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理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理论

14
( 二 ) 环境权的概念 如何定义环境权这一概念 , 对于环境权理论 研究以及建立我国的环境权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 1. 环境权是一种环境法律权利 环境权是一种新型的人权 , 它是一项法律权 利 , 具有法律权利的 共性 。 2. 环境权具有广泛的主体和客体 环境权的主体 ( 即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 ) 是 指环境法律规定的 权利享有者和义务承担者 。
10
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和其他学 科理论的联系 ( 一 ) 与其他法律学科理论的联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与其他法律学科理论的 联系 十分紧密 。 传统法学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基础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从 法理学 、 民法学 、 经济法学等部门法学中吸收和 继承了不少有益的成分 , 各部门 法学也从各个角 度对环境法学产生影响 , 同 时 , 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学的 发展也会产生新的理论与学说 , 推动传 统法学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联系 、 影响和作用 , 以及 “ 人与环境 ” 这一综合体 所呈现的各种状态 。 二 应用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 、 保护 改善环境而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其调整对象包括因开发利用 、 保护改善环境而 发生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 面。
19
( 三 ) 国家环境权 国家环境权 , 是指国家享有享用适宜 环境的 权利 , 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 ( 四 ) 人类环境权 人类环境权是指人类作为整体有享用适宜人类 环境的权利 , 也具有保护人类环境的义务 。人类 环境权的主体是整个人类 , 包括各个国 家的 人的 集合 、 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集合 : 在国内 法中 , 是指全社会 、 全民族的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集合 ; 在国际法中 , 是指各个国家的人的集合 , 各国当 代人和后代人的集合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概述(X47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概述(X47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概述(X47页)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一、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概念:(一)环境:包含自然因素、社会和经济等因素1、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指人群周围的境况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既包含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和经济因素。

2、立法上一般将环境的范畴确定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利用行为范围之内,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使用了“人类环境”的概念。

3、目前各国环境立法给环境下定义的方法包括三类:①概括式,例1991年保加利亚《环境保护法》、1987年葡萄牙《环境基本法》;②列举式,例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93年日本《环境基本法》③概括加列举式,例中国1989年《环境保护法》的环境定义:【简答】我国环境保护法给环境下的定义及其理解: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该定义包含3方面含义:①环境的范畴限定在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素范围内,不包括社会、经济等因素;②自然因素包括各种天然的环境要素与自然资源,也包括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③历史遗迹与自然状态也属于环境范畴。

(二)自然资源:大多已包括在环境概念中1、1987年《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的定义: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称为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草原和荒漠、物种、陆地水资源、河流、湖泊和水库、沼泽和海涂、海洋矿产资源、大气及区域性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等。

例: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2、我国宪法和物权法对自然资源的规定:宪法9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宪法还对自然资源的权属做了规定,物权法做了细化。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博士参考书目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博士参考书目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一)基础理论类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德] 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法] 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法] 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5、[意] 加罗法洛著:《犯罪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月。

6、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沃尔泽:《正义诸领域》,学林出版社。

8、丹皮尔:《科学史》,李衍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9、[德] 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0、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1、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睦茂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2、[美]唐纳德.沃斯特著:《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9 9年12月第1版。

13、尼布尔:《道德的人与非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5、彼德·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6、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7、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葛德文:《政治正义论》(卷一),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9、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0、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21、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亚里斯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环境法与自然资源保护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环境法与自然资源保护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环境法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基础知识汇总: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环境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环境法与自然资源保护展开讨论。

一、环境法概述环境法是一系列旨在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它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确保人们能够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生活。

二、环境法的相关立法环境法的发展和完善得益于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法律立法的努力。

目前,我国环境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涵盖了对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保护。

三、环境法的原则环境法的实施离不开一系列重要的原则。

其中包括:预防原则、综合治理原则、公开透明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等。

这些原则为环境法提供了指导,促使相关部门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全面、有效地落实环境法律的规定。

四、环境资源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法律责任环境法不仅规定了一系列环境资源的保护措施,还明确了环境资源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法律责任。

如污染源的排放需符合排污许可制度,不得超出规定标准,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措施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措施。

例如,对于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需要进行环评和取得相应的采矿权;对于森林资源,实行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森林资源防火、防虫等。

这些法律措施有力地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完整。

六、环境法的监督与执法环境法的实施需要有强有力的监督和执法机构。

我国设立了环保部门,负责环境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工作。

此外,还建立了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确保环境法的贯彻执行。

七、环境法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环境法的建立和实施意义重大,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理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理论
4
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征 ( 一 ) 研究对象具有特定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这 一新兴法律部门 为 研究对象的学科 。 ( 二 ) 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 现代环境法产生于 18 世纪后期 , 也就是工 业经济的 发展产生了 第一代环境污染时期 。 ( 三 ) 是一门交叉学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介于法学与环境科 学之间的边缘性 、 交叉性的学科 , 具有明显的社 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渗透的 特点 。
11
( 二 ) 与自 然科学理论的联系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类一层层地揭开了自 然界的神秘面纱 , 也使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有了确 定性的科学基础 ; 在帮助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 同 时 , 使人类认识到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 环保思想也由 此产生 。 ( 三 ) 与社会科学理论的联系 社会科学 , 尤其是哲学 、 伦理学 、 法学理 论都不同程度地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
12
四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确立的历 史必然性和意义 关于用法律调整人与自 然关系的理论是否是 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学的 基础理论 , 在环境法学界 一直有争论 , 如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的蔡守秋 教授认为 , 这一理论是环境法学的基本理论 , 并 指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之相 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 而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艳芳教 授却认为一切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 环境法也是这样 , 因 而环境法并不调 整人与 自 然之间的关系 , 环境法可以通过调整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协调 。
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 本理论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概述 一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的涵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指对环境与资源保护 规律、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 进行理论概括的科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知识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知识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知识点第一章概论要求:把握环境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会举例说明并加以分析,谈自己的认识。

一、环境资源问题及类型环境资源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条件或因素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环境问题主要是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或可能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环境资源问题类型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本身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如火山、地震、洪水等,这被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也叫自然灾害。

原生环境问题按其成因可分为:地质灾害、灾害性天气、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按其表现方式可分为:骤发性自然灾害和长期性自然灾害。

一类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并反过来对人类自身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这被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又称人为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环境污染,也称投入性损害或污染性损害;二是自然生态破坏,也称取出性损害、开发性损害或非污染性损害。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们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了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以至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现象。

环境破坏指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浪费。

即由于毁林毁草开垦荒地、过量放牧、掠夺性捕捞、乱猎滥采、不合理浇灌、不适当的水利工程、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和破坏性采掘、人口增长过速和都市化等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耕地锐减、草地退化,盐碱化,森林蓄积量下降、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渔业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等。

二、当代环境问题(一)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一是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和生活方式上的享乐主义造成的。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第二章  基本理论
(3)刑事法律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条款: 刑法 规定“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4)其他:公司法、证券法中有关条款
4、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 效力仅低于宪法和法律
依据《立法法》,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制定环境与 资源保护行政法规:①为执行环境保护法律规定需要 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②宪法89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 理职权的事项。
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 环境与资源,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破坏。
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范畴:直接确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 护环境与资源行为准则的法律规范、其他部门法中有关环 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
此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要控制的是可事前预见的人为原 因导致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其他预防事前不可预见、 不能克服和不能避免的自然灾害的规范,不属于此法范畴。
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包括我国)的最终目的:可持续 发展【我国当前的环保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传统法律部门对救济环境侵害时,属于事后救济、个案救 济、分散救济。环保法着重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整体 解决。
1、环保法与民法的关系:
联系: ①环保法出现前,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靠民事侵权救济机制。
(4)综合性: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公法与私法的融合; ②是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融合;③是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融合。
3、目的:
基础的直接目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 (各国基本一致)
最终目的:目的一元论:保护人类健康或环境优先
目的二元论:不仅保护人类健康,还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4、环境法与刑法:用刑罚手段保护环境是各国共同做法, 但用刑罚保护环境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最完整的笔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最完整的笔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最完整的笔记)第一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总论绪论环境与自然资的源的概念环境的一般概念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便构成某一中心事物的“环境”。

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是一个相对的、可变的概念,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和范围。

人类环境“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

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人类环境与生态学中环境的区别。

生态学所讲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为“生境”。

作为主体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当然也包括人类在内。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除了无生命的自然因素以外,还包括人类以外的生物界。

人类环境的分类按环境要素的形成,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两大类。

(环境科学中最常用的分类)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

人工环境,也叫人为环境、经人工改造过的环境,是人类为了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劳动的改造或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如城市、居民点、水库、名胜古迹、风景浏览区等。

按环境的功能不同,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宪法)按环境范围的大小,分为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宇宙环境。

按环境的不同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等。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壤、阳光、水、空气、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矿藏等等。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

人们把已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称为“资源”,把将来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潜在资源”。

环境资源法【九宝】1环境法的基本理论

环境资源法【九宝】1环境法的基本理论

18
一些人在逃命的途中死去,尸体堆积在路旁.至1984年底,该地区 有2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 于难.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有5万人 可能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博帕尔事件是发达国家将高污染及高危害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一 个典型恶果.事故发生后,美印双方就谁是主要责任者问题展开了唇 枪舌剑的争论.最后,这桩案子以美国的巨额赔款了结.其实,无论 双方怎样争辩,人们只要把博帕尔农药厂的安全装置和美国水土上类 似工厂的安全装置做一个对比,就会对此问题一目了然.美国本土的 这类工厂都设有先进的电脑报警装置,并大都远离人口稠密区,而博 帕尔农药厂只有一般性的安全措施,周围还有成千上万的居民.
9
(四)法学之环境
外国法律对环境的定义有列举式和概括式两种. 列举式的定义如1990年颁布的《英国环境保护法》,其 将环境定义为:"环境由下列媒体或其中之一组成,即空 气,水和土地;空气包括室内空气,地上或地下的自然或 者人工建筑内的空气." 概括式的环境定义如1991年《保加利亚环境保护法》, 1991 其将环境规定为:"环境是相互关联并且影响生态平衡, 生活质量,人体健康,文化与历史遗产和景观的自然与人 工因素的综合体."各国立法基本上是以环境科学关于环 境的定义为依据,在质的方面法律上的环境定义与环境科 学的定义基本一致.
23
在1941年第二次裁决中,仲裁庭作出一项有名的 声明:"根据国际法以及美国法律的原则,任何 国家也没有权利这样地利用或允许利用它的领土, 以致其烟雾在他国领土或对他国领土上的财产和 生命造成损害,如果已发生后果严重的情况,而 损害又是证据确凿的话."
2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一章导论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及环境科学中环境的含义:答:对环境和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是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指人群周围的境况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包括自然因素的各种物质、现象和过程及在人类历史中的社会、经济成分。

2.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的三个方面含义:答:(1)环境的范畴被限定在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素范围内,不包括社会、经济等其他因素。

(2)这种自然因素既包括各种天然的环境要素与自然资源,也包括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

(3)历史遗迹与自然状态也因其自然的本质属性而属于环境的范畴。

3.简述自然资源的含义:答:(1)联合国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过产生经济价值,提供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2)我国《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对自然资源的概括性解释: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成为自然资源,具体包括土地、森林、草原和荒漠、物种、陆地水资源、河流、湖泊和水库、沼泽和海涂、海洋矿产资源、大气以及区域性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等。

4.简述生态系统的含义及与环境概念的区别: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产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与环境概念的区别:生态系统是以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环境等客观存在为中心,而不是以人力为中心,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与环境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5.简述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答: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及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不同,一般将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1)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这被称为第一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

(2)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这被称为第二环境问题或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

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征
❖ (一)研究对象具有特定性 ❖ (二)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 ❖ (三)是一门交叉学科
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1.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2.外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比较环境法 ❖ 3.国际环境法 ❖ 4.其他
❖ (二)研究的方法
❖ 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各种法学方法当 然适用于环境法学的研究,比如哲学分析方 法、价值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历史分 析方法。除了法学的方法以外,其他社会科 学的方法,尤其是经济学的方法,也应渗透 到环境法学的研究中去。
第二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 基础理论
一 人与自然关系概述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存在,人同时存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中 并同时形成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 应该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观,在 现代生态中心主义的指导下,运用法律等手段对人 与自然关系进行调整,寻求和建立尊重自然、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新关系。
二 应用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 用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学理论是20世 纪50年代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深化、环境伦理 的普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的形成以及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并且,随着环境资源法治建设的实践,其内 容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和 其他学科理论的联系
❖ (一)与其他法律学科理论的联系 ❖ (二)与自然科学理论的联系 ❖ (三)与社会科学理论的联系
四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确立 的历史必然性和意义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充分体现了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法律规范。既承 认人的价值又承认环境的价值,既尊重人的尊严又 尊重大自然的尊严,这是环境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既有大量直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法律规范,又有 大量直接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还有同时 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这是 环境法的鲜明特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科学 法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科学 法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科学法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它是研究和制定法律、规章、政策以及其他相关制度,以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学科。

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与资源的综合性学科,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环境科学旨在全面了解和维护环境的状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通过研究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法学是研究法律的学科,它包括法律的理论、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法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法学的研究,可以制定和完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本文将重点围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展开讨论,并结合环境科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探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实现环境与资源的保护。

首先将介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接着探讨环境科学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支持作用,最后探讨法学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旨在提供一种全面、系统的视角,促进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探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及其与环境科学和法学之间的关系。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结构和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章节组成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指出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简要介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科学和法学的基本概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 一 章 环境资源问题与环境资源保护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 一 章   环境资源问题与环境资源保护

二 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一般来说 , 资源是指对人有使用价值的某种 东西 。 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 、 经济资源 、 人力资源等 ; 狭义的资源则仅指自然资源 。 学术 界对资源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 全国计划部门普 法辅导讲话 》 一书认为 :‚ 所谓 资 源 , 特别 是自 然资源 , 是指在一定时间 、 地点 、 条件下 能产生经济价值 , 以 提高人类当 前和 将来福利 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 自然资源法教程 》 一书也认为 :‚ 自 然资 源就是自然界中一切能够 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要素 。‛
9
1. 将环境保护纳入综合决策 , 转变传统增 长模式 传统增长方式的核心是单纯追求经济产出的增 长 , 把国民生产总值 ( GNP ) 的增长当作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代名词 。 2. 变革社会观念 , 发展适度消费的新大众 消费模式 大批量物质消费和 ‚ 用过即扔 ‛ 的现代大众 消费模式是在西方国 家 , 特别是美国发展起来的 , 是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社会动力 。
第一章 环境资源问题与环境 资源保护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 一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 环境‛ 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里具有不同的涵 义 。在《辞海》中将环境概括为 ‚ 周围的境况, 如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科学家们一般将 环境概括为 ‚ 作用在 ‘ 人 ’ 这一中心客体上的 、一切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 ‛。在此,环境主 要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阿拉伯联盟环境与发 展宣言》(1986年)指出:‚ 环境乃指环绕 人周围的一切。‛ 1
2
三 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 一 ) 环境与自 然资源的联系 首先 , 两者密不可分 。 现代环境科学已经证 明 , 环境由 环境要素构成 , 而环境要素则是一 定区域内 具有生态联系的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 各种天然的 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物质和能量 ( 即自 然资源 )。 ( 二 ) 环境与自 然资源的区别 第一 , 两者所反映的动静关系不同 。 在一定 的时空范围和缺乏生态联系的条件下 , 资源表现 为各种相互独立的静态物质和能量 ; 而环境不仅 是静的 自 然资源和能源的组合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要内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要内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1、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生态学所讲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也称为“生境”。

2、按照环境的形成,可以把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类。

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人工环境是人类为了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劳动的改造或加工而创造出来的。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上的环境,是把环境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看待的,其概念和范围必须明确和具体,必须把环境所包括的主要因素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尽可能具体、明确地作出列举规定。

4、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按照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自然资源可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两大类。

有限资源又包括两类:一类是可更新资源,另一类是不可更新资源。

5、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第二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为了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的动态的平衡,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不超过两个界限:(1)从自然界取出的各种资源,不能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2)排放到环境里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纳污量,即环境的自净能力。

6、生态系统,是反映自然界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的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每一种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都有各自的循环途径和特点,构成一个复杂的循环体系。

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学上把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 简介

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 简介
在为牲畜和鸟类提供挡风遮雨的地方和筑巢栖息的场 所、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产生的价值约为31250美元,
与此同时创造动物蛋白的价值2500美元左右。
上述各项数字相加总计价值19.625万美元。至于大树每 年开花结果、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活到100年甚至更 长时间所产生的价值还没有计算进去。
2009
三、环境问题的解决
❖ 环境法的特点 ❖ 第二节 环境法的特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环境法的概念和特点 ❖ 第三章 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 第四章 环境法的体系 ❖ 第五章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 第六章 环境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 第七章 环境法律责任
2009
开设环境法学课程的目的
❖ 了解和掌握环境法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环境法的各类法 律规范,培养运用环境法律规范进行诉讼和处理环境纠纷的 能力。
1、市场失灵 2、政策失误 3、科学不确定性 4、国际贸易
2009
二、环境问题的成因
❖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现代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是: 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突发性环境污染事 故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等。
❖ 环境问题的成因: 首先,机器的使用虽然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加快了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以及增强了人类对环 境的改变和控制能力。 其次,世界人口呈高度增长趋势,给环境带来极 大的压力。 再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但是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灭顶之灾的 隐患。
❖ 完善资源环境类专业的学科体系。 ❖ 强化环境法制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第一节 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概念
❖ 一、环境的概念
一般概念:是指围绕着中心存在物的存在的总和,即围绕 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 人类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 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即环境科学上的环境。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环境污染与资源保护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环境污染与资源保护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环境污染与资源保护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环境污染与资源保护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它在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污染和资源保护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们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因此,了解法律的环境污染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基本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相关法律知识,并探讨法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环境污染与资源保护的现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成为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而水资源短缺、能源耗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原则1. "污染者付费"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或个人应承担因其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经济责任。

这意味着污染者需要支付相关的罚款或赔偿费用,从而刺激他们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2. 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监督和参与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规定了公众在环境决策过程中的权利,例如接受信息、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等。

3. 生态补偿原则生态补偿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修复或补偿因开发活动而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

法律要求开发者对环境资源损害进行修复或者支付相应的补偿费用。

4.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使后代人也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法律规定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法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的作用1. 立法与政策制定法律是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基础。

国家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规范和管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行为。

例如,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责任分工,资源管理法规定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条件。

2. 监管与执法法律明确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标准,监管机构负责对相关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执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征
❖ (一)研究对象具有特定性 ❖ (二)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 ❖ (三)是一门交叉学科
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1.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2.外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比较环境法 ❖ 3.国际环境法 ❖ 4.其他
❖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概述
一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涵义 ❖ 要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就要具备两个条件: ❖ 第一,以某一特定的法律或法学现象及其规律为研
究对象; ❖ 第二,由于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
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
❖ (二)正确认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环境与资源 保护法的关系
❖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区别
❖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两者的 联系
❖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 系
❖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与生态学 ❖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与环境经济学 ❖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与环境哲学 ❖ 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与环境伦理学 ❖ 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其他法学学科
二 应用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 用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学理论是20世 纪50年代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深化、环境伦理 的普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的形成以及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并且,随着环境资源法治建设的实践,其内 容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和 其他学科理论的联系
❖ 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各种法学方法当 然适用于环境法学的研究,比如哲学分析方 法、价值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历史分 析方法。除了法学的方法以外,其他社会科 学的方法,尤其是经济学的方法,也应渗透 到环境法学的研究中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 基础理论
一 人与自然关系概述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存在,人同时存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中 并同时形成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 应该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观,在 现代生态中心主义的指导下,运用法律等手段对人 与自然关系进行调整,寻求和建立尊重自然、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新关系。
❖ (一)与其他法律学科理论的联系 ❖ (二)与自然科学理论的联系 ❖ (三)与社会科学理论的联系
四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确立 的历史必然性和意义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充分体现了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法律规范。既承 认人的价值又承认环境的价值,既尊重人的尊严又 尊重大自然的尊严,这是环境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既有大量直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法律规范,又有 大量直接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还有同时 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这是 环境法的鲜明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