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研究基本问题探讨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作者:刘嘉音臧忠鸣等来源:《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03期刘嘉音臧忠鸣潘旭山杨立娟摘要:公共政策评估是指采用客种调查、研究、分析的方法,产生和形成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使之有可能用于解决特定政治背景下的公共政策问题,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
本文从实践积累出发,结合理论,试图通过对公共政策的界定、效果分析、目的等这些基本问题剖析研究,为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体系的搭建作些铺垫。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评估政策目的相关利益人群政策周期政策评估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其起源可追溯久远,但政策评估的正规、科学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社会科学方法才开始在公共政策评估方面出现小规模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干预政策的盛行导致了公共政策评估的快速发展。
美国国会关于项目评估的立法对此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各州政府的评估人员大大增加。
同时,大量的评估活动要求政府各级机构寻求私人咨询公司的帮助,反过来又促成私人部门大量参与政策评估活动,并最终导致评估产业的形成。
除此之外,主要的大学也纷纷建立了政策研究机构,提供研究数据,并为不断扩大的政策分析市场培养人才。
就我国而言,正式的公共政策评估活动和研究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公共政策评估实践仍停留在较为初级的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
但可预见,随着党中央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政策的提出,公共政策评估作为一种有力的手段,将成为各级政府日益重视的问题,与此相应也必将促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的发展。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的建立首先需清晰界定公共政策评估的几个基本问题,如公共评估政策的界定、公共政策效果、公共政策目的、目标政策的相关利益群体分析、公共政策评估时点等。
这些基本问题的明确,是开展公共政策评估的基础,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体系的基石。
一、公共评估政策的界定公共政策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要评估的公共政策是否需要评估,是否能被评估,也就是要界定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是可评估、能评估的政策。
公共政策学问答题
公共政策学问答题问题一: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在制定、实施和评估方针和行动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解决公共问题,实现社会发展,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问题二: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问题识别:确定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如教育、环境、医疗等。
2. 政策制定: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考虑各种政策选项和其潜在影响。
3. 政策实施:将政策方案付诸行动,包括资源配置、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等。
4. 政策评估: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成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问题三: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公共政策制定涉及许多关键因素,其中包括:1. 政策目标:政策制定者需明确政策的目标和愿景。
2. 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被充分考虑。
3. 可行性分析:政策制定者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政策的实施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4. 法律和伦理考虑:政策制定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保护公众利益和个人权利。
5. 社会文化背景:政策制定要考虑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需求和价值观。
问题四:如何评估公共政策的成效?评估公共政策的成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达成度:评估政策是否达到制定时明确的目标。
2.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政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 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政策对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和反馈意见。
4. 政策反馈:考察政策实施后的问题和挑战,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5. 比较研究:与其他相似政策进行比较,评估政策的相对优劣。
问题五:公共政策的重要性是什么?公共政策对社会和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可以有效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
2. 资源配置和公平性:公共政策可以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3. 促进社会发展:公共政策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繁荣和稳定。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概述公共政策是指由政府制定、实施的对社会进行干预和调节的计划和行动。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影响、以及有效性等进行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性在于能够评估政策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政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政策效果。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策制定者具有一定的利益倾向,其制定的政策可能存在问题;制度理论认为一定的制度环境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政策实施理论认为实施过程中的官僚主义与公众参与度等因素也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公共政策分析是一种复杂的研究过程,其中包含了多种方法。
其中,政策评估以及政策影响分析是两种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政策评估是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的过程,其包含了随机对照实验、中介变量分析等多种方法。
政策影响分析则是通过采用建模的方式来分析政策对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此外,公共政策分析还包括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设计等多种方法。
第四章:公共政策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公共政策分析需要对政策制定、实施、影响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
其中包含了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
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因子分析是一种将多个指标整合成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方法;聚类分析则是将样本按照其相似性进行分类的方法。
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可以互相协同,从不同角度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
第五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局限性与挑战公共政策分析虽然可以起到评估政策效果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包括政策信息的不完整性、数据分析的局限性、以及研究方法和理论的不完善等问题。
此外,政策制定与实施本身的特殊性也为公共政策分析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包括政策制定者交换信息的困难、官僚主义等问题。
第六章:结论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干预性计划和措施的综合评估和研究,其理论和方法对于政策制定者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公共政策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第一节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一、政治学视角1.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一般把它描绘成探讨人们如何为一个社会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问题。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普遍和重要的政治现象一直是政治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2.西方的政治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传统政治学时期、行为主义政治学时期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时期。
3.由于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因此从政治学的视角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的路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管理学视角1.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步骤,服从一定的指挥和原则,从而使个人和各个方面的活动协调一致,以便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
2.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以运筹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等为基础,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其理论核心是改进管理决策。
管理科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大贡献至是决策科学。
3.由于公共政策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抽象的行为原则与规范,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公共政策的目标变为现实。
三、经济学视角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一门学科。
从稀缺性的角度看待人类行为,它要解决任何一个社会和个人都面临的选择和资源配置问题。
2.经济学通常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前者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及其变化;后者则以单个经济单位的局部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运用个体分析方法研究个别企业、个别消费者在市场中的经济行为。
3.公共政策学的经济学视角就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政策问题。
四、社会学视角1.社会学简单说来就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构成社会结构的单位和适应社会结构的人类行为的变化。
社会结构是指任何一种有选择的、周期的、有规律的和通过各种社会控制来调节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模式。
2.社会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社会问题、种族关系、家庭问题、犯罪学和社会变革所进行的研究。
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的总称。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计划、方案和措施,包括社会经济政策、社会文化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城市规划政策、人口控制政策等各种领域的政策。
公共政策实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对政府执行力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检验。
实施公共政策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和难点。
第二章: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1. 实施方案缺乏实效性很多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方案不具备实效性的问题,这进一步导致公共政策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实施方案不够具体、操作性差、实施时间节点不够明晰等方面。
2. 社会参与不够广泛公共政策离不开社会参与的支持和配合。
然而,一些政策实施与征求问题意见阶段较少开展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参与度不够广泛,反映或者重大意见无法得到充分的理解,导致公共政策的贯彻实施效果差异较大。
3. 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很多公共政策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但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并不总是能满足所有政策执行的资金需求。
由此衍生的问题是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影响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保障效果,直接造成公共政策无法执行的难题。
4. 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机构协调不够紧密,管理职责不够清晰,进一步导致实施流程的不顺畅。
政策执行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明确,权责不清晰,信息共享不够及时等问题,搞乱了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5. 社会媒体宣传不够全面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媒体宣传、舆论引导等工作不够全面和健全,对于公共政策效果展示和推广的工作也逐渐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第三章: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对策1. 提高公共政策实效性政府应该制定具体、可行性强、可度量的实施方案,避免制定过于模糊和不具体的方案,同时加强对公共政策实施的监测、评估和统计,经常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社会意见推进个要素的政策实施过程,提高公共政策实效性。
公共政策的学术研究分析
公共政策的学术研究分析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实践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目标,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强制性的规定和措施。
它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多个环节,是政府管理社会、协调利益的重要手段。
公共政策具有普遍性、权威性、强制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是政府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公共政策的研究现状公共政策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
目前,公共政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公共政策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研究只是针对某个具体领域或某个特定问题展开,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其次,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研究仍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
最后,公共政策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当前,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往往是由政府官员或专家学者单方面制定,缺乏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
其次,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和失真现象,一些官员可能会为了个人利益或政治目的而歪曲或滥用政策。
最后,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完善,许多政策在实施后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共政策的研究也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首先,公共政策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将更加关注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其次,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化,将更加注重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公共政策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机关制定并实施的、针对社会问题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它涉及各个社会领域,包括经济、教育、环境、健康、社会福利等等。
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共政策需要明确规定目标和目的。
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众需求,改善社会福祉。
因此,公共政策必须明确设定具体的目标和目的,以便有效地实现其预期效果。
其次,公共政策需要进行问题分析和政策评估。
在制定政策之前,政府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了解问题的本质、规模和影响因素。
同时,政府也需要对已存在的政策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效果和可持续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第三,公共政策需要确定实施措施和方案。
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后,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方案,通过法律、法规、计划或项目来实现政策目标。
这些措施和方案应具备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并带来期望的结果。
第四,公共政策需要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
政府在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政策实施情况、收集数据和信息,并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这有助于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和挑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最后,公共政策还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和沟通。
制定公共政策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声音和需求,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互动。
政府应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进行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布,以增强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总之,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涉及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目的、问题分析和政策评估、确定实施措施和方案、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以及加强公众参与和沟通。
这些基本内容有助于政府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公共政策,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公众福祉。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范文或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范文或本次实的内容包括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以及与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流和问卷调查。
通过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也认识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正确理解“新农村”的概念对于顺利推进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如果理解出现偏差,将会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农村经济相对脆弱,农民无法承受频繁的变革。
因此,改革需要超常规,但并不是急躁冒进。
我们需要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
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推进农村建设。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可以说是为农民谋福利的。
然而,当上级政策对下级政府不利时,政策执行者就会违背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从而损害农民利益。
长此以往,政府将失去信任,导致公信力的丧失。
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不得不求助于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
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和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
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税费体制规范,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对税费改革的关注会越来越少,将转移到自身的发展问题上来。
国外社团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基本问题探析
梁来 实现 ,社 团组 织就是这样 的中介和桥梁 。社团组织通 过汇聚 、 综合 民众的 多元利 益 ,并将其 转化为集 中、明确的政策要 求传达给
二是 由国务院机构 编制管理机 关核定 ,并经 国务 院批准免于 登记的 团体 三是机关 、团体 、企业 事业单位 内部经本 单位批准成 立、在
、
参 与公 共政策的主体—— 社团组织
在 我国 ,社 团组织 在相关文件 规定中更 多地 是以社会 团体 这一
名称 出现 的。社 会团体 指 中国公 民 自愿组成 ,为实 现会 员共 同意 愿 ,按照其章程 开展活 动的非 营利 性社会 组织 。下列 三类机构 组 织 不属于社会 团体 :一是参加 中国人 民政治协 商会议 的人 民团体
惜镜 与参考
【 文章编号16 4 1 2 (0 ) 0 — 0 1 0 1 7 — 3 32 1 一 8 0 4 — 3 1
国外社团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 基本问题探析
刘 玉
( 东行 政 学院 基础部 ,山 东 济南 20 1 ) 山 50 4
【 摘
要] 公共政 策作 为政 策科 学的一 个分 史,已经成 为政府 解决社会 公共 问题 、分配社 会价值 和 实现公共利 益的主
的。所谓公 民参与 ,是指 公民基于主体 性的认知与 实践,经 由对政
社团管理研究 I 41
借镜 与参考
进社会公平 、倡导 互助友爱、反 映公众 诉求、推进公益事业 、化解
社会矛盾等 方面发 挥了不可替代 的重 要作用。在国外 ,社 团组织 与
( ) 接游说 一 直
直 接游说是指 与政府 官员( 国会 议员 、行政 官员及其 工作人 员) 进行的面对面交流活动 ,游说的主要 目标包括 国会和行政 部门 ,在 如美国等司 法完全独立 的国家 ,法院也在 游说 目标之列 】 。通过直 接游说 ,社团组织可 以在 一定程 度上影响决策者 ,以使得 自身政策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汇报人:2023-12-22•引言•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公共政策相关知识目录•实际应用分析•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撰写•结论与建议0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社会背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公共政策,旨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治理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策背景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调查,深入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为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02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定义: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准则。
特征政府主导:公共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执行的。
权威性:具有法律地位,对公众具有约束力。
动态调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公共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公共利益导向: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众需求。
010203元政策:指导其他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部门政策:针对特定领域的具体政策。
类型•工具政策:为实施某一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或方法。
1 2 3功能分配资源:决定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向和比例。
规范行为:设定行为准则,规范公众行为。
通过政策信号引导公众对未来的预期。
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
公共政策类型与功能解决冲突引导预期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问题识别与议程设置发现并确定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将其纳入政策议程。
公共政策学课后思考题
公共政策学课后思考与讨论题:1.什么是公共政策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公共权力组织制定的公共政策3.什么是政策群和政策链?①什么是政策群?是指公共权力组织在一某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诸多政策的集合体。
(如,当前我国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所形成的政策群②什么是政策链?是指公共权力组织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4.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具有相对性?作为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的公共权力机关,就这些组织里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个人而言,经常成为某项公共政策的对象系统中的一分子。
(如,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者,本身也要遵守计划生育政策) 另外,公权机关以及供职其内的所有公务人员所拥有的直接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全部权力,在法理上都是人民委托他们行使的权力,而人民在民主制度健全的政治体制中能够通过政治参与而成为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但在民主制度不健全的体制中,以及在人民对政治参与抱冷漠态度的情况下,他们就仅仅是政策的对象或客体。
人民一方面是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另一方面又是公共政策的对象或客体,这一对矛盾只有在公共政策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正确的解决。
5.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6.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包括哪几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7. 中国古代政策研究发达与哪些制度设计密切相关?古代中国的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科举制度8.我国古代的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科举制度对于当下促进公共政策研究哪些借鉴意义?9.我国古代与政策研究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什么?《战国策》和《智囊补》10.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政策问题来源于一些可以观察到的,能够表述出来的客观事实和问题情境。
(2)问题的察觉:客观的事实或情境已为社会大多数人或统治集团及其少数权威统治者所察觉,从各自的角度感觉到了问题的存在。
(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严重的冲突使人们感到有强烈的需求或者是一种受到剥夺的感觉,有必要采取行动改变这种状况。
(4)团体与组织活动:人们只有采取一定的团体或组织行动才有可能影响有关公共组织和政府。
(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由有关政府组织或社会公共组织依法采取相应的政策行动来加以解决。
公共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的本质与特征(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在对公共政策的本质的理解上,应突出以下内容: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更多地是为了增进全社会的利益,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作为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的政策,是要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政府的目标。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各异。
在阶级社会里,它具有如下特征:①阶级性。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
②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
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③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
政策的超前性,不仅是保证政策稳定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合理分配社会利益的有力保证。
④层次性。
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规格。
特别指出,按照系统论的能级原则,不同层次的系统要素具有不同的能级。
⑤多样性。
公共政策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
现代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由政府职能的日益拓展所决定。
在我国,由于受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政府管理范围相当广泛,因而政府的政策内容及其繁杂。
⑥合法性。
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作用及其价值)(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具体地讲,政策为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行为确定方向,能有效地使整个社会生活由复杂、多变、相互冲突、漫无目的的行为,纳入到统一而明确的目标上来,使之按照既定方向有序前进。
浅析社团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几个基本问题
中图 分类号 :C 1 .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7 —65 (01 4 o7 3 92 2 62 39 21 )0 一o9 一o
在 多 数 现 代 国家 ,公 共 政 策 已 经 成 为 政 府 管 理 社 会 的 主 要 手 段 ,是 政 府 解 决 社 会 公 共 问 题 、 分 配 社 会 价 值 和实 现 公 共 利 益 的 主 要 途 径 。 实 现 公 共 利 益 的前 提 是 ,民 众 的 意 愿 和 利 益 要 求 在 政 策 过 程 中得 到 表 达 和 尊 重 。 在 规 模 较 大 的 民族 国 家 中 ,民 众 直 接 参 与 公 共 政 策 过 程 并 对 政 府 决 策 施 加 影 响 受 到 各 种 条 件 的 制 约 。 民众 对 公 共 政 策 的 参 与 和 影 响 更 多 是 间 接 意 义 上 的 ,需 要 借 助 特 定 中 介 来 实 现 。 社 团 组 织 是 此 类 中介 的 重 要 一 种 ,社 团 组 织 参 与 公 共 政 策 是 个 体 公 民参 与 的延 伸 。 社 团组 织 出于 对 公 共 利 益 的 关 注 , 以其 特 定 的 身 份 通 过 合 法 途 径 对 公 共 政 策 的制 定 、 执 行 及 评 估 等 提 出 意 见 和 建 议 ,并 在 此 过 程 中 表 达 组 织 的 目标 及 意 图 。研 究 社 团 组
主 管理 、优 化政 府 社 会 管 理 等 目标 。
织对公共政策 的参与 ,总结 经验 、发 现 不足 ,可 以为 更好
地组 织 指 是 在 政 府 与 社 会 之 间 发 挥 中 介 作用 、 具 有 独 立 性 、 自治 性 、 合 法 性 的 民 间社 会 团 体 。
达 意愿 的前 提 。 ( )参 与公 共 政 策 的 能 力 。 社 团组 织 需 要 2 在 具 备 相 关 知 识 的 基 础 上 ,对 社 会 公 共 生 活 有 充 分 了解 , 并 且 能 够对 现行 公 共 政 策 做 出恰 当 评 估 ,有 能 力 对 未 来 政 策 提 出 前 瞻 性 的 建 设 性 意 见 ,从 而 保 证 参 与 的 有 效 性 和 科 学性 。 ( ) 通 过 合 法 有 效 的 途 径 参 与 公 共 政 策 。合 法 是 社 3
公共政策中的社会公正与平等问题探讨
公共政策中的社会公正与平等问题探讨在公共政策中,社会公正与平等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公正和平等是一个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于建设公正、和谐的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讨论公共政策中的社会公正与平等问题。
一、社会公正与平等的概念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权利和机会的公平分配以及合法权益的保障。
社会平等是指每个人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受歧视和排斥。
社会公正和平等在公共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教育公正与平等教育是社会公正与平等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公共政策中,应该加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此外,还应该解决教育资源的差距,消除城乡教育差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三、健康公正与平等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公正与平等的重要方面。
在公共政策中,应该关注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加强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的覆盖,提高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此外,还应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健康公正与平等的实现。
四、就业公正与平等就业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生活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关键领域。
在公共政策中,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同时,还应该建立公平的劳动市场秩序,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杜绝就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五、社会保障公正与平等社会保障是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具体体现。
在公共政策中,应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包括基本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特殊弱势群体的保障,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确保每个人都能公平享受社会保障。
六、环境公正与平等环境是每个人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社会公正与平等的重要方面。
在公共政策中,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加大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应该提倡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公共政策研究基本问题与方法探讨
My Views on the Basic Issue and Methods of Public
Policy Study
作者: 徐湘林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100871
出版物刊名: 新视野
页码: 50-52页
主题词: 公共政策;政策分析;政策科学;政策取向
摘要:公共政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性学科领域,仍然面临着许多有待理清的基本问题.本文就政策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范畴,以及研究领域与研究现状三个方面探讨公共政策研究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本文认为,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开放性和理论的多样性是它作为应用性、综合性学科的应有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研究基本问题探讨●徐湘林内容提要:公共政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性学科领域仍然面临着许多有待厘清的基本问题。
本文就政策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范畴,以及研究领域与研究现状三个方面探讨公共政策研究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本文认为,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开放性和理论的多样性是它作为应用性、综合性学科的应有特征。
(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分析政策科学政策取向公共政策研究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现象和寻求政策解决方案的应用性、综合性学科。
在西方,它的产生与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
公共政策一般指政府为解决现实和潜在的社会问题而作出的决定和行动,所以公共政策研究在学科渊源上属于政治学。
尽管一些具有影响的学者呼吁建立相对独立的“政策科学”学科,但仍然有许多学者把公共政策研究看作是政治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由于政府的决定和行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这些方方面面产生广泛的和深远的影响,这使得公共政策现象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公共政策现象的研究必须结合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参与,因此,公共政策研究又是一个结合了众多社会科学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 )另外,公共政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始终围绕着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如何使政府的决定和行动更合理并且更有效。
公共政策研究一开始就具有十分强的应用性目的,并要求运用和发展科学的可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这种综合性研究和应用性目的的特点使公共政策研究与传统政治学在研究取向和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差别。
它不但使得许多从事政治学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关注公共政策取向的研究,并致力于从其它社会科学中寻找新的研究方法。
( )然而,公共政策研究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一直充满着矛盾。
政治学家往往将它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而公共行政学则将其研究兴趣集中于公共政策的实质性内容以及实际应用。
这使得公共政策子学科朝着理论研究和实质性政策问题研究两个方向发展。
这两个方向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
本文试图对西方公共政策子学科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探讨。
探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共政策学科产生与发展的条件、公共政策基本研究范畴讨论、以及公共政策研究的现状。
( )*公共政策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美国是公共政策研究的发祥地,同时,其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也最迅速,研究成果也最多。
美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和体系对其他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有着极大的影响。
公共政策研究为什么首先在美国兴起,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
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认为,公共政策研究首先在美国诞生是因为美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政策土壤)的特殊性决定的。
美国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和两党制的政治体制使政策问题和政策选择(政策替代方案)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政党之间的政治斗争一般不是围绕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展开,而是围绕着不同的政策选择所进行。
因此对政策替代方案的比较重视。
[1] 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美国多元主义学派观点的运用和延伸。
然而,这种看似有理的解释却容易导致如下的观点,即认为公共政策研究必须或更适应在于美国式的政治生态环境和政治制度下产生与发展。
强调公共政策研究产生的特殊性也很容易掩盖那些带有普遍性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某些较为普遍的原因。
如英国学者克利斯多夫·汉姆和麦克尔·黑尔指出,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公共政策研究热潮有两个主要原因:西方工业化国家在面临大量的棘手问题时,决策者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术界,尤其是社会科学界,对政策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寻求途径运用其知识来解释和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2] 我国学者张金马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政策科学的出现和兴起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实践依据。
在理论上,本世纪下半叶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为政策科学提供了许多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各国政府为解决国防、经济以及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科学界的帮助和参与。
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公共政策研究作为融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以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学科得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3] ( )应该说,从现代社会的普遍需要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来解释比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和政治体制的解释,更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研究的产生和发展的本质性原因,同时也更能够说明公共政策研究得以不断完善的发展经历。
公共政策研究在50年代没有引起普遍关注,除了当时的倡导者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存在明显缺陷之外,公共政策问题还没有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
到了60年代,美国社会开始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与社会问题。
越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引发了全国性的反战运动,长期的种族隔离政策激发了大规模的争取平等权力的民权运动。
同时,快速的工业化和都市化带来了迫切需要解决的犯罪、贫困,教育,住房、就业、养老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首先引起了社会科学界的普遍重视,许多学者开始从这些社会问题着手研究公共政策,大学里也开设了许多关于公共政策问题的课程。
同时,面对这些问题,政府迫切需要社会科学界对政策问题的研究,以帮助政府分析问题和制定政策方案。
另外,从60年代开始,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发展突飞猛进,公共政策研究也正是在这种相关学科的发展高潮中得到发展的。
(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研究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原因。
第一,社会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普遍需求。
这种需求不仅仅来自政府制定政策的需要,而且还来自社会对政策问题的普遍关注。
在政策问题的压力下,美国政府以及许多企业、财团和基金会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基金和学科建设资金资助与政策问题相关的社会研究和学科建设,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
同时,社会对政策问题的普遍关注也激发了知识界对政策问题的研究热情,使许多学科的研究更注重于实际社会问题,注重研究的实用性。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跨学科的交流。
当各国政府日益重视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并通过学者专家提供相关知识和具体方案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原有的知识体系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差距。
这种差距给知识界敲响了警钟,并多少促进了社会科学在应用方面的发展。
同时,由于政策的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单一学科研究遇到的困难促使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公共政策研究的新领域,也产生了许多新成果。
( )*公共政策学科的基本研究范畴*公共政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是由社会的需求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的。
但是,公共政策研究应该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应该研究哪些实质性的内容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基本方法,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回答,才能为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
美国政治学学者拉斯韦尔可以说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第一个理论奠基人。
( )在1951年斯坦福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上,拉斯韦尔以“政策取向”为题论述了公共政策研究建立应该注重的六个方面。
他认为,公共政策研究首先应该研究政府的行动及其对公共权力的运用。
因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了解社会群体和个人对政策可能作出的反应,因此,公共政策研究又是和个人选择相关的学问。
但是,公共政策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同于政治学的研究,它应该融合其它社会科学的成果,建立自己的新的学科体系。
其次,公共政策研究的哲学基础应该建立在理论实证主义之上。
公共政策应该追求政策的“合理性”,是一门用科学方法论进行方向研究的学问,理论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公共政策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式。
第三,公共政策研究应该是对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敏感的学问。
公共政策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被制定和执行,并为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和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而设计的,因此,公共政策研究在政策分析模型的选择时,必须具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的观念。
第四,公共政策研究应该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它不但应该强调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合作研究,而且还要注重政治学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合作研究。
第五,公共政策研究的研究必须注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共同研究。
在政策问题的研究上,学者应该了解政府官员对政策的认识和其掌握的相关数据资料,同时也应该联合政府官员一起参与学术研究。
最后,公共政策研究应该具有“发展的概念”。
当制定和实施一项社会发展为前提的政策时,公共政策的研究必须要了解和预测该政策将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因此,公共政策研究是一门以社会变化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4] ( )不难看出,拉斯韦尔提出的公共政策研究所应有的研究取向,实际上是试图为公共政策研究确定基本范畴、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确定范畴和研究领域的目的就是要产生更多和更好的跨学科的公共政策知识,在研究方法上则强调科学性和实证主义。
虽然拉斯韦尔提到的某些原则(如规范性、知识背景的相关性和跨学科性)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并非是全新的东西,但是,由于他强调这些原则应该与政府的决策和公众关心的议题相联系,从而为社会科学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研究课题。
公共问题的原因和公共政策的效果成为学术界以及政府所关注的问题。
而拉斯韦尔提到的这些研究取向在随后一直是美国社会科学热衷探讨的领域。
( )然而,由于受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的影响,拉斯韦尔尤其强调理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对公共政策研究发展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后来受到了一些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的批评。
例如,阿尔蒙德指出,拉斯韦尔把方法论的发展看成是公共政策研究在学术上发展的唯一动力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德罗尔也批评道,行为主义的方法一味坚持对个人行为研究的科学性而很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泥潭,为了完美无缺地描述个人的行为,势必回避无法量化的许多政策问题。
德罗尔认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是在没有理论的情况下开发的,因此,把政策科学建立在纯理论的行为主义的基础上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对行为主义的批判的基础上,德罗尔提出了自己对政策科学基本范畴的研究框架。
这一研究框架主要建立在他的元政策的概念之上。
元政策实际上涉及政策优化的制度和程序的设计,元政策指的是具有指导性的政策,它涉及到制定总体目标、制定政策范围,设定时间单位,设定风险承受力,选择渐进的或者激进的政策手段,确定具体政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选择协调式或侧重式政策取向等若干个方面。
( )另外,拉斯韦尔关于政策科学必须以民主政治为研究前提的假设也颇引起人们的争议。
因为,在政策科学的领域里人们要求的是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的和理性的方法是研究和分析的主要手段,专家和专业技能充当重要的角色。
而在民主政治的领域里,人们要求的是平等的政治参与和利益的实现,政治过程中的协商、妥协、说服和对抗等是主要的手段,在政策制定方面充当主要的角色。
政策学科和政治民主之间明显地存在一定的不相容性。
强调民主政治为政策科学研究的前提,就会使后者追求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逻辑陷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