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有补体参与的试验

合集下载

免疫学试题库(含答案)

免疫学试题库(含答案)

免疫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五聚体IgM与抗原的实际结合价是A、2价B、5价C、1价D、4价E、3价正确答案:B2、NK细胞的典型标志是A、CD3B、CD4C、CD8D、C D14E、CD56正确答案:E3、髓样树突状细胞的主要标志为A^CD11c+H1A~B+1ineagaB、CD1Ic+H1A-DR+1ineagaC、CD11c-CD33H1A-DR+1ineaga-cd123+D、CD11c-CD33H1A-A+1ineaga-cd123+E、CD11c+CD33H1A-A+1ineaga-cd123-正确答案:B4、生物素-亲合素系统中“ABC”的含义是A、生物素-抗体B、亲合素-生物素抗体复合物C、生物素-酶复合物D、亲合素-生物素化酶复合物E、亲合素-酶复合物正确答案:D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拓展的是A、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芯片技术B、免疫组织化学-显微切割技术C、显微注射技术D、共聚焦显微镜技术E、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技术正确答案:C6、检测S1gE时,可能出现交叉反应的检测方法是A、WESTERNBIOTB、R ASTC、RASTEIAD、FEIAE、R ASTFEIA正确答案:A7、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量子点理想的储存环境为:2〜8℃,避光保存B、镯系元素离子不能直接与抗体分子结合,需利用双功能基团的螯合剂C、胶体金对蛋白质的吸附主要取决于PH值D、胶体金不具有胶体的特性E、放射性核素结合物鉴定包括放射化学纯度、比放射活性和免疫活性三个参数正确答案:D8、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C3转化酶是A、C4b2aB、C4b2a3bC、C3bBbpD、C3bBb3bE、C5b67正确答案:A9、关于“RIA”,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竞争性免疫分析模式B、体系中抗体限量C、适合小分子抗原测定D、分离技术采用双抗体-PEG沉淀法E、游离标记物放射活性与待检抗原呈反比例函数关系正确答案:E10、较为受青睐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是A、低温等离子法B、蒸汽冷凝法C、水相合成法D、气相沉积E、有机相合成法正确答案:C11、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实验环境因素有A、电解质、PH和反应体积B、温度、抗原抗体的浓度和反应体积C、温度、电解质和反应体积D、电解质、PH和温度E、温度、PH和反应体积正确答案:D12、免疫系统的组成是A、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B、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D、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E、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系统正确答案:A13、首次与第二次动物免疫接种的时间间隔最好为A、2周B、4周C、3周D、5周E、1周正确答案:C14、介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不包括A、红细胞血型抗原B、组织特异性抗原C、异嗜性抗原D、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E、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正确答案:C15、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最低的是A、IgMB、IgGC、IgAD、IgDE、IgE正确答案:E16、下列检测方法中,自身抗体筛查实验首选的是A、IIFB、W esternb1otC、E1ISAD、RIAE、C1IA正确答案:A17、检测SIgE时,存在放射性污染的是A、RASTB、w esternb1otC、FEIAD、RASTFEIAE、RASTEIA正确答案:A18、不能通过飞沫传播的病毒是A、乙型肝炎病毒BsSARS冠状病毒C、甲型流感病毒D、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E、埃博拉病毒正确答案:A19、在补体参与的溶血试验中,加入适量的Ca和Mg的目的是A、增强补体的活化B、维持反应液的PHC、灭活血清中的蛋白Ds抑制溶血反应E、维持反应液的等渗环境正确答案:A20、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中使用的发光底物为A、口丫咤酯B、AMPPDC、三联毗咤钉D、碱性磷酸酶E、4-MUP正确答案:B21、滋养层的免疫屏障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能刺激母体产生封闭抗体,阻止父系抗原被母体免疫系统识别杀伤B、能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母体免疫细胞激活C、滋养层细胞免疫原性弱D、与蜕膜细胞融合,避免被母体免疫细胞识别E、表达补体调节蛋白,抑制补体造成的免疫损伤正确答案:B22、生物素化抗体为A、ABCB、1ABC、BABD、直接法BASE、间接法BAS正确答案:D23、Img亲合素的活性单位是A、3~5UB、13~15UC、5~8UD、15-18UE、20~30U正确答案:B24、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物质不包括A、肿瘤抗原B、噬菌体C、PHAD、ConAE、PWM正确答案:B25、关于免疫电泳,说法错误的是A、区带电泳与免疫双扩散相结合B、可分析抗体的纯度C、可分析抗原的纯度D、定性试验E、不会出现沉淀弧重叠正确答案:E26、细胞内细胞因子测定的方法为A、E1ISAB、化学发光酶免疫试验C、流式细胞术D、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生物学检测法正确答案:C27、结构中有羟基或氨基的发光剂与蛋白质的标记方法为A、碳二亚胺(EDC)缩合法B、过碘酸钠氧化法C、戊二醛交联法D、重氮盐偶联法E、N-羟基琥酰亚胺活化法正确答案:A28、在进行抗血细胞抗体检测时•,最易于标准化的是A、凝聚胺法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C^抗球蛋白试验D、酶介质法E、微柱凝胶法正确答案:E29、单参数直方图反映的是A、细胞大小和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之间关系B、不同细胞大小和复杂度细胞群体的相对荧光强度之间关系C、单维参数与细胞数量之间关系D、两个独立参数与细胞相对数之间的关系E、细胞内部颗粒度和精细结构的变化正确答案:C30、下列指标中,对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最高的是A、RFB、抗CCP抗体C、ESRD、CRPE、抗核抗体正确答案:B31、H1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采取的方法是A、E1ISAB、化学发光法C、免疫印迹法D、放射免疫法E、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正确答案:A32、E1ISA中用于测定特异抗体亚型常采用的方法是A、双抗体夹心法B、双抗原夹心法C^竞争法D、间接法E、捕获法正确答案:E33、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称为A、等价带B、前带C、后带D、前带或后带E、前带或后带正确答案:A3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包括A、有核红细胞B、单核细胞C、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D、淋巴细胞正确答案:C35、免疫胶乳比浊法的最大优点是A、提高免疫浊度测定的特异性B、减少抗体的用量C、减少伪浊度的形成D、提高免疫浊度测定的灵敏性E、减少抗原的用量正确答案:D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特点的是A、适用于多种标记免疫分析技术B、两者结合反应易受试剂稀释的影响C、可用于生物分子的分离与纯化D、生物素与亲合素结合呈高度专一性E、两者结合为不可逆反应正确答案:B37、临床上作为早期妊娠诊断指标的激素是A、HCGB、FSHC、1HD、PR1E、雌三醇正确答案:A38、兼顾特异性和简便快速的分离方法是A、PEG沉淀B、双抗体沉淀C、滤膜过滤D、双抗体-PEGE、活性炭吸附正确答案:D39、下述选项中,室内质量控制所监测不到的是A、结果记录错误B、仪器问题C、加样不准D^试剂问题E、环境条件改变正确答案:A40、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是因为A、电泳作用E抗原带负电B、抗体带负电荷C、抗体带正电荷D、电渗作用正确答案:D41、抗核抗体核膜型主要见于A、自身免疫性肝炎B、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D、脂肪肝E、肝癌正确答案:C42、临床预测值的高低与以下选项无关的是A、试剂的特异性B、试剂的敏感性C、检测人群有相关家族史D、检测人群有相关临床表现E、试剂的精密度正确答案:E43、抗CCP抗体最主要的类型是A、IgGB、IgMC、IgAD、IgDE、IgE正确答案:A44、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A、HPVB、HAVC、HCVD、HIVE、HSV正确答案:C45、为了保证速率散射测定分析的测定结果准确性,该类型仪器中特有的设计是A、抗体过量检测系统B、抗原过量检测系统C、信号处理系统D、样本自动稀释系统E、数字转换系统正确答案:B46、SPDP是目前常用的非均一双功能交联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优点的是A、对蛋白质的伯胺基和脂肪族链上的游离筑基反应敏感B、反应容易控制C、副反应较少D、交联后的大分子生物活性高于一般交联剂方法E、可通过氧化反应使其再生正确答案:E47、关于"IRMA”,正确的描述是A、一种竞争性免疫分析B、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C、常用于小分子抗原定量分析D、标准曲线为反比例函数E、体系中抗体限量正确答案:B48、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电化学反应发生的时段位置)是A、在工作电极表面B、固相包被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的表面C、在电磁铁表面D、在抗原-抗体反应的各个阶段E、在抗原-抗体反应液液相中正确答案:A49、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有关抗体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抗体的稀释度应由抗体的供应商提供B、抗体越多与抗原的结合越充分C、抗体适当减少可以提高结合的特异性D、抗体的效价越高,抗原抗体的结合越特异E、需进行预实验,摸索抗体的最佳稀释度正确答案:E50、下列关于免疫电泳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不加快沉淀反应B、交流电场作用下加快沉淀反应C、抗原-抗体反应的高特异性与电泳技术的高分辨率结合的技术D、交流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E、扩散方向不固定正确答案:C5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是A、C4b2aB、C4b2a3bC^C3bBbpD、C3bBb3bE、C5b67正确答案:B52、以下不是基因工程抗体的是A、基于DNA重组技术制备抗体B、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备抗体C、人工制备抗体D、对目的基因处理后导人受体细胞表达的抗体E、基于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体正确答案:E53、在速率散射比浊法中,抗原过量的检测方法是A、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后再加入相同抗体B、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后再加入相同抗原C、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进行D、在抗原抗体预反应阶段进行E、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进行正确答案:C54、利用黏附贴壁法可以从单个核细胞中去除Λ^血小板B、粒细胞C、吞噬细胞D、单核细胞E、浆细胞正确答案:D55、不需酶催化反应即可发光的发光底物是A、口丫咤酯B、鲁米诺C、鲁米诺衍生物D、4-MUPE、三联毗咤钉正确答案:A56、关于我咤酯化学发光反应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B、试剂稳定性好C、发光在酸性环境下进行D、反应的本底低E、发光迅速正确答案:C57、甲状腺激素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监测指标时,采购试剂时,在方法学其他性能指标基本满足临床要求时,应该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是A、检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素B、正确度C、最低检测限D、设备安放地点的电力供应、供水、通风、照明和温湿度条件E、精密度正确答案:E5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酶促化学发光剂的是A、鲁米诺B、口丫咤酯C、4-氨基苯二甲酰肿D、AMPPDE鲁米诺衍生物正确答案:B59、FK-506免疫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是A、干扰T细胞I1-2基因的表达B、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C、影响T细胞内钙调蛋白的作用D、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E、抑制NK细胞活性正确答案:C60、采用细胞法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常用细胞是A、HEp-2B、RajiC、肝细胞D、虫体细胞E、Vero细胞正确答案:B61、下面描述错误的是A、金溶胶颗粒直径和加人的氯金酸量密切相关B、多种蛋白质、葡聚糖、PEG2000.明胶等均为胶体金良好的高分子稳定剂C、常用0.1mo1∕1K£0剖0.1mo1/1盐酸溶液调定胶体金溶液的PH值D、胶体金标记就是蛋白质等大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E、胶体金的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则会聚集而失去结合能力正确答案:A62›以下对1eVey-JenningS质控图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属于阳性质控标本测定重复性的统计室内质量控制方法B、需要先进行基线测定C、所谓基线测定就是首先使用质控品确定实验在最佳条件和常规条件下的变异D、如果在30次室内质量控制结果中出现1个结果超过2SD,说明质控品失控E、通常以±2SD为告警限,±3SD为失控限判断质控结果正确答案:D63、Img链霉亲合素最高的活性单位是A、18UB、15UC、20UD、8UE、5U正确答案:A64、HP感染时,与CagA蛋白关系密切的疾病是A、浅表性胃炎B、萎缩性胃炎C、胃出血D、消化性溃疡E、胃癌正确答案:E65、适合测定小分子抗原的放射免疫技术为A、放射自显影B、放射配体分析C、免疫放射分析D、放射受体分析E、放射免疫分析正确答案:E66、检测SIgE时,灵敏度最好的是A、RASTB、w esternb1otC、FEIAD、RASTFEIAE、RASTEIA正确答案:D67、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间接法测血清标本中抗体,导致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血清标本中非目的IgC的干扰B、血清标本中非目的抗原的干扰C、洗涤不充分D、反应时间过短E、反应时间过长正确答案:A68、在ABC-E1ISA(双抗体夹心)体系中,需将HRP标记在A^抗体分子B、抗原分子C、生物素D^亲合素原E、第二抗体正确答案:C69、HIV最常用的初筛试验是A、免疫印迹试验B、P CR法C、E1ISAD、RT-PCR⅛E、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正确答案:C70、具有强还原性的是A^[Ru(bpy)J2B、TPAC、TPA•]3D^[Ru(bpy)3E、A+B正确答案:C71、释放能量的是激发态的A、[Ru(bpy)P3B、TPAC、TPA•D、[Ru(bpy)Γ3E、A+B正确答案:A72、下面选项中,不属于B细胞主要功能的是A、产生IgMB、抗原提呈C、产生IgGD、分泌细胞因子E、合成补体正确答案:E73、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A、两者之间功能的相近性B、两者之间结合的专一性C、两者分子的电子云吸引力D、两者分子大小的相近性E、两者分子空间结构的相似性正确答案:B74、在速率散射比浊法中抗原过量的检测方法是A、在抗原抗体预反应阶段进行B、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后再加入相同抗原C、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进行D、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进行E、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后再加入相同抗体正确答案:D75、自身抗体检测最常用的E1ISA方法类型是A、双抗体夹心法B、竞争法C、双抗原夹心法D、间接法E、捕获法正确答案:D76、目前国内HIV确认实验采用的方法是A、免疫渗滤试验B、免疫印迹试验C、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免疫层析试验正确答案:B77、HRP的酶活性基团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糖蛋白D、亚铁血红素E、色氨酸正确答案:D78、放射免疫试验的明显缺点是A、分析特异度低B、检测时间长C、放射性污染D、分析敏感度低E、检测成本高正确答案:C79、临床上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gM类抗体(如抗HCVTgM)常采用抗原-抗体反应模式为A、固相抗原竞争法B、双抗体夹心法C、双抗原夹心法D、间接法E、直接法正确答案:D80、微柱凝胶法中涉及的原理和技术不包括A^沉淀反应Bs抗原抗体反应C、分子筛D、离心技术E^抗人球蛋白试验正确答案:A81、荧光酶免疫试验最常用的发光底物是A、OPDB、4-MUPC、BCIP/NBTD、TMBE、PNP正确答案:B82、不属于保护性抗体的是A、抗PIVS1gAB、抗-HBSIgGC、抗一RVIgGD、抗一HAVIgGE、抗-HBSIgG正确答案:B83、常用于纯化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是A、亲和层析法B、盐析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凝胶层析法E、超速离心法正确答案:A84>BAS用于固相包被,下述选项不正确的是A、生物素可直援吸附在固相表面B、链霉亲合素可直接吸附在固相表面C、利用链霉亲合素与生物素化抗原结合D、利用链霉亲合素与生物素化抗体结合E、链霉亲合素预包被磁性纳米微球可以用来分离生物分子正确答案:A85、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多的致病机制不包括A、浆细胞异常增殖B、血液黏稠C、溶骨性病变D、细胞免疫抑制E、体液免疫抑制正确答案:D86、在检测可溶性黏附分子中,E1ISA常用A、直接法B、间接法C、夹心法D、竞争法正确答案:C87、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A、IgGB、IgAC、IgMD、IgEE、IgD正确答案:A8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主要的免疫细胞的是A、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中性粒细胞E、树突细胞正确答案:D89、4-MUP在A1P催化下生成4-甲基伞形酮,在激发光作用下发出荧光的波长为Λ^450nmB、360nmC、525nmD^570nmE、640nm正确答案:A90、最早出现的免疫标记试验是A、酶免疫试验B、荧光免疫试验C、化学发光免疫试验D、放射免疫试验E、胶体金免疫试验正确答案:B91、最早出现的免疫标记技术是A、荧光免疫试验B、酶联免疫试验C、放射免疫试验D、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正确答案:A92、可同时测定两种细胞因子的方法是A、E1ISAB、RIAC、生物学检测法D、E1ISPOTE、C1EIA正确答案:D93、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法氏囊B、脾脏C、淋巴结D、胸腺E、骨髓正确答案:B94、淋巴细胞交叉配型的主要目的是A、检测供者血清中有无抗受者淋巴细胞抗体B、检测受者血清中有无抗供者淋巴细胞抗体C、检测供者H1A抗原D、检测受者H1A抗原正确答案:B95、有关免疫胶体金染色技术,描述正确的是A、胶体金既可用于透射电镜又可用于扫描电镜B、其最大优点是可进行单重标记C、不同的胶体金水溶胶因粒子大小不同,颜色相同D、胶体金只可用于透射电镜E、胶体金只可用于扫描电镜正确答案:A9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量子点与抗原、抗体等生物分子偶联的方法的是A、生物素-亲合素法B、透析法C、共价结合法D、静电吸附法E、戊二醛法正确答案:B9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内容的是A、患者的准备Bs标本的前处理C、标本的采集、运送和接收D、标本检测前的保存E、检验项目的申请正确答案:B98、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电子供体是A、三联毗嚏钉[Ru(bpy)3]2+B、三丙胺(TPA)C、4-甲基伞形酮磷酸盐D、EU〃螯合物E>TRITC正确答案:B9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A、聚氯乙烯B、磁微粒C、硝酸纤维素膜(NC膜)D、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膜)E、聚苯乙烯正确答案:E100、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是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杂交瘤技术C、免疫散射比浊试验D、放射免疫试验E、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正确答案:D。

补体实验报告

补体实验报告

补体结合实验原理:补体无特异性,可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而被激活,但不能与单独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有补体参与,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作为指示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体系。

绵羊红细胞与溶血素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出现溶血现象。

参与补体结合反应的五种成分可分为两个系统:(1)检测系统,已知抗原(或抗体)、待测抗体(或抗原);(2)指示系统,SRBC、溶血素。

待检测系统与补体作用后,加入指示系统,若不出现溶血,表示待测系统中的抗原抗体相对应;两者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并消耗了补体,无游离的补体与指示系统结合,故不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反之,若出现溶血,则为补体结合试验阴性。

方法:1.取五支试管,依次做好标记,放在试管架中。

2.按照下表加样。

结果:结果分析:1.羊血用前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正当引起溶血。

2.各种试剂的吸管不要混用。

3.补体的性质较不稳定,低温保存,加样时再从冰箱里取出。

4.水浴时避免水滴滴进试管。

5.本实验影响因素很多,对照组的反应情况是否正常是判断实验可信度的参照。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原理:常用来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液是由聚蔗糖和泛影葡胺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它分子量大又无化学活性,20摄氏度时比重约为1.077kg/L,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重略小于分层液,为1.070kg/L左右。

而粒细胞和红细胞比重大,为1.092 kg/L左右。

通过离心,使一定比重的细胞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位于分离液的上层,而粒细胞和红细胞沉于离心管的管底,从而将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单个核细胞分离出来。

方法:1.抽取1.5ml静脉血至肝素抗凝管,加入1.5ml Hank’s液2.混匀后取3ml稀释液,沿试管壁缓慢加入到2ml分离液中。

2000rpm,离心20min。

3.小心吸取淋巴细胞层,加入2ml Hank’s液,2000rpm,离心10min。

4.弃上清,加入2ml Hank’s液。

9.第三节 补体参与的反应和补体测定

9.第三节    补体参与的反应和补体测定

二 补体的测定
1补体活性的测定
(1)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CH50)
原理:当红细胞和溶血素的量一定的时候,在 规定的反应时间内,溶血程度和补体的量和活 性呈正相关,但不是直线关系。
意义:
1总补体活性增高:急性炎症、感染、组织损伤、
恶性肿瘤等,还有传染病也可见不提代偿性增高
2补体减低见于消耗增多,大量丧失、合成不足
第三节
补体参与的反应和补体测定
补体激活后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据此建立一些试验 免疫溶血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免疫粘附试验
一补体参与的反应 1免疫溶血试验
原理:补体能使已被抗体(溶血素)致敏 的红细胞发生溶血
应用
溶血空班试验 CH50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抗补体试验
2补体结合试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理: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结合补体,
而游离的抗原抗体不能。参与反应的
系统包括指示系统、补体系统、反应
系统
• 3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 原理: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和抗体结合后,在 补体的参与下引起靶细胞膜损伤,导致细胞死亡 • 常用于HLA抗原的检测
4免疫粘附试验
抗原抗体复合物和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红细 胞和血小板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

补体的溶血反应实验报告

补体的溶血反应实验报告

补体的溶血反应实验报告补体溶血反应补体的溶血反应原理:当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相结合,在电解质存在时,可使红细胞产生凝集现象;若同时加入新鲜动物血清,则血清中的补体可与红细胞及其抗体(溶血素)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结合,从而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溶解,产生溶血现象材料1、抗原:2%绵羊红细胞(简称SRBC)。

2、抗体:溶血素(SRBC抗体)。

3、补体,新鲜豚鼠血清。

4、生理盐水。

5、小试管、刻度吸管、试管架、37℃水溶箱等。

步骤1、取小试管3支,编号后按下表加入各物(容量单位均为ml)管号2%红血球溶血素(2单位) 补体(2单位) 生理盐水 1 0.5 0.5 0.50.5 2 0.5 0.5 - 1.0 3 0.5 - 0.51.02、将试管摇匀后置37℃水箱内:15—30分钟,取出观察有无溶血现象;结果观察管底无血球沉淀,液体红色透明管为溶血。

注意事项不要摇荡试管,红细胞离开机体是很容易破裂的。

加样一定要精确,不要漏加附件13级护理本科补体溶血反应实验物品采购及具体安排。

1.13级护理本科班人数分别为62、64人实验课时(来自: 写论文网:补体的溶血反应实验报告)2学时实验分组,每班分12组,每组5-6人2.实验材料请购:1.绵羊血红细胞10ml 稀释成2%溶液2.绵羊红细胞抗体50ml3.豚鼠每班4只,共8只4.生理盐水10瓶5.5ml小试管每班36管,加示教6只,共82管篇二:实验三补体溶血实验实验三补体溶血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溶血反应的原理,掌握溶血反应的基本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将绵羊红细胞做抗原注射家兔体内,经一定潜伏期,家兔血清中即出现特异性抗体,此种抗体称溶血素,它可以与绵羊红细胞结合,此时若加入补体,即可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则呈现溶血现象。

三、实验材料1、溶血素(1:1000)、补体(1:30)、绵羊红细胞(1%)、生理盐水2、试管、吸管、试管架等四、实验方法1、按下表将试管4支排成一排,2、震荡混匀,37℃水浴30分钟。

第十五章补体系统

第十五章补体系统

本章小结
补体的发现与概念 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的产生及理化性质 补体的激活经典途径 替代途径 MBL途径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第十五章 补体系统
Complement System
第一节
补体系统概述
补体的发现 补体的概念 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的产生及理化性质
一.补体的发现
一.补体的发现
二.补体的概念
• 补体(Complement, C) 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正常 存在的 一组被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参与免疫效应 蛋白质, 包括30 多种成分, 故称补体系统。
二.替代途径
1.
二.替代途径
2.
二.替代途径
二.替代途径
• 旁路途径C3转化酶水解C3生成C3a和C3b,后者沉 积在颗粒表面并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即旁 路途径的C5转化酶,其功能与经典途径的C5转化 酶类似,能够裂解C5,引起相同的末端效应
三. MBL 途径(凝集素途径)
• MBL途径是指细菌或病毒表面的甘露糖蛋 白与血清中的MBL结合,进而激活C4、C2、 C3的活化途径。
1.识别阶段
即经典途径的启动,是C1识别免疫复合物并活化形成C1酯酶阶段。
2.活化阶段
即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形成阶段。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激活过程(一)
3.膜攻击阶段
• 即形成攻膜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使抗原性细胞溶解阶段。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激活过程(二)
(2)过敏毒素
C5a、C3a、C4a可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 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道透性增加,以及使平滑肌收缩 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症状,故称其为过敏毒素。
(3)趋化作用

补体参与的反应.pptx

补体参与的反应.pptx
Part Ⅰ 补体参与的反应
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
MBL
IC+C1q
途 径 MBL+病原体配基
细菌+C3
膜攻击复合物 细胞溶解
第2页/共31页
思考题
• 材料:绵羊红细胞、补体、免疫血清(自制) • 问题:请设计实验检验你所制备的免疫血清的特异性?
第3页/共31页
1、补体的溶血反应 ----补体参与的反应
第5页/共31页
2、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参与的反应
原理
反应系统 补体 指示系统 溶血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
溶血
阴性
溶血 不溶血
阴性 阳性
第6页/共31页
反应体系与结果判断
反应系统 补体
指示系统
结果
Ab Ag C NS
溶血素 SRBC
溶血 结果
1
2
3
4
++ --
+- +-
++ ++
++ ++ 摇匀-,37°C水浴,30mins ++ ++
• 淋巴母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核变大、 核质染色疏松,有核仁1-2个,胞浆丰富,常出 现胞浆空泡;
• 其他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培养72小时后,绝大部
第18页/共31页
实验结果
未转化淋巴细胞 转化的淋巴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瑞氏染色 10×100
第19页/共31页
• 淋巴细胞转化率
转换的淋巴细胞 转换的淋巴细胞+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因为T细胞的异质性,它们对绵羊红细胞 的亲和力不同,所以T细胞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E 花环,如EtRFC (总花环) 、 EaRFC (活性 花环)、 EsRFC (稳定性花环)等。
• 检测T细胞数量,间接判断机体的细胞免疫状况 。

医学免疫学实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二、实验原理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如正常细胞、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补体的参与下,引起靶细胞膜损伤,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死亡。

染料(例如:伊红-Y、台盼蓝)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细胞着色,故可用于指示死细胞或濒死细胞,而活细胞不着色。

此即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利用细胞毒试验可以检查细胞膜抗原,亦可鉴定抗体的特异性。

本实验中,Thy-1 抗原是小鼠胸腺T 细胞特异的表面抗原,在体外利用抗小鼠Thy-1 的单克隆抗体通过补体的协同作用,可杀伤95%以上的胸腺细胞。

三、实验材料1.解剖器械(眼科剪、眼科镊)、平皿、80~100 目不锈钢网2. 试管、lml 吸量管、尖吸管3. 载玻片、盖玻片4. C57BL/6J 小鼠5. 1640溶液6. 抗小鼠Thy-1 的单克隆抗体(最适稀释度,本室制备)7. 补体(豚鼠新鲜血清并经小鼠胸腺细胞吸收,预先测定效价并稀释为最佳稀释度)8. 1%伊红-Y 染液四、实验步骤1. 小鼠胸腺细胞悬液的制备:将4~6 周龄小鼠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出胸腺放入已加入约4ml 冷1640溶液的平皿中,在100 目的不锈钢网上研磨后,过筛,放入试管,离心1000rpm,5 分钟,用1640溶液洗两次。

将沉淀的细胞重悬于1640溶液中,配成1×10^7/ml 细胞悬液。

2. 取试管3 支,标明顺序,依据下表依次加入1×107/ml 胸腺细胞悬液、抗小鼠Thy-1 的单克隆抗体(最适稀释度)及1640溶液,放入37℃温箱30 分钟。

3.取出后每管加入1%伊红-Y 染液1 滴,混匀,室温放置2 分钟。

4.重新混匀后分别在一张载玻片上滴片,加盖玻片镜检。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比较3 管中细胞死活情况。

五、实验结果死细胞呈红色,无光泽且肿胀变大;活细胞不着色、有光泽且形态正常。

试验三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

试验三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

实验三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一、溶血反应1. 原理:绵羊红细胞在溶血素(绵羊红细胞的抗体)、补体均存在的条件下出现溶血。

此溶血反应是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

2. 方法: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

3. 现象观察与分析:观察溶血现象;分析第3、5管为何未出现溶血,分别缺什么成分。

二、补体结合试验(原理)1. 原理:补体结合试验是补体参与,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作为指示系统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的试验。

以检测抗原为例,若待检系统有抗原,和已知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消耗补体;此时,再加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不出现溶血(补体全部消耗)或部分溶血(补体部分消耗)。

若待检系统无抗原,只有已知抗体,无抗原抗体复合物,不消耗补体;此时,再加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出现溶血且溶血最完全(补体没有消耗)。

最后根据溶血现象判断抗原的有无并可定量。

秋8周,周三,免疫实验实验四免疫标记技术一、概述免疫标记技术是指将已知抗体或抗原用放射性核素、酶、荧光素、胶体金、化学发光物质或电子致密物质等标记物标记作为试剂,检测相应抗原或抗体的一类免疫实验技术。

根据标记物不同,免疫标记技术分放射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荧光免疫技术、金免疫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等。

二、双抗体夹心法ELISA(以检测HBsAg为例)1. 原理:ELISA全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属以酶作为标记物的酶免疫技术。

ELISA用于标本中抗原或抗体测定。

ELISA分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法等不同方法。

双抗体夹心法ELISA用于标本中的抗原测定。

2. 方法(以检测HBsAg为例):已知抗体(抗HBsAg)包被酶标板→洗板→封闭→洗板→加待检标本,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洗板→加酶标抗体(抗HBsAg)→洗板→加底物→观察结果。

3. 结果判断肉眼观察:阳性对照显色,阴性对照未显色。

待检标本显色为待检抗原(HBsAg)阳性,待检标本不显色为待检抗原(HBsAg)阴性三、斑点免疫层析试验(以检测HCG为例)1. 原理:斑点免疫层析试验属金免疫技术,以胶体金作为标记物。

临床免疫学检验重点整理(下)

临床免疫学检验重点整理(下)

临床免疫学检验重点整理(下)混合,在补体参与下,使抗体形成细胞周围那些受到抗体分子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每一个空斑中央含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数目即为抗体形成细胞数目。

细胞因子(CK):是由机体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有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细胞粘附分子(CAM):是由细胞产生、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在包被有待测CK抗体的微孔板上,加入可分泌相应细胞因子的待测细胞,在有或无刺激物存在的条件下培养后,待测细胞向其周围分泌细胞因子,并被板上的特异性抗体捕获。

洗去细胞后用酶标抗体为一抗或二抗,分别做直接法和间接法。

所选底物应在酶促反应后形成不溶性产物。

一个斑点代表一个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斑点的颜色深浅程度与细胞因子量相关。

目前在细胞因子检测方面应用较多的是IFN-γ的测定。

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现在认为,Ig与Ab没有什么区别)临床上常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Ig。

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一)年龄,年龄不同其血液中的Ig含量有一定变化,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通过胎盘转移来的IgG,故血液中含量较高,接近成人水平。

婴幼儿体液免疫功能尚不成熟,Ig含量低于成人,各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区间见教材。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Ig随年龄、性别、血型、种族及测定方法不同而有差别,各实验室需要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二)多克隆高Ig血症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等患者的血清中,三种免疫球蛋白均可升高。

慢性细菌性感染如结核、麻风、慢性支气管炎等血中IgG可升高。

宫内感染时脐带血或出生后的新生儿血清中IgM含量可增高。

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三种Ig均可升高,如SLE患者以IgG/A升高较为多见,类风湿性性关节炎患者以IgM升高为主。

补体活性检测、补体参与的溶血试验

补体活性检测、补体参与的溶血试验

补体活性检测、补体参与的溶血试验理解:1.补体的概念和性质2.补体的三条活化途径基本原理掌握:1.血清补体总活性测定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2.补体结合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3.各种补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一、补体性质与活化途径(一)二、补体的概念补体(Complement,C):是一组存在于血液和组织液中,具有级联酶促反应特征、不耐热的糖蛋白,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成分(二)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固有成分:如C1(q、r、s)、C2、C3……C9补体调节蛋白:如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子补体受体:C3R,CR1,CR2等(三)补体的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活化途径(四)补体的生物学功能1.细胞毒溶菌作用2.调理作用:C3b、iC3b、C4b3.炎症介质作用:C3a、C5a、C567生物学检测:总补体活性检测、单个补体活性检测免疫学检测:单个补体成分检测、补体受体成分检测二、血清补体总活性测定1.补体总活性测定原理反应系统的组成:抗原+Antibody->活化补体↓↓↓绵羊红细胞+溶血素+待检测补体↓溶血反应(1)溶血反应:通过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激活的补体,作用于致敏红细胞,使红细胞表面形成若干孔,水分等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的肿胀破裂而溶血(2)CH50检测原理在溶血反应中,补体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相关,但非直线关系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补体含量为横坐标,溶血程度对补体含量依赖呈特殊的S型曲线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试验(CH50)(3)CH50(50% complement hemolysis):补体总活性测定方法,以红细胞的溶解为指示,以50%溶血为判断终点,故称补体50%溶血试验(CH50)2.实验材料(1)绵羊红细胞①使用等量或两倍的阿氏保存液混合,便于抗凝和储存②临用前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③使用浓度一般为2~5%(2)配制50%溶血标准管①2%SRBC悬液0.5ml+2.0ml蒸馏水使其溶解②加入2.0ml1.8%NaCl溶液校正为等渗溶液③加入2%SRBC溶液0.5ml,即为50%溶血状态(3)溶血素(抗SRBC Ab)①用SRBC免疫家兔得到兔抗SRBC血清②试验前应预先加热(56℃,30min),灭活补体③滴定溶血素的效价:产生完全溶血的最高稀释度为溶血素的效价(4)缓冲液①磷酸盐缓冲液或巴比妥缓冲液②pH应调至7.2-7.4之间③适量氯化钠保持等渗④并适量加入一些Ca2+和Mg2+(5)补体①作为待检对象:标本必须新鲜②作为主要试剂(单个补体检测):多采用豚鼠血清,必须新鲜-70℃可保存数月,避免反复冻融存在个体差异, 三只以上血清混合使用3.CH50检测方法判定标准与计算标准:选择溶血程度与50%溶血的标准管相近的两管,以溶血程度最接近标准管的那一管定为终点管计算:CH50(U/ml)=(1/血清用量)×稀释倍数参考范围:50-100 U/ml4.临床意义CH50主要检测的是经典途径的补体溶血活性,所反映的主要是补体9种成分的综合水平测定值过低或完全无活性,首先考虑补体缺陷,可分别检测血清中C4、C2、C3、C5等单个成份的含量三、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1.单个补体成分的检测对象主要包括:C3、C4、 C1q、B因子等2.测定方法:溶血法(检测单个补体的溶血活性)免疫化学法(测定补体含量)3.试验方法致敏SRBC+反应系统补体(缺待检成分)→不溶血致敏SRBC+反应系统补体(缺待检成分)+待检血清→溶血4.溶血法(1)原理: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IgG、IgM型)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致细胞溶解(2)组成:①试剂指示系统(致敏SRBC)②试剂补体系统(待检补体缺失)③待检血清(是否含待检补体?)(3)试剂补体系统选用先天或人为导致的缺乏某单一补体成分的动物或人血清作为试剂,如人缺C2血清、豚鼠缺C4血清、小鼠缺C5血清、兔缺C6血清等(4)应用与评价①诊断补体某单个成分缺失或其含量正常但无溶血活性的先天性补体缺陷②定性方法,检测单个补体成分③无需特殊仪器,快速,但灵敏度低,影响因素多四、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1.反应系统的组成:抗原+Antibody->活化补体→溶血反应2.概念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将免疫溶血作为指示系统,用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中抗原或抗体的传统方法3.原理(1)三个系统(包括5个成分):①反应系统:已知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的抗体(或抗原)②补体系统:C1-9及其缓冲液③指示系统:SRBC与相应溶血素(SRBC抗体)常预先混合形成致敏红细胞(2)补体作用无特异性,既可与反应体系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也能与SRBCs结合(3)两个阶段:第一步:反应系统与补体系统作用第二步:指示系统(SRBCs)与剩余补体反应4.试验方法结果判定:(1)补体对照管 2U全溶,1U为全溶或略带少许RBC,0.5U应不溶(2)若0.5U补体对照管出现明显溶血,表示补体用量过多;如2U不出现溶血,表示补体用量不够(3)受检血清不溶血为阳性,溶血为阴性5.试验试剂(1)抗原和抗体的效价方法:方阵法进行滴定选择抗原与抗体二者都呈强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抗原和抗体的效价(1单位)在正式试验中,抗原一般采用2-4单位,抗体为4个单位(2)补体效价的滴定①一般用豚鼠补体②每次试验前均应滴定③温育后,能产生完全溶血的补体最少用量确定为1个单位,正式试验中使用2个单位(3)血清标本的处理①采集血液标本后应及时分离血清,及时检验,或将血清保存在-20℃②血清在试验前应先加热56℃ 30min以破坏补体6.应用和评价(1)优点:①补体活化过程有放大效应,灵敏度较高②可用于定性或半定量检测未知抗原或抗体③试验条件要求低易于普及、结果易判断(2)缺点:①影响因素复杂,操作步骤繁琐②抗体必须为IgM或IgG五、补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检测补体的单个成分及补体的活性测定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评价,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有重要意义(1)免疫性疾病①C1、C2、C3和Hf等缺陷②Ⅲ型超敏反应中C3aC5a等过敏毒素检测(2)遗传性疾病①C3缺陷导致的感染②C1抑制物缺陷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③I因子、H因子缺陷与肾小球肾炎等2.补体含量继发性降低的疾病(1)补体消耗增多: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移植排斥反应等(2)细菌性感染,激活补体替代途径导致补体水平降低(3)大面积烧伤、大出血和肾病综合征等导致体液大量丧失(4)补体合成不足: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营养不良等小结1.CH50试验的原理及方法学评价2.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及结果解释复习思考题:1.名词概念:Complement、CH50 test、CFT(Complement Fixation Test)2.思考题:请例举其他有补体参与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或方法。

第15章 免疫细胞标志与功能检测技术总结

第15章 免疫细胞标志与功能检测技术总结

细胞内大分子物质 的合成增加 T细胞形态变化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同位素法 形态法
(1)形态学检查法
+
刺激物:常用PHA
PHA 无PHA
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37℃
72h
取培养细胞涂片染色镜检 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未转化和转化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
转化的淋巴细胞 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淋巴母细胞 细胞大小(直径μm) 核大小、染色质 12-20 增大、疏松 过渡型 12-16 增大、疏松 6-8 不增大、密集
第三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表面标志
抗原提呈类细胞表面标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CD1a,CD11c,CD83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组织部位 骨髓 骨髓和血液 各种组织 (巨噬细胞)
熟悉
细胞名称 干细胞—单核母细胞—前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组织细胞(结缔组织),枯否细胞(肝) 破骨细胞(骨)、小胶质细胞(神经 组织)、
五、其他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六、免疫细胞表面标志和功能检测的临床 应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掌握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分离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二、淋巴细胞的分离
三、T、B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分离 四、不同分离方法的评价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掌握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包括淋巴 细胞和单核细胞。
对分离介质的要求
熟悉
1.对细胞无毒 2.基本等渗 3.不溶于血浆等分离物质 4.有要求的比重 2份6%聚蔗糖蒸馏水溶液+1份34% 泛影葡胺比重为1.077±0.002

补体实验报告

补体实验报告

补体实验报告篇一:补体结合试验第二节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fixationtest,cft)是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试验。

早在1906年wasermann就将其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即著名的华氏反应。

这一传统的试验经不断改进,除了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以原以及hla的检测和分析中也有应用。

一、类型及原理自身免疫性溶血,如果有补体参与时,补体通过一系列的激活,最后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它可以直接攻击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裂,这就是所谓“血管内溶血”。

而没有补体参与的免疫性溶血,抗体与红细胞膜上抗原结合后,没有直接把红细胞破坏,而是把红细胞“致敏”,致敏RBC在通过脾脏等网状内皮系统时,被吞噬细胞“吃掉”,这就是所谓“血管外溶血”。

该试验中有5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于3个系统:①反应系统,即已知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的抗体(或抗原);②补体系统;③指示系统,即srbc与相应溶血素,试验时常将其预先结合在一起,形成致敏红细胞。

反应系统与指示系统争夺补体系统,先加入反应系统给其以优先结合补体的机会。

如果反应系统中存在待测的抗体(或抗原),则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后可结合补体;再加入指示系统时,由于反应液中已没有游离的补体而不出现溶血,是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如果反应系统中不存在的待检的抗体(或抗原),则在液体中仍有游离的补体存在,当加入指示系统时会出现溶血,是为补体结合试验阴性(图14-2)。

因此补体结合试验可用已知抗原来检测相应抗体,或用已知抗体来检测相应抗原。

图14-2补体结合试验示意图二、试验方法补体结合试验的改良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全量法(3ml)、半量法(1.5ml)、小量法(0.6ml)和微量法(塑板法)等。

目前以后两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因为可以节省抗原,血清标本用量较少,特异性也较好。

补体的实验原理及应用

补体的实验原理及应用

补体的实验原理及应用1. 补体的概述补体是一组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其功能涉及细胞毒性、溶菌、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补体的实验原理及其在医学和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2. 补体的实验原理补体实验通常涉及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下面将分别介绍。

2.1 体外实验•补体激活途径:补体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选择性途径和替代途径。

具体实验中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实验物质或刺激条件来激活补体。

•补体活性检测:常用的补体活性检测方法包括补体结合试验、补体溶菌试验、补体炎症反应检测等。

2.2 体内实验•补体缺陷小鼠模型: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或基因突变技术产生补体缺陷小鼠模型,以研究补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补体活性测定:通过测定血清或组织中的补体活性水平,评估体内补体系统的功能状态。

•免疫组化: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特定的补体蛋白表达情况。

3. 补体的应用补体在医学和生物研究中有多种应用,下面将分别介绍。

3.1 补体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免疫检测:补体可以作为检测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指标。

通过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可以评估免疫功能的状态。

•自身免疫病研究:补体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补体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

3.2 补体在炎症反应研究中的应用•炎症反应模型:补体参与调节炎症反应过程,研究补体在不同炎症条件下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炎症的发生机制。

•炎症治疗靶点:补体在炎症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潜力。

通过研究补体与炎症相关的机制,可以为炎症治疗的靶点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3.3 补体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的应用•抗肿瘤免疫疗法:补体在抗肿瘤免疫疗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些新型的肿瘤免疫疗法通过激活和增强补体系统的功能,来达到增强免疫杀伤作用的目的。

3.4 补体在感染病研究中的应用•感染病模型:通过补体参与的感染病模型的建立,可以研究感染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寻找抗感染药物的靶点。

2013.10补体参与的反应

2013.10补体参与的反应

弃去0.20ml
10管 0.5ml
4~9管加 NS 0.20ml
1~3管各加1:100溶血素0.20ml
溶血素效价滴定操作图表
试管号
生理盐水 待测血清 1 :100 1% SRBC
1
2
3
4
5 .…..9
10
0.2
0.2
将以上各管充分混匀,室温下静置15min。
补体1:30 0.2 0.2 0.2 0.2 0.2…….0.2 0.2 总量0.8ml
半溶血
不溶血
以以呈现完全溶血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溶血素效价
溶血素效价滴定操作图表 按此法操作!
试管号
生理盐水 待测血清 1 :100 1% SRBC
1
2
3
4
5 .…..9
10
0.2
0.2
将以上各管充分混匀,室温下静置15min。
补体1:30 0.2 0.2 0.2 0.2 0.2…….0.2 0.2 总量0.8ml
溶血素稀释:见指导P14,用147,258,369稀释法
二、溶血素效价滴定
临床上可用于抗RBC抗体检测;溶贫,新生儿溶贫的诊断等
实验材料:见实验指导 P 13
1,溶血素:1 :100(抗SRBC血清) 每4人一份,小试管 2,1%SRBC悬液。2支/4人,长试管。 3,1:30 补体 新鲜豚鼠血清。小试管4支/4人 4,生理盐水。自己吸取 5,试管、胶帽4个、试管架、水浴箱、玻片等 6,刻度吸管10支
【注意事项】
1.实验所用补体应采用豚鼠新鲜血清。 2.补体性质极不稳定,需对实验条件和各个环节
加以严格控制。
3.临床上常用已知抗原检测患者未知抗体的效价。
也可用于已知的抗原-抗体检测患者血清补体量

补体结合实验的实验报告

补体结合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溶血素单位、补体单位、抗原单位的测定方法。

3. 掌握补体结合试验在检测抗原和抗体结合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是一种血清学试验,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该试验基于抗原抗体反应与补体系统的相互作用。

当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时,补体被激活,导致溶血素指示系统的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

若抗原和抗体不结合,补体不被激活,红细胞不发生溶血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试剂:补体、溶血素、抗原、抗体、红细胞、生理盐水等。

2. 仪器:试管、试管架、移液器、离心机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试剂:按照说明书配制补体、溶血素、抗原、抗体等试剂。

2. 指示系统:将溶血素和红细胞混合,制成溶血素指示系统。

3. 实验组:将抗原、抗体和补体混合,制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4. 对照组:将抗原、抗体和补体混合,但不加入溶血素指示系统。

5. 混合: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溶液分别加入试管中,加入溶血素指示系统。

6. 离心:将试管置于离心机中,以适当速度离心。

7. 观察结果: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是否发生溶血反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组:若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说明抗原和抗体结合,补体被激活。

反之,若红细胞未发生溶血反应,说明抗原和抗体未结合,补体未被激活。

2. 对照组:若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说明补体被激活,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导致。

若红细胞未发生溶血反应,说明补体未被激活。

3. 溶血素单位、补体单位、抗原单位的测定:通过实验结果,计算溶血素单位、补体单位、抗原单位的浓度。

六、实验讨论1. 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试验,可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结合。

2.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试剂的浓度和温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在实际应用中,补体结合试验可用于检测各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补体实验报告

补体实验报告

补体实验报告补体实验报告引言:补体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系统组分,它在机体抵御感染和清除病原体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补体的功能和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补体实验。

本报告将对这些实验的设计、结果和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实验一:补体激活能力测试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补体激活能力测试来评估不同物质对补体活性的影响。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系列溶液,包括正常人血清、不同浓度的抗原物质和不同浓度的抗体。

然后,我们将这些溶液与已知激活补体的物质进行反应,并使用特定的试剂盒检测补体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高浓度的抗原物质和抗体均能显著激活补体,而低浓度的抗原物质和抗体对补体的激活能力较弱。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补体的激活受到物质浓度的影响。

实验二:补体降解能力测试为了进一步了解补体的功能,我们进行了补体降解能力测试。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已知能够激活补体的物质,并将其与不同浓度的补体混合。

随后,我们观察了补体在不同时间点的降解情况。

结果显示,补体在与激活物质接触后迅速降解,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消失。

这表明补体在抵御感染和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验三:补体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为了研究补体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细胞实验。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种具有特定受体的细胞系,并将其与已知能够激活补体的物质接触。

随后,我们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的补体结合情况。

结果显示,激活补体的物质能够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形成补体-细胞复合物。

这一实验结果揭示了补体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补体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实验四:补体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为了探究补体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种炎症模型动物,并注射了激活补体的物质。

随后,我们观察了动物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和补体的活性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激活补体的物质能够显著增强动物体内的炎症反应,并导致补体的活性明显上升。

这一实验结果揭示了补体在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补体检测及补体参与试验共42页PPT

补体检测及补体参与试验共42页PPT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补体检测及补体参与试验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临床意义
CH50法主要检测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所反映的主要是补体9种成 分的综合水平。
如果测定值过低或者完全无活性:
1. 考虑补体缺陷,严重肝病时血浆蛋白合成能力受损,营养不良时蛋白合成原料 不足,这些也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引起血清补体水平下降。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病:血清补体水 平随病情发生变化。 疾病活动期补体活化过度,血清补体水平下降;病情稳定后补体水平升高。补体各 成分在不同的自身免疫病时可有特征性的表现,因此补体检测常可作为自身免疫病 诊断或是否有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 3. 细菌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时,常因补体旁路途径的活化过度引起血 清补体水平降低。 4. 心肌梗塞、甲状腺炎、大叶性肺炎、糖尿病、妊娠等情况下血清补体水平常升 高。
2. 如果反应系统中不存在待检的抗体(或抗原),则在 液体中仍有游离的补体存在;
当加入指示系统时会出现溶血,是为补体结合试验阴性。 因此补体结合试验可用已知抗原来检测相应抗体,或用已 知抗体来检测相应抗原。
一、溶血反应的检测试剂
(一)补体 (二)绵羊红细胞 (三)溶血素 (四)稀释缓冲液
(一)补体
➢ 检测血清补体水平或补体活性时需要从受检者采血及分 离血清。 ➢ 做补体结合试验时多采用豚鼠血清作为实验用补体的 来源。因为补体在体外极易衰变,所以检测补体活性的血 清标本和作为补体试剂的血清必须新鲜。 ➢ 以豚鼠血清作补体来源时,应考虑到个体差异。为了 确保血清中补体的有效活性,必须取3只以上豚鼠的血清 混合后使用。
第十五章 有补体参与的试验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 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补体的各组分通常以非活性状态、类似酶原形 式存在,当激活后才表现出生物活性。 ➢补体系统活化后可以溶解细胞,在活化过程中 产生的中间复合物及某些片段也具有多种多样 的生物活性。
基本原理
➢Ag与被检血清混合以检测其中的Ab; ➢加入标准量的补体; ➢加入已知抗体包被的红细胞; ➢根据红细胞的裂解情况判定被检血清中的Ab情况。
第二节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是用免疫 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试 验。 ➢早在1906年Wassermann就将其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即著 名的华氏反应。 ➢这一传统的试验经不断改进,除了应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 行病学调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抗原、以及 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的检测和分析中也有应用。
(四)稀释缓冲液
✓ 磷酸缓冲液或巴比妥缓冲液等均可用于溶血试验, pH值应调至7.2~7.4之间。 ✓ 另加入适量氯化钠以保持等渗,并适当地加入一些钙 离子和镁离子,这是补体活化所不可缺少的。 ✓ 有的配方还加入0.1%的明胶以使蛋白溶液稳定;加 入0.02% NaN3 可以防腐,利于较长时间保存。
(二)绵羊红细胞
➢ 从绵羊颈静脉无菌采血,抽出血液后立即小心地注入放有 玻璃珠的无菌干燥三角烧瓶中,充分旋摇15~20min,以除去 纤维蛋白。也可将羊血与等量或二倍量的Alsever液混合,既 有抗凝作用,又适于储存;分装后置4℃,可使用3周。 ➢ 实验前,取适量抗凝血,加入8~10倍的生理盐水,轻轻 混匀后2000 r/min离心5min;弃上清,沉淀的红细胞用生理盐 水再洗一次,这时上清为无色澄清,如显红色说明有溶血现象, 应更换新鲜羊血;第三次用缓冲液洗涤,弃上清,取压积红细 胞用缓冲液配制SRBC悬液,使用浓度一般为2%~5%。
(三)溶血素
溶血素即抗绵羊红细胞抗体,多是以绵羊红细胞免疫家 兔而得到的抗血清。
➢ 一般没有必要进一步提纯抗体,但在试验前需先行加热56℃30min或 60℃3min以灭活补体。 ➢ 试验前需要滴定溶血素效价:由于补体溶血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均 是比较精密的试验,其结果与溶血素的效价有关。 ➢ 在制备抗血清的过程中,于动物采血前和分离抗血清后也需要滴定 溶血素效价。 ➢ 做补体活性测定或补体结合试验时,一般使用2单位/ml溶血素(在本 例做1:2000稀释),与SRBC悬液等体积混合。
1. 如果反应系统中存在待测的抗体(或抗原),则抗原 抗体发生反应后可结合补体;
再加入指示系统时,由于反应液中已没有游离的补体而不 出现溶血,是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2. 如果反应系统中不存在待检的抗体(或抗原),则在 液体中仍有游离的补体存在;
当加入指示系统时会出现溶血,是为补体结合试验阴性。 因此补体结合试验可用已知抗原来检测相应抗体,或用已 知抗体来检测相应抗原。
二、溶血反应测定补体法
(一)CH50试验原理
补体50%溶血
➢ 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 ➢ 这种活性很容易通过溶血反应进行 检测; ➢ 在一个适当的、稳定的反应系统中, 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个特 殊的“S”形曲线。
(二)溶血程度与补体含量的关系
1. 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补体量的变化不能使溶 血程度有显著改变,即溶血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 2. 在半溶血(50%溶血)上下时曲线最陡,即使补体含量仅有 较小变动时,溶血程度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对补 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 3.故采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要比100%溶血敏感得多, 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常简称为CH50。
一、类型及原理
该试验中有5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于3个系统: ①反应系统,即已知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的抗体(或抗 原); ②补体系统; ③指示系统,即SRBC与相应溶血素;
➢ 试验时常将其预先结合在一起,形成致敏红细胞; ➢ 反应系统与指示系统争夺补体系统; ➢ 先加入反应系统给其以优先结合补体的机会。
第一节 溶血反应
➢免疫溶血反应是补体参与的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溶解反应。 ➢参与反应的成分有三种: ①红细胞,一般用绵羊红细胞(SRBC); ②抗红细胞抗体,也称溶血素,多为家兔抗SRBC的抗血 清; ③补体。
பைடு நூலகம்
溶血反应的直接用途
➢测定总补体活性或溶血素的效价; ➢利用溶血系统作为指示剂,检测另一反应 系统的抗原或抗体,即补体结合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