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检测试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2单元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四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基本一致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答案:D解析:分析:题文大意“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规范)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规范)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规范)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规范)就会尖刻伤人。
’”此内容核心反映了“礼”的思想,D项理解不正确,故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孔子对待为人处世方面的思想主张克己复礼,用礼数约束自己。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大意为“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
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
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根据此可知,“礼”和刑罚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D项理解不正确,故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和谐处事,反对过度刑罚。
3.下列各项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主张的一句是()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C.“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D.“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高二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试题
高二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试题1.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①都是教育家②都提倡中庸之道③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④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①③【答案】D【解析】联系教材,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对亚里士多德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也都是大教育家,各自开创了东西方古代教育的新局面,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主张中庸之道,柏拉图没有,柏拉图的思想是唯心主义的,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却接近了唯物主义,三人都是古代大思想家,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为D。
【考点】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中国古代孔子和古希腊两位伟大思想家进行横向综合比较,考查的是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
2.下列对孔子个人活动经经历说法不正确的是()A.少年时苦学“六艺”,后成主持祭祀的儒士B.三十岁时融会贯通“六经”,创办私学C.五十多岁开始在鲁国从政,取得巨大成功D.晚年专心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化教育事业【答案】C【解析】联系教材可知,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
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
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
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此题答案为C。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3.孔子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A.分封制的崩溃B.劳动者地位的提高C.教育向民间普及D.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矛盾尖锐【答案】D【解析】联系孔子的生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正是我国春秋时期,此时,周王势力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和人民频繁征战,争霸战争不断,春秋时期不仅是分封制崩溃,而且是整个奴隶制度瓦解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所以此题答案为D。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检测: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记一记填一填一、追求礼乐的一生自学礼乐;三十而立;涉足政坛;周游列国;献身文教。
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内容(1)“礼”的思想:他认为,要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就要恢复周礼的权威,以“礼”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就是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孔子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起来,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
(3)中庸思想:认为“过犹不及”就是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恰到好处才是中庸。
达到这种恰当的方法,是“和而不同”。
三、古代大教育家1.开创私学概况:孔子开创私学,只要愿意行“束脩”之礼,都可以成为孔门弟子;从贵族子弟到清贫寒士,不分贫富贵贱,都平等地师从孔子;孔子对学生一视同仁。
2.教学目的(1)“成人”:通过教育,使学生们的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
(2)“君子”:把学生培养成“君子”,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统一,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
4.整编典籍:孔子整编“六经”;孔子弟子将其思想整理成《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四、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1)古代政治: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和君主几乎都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
(2)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古代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最新人教版选修四高中历史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同步习题
人教选修4第二单元第4课儒家派的创始人孔子【基础梳】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主要目标:传承礼乐文,实现礼治社会。
2时代背景(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3重要活动(1)习礼乐(15岁)(2)收徒讲(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
(3)从政生涯(51岁):官至司寇;主张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失败。
(4)周游列国:由于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5)晚年整文典籍,献身文。
二、开创儒家思想1.原因:(1)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
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2)目的:孔子决心恢复周礼,传承文和改善人际关系。
2.主要内容:礼、仁、中庸(1)礼①含义: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
②评价:积极方面,有利于建立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消极方面,维护奴隶制的规范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其思想保守的一面。
(2)仁(核心)①含义:是处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
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③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仁爱有等级。
(3)中庸(调整方法):把伦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4)政治主张:主张以德和礼治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3.影响: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后经董仲舒改造,自西汉开始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2024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孔子为此而实行的行动是( )A.做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官B.收徒授业,整理文化典籍C.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志向D.提出“正名”主见解析:选B 孔子为使自己的学说传于后世,用心于文化教化事业,并且收集古代文化典籍,整理成“六经”。
2.在短暂的从政生涯结束以后,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扬自己的政治主见,却没被接受。
主要是由于( )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政治影响力B.儒家思想不适应各国诸侯的须要C.诸子百家的宣扬使各国诸侯无所适从D.孔子来去匆忙,其宣扬苍白无力解析:选B 各诸侯国未接受孔子的政治主见,并非因为儒家思想本身的局限,而是春秋时期各国连年斗争,孔子的思想不适应当时的争霸须要。
3.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是孔子( )A.编订“六经” B.创立儒家学说C.提倡“仁”的思想D.开创私学解析:选A 孔子晚年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著《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不符,故可解除。
4.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这说明他( )①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②提出了“正名”的主见③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④重点阐释了“仁”和“礼”的关系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选B 题干材料重在阐释中庸之道的含义,②④与其无干脆联系,①③是对中庸的正确理解,故选B项。
5.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更不会想到儒家思想不仅是正式的意识形态,更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造成上述现象的最根本缘由是( )A.“仁”“礼”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B.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须要C.“忠恕”思想、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D.“内圣外王”思想被广泛接受解析:选A 孔子的“仁”有利于缓和阶级冲突,维护统治秩序;“礼”有助于维护等级制度,也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检测: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记一记自学礼乐;三十而立;涉足政坛;周游列国;献身文教。
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内容(1)“礼”的思想:他认为,要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就要恢复周礼的权威,以“礼”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就是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孔子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起来,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
(3)中庸思想:认为“过犹不及”就是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恰到好处才是中庸。
达到这种恰当的方法,是“和而不同”。
三、古代大教育家1.开创私学概况:孔子开创私学,只要愿意行“束脩”之礼,都可以成为孔门弟子;从贵族子弟到清贫寒士,不分贫富贵贱,都平等地师从孔子;孔子对学生一视同仁。
2.教学目的(1)“成人”:通过教育,使学生们的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
(2)“君子”:把学生培养成“君子”,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统一,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
4.整编典籍:孔子整编“六经”;孔子弟子将其思想整理成《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四、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1)古代政治: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和君主几乎都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
(2)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古代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课时跟踪检测(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面对乱世,孔子忧心忡忡,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B.孔子的主张不能助诸侯实现称霸梦想C.孔子设计的那套礼仪规范太过繁琐D.孔子试图混淆上下等级关系而遭拒解析:选B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用的原因是与春秋战国时期富国强兵、争雄称霸的潮流相悖。
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 479 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 492 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 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解析:选A A项中“历代”明显具有片面性,不正确。
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他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他认为“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他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他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解析:选D 孔子认为“仁”“礼”和刑罚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某一学派代表人物在批评另一派别时曾提出“……是无君也;……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下列主张与提出者同一派别的是( ) A.“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B.“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D.“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4_《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同步习题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单项选择题:孔子是春秋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回答1、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仁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C、弘扬优秀民族文化D、协调社会人际关系3、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4、孔子教育思想中,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5、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孔子地位低下,B、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时代潮流C、受其它学派打击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7、以下哪种观点属于孔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 B.“守静”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这句话的反映的A、政论思想B、教育思想C、伦理道德规范D、为人处事的标准9、判断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高中历史选修四(人教版 练习):_第二单元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基础巩固1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B.孔子的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C.国人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尊重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项不符合事实;孔子的思想本质上是属于维护当时奴隶制度的思想,它不能也不可能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只能说其思想的合理成分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意义,B项错误;弘扬传统道德对实现社会公平有一定的帮助,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D项错误。
2孔子主张“以德治民”。
这里的“德”,主要指的是( )A.以道德来教化百姓B.任用贤德之人治理国家C.反对向百姓课重税D.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体现了他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反对向百姓课重税”体现了这一思想。
“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是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发挥后提出的“仁政”主张的内容。
3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
”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
”这表明孔子主张( )A.无为而治B.中庸C.轻徭薄赋D.有教无类4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名分紊乱。
孔子认为纠正这一社会时弊的途径是( )A.“兼爱”“非攻”B.“无为而治”C.“克己复礼”D.“法不阿贵”项出自墨家学说,B项出自道家学说,D项出自法家学说。
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C项正确。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请完成:(1)根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孔子“仁”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儒家文化?,宽是宽厚,信指诚实,敏是勤快敏捷,惠指慈惠。
这些都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
关于“仁”的现实意义,主要应该强调它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高三历史选修4_《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同步练习2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A.《春秋》B.《尚书》C.《论语》D.《道德经》3.为了表达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祝福,第24届国际孔子文化节组委会从《论语》中梳理了20句经典语言,拟选出最有代表性的5句推荐给北京奥组委。
假设以下是网友推荐的经典语言,让你从中选出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一句,那么你应选择的是()A.仁者爱人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4.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周年祭孔大典前夕,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
胡希佳在孔子标准像新闻发布会上说:“……更注重体现孔子的思想内涵”,这里所说的“孔子思想内涵”主要指的是()A.“仁”和“礼”B.仁政和教育C.“礼”和教育D.办私塾教育5.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类无教6.下图最能说明孔子的什么思想主张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二、非选择题7.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论语·颜渊》材料二子曰:“有教无类。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4专题2.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同步练习
2·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同步练习)1.在短暂的从政生涯结束以后,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却没被接纳。
这主要是由于()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的政治影响力B.儒家思想不适应各诸侯国的需要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诸侯国无所适从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解析】各诸侯国之所以未采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并非儒家思想本身的局限,关键是春秋各国连年战争,而孔子的思想不适应当时的争霸需要。
【答案】 B2.“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这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文庙大成殿的一副对联,与该对联相关的历史人物的主张是() A.“制天命而用之”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人者,仁也,亲亲为大”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解析】“六艺”是指孔子编订的“六经”,“杏坛”传说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
故与该对联相关的历史人物是孔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3.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解析】解题注意关键信息“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而“有教无类”是指不论身份高贵与低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答案】 B4.有西方学者认为“孔子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
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博爱”观念的源泉。
下列孔子思想中,为西方思想家赞同的是()①“仁者,爱人”②为政以德③克己复礼④“忠恕”之道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解析】孔子的“仁者,爱人”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忠恕”之道是其进一步的发挥;“为政以德”能够劝诫统治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克己复礼”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的秩序,不会为倡导民主平等的西方思想家所赞同。
【答案】 A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儒家学者之重视教育是有目共睹的,私塾、书院乃至老师弟子的直接传授形式,是儒者实行教育的主要手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4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一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材料二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
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诸子百家考》(1)材料一中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评价的主要依据。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的?参考答案(1)评价: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
依据:孔子是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孔子是政治家,其政治主张不受时代限制。
(2)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2.导学号22174008(2017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优教通】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同步练习: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含答案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同步练习(一)一、选择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3、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仁者爱仁”B、统治者不要过度压迫人民,要爱惜民力C、目的是要实现“天下大同”D、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4、下列哪一个不是儒家文化的观念()A、中庸之道B、礼与仁的制度观C、天人合一D、知解理性5、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中,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A、“仁”的思想B、“礼”的思想C、“有教无类”的思想D、“为政以德”的思想7、某君画了一幅《孔子编书图》其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是()①房子里烧着一堆煤炭②墙上挂着一柄铜剑③孔子把纸铺在桌子上④用楷书写:仁者,爱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8、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由此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A、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B、用思想统一巩固了政治统一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禁铟人们的头脑,阻碍社会进步9、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学的人做大官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已复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予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以下言论中,与孔子这一观点相似的是()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B.“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C.“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D.“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基本一致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3、下列关于孔子“仁”“礼”“中庸”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B.无仁则无礼,无礼则无仁C. 中庸是协调仁礼关系的恰当方法D.仁礼结合,礼体现仁的精神,仁有礼的约束4、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行者于天下,为仁矣。
”何谓五行者,孔子回答道:“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对上述《论语》中的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C.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老百姓信任,实施仁政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5、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这一调查结果说明了()①传统观念影响极深②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③社会处于新旧交替之中④出现了尊孔复古逆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2013年2月17日人民网消息: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尼山风景区春节期间游客日均近万人,至圣先师孔子之所以受后人敬仰,是因为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包括()①西汉武帝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②孔子思想在古代就传到国外③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④影响到了西欧的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2013年9月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子故里曲阜拉开帷幕,世界各地政要名流聚集孔子故里,应邀参加祭孔大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选修4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检测
试题
高中历史选修4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检测试题时间:2016-12-12 14:58:31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xuexila888@ 朝燕我要投稿对于历史教师们而言,他们一般都会知道历史试题卷的练习,将会有助于学生们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以下是由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检测试题,欢迎阅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检测试题选择题
下列对孔子个人活动经经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少年时苦学六艺,后成主持祭祀的儒士
B.三十岁时融会贯通六经,创办私学
C.五十多岁开始在鲁国从政,取得巨大成功
D.晚年专心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孔子兴办私学这种形式( )
A.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B.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使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D.形成了官学与私学竞争的氛围
孔子的中庸思想( )
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是对仁的学说的否定
C.将仁德置于首要地位
D.认为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
体现孔子思想中保守性一面的是(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 )
A.用礼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
B.关心和爱护老百姓的生活
C.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
D.把亲亲的爱升华为人间普遍的爱
在孔子的时代,社会上的主要文化典籍是六经但后来人们习惯上只是说五经。
后者不包括前者中的( )
A.《诗》
B.《易》
C.《春秋》
D.《乐》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下列孔子的主张在今天看来具有消极意义的是( )
A. 仁者,爱人。
B.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
D.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兴办私学的主要作用是( )
A.使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B.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C.促进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使教育得到了普及
孔子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
A.分封制的崩溃
B.劳动者地位的提高
C.教育向民间普及
D.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矛盾尖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出自战国时期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
此事反映了( )
A.兼爱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民贵君轻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简答题
联系必修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概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材料三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揉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
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
孔子讲学的方式也是采用对话的形式。
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
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
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
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
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2)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