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3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3]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3]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d105dd7cd184254a35359c.png)
而获得了一个经济学家所能获得的所有荣誉:第一
个克拉克奖章获得者(1947年);第二个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得者(1970年);他曾是美国经济学会会
长(1961年),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51年),国
际经济学会会长(1965——1968年)以及其他许许
多多奖励和荣誉。
2021/2/8
-
42
萨缪尔森为人谦逊,曾把前辈们比喻为 牵引他的火车头。他学识渊博,精通经济学、 数学、历史等,是第一个对经济学进行定量 分析的经济学家,并对其他学科也有自己独 到的见解。萨缪尔森充满活力、才华横溢, 到1938年发表的文章数量达到每年5篇,这 样断断续续地维持了半个世纪。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
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
2021/2/8
-
3
一、两个基本概念
(一)要素禀赋(fa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 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判断一国要素禀赋有两种方法:
2021/2/8
-
24
思考题
1.要素禀赋的差异会使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 形状不同。
(1)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会导致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有不同的形状?
(2)在赫_俄模型中,赫和俄做了哪些假设来防止 (1)中的情形发生?
(3)在无贸易条件下,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的原因会 导致两国相对商品价格产生差异?
2021/2/8
2021/2/8
Paul A. Samuelson,
-
1915-2009
41
人物介绍: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1915-)
萨缪尔森于1915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获
国际经济学高教版国经课件ppt

本章结构
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关税的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1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其他非关税壁垒
❖ 自愿出口限制 ❖ 歧视性公共采购 ❖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口商品的数量。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13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图7-4
14
❖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 额Q3Q4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 费者剩余减少(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7-2
7
❖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 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 积e;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 这些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 、净福利 效应等。
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关税的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1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其他非关税壁垒
❖ 自愿出口限制 ❖ 歧视性公共采购 ❖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口商品的数量。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13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图7-4
14
❖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 额Q3Q4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 费者剩余减少(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7-2
7
❖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 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 积e;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 这些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 、净福利 效应等。
黄卫平 国际经济学 第二版 第三章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课件

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A国对Y品需求因价格上升 而下降,导致供大于求,
A国 Y品价格下跌;
最终国际贸易价格回到原
O
X3 X1 X2 X
来均衡点。
提供曲线的价格自动恢复机制图解
国 际
经 济 学
提供曲线及其分析
(三)提供曲线的理论基础:一般均衡论
提供曲线的理论核心是建立在边际效用理论基础 上的,本质上解释的是价格决定而非价值决定。 供求是影响价格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忽视价格 背后价值的决定。
L
HB
生产相对于E点 消 费相对于原点 国内 价格线Ta 、Tb Ta = Tb = OT
X产品:
A国出口FD=B国进口
X
LH Y产品:
B国 A国进口CJ=B国出口 国际G交M换比率:
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Tb
OT斜率 =LH/GM =FD/CJ
国 际
经 济 学
提供曲线及其分析
四、对提供曲线的评价
(一)提供曲线理论的三个条件(供求决定价格)
国 际
经 济 学
T4 T3T2 T1
提供曲线及其分析
Y O
按同样方法,令生产扇与 另一条效用无差异曲线Ⅱ 相切,同时向右上方移动, 可以画出第二条贸易无差 异曲线。
同理,可得出T1、T2、 T3……。
在第一和第四象限同样画
X
出一族贸易无差异曲线。
两族贸易无差异曲线方向
正好相反。
经济含义:针对不同福利 水平的进出口组合情况。
国 际
经 济 学
相互需求方程式
价格射线离哪个国家的国 内价格比率线越近,则该 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 益便越小。
射线离哪国的国内价格线 越远,则该国加入国际贸 易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国际经济学课件03

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代表作品:《经济学原理》
提供曲线 Offer Curve
又称相互需求曲线,它表示在一系列的国际
价格或贸易条件下,一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 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的数量。
评价:
首次引入数学方法;未突破相互需求理论
国际经济学 杨晓静
23
国际交换比例的确定
原国内交换比例:美国为1:2/3,中国为1:2 开放后,美国生产和出口小麦,中国生产和出口布
代表作品:1817年《政治经济学 及赋税原理》
背景 内容:举例、概括 模型 评价
国际经济学 杨晓静
David Ricardo (1772-1823)
12
理论内容
▪ 举例:
• 已知:劳动投入量(人时) 英国
葡萄牙
呢绒
100
90
酒
120
80
• 分析:哪国在哪种产品上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 英:呢绒;葡:酒
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劣取轻
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则都会从中受益。
国际经济学 杨晓静
14
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 基本概念
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 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对价格
▪ 封闭状态下的生产消费均衡 ▪ 自由贸易下的生产消费均衡
国际经济学 杨晓静
15
封闭状态下的生产消费均衡
QW
L/ ALW
0
国际经济学 杨晓静
国际经济学 杨晓静 20
内容
国家
产出
美国
中国
小麦 6 1
布 国内交换比例
4
1:2/3
2
1:2
▪ 国际交换比例以贸易前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为限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_OK

10
世界生产
(100,50) 多(15,18)
世界2消004年费9月
(100,50) 多(15,18)
10
绝对利益的评价
•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 • 否定重商主义的观点,提出一国财富的新标准 • 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 未解释在产品生产中都居于有利或不利地位国家是否可以参与国际贸易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
(本科) 授课教师:董虹
2004年9月
2021/9/2
1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交往 • 开放经济的一般经济规律 • 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活动 • 国际范围内的合作和竞争 • 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有效配置 • 实现各国福利的增加
2004年9月
2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国际贸易纯理论 • 国际贸易政策 • 要素国际间流动 • 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 跨国公司 • 经济发展 • 国际经济秩序
• 国际收支 • 汇率决定 • 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
2004年9月
3
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相结合 • 理论和政策相结合 • 吸收和评价相结合
要素要被充分利用 • 完全竞争市场 • 规模报酬不变;无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2004年9月
13
比较优势的分析
单位时间
小麦
所生产的 产品数量
(蒲士耳)
布 (码)
比较优势 的产品
A国
60
75
小麦
B国
20
60
布
2004年9月
国际经济学课件 ppt

劳动力市场萎缩,社会保障负担 加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
0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崛起
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 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格局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竞争并存
01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
家则通过区域一体化等方式寻求合政策信息和经验,提高货币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作与创新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 危机。
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国际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和危机,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财政纪律与监督
国际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区别
股票市场主要涉及企业所有权,而债券市场主要涉及债务和借贷关系。
国际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国际投资的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济风险等 。政治风险指因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 导致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指因汇率波 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经济风险指因 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投资风险 。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 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维持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中央银行需要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金融监管加强
0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崛起
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 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格局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竞争并存
01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
家则通过区域一体化等方式寻求合政策信息和经验,提高货币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作与创新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 危机。
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国际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和危机,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财政纪律与监督
国际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区别
股票市场主要涉及企业所有权,而债券市场主要涉及债务和借贷关系。
国际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国际投资的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济风险等 。政治风险指因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 导致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指因汇率波 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经济风险指因 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投资风险 。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 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维持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中央银行需要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金融监管加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二、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重商主义贸易思想 1.货币是财富惟一形式 2.国家财富增加依靠货币流入 3.货币流入依靠贸易顺差 4.政府应当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理论 1.财富的最终形式是实际资源(商品与劳务) 2.增加财富依靠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3.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并深化分工,提高专业
开放均衡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五、贸易利益 (一)贸易利益的衡量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1. 来自于交换的利益 2. 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贱买贵卖 提高效率
U3 U2 U1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无贸易假设 1.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 规模收益不变 5.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外部性
化程度与实际收入 4.应当鼓励互利互惠的自由贸易 5.互利贸易的基础是绝对优势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
于其他国家,生产效率绝对高于他国,则 该国在该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则具 有绝对劣势。一国应当出口本国具有绝对 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 产品。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四、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B国生产可能性边界:
X/ax+Y/ay=LA
X/bx+Y/by=LB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所有国家
产品/时间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食品
32 74
61 100 73 99 56 92
农业原材料 14
45
4
28
0 59
4 41
能源
92
0
11 37
33 28 27 27
矿产品与金属 0
16
0
40
2
31 1 29
制成品
39
71
10 56 48 50 19 58
二 H-O定理
1。 基本假设与基本内容
前提要素不能跨国流动——如果,未来若干年,只要是可移 动的商品,
将形成美国人设计、港台商人投资、大陆生产、出口到美国市场销售。可移
动的服务也会转移到印度和中国。也许美国能够留住的只是那些不可移 动的
服务20,21/8比/18如餐馆、理发店、洗衣店和超市。”
10
2X2X2模型 X为劳动密集产品,Y为资本密 集产品 A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技术相同 规模报 酬不变 需求偏好一样 要素国内自由流动诡计间 不能流动 产品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贸易 无摩擦成本 贸易平衡 资源充分利用
X商品的劳动生产 Y商品的劳动生产
率
率
A国
6
4
B国
1
5
优势分析——分工情况——贸易情况——结果
假定国际交换比例1:1,A用6个X交换B上午6个Y,则获利2 个Y;6个Y在B国需1.2小时,这可生产1.2个X则获利4.8个X。
2021/8/18
3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假定与内容13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ppt课件

短,模仿滞后越长,则创新国依靠技术差距获得的比较利益
越大。
11
理论的评价
技术差距理论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 第三种生产要素,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 素,技术产据理论被看成是对H-O理论的扩展。
技术差距理论证明了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 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 从而产生国际贸易。这也较好地解释了实践中 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 品的贸易周期。
后经威尔斯(Wells)进一步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市场 营销学、国际投资等其他领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 成品和生物一样,也具有一个生命周期。
13
基本观点
产品随着技术的变化,从产生到衰弱,完成一次循环。
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重要性 也会发生变化。由于各国在各种投入上的相对优势不 同,因此,各国在该产品不同阶段是否拥有比较优势 取决于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业发达国家 最早产生,然后进入世界市场。这时其他国家虽 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但由于同先进国家之间 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 实现。因而先进国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垄断这一 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但是随着新 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 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 降,以至可能从其他国家进口该新产品。
不足:但是技术差距理论没有进一步解释贸易 流向的转变及其原因,因为没有解释技术差距 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而无法解释贸 易量和贸易结构的变动。
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弗农(Vernon) 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 是对技术差距理论的总结与扩展。
第一章 绪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贸易问题 (1)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2)国际经济一体化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QD Q* QS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பைடு நூலகம்
QD Q* QS
国际贸易理论 (1)国际贸易为什么产生 (2)国际贸易利益如何分配 (3)国际贸易模式如何解释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知识 (2)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3)对外贸易措施 (4)对外贸易战略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化浪潮与国际经济的发展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世界贸易
1500
1000 500
GDP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1.2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 1.3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1)开放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学 (1)“国际”的含义 (2) 国际经济与对外经济 2)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问题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与战略 国际贸易问题 2)要素流动理论 3)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5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与微观 2)理论与政策 3)静态与动态 4)定性与定量 5)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QD Q* QS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பைடு நூலகம்
QD Q* QS
国际贸易理论 (1)国际贸易为什么产生 (2)国际贸易利益如何分配 (3)国际贸易模式如何解释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知识 (2)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3)对外贸易措施 (4)对外贸易战略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化浪潮与国际经济的发展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世界贸易
1500
1000 500
GDP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1.2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 1.3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1)开放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学 (1)“国际”的含义 (2) 国际经济与对外经济 2)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问题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与战略 国际贸易问题 2)要素流动理论 3)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5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与微观 2)理论与政策 3)静态与动态 4)定性与定量 5)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2020/6/16
20
2、按征收关税的依据
正税; 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 反倾销税
差价税(也称做滑动关税)
按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价征收,如欧共体的 农业关税。
2020/6/16
21
3、按征税的优惠程度
普通税
最惠国税
中美最惠国待遇问题(1999年克林顿改为正 常贸易关系)
普遍优惠制(GSP) 特惠税
18
一、关税概述
(一) 关税的概念
关税(tariff)是一国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 所课征的一种税收。由 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 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 品的数量,故又称关税 壁垒。
征收关税的目的: 其一,增加政府的财
政收入(财政关税); 其二,保护本国的产
品和市场(保护关税)。
2020/6/16
26
表6-1 中国2002年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种和税率
货品名称
最惠国税率
普通税率
从
鲜荔枝
36
80
价 香水及花露水
22.5
150
税
(
剃须刀
30
100
% )
真空吸尘器
22.5
130
山地自行车
17.8
130
高速摄像机
14
40
整只冻鸡
1.6元/千克
5.6元/千克
从
啤酒
量 税
石油原油
未曝光的窄长彩
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2020/6/16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05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投资概述
国际投资的定义与类 型
国际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将资金、资 产等形式转化为另一国投资的行为, 通常涉及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个人 投资者等主体。国际投资按照投资形 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混 合投资。
国际投资的目的与动 机
国际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 ,但具体动机略有不同。一些投资者 追求资本增值,将资金转移到高回报 的投资领域或国家。其他投资者则更 注重资产保值,通过购买股票或债券 来分散风险并获取稳定的收益。还有 一些投资者为了扩大市场覆盖、提高 品牌知名度或获取战略资源等而进行 投资。
贸易创造的意义
贸易创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 重要的意义,它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贸易转移效应
• 贸易转移的概念:贸易转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其他国家的制成品或服务来替代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但因 为该国自身的成本或价格高于其他国家,不得不放弃这种替代进口的做法而继续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现象。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导致跨市场关联增强,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监管和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增加。
主要产品和服务
外汇交易
债券交易
股票交易
国际金融市场中最活跃和最主要的交 易之一,包括买卖各种货币对,如美 元对欧元、美元对日元等。外汇交易 的价格波动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投资 者关注的焦点。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破坏国际贸易发展,引发贸易摩擦和冲突;损害其他国家利益,引发贸易战等经济危机; 破坏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贸易格局。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之策
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和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反制措施;加强本国 企业和产业的国际化建设,提高竞争力。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投资概述
国际投资的定义与类 型
国际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将资金、资 产等形式转化为另一国投资的行为, 通常涉及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个人 投资者等主体。国际投资按照投资形 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混 合投资。
国际投资的目的与动 机
国际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 ,但具体动机略有不同。一些投资者 追求资本增值,将资金转移到高回报 的投资领域或国家。其他投资者则更 注重资产保值,通过购买股票或债券 来分散风险并获取稳定的收益。还有 一些投资者为了扩大市场覆盖、提高 品牌知名度或获取战略资源等而进行 投资。
贸易创造的意义
贸易创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 重要的意义,它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贸易转移效应
• 贸易转移的概念:贸易转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其他国家的制成品或服务来替代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但因 为该国自身的成本或价格高于其他国家,不得不放弃这种替代进口的做法而继续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现象。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导致跨市场关联增强,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监管和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增加。
主要产品和服务
外汇交易
债券交易
股票交易
国际金融市场中最活跃和最主要的交 易之一,包括买卖各种货币对,如美 元对欧元、美元对日元等。外汇交易 的价格波动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投资 者关注的焦点。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破坏国际贸易发展,引发贸易摩擦和冲突;损害其他国家利益,引发贸易战等经济危机; 破坏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贸易格局。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之策
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和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反制措施;加强本国 企业和产业的国际化建设,提高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案例3.1 “悲惨的增长”和哥 伦比亚的咖啡出口
咖啡最早生长在北非埃塞俄比亚地区, 后来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将咖啡消费的习 惯带入了欧洲,在17世纪的时候,荷兰 商人将咖啡带到了印尼,并在当地种植。 几十年以后,法国人将咖啡带到了南美 洲,咖啡开始在南美的巴西和哥伦比亚 广泛种植。19世纪一场奇特的怪病几乎 毁灭了亚洲所有的咖啡树,导致了巴西 和哥伦比亚的咖啡业迅速成为咖啡市场 的主宰力量,巴西和哥伦比亚对咖啡市 场的影响力也一直沿传至今。
案例3.1 “悲惨的增长”和哥 伦比亚的咖啡出口
(1)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出口部门; (2)出口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 影响力; (3)该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弹性小。
虽然从理论上讲,一国经济增长对该国福利变化 的影响有三种可能性,但是从实践上看,一国经 济增长都会给该国带来利益。
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 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化、 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 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因此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 展水平的综合性的概念。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5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6
1
第二节 两种类型的经济增长
● 生产要素的增长 ● 技术进步
37
6
一、增长、需求变化与贸易条件
1. 需 求 的 收 入 弹 性
一、增长、需求变化与贸易条件
2.恩格尔效应与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效应(Engle’s effect)
若一种产品的需求是缺乏收入弹性的, 当收入增加时,那么用于该产品的收入 百分比就会减少。
必需品(大 宗商品)
某种商品需求量的比重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的变化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 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 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如果增长在不变价格下 增加贸易量,本国贸易 条件恶化
如果增长在不变价格下 减少贸易量,本国贸易 条件改善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1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2
一、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形
增长对大国的影响之二 福利效应
二、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形
劳动增长对贸易影响的大国模型 布 E* I5 E** E I3 P B *= P B = 1 B** PB = 1 B* PB**= 1/ 2 小麦 I4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
布
雷布津斯基定理的图示
70 20 10
PB = P'B =1 PB =1 B B' 270 小麦
雷布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130
11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12
2
二、技术进步
1.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
(1)中性技术进步。发生中性技术进步时,劳动与资本的生 产效率以相同比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资本与劳 动相互替代的情况,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也不变。 (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发生该种技术进步时,资本生产 效率的提高大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过程中有资本 大量替代劳动,在w/r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上 升。 (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发生该种技术进步时,劳动生产 效率的提高大于资本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过程中有劳动 大量替代资本,在w/r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下 降。
14
二、技术进步
中性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图示
布 布 布
第三节 增长、贸易与国家福利
● 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小国情形 ● 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形
B' B
小麦
小麦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小麦
15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16
一、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小国情形
1.增长的贸易效应
生产和消费对贸易的影响有三种情况: (1)产生贸易; (2)制约贸易; (3)中性贸易。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实际影响是由生产和消费的 综合作用决定的。
若以某一确定日期的进出口商品价格建立基数比率,如 果即期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大于基数比率,说明该 国贸易条件改善。 即出口同样数量商品会比基期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表 明在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贸易利益增大了。
例题1:假定某国以1980年为基期是100%,1990年 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计 算该国净贸易条件,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13
二、技术进步
2.中性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当两种产品生产中的中性技术进步相同时,一国的生产 可能性曲线在所有方向均匀向外移动,这类似生产要素平 衡增长的效应; (2)若中性技术进步只发生在其中一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则 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均匀地向外移动。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9
案例3.1 “悲惨的增长”和哥 伦比亚的咖啡出口
表一 2003年世界咖啡主要生产国
国家 巴西 越南 哥伦比亚 印尼 墨西哥 印度 埃塞俄比亚 合计 产量 (百万包) 28.8 11. 3 11. 0 6.5 4.6 4.5 4.3 71 占世界份额(%) 28.5 11. 1 10.8 6.4 4.6 4.5 4.3 70.2
一、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小国情形
布 E* I5 劳动增长对贸易影响的小国模型
E
I3 B PB =1
P*B = PB =1 B* 小麦
如果二者都是产生贸易的,则贸易以更大比率增长; 如果二者都是制约贸易的,则贸易以较小的比率增长; 如果二者变化方向相反,其对贸易的影响取决于两种相 反力量的净效应。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
要素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布 布 布
如果二者以某种相同的比率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均 匀地向外扩张,这是平衡增长,又称要素中性增长效应 如果仅有一种要素的增长,两种产品的数量均会增加, 但是该要素密集型产品的增加将快于另一种要素密集型 产品的增加,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更多地向衡量增长要 素密集型产品的方向扩展。
当人均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时,由于奢侈品的 需求收入弹性>必需品,在国际贸易中,奢侈品的 价格上升,而必需品价格下降,此变化将不利于必 修品的生产者,而有利于奢侈品的生产者。
该国也将受益于增长
如果大国的增长侧重于进口部分 => 大国也会受益 如果大国的增长侧重于出口部分 => 也许会受害于 增长(悲惨增长)
34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35
第四节 增长与贸易的相互作用
● 增长、需求变化与贸易条件 ● 国际贸易对增长的作用
一、增长、需求变化与贸易条件
32
PB**= 2
小麦
33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与贸易:总结
经济增长的国际效应
经济增长与贸易:总结
对于小国家而言,增长总归是好事。 如果大国保持增长平衡
本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减少 经济增长带来的直接收益;而本国的进口偏向型增长 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条 件,而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本国的贸易 条件。
正福利效应——本国福 利增加
负福利效应——本国福 利下降或不变
B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3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4
4
二、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形
“悲惨的增长”
布
I2 E* B* B PB = 1 PB* = 1/5 I3 E
2.悲惨的增长
增长导致TOT减弱并引发悲催增长的因素有: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一个国家实际 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从一个阶段 到另一个阶段的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 衡量。用公式表示为:
人均实际 GDP
实际 增长与国际贸易
3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的数量方面,而经济发展既包 含数量的增长又包含质量的提升。从两者的关系来 看,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一方面,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 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并不一定都导向经济发展。
价格不变,贸易量大大增加 该国必须是大国 世界对该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非常低 在增长产生前,该国过于依赖出口部分(出口部分占据 了贸易的主体部分)
小麦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5
26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悲惨的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J.N.Bhagwati(巴格沃蒂)提出 “ 悲惨的增长”,指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福利 损失超过了福利增长带来的好处。 其条件有三个:
1.需求的收入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 动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弹性系数 加以衡量。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种产品或服务对收入变动 反应程度的衡量。
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 收入变动的 百分比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36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B' B
小麦
9
小麦
小麦
10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案例3.1 “悲惨的增长”和哥 伦比亚的咖啡出口
咖啡最早生长在北非埃塞俄比亚地区, 后来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将咖啡消费的习 惯带入了欧洲,在17世纪的时候,荷兰 商人将咖啡带到了印尼,并在当地种植。 几十年以后,法国人将咖啡带到了南美 洲,咖啡开始在南美的巴西和哥伦比亚 广泛种植。19世纪一场奇特的怪病几乎 毁灭了亚洲所有的咖啡树,导致了巴西 和哥伦比亚的咖啡业迅速成为咖啡市场 的主宰力量,巴西和哥伦比亚对咖啡市 场的影响力也一直沿传至今。
案例3.1 “悲惨的增长”和哥 伦比亚的咖啡出口
(1)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出口部门; (2)出口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 影响力; (3)该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弹性小。
虽然从理论上讲,一国经济增长对该国福利变化 的影响有三种可能性,但是从实践上看,一国经 济增长都会给该国带来利益。
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 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化、 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 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因此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 展水平的综合性的概念。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5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6
1
第二节 两种类型的经济增长
● 生产要素的增长 ● 技术进步
37
6
一、增长、需求变化与贸易条件
1. 需 求 的 收 入 弹 性
一、增长、需求变化与贸易条件
2.恩格尔效应与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效应(Engle’s effect)
若一种产品的需求是缺乏收入弹性的, 当收入增加时,那么用于该产品的收入 百分比就会减少。
必需品(大 宗商品)
某种商品需求量的比重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的变化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 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 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如果增长在不变价格下 增加贸易量,本国贸易 条件恶化
如果增长在不变价格下 减少贸易量,本国贸易 条件改善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1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2
一、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形
增长对大国的影响之二 福利效应
二、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形
劳动增长对贸易影响的大国模型 布 E* I5 E** E I3 P B *= P B = 1 B** PB = 1 B* PB**= 1/ 2 小麦 I4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
布
雷布津斯基定理的图示
70 20 10
PB = P'B =1 PB =1 B B' 270 小麦
雷布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130
11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12
2
二、技术进步
1.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
(1)中性技术进步。发生中性技术进步时,劳动与资本的生 产效率以相同比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资本与劳 动相互替代的情况,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也不变。 (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发生该种技术进步时,资本生产 效率的提高大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过程中有资本 大量替代劳动,在w/r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上 升。 (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发生该种技术进步时,劳动生产 效率的提高大于资本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过程中有劳动 大量替代资本,在w/r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下 降。
14
二、技术进步
中性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图示
布 布 布
第三节 增长、贸易与国家福利
● 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小国情形 ● 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形
B' B
小麦
小麦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小麦
15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16
一、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小国情形
1.增长的贸易效应
生产和消费对贸易的影响有三种情况: (1)产生贸易; (2)制约贸易; (3)中性贸易。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实际影响是由生产和消费的 综合作用决定的。
若以某一确定日期的进出口商品价格建立基数比率,如 果即期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大于基数比率,说明该 国贸易条件改善。 即出口同样数量商品会比基期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表 明在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贸易利益增大了。
例题1:假定某国以1980年为基期是100%,1990年 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计 算该国净贸易条件,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13
二、技术进步
2.中性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当两种产品生产中的中性技术进步相同时,一国的生产 可能性曲线在所有方向均匀向外移动,这类似生产要素平 衡增长的效应; (2)若中性技术进步只发生在其中一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则 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均匀地向外移动。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9
案例3.1 “悲惨的增长”和哥 伦比亚的咖啡出口
表一 2003年世界咖啡主要生产国
国家 巴西 越南 哥伦比亚 印尼 墨西哥 印度 埃塞俄比亚 合计 产量 (百万包) 28.8 11. 3 11. 0 6.5 4.6 4.5 4.3 71 占世界份额(%) 28.5 11. 1 10.8 6.4 4.6 4.5 4.3 70.2
一、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小国情形
布 E* I5 劳动增长对贸易影响的小国模型
E
I3 B PB =1
P*B = PB =1 B* 小麦
如果二者都是产生贸易的,则贸易以更大比率增长; 如果二者都是制约贸易的,则贸易以较小的比率增长; 如果二者变化方向相反,其对贸易的影响取决于两种相 反力量的净效应。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
要素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布 布 布
如果二者以某种相同的比率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均 匀地向外扩张,这是平衡增长,又称要素中性增长效应 如果仅有一种要素的增长,两种产品的数量均会增加, 但是该要素密集型产品的增加将快于另一种要素密集型 产品的增加,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更多地向衡量增长要 素密集型产品的方向扩展。
当人均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时,由于奢侈品的 需求收入弹性>必需品,在国际贸易中,奢侈品的 价格上升,而必需品价格下降,此变化将不利于必 修品的生产者,而有利于奢侈品的生产者。
该国也将受益于增长
如果大国的增长侧重于进口部分 => 大国也会受益 如果大国的增长侧重于出口部分 => 也许会受害于 增长(悲惨增长)
34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35
第四节 增长与贸易的相互作用
● 增长、需求变化与贸易条件 ● 国际贸易对增长的作用
一、增长、需求变化与贸易条件
32
PB**= 2
小麦
33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与贸易:总结
经济增长的国际效应
经济增长与贸易:总结
对于小国家而言,增长总归是好事。 如果大国保持增长平衡
本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减少 经济增长带来的直接收益;而本国的进口偏向型增长 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条 件,而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本国的贸易 条件。
正福利效应——本国福 利增加
负福利效应——本国福 利下降或不变
B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3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4
4
二、增长及贸易与福利:大国情形
“悲惨的增长”
布
I2 E* B* B PB = 1 PB* = 1/5 I3 E
2.悲惨的增长
增长导致TOT减弱并引发悲催增长的因素有: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一个国家实际 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从一个阶段 到另一个阶段的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 衡量。用公式表示为:
人均实际 GDP
实际 增长与国际贸易
3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的数量方面,而经济发展既包 含数量的增长又包含质量的提升。从两者的关系来 看,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一方面,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 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并不一定都导向经济发展。
价格不变,贸易量大大增加 该国必须是大国 世界对该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非常低 在增长产生前,该国过于依赖出口部分(出口部分占据 了贸易的主体部分)
小麦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5
26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悲惨的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J.N.Bhagwati(巴格沃蒂)提出 “ 悲惨的增长”,指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福利 损失超过了福利增长带来的好处。 其条件有三个:
1.需求的收入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 动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弹性系数 加以衡量。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种产品或服务对收入变动 反应程度的衡量。
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 收入变动的 百分比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36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B' B
小麦
9
小麦
小麦
10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