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悲剧性电影的艺术风格与叙事特点_孙文博

合集下载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分析的开题报告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分析的开题报告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电影导演的影响力也日益突出。

冯小刚作为中国电影界备受瞩目的导演之一,他执导的许多影片引起了广泛关注,如《非诚勿扰》、《如果爱》、《一九四二》等。

因此,对冯小刚电影的叙事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同时,叙事分析是电影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了解电影的艺术手法、文化内涵以及导演想要传达的思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究冯小刚电影中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并对其进行深度剖析,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文将以冯小刚导演的三部代表作《非诚勿扰》、《如果爱》和《一九四二》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究冯小刚电影叙事的特点和内涵。

具体而言,本文将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研究:1. 研究各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包括序曲的构建、故事线的设定、情节层次的安排等,分析其对影片故事情节的影响。

2. 探究冯小刚电影中的叙事手法,包括镜头运用、音乐选取、视觉效果等,分析其在影片中的意义和特色。

3. 剖析影片情节和人物角色,深入探讨影片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特点。

(二)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电影叙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而言,首先通过搜集冯小刚导演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其拍摄电影的背景和创作思路;其次,通过观看研究对象的电影,细致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和情节等方面;最后,结合现代电影研究理论,分析电影中的手法和情节在艺术上和社会生活上的意义和价值。

三、预期结果和研究局限(一)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在于,通过对冯小刚电影进行叙事分析,揭示其电影创作的风格和特点,挖掘其中的艺术内涵和社会价值,同时更好地理解电影叙事的本质和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

(二)研究局限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受时间和研究范围的限制,无法涵盖冯小刚全部电影作品;此外,本研究虽然会采用多种分析方法,但也无法完全消除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最新冯小刚电影的艺术风格

最新冯小刚电影的艺术风格

冯小刚电影的艺术风格在今天的中国谈到导演,大家总会想起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与前两位获过国际奖项无数的第五代导演先驱者来说,冯小刚的个人奖项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因为他的身份是定位于一个具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的以民众口碑建立的导演。

冯小刚一直以普通观众的口碑建立起自己的电影风格,同样也是唯一一直在拍商业片的导演。

作为一个纯粹的商业导演,他的艺术成就可能的确比不上张艺谋陈凯歌这些从专业电影学院毕业的专业导演,但是这不能否认他的电影深处的小人物的大智慧,至少这些人打动了中国观众,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走进电影院。

冯小刚1958年8月18日出生于北京的普通家庭,因父母离异和母亲姐姐生活在一起。

冯小刚的母亲是个有着坚强生活精神的好妈妈,在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里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冯妈妈四十多岁时就开始与病魔做斗争,五十多岁起身患重病瘫痪在床,尽管冯妈妈的身体很不好,但是她始终以坚强的精神鼓舞着儿子冯小刚,她曾经在病痛中对冯小刚说;儿子,你将来会顺顺利利的,因为所有的苦难都让妈妈一人尝尽了,只要你有了出息,妈妈的罪就没有白受!应该说冯小刚的生活经历对他以后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自幼喜爱美术、文学。

高中毕业后首先投身了军营生活,在北京相关装甲部队从事基本宣传工作,涉足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生活。

并通过刻苦努力,很快正式踏进北京军区文化单位,随后作为部队文职人员获得提干而具备美术职称和部队军级。

1984年参军转业到地方后,经过思考和选择进入北京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担任工会文体干事,从事文化宣传工作。

1985年,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他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电视剧中担任美术设计。

当时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仅有几年的基础,但是其中朝气蓬勃的业务人员成分,以及思想意识相对开放的文化氛围,使得没有科班学历的冯小刚,通过在这里的学习与工作生活,奠定了后来拼搏腾飞的坚实基础。

还曾担任小品等舞台剧的编剧,导演。

冯小刚电影作品艺术风格浅析

冯小刚电影作品艺术风格浅析

冯小刚电影作品艺术风格浅析作者:王晓来源:《人间》2016年第23期摘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电影体制便得到了全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电影行业在注重影片品质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商业价值。

本文将对冯小刚电影作品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分别从:冯小刚与电影的渊源、冯小刚电影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冯小刚电影风格转变的可实施性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冯小刚;电影风格;研究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02-02冯小刚作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导演,为我国电影史所做的贡献十分突出。

然而对于冯小刚的电影作品的评价,还是存在许多不同的说法。

实际上从电影技术方面来看,冯小刚导演的作品依然有许多可取之处,冯氏幽默似乎也成为冯小刚导演作品的重要标签,因此在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时不能以偏概全。

一、冯小刚与电影的渊源冯小刚的电影风格在电影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在抓住大众娱乐心理的同时,还反映出了人性的特点,以此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实际上,冯小刚电影之所以会具有这些特点,与其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一)成长环境。

冯小刚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与母亲、姐姐生活在一起,冯小刚年幼的时候,主要是依靠目前做零工来维持生计,就是在这种生长背景下,冯小刚对平民生活产生了深厚情感。

由于冯小刚出生在北京,在他出生的年代里有许多典型的建筑与文化都对他后期的电影作品造成了一定影响,例如:礼堂,冯小刚年幼时,家附近就有一个礼堂,每次放学回家吃完饭,他就匆忙跑到礼堂去看电影,在他印象中,这个礼堂放映了无数的电影,可以说,礼堂为冯小刚的电影梦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他回到老礼堂,拍摄了《情殇》、《一地鸡毛》两部电视剧。

冯小刚后来在他的自传中回忆起那个礼堂,在文革时期,他亲眼目睹有人从礼堂以北党校的五层纵身一跃,深深感受到文革时候人性的绝望。

这些生活经历,对冯小刚后期的电影风格产生了重要关联,也是不可小觑的重要因素。

从叙事视角看冯小刚的华丽转身

从叙事视角看冯小刚的华丽转身
苫 ’ j 『 【 中 J 二二 —— ——— 二二 ——— 二二 ——— 二二 ——— 二 二 二 二藕 二 二二小刚的华丽转身
[ 摘要 】 在 3代 " - 电影导演 中,冯 小刚以其 商业 电影的 艺术气质而独具风采。 冯小刚的电影无论在 电影语 言、叙事视 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的 个人化倾 向。 但是通过近几年的 《 集结号 》、《 唐 山大地震 》、《 一九四二 》 等 影片,我们发现冯 小刚打破 了传统 商业 电影的意识形态 ,以另一种形 式 的商业电影 来反 映现 实生活 中人们最真 实的情感 ,人性最光辉的时刻 ,历
“ 平 凡 ” 的英雄 形 象 ,展 现 了战争 面 中, 选取 了一个独特 的切入视角 ,
的残 酷 性 ,战争 对 生命 的摧 残 ,并 把连 长 谷子 地 为兄 弟到 处奔 走上 诉 的苦 苦 的执着 与 坚持 和 现实 的无 奈 与 悲情 表现 得淋 漓 尽致 。在 展现 残 酷 的战争 的同时 也让 观众 陷 入 了战 争 的本质 ,生命 的意 义 的深 深思 考 之 中。 冯 小 刚把 政治 叙 事、 战争 叙 事与 伦理 叙 事相 糅 合 ,将 个体 价值 与整体 价 值 重合 ,使得 影 片 的叙 事 获得 了更为深厚与广博 的人性 内涵。 如果说 《 集 结号 》是 一次 华 丽 的转 身 ,那 么 《 唐 山大地 震 》则 是 对 冯 小刚 以往 电影 的现 实主 义创作 范 式和惯 性 的巨大超 越。影 片 以 2 3 秒、 3 2 年作 为整个故事叙事的开端 , 2 3秒 ,一个城市 瞬间坍塌 ,3 2年 , 这座城 市 如凤凰 涅架般 在 废墟 中崛 起 。冯 小 刚在 这部 影 片 中直指 人性 深 处 ,爱 与被 爱 、救赎 与 感 恩、破 碎 与 弥合 ,一段 历史 的记 忆 ,一场 人性 的挣扎 。 《 唐 山大 地 震 》运用 了一 种特 定 的传 统 的叙 事模 式 ,用 一个 家庭 经 历灾 难 之后 的故 事来 展 现整 个 时 代 背景 。这 种传 统叙 事模 式强调 的 是 戏剧 的整体 性、表 面 上 的合理 的 动 机 以及 各个 组成 部 分 的连 贯性。 但 影 片的叙 事整 体 上又 呈 现跳跃 式 发展 ,运 用 了大 量 的跳 跃性 镜头 来 展现时间的跨度。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一、讲好故事与现实主义人文关怀1.冯小刚的贺岁片“贺岁片”的概念来自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起每逢跨年~演艺明星就会济济一堂~给观众奉上喜气洋洋的电影作品?。

冯小刚因导演贺岁片而成功、而成名。

尽管人们对其贺岁片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贺岁片在中国内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始自冯小刚。

从1997年开始~《甲方乙方》(1997年)、《不见不散》(1998年)、《大腕》(2001年)、《手机》(2017年)等贺岁片陆续上映。

冯小刚的贺岁片定位于都市喜剧~以通俗的话语、小人物的朴实、狡黠及滑稽、反讽的情节产生轻松、欢快的效果~引发观众笑过之后的思考。

创作一部好的喜剧~并非易事。

冯小刚贺岁片的成功有两个基本要素:讲好故事和现实主义人文关怀。

冯小刚看重故事~注重影片的故事性~也善于讲故事~其核心在于总是以平凡小人物的视角~将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困惑以夸张、滑稽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最终变为从悲到喜、大众易于接受的圆满结局。

这是“故事”的基本框架~而其故事素材~源于中国当代社会~源于人们当前正经历的、关注的问题~其贺岁喜剧中的人物~以近在“我们身边”的形象~来叙述悲与喜。

在故事的叙述中~冯小刚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对美好而平凡的生活的1 / 3理解。

这种回到个体现实生活中的逼真画面~透露出个体日常生活的常态~既有个体面对生活窘境的挣扎与嘲讽~又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努力。

在看似不加修饰的细碎生活中~呈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构成了冯小刚电影重要的叙事视角。

2.《集结号》等对贺岁片的突破以上所述冯小刚贺岁片的文化背景和叙事风格整体上讲是中国北方的~而且京味十足~这无疑不利于冯小刚影片在全国的影响。

2017年~冯小刚贺岁片《天下无贼》上映。

这部影片以及2017年和2017年的贺岁片《非诚勿扰》(1、2)~选用刘德华、舒淇等香港演员~故事地点加入中国西北部、日本北海道等~显然试图弱化京味~以突破电影的地域性限制。

冯小刚电影作品分析

冯小刚电影作品分析

冯小刚电影作品分析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把影象、灯光、音效等各种表现形式综合运用,能让看电影的人跨越各种障碍产生心灵共鸣的艺术。

在这其中,影象、灯光,音效其作用只在于将所要表现的内容表现出来,它们并不能使内容的思想内涵得到升华,真正能让一部电影丝毫不剩地表达出电影本身想表达的思想内涵的决定因素,数导演当之无愧。

冯小刚就承当了这个角色。

从《没完没了》到《大腕》,从《集结号》到《手机》,从《非诚勿扰》到《不见不散》,再到《天下无贼》。

冯小刚以幽默、诙谐、甚至调侃反讽的语言表现剧中人物生活、工作、情感中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在中国电影事业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冯氏电影”风格。

冯氏电影中精彩的人物语言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也是其特色之一。

冯氏电影中的人物以及其幽默、诙谐甚至有点夸张,或婉约含蓄,新奇灵动的话语夺得好评。

如电影《甲方乙方》中“地主家也没余粮啊”,“打死我也不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而没有房子的婚姻则更不幸福。

”《手机》中“做人要厚道”,“二十多年都睡在一张床上,的确有些审美疲劳。

”《大腕》中“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在这一系列经典台词的炮轰下,观众想不笑都难。

但除了令人发笑之外,通过角色之口,用这些最生动、最自然的话语,调侃了现实社会的现象,反映出大多数人内心的真情流露。

是观众在笑着笑着就禁不住把电影里角色的喜怒哀乐安防在自己身上进行比较,思考。

成功的影视作品,起关键就在于导演能否很娴熟的利用“煽情”和“移情”手段让观众入戏,这也决定了一部作品未来的价值大小。

冯小刚恰恰就学会了这一点,他抓住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也就抓住了成功的关键。

冯氏电影中以刻画生活中的小人物,反映市井生活为主要题材。

由于受自身对生活经历的,冯小刚平民都市小人物的欲望表达。

冯小刚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的导演。

冯小刚电影艺术

冯小刚电影艺术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冯小刚贺岁片的电影叙事风格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2006级汉语言文学班学号20063034031姓名匡娟指导教师许涛山东财政学院教务处制二OO年月论冯小刚贺岁片的电影叙事风格匡娟内容提要:冯小刚因导演电影《甲方乙方》一炮走红后,在各路电影逐鹿中国影坛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短短几年便确立了中国贺岁电影的霸主地位。

如今,冯小刚的贺岁片已形成了家喻户晓的“冯氏品牌”,他的崛起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

本文通过对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叙事视角、叙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初步探讨,揭示其电影大众化的叙事风格。

关键词:冯小刚叙事平民化游戏化幽默化“贺岁片”一词,最初出现在内地,当时为刺激萧条低迷的内地电影市场,国内开始逐步开放电影市场,引进外片。

在这些进口大片中,已经有了一些“贺岁片”。

它们的制作手段和市场反响引起了中国电影业内人士,尤其是市场经营人士对于“贺岁片”概念的浓厚兴趣。

加之中国电影领域的逐渐开放以及电影业经营自主权的不断强化,“贺岁片”这种借助节日前后特殊的新年时段来制作经营电影产品,以期获得良好票房的电影市场操作理念,开始对国内电影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贺岁片”在中国内地真正作为一个市场档期和某种具有特定意味的片种引起受众的关注,始于1997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甲方乙方》,当时的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凭借贺岁片《甲方乙方》,一举夺得3000万人民币的票房,在业界轰动一时,这样一个票房就连冯小刚本人也颇感意外,从此,冯氏贺岁系列电影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之后的12年时间里,冯小刚陆续推出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八部贺岁片,战绩不俗,票房步步攀升,尤其是2009年的《非诚勿扰》,票房飙升过3亿元,此时,其电影总票房累计达到10.32亿。

由此,冯小刚超越张艺谋、陈凯歌,成为目前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导演。

毛主席说过: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冯小刚电影研究

冯小刚电影研究

冯小刚电影研究冯小刚,中国当代著名导演和编剧,以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的幽默风格而闻名。

他的电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取得巨大的成功,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对他的电影艺术进行研究,从他的电影主题、剧情结构和角色塑造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冯小刚的电影主题着眼于揭示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他通常以家庭和爱情为主线,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微妙的暗示,展示出社会底层人民面临的艰辛生活和无奈境地。

例如,他的经典作品《一九四二》通过描述一个普通家庭在战乱年代的生活,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和破坏。

他的另一部作品《手机》则通过一个小商人的生活故事,反映了文明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

通过这些电影,冯小刚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充满挑战的社会画卷。

其次,冯小刚的电影在剧情结构上常常采用反转和戏剧性的冲突来吸引观众。

他善于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情节转折和剧情高潮,使观众在电影中不断感受到紧张和惊喜。

例如,《非诚勿扰》中,主人公谢导费尽心思要找到合适的配偶,却在最后时刻接受了自己并不完美的爱情;《私人订制》则通过男主角阎真的经历,展示了一个草根创业者的成长过程。

这些多层次的故事情节使冯小刚的电影更加引人入胜。

最后,冯小刚的电影角色塑造也是他作品的一大亮点。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精准的表演来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丰满而真实。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有趣而又充满人情味的角色,例如《非诚勿扰》中的“目击者”,他用自己的过人才华拯救了一个不幸微笑的女孩;《心灵奇旅》中的主人公吴京,通过与机器人相处,逐渐找回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信心。

这些角色由冯小刚的奇思妙想和才华激发而产生,成为了他作品中的独特之处。

综上所述,冯小刚的电影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他的电影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人性的复杂性,通过高潮迭起的剧情和精彩的角色塑造,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冯小刚的电影研究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深入探讨,但我们应该肯定的是,冯小刚的电影作品将会持续影响着中国电影界,并成为中国电影艺术的重要一环。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

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冯小刚电影的叙事美学研究-影评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中国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性,在10多年中不断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

自2016年11月18日上映以来,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

截至2016年12月23日该电影累计票房达亿,虽然相对于冯小刚导演的其他电影作品票房仍有差距,如2013年《私人订制》的7亿,2010年《唐山大地震》的亿①,但业界、学界仍热议不断。

尹鸿认为《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画幅与其说是圆圈,不如说更像面镜子,没有过度人为的戏剧化、道德化的喜剧冲突,与生活高度贴近②;张宗伟认为电影用荒诞诠释现实,通过塑造具有符号化意义的形象,牵引出社会世相和人情百态③。

同时也有不同观点,如认为较之原作,电影的格局气象都缩减了,没有将原作中最精彩之处在电影中表现出来④;再如有影评人认为影片叙事逻辑混乱,电影看到最后也没有发现和电影片名有太多的联系⑤。

冯小刚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导演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会引发不同的社会话题与讨论。

这与他常常采用刘震云的文学作品作为叙事基础不无关系。

冯小刚以电影方式重读文本,以声音影像的形式重新诠释文字。

“影像的本质全然是外在的,没有内心的东西……它没有意义,却能唤起人的一切感觉所能有的最深切的东西;它未被揭示,却明明白白地显现着。

”⑥通过电影的全新叙事,冯小刚赋予文本动态变化的、综合直观的全新魅力。

冯小刚在其电影叙事中展现了人间百态与社会变迁,其电影作品在选材、内容、表现手法、视角等方面各有不同。

概括来说,从叙事美学角度看,冯小刚的影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一、讲好故事与现实主义人文关怀1.冯小刚的贺岁片“贺岁片”的概念来自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起每逢跨年,演艺明星就会济济一堂,给观众奉上喜气洋洋的电影作品⑦。

冯小刚因导演贺岁片而成功、而成名。

浅论冯小刚都市喜剧电影的叙事风格

浅论冯小刚都市喜剧电影的叙事风格

浅论冯小刚都市喜剧电影的叙事风格Shallow concerning feng xiaogang urban comedy film narrative style摘要:本文从选材、人物性格、风格以及台词四大方面来浅论冯小刚都市喜剧电影的叙事风格,进而论证这种叙事风格给中国式轻松喜剧片打上了极富个性色彩的烙印。

关键词:冯小刚都市喜剧电影叙事风格曾经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冯小刚,近几年来,几乎是连续推出具有大致相同风格的贺岁影片,其票房收入都过千万,影片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在国内电影市场较为低迷之际,冯小刚的贺岁影片犹如一服对症良药。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选材1、迎合受众。

轻松喜剧片这一类型是由广大受众和电影市场培育的,故事材料契合观众的欣赏需求与电影市场的消费需要是必须的。

冯小刚心中明确、自觉的受众情结和市场理念也使其将喜剧故事材料定位在观众喜爱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这就是说,其贺岁影片的故事内容应是观众喜欢、市场需要的。

为实现这一选材效果,冯氏在创作之余经常深入观影群体调查了解——“更多的时间我是一个观众,我不是一个导演”(见注:1)因为冯氏较准确地把握了受众的思想、心理、情感状态及电影市场的热点、共性、主流趋向,其所选择的故事是较为切合受众需求的。

实际上,受众的喜爱、市场的认同已成为冯氏贺岁影片选材的追求。

而由于电影的正向审美就是要先用故事打动观众,这也成为冯氏影片必须实现的效果及检验其成败得失的标准。

而选择的故事迎合成熟观众群体的欣赏期待、道德理念亦是经典轻松喜剧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2、平民化的主角。

冯小刚的都市喜剧电影直面社会问题,潜移默化地宣扬正确的价值导向,电影能成功的一大原因就是把英雄从主角的位置上撤下来,以平民取而代之。

一下子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观众在观影时,看着相似地位或者身份的主人公的故事,势必碰撞出各种各样的共鸣,因而对电影故事产生极大的认同感。

《非诚勿扰》的主角是秦奋,一个海漂多年的中青年海龟。

冯小刚电影研究

冯小刚电影研究

冯小刚电影研究冯小刚电影研究冯小刚,中国著名导演,也是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电影作品数量众多,涵盖了各种题材,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和讨论。

本文将从冯小刚电影的题材选择、故事叙事、社会现实主义以及影片风格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冯小刚电影的题材选择非常广泛。

他的作品既有以曲折复杂的家庭结构为题材的喜剧电影,如《非诚勿扰》系列,也有以历史背景为基础的剧情片,如《芳华》。

此外,冯小刚还涉及到了社会问题的揭示,比如《手机》中对新媒体时代的思考,以及《只有芸知道》中对于职场女性权益的关注。

他的多样化题材选择使得他的电影作品鲜活生动,丰富多元。

其次,冯小刚电影的故事叙事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擅长通过细腻入微的情节铺陈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他的电影常常通过一个普通人或一个小团体的切身经历,来反映和讽刺社会现象和问题。

他在《非诚勿扰》系列电影中以相亲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爆笑场景和搞笑对白来展现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社会现实。

这种幽默讽刺的手法使得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对社会现象有所思考。

第三,冯小刚电影中常常呈现出浓厚的社会现实主义色彩。

他的作品常常关注中国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棘手问题,如家庭关系、社会阶层对立、文化冲突等。

在《手机》中,冯小刚通过对中国新媒体的描绘,深入探讨了信息时代对人际关系、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他的电影常常以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细腻入微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最后,冯小刚电影的风格独特,常常融入了他个人的幽默元素和审美观念。

他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常常以夸张和幽默为特点,他擅长通过夸张的表演和精准的语言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观念碰撞。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他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再现和对个体命运的讲述,呈现出残酷和温暖并存的世界。

他的电影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使得观众在观看时常常能够感受到强烈的触动。

综上所述,冯小刚的电影作品具有多样化的题材选择,独特的故事叙事和社会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中国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并通过精妙入微的情节和表演手法,将这些问题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老炮儿艺术表现手法

老炮儿艺术表现手法

老炮儿艺术表现手法老炮儿艺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

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下面是老炮儿艺术表现手法,请参考!老炮儿艺术表现手法关于老炮儿这部电影,你恐怕还不了解制作团队,包括你恐怕还不太知道导演,但是演员队伍的强大,足以促使你花钱电影券探个究竟。

就光冲着主演是大导演冯小刚我就果断和闺蜜买了电影票看。

电影其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让我不禁赞叹,管虎是个好导演,关键人家愿意动脑子啊!那我们就来分析下,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面,管虎整个制作团队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他们不急着上片名,是不是?影片先上个串线,铺个垫给大家。

先从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三儿偷了钱包,六爷让他把身份证给人寄回,差不多5分钟的片头,我都期待冯小刚露脸,我们都知道那是冯小刚,但就电影本身,我们并不知道冯小刚要怎么演这个角色,所以这样的不露脸的开场,足足吊起了我和闺蜜的胃口。

在那个时候,还只是看了5分钟不到的时候,我觉得冯小刚一定是演一个狠狠狠厉害的人,事实也是如此,只是我看完我还是崇拜六爷。

关键是我们对那个,“怎么厉害了”充满了好奇之心。

接着老炮儿这个片名也是到了之后才出现,三个字出现的时候是苍劲有力的,包括字体本身的笔触给人的感觉和音效的搭配,整个片名是打击在银幕上的。

看完电影后再回想这个片名出现的方式,我认为这就是正本片子给人的感觉,六爷就是个老炮儿,毋庸置疑,并且是很有力量的,因为他有他的原则,他有他的坚持。

所以第一个要点赞的表现方式是片头的5分钟主角儿不露脸,第二个要点赞的表现方式是片名出现的方式太贴合片子中心思想。

总的来说,开头给我的讯息很少,但少即是多,给足了好奇心啊!接下来讲讲呼应这事儿,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看到八哥死了,六爷埋葬的时候起来时晓波给了一根手指觉得有点搞笑,或许你以为晓波是给六爷面子,觉得大老爷们的不应该搀扶,死的况且是一只八哥。

冯小刚电影艺术欣赏

冯小刚电影艺术欣赏
叙述语境的东方意味 融入讽刺喜剧的成分
假定情境的细节写实
角色:
“冯男郎”: “冯女郎”:
特点一:丑陋 特点二:贫嘴 特点三:善良
特点一:美丽 特点二:世俗 特点三:没个性
冯小刚其人二冯小刚电影介绍?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三冯小刚电影风格四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样式3叙事4风格5韵味不刻意回避现实叙述语境的东方意味融入讽刺喜剧的成分假定情境的细节写实角色
第三节
冯小刚电影介绍与欣赏
一、 冯小刚其人 冯小刚,中国电影编导、导演。1958年 出生。自幼喜爱美术、文学。高中毕 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 设计。他与王朔联合编剧的电视系列 剧《编辑部的故事》使他成为家喻户 晓的人物。
1、选材
迎合受众 轻松喜剧片这一类型是由广大受众和电 影市场培育的,故事材料契合观众的 欣赏需求与电影市场的消费需要是必 须的 。

•情理冲突---轻松喜剧片的故事材料少不了 浪漫爱情或家庭伦理的冲突。
2、性格


“英雄”性格。轻松喜剧片的男主人公多寄 寓小人物的人格理想:世故但不油滑,自 我奋斗但不投机取巧,深知金钱力量但又 鄙薄富人,追求爱情但又洁身自好,诙谐 幽默但又具绅士风度。 明星认同。轻松喜剧片的主角必用明星 演员来饰演,他们是票房保证的重要元素。 冯小刚贺岁影片里的主要人物也不折不扣 地选择明星演员来扮演,主动迎合广大受 众的明星观赏期待。
二、 冯小刚电影介绍





《甲方乙方》 《不见不散》 《没完没了》 《一声叹息》 《大腕》 《手机》 《天下无贼》
三、冯小刚电影风格



冯小刚的贺岁片基本上走喜剧路线,它们 往往充满了黑色幽默。 冯小刚的电影的情节虽然会有一些夸张的 结构,但是总体贴近生活。 偏重大众化路线

浅谈冯小刚电影的叙事艺术

浅谈冯小刚电影的叙事艺术

作者: 刘旖宁[1];黄美霞[1];吕嘉敏[1];谭璐欣[1];梁文慧[1]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000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
页码: 161-16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4期
主题词: 冯小刚电影;叙事主题和内容;人物形象;作品改编;商业性与艺术性
摘要:本文将从叙事主题和内容、人物形象、作品改编以及商业性与艺术性四个层面对冯小刚电影的叙事艺术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得出其执导的电影内容多为现实题材并向多样化转变,在男性话语下的人物形象呈现市民化趋势,对原著小说进行大力删改以极力摆脱原著带来的投影效果,冯小刚电影中商业文化与主流价值、现实性与娱乐性、艺术性与通俗性有机融合的结论。

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析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摘要:小刚作为我国银幕上一位异军突起的导演,曾致力于对意识形态下所形成的电影模式的反叛,致力于电影艺术潜力的感性挖掘。

1997年他开创了地贺岁片的风潮,并始终把注意力集中于喧闹的当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状态,他的电影继承了王朔小说中的戏谑、反讽等特点,对人生的调侃和对大众文化的嘲弄推向了极致。

本文试图归纳出小刚电影的叙事规律,以期从中折射出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为今后对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有新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小刚,贺岁电影,艺术特色,传播策略Analysis the Art of Feng Xiaogang’s movies Abstract: As an outstanding director in China’s movie industry, Feng used to be a rebellion of the old forms which were established with ideology and devoted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 of art. In 1997 he set the starting of new year’s film in mainland, focusing on the city life and civilian’s psychosis. Meanwhile his movies inherits Wang Shuo’s novels characteristics-Irony and Banter, and enlarged the “game” to the entertainment of life in the movies. He has created his rules of his commercial movies and used the proper ways to promote the movies. And in this way could Feng becomes the benchmarking in China’s movie industry.Key words: Feng Xiaogang, New Year’s movie, Art characteristics, spreading methods 引言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电影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为电影的发展扫清了诸多障碍,创造了电影发展的良好契机,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开放,好莱坞电影始终笼罩着中国电影,本土国产电影的创作数量逐渐下滑,电影票房市场也一蹶不振,电影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

叙事学视阈下的冯小刚“委屈五部曲”电影研究

叙事学视阈下的冯小刚“委屈五部曲”电影研究

叙事学视阈下的冯小刚“委屈五部曲”电影研究作者:彭楚楚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10期摘要:电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因此电影的叙事性尤为突出。

电影通过不同的叙事手段来表达影片内容,自电影艺术诞生开始,电影叙事学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本文拟从冯小刚的“委屈五部曲”电影入手,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叙事学冯小刚委屈五部曲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3359(2020)10-0154-02冯小刚的早期电影作品里,不免与约定俗成的“贺岁电影”“商业电影”相联系,呈现出属于他的“冯氏”电影的特点。

经历了早年模式化的创作,冯小刚开始辗转游走于艺术和商业之间,近年来他的作品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真切关注和对人文精神的高度致敬,这也使其脱离商业化的桎梏,走向属于自己的风格化道路。

其“委屈五部曲”便是其风格化的体现,这五部影片分别是《集结号》(2007)《唐山大地震》(2010)《一九四二》(2011)《我不是潘金莲》(2016)《芳华》(2017)。

从这一时期开始,冯小刚进入新的主题创作阶段:《集结号》里谷子地和战友们被上级抛弃,《唐山大地震》中女儿方登被母亲抛弃,《一九四二》里逃荒的灾民被国家抛弃,《我不是潘金莲》里李雪莲被丈夫和官员抛弃,《芳华》中刘峰和何小萍是被组织抛弃。

这些电影中的角色象征着不同年代、不同身份、不同命运的中国人,他们在“委屈”的困境里艰难前行,留下了时代故事的别样印记。

这些影片都有着相似的叙事主题,但故事内容、人物行动、人物命运并不同。

本文通过叙事艺术分析影片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美学风格,从而探索“委屈五部曲”电影所折射出的时代进步:从宏大叙事到个体关怀,从商业制作到人文艺术,这是电影“叙事”的转换,而这种转换也应当超越电影作为艺术品的界限而成为影响现实社会的关注点。

一、叙事视角的选择叙事视角的选择能够给观众提供一个理解内容、认识人物的角度,在这几部电影中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叙事视角,视角的选择与电影的故事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论电影《非诚勿扰》的叙事风格

论电影《非诚勿扰》的叙事风格

论电影《非诚勿扰》的叙事风格作者:叶宏涛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2期摘要:《非诚勿扰》冯小刚秉承了他一贯的叙事风格,剧情处理上,重叙事,淡化冲突;镜头上,力求平稳;摄影唯美,剪辑明快。

关键词:回归;平稳;简洁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5-0123-022008年,冯小刚推出他的回归之作——《非诚勿扰》。

这确实也是冯导五年之后的彻底回归,之前在中国大片“姓武名侠字功夫”的大潮下,冯小刚推出首部武侠大片《夜宴》,被公认是《无极》第二。

之后又推出战争片《集结号》,虽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因为韩国特技队伍的加入,以及战争场面对摇晃镜头的过度追求等等,都不是真正的冯氏风格。

而影片《非诚勿扰》则让我们看到了和《不见不散》、《甲方乙方》、《大腕》等冯氏喜剧电影一脉相承的东西,一样的都市现代题材,一样的带着情理反思的生活幽默,就连开场葛优推销“争端解决机”的镜头,在我们的眼中,仿佛又再现了刘元在黑板前,大谈喜马拉雅山上开通风道时,令人忍俊不禁的神情。

总之,《非诚勿扰》这部影片,不仅是主题、剧情,还是表演风格等等,都算得上是冯导回归之作。

在剧情处理上,冯导淡化冲突,力求生化话的幽默;在镜语上,冯导奉承一贯的平实的风格;在剪辑上,简洁明快;在蒙太奇运用上,主用声画蒙太奇,取代画面与画面之间的杂耍蒙太奇;在音乐的运用上,少而精,强化其过渡功能和蒙太奇表现功能。

首先在剧情的处理上,冯导采用的是一贯的重叙事,淡化冲突的方法。

比如秦奋在一开始推销“争端解决机”时的幽默剧情,和《国产凌凌漆》中达文西的那些个神经发明如出一辙。

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他是通过强化对比,来增强幽默效果,比如达文西在介绍他的“超级间谍椅”时,神情夸张,有诸多特写,同时伴随着《凌凌漆》的音乐;而《非诚勿扰》这一段中,却是通过简单的生活对话,来达到其“轻”幽默的效果。

又比如里面秦奋和一个善遗忘的女人之间的剧情,其幽默点是秦奋一直和一个如花少女对话,但真正相亲的,却是那如花少女的长辈,这又与《爱情呼叫转移》中的一个剧情,颇为雷同。

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评述

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评述

作者: 张旭辉
作者机构: 云南工商学院艺术设计系,云南昆明650101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201-20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0期
主题词: 冯小刚 电影 后现代
摘要:冯小刚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电影导演,他在商业片制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今冯小刚贺岁电影已家喻户晓。

冯小刚电影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在电影创作中,冯小刚借鉴了小品、相声等传统艺术形式,运用了拼贴、戏仿、讽刺、夸张等后现代艺术手法,展现了都市生活背后冷漠的心灵、漂泊的灵魂、怀旧的意识,展现了市井平民的生活状态。

电影《甲方乙方》的叙事艺术研究

电影《甲方乙方》的叙事艺术研究

电影《甲方乙方》的叙事艺术研究《甲方乙方》是着名导演冯小刚的一部重要电影作品. 该片制作时间为1997年,该片以情节化叙事取胜,用一个又一个圆梦游戏情节将影片的叙事性发挥到极致,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对平常人的审美世界用喜剧的手法演绎出平凡人的生活状态,并用喜气洋洋的团圆式结局,赋予了影片具有传统伦理思维的精神理念,这不仅仅是影片主题的呈现,更是影片叙事的内在逻辑.正是这部电影,为冯小刚的导演生涯带来了春天,开启了冯氏贺岁片之路.该部电影为冯小刚贺岁电影奠定了风格,融平民化, 娱乐化,写实主义于一体,为电影带来了极高的票房.因此研究该电影的叙事艺术,对认识冯小刚电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甲方乙方》叙事的文本分析1.叙事视角的平民化2O世纪80年代到9O年代,可以说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发展的分水岭,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平民生活逐渐走进了影视文化关注的视野.这既是中国整体社会的一个价值取向变化,也是影视产业发展对市场化的一种努力.冯小刚正是在这样的影视文化转型中出现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故事讲述的是几个人专营一家帮助别人圆梦的公司, 并为前来的人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梦想,情节虽然有些离奇,但表现风格却是极其朴素真实的,采用了变形"纪实" 手法.通过这些梦想和"纪实"手法的表现,来表达普通人对生活和人生的追求及向往.而主演葛优,则有着"平民影帝"之称.这些表现元素,成为《甲方乙方》叙事视角和方式的基本构成.从而能够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认同与满足.2.叙事形态的情节化在叙事上,《甲方乙方》采用的是观众普遍容易接受的情节化,故事化的叙事形态.通过冲突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悬念,形成对观众的控制. 《甲方乙方》主情节线是圆梦,一群极具创意的年轻人开办了一家"好梦一日游"圆梦公司,到底是怎样帮人圆梦的?来圆梦公司圆梦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书摊老板的将军梦,,嘴巴不严的四川厨子"打死我也不说的"的英雄梦,大款不想吃荤的"吃苦梦",大男子主义的人想做的受苦梦",明星想回归普通人生活的"普通人梦",这些梦都怎样去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呢?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设置让观众目不暇接,在猜想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的跟着情节走,跟着主人公一起笑一起思考.最让人叫绝的是大款的吃苦梦,应该是圆梦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幕,观众肯定都忍不住在猜想,这个物质上相当富有的大款会怎样在穷山沟里度日呢?他就真的能够过惯粗茶淡饭的生活?悬念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当然片中同时也不乏冲突,姚远和周北雁的房子是否真的就那样借给了那对无房夫妇?让他们得以圆"团圆梦",如果病重的妻子好起来那房子又该怎么收回来?都成了观众猜测的对象.《甲方乙方》的整个叙事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连接在一起的,采取的是单线叙事,而小故事的架构,又是小品式的结构,通过叙事冲突和悬念来推动电影的情节发展. 这给以后冯小刚的贺岁片提供了一个可供复制的模式和经验.二,《甲方乙方》叙事的喜剧风格解析《甲方乙方》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引领冯小刚国产贺岁片的长盛,不仅因为其叙事视角的平民化和叙事形态的情节化,还因为其叙事风格的幽默性,能够让人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其中平民生活的色彩与滋味.1.情节的游戏性游戏性是冯小刚电影的一大特点,这一形式在《甲方乙方》这部电影更多地体现在对经典影视剧的戏仿上.比如英达扮演的巴顿将军,就是对电影《巴顿将军》的戏仿,而刘蓓为了圆傅彪的"受苦梦"装扮的地主婆,则是电影《白毛女》的翻版,通过虚拟场景,加上幽默风趣的台词,用虚拟与现实的对比,达到了戏剧的效果,充满了游戏的情趣.游戏化是电影获得人之本性的最佳途径.运用游戏性的表演形式和风格,演员可以摆脱现实化的束缚,自由表达人的本真面目,从而达到审美化的人之主体性,获得自由的,完善的人本体.而影片故事也借此获得升华,让观众在游戏的体验中感受到自我的本真释放. 《甲方乙方》就是运用了游戏的态度,让剧中人一一过足美梦成真的瘾, 书摊老板圆了一天巴顿将军的梦,嘴巴不严的厨子体验到了英雄的梦,大款圆了吃苦的梦,明星圆了普通人的梦.这种情节预定的游戏化,既让观众能够以一种游戏的心态去欣赏——内心是自由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悬念——情绪是跌宕的,加之故事本身具有的人情味和平民化——贴近观众内心.让观众在游戏之后,获得一种自我生活的娱乐.游戏不仅带来了快乐,还带来了对自我生活的美化和提升.2.语言的诙谐《甲方乙方》作为冯小刚开辟冯氏幽默喜剧电影开山之作,并在此后的电影中一贯延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独具京味特色的调侃式的语言风格.语言作为视听艺术的电影一个重要的成元素,其表现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整体风格. 《甲方乙方》中的演员,多是使用北京话,而北京话中的调侃,反讽,不把事儿当事儿的京腔京韵,与游戏化的情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勾勒诙谐风趣的搞笑场景.比如, 影片中傅彪圆"受苦梦"的一场戏,葛优扮演地主与刘蓓装扮的地主婆坐在八仙桌旁,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一向以幽默搞笑现的葛优一本正经地打扮成地主老财,再加上其装腔后说出的那句经典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这种情景的预设和效果的反差,获得了很好的搞笑效果. 正是这句台词,成为此后人们相互调侃的流行语.而厨子的那句"打死也不说",更是让观众印象深刻. 冯小刚电影的语言幽默,主要是将原本不同语境的语言互换场景,加之说话者与语言内容风格上的反差,来获得喜剧效果的.比如"地主家也没有粮啊"这句话,原本是在十分悲苦的情景当中,由横行霸道的地主老财说出的话语,但是经过情景的游戏化处理,再由葛优这一喜剧演员说出,就显得十分诙谐.而让胆小的厨子不断重复着由英雄人物所说的"打死也不说",自然让人们有了笑意.三,《甲方乙方》叙事价值分析《甲方乙方》的叙事模式,照顾了中国人观看电影方式巾同有的情景化和故事化习惯,符合中国人固有的思辨方式和叙事意向,从而迎合了尽可能多的观众,让观众更加轻松地融人影片,体验内容.这既是导演冯小刚对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的一个认知结果,同时也是走向商业化的需求.1.思辨模式上对"度"的把握《甲方乙方》既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尖刻的批判,也不是原生态的模仿,而是经过了导演的加工处理.这一加工处理的方式,是冯小刚贺岁片之所以成功的根本所在, 那就是对内容某种呈现上采取了一种"中庸"式的思辨态度. 在这里,没有刻意的反主流,反传统的东西,采取的是一种不温不火的调侃与诙谐,既有若隐若现的伦理说教, 又不失幽默搞笑,既教又乐,没有丝毫的教化痕迹.可以说冯小刚找到了一条反传统与主旋律之间的缝隙,从而游刃有余,去掉了反主流的辛辣与尖刻,同时也加人了反思. 同时,冯小刚电影诠释的是一种传统的中庸式的叙事哲学,在喜剧与悲剧之间寻找观众心理上的平衡点,以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效果.比如,影片中以赚钱为目的开设"好梦一日游"的四个自由职业者,原来为了把钱赚到手,往往急功近利, 想尽怪招,但是在为人网梦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到情义才是比金钱更为重要的无价之宝,姚远把父母留给自己结婚用的房子不计报酬地让给身患绝症的一对夫妇居住,后来, 借用姚远住房的中年人来还房子钥匙,告诉姚远他的妻子已经不在了,但是她妻子的团圆心愿已了.而姚远和周北雁也众望所归地喜结良缘.在这一叙事过程中,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也照顾了观众的内在情绪. 在电影的价值诉求上,既追求商业性,又不放弃艺术阵地.冯小刚电影展示出了许多"加工过"的原生态,模糊了生活和影像之间的界限,更易于使观影者将自己与影像混为一体,尽享体验的乐趣. 无论是叙事技巧还是叙事内容上,《甲方乙方》都将自身放置在了反主流,反传统和主旋律之间的中庸之道上, 把握着过"与"不及"的界限,遵循着传统的艺术审美标准.让平民获得了一场狂欢,并在狂欢之后,内心还留有情感的温暖.2.叙事意象的传统回归在冯小刚电影的叙事意象当中,对普通人的关注,对日常生活的画面呈现,对传统文化的符号表现,可以看出冯小刚作为第五代导演,在经过突围,反叛,抗争之后的某种回归,回归传统叙事模式,回归传统的叙事意象当巾. 这既是作为导演的一种文化自觉,也是第五代导演在回归传统叙事和市场化的一种反射. 相对于西方文化对真理的诉求,中国文化传统更多地追求义理与情理.在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中,将中国文化语境作为其影片意象构建的基础,展现了和谐温馨, 祥和的中国文化意向.表现的是中国式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伦理思维模式.如影片末尾处大红的喜气背景和葛优的喜笑颜开,中同式的婚礼,新娘的红嫁衣,红盖头, 新郎的衣服,婚礼的仪式,交杯酒,咬苹果等等.而姚远将自己的新房借给素不相识的中年人,来满足其病重妻子的一个心愿,抱着的正是中国式的"好人有好报"伦理思维,而周北雁之所以嫁给姚远,恰恰是因为姚远的这句话. 这就让这一理想成为现实,是中国式理想境遇的一个写照.既照亮了影片中姚远的人生,也照亮了观众内心的期望.四,结语《甲方乙方》作为冯小刚的经典影片,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其贯熟的平民化叙事视角,游戏化的叙事形态以及贯穿其中的中国式的伦理思维与生活价值观的融合,加上平民影星的精彩演绎,从而掀起了冯小刚贺岁片的精彩序幕. 在此后的众多影片中,冯小刚将这些叙事手法和技巧一路延续,不仅创造了内地电影票房奇迹,也给中国商业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演评述总第638期2015年第17期冯小刚悲剧性电影的艺术风格与叙事特点孙文博(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冯小刚的早期影片大多是喜剧风格的,他逐渐对自己的电影创作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尝试了悲剧性电影。

他的悲剧性电影在艺术风格和叙事方式上都有其显著特征,电影作品以喜衬悲,悲喜交融,聚焦人性的关怀与思考,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

在电影叙事中以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和伦理观为指导,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和刻画,选材平实,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和普通百姓充满了人文关怀,使冯小刚在电影转型之后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冯小刚;悲剧性电影;人文关怀一、冯小刚悲剧性电影概述冯小刚,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多次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多个奖项。

他最初以拍摄贺岁片广受好评,并创立了中国特色的贺岁片模式。

冯小刚的影片取材基本都是来源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而且大多是喜剧风格的,但是这些喜剧电影又不仅仅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的纯喜剧,在幽默之中又暗含了对很多社会现实问题的嘲讽,表达出老百姓的心声,因此他的电影广受观众好评。

在他的贺岁片和喜剧片取得成功之后,冯小刚对自己的电影创作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尝试了悲剧性电影,仍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无论是其早期的《一声叹息》还是之后的《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等多部电影,都反映出冯小刚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有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叙事特点。

冯小刚的悲剧性电影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冯氏”悲喜剧,另一类是典型悲剧。

悲喜剧是指“介乎英雄悲剧和轻快喜剧之间的中间类型严肃戏剧”,在冯小刚的电影中多次表现出悲喜剧的特征来。

冯小刚最初是以拍喜剧而被老百姓所喜爱,但是在这些喜剧作品中虽然多处细节都暗含着幽默,但是这种幽默却表现出了剧中人物的种种无奈。

比如电影《手机》,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幽默元素,加上葛优等演员的出色演绎,使观众在欣赏整部电影过程中都笑声不断。

但是,影片却透过这种幽默表现出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使观众在笑过之后对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的信任进行了深入思考。

冯小刚除了擅长导演“冯氏”悲喜剧以外,在最近十年也开始尝试典型悲剧的创作和导演。

由于冯小刚的多部电影都较为迎合商业市场需求,被很多影评家批判其电影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因此冯小刚从电影《夜宴》开始转型,从过去的关注百姓生活的幽默视角转向了大制作的悲剧性电影,比如电影《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等,这些电影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因此也反映出深刻的思想性,并让观众对冯小刚的电影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冯小刚悲剧性电影的艺术风格(一)以喜衬悲,悲喜交融,引人深思冯小刚以擅长拍喜剧电影著称,他的多部喜剧贺岁片都获得了超高票房的优异成绩。

但是他的喜剧电影并不是单纯靠搞笑情节博取观众的喜欢,而是因为冯小刚非常善于观察生活,抓住实际生活中那些既幽默又发人深思的细节。

冯小刚以其惯用的“冯氏”幽默来吸引观众,同时又将悲剧因素注入电影中,拓宽了电影表现生活的范围,使得作品批判社会阴暗面的力度变大,加深电影本身的深刻性,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电影《天下无贼》就是一部典型的以喜衬悲的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一个单纯的年轻人傻根带着辛苦工作赚来的钱回家,却有几伙盗贼盯上了他的这笔钱,其中两个贼因为内心的善良保护了他。

电影中有很多经典的喜剧情节,冯小刚通过这种喜剧效果去表现贼与贼之间为了利益而斗争,用这种反讽的方式表现人们的贪婪和欲望。

但是电影的结尾却并不是喜剧收场,其067导演评述第17期2015年总第638期中一个贼为了保护傻根而被其他的贼杀害,但是他却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得到心灵上的回归。

冯小刚运用这种以喜衬悲、悲喜交融的方式,让观众在笑过之后又对人性进行了深思。

这样的对比手法,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善与恶、喜与悲的矛盾冲突,达到感人至深又引人深思的悲剧效果。

(二)现实主义的电影题材冯小刚电影中一个典型特色就是对小人物性格命运的刻画,他的很多电影中都通过小人物的生活来表现主题思想,在他的悲剧性电影中大部分也都是在小人物的现实生活中着墨,同时注入悲剧性元素,在反映小人物生活状态的同时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电影《一声叹息》就是选取冯小刚一贯的小人物视角,关注的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婚外恋题材。

故事讲述的是中年编剧梁亚洲本有着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平平淡淡的婚姻生活让他觉得婚姻沉闷无趣,工作中结识了年轻漂亮的李晓丹,让梁亚洲又重新感受到了爱情的新鲜和刺激。

但是在与妻子、女儿、情人之间的感情纠结之后,他选择了回归家庭。

梁亚洲陷入亲情与爱情、平淡与激情的选择与矛盾中,在这种矛盾之后又表达出现实社会的大众价值观。

影片的整个基调都是充满悲情主义色彩的,而这部电影正好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出现较多的婚外恋这个社会现实问题。

这部电影与之前一些反映婚外恋问题的电影不同之处在于对每个人物的刻画上,很多反映婚外恋电影的主题都是一味地批判第三者破坏别人家庭,进而保护原有的婚姻关系。

但是这部电影却并没有明显地去批判哪个角色,而是透过对每个角色内心的刻画描写反映出普通人生活中的无奈与现实。

(三)对人性的关怀与思考冯小刚的电影让很多观众喜欢,除了大家对影片中的精彩剧情津津乐道以外,他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描写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关怀与思考。

比如电影《手机》上映的时候正是中国全民用手机的时代,在大家感受到高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信任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影片讲述的也是婚外恋这个当下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因为手机而产生了各种感情纠葛和信任危机,影片仍然走的是以喜衬悲、悲喜交加的路线。

影片放映之后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很多就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小细节被冯小刚挖掘出来搬上了大银幕,每个人都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

手机其实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引发大家深思的是每个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和责任,人与人之间距离和联系越来越近,但是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影片结尾男主人公严守一失掉了亲情、爱情和婚姻,但是手机并不是根本原因,失掉这些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他丧失了对婚姻的忠诚和责任,最后造成了悲剧。

冯小刚从这样的视角去唤醒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家庭和责任。

电影《唐山大地震》更是将这种人性的关怀和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

女主人公李元妮的一双儿女同时被压在地震的废墟中,选择是救女儿还是救儿子,这种情感的矛盾和挣扎,以及之后她活在对自己的自责中,演员徐帆将母亲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

很多观众在观影之后落下了眼泪,每个人都会思考在面对这种生死矛盾时该如何选择,对生命的珍惜,对父母的关爱,冯小刚透过这样灾难主题的悲剧电影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与思考。

三、冯小刚悲剧性电影的叙事特点(一)符合中国传统的伦理观与审美观不同的电影叙事方式会表现不同的伦理观和审美观,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大部分都是以“大团圆”作为结局的,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和审美观是趋于圆满的。

冯小刚的悲剧性电影正是抓住了中国观众的这种审美心理,用电影去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与观众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

比如他的几部反映婚外恋的电影,最后的结局都是主人公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并回归到家庭中去。

大部分的中国观众都是从小接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和教育的,他们内心都会期望感情专一、婚姻和谐的生活状态,虽然社会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婚外恋等社会问题,但是观众仍然希望自己看到的故事是美好而圆满的结局。

所以在电影《一声叹息》中,尽管男主人公梁亚洲对原有的婚姻生活丧失了激情,他与李晓丹之间迸发了爱情,但是冯小刚在剧情安排上并没有让这两个人走到最后,而是让梁亚洲回归了家庭,这也是众望所归的。

这样一种结局符合中国观众的伦理价值观,也让观众从影片中获得感悟,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承担应有的责任。

电影《手机》中虽然男主人公严守一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事业成功人士,尽管他试图让这种婚外情状态稳定下去,但是因为他对婚姻的背叛,观众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对婚姻不负责任的男人既事业有成还家庭幸福,所以冯068导演评述总第638期2015年第17期小刚并没有让严守一一直这样顺利地隐瞒下去,而是让他的婚姻、亲情和事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观众在对他的行为进行批判的同时,电影也按照观众期望的伦理价值方向发展,符合观众的审美观和伦理观。

(二)强化细节描写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但是冯小刚的电影与其他商业大片不同,他用大场景的作品并不多,更多的都是透过对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他善于运用对人物矛盾心理的刻画将其内心世界展示给观众,并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来烘托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电影主题。

《唐山大地震》虽然是一部灾难题材的电影,影片中很多地震特效的镜头让观众感受到了灾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但是冯小刚并没有像很多西方灾难题材电影一样过于追求电影特效去表现灾难场面,地震之后每个人物的命运才是他想要表达给观众的重点。

电影将李元妮这个因为在地震中选择了儿子放弃女儿的母亲饱受自责和懊悔折磨的一生在电影细节中一一表现出来,仅仅因为这样一个决定,李元妮从年轻到年老一直在后悔、绝望、自责中生活,电影镜头将李元妮生活的细节点点滴滴展示出来。

比如多年之后,姐姐方登终于决定回家去看望母亲,李元妮在给女儿包饺子的时候因为激动颤抖而用力过度的双手,李元妮一直不肯搬离的老屋,房间里挂着没有来得及摘下的方登遗像,以及洗好放在盆里的大柿子,这些点滴细节让观众感受到李元妮内心对女儿的歉意和深深的母爱,观众从最开始对她不理解到最后对她原谅,这些细节将影片推向了高潮。

(三)选材平实,贴近生活冯小刚曾强调他是一个平民导演,他的电影不论在价值判断还是审美趋向上都呈现为一种平民视角。

他导演的大部分电影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演绎的都是普通人的人生故事,片中的人物都可以在我们的身边找到他的影子,所以观众对电影中每个角色都不陌生。

这些小人物并没有多么高尚的人生理想,也没有过于显赫的家庭背景,只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普通人,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是社会中常有的问题。

比如《一生叹息》里的梁亚洲和《手机》中的严守一,都是步入婚姻平淡期的中年男人,面临妻子、孩子和情人的选择,这样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

《天下无贼》虽然故事略显传奇色彩,但是那些盗贼和影片中的小人物们也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人与人之间总是因为利益和欲望争斗着,却忘记了内心的本真。

《唐山大地震》和《集结号》虽然讲述的是特定历史事件下的人物故事,但是冯小刚透过对人物性格的剖析和解读,来展示人性的复杂,而这些人性的特征又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找寻到。

冯小刚的悲剧性电影选材平实,贴近生活,在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各个方面与观众产生共鸣,进而让观众理解他每部电影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