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由于个体的生活体验、情感特征、想象方式、经验积累等差异,对语文材料的解读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反应。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应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体验,以多元化视角审视语文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

然而,在尊重学生主体差异,提倡语文课程多元化视角的同时,我们有时会忽略了新课标中的另一重要方面:“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由于价值选择与取向的多元性、多层性,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往往能挖掘出许多独特的东西来,这些思维的火花,有些甚至超出教师的预期,成为意想不到的收获。但由于价值选择与取向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它们的价值选择与取向又往往良莠并存,其中夹杂着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甚至是错误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既应鼓励学生多元化视角,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要挖掘语文材料的核心价值取向,而不能造成学生无论解读出什么样的答案都可以的局面。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求异思维,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思维的意义、自己见解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同时,也应引导学生选择核心价值。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菲利普夫妇人物形象的分析产生了争议。有学生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令人生厌的市侩,他们随着于勒的发达与破落变化着自己的嘴脸:一会儿盼,一会儿赞,一会儿骂,一会儿躲,无疑是反面角色;也有学生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以受害者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此拮据的生活、如此菲薄的收入却被“于勒”侵占、挥霍了大部分遗产,骂他几声“坏蛋”、“流氓”、“无赖”,从情理上并不为过……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对于学生这些多元化的视角,创造性的思维,老师首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接着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点出:我们承认菲利普夫妇所作所为的“部分合理化”,应给予一定的同情,但更主要的还是批判他们身上的虚伪、丑陋的一面。这样既体现了作品的丰富性、复杂性,又对作品主旨进行了深刻挖掘,引导了学生选择其核心价值。

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但课程进行中出现的多元化思维并不一定都有价值,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凸显其核心价值。在学习《愚公移山》一课议及对愚公移山的看法时:有学生建议搬家,以最小代价解决愚公一家的交通问题;有学生建议实行旅游开发,既可解决生活的不便,又可赚取大量的银子;有学生建议鼓励更多的人进山居住,逐步地改造道路……

学生的思维看似丰富,但其中有价值的并不多,因为《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寓言的目的往往是借助一个虚构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这思想就是寓言的核心价值所在。学习寓言如果舍本逐末,纠缠于故事的情节,就偏离了语文的本真。面对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不能简单地否定,要因势利导,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假设:如果把这则寓言的结尾改为愚公灵机一动,把家搬到了山外,好吗?学生都觉得改后故事就索然寡味。于是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最终认识到,这则寓言存在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愚公这个看似有悖于常理的行为,歌颂了那种敢于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和不畏困难的毅力。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鼓励多元化思维与坚持核心价值的选取,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真正做到两者并重,我们才能建设好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