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课时作业 1.2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d8b6877232f60ddcca138.png)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含答案)一、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与空间结构演化1.衡量指标(1)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2.空间结构的演化(1)影响因素: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
(2)发展趋势: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二、区域发展阶段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1)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2)经济特点: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2.工业化阶段(1)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2)经济特点: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1)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2)经济特点: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教材P9活动]1.匹兹堡的位置特点:位于美国东北部地区,开发历史悠久;靠近五大湖区,水陆交通便利;位于阿巴拉契亚山地,煤炭资源丰富。
2.匹兹堡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是无烟煤,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无烟煤炼铁技术才逐渐成熟。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非农业生产为主。
4.略[教材P11活动]1.芝加哥等城市的地理区位特点:位于五大湖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作业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bbfeef652ea551811a6879f.png)
第二节区域开展阶段假设以下图为区域先后开展的三个阶段。
读图完成1~2题。
1.产业比重与区域开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选项是(C)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开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丙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乙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开展的主导力量——丙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甲解析:依据题意,甲、乙、丙分别代表区域开展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综合开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开展,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开展阶段,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成为推动区域开展的主导力量。
2.以下特点属于乙阶段的是(C)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拟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B.区域内部的开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解析:乙处于工业化阶段,该阶段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区域内部差异加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交通运输显著开展,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开展状态。
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属高效益的综合开展阶段特点。
“整个非洲之角,人们正在挨饿。
冲突、粮食价格昂贵以及旱灾等灾祸,造成1 100多万人处于极度贫困中。
几个月来,联合国一直发出警告。
我们原先不想用‘饥荒’这个词,但是,我们已成认这个急转直下的现实。
索马里局部地区确实存在饥荒,而且正在蔓延。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洛杉矶时报?撰写的?索马里饥荒?的第一段文字。
索马里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牲畜最多的国家之一。
据此完成3~4题。
3.索马里处于区域经济开展的________的阶段(A)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B.工业化C.高效益的综合开展D.城市化加速推进解析:“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是关键信息,说明农业产值比重最大,区域社会经济开展水平相当低,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开展阶段。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后练习1.2区域发展阶段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后练习1.2区域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b196bac87cd184254a35354d.png)
1.2区域发展阶段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答题规范训练学习效果评估【基础过关】1.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所用的最主要指标是()答案D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注意区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抓住题干中的“经济”二字和“罠主要的指标”去思考,就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2.下列关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叙述,准确的是()A.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C.拥有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D.绝大部分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答案A解析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是步阶段,且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绝大部分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
3.在工业化阶段,各产业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上升B.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C.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D.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答案C扁析在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电有所下降,但仍占主要地位,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在后工业化阶段,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4.处于髙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具有的特点是()①工业化.城市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②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③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④区域的开放水准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A.①②®B. ©©④C.①②®D.②③④答案A解析商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水平提升】尼日尔是世界上灵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砂薄弱。
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自1959年发现铀矿后,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3家合资企业。
2020秋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案:第1章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
![2020秋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案:第1章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9f20884b04a1b0717ed5dd87.png)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生活链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安徽合肥城市群纳入新版规划图,长三角城市群范围也从原来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一市两省”扩展到目前的“一市三省”。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了解:区域发展的趋势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
知道:区域发展的常用指标和综合指标。
理解: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及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应用:学会利用区域发展理论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人地协调观: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综合思维:分析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认知:通过对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理解区域发展的总趋势。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和空间结构演化1.衡量指标(1)常用指标⎨⎭⎪⎬⎪⎫01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02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可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类型(2)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03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2.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1)(2)发展趋势:平衡平衡…… [自我探究] 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就是发达地区吗?[答案] 不一定。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有三个指标,而人均国民收入只是其中之一。
如中东一些以出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地区,人均收入高,但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看作是经济发达地区。
二、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是什么?[答案] 主要表现为因土地开发而产生的诸如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等生态破坏问题。
三、工业化阶段空间结构区域内部的03集聚作用大为加强,出现规模较大的04中心城市和05工业基地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06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区域发展状态整个区域处于07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四、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项目特点产业结构01第二、三产业在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02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向03资金密集型和04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就业结构人口就业结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空间结构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的05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交通信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06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发展状态处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答案]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在工业化阶段,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三同步训练区域发展阶段 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三同步训练区域发展阶段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5a3410b9f3f90f77c61b1a.png)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基础过关]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自1959年发现铀矿后,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3家合资企业。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有()①预期寿命②教育程度③国内生产总值④人均国民收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面关于尼日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最大B.劳动力开始向服务业大规模转移C.中心城市发展迅速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采矿业3.下图是“某城市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是()4.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有()①平坦的地形②丰富的矿产资源③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④肥沃的土壤⑤适宜的温度⑥充足的日照⑦便利的水陆交通⑧便利的河水灌溉A.①②④⑤⑥⑧B.①④⑤⑥⑧C.①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⑤⑥⑧5.读图,①②③④中表示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是() A.①B.②C.③D.④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回答6~7题。
6.下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是()A.日本的九州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C.中国东北工业基地D.德国的鲁尔工业区7.某一地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高等院校云集,则该地区应优先发展() A.资源密集型工业B.劳动密集型工业C.资金密集型工业D.技术密集型工业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枣庄地处鲁南,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从南部穿过,68.5千米的河道、35平方千米的流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做出过重大贡献。
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共18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ec392958fafab068dc023c.png)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
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 (1)常用指标 (2)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
2、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二、区域发展阶段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2、工业化阶段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因素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于复杂化,出现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空间结构的变化:工业区域不断扩大,涌现新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交通建设加快,对外联系加强。
原因: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和推进。
3.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 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内部原因: 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劳动力 价格高、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增加等。
外部原因: 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各国对匹 兹堡的钢材需求量下降; 南部、西部 新兴工业区的兴起。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面临的问题
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 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与沿海发 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振兴措施
1.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2.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改造和提升加工制造业。 3.优化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 4.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较大的支持。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3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982fa68102de2bd97058839.png)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基础过关】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有人文发展指数等,区域开发方式有粗放型、高水平之分。
据此回答1~2题。
1.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
①预期寿命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③教育程度④国内生产总值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高水平的区域开发中,应该注重 ( )。
①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②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③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④强调以较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人文发展指数不包括②。
第2题,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而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故C项正确。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自1959年发现铀矿后,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3家合资企业。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说“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的衡量指标通常是( )。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三次产业产值比重③人均国民收入④预期寿命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尼日尔目前处于________的发展阶段( )。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B.工业化C.高效益的综合 D.不平衡的加速5.下面关于尼日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B.矿业就业比重大C.此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答案 3.D 4.A 5.A解析第3题,预期寿命属于全面度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第4题,尼日尔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说明其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第5题,B、C 两项属于工业化阶段;尼日尔虽然铀矿丰富,但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因此,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最大。
高中地理第一章2区域发展阶段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2区域发展阶段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39eb2d4a45177232e60a276.png)
区域发展阶段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有人文发展指数等,区域开发方式有粗放型、高水平之分。
据此回答1~2题。
1.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C )①预期寿命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③教育程度④国内生产总值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人文发展指数就是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2.在高水平的区域开发中,应该注重( C )①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②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③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④强调以较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解析: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而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调以较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读倒“U”型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发展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D )A.①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②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C.③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D.①—②—③体现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趋势解析:结合图中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差异,可判断①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差异较小;②为工业化阶段,区域差异大;③为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差异小。
①—②—③体现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趋势。
4.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阶段( B )A.① B.②C.③ D.①②解析: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符合图中②阶段。
2013年12月4日,曾经80%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的汽车之城——美国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
几乎同时,中国国务院发布首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下图是底特律市所在区域示意图。
【创优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时训练:1.2 区域发展阶段
![【创优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时训练:1.2 区域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1ce777c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e.png)
课时训练2区域进展阶段1.某区域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进展阶段,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工业以资金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特殊大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D.整个区域处于极不均衡状态解析: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进展阶段,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较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传统农业有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答案:C区域的进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进展阶段。
结合下图,完成第2~3题。
2.在区域进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进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3.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进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进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挨次应当是()。
A.A—B—CB.B—C—AC.C—A—BD.B—A—C解析:第2题,区域进展的初期阶段,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较大,人地关系基本是协调的。
第3题,读取A、B、C三点的三大产业所占比重状况,可推断C项正确。
答案:2.B 3.C4.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进展趋势为()。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B.平衡——不平衡——平衡C.不平衡——平衡D.不平衡——平衡解析: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经济进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因素亲密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进展趋势。
答案:B5.产业比重与区域进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其次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进展,仍以其次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进展阶段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其次产业——工业化阶段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进展的主导力气——高效益综合进展阶段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其次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解析:A项应对应工业化阶段;B项应对应高效益综合进展阶段,D项应为向工业化阶段过渡时期。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1.2 区域发展阶段 学案设计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1.2 区域发展阶段 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d1b82558fafab068dc021f.png)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类型、发展总趋势。
2.理解并掌握区域发展中各阶段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重点)3.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 阶段1 知识梳理教材整理1 衡量区域发展的指标与发展趋势阅读教材P8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常用指标__________________、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__________、教育程度和_________________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3.总体发展趋势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微体验正误判断:(1)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即为发达地区。
( )(2)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合理开发利用能源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教材整理2 区域发展阶段阅读教材P8~P11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1)产业结构________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
(2)经济特点表现出典型的________特征。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2.工业化阶段(1)产业结构________比重迅速上升,________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2)经济特点区域内部的________大为加强,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增长态势。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不平衡的________状态。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1)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向________和________全面升级,________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2)经济特点________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体B.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C.一般不存在资源不足、环境污染问题D.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解析:区域发展的早期传统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还不发达,工业大都是在本地丰富资源、劳动力的基础上,或是利用便利的运输条件发展起来,故一般不存在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问题。
这个阶段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答案: D2.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B.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C.整个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减小D.产业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工业解析:工业化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这一阶段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不仅利用本地资源,还常从外地输入资源,工业生产产生的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
答案: B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易站,1758年被英国殖民者夺取,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变得复杂。
读下图,回答3~4题。
3.20世纪50年代后,“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 )A.资源枯竭B.劳动力素质低C.企业老化,技术落后 D.环境污染严重4.匹兹堡再生阶段向“知识城”转化,对我国面临类似困境的工业城市的启示是( )①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②将无增长潜力的企业搬向郊区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④治理污染,改造投资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二战后,匹兹堡走向衰落主要是受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老工业区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
答案: 3.B 4.C2010年初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数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回答5~6题。
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6.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形成了集聚效益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该地发展初期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煤)优势发展高能耗工业,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从该地近几年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该地发展过程中既注意了保护环境,比如把固体废弃物进行填埋和回收利用,又注意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多种开发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体现了循环利用。
答案: 5.B 6.D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8.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解析:第7题,从图中分析可以得知,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这种转变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第8题,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
产业的升级,劳动力需求少,反而加重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答案:7.A 8.B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清洁生产”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据此回答9~10题。
9.“绿色”成为一个很时尚的概念,这是因为( )A.传统农业阶段的过度开垦B.传统农业阶段的环境污染C.工业化阶段的环境问题 D.综合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解析:由于工业化阶段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综合发展阶段,人们开始注重环境质量,就出现了“绿色”这种时尚概念。
答案: C10.目前,国家统计局与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正在加紧研究适合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用以衡量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
这表明( ) A.中国的发展目标正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B.中国将不再追求GDP的增长率C.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环境的日趋恶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的主要问题D.我们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解析:“绿色GDP”的提出,表明我们要树立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突出的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并不是要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也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率,而是要把重点集中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
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问题,并不是经济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之间的问题。
答案: D2011年1月,以煤炭储量巨大著称的鄂尔多斯2010年人均GDP已超越香港。
完成11~12题。
11.下列叙述中与香港所处发展阶段不相符的是( )A.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B.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C.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D.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解析:香港处在综合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从空间结构来看,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答案: B12.以下叙述中与鄂尔多斯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相符的是(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解析:工业化阶段,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答案: C二、综合题13.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但多种环境问题也困扰着城市的发展。
读下列资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广州工业总产值与单位产值污染排放量的变化表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工业总产值(亿元) 119.8209.2 355.9 859.9 884.21003.21 066.9 1 206.2 1 404.7废水排放系数(吨/万元)340 159 85.7 22.3 17.7 14.5 12.1 9.9 9.0废气排放系数(万米3/万元)4.46 3.14 3.21 2.18 2.07 1.58 1.51 1.36 1.39固废排放系数(吨/万元)1.03 0.71 0.69 0.36 0.35 0.31 0.29 0.26 0.25(1)读图分析,广州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之间不太协调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改革发展初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________,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2)从20世纪________年代初开始,广州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基本能协调发展,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广州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能进一步协调发展,主要措施有哪些?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仔细分析图表,由图中可知20世纪80年代,广州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不太协调,主要是由于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而在9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技术水平提高等,环境效益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对于提高环境效益的措施可以从产业结构、行政监督、宣传教育等方面考虑。
答案:(1)20世纪80年代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污染(2)90 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技术水平提高等(3)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清洁生产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和推广;治理环境,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督与执法;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对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认识等。
14.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与海滨之间,规划面积2 270平方千米。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开发这一地区,从而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材料二“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曹妃甸港口项目集群已正式启动。
随着港口建设和首钢的搬迁,曹妃甸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枢纽港、中国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1)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发展重点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简述其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
(2)简要分析曹妃甸地区建成我国未来钢铁、重化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3)下图为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示意图。
简述该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解析:(1)天津作为我国综合性的京津唐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好的制造工业基础,同时高校较多,科技教育发达,有充足的人才保证;交通方面,有优良的港口与海外联系,有便利的铁路、公路与华北连为一体。
(2)曹妃甸附近有煤矿资源、海上石油资源、迁安铁矿资源以及中国最大的长芦盐厂等,是中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社会经济方面看,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生产协作上与京津唐工业基地相邻,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交通便利。
(3)实行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答案:(1)制造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科技和教育发达,人才众多,交通便捷。
(2)资源、能源优势:石油(天然气)、海盐、煤、铁矿等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国家政策支持;依靠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市场需求量大;有强大便捷的海、陆运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