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

合集下载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涉及到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的解释。

一、依恋理论的解释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解释人际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埃恩斯沃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依恋需求,并通过形成依恋关系来满足这一需求。

依恋理论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以及失衡依恋。

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对亲密伴侣有信任感,能够自在地与他人建立互惠关系。

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则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和恐惧,回避型依恋者可能避免亲密关系,焦虑型依恋者则经常担心被抛弃。

失衡依恋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不一致的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特征。

二、依恋模型的解释除了依恋理论,依恋模型也为解释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提供了一种途径。

依恋模型主要关注人的内部工作模式和外部亲密关系之间的关系,并将依恋过程描述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依恋模型认为,个体的早期依恋经历对其形成内部工作模式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一个安全依恋的个体往往源自于在早期依恋关系中得到可靠的关爱和照料。

而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则可能在早期依恋关系中经历了不可靠或冷漠的对待。

三、依恋与亲密关系的影响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和情感具有深远影响。

一方面,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自尊和自信,他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稳定和满意的亲密关系。

另一方面,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更多的情感和行为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冲突等。

研究还表明,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对身体健康和生理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充满爱和支持的亲密关系可以降低压力水平,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相反,不良的亲密关系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和健康问题。

四、培养和改善亲密关系的建议为了培养和改善亲密关系,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对方,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质量的能力

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质量的能力

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质量的能力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亲密关系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依恋模式则被认为是亲密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形成,并在成年后继续对亲密关系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质量的能力。

一、依恋模式的类型1. 安全型依恋模式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通常有信任他人的能力,能够建立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

他们能够自主、合理地处理情感需求,并与伴侣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2. 焦虑型依恋模式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常常担心他人的接纳和注意,并表现出强烈的依赖需求。

他们可能对亲密关系过度依赖,且容易担心伴侣的背叛和远离。

3. 回避型依恋模式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倾向于独立自主,不愿意展示情感和依赖。

他们可能过度保护自己的隐私,并对亲密关系保持一定的距离。

二、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质量的关系1. 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影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能够建立稳定、和谐的亲密关系。

他们通常能够与伴侣共享情感,理解对方的需求,并积极地回应。

这种依恋模式有助于建立信任、共享支持,并提升亲密关系的质量。

2. 焦虑型依恋模式的影响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往往对亲密关系持有较高的期望,渴望得到伴侣的关注和爱。

然而,他们的过度依赖也会导致忧虑和猜疑,甚至可能对伴侣的行为进行过度解读。

这种模式可能会给亲密关系带来不稳定性和紧张感。

3. 回避型依恋模式的影响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倾向于独立和保持距离,他们可能不愿意与伴侣分享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这种态度可能削弱亲密关系的质量,导致伴侣之间的交流和信任减少。

三、改变依恋模式的能力虽然依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个体的婴幼儿期经历影响,但它并非完全固定不变。

个体在成年后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改变和调整自己的依恋模式。

1. 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个体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来调整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模式。

《依恋与亲密关系:情绪取向伴侣治疗实践》笔记

《依恋与亲密关系:情绪取向伴侣治疗实践》笔记

《依恋与亲密关系:情绪取向伴侣治疗实践》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依恋理论及亲密关系概述 (3)1. 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 (4)2. 亲密关系的定义与特点 (5)3. 依恋与亲密关系之间的联系 (7)三、情绪取向伴侣治疗的理论基础 (8)1. 情绪取向治疗的理论概述 (10)2. 伴侣治疗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 (11)3. 情绪取向伴侣治疗的核心原则与方法 (12)四、实践案例分析 (14)1. 案例一 (15)2. 案例二 (16)3. 案例三 (17)五、伴侣治疗中情感依恋的应对策略 (18)1. 识别并接受情感依恋的需求 (20)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与技巧 (21)3. 增进自我认知,提升情感自主性 (23)六、亲密关系中的情感管理与维护策略 (24)1. 情感管理的原则与技巧 (25)2. 维护健康亲密关系的策略与方法 (26)3. 增强双方情感连结的途径与方式 (28)七、总结与展望 (29)1. 本书主要观点总结 (30)2. 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与反思 (32)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33)一、内容描述《依恋与亲密关系:情绪取向伴侣治疗实践》是一本关于情感取向伴侣治疗的经典著作,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

本书首次出版于1969年,至今已成为心理咨询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目。

书中详细阐述了依恋理论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来帮助伴侣解决情感和亲密关系中的问题。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亲近对象的依恋模式会影响到我们的情感和行为。

这种依恋模式可以分为安全型、不安全型和混合型三种。

安全型的依恋者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应对策略;而不安全型的依恋者则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导致关系紧张和矛盾。

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以及伴侣的依恋类型,对于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情绪取向伴侣治疗实践中,治疗师需要关注伴侣之间的依恋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双方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依恋样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依恋样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依恋样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一种形式。

而依恋样式作为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亲密关系的形成、发展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样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一、依恋样式的概念依恋样式是人们在婴儿期建立起来的一种情感联系模式,影响着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期望、怀疑、依赖和信任等心理反应。

根据心理学家Ainsworth的研究,依恋样式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三种。

1.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愿意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表现出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和他人的可靠性。

他们具备较强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与伴侣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2.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倾向于对亲密关系持冷漠或回避的态度,他们相对独立,不愿意过多依赖他人。

这些个体常常担心被伴侣束缚,难以真正投入亲密关系。

3.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亲密关系抱有强烈的期待,他们常常担心被伴侣抛弃并表现出更强的依赖需求。

这些个体情感较为脆弱,容易感受到焦虑和不安全感。

二、1. 形成与发展阶段依恋样式在亲密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起到重要的作用。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能够顺利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他们通过情感表达与伴侣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

而回避型依恋者则较难真正投入亲密关系,常常会选择独处或回避亲密互动。

焦虑型依恋者则具有较强的依赖需求,但却频繁表现出不安全感,这可能会对亲密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困扰。

2. 亲密关系稳定性依恋样式还影响着亲密关系的稳定性。

安全型依恋者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挫折和冲突时,通常能够经历并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亲密关系的稳定性。

而回避型依恋者和焦虑型依恋者在面对亲密互动中常常表现出不健康的行为,如回避沟通或过度依赖他人,这可能导致亲密关系的不稳定和矛盾的加剧。

3. 满足需求与激情依恋样式对个体亲密关系中的需求满足和激情表达有着直接的影响。

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的关系解析

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的关系解析

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的关系解析亲密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起着重要的影响。

而依恋模式作为个体与亲密关系的基础,对于亲密关系的形成和维持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如何建立和培养良好的依恋模式以促进健康的亲密关系。

一、依恋模式的概念和类型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幼年时期与主要照顾者建立的情感纽带,在日后的亲密关系中产生的行为和情感模式。

研究发现,依恋模式可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在幼年时期得到了充分的爱和关怀,对亲近和离开都能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应对,对亲密关系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在幼年时期可能受到忽视或拒绝,他们倾向于避免亲密关系,并对依赖和亲密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在幼年时期经历了不稳定的关系,他们对亲密关系缺乏安全感,常常表现出过分依赖和焦虑的行为。

二、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的关系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依恋模式不仅影响个体选择亲密关系的对象,还会在亲密关系中影响其行为和情感。

1. 选择对象:不同类型的依恋模式会对个体选择亲密伴侣产生影响。

安全型者更倾向于选择亲密关系稳定的伴侣,而回避型和焦虑型者则可能选择与自己依恋模式相似的伴侣。

2. 亲密行为:依恋模式对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反应产生重要影响。

安全型个体表现出更多的亲密行为,愿意主动接近伴侣并表达关爱;回避型个体则更倾向于保持独立和距离;焦虑型个体则常表现出过度依赖和焦虑的行为。

3. 亲密满意度:依恋模式与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密切相关。

安全型个体往往能够建立稳定、健康的亲密关系,满足彼此的需求;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个体则更容易出现亲密关系的不满和冲突。

三、建立健康的依恋模式以促进亲密关系依恋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通过个体的努力和一定的干预来改变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建立和培养健康依恋模式的建议。

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分析其来源和对亲密关系的影响,有助于个体认识到不健康模式的存在,并引发改变的动力。

依恋与亲密关系伴侣沟通的七种eft对话

依恋与亲密关系伴侣沟通的七种eft对话

一、介绍依恋与亲密关系依恋是人类早期形成的一种情感连接模式,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恋爱关系中,依恋模式对伴侣关系的形成和持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密关系伴侣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连接。

有效的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维系健康的恋爱关系。

二、依恋与亲密关系交流的重要性1. 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不同的依恋模式会影响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和期望。

安全型依恋者更愿意寻求支持和表达情感,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者可能在交流中存在障碍。

2. 交流对亲密关系的重要性有效的交流可以促进伴侣之间的情感连接,增进理解和支持。

另交流不畅会导致误解和矛盾,甚至破坏亲密关系。

三、依恋与亲密关系伴侣交流的七种EFT对话1. 发现依恋焦虑在交流中,一方伴侣可能表现出焦虑的依恋模式,表现出对彼此关系的过分关注和担忧。

通过发现依恋焦虑的对话,可以帮助伴侣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并寻求支持。

2. 情感对接情感对接对话旨在增强伴侣之间的情感连接,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情感对接,伴侣可以更好地感知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增进亲密关系的质量。

3. 复述与共鸣复述与共鸣对话是指一方伴侣复述对方的情感体验,并表达理解和共鸣。

通过这种方式,伴侣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关注和支持,增进亲密关系的稳固性。

4. 梳理情感步骤通过梳理情感步骤的对话,伴侣可以共同探讨彼此的情感互动过程,找到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这有助于促进更有效的交流方式和更健康的亲密关系。

5. 探索情感体验通过探索情感体验的对话,伴侣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情感需求和期望。

这对于建立更加贴近和融洽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

6. 调整依恋模式在交流中,伴侣可以共同探讨自己的依恋模式,了解对方的期望和需求,并寻求共同的理解与调整。

这有助于促进更健康的依恋连接和更稳定的亲密关系。

7. 重塑亲密连接重塑亲密连接的对话旨在帮助伴侣建立更加紧密和深刻的亲密关系。

依恋样式对亲密关系稳定性的影响

依恋样式对亲密关系稳定性的影响

依恋样式对亲密关系稳定性的影响亲密关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

而依恋样式作为人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亲密关系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样式对亲密关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增进我们对于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依恋样式的概念与分类依恋样式是指人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一种特定方式。

根据经典的依恋理论,人们的依恋样式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种。

1. 安全型依恋样式:安全型依恋样式的人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信任、亲密和稳定。

他们对于亲密关系有着积极的态度,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对方的需求。

2. 回避型依恋样式:回避型依恋样式的人常常对亲密关系持冷漠态度,他们倾向于避免亲密接触和情感表达。

这些人通常对于依赖和亲密度感到不舒服,他们更喜欢单独处理问题而不愿意与伴侣一起解决。

3. 焦虑型依恋样式:焦虑型依恋样式的人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担心、恐惧和不安全感。

他们通常对亲密关系抱有依赖和需求,害怕被拒绝或被背叛。

二、依恋样式与亲密关系稳定性的关系依恋样式对亲密关系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安全型依恋样式的人倾向于建立稳定、健康的亲密关系,他们能够提供安全感和信任,使得双方更加融洽和谐。

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样式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却可能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扰。

1. 回避型依恋样式与亲密关系稳定性:回避型依恋样式的人常常避免与伴侣建立深度的情感联系,这在长期的亲密关系中容易导致疏离和冷漠。

他们更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缺乏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这种态度容易让伴侣感到被忽视和不被重视,从而对亲密关系产生不安全感,最终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

2. 焦虑型依恋样式与亲密关系稳定性:焦虑型依恋样式的人常常对伴侣的关注、回应和忠诚度产生过度的关注和担心。

他们容易感到不安全和不被爱,进而导致频繁的争吵和冲突。

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和行为常常让伴侣感到疲惫和压力,亲密关系的压力逐渐增加,最终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

心理咨询中的依恋理论:亲密关系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中的依恋理论:亲密关系与心理治疗

02
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
依恋类型的划分与特点
安全型
• 特征:信任、安全、自信 • 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稳定和满意
01
02
正文标题内容
焦虑型
• 特征:焦虑、依赖、敏感 • 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紧张和不稳 定
回避型
• 特征:回避、独立、冷漠 • 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疏远和冷漠
03
04
紊乱型
• 特征:矛盾、混乱、不稳定 • 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波动和不确 定
回避型依恋个体的心理 治疗案例
• 个体的依恋类型为安全型,心理 治疗需求较低 •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个体的认 知和行为,提高亲密关系的满意度
• 个体的依恋类型为焦虑型,心理 治疗需求较高 • 通过依恋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降 低个体的焦虑水平,提高亲密关系 的稳定性
• 个体的依恋类型为回避型,心理 治疗需求较高 • 通过家庭治疗和依恋疗法改善家 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个 体的亲密能力
依恋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性
理解个体心理问题的根源
• 通过分析个体的依恋类型,了解其心理问题的产生背景 • 为心理治疗提供方向
预测心理治疗的效果
• 依恋类型与心理治疗的关联性 • 预测个体在治疗过程中的适应和改变
指导心理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根据个体的依恋类型,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 • 提高心理治疗的效果
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的培养
• 通过依恋理论,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关系的质量
应用于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依恋理论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与依恋相关的心理疾病 • 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01

大学生情侣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_归因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情侣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_归因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情侣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_归因的中介作用大学生情侣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 归因的中介作用引言:大学是一个浪漫的年龄阶段,许多大学生在这个时期开始建立感情关系。

然而,他们的依恋风格和亲密关系的质量会对他们的感情稳定性和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情侣的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归因的中介作用。

一、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的关系:1. 成人依恋: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寻求安全感和依赖的需求方式。

研究发现,大学生情侣的成人依恋风格对他们的亲密关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安全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质量正向相关,而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质量负向相关。

2. 亲密关系质量:亲密关系质量是指情侣之间的信任、满意度、亲密感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表现。

研究表明,亲密关系质量与夫妻或情侣的幸福感和感情稳定性密切相关。

良好的亲密关系质量有助于提高感情的满足度和夫妻或情侣的幸福感。

二、归因对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归因是个体为了解释心理和行为事件而进行的对内和对外因素的解释。

大学生情侣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困难和冲突时,会进行归因,以揭示原因和寻找解决办法。

归因过程可以中介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

1. 归因类别:根据内外因素和稳定性、可控性的区分,归因可以分为内因归因、外因归因、稳定性归因和可控性归因等不同的类别。

内因归因主要指将困难和冲突归因于个体内在特质或行为,而外因归因则将其归因于外部环境和他人行为。

稳定性归因将困难和冲突归因为永久存在,而可控性归因则将其归因为可以通过个体行为来改变。

2. 归因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归因在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之间扮演着中介的角色。

例如,当大学生情侣面对困难和冲突时,安全依恋者倾向于进行可控性和内因归因,他们更愿意主动解决问题,不会将责任全部归因于对方。

这样的归因方式有助于改善亲密关系质量,增强彼此的沟通和理解。

相反,回避依恋者和焦虑依恋者倾向于进行外因归因和稳定性归因,他们容易将困难和冲突归因为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并认为这些问题无法解决或长期存在。

心理学与依恋关系理解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

心理学与依恋关系理解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

心理学与依恋关系理解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依恋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且普遍的关系之一,较早由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埃文斯-鲍尔比提出。

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关联。

一、依恋模式的概念与分类依恋模式是个体根据早期的亲密关系经验,形成的对自身和他人的期望与反应方式,通常可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三种类型。

安全依恋者相信自己可以依靠他人,在需要时寻求和接受他人的支持;回避依恋者倾向于回避亲密关系,独立自主的特点较突出;而焦虑依恋者则对亲密关系持不安全的态度,害怕被拒绝和被遗弃。

二、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1. 安全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安全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信任、亲密和支持。

他们能够与伴侣产生较好的情感互动,享受到稳定而满意的关系,相对较少出现争吵和冲突。

2. 回避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回避依恋者常常独立自主,并避免与伴侣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

他们可能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冷漠、疏离和远离的行为,难以与伴侣建立情感的联系。

3. 焦虑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焦虑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依赖他人的特点。

他们可能对伴侣的关注和回应有较高的需求,并担心被抛弃或被忽视。

三、依恋模式的形成与发展1. 早期亲密关系经验:个体早期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经验是依恋模式的主要塑造因素。

如果个体在婴幼儿时期获得稳定、关怀和温暖的关系,有助于建立安全依恋模式;相反,若与主要照顾者的关系不稳定、冷漠或虐待,可能导致回避或焦虑依恋模式的形成。

2. 内在工作模型:依恋模式建立后,个体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工作模型,用于解释和预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这一工作模型影响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反应和选择。

四、心理学在依恋关系中的应用1. 情侣关系咨询:心理学家可通过评估夫妻或伴侣的依恋模式和互动方式,提供针对性的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改善关系、解决问题和增进亲密。

成人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的关系

成人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的关系

成人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的关系亲密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健康而稳定的亲密关系可以带给我们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而成人依恋风格则会对亲密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成人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关系,并重点讨论其影响机制。

一、成人依恋风格的概念及分类成人依恋风格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的特定行为模式和情感态度。

根据约翰·鲍尔比和Mary·梅恩的理论,成人依恋风格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三种类型。

1.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对亲密关系抱有信任、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他们相信自己和伴侣会互相支持和理解,并且能够与伴侣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

2.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倾向于远离亲密关系,不愿意过多的接近和依赖他人。

他们通常对亲密关系持怀疑和疏离的态度,更关注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亲密关系带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他们担心伴侣的不忠、拒绝和离开,并且需要不断地得到伴侣的关注和肯定来消除内心的不安。

二、成人依恋风格对亲密关系的影响1. 影响情感表达与沟通: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与伴侣进行有效的沟通。

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不善于表达情感,害怕与伴侣产生过多的情感依赖。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表现出过度需求和依赖,造成亲密关系的不稳定。

2. 影响信任与依赖: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建立起信任感,并且能够主动依赖伴侣。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会避免依赖他人,难以建立起持久和稳定的信任关系。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对伴侣过度依赖,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

3. 影响冲突处理与亲密度维持: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擅长处理冲突,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妥协来解决问题,从而维持亲密关系的稳定。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容易回避冲突,导致问题无法解决,亲密关系受到损害。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过度关注冲突,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

关系概念名词解释心理学

关系概念名词解释心理学

关系概念名词解释心理学
在心理学中,关系概念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心理联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系概念名词解释:
1. 依恋:依恋是指个体对其他人或物品的依赖和信任程度。

依恋可分为安全型、回避型、抵抗型和矛盾型四种类型。

2. 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之间存在深厚的感情连接,能够分享内心想法和感受,而且能够相互支持和依靠。

3. 社交支持:社交支持是指来自他人的帮助、关怀和鼓励,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4. 情感智力:情感智力是指个体在处理和表达情感方面的能力。

情感智力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调节、社交意识和社交技能等方面。

5. 自尊: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价值的评估和肯定程度。

自尊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感状态。

6. 同理心:同理心是指个体能够理解并共情别人的感受和情感状态。

同理心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护。

心理学中的依恋与亲密关系研究

心理学中的依恋与亲密关系研究

心理学中的依恋与亲密关系研究依恋和亲密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主题。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人类依恋和亲密关系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和亲密关系研究,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

一、依恋理论的发展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与特定重要人物建立情感纽带的需要,这种纽带被称为“依恋”。

依恋行为最初在早期儿童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和理论解释。

1. 安全依恋安全依恋是依恋理论中的一种关键类型。

安全依恋的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信任和依赖程度较高,他们相信自己在需要时可以从亲密关系中得到支持和安慰。

安全依恋的形成受到早期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关怀和回应的积极影响。

2. 不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包括两种类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人们倾向于避免亲密关系,不太愿意表达需要和情感。

焦虑型依恋的人们则表现出过分的担心和依赖,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较高。

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亲密关系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亲密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安全感和满足基本的人际需求。

它们也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和情感依附。

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密关系与许多积极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结果相关联。

例如,亲密关系可以降低压力水平、改善心理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症状,以及提供恢复和康复的支持。

三、依恋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关系依恋与亲密关系密切相关,依恋风格可以影响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行为。

安全依恋的人们通常更能够建立和维持稳定和满意的亲密关系,而不安全依恋的人们则可能面临各种挑战。

1. 亲密关系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的个体更有可能拥有稳定和持久的亲密关系。

他们能够建立更好的情感纽带,从而更好地应对关系中的困难和挫折。

2. 依恋与冲突解决依恋风格还与亲密关系中的冲突解决方式相关。

想改善与伴侣的亲密关系,最好了解一下依恋类型

想改善与伴侣的亲密关系,最好了解一下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张俊杰,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用户体验研究者之前回答了一个问题:男朋友对我态度冷淡,应该怎么办?发现许多朋友对其中的亲密关系测验很感兴趣,而且测完之后发觉自己属于非安全型依恋,来具体询问怎么办,所以特别整理了早先所学,尽量通俗易懂地从依恋的概念、儿童的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依恋类型三个方面来说明我们如今的依恋类型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的,最后,稍加探讨如何转变依恋类型。

依恋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 lby ,1969)提出的,他在洛伦兹(Konrad Lorenz)的研究(婴儿对母亲的印刻理论)和哈洛(Harry Harlow )的实验(幼猴尽管由铁丝做的母猴喂养,但却寻求依偎于有绒织物的母猴)的基础上,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

鲍尔比提出依恋这想改善与伴侣的亲密关系,最好了解一下依恋类型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了解的依恋的基本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依恋类型这个概念又是如何提出的。

儿童的依恋类型说到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就不能不提到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该实验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 Ainsw orth & 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

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依恋关系类型与亲密关系问题关联分析

依恋关系类型与亲密关系问题关联分析

依恋关系类型与亲密关系问题关联分析依恋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它对于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研究,依恋关系类型与亲密关系问题存在一定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依恋关系类型与亲密关系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一、依恋关系类型依恋关系类型是指个体在关系中表现出的情感依附样式,主要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于他人的信任度较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建立亲密关系,并保持稳定的情感连接。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倾向于独立自主,对于他人的依赖度较低,常常回避亲密关系的建立。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于他人的依赖度较高,但同时又存在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对于亲密关系问题表现出较大的焦虑和不安。

二、依恋关系类型与亲密关系问题的关联1. 安全型依恋与亲密关系问题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建立亲密关系时,通常表现出较高的信任和稳定性。

他们倾向于理解他人的需求,并积极为对方提供支持和关爱。

因此,安全型依恋的人更容易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并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关系中的问题。

2. 回避型依恋与亲密关系问题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在亲密关系中通常表现出回避和独立的特点。

他们不太愿意去依赖他人,也不太愿意展示自己的情感。

因此,回避型依恋的人在处理亲密关系问题时可能会避免表达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3. 焦虑型依恋与亲密关系问题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于亲密关系问题表现出较高的焦虑和不安。

他们对于他人的反应和回应较为敏感,常常担心被拒绝或被遗弃。

因此,焦虑型依恋的人在处理亲密关系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过度的焦虑和冲动,导致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三、依恋关系类型与亲密关系问题关联的原因1. 早期经验的影响个体的依恋关系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早期的亲密关系经验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人通常在早期得到了充分的父母关爱和支持,形成了安全感。

而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经历了不稳定或不安全的亲密关系,导致他们在建立亲密关系时表现出不同的依恋样式。

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类型

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类型

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类型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类型1、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可以很安心地与人亲密,并建立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关系。

不担心被抛弃。

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认为自己值得爱,他人也值得爱和信任。

2、痴迷型(低回避,高焦虑)渴望与人亲密,又怀疑对方并不想和自己亲密,很担心失去,有强烈的情感依赖和饥渴。

会做许多努力以获得关注和爱。

对自己的评价消极,觉得自己低价值、不值得爱。

总想努力得到他人的赞许,寻求认同。

容易感觉被误解和不被重视,对别人的负面评价非常敏感,喜欢夸大负面信息,让自己更加焦虑。

常处于怀疑、又爱又恨、拿不起放不下的矛盾中。

人们常说的“作女”大多出现在这种类型。

3、疏离型(高回避、低焦虑)回避亲密接触,难以信任和依赖对方,追求独立,因此容易让爱人陷入焦虑。

对负面情绪和信息有回避倾向。

往往在关系还没进展就开始退缩,觉得对方不可靠,亲近他们的企图会让他们紧张。

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自认为有价值,觉得自己可以不需要依赖他人,因此不太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

他们希望和爱人保持清晰的边界,反对依靠。

不需要对方为自己付出什么,因为他们也不打算有所报答。

出现冲突的之后会拒绝一切沟通。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寻求的是个人的满足和期望。

人们常说的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男人,最容易出现在这种类型。

4、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内心期待亲密关系,但因害怕受伤,而表现出犹豫和抗拒。

既想依赖又希望独立。

这种对依赖的抵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消极,怕被拒绝,或担心自己离不开对方,因而避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又担心被抛弃,时常感到恐惧。

爱人不在身边时不安,爱人在身边又有点厌烦。

在亲密关系中,希望有掌控感、自我价值的证明感,追求平静与轻松。

与爱人有冲突时,他们更喜欢以间接方式表达不满,如疏远冷淡。

他们也容易做“爱的逃兵”,想做先放手的人,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和被控制的感觉。

亲密关系中的依恋风格

亲密关系中的依恋风格

亲密关系中的依恋风格亲密关系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关系,它涉及到个体之间的情感依存、安全感和归属感。

而亲密关系的依恋风格则是影响这种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风格,并分析其对关系的影响。

依恋风格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对他人的依赖方式和期望。

心理学家鲍尔比和鲍尔比(1978)提出了将依恋风格划分为四种类型的理论模型,即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恐惧型依恋。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四种依恋风格。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积极的依恋风格,表现为个体对亲密伴侣持有信任、依赖和归属感。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一般对自己和伴侣都具有积极的认知,能够充分享受亲密关系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他们通常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能够回应伴侣的需求。

回避型依恋是一种消极的依恋风格,表现为个体对亲密伴侣的回避和逃避。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往往不愿意在关系中展示自己的情感需求,他们习惯将自己保持在独立和独立的状态。

他们对亲密关系持有疑虑和不信任的态度,常常以冷漠和远离来应对关系中的问题。

焦虑型依恋是一种焦虑和担忧的依恋风格,表现为个体对亲密伴侣的情感需求感到不安全和忧虑。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自己和伴侣都持有负面的评价,并且对关系发展和稳定性存在过度的担忧。

他们经常需要寻求他人的验证和安慰,对伴侣的过度依赖容易导致关系的不稳定。

恐惧型依恋是一种同时具备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特征的复合型依恋风格。

恐惧型依恋的个体既害怕与伴侣产生亲密关系,又害怕被伴侣抛弃或伤害。

他们对自己和伴侣都持有负面的看法,并且常常表现出情绪的不稳定和冲突的态度。

恐惧型依恋的个体往往陷入关系中的矛盾和紧张之中。

不同的依恋风格对亲密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能够建立稳定和满意的关系,他们更有可能体验到亲密关系带来的幸福和满足。

而回避型、焦虑型和恐惧型依恋的个体则更容易陷入关系中的问题和冲突。

了解自己和伴侣的依恋风格对于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亲密关系非常重要。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的依恋和亲密关系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的依恋和亲密关系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的依恋和亲密关系人类的依恋和亲密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主题,它可以被解释和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心理学。

心理学通过对人类情感和行为的研究,探索了依恋和亲密关系的背后机制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以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这一主题。

首先,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的依恋和亲密关系是在早期童年时形成的。

根据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因斯沃斯的研究,人类的依恋关系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混乱型四种类型。

而这些不同类型的依恋形成于婴儿时期和母亲(或主要保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早期的亲密关系,婴儿学会了信任他人、建立情感安全感,进而发展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其次,依恋和亲密关系在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婴儿期到成年期,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依恋和亲密关系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建立积极、健康的亲密关系,而回避型、焦虑型和混乱型依恋的个体则更容易陷入不健康的亲密关系。

此外,心理学家还探讨了依恋和亲密关系的心理机制。

依恋与情感的关系密切相关,而情感又是依赖于神经系统的活动。

大脑中的托马斯-马斯洛德回路被认为是人际互动、依恋和情感等多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

托马斯-马斯洛德回路包括大脑的前额叶、杏仁核和海马等区域,这些区域与情感的产生和处理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些区域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了人类依恋与亲密关系形成和维持的神经基础。

最后,心理学对于依恋和亲密关系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实际应用。

例如,根据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因斯沃斯的理论,临床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帮助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建立更安全的亲密关系,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此外,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情感焦点治疗,也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更健康的亲密关系。

综上所述,心理学对于人类的依恋和亲密关系的解释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力。

通过对早期童年时期亲密关系的研究,心理学家们探索了人类依恋形成的机制。

亲密关系依恋类型与满意度

亲密关系依恋类型与满意度

亲密关系依恋类型与满意度亲密关系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亲密关系的依恋类型对关系的发展和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以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亲密关系依恋类型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不同依恋类型对满意度的影响。

一、引言亲密关系对人类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带来支持、理解与安全感。

而亲密关系的依恋类型则决定了人们对关系的认知与行为方式。

依据爱弗森博士提出的依恋理论,人们可以被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类型。

下面将对每种依恋类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二、安全型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通常能够与他人建立稳固而互信的关系。

他们相信亲密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够主动寻求支持和交流,并且对自己和他人都保持着较高的信任感。

这种依恋类型的人往往能够享受到较高的满意度,因为他们与伴侣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都相对顺畅。

他们能够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且不容易陷入冲突和争吵之中。

三、回避型依恋类型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对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和情感表达持保留态度。

他们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行动,常常避免与伴侣产生过多的情感纠葛。

他们会选择回避掉重要的议题和冲突,甚至远离关系中的亲密接触。

这种依恋类型的人在关系中往往表现冷漠和被动,因此与伴侣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相对缺乏,会降低满意度。

四、焦虑型依恋类型焦虑型依恋类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充满焦虑和不安。

他们经常担心伴侣会离开或背叛自己,对于得到对方的爱和关怀有着强烈的需求。

他们常常过分关注伴侣的行为和言语,容易产生嫉妒和猜疑。

这种依恋类型的人在关系中往往表现得过于依赖和求证,由于缺乏安全感,他们对关系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五、依恋类型与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亲密关系依恋类型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机制来解释:1. 互动与支持: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通常能够积极投入到亲密关系中,并给予伴侣足够的支持和关怀。

这种积极的互动方式能够增加满意度。

2. 沟通与理解: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在沟通和交流方面相对较好,他们能够理解和倾听伴侣的需求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恋类型和亲密关系
一、依恋理论
依恋类型的理论是基于人
们是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
找爱。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一有
了伴侣,就会变得粘人?或者
为什么你不能长久地保持一段
亲密关系?最新研究发现在亲
密关系中我们的行为方式是由
自己的“依恋类型”预先决定
的。

识别出自己是“回避型的
人”、“焦虑型的人”或者是“安全型的人”,你就能找到完美的配偶、改善你的亲密关系。

每个人-不管是刚刚开始约会的人还是结婚已40几年的人-都可以归类到这三个类型里。

了解你属于哪个类型,你就可以以新的视角观察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及身边周围人的行为。

如果你是单身,正在寻找爱情,那么了解“依恋类型”可以帮助你找到合适的伴侣;或者,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亲密关系,这也会有助于你理解你在关系中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

不管你现在是何种状态,你将开始经历改变,向着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进行改变。

依恋理论的根据是人们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找爱。

尽管我们生活在推崇独立的文化氛围里,但是真理胜过一切:人们发现拥有良好亲密关系的人生活地更健康、寿命更长。

靠近某个特殊的人的需要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大脑有个叫作“依恋系统”的生物机制,它包含情绪和行为,他们会确保我们能和爱人紧密呆在一起。

依恋系统向我们解释了当一个孩子和他/她的妈妈分开,为什么会变得紧张不安、发狂地到处找妈妈或者无休止地大哭,直到妈妈回到他/她身边。

这个依恋系统也说明了我们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方式。

然而尽管我们都拥有这种依恋需要,但是我们表现出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上世纪60年代,试验发现婴儿要么属于“安全型”、要么属于“焦虑型”、要么就是“回避型”。

如果一个“安全型”婴儿的妈妈离开房间,他马上就哭起来,但妈妈一旦回来,他就能冷静下来,又开始玩起来。

“焦虑型”婴儿则显得忧虑,而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一边推开妈妈,一边掉眼泪。

最后,对于“回避型”婴儿,当妈妈离开房间,再返回时,他的表现是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但是试验表明他的心律和压力水平(荷尔蒙、皮质醇)升高。

目前研究也发现当成年人进入亲密关系时,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行为和婴儿非常地相似。

我们是哪种“依恋类型”的人(依恋类型的形成取决于抚养方式和成年后的经验)决定了我们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表现。

基本上来说,安全型的人对情感亲密很自在,一般热情和忠实。

焦虑型的人渴求情感亲密,常常沉溺于亲密关系,担心伴侣是否爱他们。

回避型的人则视情感亲密为自我独立的丧失,会和伴侣保持距离。

二、判断你依恋类型
通过运用依恋理论,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看起来不再令人迷惑和复杂,而是相当地具有预测性…。

所以,你是哪个类型的人呢?
1.焦虑型的人
你拥有获得美好的亲密关系的能力。

但是你常常害怕伴侣不希望和你一样想保持亲密。

你在亲密关系中消耗了大量情绪能量。

你对伴侣情绪上的任何小变化都很敏感,过于个人化地理解伴侣的行为。

你担心不能按时地收到伴侣的信。

当你觉得伴侣远离自己时,你就会做以下的事情来表达你的焦虑:
A.等电话的时候,不停地打电话、发短消息或是发e-mail,在他的办公场所闲逛期望能碰到他;
B.当他回电话或是回家时,你却忽视他以惩罚他,当他说话时或是离开房间时,你露出难以置信
的目光。

C.威胁着要离开,心里却希望他挽留你;
D.和伴侣谈起其他的男人,让他嫉妒。

以上这些都是过度敏感的依恋系统的信号。

在你从伴侣那里得到明确的迹象表明你们的亲密关系很安全之前,哪怕是一点有什么不对劲的信号,都会让你非常紧张,不能平静下来。

2.回避型的人
保持独立性对你而言很重要,所以你常常选择自由而不是情感亲密。

当你想要接近别人的时候,你会因为太亲密而感觉不自在,所以你试图让伴侣保持在一臂之遥。

你不会花很多时间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对方拒绝。

你不会向伴侣敞开你的心扉,所以他们常常抱怨你疏远冷漠。

在亲密关系中,对伴侣控制你或侵犯你的迹象,你常常保持高度警惕。

不管你是单身或正拥有一段亲密关系,你总是使用各种各样的“去活化策略”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些策略包括:
A.说“我还没有准备好承诺”-但是已经和伴侣相处,有时已经好几年了;
把焦点放在伴侣的缺点上:他讲话的方式、他的穿着等等;
B.渴望前任伴侣或者等待真命天子;
C.和别人调情,把不安全感带进亲密关系中;
D.不会说“我爱你”-却暗示你对对方有感觉;
E.当亲密关系很顺利的时候突然离开(如约会后不打电话);
F.缔结不可能的亲密关系,比如和已婚男人;
G.避免身体接触-比如,不想和对方睡一张床、不想做爱、走在伴侣前面好几步。

如果你是回避型的人,你就会使用以上这些策略,确保你爱的人不妨碍你的自由。

但是,最终有一天,这些策略会阻碍你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

3.安全型的人
你在亲密关系中很自然地就表现为热情和忠实。

你享受情感的亲密,而不会过度担心亲密关系。

你冷静地处理事情,有效地表达你的情感,善于读懂对方的情绪信号。

你和配偶分享你的成功、告诉对方你遇到的困难,并且在他需要的时候,你能够支持他和他站在一起。

你是:
A.一个很棒的冲突调解人-在冲突中,你不会自我保护,也不会惩罚伴侣,而是很快地宽恕对方;
B.思想灵活-愿意作出改变、回应对方的需求;
C.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敷衍了事;
D.享受亲密和性。

我们可以从你的处世方法中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这不意味着你所有亲密际关系都是完美的。

由于你更容易地容忍对方长期的坏行为,让对方享受怀疑的好处,所以你会拥有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

三、你的伴侣属于什么依恋类型呢?
了解依恋类型知识不仅会改变你观察你刚刚认识的人的方式,也可以让你意外地了解到现在的伴侣。

你将不再自问:“为什么他总是把我推得远远地?”而会说:“这根本和我没关系-他仅仅是因为太亲密了而感觉不自在。

”相似地,在不适合自己的人身上你将会花很少时间和精力。

他向我发出了矛盾的信息?他说了“当我们住在一起时”之类的话,但是行动上却在表明好象我们没有未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是回避型的人。

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暴露了自己的一切信息-这就要看你有没有睁大你的眼睛。

以下是判断伴侣属于哪类依恋类型的一些信息:
焦虑型伴侣:需要很多的亲密;表达不安全感-担心被拒绝;如果没有在亲密关系里,会不开心;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兴趣,敷衍了事。

他也很难说清楚究竟是什么困扰着他。

期待你去猜;他怀疑你是不忠诚的。

回避型伴侣:在亲密关系中发出矛盾的信息;非常看重他/她的独立;贬低你(或是前任伴侣)和使用距离策略-情感上或是身体上。

他也不信任你,害怕被对方利用;他不说清楚自己的意图,谈论你们之间的事情很困难。

安全型伴侣:可信、可靠;和你一起做决定;对亲密关系有变通的看法;很好地就亲密关系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沟通。

也能在争论中让步、妥协,不害怕承诺、不害怕依赖,也不敷衍了事。

四、如何改善亲密关系呢?
了解自己是哪种依恋类型的人,你将会更好地了解到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你幸福。

不要为这样的需求辩解。

与通俗约会指南相反,说出“我需要一个永远支持我、能让我依靠的伴侣。

”大方地表露心迹并没有什么不妥。

而回应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检验未来伴侣目前和未来满足你的需求的能力。

如果你是焦虑型的人或是回避型的人,毫无疑问地有些事情你应该做,有些事情你则不应该做。

如果你拥有一段亲密关系,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而要花点时间想想原因:为什么对方没有回电话或者晚回家。

惊人的发现,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在他们的人生中的某个阶段都会被诊断为焦虑。

研究表明回避型的人和焦虑型的人常常互相吸引,但是他们却会加剧彼此的症状,陷入无穷竟的循环中:焦虑型的人不停地试图靠近回避型的人而后者则越逃越远。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能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但是他们需要努力解决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通常而言,焦虑型的人和回避型的人和安全型的人相处地很好。

如果你是焦虑型的人,一开始你会觉得安全型的人无趣,因为他们不能让你的心情高潮迭起,但他一直在你周围,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深陷甜蜜的亲密关系中。

如果你是一个回避型的人,你需要练习信赖别人,给别人一个机会,而不是吹毛求疵,把别人推得远远的。

不要将美化前任伴侣,也不要等待完美的真命天子。

允许自己可以和别人靠得近一点。

支持你的伴侣,他们不总是有那么多的需求,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独立。

虽然我们可以从安全型的人那里学到好很多东西,但不是说他们的亲密关系就完美无缺了。

有时候他们过于容忍焦虑型或回避型伴侣的行为。

然而,大多数时候安全型的人对他人有着奇迹般地影响,因为他们能做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人所想做的事:给予伴侣爱和安全感、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能让他们的伴侣走开后,幸福地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