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方法
草船借箭的方法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典故,以下是草船借箭的方法概要:
1. 准备船只和草人:选择一些轻便的船只,并在船上放置大量的草人。
2. 驶向敌阵:在夜幕的掩护下,将船只驶向敌军的营地或布阵区域。
3. 制造假象:让士兵在船上击鼓呐喊,制造出进攻的假象,吸引敌军的注意。
4. 诱使敌军射箭:敌军会以为船只上有真正的士兵,为了防御而向船只射箭。
5. 收集箭矢:草人会接住射来的箭矢,从而成功地“借”到了敌军的箭。
6. 安全撤退:在借到足够的箭矢后,船只可以悄悄地撤退,返回自己的阵营。
需要注意的是,草船借箭是一种策略和计谋,其成功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
在现实中,战争和军事行动是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战略和计划。
此外,《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其中的情节和故事可能存在虚构和夸张的成分。
在历史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需要依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通用15篇)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通用15篇)草船借剑的成语故事,出自三国时期,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是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下面是瑞文小编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参考!草船借箭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
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
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
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
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教材版的《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草船借箭意思
草船借箭意思
草船借箭,可谓一句经典的中国谚语,意思是指当只剩草船可以使用时,它们依然只有一种方法可以立即解决某个问题——借用别处的箭,而不是自己去制作。
“草船借箭”这句话几乎诠释了华夏文化在巧妙思考和节约设计中的无穷智慧。
正是这种远见,它在无可比拟的智慧和谦恭中弥漫开来。
它代表着思考和变革的象征,而这也正是古代中国伟大文明所坚持的,今天仍然是对当今国家理政机制的典型体现。
草船借箭,世人借以思索,借以思考,借以长远地考虑问题。
它的含义不应该只是政治上的意义,而应该推广到日常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转中去。
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促进节约,是这句谚语的精华所在。
正是这种能量,使别的国家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
它鼓励着运用谦卑和智慧,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将脑力转变为丰硕的结果,从而使改善各种事务变得容易。
被称为中国“五大谚语”之一,“草船借箭”在当今社会依然很有启发意义,表达
为足够智慧知道如何做出切实有效的选择的含义。
它提醒我们利用自身资源,利用外部资源,保持谦逊,实现全面发展。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1、草船借箭——机智孔明
2、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4、草船借箭——有误(雾)
5、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6、草船借箭——曹操多疑
7、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捏根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2、箭竹棍当梁柱——自不量力;不自量
3、石壁上打纸箭——凿了;逐了
4、刀里夹箭——给你个冷不防
5、捡根鸡毛当令箭——谁听你的
6、单箭射双雕——上举两得
7、鸡毛当令箭——轻事重报;大惊小怪;假传将令;小题大做;像煞有介事
8、坐着火箭登天——直线上升
9、射箭没靶子——无的放矢
10、股底下坐火箭——蹿儿啦
11、麦柴当令箭——小题大做
12、树阴里拉弓——暗箭伤人
13、床底下支张弓——暗箭伤人
14、开弓的箭——永不回头;决不回头
15、树荫里拉弓——暗箭伤人
16、猴子坐火箭——远走高飞
17、箭头离了弦——勇往直前
18、箭猪钻刺篱笆——刺对刺
19、孔明借箭的天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草船借箭的故事完整版
草船借箭的故事完整版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
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荆州,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
在这场战争中,孙刘联军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策略,其中就包括了草船借箭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孙刘联军的营地。
当时,曹操的军队占据了江岸,孙刘联军的水军无法与之抗衡。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周瑜和诸葛亮商量着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借箭。
他们决定借用曹操的箭矢,以增加自己的火力。
于是,他们派出使者前去曹营,声称孙刘联军已经用尽了箭矢,请求曹操借一些箭矢给他们。
曹操听信了使者的话,派人将箭矢用小船送到了孙刘联军的营地。
然而,孙刘联军并没有用这些箭矢,而是用小船拉起了一条长长的绳索,将箭矢一箩箩地拉到了自己的营地。
这样,孙刘联军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的箭矢,增强了自己的火力。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们利用这些箭矢,取得了一定的优势,最终成功击退了曹操的进攻。
草船借箭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策略常常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一味地依靠武力,而是要善于运用头脑,寻找更加巧妙的解决方法。
正如孙刘联军通过借箭来增强自己的火力一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巧妙的策略来化解困难,取得成功。
草船借箭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善于借力使力,善于利用资源,可以事半功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之,草船借箭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反思。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善用智慧和策略,善于借力使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相信通过这个故事的启示,我们一定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草船借箭的故事简介
草船借箭的故事简介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源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曹操率领大军攻打南方的荆州,刘备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便向东吴的孙权借箭。
然而,孙权却以曹操的实力为由拒绝了刘备的请求。
在危急关头,周瑜提出了“草船借箭”的计策,最终帮助刘备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难题。
故事发生在战争的背景下,刘备面临着曹操的强大压力,箭矢不足成为了他面临的一大难题。
而东吴的孙权拒绝了刘备的请求,使得刘备陷入了绝境。
在这个危急关头,周瑜提出了“草船借箭”的计策。
他让人在江边放出许多草船,然后派人去向曹军传达消息,说东吴军队要投降,愿意献上船只。
曹操得知后,大喜过望,派人去接收这些“投降”的船只。
东吴军队趁机将船上装满了箭矢,当曹操的军队接近江边时,东吴军队放火烧了草船,箭矢随之射向曹操的军队,给他们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这个故事通过周瑜的计策,成功地解决了刘备的箭矢不足问题,为刘备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周瑜的智谋和胆识,为刘备赢得了宝贵的战争资源,最终帮助他成功抵御了曹操的进攻,保住了荆州。
草船借箭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智慧和谋略的精髓。
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寻找突破口和解决办法。
同时,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最终的胜利。
草船借箭的故事,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经典典故。
它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是战胜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关键,只有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才能在逆境中找到出路,化解危机,取得最终的成功。
草船借箭的故事概括
草船借箭的故事概括
草船借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发生在三国时期。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对抗曹魏的进攻,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策略,最终成功地借到了大量箭矢,为蜀汉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故事的背景是,曹魏军队围攻蜀汉。
蜀汉面临着箭矢不足的困境,而曹魏军队
的箭矢却多得不知所措。
诸葛亮决定采取草船借箭的计策,来解决蜀汉箭矢不足的问题。
诸葛亮首先派遣军师赵云率领一支部队,携带空船前往曹魏军的营地。
在曹魏
军的营地,赵云故意示弱,表现出蜀汉军队箭矢不足的样子,引诱曹魏军队派出船只送箭。
曹魏军队果然派出了船只送箭,这时,蜀汉军队趁机将空船装满了箭矢,然后顺利地带回了蜀汉军营。
接下来,诸葛亮又派遣赵云再次前往曹魏军营,这次是借道过关。
赵云带着蜀
汉的军队,携带着箭囊和旗帜,装扮成商队的模样,成功地混入了曹魏军的阵营。
在夜晚,蜀汉军队突然放起火把,吹起号角,曹魏军队以为是大军来袭,纷纷射箭。
蜀汉军队趁机将箭囊挂在箭上,然后将旗帜高举,大喊大叫,声势浩大。
曹魏军队以为是大军来袭,箭矢射得更多。
蜀汉军队趁乱将箭囊带回军营。
最终,蜀汉军队成功地借到了大量的箭矢,为蜀汉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草船借箭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是战胜强敌的关键。
诸葛亮巧妙地利用
了敌人的弱点,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寻找突破口,化解危机。
同时,也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应对困难,取得成功。
草船借箭完整的故事
草船借箭完整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争策略之一,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
这个故事讲
述了智者诸葛亮如何以巧妙的计谋解决了箭矢匮乏的困境,帮助蜀国打败了强大的敌人曹魏的故事。
故事始于公元208年,曹魏将领曹操率领大军进攻蜀国。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面对曹魏的优势军力,在箭矢匮乏的情况下,为了保卫蜀国,他需要想出一个巧妙的计谋。
诸葛亮找到村民黄忠,并告诉他他的计划。
按照计划,黄忠需要制造大量的草箭,并在河边设立一排草船。
这些草箭在形状和数量上与真箭一模一样,只是没有箭头。
曹军一直在收集蜀国的箭矢,然而,诸葛亮决定制造假象,让敌人相信蜀国的
箭矢充足。
他命令士兵摆出整齐的阵型,每个人手持弓箭,船上也摆满了看似箭矢充足的草箭。
整个队伍给人一种人多势众的假象。
当曹军侦察到蜀军的草船时,曹操认为蜀军箭矢充足,增加了对蜀军的恐惧感。
曹操决定退兵,以避免受到伤害。
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地让蜀国免于被曹魏攻击。
诸葛亮的聪明智慧展现了出来,他以巧妙的计谋解决了箭矢匮乏的问题,并成功保护了蜀国免受曹兵的侵袭。
这个故事不仅仅展示了诸葛亮的智谋,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巧妙利用假象和欺
骗来化解困境。
它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善于思考和创造,寻找突破口,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完整版)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便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他本以为诸葛亮会知难而退,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并不着急。
他让吴国大臣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士兵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稻草,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备好十万支箭。
可是第一天不见他有什么动静,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马上就要到了,一支箭也没有见到,大家都为诸葛亮捏一把汗,如果到时候没有完成任务,诸葛亮就没命了。
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悄悄地请鲁肃一起上船,说是去取箭。
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晚上,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令小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
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
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
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是不如他啊!”。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导语:“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仗别人的人力或财力来到达自己的目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草船借箭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成语】:草船借箭【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解释】:运用智谋,凭仗别人的人力或财力来到达自己的目的。
【成语故事】:“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仗别人的人力或财力来到达自己的目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时机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
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
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机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
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
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慨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
人教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赏析《草船借箭》课文原文: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进攻江东。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他得知曹操的军队箭矢充足,而自己的军队箭矢匮乏。
周瑜看到这种情况,心生嫉妒,便设下陷阱,令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淡定自若,他向周瑜保证能在三天内完成任务。
他找来二十只大船,每船上扎满稻草人,然后趁着大雾弥漫的夜晚,将船只驶向曹操的水寨。
曹操见江面上有船只靠近,以为是敌军来袭,便命令士兵放箭。
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草船,稻草人上很快插满了箭。
诸葛亮等箭矢足够后,便命人鸣金收兵,安然无恙地返回了自己的营地。
当周瑜看到诸葛亮带回的十万支箭时,心中既惊讶又佩服,不得不赞叹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
《草船借箭》赏析: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首先,诸葛亮面对困境,不慌不忙,冷静分析,巧妙利用敌人的优势,化被动为主动。
他深知曹操多疑的性格,利用大雾天气,制造出敌军来袭的假象,成功引诱曹操的军队射箭。
其次,诸葛亮的计划精密,细节考虑周全。
他选择在大雾天行动,既能隐蔽自己的行动,又能迷惑敌人;他用稻草人代替士兵,既能减少己方的伤亡,又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箭矢。
最后,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赢得了周瑜的敬佩,也展示了他在战争中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灵活应对,善于利用自身和环境的优势,才能取得胜利。
总的来说,《草船借箭》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传达了智慧、勇气和策略的重要性,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草船借箭的故事完整版
草船借箭的故事完整版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
它发生在战国时期,讲述了蜀国丞相诸葛亮用智谋成功借箭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军队准备攻打曹魏。
然而,他的军队缺乏箭矢,面对敌军的进攻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
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诸葛亮决定想出一个巧妙的计策,来解决缺箭之困。
他首先下令在江边制造了一批草船,然后在船上装满了稻草,并让士兵们打扮成渔民的样子。
接着,诸葛亮派人去曹魏的大营里投降,声称蜀军已经用尽了箭矢,请求曹魏军队借箭给他们。
曹魏军队听信了这个消息,认为蜀军已经没有能力作战,于是答应了借箭的请求。
当曹魏军队派人把箭送到江边时,诸葛亮已经安排好了士兵们,让他们把稻草从船上卸下来,然后把箭全都收入囊中。
曹魏军队看到了这一幕,大为震惊,意识到被蒙骗了。
他们想要追击蜀军,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草船借箭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胜过武力。
诸葛亮利用了敌人的轻敌心理,巧妙地借箭解决了军队的困境,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武力。
草船借箭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故事。
它不仅仅是一则战争故事,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的体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地依赖力量和暴力。
草船借箭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智慧和策略在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今天仍然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智慧,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去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草船借箭的释义
草船借箭的释义
草船借箭的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读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例句:曹操陷落计中,让诸葛亮实现了草船借箭的计谋。
典故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记载:“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故事是这样的:
赤壁之战时,东吴大都督周瑜邀请诸葛亮共商对抗曹操的策略。
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一心想要打压他。
于是周瑜借口军中缺箭,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督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却表示十天时间太长,会误了大事,只需三天便可完成,并立下了军令状。
回到营帐后,诸葛亮向孙权的谋士鲁肃借了二十艘船,每艘船配备了三十名士卒,船的两边各绑了一千多个草人。
等到第三天四更时分,二十艘船排成一列,在大雾弥漫之中向曹营进发。
等接近曹营时,船上的士卒开始擂鼓呐喊。
曹操担心有埋伏,只命弓弩手射箭。
等到日出雾散时,二十艘船两边的草人上已经插满了箭,每艘船都有五六千支。
诸葛亮下令收船回营,让士卒齐声高呼:“谢丞相箭!”曹操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回到岸上后,孔明将十万支箭交给周瑜,只多不少。
后来,这个故事延伸出成语“草船借箭”,指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引证
1.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2.“三国”上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就是事先算好了么!。
草船借箭的典故
草船借箭的典故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草船借箭的道理草船借箭的寓意启示我们: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周瑜虽有大将之才,却心胸狭窄,嫉妒胜己一筹的“智多星”诸葛亮,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由,生出一计,诱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短时间内造出十万枝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妒忌心强,而且万分狡猾、阴险。
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胸有成地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枝箭,顺利完成任务。
诸葛亮用实际行动给了周瑜一个响亮的耳光。
有道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妒贤嫉能,不如努力让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包括对手的性格,气象条件,来巧妙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别人超越自己时,要看到别人付出的辛劳和汗水,真诚、虚心地向人家学习,找出不足之处。
草船借箭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来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也告诉我们只有多学多问,素质全面的人,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面前从容自若地应付。
学习的知识就是再丰富,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就难以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
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有一个计划,然后再有巧妙的安排。
只有做事情时精益求精,才能把事情办得妥妥贴贴。
我们要像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和学习,这样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面前从容自若地应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身边的环境,了解敌人的脾气秉性,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草船借箭的出处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的故事三国时期,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
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
不多久,魏军就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寻找时机出兵作战。
(完整版)草船借剑的故事
(完整版)草船借剑的故事引言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出自《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刘备借江东孙权手下的剑,实际目的却是为了借得箭矢。
这个故事以智谋卓越、机智勇敢和策略性操纵闻名,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详细叙述草船借箭的故事,展示刘备的智慧和勇气。
草船借箭的背景刘备当时正面临曹操大军的围困,箭矢告急。
寿春城内可得的箭矢非常有限,刘备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箭矢短缺的问题。
于是,他决定借用江东的箭矢。
机智的计谋1. 刚开始,刘备派出几个亲信送信给江东孙权,请求借箭,并将在江边放置草船。
刘备故意不提借箭的事情,而只提借剑。
这样一来,刘备能够暗中观察孙权对这个请求的反应,并判断江东箭矢是否充足。
2. 孙权接到刘备的请求后十分疑惑,不明白为何刘备只请求借剑。
但是,考虑到刘备在曹操围困下的困境,孙权带着心存怀疑的态度同意了借剑的请求,派出了庞统前去将剑送到刘备的草船上。
3. 庞统看到草船上并没有剑,对刘备的身份和目的表示了疑惑。
刘备借机向庞统解释了自己需要箭矢的困境,并请求庞统将请求转告孙权。
4. 孙权接到庞统的转告后,认识到刘备借剑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借箭。
孙权了解到刘备所面临的箭矢短缺问题后,同意了借箭的请求,并将箭矢用草车送到刘备处。
借剑借箭的成功刘备拿到了按钮箭矢后,马上组织人马与曹操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因为箭矢的补充,刘备大军士气高昂,乘胜追击,成功击退了曹操大军,保住了寿春。
结语草船借箭的故事展示了刘备的聪明才智和善用战略的能力。
通过巧妙的计谋和策略,刘备成功地借到了江东的箭矢,并最终战胜敌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临困境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和勇气,寻求非常规的解决办法。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主要内容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周瑜故意为难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诸葛亮借助东风与大雾,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周瑜嫉妒诸葛亮,想借机害死他。
周瑜要求诸葛亮十天内造十万支箭,并且要他立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就得处死。
经过:诸葛亮在船上扎满稻草人,故意在雾天靠近曹营。
曹军误以为诸葛亮来袭,纷纷射箭,诸葛亮的稻草人上插满了箭。
结果:诸葛亮三天便将十万支箭如数交付给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赏析: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借箭”为明线,以“斗智”为暗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借箭的结果叙述得非常清楚。
文中血肉丰满的人物性格是通过精炼传神的对话描写反映出来的。
文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特别能反映两人的性格特点。
两人说话时的表情、心理活动不着一字,但周瑜一本正经却心怀鬼胎,官腔十足却步步紧逼;诸葛亮投其所好顺水推舟,表面迎合暗渡陈仓等内心活动,都通过他们的精彩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草船借箭原文翻译
草船借箭原文翻译草船借箭原文翻译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船借箭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原文: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
孔明接入小舟对坐。
肃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
”孔明曰:“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
”肃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
”諕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这条计只好弄蒋干。
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
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
”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别孔明而回。
孔明嘱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
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
”鲁肃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
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曰:“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
”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
”肃曰:“何以公道斩之?”瑜曰:“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次日,(周瑜)聚众将于帐下,教请孔明议事。
孔明欣然而至。
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
”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
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具。
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
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曹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支箭。
”瑜曰:“军中无戏言。
”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
丁晨元
(北方昆曲剧院北京100000)
编剧:丁晨元周春辉
导演:丁晨元
编舞:周春辉
作曲:费玉平
演出单位:北京市人大附小京剧金帆艺术团
[开场:校园内,下课铃声响过之后,两个小孩同时上场。
小女孩自“上场门”捧课本边看边走至台中,小男孩自“下 场门”跳上]
小男孩:(白)下课喽!玩儿去喽!冲啊!——
[跑至台中看见小女孩,反身停下]
咦!李游,你看什么哪?《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啊我早就知道,不就是曹操与诸葛亮打仗的事吗。
曹操啊太笨,让诸葛亮给編啦!
小女孩:(白)才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曹操一点也不笨,诸葛亮也绝不仅仅是聪明。
一看你上课就没有认真听讲!
小男孩:(白)我一看到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啊就头晕眼花的,哪还听得进去啊。
小女孩:(白)嗯—(稍作思考)这样吧,今天我就带你身临其境再好好看看这个故事。
小男孩:(白)啊!身临其境?还能穿越啊?
小女孩:(白)这你就别管了,快跟我来吧!
[小女孩推小男孩“下场门”下。
戏曲锣鼓声起,曹兵 两边上,“十字靠”,“二龙出水”,归两排。
引曹操及 群臣“四击头”上,曹操台步至场中。
]
曹操:(白)
飘渺渺旌旗遮住太阳红,
明亮亮盔甲光耀斗牛宫。
虎威威樯橹密天地一线,
雄赳赳阵势紧执掌乾坤。
老夫曹孟德,此番统领八十三万水路雄兵征讨孙权,平 定吴越。
所到之处,见者无不闻风丧胆。
攻城掠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四海臣服,指日可待。
曹臣:(白)丞相英明盖世,韬略无双,文治武功,天下一人!
曹操:(白)好个文治武功,天下一人!
(昆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天下归心…
曹操:(白)众军操练如何?
曹臣:(白)丞相请看!
[曹兵从两边归台中,操练。
“藤牌刀组合舞蹈”。
结束后,曹兵归两边。
曹操与众臣得意大笑,曹将上场。
]
曹将:(白)报!启禀丞相。
东吴快船二十余只,趁雾直奔我军而来。
曹操:(白)竟有此事!
曹将:(白)待末将出马,定叫他有来无回!
曹兵:(白)杀!杀!杀!
曹操:(白)不可啊不可!今曰沿江大雾,敌军至此必定有诈。
吩咐众军,不可妄动。
敌船趋近,只管乱箭齐发,万万不可出阵对敌!
曹臣:(白)丞相高见!
曹操:(白)众军,随老夫登高掠阵。
众人:(白)啊!
[“斜胡同”,曹操领众人下]
诸葛亮:(内白)军士们,催舟。
[船夫先上,诸葛亮,鲁肃随上,先“斜胡同”,后归正]
(唱西皮导板)
结成了孙刘盟,抗曹之阵。
(原板)定下了破敌策,火烧连营。
立军令三日限,雕领十万。
怎知我思良策,力挽乾坤。
鲁肃:(白)啊先生啊先生,前者,是你在都督帐中夸下海口,三日之内督造十万狼牙利箭。
如今两日已过,
怎么?你,你,你还有如此雅兴哪?
诸葛亮:(白)鲁大夫不必忧虑,山人自有妙策安排。
来
船夫:(白)有
诸葛亮:(白)船行至哪里?
船夫:(白)已到曹军阵前。
诸葛亮:(白)将船一字排开,缓缓而行。
(渐强,仓)众军击鼓呐喊!
[船夫后场归一排,随唱再回到“斜胡同”]
鲁肃:(白)孔明先生啊,你我至此,岂不是羊入虎口,自投(仓)罗网?
诸葛亮:(白)大夫哇
(唱西皮散板)鲁大夫莫慌乱,舟中梢(哇)待。
且看我施巧计,戏耍曹瞒。
[船夫“斜葫同”,诸葛亮,鲁肃同下。
“草人舞”,弓箭手暗上。
曲终,弓箭手暗下。
船夫从中“二龙出水”引诸葛亮,鲁肃从草人中携手而出至场中。
]
诸葛亮:(白)啊鲁大夫,你看这舟中之箭可有
十万?
鲁肃:(白)这……啊呀呀足足十万有余!啊先生,
你真乃好神算,好计谋,好大的胆量啊!
诸葛亮:(白)啊……
鲁肃:(白)啊……
诸葛亮:(白)这……
鲁肃:(白)这....
[诸葛亮,鲁肃相对大笑]
鲁肃:(唱)
(唱碰板)(台大台,台)
似这等巧计谋,世间少有。
破曹策惊天下,盖世奇谋。
诸葛亮:(接唱西皮摇板)
孙刘盟携手计,三分已(呀)定,
草船借箭,万古扬名!(下接第296页)
• 294 •
罗腾:队长,今天康晓星做手术,我们急着找信号给他打电话。
你看这……哎!(扭头懊恼地蹲下去)
队长:诶!你这是怎么啦,这就泄气了?你忘了我们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质人啊!
集体:对啊!
队长:不就是没信号吗,走,我们一起去虎跳崖。
黄林:什么?虎跳I?队长您的脚能行吗?
小伍:您确定吗?那可是最危险的山崖,那里难道有信号?
集体:对!队长,你不能去! 对,不能去!
队长:哪那么啰嗦,康晓星是不是我们的兄弟!
集体:是!
队长:他生命杳危我们是不是要给他最强劲的动力!
集体:是!
队长:走!(集体:走!)
【舞蹈展示:队员们艰难地在最原始的山路上爬行,有摔倒、有划伤〇但是他们更多的是相互支持】
第四场:队长、地质队员;虎跳崖;白天
胡哥:终于到了!天啊,都说到这里的路惊險无比,没 想到这么美!
罗腾:好啦,别看风景了,看看有没有信号啊!
胡哥:对啦!(拿手机出来举起来)还是没有啊!(回 头看看队长来了没)
(此时队长政±5{£)
队长:怎么样?有信号吗?
集体:摇摇头,没有。
队长:来大家把烟盒里的锡纸都拿出来(队长坐在地上)集体:锡纸?我这有,我也有!给队长……
队长,这包烟的纸有什么用啊。
对啊!难道可以反射信号?
呵呵,你以为是太阳能啊....
(上接第294页)
队长:你们这些年轻人就不知道了,我们过去老地质队人在野外如果没信号就会这样做。
来!过来你们看!
集体:这是做什么,有用吗,这个T以增强信号?
有没有用你们试一试就知道了。
队长:高度不够啊,看来咱们只能搭人梯了,来站我肩上。
黄林:不,从我身上上!(相互争抢)我们年纪轻从我身上上。
队长:你们都别争了。
还是我来吧。
我是老地质人,从我身上上。
集体:是(然后搭起人梯)(表演找信号)
磊子:有信号了!!喂!是晓星吗?
嫂子:哦,罗成,我是你嫂子!(正在医院的病房里)
磊子:嫂子啊,晓星情况怎么样了!
嫂子:医生说晓星现在心腎衰竭很严重,他马上要做手术了!你们給他加加油吧!
磊子:晓星,你一定要好起来,你听:
罗腾:晓星,我们等着你回来,加油啊!
毛坨:你记得吗,还欠我一顿饭的,别耍赖啊。
小伍:星哥,你答应过我的,这次任务完成后,你要做我的证婚人的。
队长:康晓星,你听着,你必须挺住,必须回来,我们 等着你。
集体:康晓星!加油!康晓星!加油!加油!加油!
咸们是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 斗为荣的地质人!
作者简介:
张景贤(1982-),男,湖南长沙人,工作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教育。
[两人唱腔后,“定相”做蜡像状。
小男孩“上场门”先上,横场穿行,边走边看,小女孩随上。
]
小男孩:(白)哇,这个故事真是太有意思啦!
小女孩:(白)是啊,现在你知道了吧!正是由于诸葛亮不仅聪明,还善于学习。
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又对敌人的心理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这才使“草船借箭”一 战成功!有了这件事,才使得孙刘两家结盟成功,为日后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小男孩:(白)哦,我明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还是要努力地学习。
只有掌握了各种各样渊博的知识,再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能做大事的人!
[上雜声响起〇]
小女孩:(白)上课啦’我们快走吧!
小男孩白)走,上课去喽!
[两人在尾声中手拉手蹦蹦跳跳下场,众人暗下。
剧终]
备注:
该剧荣获2016年北京市第十九届学生艺术节展演金奖;该剧荣获2016年第七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一等奖;该剧的结构框架和演出模式,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今后校园课本剧创作的基础样板。
作者简介:
丁展元(1975-),男,汉族,北京人,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大专学历,梨园世家,工武生,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二级演员。
第七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賽决赛■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