矾的泡打粉添加量只能低于0.1%左右,才能保证铝不会超标,而这个添加量要比大家正常的使用量低将近5-10倍,按这个添加量根本不起作用,也做不成蛋糕、桃酥、油条等食品。

所以只要使用含铝泡打粉,就会造成食品中铝严重超标。

凡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含铝泡打粉和油条精的包装袋和说明书上,都不会标注添加量的,只标注铝离子含量,这是复合膨松剂国家标准允许的标注方法。

所以客户使用含铝泡打粉造成铝超标的责任只有自己承担,和生产商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另外、过去泡打粉主要是用于糕点食品、儿童膨化小食品,尽管此类食品存在着铝含量严重超标问题,但是毕竟大家不是经常食用,而现在有些馒头房、包子铺也开始使用含铝泡打粉替代部分酵母,由于效果很好,不少馒头房、包子铺也已开始使用含铝泡打粉,馒头、包子中只要使用含铝泡打粉就会造成铝超标,而且超标至少都在2-
3倍以上,馒头做为我国许多地区一日三餐的主食,如果也开始出现严重的铝超标问题,的确是一个很令人担忧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