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
•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 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 “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 1951年前后,党内形成了共识。在过渡的时间上:用15 年到20年时间;在转变条件上:“先建设、后改造”; 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 了的时候,再“一举过渡”。
15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
–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 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 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 路的要求。
–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合理调整工商 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 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 家资本主义形式。
11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 举。社会主义建设是指实现国家的工 业化,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总路线体现了建设和改造的紧密结合, 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 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12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
• 建设和改造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 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 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3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 1.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 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 第一,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1952年,工 业生产恢复到解放前最高水平,但生产水平仍然 很低,工农业总产值仅827亿元,现代工业只占 工农业总产值的28%,钢产量仅135万吨,棉布每 人平均仅约9米,至于汽车、飞机、拖拉机、机 车车辆、重型和精密机械工业,以及国防工业, 则完全没有。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新 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 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949-1952:主要矛盾是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同 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遗留问题。
–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 会主义过渡。
16
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中,毛泽东加上了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 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 的经济基础”的内容。“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 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 识。
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成分
•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 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7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 • 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 1952年,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毛泽东和党中 央对原来的设想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新的 发展形势,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已经成为必要并有实现的可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时机已经到来,于是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 步骤问题。
9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 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 过渡,这是酝酿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
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速写
3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Hale Waihona Puke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4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953-1956: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主 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 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 第二,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 第三,经济上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 – 第四,文化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
– 第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政治上的遏 制和经济上的封锁,特别是美国与我们实际上处 于军事对峙状态。不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不仅无法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广大劳动人民 不能摆脱贫困状态,而且也无法巩固人民政权、 抵御帝国主义侵略。
14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 2.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同时对个 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因为,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 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不能适应工业化的 需要。
– 第一,个体经济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 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 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 品的市场。
–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工业资本比重小,缺乏 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 进工业化的发展。
– 第三,在私营企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 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之间,以及私营企业内部资 本家与职工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
•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党在过 渡时期的总路线。
• 1953年12月,形成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
10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 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
•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 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 “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 1951年前后,党内形成了共识。在过渡的时间上:用15 年到20年时间;在转变条件上:“先建设、后改造”; 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 了的时候,再“一举过渡”。
15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
–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 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 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 路的要求。
–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合理调整工商 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 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 家资本主义形式。
11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 举。社会主义建设是指实现国家的工 业化,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总路线体现了建设和改造的紧密结合, 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 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12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
• 建设和改造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 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 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3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 1.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 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 第一,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1952年,工 业生产恢复到解放前最高水平,但生产水平仍然 很低,工农业总产值仅827亿元,现代工业只占 工农业总产值的28%,钢产量仅135万吨,棉布每 人平均仅约9米,至于汽车、飞机、拖拉机、机 车车辆、重型和精密机械工业,以及国防工业, 则完全没有。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新 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 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949-1952:主要矛盾是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同 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遗留问题。
–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 会主义过渡。
16
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中,毛泽东加上了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 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 的经济基础”的内容。“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 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 识。
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成分
•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 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7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 • 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 1952年,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毛泽东和党中 央对原来的设想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新的 发展形势,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已经成为必要并有实现的可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时机已经到来,于是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 步骤问题。
9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 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 过渡,这是酝酿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
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速写
3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Hale Waihona Puke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4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953-1956: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主 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 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 第二,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 第三,经济上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 – 第四,文化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
– 第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政治上的遏 制和经济上的封锁,特别是美国与我们实际上处 于军事对峙状态。不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不仅无法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广大劳动人民 不能摆脱贫困状态,而且也无法巩固人民政权、 抵御帝国主义侵略。
14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 2.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同时对个 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因为,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 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不能适应工业化的 需要。
– 第一,个体经济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 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 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 品的市场。
–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工业资本比重小,缺乏 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 进工业化的发展。
– 第三,在私营企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 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之间,以及私营企业内部资 本家与职工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
•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党在过 渡时期的总路线。
• 1953年12月,形成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
10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 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