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君子人格论对当今教师道德发展的影响_谷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君子人格论对当今教师道德发展的影响

谷静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孔子的君子人格的核心思想“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教师应通过教学反思、付出仁爱之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来促进教师道德发展。

关键词:君子人格;教师专业发展;专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9X (2008)01-0046-02

一、孔子的君子人格论的诠释

1.人格的基本内涵

在伦理学中,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即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

全部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是一种道德人格,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方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的内在规定性。

2.君子的基本内涵

孔子认为君子是理想的修身人格,君子人格是孔子追求的人格典范。孔子认为君子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君子悉有众善”,是德性的象征,是不断追求完美的人。二是君子是自我向善、自我完善的人。三是君子是治国、平天下的中坚,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四是君子是见义勇为、勇于改过自新的人。五是“君子不器”,是多才多艺的人。

二、孔子的君子人格论对当今教师道德

发展的影响

1.教学反思———教师内在发展的推动力教师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反思。第一就是人

生信念和教育理念的反思。教师拥有正确的人生信念,才能建立完善的教育理念。第二就是教学实践的反思。这是反思的最主要的内容,因为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度过的。第三就是知识的反思。教师必须保证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各方面的知识是合理的、正确的、有效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自如,在原有知识的基本上添砖加瓦,保持与时俱进的步伐。因此,要想成为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自克自省。孔子所主张的自克自省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孔子认为,道德修养贵在自觉,对自己要多反省检查,对他人则要宽宏大量。“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他教导自己的学生说:“近贤思齐焉,近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看到品德好的人就向他看齐,看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一下有没有同样的错误。

2.仁爱之心———教师内在人格的外化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领导者,是仁人君子,应该具有理想人格或者把理想人格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理想人格是指能表现文化精神的人格,他与社会制度高度整合,是一种能表现一定学说、团体以至社会系统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理想,并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典范的行为倾向和模式。作为教师,应该具有君子之风,仁爱之心,君子的人格境界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收稿日期:2007-01-02

作者简介:谷静(1984-),女,吉林梅河口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第13卷 第1期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l .13No .12008年1月20日

Journal of Hebei Radio &T V University

Jan .20,2008

DOI :10.13559/j .cn ki .hb gd .2008.01.010

“仁者不忧”要求“君子”具有“仁者爱人”的情怀,律己宽人的精神;“智者不惑”要求“君子”具有渊博宏富的学问,严谨求实的学风;“勇者不惧”要求“君子”具有尚义重行的勇敢,坚强进取的毅力。孔子认为,优秀的教师应具有仁爱之心,博爱之情,因为只有仁人才能“教不倦”。只有教师具备坚定的信念,他们才能循循善诱地教人不倦,君子是一种状态,是有高尚人格境界的人。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做到“君子学道则爱人”,“仁者爱人”是一种道德理想,是一种仁爱无私的精神,也是一种博大宽容的胸怀。

3.职业道德———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约束

君子个体的道德完善,是君子理想人格的一方面,把“仁”的本质精神推广到一切事物,拯救天下是其另一方面,君子的人格应该是两方面的统一。孔子所说的君子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这不同于“隐士”。君子人格不仅是儒家所追求的个人修身的目标,也成为当今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传统教育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即“德教为先”。《论语·述而》说“予以四教:文、行、忠、信”。在这四教中,就有三项是关于德教的。孔子一方面把德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内核,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君子型的道德人,一方面把德育作为治国安邦的有效途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德育思想十分丰富,应该认真挖掘,大胆借鉴,使其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育工作服务。第一,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孔子的师德观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仁爱。仁爱是孔子师德观的核心,这里的仁爱是博爱,即“泛爱众”。“有教无类”思想就体现了孔子博爱的师德观。第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4.人格魅力———教师专业地位的肯定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

人的能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通过教师的丰富的学

识水平体现出来的。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教师的人格魅力还来自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来源于善良和慈爱。爱是教师专业道德本质的内涵,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蕴涵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他们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著精神,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教师强烈的示范性的体现正是人格魅力的发挥和展现,表现出自信、睿智、宽容、懂得欣赏别人,用自己的这些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三、结语

君子人格中的优秀品质是当今教师专业道德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加强重视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从君子人格内涵知识入手加强专业道德理念的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樊浩等.教育伦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黎琼锋.教师合作:从教学分离到专业自律[J ].教学与管理,2006,(11).[5]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 ].教育研究,2005,(1).

(责任编辑 陈 蕊)

47

第1期谷 静:孔子的君子人格论对当今教师道德发展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