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E和HS-SPME法与GC-MSO联用分析阳江豆豉的香气活性化合物化合物

合集下载

基于HS-SPME-GC-MS和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红枣香气成分的分析

基于HS-SPME-GC-MS和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红枣香气成分的分析

基于HS-SPME-GC-MS和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红枣香气成分的分析胡航伟;张仁堂;张楠楠;梁辰;游新侠;孔欣欣;朱玲;闫信想;刘云国【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24(45)6【摘要】为了比较不同产地红枣的挥发性风味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5个产地(新郑、灵宝、榆林、和田、德州)枣果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化合物51种,其中,新疆和田大枣中所含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最多。

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不同产地红枣的整体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得以很好区分。

在满足预测变量重要性投影>1、P<0.05的条件下,从红枣样品中筛选出13种差异性特征香气物质,包括己酸甲酯、癸酸甲酯、己醛、苯甲醛等,赋予红枣独特的杏仁味、甜味、水果味。

本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产地红枣香气品质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红枣产地溯源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进一步对枣果资源的合理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7页(P265-271)【作者】胡航伟;张仁堂;张楠楠;梁辰;游新侠;孔欣欣;朱玲;闫信想;刘云国【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1【相关文献】1.HS-SPME-GC-MS结合智鼻对不同产地苦荞茶香气成分分析与鉴别2.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香气差异分析3.基于HS-SPME-GC/MS和化学计量学的不同产地茶油香气成分的分析4.HS-SPME-GC-MS结合OAV分析不同产地青花椒浸提前、后的关键香气成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S SPME GC MS O联用分析酱油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

HS SPME GC  MS O联用分析酱油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

1.1 原料
凝。GC-O 实验由三个有经验的感官评价人员完成, 每名评价人员对每个样品至少嗅闻 3 次。感官评价人
市售日式酱油(龟甲万浓口大豆酱油)购于广州 员在嗅闻过程中描述香气化合物的气味特征及强度
超市,储藏于 4 ℃待测。
(1=微弱的,可识别的味道;2=清晰,但不强烈的味
1.2 仪器
道;3=强烈的味道),只有被两名以上的评价人员嗅 闻到的化合物才能被确定为风味活性物质。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Vol.30, No.11
法,分别鉴定出多种酱油的香气活性物质,包括 3-甲 1.4.1 挥发性化合物的萃取
基丁醛,3-羟基-4, 5-二甲基-2(5H)-呋喃酮(sotolone),
将 8 mL 酱油样品,20 μL 内标(1.724 mg/L 的 2-
HS-SPME-GC-MS/O
ZHAO Mou-ming, CAI Yu, FENGYun-zi, CUI Chun, ZHAO Hai-feng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Key words: soy sauce; headspace-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lfactometry; aroma-active compounds; odor activity value
酸乙酯、异戊酸乙酯、苯甲酸乙酯、苯乙酸乙酯、4- 算。气相色谱-质谱数据使用 Xcalibur 软件(版本 2.0)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两种大豆发酵豆豉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两种大豆发酵豆豉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两种大豆发酵豆豉挥发性成分的比较谢兰心;樊晓博【摘要】用相同的发酵菌种和方法将2种原料豆制成豆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法对黑豆豉和黄豆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吸闻技术对豆豉内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种成品豆豉的理化指标.结果发现:2种豆豉的挥发性成分具有明显差异,2种豆豉具有不同的特征风味物质.【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8(043)004【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豆豉;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提取;气相-质谱联用【作者】谢兰心;樊晓博【作者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豆豉,我国古代称之为“幽菽”,是一种以黄豆或黑豆为原材料,经细菌或霉菌发酵而成的调味品,有着悠久的历史[1]。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豆豉的制作方法各有特色。

依据发酵优势菌群的不同,豆豉被分为霉菌型和细菌型;按加工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黑豆豆豉和黄豆豆豉;根据加工过程是否添加食盐,可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

作为传统发酵豆制品,豆豉富含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2],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3],广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

不仅在我国,亚洲其他地区也有发酵豆制品的身影,如日本的纳豆和东南亚的天培。

然而,这两者的发展现状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已远超豆豉。

纳豆不仅在日本广受欢迎,而且已辐射到周边国家。

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纳豆不仅能够抗癌,而且能起到一定的溶解血栓功能[5];研究结果一经发布,纳豆的发展势头更是令人瞩目[4]。

东南亚的天培则随着印尼移民的足迹传到了美洲、欧洲和非洲,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天培具有良好的防癌、抗氧化功效,这使得天培跻身于世界高档食品市场,身价倍增。

反观我国豆豉,虽然历史悠久,营养丰富,但目前对它的研究仅有异黄酮和抗氧化功能2个方面,其他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GC-MS分析自制豆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研究

GC-MS分析自制豆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研究

GC-MS分析自制豆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研究张世仙;余永华;张素英【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1(036)007【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自制豆豉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组成成分.通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41个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6),酚(7),醛(2),酮(3),酸(8),含N,S化合物(13),烃(2)等7类.结果显示豆豉中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有:吲哚、四甲基吡嗪、油酸、三甲基吡嗪、二十一烷、棕桐酸、笨甲醛、亚油酸、4-乙烯基-2-甲氧基笨酚、笨甲酸、愈创木酚、苯酚、硬脂酸、2-呋喃甲醇,12-甲基十四烷酸、十五酸、4-甲基-2,6-二叔丁基笨酚,3-乙基-2,5-二甲基吡嗪、笨甲醇、4-乙烯基苯酚、苯乙醇,2,5-二甲基吡嗪,4-甲基-2,6-二叔丁基-4-羟基-环己二烯-1-酮、肉豆蔻酸等24种,占挥发性化合物总量的92.9%.其中对豆豉的风味起重要作用的吡嗪类含量最高.【总页数】4页(P101-104)【作者】张世仙;余永华;张素英【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贵州,遵义,563002;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贵州,遵义,563002;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贵州,遵义,56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3【相关文献】1.传统陈窖豆豉粑和霉菌型豆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研究 [J], 秦礼康;丁霄霖2.利用GC-MS分析甜面酱各发酵阶段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研究 [J], 左勇;祁峰;李杨;谢晖;刘利平3.GC-MS分析毛霉型、细菌型、曲霉型豆豉中脂肪酸组成 [J], 谢艳华;谢靓;李跑;陈淼芬;蒋立文;陈力力4.HS-SPME与GC-MS协同法分析不同杀菌条件下酱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J], 付丽;刘旖旎;高雪琴;杨宝进;孙森伟5.HS-SPME与GC-MS协同法分析不同杀菌条件下酱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J], 付丽;刘旖旎;高雪琴;杨宝进;孙森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PMEGC—MS法分析不同龙眼品种果实中的香气成分

SPMEGC—MS法分析不同龙眼品种果实中的香气成分

SPME/GC—MS法分析不同龙眼品种果实中的香气成分作者:范妍尹金华李昕悦黄旭明来源:《热带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摘要采用 SPME/GC-MS法对4个龙眼品种果实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

结果表明,4个龙眼品种共检测出44种芳香物质,其中烷类11种,烯类18种,酯类10种,醇类3种,酮类1种,炔类1种,它们构成4种龙眼主要的香气成分。

4个龙眼品种在香气组成和含量上有所差异,储良、东良、东丰、石硖中分别含有25种、24种、26种、21 种香气成分。

其中,4种龙眼共有的香气成分有7种:分别是十七烷、罗勒烯(顺式)、罗勒烯(反式)、别罗勒烯、1,3,8-对-薄荷三烯、α-石竹烯、(E)-β-金合欢烯,但其相对含量都有所差异;此外,各品种也具有自己独特的香气成分,如储良特有的香气成分有9种:包括十六烷、2-甲基-4-亚甲基-5 -(2,2-二甲基环丙基)-1-戊烯、5-环丙基戊酸乙酯、二十酸乙酯、棕榈酸乙酯、9-十六碳烯酸乙酯、香叶基芳樟醇、芳樟醇、2,7-二甲基-3-辛烯-5-炔;东丰特有的3种:包括1-碘十一烷、反式,反式-法尼基酸甲酯、2-羟基十二烷酸甲酯;石硖特有的4种:包括十一烷、(-)-异丁香烯、1,3,3-三甲基-2-乙基环己烯、喇叭茶醇;东良没有特有的香气成分。

关键词龙眼;品种;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类号 S667.2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mocarpus Lour.),是我国南方名优水果之一,其栽培历史已有2 000多年。

经过长期的品种收集和驯化,迄今已形成丰富的龙眼种质资源库。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0多个品种(系)[1-2],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四川、台湾等省[3]。

龙眼果实营养丰富,被推崇为“南方人参”。

现代医学认为,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妇女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体中11种异味物质》团体标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体中11种异味物质》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名称: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体中11种异味物质
团体标准编号:
标准简介:
该团体标准主要适用于水体中11种异味物质的分析和检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

该标准包含了样品处理、仪器设备、操作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规范,旨在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标准内容:
1. 范围:适用于水体中以下11种异味物质的测定:(列举具体物质名称)
2. 仪器设备:包括顶空固相微萃取装置、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等。

3. 样品处理:包括样品采集、前处理、固相微萃取等步骤。

4. 操作方法:详细描述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操作步骤,包括条件设置、样品进样、柱温程序等。

5. 数据处理:包括峰面积计算、质谱图解析、定量分析等方法。

标准要求:
1. 仪器设备应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如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等要求。

2. 样品处理过程中应控制好各个步骤的条件,确保提取效果和分离效果。

3.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实验技能和操作经验,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4. 数据处理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软件进行数据解析和定量分析。

应用价值:
该团体标准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水体中11种异味物质的测定。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饮用水安全评估、水处理工艺优化等领域,为相关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有助于保障公共健康和环境安全。

SPME-DSE联用分析不同固形物浓度发酵对酱油香气物质的影响

SPME-DSE联用分析不同固形物浓度发酵对酱油香气物质的影响

Ef fe c t s o f Di fe r e nt Co n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S o l i d s dur i n g Fe r me nt a t i o n o n t he
Ar o ma C o mp o u n d s 0 f S o y S a u c e As s e s s e d b y S PM E- DS E
t y p e s ) , a l d e h y d e s ( e i g h t t y p e s ) , k e t o n e s( 1 4 t y p e s ) , a n d e s m r s( 1 5 t y p e s ) .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G C - MS a n a l y s i s s u g g e s t e d h t a t t h e t y p e s o f ro a ma
XI ANG Hua n , YI N We n - y i n g , CUI Ch un
( C o l l e g e o f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a n d F o o d S c i e n c e , S o u t h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4 0 , C h i n a )
倍,s 2 . 5的 1 . 9 9 倍 。另外除 2 ,3 - 丁二醇,愈创木酚在 高固形物浓度中呈现较低含量外,其他如苯乙醇、2 . 3甲基. 丁醛、乙酸、4 . 羟
基一 2 , 5 一 二甲, I k - 3 ( 2 H ) 一 呋喃酮 ( H DMF) 和 4 . 羟基 2 . 乙基 5 一 甲基. 3 ( 2 H ) . 呋喃酮 ( H E MF)等重要香 气物质均随固形物浓度的增加 而提

GC-MS分析自制豆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研究

GC-MS分析自制豆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研究

种, 占挥发 性化合 物 总量 的 9 . 。其 中对豆豉 的风味起 重要作 用的吡嗪 类含量 最 高。 29
关键 词 : 自制 豆 豉 ; 蒸 气 蒸 馏 ;挥 发 性 风 味 物 质 ; 相 色谱 一 谱 水 气 质
中 图分 类号 : S 0 . T 2 73
文 献标识 码 : B
e u d: I ol , Te r me h py a i e, Ol i a i l de 1H—nd e t a t yl r zn e c cd, Trme h py a i e, H e i o a e, Pa mii i t yl rzn nec s n l tc
a i Be z l e y e cd, n a d h d ,Li o e ca i 4 v n l2 m e h x — h n l n l i cd, 一 i y 一 一 t o y p e o ,Be z i a i ,Gu ic l,Ph n l t a — n oc cd aa o e o ,S e r
N、 S化合 物 (3 , ( ) 7类 。结果 显 示 豆豉 中主 要挥 发 性 风味 化 舍物 有 : 1)烃 2等 吲哚 、 甲基 吡 嗪 、 酸、 四 油
三 甲基 吡嗪 、 二十一 烷 、 棕榈 酸 、 甲醛 、 油酸 、一 苯 亚 4 乙烯基一一 2甲氧 基苯 酚 、 甲酸 、 创 木 酚 、 苯 愈 苯酚 、 脂 硬
Ab t c : l tl lv rc mp u d r m. o ma e l b t rs u e we e e t a t d b t a d s i a i n s r t Vo a i f o o o n s f o h me d o s e a c r x r c e y s e m it l t a e a l o a d a a y e y g sc r ma o r p y ma ss e to t y n n l z d b a h o t g a h - s p c r me r .A t l f4 o a i o o n swe ei e t t a v l tl c mp u d r n i o o 1 e d —

高级食品化学

高级食品化学
答:以牛餐肉罐头为例,主要质量问题及措施:
l)胶冻析出主要原因是猪肉本身质量差肉中蛋白质的持水性能差(有原料本身的、也有加工不当所造成的)。防止措施:严格控制猪肉的新鲜度及解冻、排酸等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脂肪析出(溶油过多)胶冻析出也常伴随着脂肪的析出。质量不好的肉容易出现脂肪析出现象。另外肥肉的用量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造成脂肪的析出。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选料,只要原料质量保证,在加工时尽量使刀具保持锋利。就可解决脂肪析出问题。
异构维生素C钠是一种安全性能高,抗氧蛋白活性多肽。
答:猪皮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胶原由于特殊复杂的空间结构,其分子量高达300KD,很难被机体消化吸收。通过蛋白酶水解可以将猪皮中的蛋白质水解为肽,其反应温和,产品安全,适用于功能食品、化妆品、及其它健康相关产品。制备流程:猪皮→酶处理→0.lmol/LNa0H浸泡→挤压漂洗→绞碎→丙酮脱脂→干燥→粉碎。
钼酸铵法,测定肌原纤维蛋白ATPase活性的变化;双缩尿法和Folin一酚试剂法等测盐溶性蛋白质含量;DTNB(二硫一2一硝基苯甲酸)法、NEM(N一己基顺丁烯二酞亚胺)法、PCHB (对氯汞苯甲酸碘)法等测蛋白中巯基含量;流变仪进行测定凝胶强度等。
3.以某一种食品为例,从食品化学的角度,说明其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1-2种解决方法。
2.畜禽肉或鱼贝肉冻结后蛋白质的变性指标有哪些?说出其中比较重要的4个指标,并说明其常用的测定方法。
答:畜禽肉或鱼贝肉冻结后蛋白质的变性指标有ATPase活性、盐溶性蛋白质含量、pH值、巯基含量、TPA模式的质构变化、蛋白质流动双折射性、凝胶强度等。其中比较重要的4个指标为肌动球蛋白的盐溶解性、肌原纤维蛋白ATPase活性、肌原纤维蛋白的琉基含量、质构变化。
(2)GC.MS分离分析

HS_SPME_GC_MS分析发酵前后扇贝豆酱中的香气成分

HS_SPME_GC_MS分析发酵前后扇贝豆酱中的香气成分
酱是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 在人们饮食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深 受消费者喜爱。
扇贝豆酱是由黄豆与去除内脏的扇贝混合发酵制得 新型调味料,风味独特、口感爽滑,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由于调味品的香气是影响消费者嗜好的主要因素, 也是定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发酵前后扇贝 豆酱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发酵前、后扇贝豆 酱的香气成分的变化,为实现以扇贝为主原料的海鲜酱类
2010 No.11
·158· Serial No.224
China Brewing
Analysis and Examination
附表 发酵前后扇贝豆酱中鉴定出的挥发性化合物及相对含量
Attached table. Volatile compounds and their relative contents in scallop miso before and after fermentation
相比较而言,发酵前共检测出16种发酵后未检测出的 化合物,发酵后扇贝豆酱中的香气成分种类增加,共检测 出56种在发酵前未检出的化学成分,其中酯类、醛类、酮 类、碳氢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等含量都 相应增加。
扇贝豆酱香气成分中醇类含量在发酵前后含量都比 较高,且发酵前后含量变化不大,主要是发酵前添加酒醪 的作用。其中的醇都是饱和醇,其域值一般比较高[8],对于 扇贝豆酱的风味贡献不大。在饱和醇中,C1~C3范围有轻快 香味;C4~C6的醇类近似麻醉性的气味(如丁醇、戊醇都有 醉人香气);C7~C10范围则显示出芳香气味(如庚醇有葡萄 香味);碳数再多的饱和醇,其气味逐步减弱以至无嗅感。 乙醇是发酵过程中的酵母产生,许多人工接种发酵酱油或 豆酱的研究中都会在酱醪中添加酵母增香,其机理之一就 是 增 加 乙 醇 ,提 高 乙 基 酯 等 风 味 化 合 物 的 含 量 ,加强酒 香、酯,乙醇的含量非常高,但其气味强度却很弱,表明乙 醇可能更多地起着气味物质合成底物的作用;2,3-丁二醇 在大豆酱油中含量较高,在扇贝豆酱中也检测出,并且发 酵后的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黄豆经酱油曲发酵所产生。 苯乙醇呈玫瑰的花香气,该物质也是大豆酱油的主要香气 成分之一[9]。

GC-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SDE)黑胡椒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SDE)黑胡椒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SDE)黑胡椒挥发性成分
彭志宏;豆海港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11(036)006
【摘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黑胡椒挥发性成分,用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法定量分析其成分.根据总离子图,分析鉴定出3-蒈稀(27.2%),反式-石竹烯(22.08%),柠檬烯(19.34%),β-蒎烯(9.16%),α-蒎烯(5.15%),l-水芹烯(3.86%),可巴烯(2.32%),δ-檀香烯(2.19%),m-伞花烯(1.88%),β-香叶烯(1.6%)等30种化合物.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彭志宏;豆海港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450046;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河南周口46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7.3
【相关文献】
1.同时蒸馏萃取/GC-MS分析干黄酱的挥发性成分 [J], 石华治;刘玉平;孙宝国;黄明泉
2.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应用于GC-MS分析野生刺梨汁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J], 周志;徐永霞;胡昊;程超;潘思轶
3.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分析甜面酱的挥发性
成分 [J], 孟鸳;乔宇;康旭;李冬生;黄红霞
4.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GC-MS分析姜精油的组分 [J], 骆海林;陆宁
5.同时蒸馏萃取/GC-MS分析鱼饲料的挥发性成分 [J], 杨俊凯;刘玉平;孙宝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S—SPME—GC/MS方法在白兰地香气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HS—SPME—GC/MS方法在白兰地香气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p ae coet cin( S S ME cu l a ia a ho tga h — s set mer ( C MS. iee ti r, l h l h s r— r t mi x a o H —P ) o pe t cpl r gs rma rp ymasp cr t G — )Df rn b sa o o do ly c o o y f fe c
分析 ,研 究 了萃取 头种 类、样 品 酒精度 、预 热时 问 、革 取 温度 、苹 取 时 间和 电解质Na 1 C 用量 等对 白兰地 酒
中香 气物 质革 取 的影 响 ,优 化 了提 取 条件 ;比较 了不 同极 性 色谱柱 对 白兰地 香 气成 分的 分析 效果 ,建立 了
快速 测 定 白兰地 酒 中香 气物 质 的方 法 。最终 确 定HSS ME 取 白兰地 香 气物 质 的最 佳 条件 为 :采用 弱极性 —P 革
H — ME GC MS S — / 方法在 白兰地香气 S P
成分分析 中的应用研 ※
游 义琳 ,王 秀 芹,战 吉成 ,黄 卫 东
( 国农业 大 学食 品科 学与营 养工程 学 院 ,北京 1 0 8 ) 中 0 0 3

要 :利 用顶 空 固相微 草取 ( —P )和 气质联 用技 术 ( CMS HSS ME G / )对 白兰地 酒 中的香 气成 分进行
Ab ta t A p d a d s s r c : r i n i l eh d wa a d y h a p c o i — a mp em t o s v l p df tr n t f r mac mp n n si Br n yb e d s a es l d o d o a n d
的5 mDVBc /DMs 0 /ARP 萃取 头 ,稀释 样 品 的 酒精 度 为10 / 2mLL,预 热 时 间为2 mi,苹取 温度 为4 。 0 n 5c,

HS-SPME-GC-MS结合OPLS-DA分析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HS-SPME-GC-MS结合OPLS-DA分析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HS-SPME-GC-MS结合OPLS-DA分析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作者:欧阳红军刘义军袁源静玮张利李积华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21年第03期摘要:【目的】明确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代法3种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为牛油果油的提取及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代法所得牛油果油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进行鉴定、组间区分及总体差异分析。

【结果】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代法3种提取方法所得牛油果油中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分别检出40、40和45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以碳氢类、醛类、酸类和醇类为主。

热榨法中碳氢类17种,占比45.68%;醛类5种,占比3.31%;醇类8种,占比9.39%;酸类3种,占比21.65%;水代法中碳氢类13种,占比28.87%;醛类14种,占比26.42%;醇类8种,占比15.92%;酸类2种,占比19.5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中碳氢类21种,占比42.99%;醛类9种,占比12.77%;醇类4种,占比7.75%,酸类1种,占比20.23%。

基于不同牛油果油样品中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含量进行OPLS-DA分析,实现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代法所得牛油果油样品的鉴别。

3种提取方法所得牛油果油样品的标志差异性化合物有56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有癸烷、甲苯等特有香气化合物13种,水代法有2-庚烯-1-醇、1-辛烯-3-醇等特有香气化合物16种,3种提取方法共有己醛、2-庚烯醛等18种香气化合物。

【结论】通过HS-SPME-GC-MS结合OPLS-DA找到牛油果油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性,从而筛选出差异性形成的潜在物质,可用于快速鉴别牛油果油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牛油果油;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挥发性香气;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中图分类号: S609.9;TS22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1191(2021)03-0779-10HS-SPME-GC-MS coupled with OPLS-DA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extraction methods on volatile aroma compounds of avocado oilOUYANG Hong-jun1,2, LIU Yi-jun3,4,5*, YUAN Yuan3,4,5, JING Wei3,4,5,ZHANG Li3,4,5, LI Ji-hua3,4,5(1South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jiang,Guangdong 524091,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Fruit Tree Biolog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91,China;3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1, China; 4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Crop Products Processing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Zhanjiang 524001, China;5Hainan Key Laboratory ofStorage & Process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1, China)Abstract:【Objective】The effects of three methods(namely, hot pressing method,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method and aqueous extraction method on the volatile aroma compounds in avocado oil were clarified, which provided data support for the extraction anddevelopment of avocado oil. 【Method】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 coupled with orthogonal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volatile aromas of avocado oil extracted by hot pressing method,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and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an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groups and analyze the overall difference. 【Result】In total, 80 kinds of volatile aroma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from avocado oil extracted by the three methods, and there were 40, 40 and 45 volatile aroma compounds in the oil extracted by hot pressing method,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and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respectively. They were mainly hydrocarbons, aldehydes, acids and alcohols. There were 17 kinds of hydrocarbons, 5 kinds of aldehydes, 8 kinds of alcohols and 3 kinds of acids in hot pressing method, accounting for45.68%, 3.31%, 9.39% and 21.65%,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13 kinds of hydrocarbons, 14 kinds of aldehydes,8 kinds of alcohols,and 2 kinds of acids were identified in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accounting for 28.87%,26.42%, 15.92%, 19.53%. There were 21 kinds of hydrocarbons, 9 kinds of aldehydes, 4 kinds of alcohols,1 kinds of acid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method, accoun-ting for 42.99%, 12.77%, 7.75%, 20.23%, respectively. OPLS-DA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volatile aroma compounds produced by three avocado oil samples,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avocado oil samples obtained by three methods.There were 56 kinds of symbolic difference compounds existed in three samples, and 13 kinds of special component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such as decane and toluene, and 16 kinds of special components in aqueous method, such as 2-heptene-1-ol and 1-octene-3-ol, and 18 kinds of common components in there methods, such as hexanal, 2-heptenal.【Conclusion】The differences of volatile aroma compounds are analyzed by HS-SPME-GC-MS combined with OPLS-DA, and the potential compounds that form differences are screened ou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quickly identify 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avocado oil.Key words: avocado oil;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 volatile aroma;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 modelFoundation item:Species Variety Resource Protection Project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125163006000 160004);Central Public-interest Scientific Institution Basal Research Fund for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1630122017014, 1630062020004)0 引言【研究意义】牛油果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及木本油料作物(Tan,2019)。

应用GC-O和GC-MS研究豉香型白酒挥发性香气成分

应用GC-O和GC-MS研究豉香型白酒挥发性香气成分

应用GC-O和GC-MS研究豉香型白酒挥发性香气成分范海燕;范文来;徐岩【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5(041)004【摘要】应用液液萃取法(LLE)萃取豉香型白酒的香气物质,根据酸碱性将萃取组分分成中-碱性组分和酸性-水溶性组分,运用气相色谱-闻香法(GC-O)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别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在豉香型白酒中共检测出52种香气物质:羰基化合物13种、酯类10种、酸类9种、芳香族类8种、醇类7种、硫化物2种、内酯类2种和呋喃类1种.其中,呈脂肪气味的反-2-辛烯醛、反-2-壬烯醛、反-2-癸烯醛、反-2-十一烯醛和反,反-2,4-癸二烯醛是在豉香型白酒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研究发现豉香型白酒中香气强度较大(≥3.0)的化合物有:2-苯乙醇、反-2-壬烯醛、己酸乙酯、反-2-辛烯醛、γ-壬内酯、辛醛、3-甲基-1-丁醇、壬醛、3-甲硫基-1-丙醛、反-2-癸烯醛、乙酸和丁酸,这些物质对豉香型白酒的风味贡献较大.【总页数】6页(P147-152)【作者】范海燕;范文来;徐岩【作者单位】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应用GC-O和GC-MS分析酱香型习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 [J], 王晓欣;范文来;徐岩2.应用GC-O和GC-MS研究蛇龙珠葡萄酒游离态挥发性香气成分 [J], 范文来;徐岩;李记明;尹建邦;于英3.香醅蒸馏工艺在豉香型白酒中的应用研究 [J], 张淑谊;徐学锋;郭梅君;陈锐均;陈颖妍;杨幼慧4.应用GC-O分析比较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 [J], 柳军;范文来;徐岩;张国强;徐钦强;丁云连;李志强5.豉香型白酒香型研究 [J], 冯志强;邱晓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对大豆油香气成分分析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对大豆油香气成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大豆油,市售。 仪器:安捷伦 7890A-5975C 型气质联用仪,美 国安捷伦公司产品;BSA224S 型电子天平,上海梅 特勒托利多公司产品。
色谱柱:HP-5MS (30 m×0.25 mm×0.25 滋m)。 气相色谱升温条件:柱初始温度 40 ℃,保持 2 min,以 4 ℃/min 速率升至 160 ℃,然后以 10 ℃/min 速率升至 250 ℃,保持 5 min。 质谱条 件: EI 离 子源温 度 200 ℃ , 电 子 能 量 70 eV,灯丝发射电流 200 滋A,接口温度 250 ℃,扫 描质量范围 33~373 amu。
12 种醛类、3 种醇类、6 种酯类、4 种烯类、12 种烷烃类、6 种酮类、6 种酸类、1 种杂环类及其他 5 种物质,其中
醛类物质是大豆油的主要香气成分。
关键词:大豆油;香气成分;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 - 质谱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6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20.01.015
(1. Shihezi Customs,Shihezi,Xinjiang 832000,China; 2. Food colleg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0,China) The aroma components of soybean oil were identified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5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from soybean oil,including 12 aldehydes,3 alcohols,6 esters,4 alkenes,12 alkanes,6 acids,6 ketones,1 heterocyclicsand 5 others. The aroma components in soybean oil were mainly aldehydes. soybean oil;aroma components;HS-SPME;GC-MS

SP ME与SD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比较

SP ME与SD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比较

SP ME与SD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比较黎强;卢金清;郭胜男;蔡君龙;李肖爽【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4(000)007【摘要】目的:比较固相微萃取法(SP ME )和水蒸气蒸馏法(SD )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

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2种方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2种方法分别鉴定了41种和21种挥发性成分,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3.29%和90.20%,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均为反式茴香脑。

结论:固相微萃取法可以萃取到很多水蒸气蒸馏法无法得到的物质,如异松油烯、萜品烯、金合欢烯、α-胡椒烯等。

【总页数】3页(P107-109)【作者】黎强;卢金清;郭胜男;蔡君龙;李肖爽【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武汉 43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3【相关文献】1.清炖与红烧猪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比较 [J], 曾画艳;黄业传;罗兰2.兔肉挥发性风味成分提取效果的比较 [J], 谢跃杰;贺稚非;李洪军3.不同涂层SPME与GC-MS联用比较分析两种猪肉挥发性风味成分 [J], 潘见;杨俊杰;邹英子4.H S-SP ME-GC-MS结合化学计量法对不同产地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J], 郭胜男;卢金清;蔡君龙;黎强;许俊洁;万丽娟;林杰5.一种简易同时蒸馏萃取方法用于八角茴香挥发油提取及其GC-MS分析 [J], 孙玉琼;夏东海;董新荣;李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时蒸馏萃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豆豉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豆豉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豆豉挥发性成分陈清婵;徐水霞;吴鹏;潘思轶【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9(030)020【摘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豆豉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后共检测到9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烃类最多有40种,其次是酯类13种和醛类11种,另外醇类、酸类、酮类、酚类和杂环类分别有9、7、6、7、3种.SDE法和HS-SPME法分别鉴定出60种和43种风味组分,比较两种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知,SDE法具有较高的萃取量,适合对高沸点、低挥发性的物质的分离;HS-SPME具有快速简便、不使用溶剂和样品检测非破坏性等优点,适合易挥发性化合物的检出.只有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对产品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评价.【总页数】4页(P327-330)【作者】陈清婵;徐水霞;吴鹏;潘思轶【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4.2【相关文献】1.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两种大豆发酵豆豉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J], 谢兰心;樊晓博2.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龙须菜干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J], 杨少玲;于刚;戚勃;杨贤庆;邓建朝;赵永强;荣辉;3.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龙须菜干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J], 杨少玲;于刚;戚勃;杨贤庆;邓建朝;赵永强;荣辉4.同时蒸馏萃取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J], 李永迪;黄燕;刘杏益;张贻杨;刘仲华;黄建安;李勤5.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两种毛霉型豆豉风味分析 [J], 邹强;危梦;张孝琴;邵良伟;刘达玉;文永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S-SPME-GC-MS分析4种植物油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

HS-SPME-GC-MS分析4种植物油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

HS-SPME-GC-MS分析4种植物油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孙旭媛;刘元法;李进伟【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4种脂肪酸组成不同的植物油(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在120、150、180℃加热氧化条件下产生的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种植物油不同温度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差异不大,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植物油挥发性产物有明显差异;4种植物油共有的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主要有l-辛烯-3-醇、正辛醇、正己醛、2-庚烯醛、壬醛、反-2-辛烯醛、反-2-壬醛、反-2-癸烯醛、2-十一烯醛、反式-2,4-癸二烯醛、甲酸、正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在120℃加热氧化36 h时,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中反式-2,4-癸二烯醛含量分别达到200.64、414.68、579.06、54.72 mg/kg.反式-2,4-癸二烯醛和己酸可作为常见植物油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评价油脂热氧化程度.【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8(043)010【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植物油;氧化;挥发性物质;气质联用【作者】孙旭媛;刘元法;李进伟【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6;TS225.1食用植物油是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改善食物的风味、色泽和口感,还能够为我们提供能量、必需脂肪酸和微量营养素[1-2]。

然而,油脂在高温烹饪和油炸等过程中会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导致油脂品质劣变,营养损失,产生不愉快的风味甚至有毒化合物[3-4]。

已经有研究提出摄入高度氧化的油会增加冠心病和肝病的风险[5-6],氧化油与致畸诱变和致癌之间也具有直接相关性[7]。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青皮是柑橘属植物中的一种,是一种常见的水果。

其挥发性成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迅速蒸发并具有一定香气的化合物。

挥发性成分是决定植物香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皮作为调味品和医药材料的重要性质之一。

研究青皮的挥发性成分对于了解其化学成分和提取其香气有着重要的意义。

HS-SPME-GC-MS是一种常用的青皮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HS-SPME是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一种,通过将挥发性成分吸附在固相膜上,再用热解吸进行分离和测定。

GC-MS则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将化合物按照其挥发性和质量进行分离和鉴定。

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预处理和分析。

将青皮样品放入封闭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浸泡,提取挥发性成分。

然后,将浸泡后的溶液借助
HS-SPME技术进行微萃取,即将固相纤维插入溶液中,以吸附挥发性成分。

随后,将固相纤维放入气相色谱仪中,以高温加热进行热解吸,将吸附在固相纤维上的化合物脱附,并进入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

通过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通过HS-SPME-GC-MS分析,可以得到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信息。

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单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丰富的香气和生物活性,对于青皮的风味和药效具有重要作用。

HS-SPME-GC-MS是一种常用的青皮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了解其化学成分和提取其香气。

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为青皮的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调味品和药物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GC-O-MS分析5种酿酒原料中蒸煮香气成分

GC-O-MS分析5种酿酒原料中蒸煮香气成分

GC-O-MS分析5种酿酒原料中蒸煮香气成分吴幼茹;刘诗宇;樊晓璐;杨继伟;江伟;王德良;李楠【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6(037)024【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法研究5种不同酿酒原料的蒸煮香气成分,用谱库进行检索和保留指数验证.结果表明,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分别鉴定出106、96、93、87、80种香气物质,嗅闻到的化合物分别为26、20、20、15、10种.其中己酸乙酯、β-苯乙醇、壬醛、反-2-辛烯醛、糠醛、2-戊基呋喃是重要的香气活性物质,对原料香气有显著贡献,贡香比例分别为0.12%~4.73%、0.05%~0.55%、0.06%~1.65%、0.23%~1.64%、0.51%~4.82%和0.06%~1.65%.其中高粱的香气强度比其他原料更为显著.高粱的香气活性物质较多,以酯类、醛类和酮类为主,且萜类物质仅在高粱中嗅闻出.大米和糯米香气活性物质相似,以酯类和醛类物质为主.小麦和玉米香气活性物质少,以醛类物质为主.这些香气活性物质对选择不同的原料酿造白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页数】5页(P94-98)【作者】吴幼茹;刘诗宇;樊晓璐;杨继伟;江伟;王德良;李楠【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 10001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 10001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15;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北京 100015;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 100015;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北京 10001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2【相关文献】1.四种蒸煮助剂在麦草碱法蒸煮中的对比分析 [J], 严丽;吴养育2.蒸煮和焙炒整米苦荞茶香气成分分析及生产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去向 [J], 隋秀芳;李祥;秦礼康;赵宇;林敏3.GC-O-MS分析赊店酒中的香气成分 [J], 程娇娇;颜振敏;周蒙;魏新军4.SPME-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分析蒸煮高粱挥发性香气成分 [J], 岳涛;姜利;黄艳;刘国英5.金枪鱼蒸煮液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 [J], 王欣欣;陈奕名;刘晓妍;位正鹏;王鹏;刘瑞志;闫鸣艳;李银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E 和HS-SPME 法与GC-MS/O 联用分析阳江豆豉的香气活性化合物赵谋明,曹永,蔡宇,苏国万,冯云子(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摘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 )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检测技术(GC-MS/O )深入研究阳江豆豉的香气成分,共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174种。

SDE 法对高分子量、低挥发性物质,如呋喃酮、吡喃酮等,有良好的萃取效果;而HS-SPME 法能萃取更多的高挥发性化合物,如小分子的酸和酯类。

通过GC-O 技术在两种方法的萃取物中共嗅闻到46个香气活性区域。

其中9种共有化合物(2/3-甲基丁醛、2/3-甲基丁酸、3-甲硫基丙醛、苯乙醛、愈创木酚、3-羟基-2-甲基-4H-吡喃-4-酮和苯乙醇),以及香气强度较高(评分大于2.5分)的单方法检出化合物:SDE 法4种(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2-乙酰基-1-吡咯啉、2-丙烯基-3-甲基吡嗪和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SPME 法1种(1-辛烯-3-醇),是阳江豆豉中的关键香气活性物质,对麦芽香、酸奶酪香、烤土豆香、花香、烟熏香、焦糖香和烤香等有贡献。

关键词:阳江豆豉;香气活性物质;同时蒸馏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检测技术文章篇号:1673-9078(2016)5-264-27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6.5.040Identification of Aroma-active Compounds from Y ang jiang Douchiby SDE and HS-SPME Combined with GC-MS/OZHAO Mou-ming, CAO Y ong, CAI Yu, SU Guo-wan, FENG Yun-zi(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Abstract: The aroma profiles of Y ang jiang douchi were studied by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SDE) and 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 and a total of 174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SDE is suitable for extraction of high-molecular weight and low-volatile substances such as furanones and pyrones, while SPME is effective for extracting high-volatile compounds such as small-molecule acids and ester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 46 aroma-active regions were detected in the extracts by SDE and SPME. Among them, nine compounds [2/3-methylbutanal, 2/3-methylbutanoic acid, 3-(methylthio)propanal, phenylacetaldehyde, 2-methoxyphenol, 3-hydroxy-2-methyl-4H-pyran-4-one, and phenethyl alcohol] were identified in the extracts by both methods. Four compounds [sotolone, 2-acetyl-1-pyrroline, 2-allyl-3-methylpyrazine, and 4-hydroxy- 2,5-dimethyl-3(2H)-furanone] and one compound (1-octen-3-ol) with high aroma intensity were identified only by SDE and SPME, respectively. These compounds are key aroma-active substanc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malty, cheese-like, cooked potato-like, floral, smoky, caramel-like, and roasted-like smells of Y ang jiang douchi.Key words: Y ang jiang douchi; aroma-active compounds;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豆豉原名“幽菽”,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与酱油、腐乳和豆酱并列为我国四大传统发酵豆制品。

豆豉以黄豆或黑豆为原料,接种微生物后,264收稿日期:2015-06-04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2011A02010200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AA102106-02;2012BAD34B03-3)作者简介:赵谋明(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通讯作者:冯云子(1987-),女,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经前酵制曲、后酵调味制得[1],可分为曲霉型、根霉型、毛霉型和细菌型,其风味可口且药食同源,广受消费者喜爱。

广东阳江豆豉作为曲霉型豆豉的典型代表,以其质感松化、风味鲜美而负有百年盛名,畅销海内外30多个国家及地区[2]。

在众多香气萃取方法中选择有效、合适的萃取方法是分析挥发性化合物的关键。

目前,豆豉香气研究主要采用的萃取方法为SDE [3~4]和HS-SPME [4~7]法。

Wang 等[3]采用SDE-GC-MS 从三种商业豆豉中分离鉴定出131种挥发性化合物,以酯类、酸类和醇类为主,而李婷婷等[5]通过HS-SPME与GC-MS联用研究永川豆豉香气发现酸类、醛类和吡嗪类为其中主要挥发性组分。

此外,GC-MS检出的挥发性化合物中仅有小部分对食品风味有贡献,即香气活性物质。

气相色谱-嗅觉检测技术(GC-O)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人的鼻子为检测器,检测食品风味活性物质的方法[8],在食品香气分析中应用广泛。

研究人员对发酵豆制品(如酱油[9~10]、腐乳[11~12]、豆酱[13~14])的香气活性物质已有一定的研究,Chen等通过SPME-GC-MS/O联用发现2-甲基丁醛、2,6-二甲基吡嗪、1-辛烯-3-醇、苯乙醇和丁酸苯乙酯等10种化合物是浏阳豆豉中的关键香气活性物质 [4]。

Jelen´等[15]在天培中嗅闻检测到21种香气活性物质,其中2-乙酰基-1-吡咯啉、2-乙基-3,5-二甲基吡嗪、二甲基三硫、3-甲硫基丙醛等物质的香气活性值(OA V)较大。

然而,现阶段关于阳江豆豉的香气研究仍是采用单一萃取方法与GC-MS联用为主,其香气活性物质的研究更是鲜见报道。

因此,本实验结合HS-SPME和SDE两种萃取方法,剖析阳江豆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并进一步通过与GC-O技术的联用,鉴定阳江豆豉中的关键性香气活性化合物,旨在对比萃取方法的同时全面分析阳江豆豉的香气,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原料阳江豆豉(广东阳江豆豉有限公司生产),原料为黑豆、水、食用盐,购于广州超市,存于4 ℃待用。

1.2 仪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DSQ II,美国Thermo公司),ODO II嗅闻仪(澳大利亚SGE公司),固相微萃取头(75 μm CAR/PDMS),三合一自动进样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广州精科玻璃仪器厂),TC-15恒温电热套(海宁市华星仪器厂),HHW-21CO-6W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韦氏分馏装置(广州精科玻璃仪器厂),QSC-12T型水浴式氮吹仪(上海泉岛公司)。

1.3 试剂二氯甲烷、氯化钠均为分析纯,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购于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C6-C33正构烷烃,色谱纯,购于Sigma公司。

1.4 实验方法1.4.1 固相微萃取法(SPME)于20 mL顶空进样瓶中加入3 g豆豉样品。

在60 ℃保温平衡20 min后,插入75 μm CAR/PDMS 萃取头在60 ℃萃取40 min,待萃取结束后,萃取头于GC进样口(250 ℃)解析3 min。

每次做样后,将萃取头在270 ℃老化10 min。

1.4.2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在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40 g豆豉,200 mL蒸馏水(含40 g 氯化钠),加入磁力搅拌子,装上SDE 装置,右边100 mL圆底烧瓶,以50 mL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

左边样品采用恒温电热套加热至120±2 ℃保持料液微沸,右边用水浴锅加热二氯甲烷,保持在55±2 ℃,连续提取2 h后冷却至室温,收集萃取溶剂。

取适量无水硫酸钠加入萃取液中除水,用保鲜膜密封于-20 ℃冰箱冷冻3 h以上。

快速过滤置于100 mL梨形瓶中,用韦氏蒸馏柱加热浓缩(60 ℃)至1.5~2 mL,将滤液用0.22有机膜过滤后置于GC-MS分析瓶(2 mL)中,氮吹至1 mL刻度线,进行GC-MS分析。

1.4.3 GC-MS测定方法本实验选用TR-5ms弹性石英毛细色谱柱(60 m×0.25 mm×0.25 μm)进行分离;载气为高纯氦气(1.0 mL/min);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电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电子倍增器电压350 V,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 250 ℃,扫描速度3.00 scans/s,质量范围33~350 m/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