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介绍

合集下载

高分子英文缩写

高分子英文缩写

聚合物名称缩写PA聚酰胺(尼龙)PA-1010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PA-11聚^一酰胺(尼龙11)PA-12聚十二酰胺(尼龙12)PA-6聚己内酰胺(尼龙6)PA-610聚癸二酰乙二胺(尼龙610)PA-612聚十二烷二酰乙二胺(尼龙612)PA-66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PA-8聚辛酰胺(尼龙8)PA-9聚9-氨基壬酸(尼龙9)PAA聚丙烯酸PAAS水质稳定剂PABM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PAC聚氯化铝PAEK聚芳基醚酮PAI聚酰胺-酰亚胺PAM聚丙烯酰胺PAMBA抗血纤溶芳酸PAMS聚厂甲基苯乙烯PAN聚丙烯腈PAP对氨基苯酚PAPA聚壬二酐PAPI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R聚芳酰胺PAR聚芳酯(双酚A型)PAS聚芳飒(聚芳基硫醚)PB 聚丁二烯-[1, 3]PBAN聚(丁二烯-丙烯月青)PBI聚苯并咪唑PBMA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N聚萘二酸丁醇酯PBR丙烯-丁二烯橡胶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聚碳酸酯PC/ABS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合金PC/PBT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弹性体共混合金PCD聚羰二酰亚胺PCDT聚(1, 4-环己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CE四氯乙烯PCMX对氯间二甲酚PCT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对二甲醇酯PCT聚己内酰胺PCTEE聚三氟氯乙烯PD二羟基聚醚PDAIP聚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AP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E聚乙烯PEA聚丙烯酸酯PEAM苯乙烯型聚乙烯均相离子交换膜PEC氯化聚乙烯PECM苯乙烯型聚乙烯均相阳离子交换膜PEE聚醚酯纤维PEEK聚醚醚酮PEG聚乙二醇PEHA五乙撑六胺PEN聚萘二酸乙二醇酯PEO聚环氧乙烷PEOK聚氧化乙烯PEP对-乙基苯酚聚全氟乙丙烯薄膜PES聚苯醚砜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E涤纶长丝PET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F酚醛树脂PF/PA尼龙改性酚醛压塑粉PF/PVC聚氯乙烯改性酚醛压塑粉PFA全氟烷氧基树脂PFG聚乙二醇PFS聚合硫酸铁PG丙二醇PGEEA乙二醇(甲)乙醚醋酸酯PGL环氧灌封料PH六羟基聚醚PHEMA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HP水解聚丙烯酸胺PI聚异戊二稀PIB聚异丁烯PIBO聚氧化异丁烯PIC聚异三聚氰酸酯PIEE聚四氟乙烯PIR聚三聚氰酸酯PL丙烯PLD防老剂4030PLME 1:1型十二仃酸单异丙醇酰胺PMA聚丙烯酸甲酯PMAC聚甲氧基缩醛PMAN聚甲基丙烯腈PMCA聚a氧化丙烯酸甲酯PMDETA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I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MMI聚均苯四甲酰亚胺PMP聚4-甲基戊烯-1PNT对硝基甲苯PO环氧乙烷POA聚己内酰胺纤维POF有机光纤POM聚甲醛POP对辛基苯酚POR环氧丙烷橡胶PP 聚丙烯PPA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PB漠代十五烷基毗啶PPC氯化聚丙烯PPD防老剂4020PPG聚醚PPO聚苯醚(聚2,6-二甲基苯醚)PPOX聚环氧丙烷PPS聚苯硫醚PPSU聚苯飒(聚芳碱)PR 聚酯PROT蛋白质纤维PS聚苯乙烯PSAN聚苯乙烯-丙烯月青共聚物PSB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PSF(PSU)聚飒PSI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ST 聚苯乙烯纤维PT 甲苯PTA精对苯二甲酸PTBP对特丁基苯酚PTFE聚四氟乙烯PTMEG聚醚二醇PTMG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P聚对苯二甲酸酯PTX苯(甲苯、二甲苯)PTX苯(甲苯、二甲苯)PU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PVA聚乙烯醇PVAC聚醋酸乙烯乳液PVAL乙烯醇系纤维PVB聚乙烯醇缩丁醛PVC聚氯乙烯PVCA聚氯乙烯醋酸酯PVCC氯化聚氯乙烯PVDC聚偏二氯乙烯PVDF聚偏二氟乙烯PVE聚乙烯基乙醚PVF 聚氟乙烯PVFM聚乙烯醇缩甲醛PVI聚乙烯异丁醚PVK聚乙烯基咔唑PVM聚烯基甲醚PVP聚乙烯基毗咯烷酮。

马来酰亚胺用途

马来酰亚胺用途

马来酰亚胺用途马来酰亚胺(Maleimide),化学式为C4H3NSO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马来酰亚胺的一些主要用途的详细介绍。

1.材料科学和表面修饰马来酰亚胺具有较强的反应性,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缩合反应,并与氨基化合物(如胺基酸、多肽、蛋白质等)形成稳定的共价结构。

这种特性使马来酰亚胺在材料科学和表面修饰方面有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在马来酰亚胺上引入功能基团,可以制备具有特定性质的聚合物、高分子杂化材料和聚合物涂层,用于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表面,例如高分子薄膜、生物传感器、电子设备等。

2.生物医学应用由于马来酰亚胺与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等)具有选择性地发生共价键结合,因此可以用于生物医学应用。

例如,马来酰亚胺可以与药物分子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马来酰亚胺-药物共价结构,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选择性释放性。

此外,马来酰亚胺还可以用于构建具有定向药物传递功能的纳米材料、微粒和聚集物。

3.聚合物改性马来酰亚胺可以作为聚合物材料的交联剂或功能化试剂,用于改性聚合物的性能。

例如,将马来酰亚胺引入聚合物中,可以增加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

此外,马来酰亚胺的引入还可以使聚合物表面具有活性位点,从而实现对特定物质的吸附或反应。

4.电子材料马来酰亚胺可以用于制备有机电子材料。

例如,马来酰亚胺可以与含有双键结构的有机分子反应,在导电性分子中引入马来酰亚胺基团,进而形成具有导电性质的有机半导体材料。

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有机光电器件(如有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5.光敏材料马来酰亚胺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具有较强的吸光性质。

因此,它常用于制备光敏材料,如光敏聚合物。

通过将马来酰亚胺引入聚合物中,可以实现聚合物的光交联反应,从而形成具有可逆或不可逆光敏性质的聚合物结构。

这种材料在光刻、光纤通信和生物医学图像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胶粘剂的研制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胶粘剂的研制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胶粘剂的研制针对环氧树脂耐湿热性差和脆性大的缺点,采用热固性聚酰亚胺BMI和DDS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以DDM为固化剂,加入促进剂CA-30,制得一种双组分的高强度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胶粘剂(ABE胶粘剂),并对ABE 胶粘剂进行了热性能、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结果表明,优化的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达到22.4 MPa,吸水性为0.47%,并且具有较长的贮存时间和良好的介电性能。

标签:双马来酰亚胺(BMI);环氧树脂(EP);胶粘剂;制备环氧树脂(EP)由于结构中含有极性的羟基、醚键以及活性较大的环氧基,因此具有优异的粘接性、热性能和机械性能[1,2]。

以其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领域;但纯环氧树脂的脆性大,其热性能以及电性能等不能满足这些领域的要求,必需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以增强其韧性、热稳定性及电性能[3~5]。

双马来酰亚胺(BMI)是以马来酰亚胺基为活性端基的一类双官能团化合物,主链上含有芳环和氮杂环结构,与环氧树脂反应,其聚合过程可能会形成互穿网络或2相体系,使环氧树脂的韧性和耐热性都有所提高[6]。

BMI双键虽然具有高活性,但与环氧基很难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改性体系中必须加入促进剂、固化剂等[7~9]。

本文采用双马来酰亚胺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添加促进剂、固化剂、溶剂等,制得了一种耐高温ABE胶粘剂,并对ABE 胶粘剂进行了热性能、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双马来酰亚胺(BMI),即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分析纯,湖北省洪湖双马树脂厂;环氧树脂(E-51),环氧值0.48-0.54,工业级,上海EMST 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甲苯、丙酮,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4,4’-二氨基二苯砜(DDS),工业级,浙江金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CAP2000+锥板黏度计,美国BROOKFIELD 公司;ASIDA-NJ11A凝胶化时间测试仪,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Z-8012电子式拉力试验机,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TH2828S自动元件分析仪,同惠电子有限公司。

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究进展

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究进展

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究进展计怡;刘琦;冯渊博;郅小利;颜红侠【摘要】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阻燃性、力学性能、电绝缘性和透波性等性能,使其成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性能树脂之一.本文介绍了耐高温BMI树脂改性的基本原理和目前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热固性树脂改性、纳米粒子改性、扩链改性、二元胺改性、烯丙基化合物共聚法改性等,并对BMI树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粘接》【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7页(P40-45,39)【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增韧;热固性树脂改性;纳米粒子改性【作者】计怡;刘琦;冯渊博;郅小利;颜红侠【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9;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9;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9;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9;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3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是由聚酰亚胺(PI)树脂体系派生的另一类树脂体系,是以马来酰亚胺(MI)为活性端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1]。

BMI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的一种,具有热固性树脂共有的流动性和可模塑性,易于合成与加工。

BMI树脂固化后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热氧化性、阻燃性和低吸湿性[2],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性能树脂之一。

同时BMI树脂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模量和尺寸稳定性,电绝缘性和透波性也较好[3],使它在航空航天、建筑交通以及微电子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固化物的交联密度高,分子链刚性强而使BMI树脂固化后呈现出极大的脆性,具体表现在抗冲击强度大、断裂伸长率小和断裂韧性低等方面。

因此,在保持其原有特性的同时,对BMI树脂进行增韧改性就成为使其适应高性能树脂要求,拓宽其应用领域的关键所在。

现阶段对BMI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热固性树脂改性、热塑性树脂改性、纳米粒子改性、内扩链改性、二元胺改性、烯丙基化合物改性、橡胶改性等。

2024年双马来酰亚胺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双马来酰亚胺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双马来酰亚胺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双马来酰亚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中。

本文将对双马来酰亚胺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潜在机遇。

1. 双马来酰亚胺概述双马来酰亚胺是一种含有两个马来酰亚胺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它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橡胶等领域,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化学品。

2. 双马来酰亚胺市场现状目前,双马来酰亚胺市场持续增长并呈现积极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2.1 塑料工业需求增加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推进,塑料制品需求不断增长,从而带动了双马来酰亚胺市场的扩大。

双马来酰亚胺在塑料工业中广泛用于改善产品的强度和耐热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2 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是双马来酰亚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全球汽车销量的增加以及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对于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双马来酰亚胺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制动系统、发动机部件等。

2.3 航空航天行业需求航空航天行业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异常强劲,而双马来酰亚胺正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化学品。

在航空航天领域,双马来酰亚胺被用于制作轻量化的材料、耐高温部件等。

3. 双马来酰亚胺市场前景3.1 技术创新双马来酰亚胺市场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人员将不断寻找新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新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提高双马来酰亚胺的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

3.2 多领域需求增加双马来酰亚胺在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多样化,各行各业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从而推动双马来酰亚胺市场的发展。

3.3 新兴市场的崛起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将推动双马来酰亚胺市场的增长。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加,促进了双马来酰亚胺市场的繁荣。

4. 双马来酰亚胺市场挑战4.1 环境和安全问题双马来酰亚胺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对于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社会来说是一个挑战。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张杨;冯浩;杨海东;王海民【摘要】Bismaleimide(BMI)resins have excellent properties,such as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chemical resistance, wet and heat ageing resistance,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o on. However,BMI resins are hard to process for their high mold temperature,and the cured products are brittle because of the high crosslinking densities. So,lots of work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achieve good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BMI resins. In this paper,methods of modification of BMI resins were summarized. Modifiers,such as aromaticdiamine,allylphenols,thermoplastic resins,elastomer and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are used to modify BMI. Some new BMI resins are synthesized.%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如耐高温、耐化学品、耐湿热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等。

然而BMI 成型温度高、固化物的交联密度大导致固化物的脆性大。

研究人员针对 BMI 树脂的增韧改性做了大量的工作。

综述了 BMI 树脂的改性方法,如芳香族二元胺扩链改性、烯丙基化合物改性、热塑性树脂改性、弹性体改性、新型 BMI 单体的合成和无机纳米材料改性。

有机合成常见缩写(中文+英文)

有机合成常见缩写(中文+英文)

中文对照AA/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A 丙烯酸AAS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ABFN 偶氮(二)甲酰胺ABN 偶氮(二)异丁腈ABPS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Ac 乙酰基acac 乙酰丙酮基AIBN 2,2'-二偶氮异丁腈aq. 水溶液BBAA 正丁醛苯胺缩合物BAC 碱式氯化铝BACN 新型阻燃剂BAD 双水杨酸双酚A酯BAL 2,3-巯(基)丙醇9-BBN 9-硼二环[3.3.1]壬烷BBP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S N-叔丁基-乙-苯并噻唑次磺酰胺BC 叶酸BCD β-环糊精BCG 苯顺二醇BCNU 氯化亚硝脲BD 丁二烯BE 丙烯酸乳胶外墙涂料BEE 苯偶姻乙醚BFRM 硼纤维增强塑料BG 丁二醇BGE 反应性稀释剂BHA 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BINAP (2R,3S)-2.2'-二苯膦-1.1'-联萘,亦简称为联二萘磷,BINAP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Noyori(2001年诺贝尔奖)发展的一类不对称合成催化剂BL 丁内酯BLE 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BLP 粉末涂料流平剂BMA 甲基丙烯酸丁酯BMC 团状模塑料BMU 氨基树脂皮革鞣剂BN 氮化硼Bn 苄基BNE 新型环氧树脂BNS β-萘磺酸甲醛低缩合物BOA 己二酸辛苄酯BOC 叔丁氧羰基(常用于氨基酸氨基的保护)BOP 邻苯二甲酰丁辛酯BOPP 双轴向聚丙烯BP 苯甲醇BPA 双酚ABPBG 邻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BPF 双酚FBPMC 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BPO 过氧化苯甲酰BPP 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BPPD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化酯BPS 4,4’-硫代双(6-特丁基-3-甲基苯酚)BPTP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py 2,2'-联吡啶BR 丁二烯橡胶BRN 青红光硫化黑BROC 二溴(代)甲酚环氧丙基醚BS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BS-1S 新型密封胶BSH 苯磺酰肼BSU N,N’-双(三甲基硅烷)脲BT 聚丁烯-1热塑性塑料BTA 苯并三唑BTX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Bu 正丁基BX 渗透剂BXA 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BZ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Bz 苯甲酰基Cc- 环-CA 醋酸纤维素CAB 醋酸-丁酸纤维素CAM 甲基碳酰胺CAN 硝酸铈铵CAN 醋酸-硝酸纤维素CAP 醋酸-丙酸纤维素Cat. 催化CBA 化学发泡剂CBz 苄氧羰基CDP 磷酸甲酚二苯酯CF 甲醛-甲酚树脂,碳纤维CFE 氯氟乙烯CFM 碳纤维密封填料CFRP 碳纤维增强塑料CLF 含氯纤维CMC 羧甲基纤维素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CMD 代尼尔纤维CMS 羧甲基淀粉COT 1,3,5-环辛四烯Cp 环戊二烯基CSA 樟脑磺酸C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Cy 环己基DDABCO 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F 富马酸二烯丙酯DAIP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M 马来酸二烯丙酯DAP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TBP 四溴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BA 己二酸二丁酯dba 苄叉丙酮DBE 1,2-?二溴乙烷DBEP 邻苯二甲酸二丁氧乙酯DBN 二环[5.4.0]-1,8-二氮-7-壬烯D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R 二苯甲酰间苯二酚DBS 癸二酸二癸酯DBU 二环[4.3.0]-1,5-二氮-5-十一烯DCC 1,3-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A 二氯异氰脲酸DCCK 二氯异氰脲酸钾DCCNa 二氯异氰脲酸钠DCE 1,2-二氯乙烷DCHP 邻苯二甲酸二环乙酯DCPD 过氧化二碳酸二环乙酯DDA 己二酸二癸酯DDP 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DQ 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EA 二乙胺DEAD 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E 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DEP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TA 二乙撑三胺DFA 薄膜胶粘剂DHA 己二酸二己酯DHP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S 癸二酸二己酯DIBA 己二酸二异丁酯Dibal-H 二异丁基氢化铝DIDA 己二酸二异癸酯DIDG 戊二酸二异癸酯DIDP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NA 己二酸二异壬酯DINP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Z 壬二酸二异壬酯DIOA 己酸二异辛酯diphos(dppe) 1,2-双(二苯基膦)乙烷diphos-4(dppb) 1,2-双(二苯基膦)丁烷DMAP 4-二甲氨基吡啶DME 二甲醚DMF 二甲基甲酰胺dppf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dppp 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dvb 二乙烯苯Ee- 电解E/E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P 乙烯/丙烯共聚物E/P/D 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TE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VAC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AA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K 乙基戊丙酮EBM 挤出吹塑模塑EC 乙基纤维素ECB 乙烯共聚物和沥青的共混物ECD 环氧氯丙烷橡胶ECTEE 聚(乙烯-三氟氯乙烯)ED-3 环氧酯EDA 乙二胺EDC 二氯乙烷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乙二胺四醋酸EE 乙氧基乙基EEA 乙烯-醋酸丙烯共聚物EG 乙二醇2-EH 异辛醇EO 环氧乙烷EOT 聚乙烯硫醚EP 环氧树脂EPI 环氧氯丙烷EPM 乙烯-丙烯共聚物EPOR 三元乙丙橡胶EPR 乙丙橡胶EPS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AN 乙烯-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EPT 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EPVC 乳液法聚氯乙烯Et 乙基EU 聚醚型聚氨酯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E 乙烯基乙基醚EXP 醋酸乙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FF/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F-23 四氟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F-30 三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F-40 四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FDY 丙纶全牵伸丝FEP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MN 黄素单核苷酸FNG 耐水硅胶Fp 闪点或茂基二羰基铁FPM 氟橡胶FRA 纤维增强丙烯酸酯FRC 阻燃粘胶纤维FRP 纤维增强塑料FRPA-101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酸癸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1010树脂)FRPA-610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酰乙二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10树脂)FVP 闪式真实热解法FWA 荧光增白剂GGF 玻璃纤维GF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促进剂GOF 石英光纤GPS 通用聚苯乙烯GR-1 异丁橡胶GR-N 丁腈橡胶GR-S 丁苯橡胶G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GUV 紫外光固化硅橡胶涂料GX 邻二甲苯GY 厌氧胶Hh 小时H 乌洛托品1,5-HD 1,5-己二烯HDI 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PE 低压聚乙烯(高密度)HEDP 1-羟基乙叉-1,1-二膦酸HFP 六氟丙烯HIPS 高抗冲聚苯乙烯HLA 天然聚合物透明质胶HLD 树脂性氯丁胶HM 高甲氧基果胶HMC 高强度模塑料HMF 非干性密封胶HMPA 六甲基磷酸三胺HMPT 六甲基磷酰胺HOPP 均聚聚丙烯HPC 羟丙基纤维素HPM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T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HS 六苯乙烯HTPS 高冲击聚苯乙烯hv 光照IIEN 互贯网络弹性体IHPN 互贯网络均聚物IIR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O 离子聚合物IPA 异丙醇IPN 互贯网络聚合物iPr 异丙基IR 异戊二烯橡胶IVE 异丁基乙烯基醚JJSF 聚乙烯醇缩醛胶JZ 塑胶粘合剂KKSG 空分硅胶LLAH 氢化铝锂(LiAlH4)LAS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CM 液态固化剂LDA 二异丙基氨基锂(有机中最重要一种大体积强碱)LDJ 低毒胶粘剂LDN 氯丁胶粘剂LDPE 高压聚乙烯(低密度)LDR 氯丁橡胶LF 脲LGP 液化石油气LHMDS 六甲基叠氮乙硅锂LHPC 低替代度羟丙基纤维素LIM 液体侵渍模塑LIPN 乳胶互贯网络聚合物LJ 接体型氯丁橡胶LLDP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M 低甲氧基果胶LMG 液态甲烷气LMWPE 低分子量聚乙稀LN 液态氮LRM 液态反应模塑LRMR 增强液体反应模塑LSR 羧基氯丁乳胶LTBA 氢化三叔丁氧基铝锂MMA 丙烯酸甲酯MAA 甲基丙烯酸MA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L 甲基丙烯醛M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TE 甲基叔丁基醚MC 甲基纤维素MCA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PA-6 改性聚己内酰胺(铸型尼龙6)mCPBA 间氯过苯酸MCR 改性氯丁冷粘鞋用胶MDI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撑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PE 中压聚乙烯(高密度)Me 甲基Me MethylMEK 丁酮(甲乙酮)MEKP 过氧化甲乙酮MEM 甲氧基乙氧基甲基-MES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 均三甲苯基(也就是1,3,5-三甲基苯基)M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HIPS 改性高冲聚苯乙烯MIBK 甲基异丁基酮Min 分钟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MMF 甲基甲酰胺MNA 甲基丙烯腈MOM 甲氧甲基MPEG 乙醇酸乙酯MPF 三聚氨胺-酚醛树脂MPK 甲基丙基甲酮M-PP 改性聚丙烯MPPO 改性聚苯醚MPS 改性聚苯乙烯Ms 甲基磺酰基(保护羟基用)MS 分子筛MS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MSO 石油醚MTBE 甲基叔丁基醚MTM 甲硫基甲基MTT 氯丁胶新型交联剂MWR 旋转模塑MXD-10/6 醇溶三元共聚尼龙MXDP 间苯二甲基二胺NNaphth 萘基NBD 二环庚二烯(别名:降冰片二烯)NBR 丁腈橡胶NBS N-溴代丁二酰亚胺?别名:N-溴代琥珀酰亚胺NCS N-氯代丁二酰亚胺.?别名:N-氯代琥珀酰亚胺NDI 二异氰酸萘酯NDOP 邻苯二甲酸正癸辛酯NHDP 邻苯二甲酸己正癸酯NHTM 偏苯三酸正己酯Ni(R) 雷尼镍(氢活性催化还原剂)NINS 癸二酸二异辛酯NLS 正硬脂酸铅NMO N-甲基氧化吗啉NMP N-甲基吡咯烷酮NODA 己二酸正辛正癸酯NODP 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NPE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R 天然橡胶OOBP 邻苯二甲酸辛苄酯ODA 己二酸异辛癸酯ODPP 磷酸辛二苯酯OIDD 邻苯二甲酸正辛异癸酯OPP 定向聚丙烯(薄膜)OPS 定向聚苯乙烯(薄膜)OPVC 正向聚氯乙烯OT 气熔胶PPA 聚酰胺(尼龙)PA-1010 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PA-11 聚十一酰胺(尼龙11)PA-12 聚十二酰胺(尼龙12)PA-6 聚己内酰胺(尼龙6)PA-610 聚癸二酰乙二胺(尼龙610)PA-612 聚十二烷二酰乙二胺(尼龙612)PA-66 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PA-8 聚辛酰胺(尼龙8)PA-9 聚9-氨基壬酸(尼龙9)PAA 聚丙烯酸PAAS 水质稳定剂PABM 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PAC 聚氯化铝PAEK 聚芳基醚酮PAI 聚酰胺-酰亚胺PAM 聚丙烯酰胺PAMBA 抗血纤溶芳酸PAMS 聚α-甲基苯乙烯PAN 聚丙烯腈PAP 对氨基苯酚PAPA 聚壬二酐PAPI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R 聚芳酯(双酚A型)PAR 聚芳酰胺PAS 聚芳砜(聚芳基硫醚)PB 聚丁二烯-〔1,3]PBAN 聚(丁二烯-丙烯腈)PBI 聚苯并咪唑PBMA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N 聚萘二酸丁醇酯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 聚碳酸酯PC/ABS 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合金PC/PBT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弹性体共混合金PCC 吡啶氯铬酸盐PCD 聚羰二酰亚胺PCDT 聚(1,4-环己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CE 四氯乙烯PCMX 对氯间二甲酚PCT 聚己内酰胺PCT 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对二甲醇酯PCTEE 聚三氟氯乙烯PD 二羟基聚醚PDAIP 聚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AP 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C 重铬酸吡啶PDMS 聚二甲基硅氧烷PEG 聚乙二醇Ph 苯基PhH 苯PhMe 甲苯Phth 邻苯二甲酰Pip 哌啶基Pr n-丙基Py 吡啶Qquant. 定量产率RRE 橡胶粘合剂Red-Al [(MeOCH2CH2O)AlH2]NaRF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L 间苯二酚-甲醛乳胶RP 增强塑料RP/C 增强复合材料RX 橡胶软化剂SS/MS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AN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S 仲烷基磺酸钠SB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 丁苯橡胶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u 仲丁基sBuLi 仲丁基锂SC 硅橡胶气调织物膜SDDC 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钠SE 磺乙基纤维素SGA 丙烯酸酯胶SI 聚硅氧烷Siamyl 二异戊基SIS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SEBS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M 苯乙烯SMA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PP 间规聚苯乙烯SPVC 悬浮法聚氯乙烯SR 合成橡胶ST 矿物纤维TTAC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ME 甲基叔戊基醚TAP 磷酸三烯丙酯TASF 三(二乙胺基)二氟三甲基锍硅酸盐TBAF 氟化四丁基铵TBDMS,?TBS 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羟基保护基)TBE 四溴乙烷TBHP 过氧叔丁醇TBP 磷酸三丁酯t-Bu 叔丁基TCA 三醋酸纤维素TCCA 三氯异氰脲酸TCEF 磷酸三氯乙酯TCF 磷酸三甲酚酯TCPP 磷酸三氯丙酯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TEA 三乙胺TEAE 三乙氨基乙基纤维素TEBA 三乙基苄基胺TEDA 三乙二胺TEFC 三氟氯乙烯TEMPO 四甲基氧代胡椒联苯自由基TEP 磷酸三乙酯Tf?or?OTf 三氟甲磺酸TFA 三氟乙酸TFAA 三氟乙酸酐TFE 四氟乙烯THF 四氢呋喃THF 四氢呋喃THP 四氢吡喃基TLCP 热散液晶聚酯TMEDA 四甲基乙二胺TMP 三羟甲基丙烷TMP 2,2,6,6-四甲基哌啶TMPD 三甲基戊二醇TMS 三甲基硅烷基TMTD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硫化促进剂TT)TNP 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Tol 甲苯基TPA 对苯二甲酸TPE 磷酸三苯酯TPS 韧性聚苯乙烯TPU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Tr 三苯基TR 聚硫橡胶TRIS 三异丙基乙磺酰TRPP 纤维增强聚丙烯TR-RFT 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TRTP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Ts?(Tos) 对甲苯磺酰基TTP 磷酸二甲苯酯UU 脲UF 脲甲醛树脂UHMW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P 不饱和聚酯VVAC 醋酸乙烯酯VA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VAM 醋酸乙烯VAMA 醋酸乙烯-顺丁烯二酐共聚物VC 氯乙烯VC/CDC 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VC/E 氯乙烯/乙烯共聚物VC/E/MA 氯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VC/E/VAC 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VC/MA 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VC/MMA 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VC/OA 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VC/VAC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VCM 氯乙烯(单体)VCP 氯乙烯-丙烯共聚物VCS 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VDC 偏二氯乙烯VPC 硫化聚乙烯VTPS 特种橡胶偶联剂WWF 新型橡塑填料WP 织物涂层胶WRS 聚苯乙烯球形细粒XXF 二甲苯-甲醛树脂XMC 复合材料YYH 改性氯丁胶YM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YWG 液相色谱无定型微粒硅胶ZZE 玉米纤维ZH 溶剂型氯化天然橡胶胶粘剂ZN 粉状脲醛树脂胶-----------------------------------------------------------------------------------------------------------------------------------英文缩写Ac AcetylDMAP 4-dimethylaminopyridineacac AcetylacetonateDME dimethoxyethaneAIBN Azo-bis-isobutryonitrileDMF N,N’-dimethylformamideaq. Aqueousdppf bis (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9-BBN 9-borabicyclo[3.3.1]nonanedppp 1,3-bis (diphenylphosphino)propaneBINAP (2R,3S)-2,2’-bis (diphenylphosphino)-1,1’-binaphthyldvb DivinylbenzeneBn Benzyle- ElectrolysisBOC t-butoxycarbonylicirc;nbsp; enantiomeric excessBpy (Bipy) 2,2’-bipyridylEDA (en) ethylenediamineBu n-butylEDTA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Bz BenzoylEE 1-ethoxyethylc- CycloEt EthylCAM CarboxamidomethylFMN Flavin mononucleotideCAN Ceric ammonium nitratefod Tris-(6,6,7,7,8,8,-heptafluoro-2,2-dimethyl-3,5-octanedionato Cat. CatalyticFp flash point OR Cyclopentadienyl-bis -carbonyl ironCBz CarbobenzyloxyFVP Flash vacuum pyrolysisChirald (2S,3R)-(+)-4-dimethylamino-1,2-diphenyl-3-methylbutan-2-ol h hoursCOD 1,5-Cylcooctadienylhv Irradiation with lightCOT 1,3,5-cyclooctatrienyl1,5-HD 1,5-hexadienylCp CyclopentadienylHMPA HexamethylphosphoramideCSA 10-camphorsulfonic acidHMPT Hexamethylphosphorus triamideCTAB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iPr isopropylCy CyclohexylLAH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DABCO 1,4-diazabicyclo[2.2.2]octaneLDA Lithium diisopropylamidedba Dibenzylidene acetoneLHMDS 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ideDBE 1,2-dibromoethaneLTBA Lithium tri-tert-butoxyaluminum hydrideDBN 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mCPBA meta-cholorperoxybenzoic acidDBU 1,5-diazabicyclo[4.3.0]non-5-eneMe MethylDCC 1,3-dicyclohexylcarbodiimideMEM b-methoxyethoxymethylDCE 1,2-dichloroethaneMes MesitylDDQ 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Min MinuteTHORN; diasteromeric excessMOM methoxymethylDEA DiethylamineMs MethanesulfonylDEAD Diethyl azodicarboxylateMS Molecular sievesDibal-H Diisobutylaluminum hydrideMTM Methylthiomethyldiphos (dppe) 1,2-bis (diphenylphosphino)ethane Naphth Naphthyldiphos-4 (dppb) 1,4-bis (diphenylphosphino)butane NBD NorbornadieneNBS N-BromosuccinimideTASF Tris(diethylamino)sulfonium difluorotrimethyl silicate NCS N-chlorosuccinimideTBAF Tetrabutylammonium fluorideNi(R) Raney NickelTBDMS, TBS t-butyldimethylsilylNMO N-methyl morpholine-n-oxideTBHP t-butylhydroperoxidePCC 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t-Bu Tert-butylPDC Pyridinium dichromateTEBA TriethylbenzylammoniumPEG Polyethylene glycolTEMPO Tetramethylpiperdinyloxy free radicalPh PhenylTFA Trifluoroacetic acidPhH BenzeneTFAA Trifluoroacetic anhydridePhMe TolueneTf or OTf TriflatePhth PhthaloylTHF TetrahydrofuranPip PiperidylTHP TetrahydropyranylPr n-propylTMEDA 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Py PyridineTMP 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quant. quantitative yieldTMS TrimethylsilylRed-Al [(MeOCH2CH2O)AlH2]NaTol TolylsBu sec-butylTr TritylsBuLi sec-butyllithiumTRIS TriisopropylphenylsulfonylSiamyl DiisoamylTs (Tos) Tosyl (p-toluenesulfonyl)文对照AA/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A 丙烯酸AAS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ABFN 偶氮(二)甲酰胺ABN 偶氮(二)异丁腈ABPS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Ac 乙酰基acac 乙酰丙酮基AIBN 2,2'-二偶氮异丁腈aq. 水溶液BBAA 正丁醛苯胺缩合物BAC 碱式氯化铝BACN 新型阻燃剂BAD 双水杨酸双酚A酯BAL 2,3-巯(基)丙醇9-BBN 9-硼二环[3.3.1]壬烷BBP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S N-叔丁基-乙-苯并噻唑次磺酰胺BC 叶酸BCD β-环糊精BCG 苯顺二醇BCNU 氯化亚硝脲BD 丁二烯BE 丙烯酸乳胶外墙涂料BEE 苯偶姻乙醚BFRM 硼纤维增强塑料BG 丁二醇BGE 反应性稀释剂BHA 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BINAP (2R,3S)-2.2'-二苯膦-1.1'-联萘,亦简称为联二萘磷,BINAP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Noyori(2001年诺贝尔奖)发展的一类不对称合成催化剂BL 丁内酯BLE 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BLP 粉末涂料流平剂BMA 甲基丙烯酸丁酯BMC 团状模塑料BMU 氨基树脂皮革鞣剂Bn 苄基BNE 新型环氧树脂BNS β-萘磺酸甲醛低缩合物BOA 己二酸辛苄酯BOC 叔丁氧羰基(常用于氨基酸氨基的保护)BOP 邻苯二甲酰丁辛酯BOPP 双轴向聚丙烯BP 苯甲醇BPA 双酚ABPBG 邻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BPF 双酚FBPMC 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BPO 过氧化苯甲酰BPP 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BPPD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化酯BPS 4,4’-硫代双(6-特丁基-3-甲基苯酚)BPTP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py 2,2'-联吡啶BR 丁二烯橡胶BRN 青红光硫化黑BROC 二溴(代)甲酚环氧丙基醚BS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BS-1S 新型密封胶BSH 苯磺酰肼BSU N,N’-双(三甲基硅烷)脲BT 聚丁烯-1热塑性塑料BTA 苯并三唑BTX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Bu 正丁基BX 渗透剂BXA 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BZ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Bz 苯甲酰基Cc- 环-CA 醋酸纤维素CAB 醋酸-丁酸纤维素CAM 甲基碳酰胺CAN 硝酸铈铵CAN 醋酸-硝酸纤维素CAP 醋酸-丙酸纤维素Cat. 催化CBA 化学发泡剂CDP 磷酸甲酚二苯酯CF 甲醛-甲酚树脂,碳纤维CFE 氯氟乙烯CFM 碳纤维密封填料CFRP 碳纤维增强塑料CLF 含氯纤维CMC 羧甲基纤维素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CMD 代尼尔纤维CMS 羧甲基淀粉COT 1,3,5-环辛四烯Cp 环戊二烯基CSA 樟脑磺酸C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Cy 环己基DDABCO 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F 富马酸二烯丙酯DAIP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M 马来酸二烯丙酯DAP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TBP 四溴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BA 己二酸二丁酯dba 苄叉丙酮DBE 1,2-?二溴乙烷DBEP 邻苯二甲酸二丁氧乙酯DBN 二环[5.4.0]-1,8-二氮-7-壬烯D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R 二苯甲酰间苯二酚DBS 癸二酸二癸酯DBU 二环[4.3.0]-1,5-二氮-5-十一烯DCC 1,3-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A 二氯异氰脲酸DCCK 二氯异氰脲酸钾DCCNa 二氯异氰脲酸钠DCE 1,2-二氯乙烷DCHP 邻苯二甲酸二环乙酯DCPD 过氧化二碳酸二环乙酯DDA 己二酸二癸酯DDP 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DQ 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EA 二乙胺DEAD 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E 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DEP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TA 二乙撑三胺DFA 薄膜胶粘剂DHA 己二酸二己酯DHP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S 癸二酸二己酯DIBA 己二酸二异丁酯Dibal-H 二异丁基氢化铝DIDA 己二酸二异癸酯DIDG 戊二酸二异癸酯DIDP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NA 己二酸二异壬酯DINP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Z 壬二酸二异壬酯DIOA 己酸二异辛酯diphos(dppe) 1,2-双(二苯基膦)乙烷diphos-4(dppb) 1,2-双(二苯基膦)丁烷DMAP 4-二甲氨基吡啶DME 二甲醚DMF 二甲基甲酰胺dppf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dppp 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dvb 二乙烯苯Ee- 电解E/E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P 乙烯/丙烯共聚物E/P/D 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TE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VAC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AA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K 乙基戊丙酮EBM 挤出吹塑模塑EC 乙基纤维素ECB 乙烯共聚物和沥青的共混物ECD 环氧氯丙烷橡胶ECTEE 聚(乙烯-三氟氯乙烯)ED-3 环氧酯EDA 乙二胺EDC 二氯乙烷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乙二胺四醋酸EE 乙氧基乙基EEA 乙烯-醋酸丙烯共聚物EG 乙二醇2-EH 异辛醇EO 环氧乙烷EOT 聚乙烯硫醚EP 环氧树脂EPI 环氧氯丙烷EPM 乙烯-丙烯共聚物EPOR 三元乙丙橡胶EPR 乙丙橡胶EPS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AN 乙烯-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EPT 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EPVC 乳液法聚氯乙烯Et 乙基EU 聚醚型聚氨酯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E 乙烯基乙基醚EXP 醋酸乙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FF/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F-23 四氟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F-30 三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F-40 四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FDY 丙纶全牵伸丝FEP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MN 黄素单核苷酸FNG 耐水硅胶Fp 闪点或茂基二羰基铁FPM 氟橡胶FRA 纤维增强丙烯酸酯FRC 阻燃粘胶纤维FRP 纤维增强塑料FRPA-101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酸癸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1010树脂)FRPA-610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酰乙二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10树脂)FVP 闪式真实热解法FWA 荧光增白剂GGF 玻璃纤维GF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促进剂GOF 石英光纤GPS 通用聚苯乙烯GR-1 异丁橡胶GR-N 丁腈橡胶GR-S 丁苯橡胶G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GUV 紫外光固化硅橡胶涂料GX 邻二甲苯GY 厌氧胶Hh 小时H 乌洛托品1,5-HD 1,5-己二烯HDI 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PE 低压聚乙烯(高密度)HEDP 1-羟基乙叉-1,1-二膦酸HFP 六氟丙烯HIPS 高抗冲聚苯乙烯HLA 天然聚合物透明质胶HLD 树脂性氯丁胶HM 高甲氧基果胶HMC 高强度模塑料HMF 非干性密封胶HMPA 六甲基磷酸三胺HMPT 六甲基磷酰胺HOPP 均聚聚丙烯HPC 羟丙基纤维素HPM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T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HS 六苯乙烯HTPS 高冲击聚苯乙烯hv 光照IIEN 互贯网络弹性体IHPN 互贯网络均聚物IIR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O 离子聚合物IPA 异丙醇IPN 互贯网络聚合物iPr 异丙基IR 异戊二烯橡胶IVE 异丁基乙烯基醚JJSF 聚乙烯醇缩醛胶JZ 塑胶粘合剂KKSG 空分硅胶LLAH 氢化铝锂(LiAlH4)LAS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CM 液态固化剂LDA 二异丙基氨基锂(有机中最重要一种大体积强碱)LDJ 低毒胶粘剂LDN 氯丁胶粘剂LDPE 高压聚乙烯(低密度)LDR 氯丁橡胶LF 脲LGP 液化石油气LHMDS 六甲基叠氮乙硅锂LHPC 低替代度羟丙基纤维素LIM 液体侵渍模塑LIPN 乳胶互贯网络聚合物LJ 接体型氯丁橡胶LLDP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M 低甲氧基果胶LMG 液态甲烷气LMWPE 低分子量聚乙稀LN 液态氮LRM 液态反应模塑LRMR 增强液体反应模塑LSR 羧基氯丁乳胶LTBA 氢化三叔丁氧基铝锂MMA 丙烯酸甲酯MAA 甲基丙烯酸MA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L 甲基丙烯醛M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TE 甲基叔丁基醚MC 甲基纤维素MCA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PA-6 改性聚己内酰胺(铸型尼龙6)mCPBA 间氯过苯酸MCR 改性氯丁冷粘鞋用胶MDI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撑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PE 中压聚乙烯(高密度)Me 甲基Me MethylMEK 丁酮(甲乙酮)MEKP 过氧化甲乙酮MEM 甲氧基乙氧基甲基-MES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 均三甲苯基(也就是1,3,5-三甲基苯基)M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HIPS 改性高冲聚苯乙烯MIBK 甲基异丁基酮Min 分钟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MMF 甲基甲酰胺MNA 甲基丙烯腈MOM 甲氧甲基MPEG 乙醇酸乙酯MPF 三聚氨胺-酚醛树脂MPK 甲基丙基甲酮M-PP 改性聚丙烯MPPO 改性聚苯醚MPS 改性聚苯乙烯Ms 甲基磺酰基(保护羟基用)MS 分子筛MS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MSO 石油醚MTBE 甲基叔丁基醚MTM 甲硫基甲基MTT 氯丁胶新型交联剂MWR 旋转模塑MXD-10/6 醇溶三元共聚尼龙MXDP 间苯二甲基二胺NNaphth 萘基NBD 二环庚二烯(别名:降冰片二烯)NBR 丁腈橡胶NBS N-溴代丁二酰亚胺?别名:N-溴代琥珀酰亚胺NCS N-氯代丁二酰亚胺.?别名:N-氯代琥珀酰亚胺NDI 二异氰酸萘酯NDOP 邻苯二甲酸正癸辛酯NHDP 邻苯二甲酸己正癸酯NHTM 偏苯三酸正己酯Ni(R) 雷尼镍(氢活性催化还原剂)NINS 癸二酸二异辛酯NLS 正硬脂酸铅NMO N-甲基氧化吗啉NMP N-甲基吡咯烷酮NODA 己二酸正辛正癸酯NODP 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NPE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R 天然橡胶OOBP 邻苯二甲酸辛苄酯ODA 己二酸异辛癸酯ODPP 磷酸辛二苯酯OIDD 邻苯二甲酸正辛异癸酯OPP 定向聚丙烯(薄膜)OPS 定向聚苯乙烯(薄膜)OPVC 正向聚氯乙烯OT 气熔胶PPA 聚酰胺(尼龙)PA-1010 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PA-11 聚十一酰胺(尼龙11)PA-12 聚十二酰胺(尼龙12)PA-6 聚己内酰胺(尼龙6)PA-610 聚癸二酰乙二胺(尼龙610)PA-612 聚十二烷二酰乙二胺(尼龙612)PA-66 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PA-8 聚辛酰胺(尼龙8)PA-9 聚9-氨基壬酸(尼龙9)PAA 聚丙烯酸PAAS 水质稳定剂PABM 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PAC 聚氯化铝PAEK 聚芳基醚酮PAI 聚酰胺-酰亚胺PAM 聚丙烯酰胺PAMBA 抗血纤溶芳酸PAMS 聚α-甲基苯乙烯PAN 聚丙烯腈PAP 对氨基苯酚PAPA 聚壬二酐PAPI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R 聚芳酯(双酚A型)PAR 聚芳酰胺PAS 聚芳砜(聚芳基硫醚)PB 聚丁二烯-〔1,3]PBAN 聚(丁二烯-丙烯腈)PBI 聚苯并咪唑PBMA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N 聚萘二酸丁醇酯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 聚碳酸酯PC/ABS 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合金PC/PBT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弹性体共混合金PCC 吡啶氯铬酸盐PCD 聚羰二酰亚胺PCDT 聚(1,4-环己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CE 四氯乙烯PCMX 对氯间二甲酚PCT 聚己内酰胺PCT 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对二甲醇酯PCTEE 聚三氟氯乙烯PD 二羟基聚醚PDAIP 聚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AP 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C 重铬酸吡啶PDMS 聚二甲基硅氧烷PEG 聚乙二醇Ph 苯基PhH 苯PhMe 甲苯Phth 邻苯二甲酰Pip 哌啶基Pr n-丙基Py 吡啶Qquant. 定量产率RRE 橡胶粘合剂Red-Al [(MeOCH2CH2O)AlH2]NaRF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L 间苯二酚-甲醛乳胶RP 增强塑料RP/C 增强复合材料RX 橡胶软化剂SS/MS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AN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S 仲烷基磺酸钠SB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 丁苯橡胶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u 仲丁基sBuLi 仲丁基锂SC 硅橡胶气调织物膜SDDC 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钠SE 磺乙基纤维素SGA 丙烯酸酯胶SI 聚硅氧烷Siamyl 二异戊基SIS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SEBS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M 苯乙烯SMA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PP 间规聚苯乙烯SPVC 悬浮法聚氯乙烯SR 合成橡胶ST 矿物纤维TTAC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ME 甲基叔戊基醚TAP 磷酸三烯丙酯TASF 三(二乙胺基)二氟三甲基锍硅酸盐TBAF 氟化四丁基铵TBDMS,?TBS 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羟基保护基)TBE 四溴乙烷TBHP 过氧叔丁醇TBP 磷酸三丁酯t-Bu 叔丁基TCA 三醋酸纤维素TCCA 三氯异氰脲酸TCEF 磷酸三氯乙酯TCF 磷酸三甲酚酯TCPP 磷酸三氯丙酯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TEA 三乙胺TEAE 三乙氨基乙基纤维素TEBA 三乙基苄基胺TEDA 三乙二胺TEFC 三氟氯乙烯TEMPO 四甲基氧代胡椒联苯自由基TEP 磷酸三乙酯Tf?or?OTf 三氟甲磺酸TFA 三氟乙酸TFAA 三氟乙酸酐TFE 四氟乙烯。

硫醇反应性异双功能PEG衍生物NH2-PEG-MAL氨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硫醇反应性异双功能PEG衍生物NH2-PEG-MAL氨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硫醇反应性异双功能PEG衍生物NH2-PEG-MAL氨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中文名称:氨基PEG马来酰亚胺马来酰亚胺PEG氨基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胺
英文名称:NH2-PEG-MAL MAL-PEG-NH2
溶解度:溶于水和大部分有机溶剂
存储条件:-20°冷冻保存,惰性气体保护
产品纯度:≥95%
保存时间:一年
用途: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简介:马来酰亚胺PEG胺(Mal-PEG-NH2)是硫醇反应性异双功能PEG 衍生物。

马来酰亚胺基团在室温下与pH 6.5〜7.5的巯基反应形成稳定的硫醚键,而另一端的伯胺基则可以与NHS,-COOH和其他胺反应性分子反应。

产品用途:
应用于医学研究,释放,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研究,细胞培养。

以及配体研究,多肽合成支持,接枝高分子化合物,新材料和聚乙二醇改性功能涂层等活性化合物方面。

相关介绍:
NH2-peg-Acetylthio
NH2-PEG-Nitrophenyl Carbonates (NPC) NH2-PEG-Valeric Acids
NH2-PEG-Acrylamide
NH2-PEG-Bromide(Br)
NH2-PEG-Vinylsulfone(VS)
NH2-PEG-Methacrylate (MA)
NH2-PEG-Iodoacetate(IA)
NH2-PEG-Chloride。

缠绕用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性能的研究

缠绕用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性能的研究

第1期纤维复合材料㊀No.1㊀1142024年3月FIBER ㊀COMPOSITES ㊀Mar.2024缠绕用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性能的研究李金亮,迟㊀波,高小茹,李㊀庚(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28)摘㊀要㊀采用T 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脂肪族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基体树脂,通过添加稀释剂㊁增韧剂㊁不饱和芳烃型固化促进剂,制备了一种适用于缠绕工艺的低粘度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通过DSC 法确定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制度,考察了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采用缠绕工艺制备了国产T800复合材料单向板并测试了力学性能㊂结果表明,在35ħ时,树脂体系粘度为760MPa㊃s,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87.7ħ,复合材料单向板0ʎ拉伸强度为2457.44MPa,模量为162.55Gpa,弯曲强度为1554.28MPa,层间剪切强度为62.45MPa,纤维与树脂匹配性能良好,力学性能优异㊂关键词㊀缠绕工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BismaleimideResin System for WindingLI Jinliang,CHI Bo,GAO Xiaoru,LI Geng(Harbin FRP Institute Co.,Ltd.,Harbin 150028)ABSTRACT ㊀A modified bismaleimide resin system with low viscosity was prepared for the process of winding,through adding diluent,toughening agent,and unsaturated aromatic curing accelerator into the matrix resins of T -type and aliphatic bismaleimide resins.The curing degree of the resin system was analyzed through DSC,the heat resistance of the cured resin was investigated,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800unidirectional laminates fabricated by winding were tested.The vis-cosity of the resin system exhibits 760MPa㊃s at 35ħ,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ured resin is 287.7ħ;the 0ʎtensile strength,modulus,bending strength,and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of the laminates is 2457.44MPa,162.55GPa,1554.28MPa,and 62.45MPa,respectively,which implies exceptional coMPatibility between fiber and resin,as well as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KEYWORDS ㊀filament winding;bismaleimide resin;composite;mechanical property通讯作者:李金亮,男,高级工程师㊂研究方向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㊂E -mail:lijinliang219917@1㊀引言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是以马来酰亚胺为活性端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BMI 树脂是指用BMI 制备的树脂的总称,是聚酰亚胺树脂派生出来的一类热固性树脂[1-3]㊂随着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作为基体材料的树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树脂基体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还要求其兼具优良的韧性与㊀1期缠绕用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性能的研究成型工艺性[2]㊂传统的环氧树脂尽管具有良好的工艺性,成型温度与压力也较易实现,但耐热性相对较差,难以满足航天结构材料对于耐热性日益提高的要求㊂聚酰亚胺树脂尽管耐热性较高,然而其成型工艺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成型温度高,反应时间长,而且成型压力较大,因而难于利用传统设备以及采用常规的辅助材料来制造结构零部件[4-7]㊂BMI可用与环氧树脂类同的一般方法进行加工成型,同时BMI具有优良的耐高温㊁耐辐射㊁耐湿热㊁吸湿率低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克服了环氧树脂耐热性相对较差和聚酰亚胺树脂成型温度高㊁压力大的缺点,因此,近二十年来BMI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8-9]㊂尽管BMI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但未经改性的BMI树脂存在着交联密度高㊁熔点高㊁溶解性差㊁成型温度高以及固化韧性差等缺点[10-14]㊂为了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应用需求,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进行了改性,制备了一种适用于缠绕缠绕工艺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并对树脂体系的耐热性能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研究㊂2㊀实验部分2.1㊀主要原材料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烯丙基双酚A树脂(O-DABPA),洪湖市双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㊂脂肪族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二烯丙基双酚A 醚,陕西硕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㊂碳纤维HF40S,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㊂2.2㊀主要实验仪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Pyris6型,美国Per-kin-Elmer公司;动态热机械仪,DMA8000型,美国Perkin-Elmer;万能材料试验机,Instron5500R,美国Instron 公司;数控缠绕机,4FW500ˑ1000+,哈尔滨复合材料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行星搅拌机,DMS-XJB-5L型,湖南麦克斯搅拌捏合设备有限公司;触摸屏数显粘度计:LC-NDJ-9T,力辰科技㊂2.3㊀缠绕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制备将烯丙基双酚A树脂㊁T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脂肪族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按相应的比例进行称量,称量后的树脂加入反应釜内,通过控制反应釜的反应温度㊁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使树脂在反应釜内进行预聚合,聚合结束后将反应釜内的树脂进行降温,加入稀释剂㊁增韧剂和促进剂,搅拌均匀,得到缠绕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㊂2.4㊀缠绕复合材料单向板的制作将配制好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倒入预热好的胶槽中,向缠绕机输入缠绕程序,进行环向层的缠绕,缠绕结束后断纱,合模,将芯模与分瓣模组装在一起,沿垂直纤维方向慢慢将纤维切断,进行单向板固化㊂固化结束后,将产品降温,当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单向板,按照图纸对复合材料单向板进行加工㊂2.5㊀测试方法2.5.1㊀DSC固化曲线的测定将自制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胶液在N2气氛下进行DSC测试,测试温度范围为30ħ~400ħ,升温速率分别为5ħ/min㊁10ħ/min㊁15ħ/min㊁20ħ/min㊂2.5.2㊀复合材料理化性能测试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测试参照GB/T3855-2005执行,固化度测试参照GB/T2576-2005执行㊁复合材料密度测试按GB/T1463-2005执行㊂2.5.3㊀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复合材料拉伸强度㊁弹性模量测试参照GB/T 3354-2014执行,压缩强度㊁弹性模量测试参照GB/T5258-2008执行,弯曲强度㊁弹性模量测试参照GB/T3356-2014执行,层间剪切强度测试参照JC/T773-2010执行㊂3㊀结果与讨论3.1㊀自制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粘度和适用期在制备纤维缠绕用树脂基体时,应使缠绕制品具有高的层间剪切强度和较高的与纤维相匹配的断裂延伸率,此外,还要考虑树脂体系的工艺性能,目前大多数缠绕制品是采用湿法缠绕工艺,这种工艺所采用的是低粘度的液体树脂体系㊂粘度和适用期是树脂胶液能否适用湿法缠绕工艺的一个基本因素,粘度过大,纤维无法完全浸润,容易夹带气511纤维复合材料2024年㊀泡,影响复合材料的致密性㊂粘度过小,纤维束不能有效粘附胶液,造成复合材料贫胶[1]㊂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粘度-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粘度-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㊂图1㊀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粘度-温度曲线图图2㊀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粘度-时间曲线图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粘度和适用期是树脂实际使用中的重要指标,不同温度下树脂体系的粘度不同,因此对树脂体系粘度的测定是十分必要的[1]㊂由图1可知,在35ħ温度下,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粘度为760MPa㊃s㊂随着温度的升高,树脂体系粘度不断降低,当树脂温度达到75ħ时,树脂体系粘度极低,达到了293MPa㊃s㊂在45ħ温度下,树脂体系的粘度为685MPa㊃s,放置8h 后,树脂体系的粘度仍低于800MPa㊃s,能够满足缠绕工艺对树脂体系粘度的要求㊂3.2㊀缠绕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固化制度的确定为了使固化物能充分反映出本身应有的性能,不但要有最佳的比例,还必须要有合理的固化制度㊂所谓固化制度就是确定温度和时间两个匹配条件,使树脂和固化剂充分交联反应,形成交联密度很高的体型结构聚合物,以保证宏观的力学性能[1]㊂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测得的DSC 曲线如图3所示㊂图3㊀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 曲线图温度强烈地影响着分子运动速度和振动幅度,是提供反应所需能量的必要条件,对反应速度乃至交联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1]㊂由图3可知,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在5ħ/min㊁10ħ/min㊁15ħ/min㊁20ħ/min 的升温速率下均可得到单一的放热峰㊂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 反应参数如表1所示㊂表1㊀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 反应参数System β/(K /min)T i /KT p /KT f /K әΗ/(J /g)BMI 树脂体系5479.227514.41541.63-179.67910488.8526.44562.35-218.74815495.2533.539569.496-190.50420508.408541.35581.75-195.451由表1可知,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树脂的起始反应温度(T i)㊁峰值温度(T p)㊁反应结束温度(T f )均不断提高,利用β外推法及结合树脂实际固化工艺试验,确定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制度为100ħ/2h +125ħ/2h +185ħ/1h +235ħ/3h +270ħ/2h,升温速率为1ħ/min ~3ħ/min㊂3.3㊀缠绕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耐热性的研究按上述确定的固化制度制备了树脂浇铸体及复合材料,固化度达到了93%以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物的DMA 测试曲线如图4所示㊂DMA 法可以反映在强迫振动下材料的储能模量(Eᶄ)及损耗因子(tanδ)随温度的变化情况,611㊀1期缠绕用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性能的研究图4㊀自制缠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物的DMA 曲线用于测试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图4可以看出,tanδ曲线的峰值温度为287.7ħ,即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87.7ħ㊂在温度低于200ħ时,树脂的储能模量变化不大,说明在200ħ下,树脂耐热性能优异㊂为了进一步研究树脂的耐热性能,对树脂固化物的热分解温度(TGA)进行了研究,如图5所示㊂图5㊀缠绕双马树脂浇铸体热分解温度曲线图由图5可知,缠绕BMI 树脂浇铸体失重5%时的热分解温度为379.59ħ,失重50%时的热分解温度为455.24ħ,可以看出缠绕BMI 树脂浇铸体具有很好的耐温性,这种耐温性与其分子结构有关,BMI 分子中都含有酰亚胺环,除脂肪族外,都含有芳环结构,有的还含有稠环结构,这些刚性结构存在于BMI 分子主链中是其耐温的根本原因㊂3.4㊀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理化性能目前在国内航空领域,用作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碳纤维增强体主要是T700和T800,试验采用了自制缠绕BMI 树脂体系与国产T800碳纤维通过缠绕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单向板,并对单向板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0ʎ和90ʎ单向板拉伸强度㊁弹性模量的测试值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㊂表2㊀0ʎ单向板拉伸强度㊁弹性模量编号宽度/mm厚度/mm破坏载荷/N强度/MPa弹性模量/GPa112.60 2.0765*******.43163.00212.61 2.03656162563.30164.70312.54 2.00617682462.84156.00412.61 2.10634372395.57166.60512.60 2.00590712344.09162.43X 2457.44162.55S 89.45 4.00CV0.0360.025表3㊀90ʎ单向板拉伸强度㊁弹性模量编号宽度/mm厚度/mm破坏载荷/N强度/MPa弹性模量/GPa124.85 2.0991917.698.21224.92 2.0890917.548.63324.85 2.0889117.248.51424.82 2.0785316.608.84524.70 2.0877615.108.70X 16.848.58S 1.050.24CV 0.0630.028由表2㊁表3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单向板0ʎ拉伸强度平均值为2457.44MPa,最大值为2563.30MPa,90ʎ单向板拉伸强度平均值16.84MPa,最大值为17.69MPa,呈现出了较高的常温力学性能㊂0ʎ单向板压缩强度㊁弹性模量和90ʎ单向板压缩强度㊁弹性模量测试值分别如表4和表5所示㊂表4㊀0ʎ单向板压缩强度㊁弹性模量编号宽度/mm厚度/mm破坏载荷/N强度/MPa弹性模量/GPa110.08 2.021*******.85148.28210.07 2.021*******.17154.77310.13 1.99203691010.43155.85410.07 2.021*******.15158.28510.06 1.9719080962.75148.48X 913.27153.13S 71.10 4.52CV 0.0780.030表5㊀90ʎ单向板压缩强度㊁弹性模量编号宽度/mm厚度/mm破坏载荷/N强度/MPa弹性模量/GPa19.95 2.042030100.018.3829.97 2.01197598.558.3539.96 2.05187091.598.3949.86 2.01192497.088.5759.87 2.03157378.518.51711纤维复合材料2024年㊀编号宽度/mm厚度/mm破坏载荷/N强度/MPa弹性模量/GPaX93.158.44S8.780.09 CV0.0940.011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0ʎ单向板压缩强度平均值为913.27MPa,最大值为1010.43MPa,90ʎ单向板压缩强度平均值为93.15MPa,最大值为100.01MPa,呈现出典型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㊂单向板弯曲强度㊁弹性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测试值分别如表6和表7所示㊂表6㊀弯曲强度、弹性模量编号宽度/mm厚度/mm破坏载荷/N强度/MPa弹性模量/GPa112.68 2.0810281855.16162.56 212.72 2.057541396.41154.00 312.65 2.108541515.53158.44 412.64 2.088261495.35163.01 512.63 2.058091508.94166.60 X1554.28160.92 S174.99 4.83 CV0.1130.030表7㊀层间剪切强度编号宽度/mm厚度/mm破坏载荷/N强度/MPa弹性模量/GPa110.18 2.07177163.03210.17 2.06171561.40310.15 2.07180564.43410.13 2.07169460.59510.18 2.06175662.80X62.45S 1.50CV0.024由表6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单向板弯曲强度平均值为1554.28MPa,最大值达到了1855.16MPa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为62.45MPa,说明树脂体系与国产T800碳纤维浸润性良好,界面性能优异,纤维能够很好的发挥强度㊂4㊀结语(1)采用两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体作为基体树脂,通过添加稀释剂㊁增韧剂及促进剂,制备了一种适用于缠绕工艺的低粘度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㊂(2)通过DSC法测试了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放热反应,确定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制度㊂(3)采用DMA法及TGA法分别测试了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浇铸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热分解温度,浇铸体耐热性能优异㊂(4)采用缠绕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单向板,纤维与树脂的界面性能良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㊂参考文献[1]哈玻编著,纤维缠绕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2]黄志雄,彭永利等编著.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李金亮,高小茹.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性能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20(01):121-124. [4]徐淑权,蔡建,胡秉飞.湿法缠绕用树脂体系粘度及固化动力学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44(3):199-201. [5]Wang Haimei,Zhang Yuechao,Zhu Lirong,et al.Curing behavi-on and kinetics of epoxy resins cured with liquid crystalline curing a-gent[J].J Therm Anal Calorim,2012,107(3):1205-1211.[6]刘宁,张光喜,等.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湿法缠绕用高性能树脂基体的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3,52(3):1 -4.[7]Liu Yinling,Cai Zhiqi,Wang Weicheng,et al.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studies of thermosets from a liquid-crystalline epoxy resin with biphenol and aromatic ester groups[J].Macro-mod Mater Eng,2011,296(1):83-91.[8]张敏,杨洋,雷毅.缠绕用无溶剂低温固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J].热固性树脂,2007,22(1):1-4.[9]Xu Yilei,Dayo A Q,Wang Jun,et al.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a room temperature curing epoxy resin and related hemp fibers reinforced composites using a novel in-situ genetated curing agent[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8,203:293-301.[10]刘丽,李勇,等.高效湿法缠绕用环氧树脂配方及其复合材料性能[J].航空动力学报,2020,35(2):378-387. [11]王明,郑志才,等.湿法缠绕用耐温环氧树脂体系研制与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22,11,50(11).[12]肖亚超,郑志才,等.湿法缠绕成型工艺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47(增刊).[13]廖国峰,沈伟,等.碳纤维用湿法缠绕成型工艺环氧树脂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21,49(8):101-105. [14]魏程,李刚,等.低成本中温固化湿法缠绕用树脂基体及其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J].纤维复合材料,2017,34(04):3-8.811。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常用合成方法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常用合成方法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常用合成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常用合成方法。

这玩意儿可神奇了,就像变魔术一样能变出各种奇妙的材料呢!先来说说一种常见的方法,就好比是搭积木,把各种小分子原料一块一块地拼起来。

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让它们相互连接,逐渐形成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你说这像不像盖房子,一砖一瓦地建起来,最后就成了坚固的大厦呀!还有一种方法呢,就像是厨师做菜,要掌握好各种调料的比例和火候。

在合适的条件下,让不同的成分融合在一起,产生奇妙的变化,最终得到我们想要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这可真是个精细活儿,稍有不慎可能就前功尽弃啦!另外啊,有一种合成方法就如同走迷宫,要找到正确的路径才能顺利到达终点。

科研人员们得不断尝试、探索,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反应条件和步骤,成功合成出高质量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这得多考验耐心和智慧呀!在实际操作中,可不能马虎哦!就像开车一样,得时刻保持专注,稍有偏差可能就跑偏啦。

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温度啦、压力啦、反应时间啦,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不然,怎么能得到理想的成果呢?想想看,如果合成方法不对,那不就像是做饭盐放多了或者火候没掌握好,做出来的菜不好吃一样嘛!那可不行,咱得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呀!而且哦,不同的合成方法还有各自的优缺点呢!有的可能效率高,但成本也高;有的可能比较简单,但产品质量可能稍微逊色一些。

这就得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啦,就像买衣服,得挑适合自己的呀!咱再说说这个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应用,那可广泛了去了。

从航空航天到电子设备,从汽车制造到日常用品,都有它的身影呢!这可都是这些合成方法的功劳呀!所以说呀,了解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常用合成方法可太重要啦!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利用它,还能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呢!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看似普通的合成方法,它们背后可是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呀!大家说是不是呢?总之,就是这么回事儿,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常用合成方法,真的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呢!。

聚氨酯弹性体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聚氨酯弹性体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外观为淡黄色针状结 晶, 熔点 10一19c 聚已二 0 0o; 酸 乙二醇 酯 : Mn=20 , 能度 f 00 官 n:2 0 , 业品 ; .0 工
24 26 一甲苯二异 氰酸酯 ( D1: ,( ,) T )试剂 。 l2 浇铸 体 的制备
用给氢体 MO A以较低的摩尔 比与 B 加成 C MI
即得浇铸体试件 。
13 眭能测试 方法 .
差热 分析 D C采 用 P K N 热 分析 仪 , 围 为 S E I 氛 空气 , 升温 速率 为 1 ̄/ i。凝 胶 时 间采 用 电热 板 0C r n a
法 即在 电热板上插 上温度计 , 加热到一定温 度后 恒 温 , 树脂 1 g测定树 脂 从熔 融 到开 始拉 丝 所 取 ~2 , 经历的时间 , 这一 时间为该温度下 的凝胶 化时 间
NC O的 含量 , 得到样 品 B 将 已加 热脱 过 泡 的样 品 B加入 到 反 应 器 中 , 温 到 |0~l0 ,再 加 入 熔 升 0 1T , 融 的样 品 A, 拌 2 mi, l0 搅 ~5 n在 2 %左 右搅 拌 物料 ,
搅匀后立即放人 已预热至 10~10C的聚 四氟 乙 3 4" 烯的模具中 真空脱泡 , 然后放人烘箱按下述工艺固
固化工 艺
关键 词 : 录醚
甲苯二异氰酸酯
双马 采酰亚胺 3 3 二氯 一 , 一二胺 基二 苯基 甲烷 ,‘ 44
增韧 固化反应
烈 马来酰亚 胺 ( Ⅵ1是 一类 耐 高温 树 脂 基体 , B ) 普 通 B 树脂 由于其均 聚物 为高 交联 的 刚 睦结构 M1 胎 胜较 大 , 以 必 须进 行 改 性 , 提高 树 脂 的韧 性 。 所 以 对 B 树脂 的增 韧改 性 技 术成 了这 ・ 域 的重要 M1 领 研究 内容 。B 常 用 的增 韧方 法 很 多 , 中之 一 是 Ml 其 加人 活性 弹 性 体 , 液 体 橡 胶 进 行 增 韧 改性 。 用 。 。

化工原料英文缩写

化工原料英文缩写

化工原料英文缩写AA/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A 丙烯酸AAS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ABFN 偶氮(二)甲酰胺ABN 偶氮(二)异丁腈ABPS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Ac 乙酰基acac 乙酰丙酮基AIBN 2,2'-二偶氮异丁腈BBAA 正丁醛苯胺缩合物BAC 碱式氯化铝BACN 新型阻燃剂BAD 双水杨酸双酚A酯BAL 2,3-巯(基)丙醇9-BBN 9-硼二环[3.3.1]壬烷BBP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S N-叔丁基-乙-苯并噻唑次磺酰胺BC 叶酸BCD β-环糊精BCG 苯顺二醇BCNU 氯化亚硝脲BD 丁二烯BE 丙烯酸乳胶外墙涂料BEE 苯偶姻乙醚BFRM 硼纤维增强塑料BG 丁二醇BGE 反应性稀释剂BHA 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BINAP (2R,3S)-2.2'-二苯膦-1.1'-联萘,亦简称为联二萘磷BL 丁内酯BLE 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BLP 粉末涂料流平剂BMA 甲基丙烯酸丁酯BMC 团状模塑料BMU 氨基树脂皮革鞣剂BN 氮化硼Bn 苄基BNE 新型环氧树脂BNS β-萘磺酸甲醛低缩合物BOA 己二酸辛苄酯BOC 叔丁氧羰基(常用于氨基酸氨基的保护)BOP 邻苯二甲酰丁辛酯BOPP 双轴向聚丙烯BP 苯甲醇BPA 双酚ABPBG 邻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BPF 双酚FBPMC 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BPO 过氧化苯甲酰BPP 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BPPD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化酯BPS 4,4’-硫代双(6-特丁基-3-甲基苯酚)BPTP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py 2,2'-联吡啶BR 丁二烯橡胶BRN 青红光硫化黑BROC 二溴(代)甲酚环氧丙基醚BS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BS-1S 新型密封胶BSH 苯磺酰肼BSU N,N’-双(三甲基硅烷)脲BT 聚丁烯-1热塑性塑料BTA 苯并三唑BTX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Bu 正丁基BX 渗透剂BXA 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BZ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Bz 苯甲酰基CCA 醋酸纤维素CAB 醋酸-丁酸纤维素CAM 甲基碳酰胺CAN 硝酸铈铵CAN 醋酸-硝酸纤维素CAP 醋酸-丙酸纤维素CBA 化学发泡剂CBz 苄氧羰基CDP 磷酸甲酚二苯酯CF 甲醛-甲酚树脂,碳纤维CFE 氯氟乙烯CFM 碳纤维密封填料CFRP 碳纤维增强塑料CLF 含氯纤维CMC 羧甲基纤维素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CMD 代尼尔纤维CMS 羧甲基淀粉COT 1,3,5-环辛四烯Cp 环戊二烯基CSA 樟脑磺酸C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Cy 环己基DDABCO 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F 富马酸二烯丙酯DAIP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M 马来酸二烯丙酯DAP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TBP 四溴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BA 己二酸二丁酯DBA 苄叉丙酮DBE 1,2-?二溴乙烷DBEP 邻苯二甲酸二丁氧乙酯DBN 二环[5.4.0]-1,8-二氮-7-壬烯D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R 二苯甲酰间苯二酚DBS 癸二酸二癸酯DBU 二环[4.3.0]-1,5-二氮-5-十一烯DCC 1,3-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A 二氯异氰脲酸DCCK 二氯异氰脲酸钾DCCNa 二氯异氰脲酸钠DCE 1,2-二氯乙烷DCHP 邻苯二甲酸二环乙酯DCPD 过氧化二碳酸二环乙酯DDA 己二酸二癸酯DDP 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DQ 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EA 二乙胺DEAD 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E 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DEP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TA 二乙撑三胺DFA 薄膜胶粘剂DHA 己二酸二己酯DHP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S 癸二酸二己酯DIBA 己二酸二异丁酯Dibal-H 二异丁基氢化铝DIDA 己二酸二异癸酯DIDG 戊二酸二异癸酯DIDP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NA 己二酸二异壬酯DINP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Z 壬二酸二异壬酯DIOA 己酸二异辛酯diphos(dppe) 1,2-双(二苯基膦)乙烷diphos-4(dppb) 1,2-双(二苯基膦)丁烷DMAP 4-二甲氨基吡啶DME 二甲醚DMF 二甲基甲酰胺dppf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dppp 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dvb 二乙烯苯EE/E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P 乙烯/丙烯共聚物E/P/D 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TE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VAC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AA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K 乙基戊丙酮EBM 挤出吹塑模塑EC 乙基纤维素ECB 乙烯共聚物和沥青的共混物ECD 环氧氯丙烷橡胶ECTEE 聚(乙烯-三氟氯乙烯)ED-3 环氧酯EDA 乙二胺EDC 二氯乙烷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乙二胺四醋酸EE 乙氧基乙基EEA 乙烯-醋酸丙烯共聚物EG 乙二醇2-EH 异辛醇EO 环氧乙烷EOT 聚乙烯硫醚EP 环氧树脂EPI 环氧氯丙烷EPM 乙烯-丙烯共聚物EPOR 三元乙丙橡胶EPR 乙丙橡胶EPS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AN 乙烯-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EPT 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EPVC 乳液法聚氯乙烯Et 乙基EU 聚醚型聚氨酯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E 乙烯基乙基醚EXP 醋酸乙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FF/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F-23 四氟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F-30 三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F-40 四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FDY 丙纶全牵伸丝FEP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MN 黄素单核苷酸FNG 耐水硅胶Fp 闪点或茂基二羰基铁FPM 氟橡胶FRA 纤维增强丙烯酸酯FRC 阻燃粘胶纤维FRP 纤维增强塑料FRPA-101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酸癸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1010树脂)FRPA-610 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酰乙二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10树脂)FVP 闪式真实热解法FWA 荧光增白剂GGF 玻璃纤维GF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促进剂GOF 石英光纤GPS 通用聚苯乙烯GR-1 异丁橡胶GR-N 丁腈橡胶GR-S 丁苯橡胶GRTP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GUV 紫外光固化硅橡胶涂料GX 邻二甲苯GY 厌氧胶H1,5-HD 1,5-己二烯HDI 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PE 低压聚乙烯(高密度)HEDP 1-羟基乙叉-1,1-二膦酸HFP 六氟丙烯HIPS 高抗冲聚苯乙烯HLA 天然聚合物透明质胶HLD 树脂性氯丁胶 HM 高甲氧基果胶HMC 高强度模塑料HMF 非干性密封胶HMPA 六甲基磷酸三胺HMPT 六甲基磷酰胺HOPP 均聚聚丙烯HPC 羟丙基纤维素HPM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T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HS 六苯乙烯HTPS 高冲击聚苯乙烯IIEN 互贯网络弹性体IHPN 互贯网络均聚物IIR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O 离子聚合物IPA 异丙醇IPN 互贯网络聚合物iPr 异丙基IR 异戊二烯橡胶IVE 异丁基乙烯基醚JJSF 聚乙烯醇缩醛胶JZ 塑胶粘合剂KKSG 空分硅胶LLAH 氢化铝锂(LiAlH4)LAS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CM 液态固化剂LDA 二异丙基氨基锂(有机中最重要一种大体积强碱)LDJ 低毒胶粘剂LDN 氯丁胶粘剂LDPE 高压聚乙烯(低密度)LDR 氯丁橡胶LF 脲LGP 液化石油气LHMDS 六甲基叠氮乙硅锂LHPC 低替代度羟丙基纤维素LIM 液体侵渍模塑LIPN 乳胶互贯网络聚合物LJ 接体型氯丁橡胶LLDP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M 低甲氧基果胶LMG 液态甲烷气LMWPE 低分子量聚乙稀LN 液态氮LRM 液态反应模塑LRMR 增强液体反应模塑LSR 羧基氯丁乳胶LTBA 氢化三叔丁氧基铝锂MMA 丙烯酸甲酯MAA 甲基丙烯酸MA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L 甲基丙烯醛M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TE 甲基叔丁基醚MC 甲基纤维素MCA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PA-6 改性聚己内酰胺(铸型尼龙6)mCPBA 间氯过苯酸MCR 改性氯丁冷粘鞋用胶MDI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撑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PE 中压聚乙烯(高密度)MEK 丁酮(甲乙酮)MEKP 过氧化甲乙酮MEM 甲氧基乙氧基甲基-MES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 均三甲苯基(也就是1,3,5-三甲基苯基)M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HIPS 改性高冲聚苯乙烯MIBK 甲基异丁基酮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MMF 甲基甲酰胺MNA 甲基丙烯腈MOM 甲氧甲基MPEG 乙醇酸乙酯MPF 三聚氨胺-酚醛树脂MPK 甲基丙基甲酮M-PP 改性聚丙烯MPPO 改性聚苯醚MPS 改性聚苯乙烯Ms 甲基磺酰基(保护羟基用)MS 分子筛MS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MSO 石油醚MTBE 甲基叔丁基醚MTM 甲硫基甲基MTT 氯丁胶新型交联剂MWR 旋转模塑MXD-10/6 醇溶三元共聚尼龙MXDP 间苯二甲基二胺NNaphth 萘基NBD 二环庚二烯(别名:降冰片二烯)NBR 丁腈橡胶NBS N-溴代丁二酰亚胺?别名:N-溴代琥珀酰亚胺NCS N-氯代丁二酰亚胺.?别名:N-氯代琥珀酰亚胺NDI 二异氰酸萘酯NDOP 邻苯二甲酸正癸辛酯NHDP 邻苯二甲酸己正癸酯NHTM 偏苯三酸正己酯Ni(R) 雷尼镍NINS 癸二酸二异辛酯NLS 正硬脂酸铅NMO N-甲基氧化吗啉NMP N-甲基吡咯烷酮NODA 己二酸正辛正癸酯NODP 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NPE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R 天然橡胶OOBP 邻苯二甲酸辛苄酯ODA 己二酸异辛癸酯ODPP 磷酸辛二苯酯OIDD 邻苯二甲酸正辛异癸酯OPP 定向聚丙烯(薄膜)OPS 定向聚苯乙烯(薄膜)OPVC 正向聚氯乙烯OT 气熔胶PPA 聚酰胺(尼龙)PA-1010 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PA-11 聚十一酰胺(尼龙11)PA-12 聚十二酰胺(尼龙12)PA-6 聚己内酰胺(尼龙6)PA-610 聚癸二酰乙二胺(尼龙610)PA-612 聚十二烷二酰乙二胺(尼龙612)PA-66 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PA-8 聚辛酰胺(尼龙8)PA-9 聚9-氨基壬酸(尼龙9)PAA 聚丙烯酸PAAS 水质稳定剂PABM 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PAC 聚氯化铝PAEK 聚芳基醚酮PAI 聚酰胺-酰亚胺PAM 聚丙烯酰胺PAMBA 抗血纤溶芳酸PAMS 聚α-甲基苯乙烯PAN 聚丙烯腈PAP 对氨基苯酚PAPA 聚壬二酐PAPI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R 聚芳酯(双酚A型)PAR 聚芳酰胺PAS 聚芳砜(聚芳基硫醚)PBAN 聚(丁二烯-丙烯腈)PBI 聚苯并咪唑PBMA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N 聚萘二酸丁醇酯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 聚碳酸酯PC/ABS 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合金PC/PBT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弹性体共混合金PCC 吡啶氯铬酸盐PCD 聚羰二酰亚胺PCDT 聚(1,4-环己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CE 四氯乙烯PCMX 对氯间二甲酚PCT 聚己内酰胺PCT 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对二甲醇酯PCTEE 聚三氟氯乙烯PD 二羟基聚醚PDAIP聚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AP 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C 重铬酸吡啶PDMS 聚二甲基硅氧烷PEG 聚乙二醇Ph 苯基PhH 苯PhMe 甲苯Phth 邻苯二甲酰Pip 哌啶基Pr n-丙基Py 吡啶RRE 橡胶粘合剂RF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L 间苯二酚-甲醛乳胶RP 增强塑料RP/C 增强复合材料RX 橡胶软化剂SS/MS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AN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S 仲烷基磺酸钠SB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 丁苯橡胶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u 仲丁基sBuLi 仲丁基锂SC 硅橡胶气调织物膜SDDC 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钠SE 磺乙基纤维素SGA 丙烯酸酯胶SI 聚硅氧烷Siamyl 二异戊基SIS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SEBS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M 苯乙烯SMA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PP 间规聚苯乙烯SPVC 悬浮法聚氯乙烯SR 合成橡胶ST 矿物纤维TTAC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ME 甲基叔戊基醚TAP 磷酸三烯丙酯TASF 三(二乙胺基)二氟三甲基锍硅酸盐TBAF 氟化四丁基铵TBDMS,?TBS 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羟基保护基)TBE 四溴乙烷TBHP 过氧叔丁醇TBP 磷酸三丁酯t-Bu 叔丁基TCA 三醋酸纤维素TCCA 三氯异氰脲酸TCEF 磷酸三氯乙酯TCF 磷酸三甲酚酯TCPP 磷酸三氯丙酯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TEA 三乙胺TEAE 三乙氨基乙基纤维素TEBA 三乙基苄基胺TEDA 三乙二胺TEFC 三氟氯乙烯TEMPO 四甲基氧代胡椒联苯自由基TEP 磷酸三乙酯Tf?or?OTf 三氟甲磺酸TFA 三氟乙酸TFAA 三氟乙酸酐TFE 四氟乙烯THF 四氢呋喃THF 四氢呋喃THP 四氢吡喃基TLCP 热散液晶聚酯TMEDA 四甲基乙二胺TMP 三羟甲基丙烷TMP 2,2,6,6-四甲基哌啶TMPD 三甲基戊二醇TMS 三甲基硅烷基TMTD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硫化促进剂TT)TNP 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Tol 甲苯基TPA 对苯二甲酸TPE 磷酸三苯酯TPS 韧性聚苯乙烯TPU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Tr 三苯基TR 聚硫橡胶TRIS 三异丙基乙磺酰TRPP 纤维增强聚丙烯TR-RFT 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TRTP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TTP 磷酸二甲苯酯UUF 脲甲醛树脂UHMW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P 不饱和聚酯VVAC 醋酸乙烯酯VA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VAM 醋酸乙烯VAMA 醋酸乙烯-顺丁烯二酐共聚物VC 氯乙烯VCM 氯乙烯(单体)VDC 偏二氯乙烯VPC 硫化聚乙烯VTPS 特种橡胶偶联剂WWF 新型橡塑填料WP 织物涂层胶WRS 聚苯乙烯球形细粒XXF 二甲苯-甲醛树脂XMC 复合材料YYH 改性氯丁胶YM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YWG 液相色谱无定型微粒硅胶ZZE 玉米纤维ZH 溶剂型氯化天然橡胶胶粘剂ZN 粉状脲醛树脂胶。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1.1 引言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比强、高比模、耐高温和极强的材料性和可设计性而成为发展中的高技术材料之一。

其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也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被认为是航空、航天材料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1]。

而基体树脂则是决定复合材料性能优劣的一个关键因素。

作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它不仅要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尤其是断裂韧性)、耐热、耐湿热、耐老化、耐腐蚀等,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加工性。

但现有树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将高温性能、耐湿热性、韧性及加工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目前用于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主要是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加工性,但耐湿热性能差,已逐渐不能满足高性能的要求。

聚酰亚胺树脂具有突出的耐热性、耐湿热性能,但其苛刻的工艺条件限制了其应用。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是今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热高聚物[2],它的价格比较便宜,其成型加工的条件也不是十分的苛刻。

采用间接法合成在加工中没有小分子放出,故使得制品无气隙。

除了作为复合材料的母体树脂外,也可以作压塑料、涂料、胶粘剂等。

在200℃~220℃一万小时老化后仍无明显的降解现象发生。

它还能耐射线,在5×109rad照射下机械性能不发生变化。

它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机电等高科技领域。

BMI不仅具有聚酰亚胺树脂的耐热性、耐侯性、耐湿热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类似于环氧树脂的成型工艺性,是目前备受青睐的的高性能聚合物之一。

1.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概述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是由聚酰亚胺树脂体系派生出来的一类树脂体系,是以马来酰亚胺(MI)为活性端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其树脂具有与典型热固性树脂相似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用与环氧树脂相同的一般方法加工成型。

同时它具有聚酰亚胺树脂的耐高温、耐辐射、耐潮湿和耐腐蚀等特点[3],但它同环氧树脂一样,有固化物交联密度很高使材料显示脆性的弱点,溶解性能差。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概述•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是由聚酰亚胺树脂体系派生出来的一类树脂体系,是以马来酰亚胺(MI)为活性端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其树脂具有与典型热固性树脂相似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用与环氧树脂相同的一般方法加工成型。

同时它具有聚酰亚胺树脂的耐高温、耐辐射、耐潮湿和耐腐蚀等特点,但它同环氧树脂一样,有固化物交联密度很高使材料显示脆性的弱点,溶解性能差。

双马来酰亚胺的一般结构双马来酰亚胺是以马来酸酐和二元胺为主要原料,经缩聚反应得到•反应方程式如下:BMI单体•一般来说,单体的合成路线为:首先,2mol马来酸酐与1mol二元胺反应生成双马来酰亚胺酸,然后,双马来酰亚胺酸环化生成BMI。

•选用不同结构的二胺和马来酸酐,并采用合适的反应条件,工艺配方,提纯及分离方法等,可获得不同结构与性能的BMI单体。

•BMI单体多为结晶单体,脂肪族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而芳香族BMI的熔点相对较高;不对称因素(如取代基)的引入将使BMI晶体的完善程度下降,熔点降低。

一般来说,为了改善BMI树脂的工艺性能,在保证BMI固化物性能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希望BMI单体有较低的熔点。

常用的BMI单体,一般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只能溶于二甲基甲酰胺等强极性溶剂。

性能特点⎪⎪⎪⎪⎪⎩⎪⎪⎪⎪⎪⎨⎧较好的介电性定性良好的力学性和尺寸稳阻燃性耐辐射透波性电绝缘性耐热性双马来酰亚胺溶解性•常用的BMI单体不仅能溶于有机试剂,如丙酮、氯仿中,而且能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强极性、毒性大、价格高的溶剂中。

这是由于BMI的分子极性以及结构的对称性所决定的。

耐热性•BMI由于含有苯环、酰亚胺杂环及交联密度较高而使其固化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其Tg一般大于250℃,使用温度范围为177℃~232℃左右。

脂肪族BMI中乙二胺是最稳定的,随着亚甲基数目的增多起始热分解温度(Td)将下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周宏福;刘润山【摘要】介绍了目前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几种主要改性途径及其反应机理,并指出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合成技术及应用》【年(卷),期】2009(024)002【总页数】6页(P35-40)【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改性;反应机理【作者】周宏福;刘润山【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6;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4.6双马来酰亚胺(BMI)[1]是一类具有双活性端基的化合物,如图1所示,在加热或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交联固化,具良好的耐热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耐潮湿,耐化学品,耐辐射,且加工性能良好,成型工艺灵活,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是一类理想的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微电子、印刷电路板等高科技领域。

但是,一般通用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熔点较高,固化温度高,且固化物交联密度较高,脆性较大,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因此需对其进行增韧改性。

近年来,人们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改善工艺性和提高韧性上,主要包括内扩链法、二元胺、烯丙基化合物、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以及无机功能材料等改性手段。

图1 BMI通式1 改性方法1.1 内扩链法改性未改性的BMI因两端的马来酰亚胺(MI)间链节短,导致分子链刚性大,固化物交联密度高。

为使固化物具有柔韧性,人们设法将MI间的—R—链延长,并增大链的自旋性和柔韧性,减少单位体积中反应基团的数目,降低交联密度,从而达到改性目的。

根据R中所含官能团的不同,该方法[2]可分为酰胺型、环氧骨架型、硅氧键型、醚键型、氨酯键型等。

Ying Ling Liu等[3]通过4 (N 马来酰亚胺基苯基)缩水甘油醚(MPGE)和多种双酚及含硅化合物的反应制备了含有环氧骨架和多种桥键基团的新型BMI,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宽的加工窗口以及优异的加工性,固化物也有较高的Tg(>210 ℃)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复合增韧双马来酰亚胺原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_

复合增韧双马来酰亚胺原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_

复合增韧双马来酰亚胺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复合增韧双马来酰亚胺原理是一种用于提高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新型技术。

该原理主要基于复合材料的概念,并通过引入双马来酰亚胺(BMI)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耐久性。

复合材料是由不同成分的两个或更多相组成,可以结合各种特性以达到所需的材料性能。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复合增韧双马来酰亚胺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将概述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为读者提供整体把握。

其次,我们将深入探讨复合材料的概念以及增韧机制的原理和应用。

最后,我们还将讨论现有问题并提出改进与优化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述复合增韧双马来酰亚胺原理,并探索其在实验和应用中的潜力。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和优化方向,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对该原理的详细说明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复合增韧双马来酰亚胺原理:2.1 复合材料概念: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组分组成的,具有明显界面和协调工作的材料。

通常是将一种或多种纤维或颗粒状增强相与连续相(基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减轻重量、提高刚度和强度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建筑结构等领域。

2.2 增韧机制介绍:增韧是指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使其能够在拉伸或冲击等载荷下表现出更好的韧性。

常见的增韧机制包括斜交层、吸能微裂纹和位错抗行进等。

- 斜交层: 通过在复合材料中引入不同方向的纤维层,使其在受到外力时能够产生微小的位移,从而吸收冲击力并阻碍裂纹扩展。

- 吸能微裂纹: 在复合材料中添加一些可拉断的微裂纹,以吸收能量并阻止裂纹扩展。

- 位错抗行进: 将位错线引入到复合材料中,增加了其变形能力和韧性。

2.3 双马来酰亚胺引入与作用:双马来酰亚胺(BMI)是一种高性能的热固性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化学品和机械性能。

聚酰亚胺概述

聚酰亚胺概述

聚酰亚胺概述聚酰亚胺(Polyimide,PI),是分子结构中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目前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品种之一。

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

近年来各国都将聚酰亚胺作为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进行研究、开发及利用。

聚酰亚胺最早出现是在1908年,Bogert和Renshaw以4-氨基邻苯二甲酸酐或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进行分子内缩聚反应制得了芳香族聚酰亚胺,但那时聚合物的本质还未被充分认识,所以没有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才有了一些关于聚酰亚胺的专利出现。

20世纪50年代末期制得高分子量的芳族聚酰亚胺。

1955年,美国DuPont公司Edwards与Robison申请了世界上第一项有关聚酰亚胺在材料应用方面的专利。

1961年,DuPont公司采用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酐的缩合反应,用二步法工艺合成了聚均苯四甲酰亚胺薄膜(Kapton),并于1961年正式实现了聚酰亚胺的工业化。

1964年,开发生产聚均苯四甲酰亚胺模塑料(Vespel)。

1965年,公开报道该聚合物的薄膜和塑料。

继而,它的黏合剂、涂料、泡沫和纤维相继出现。

1969年,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Rhone-Poulene)首先开发成功双马来酰亚胺预聚体(Kerimid 601),它是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基体树脂,该聚合物在固化时不产生副产物挥发性气体,容易成型加工,制品内部致密无气孔,但聚酰亚胺真正作为一种材料而实现商品化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

1.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与性能(1)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聚酰亚胺由含二胺和二酐的化合物经逐步聚合制备,二胺和二酐的结构不同,可制备一系列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聚酰亚胺。

结构简式如下:聚酰亚胺的主链重复结构单元中含酰亚胺基团,芳环中的碳和氧以双键相连,芳杂环产生共轭效应,这些都增强了主键键能和分子间作用力。

聚酰亚胺分子由于具有十分稳定的芳杂环结构,分子规整、对称性强,有利于结晶,且分子堆积密度高,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链刚性大,因此体现出其他高分子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的制备与表征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的制备与表征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的制备与表征1.绪论1.1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介绍[1-2]双马来酰亚胺(BMI)是一类具有马来酰亚胺为双活性端基的化合物,在加热或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交联固化其结构式为:图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率先研制出了牌号为M-33 BMI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很快实现了其商品化。

从此拉开了制备BMI单体并合成BMI树脂的序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优异的机械性能,耐潮湿、耐化学品、耐宇宙射线,而且加工性能良好,成型工艺灵活,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是一类理想的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有与环氧树脂相近的流动性和可模塑性,可用与环氧树脂类同的一般方法进行加工成型,克服了环氧树脂耐热性相对较低的缺点,因此,近二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以其优异的耐热性、电绝缘性、透波性、耐辐射、阻燃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成型工艺类似于环氧树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等工业领域中,先进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耐高温绝缘材料和胶粘剂等。

但是,一般通用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熔点较高,需高温固化,而且固化产物交联密度较高,脆性较大,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

近年来,人们对双马改性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合成新型的双马来酰亚胺,改善工艺性和提高韧性上,也可将其用作功能材料以扩大应用范围。

1.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合成[3-4]早在1948年,美国人Searle就获得了BMl合成专利。

此后,Searle在改进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合成了各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BMI单体。

一般来说,BMI单体的合成路线为:首先,2mol马来酸酐与lmol_二元胺反应生成双马来酰亚胺酸;然后,双马来酰亚胺酸再脱水环化生成BMI单体。

选用不同的结构的二胺和马来酸酐,并采用适当的反应条件、工艺配方,提纯及分离方法等可以获得不同结构与不同性能的BMI单体,其反应方程式如下:图21.2.1 二氨基二苯醚双马来酰亚胺1.2.2 己二胺双马来酰亚胺1.3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结构与性能[5-8]合成BMI树脂所用二元胺中R的结构是有多种形式的。

氨基马来酰亚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显色原理

氨基马来酰亚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显色原理

氨基马来酰亚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显色原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氨基马来酰亚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显色原理1. 引言氨基马来酰亚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生物学研究中的指示剂,其显色原理受溶剂环境的影响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介绍
1、发展史
1969年法国Rhone-Poulenc公司首先开发成功凯里末德(Kerimid 601)双马来酰亚胺预聚体。

该聚合物在固化时不发生副产物气体,容易成型加工,制品无气孔。

它是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母体树脂和层压材料用树脂(Kerimid)。

该公
司以这种树脂为基础,制备了压缩和传递模塑成型用材料(Kinel)。

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具有良好的综合平衡性能,其耐热温度高,在350℃下也不发生分解,加上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因此,近年来发展了许多品种。

目前,正在开发交联型材料,以丙烯型增韧剂改性提高机械强度,用双马来酰亚胺酸脱醇环化制备双马来酰亚胺单体,改善工艺,降低成本,加速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的发展。

预测到20世纪末前,该树脂要求将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

我国对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的研究开发,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目前仍处于试制开发阶段。

2、主要生产方法
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的生产方法有两种:一是以顺丁烯二酸酐与芳族二元胺反应合成双马来酰亚胺中间体,然后与芳族二胺反应制备而成,此种方法一般称为间接合成法;二是以顺丁烯二酸酐与芳族二胺一步反应制备而成,一般称为直接法制备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

间接法制备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的过程如下:
马来酸与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在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反应生成双马来酰亚胺,经加热或化学转换,脱水或脱醋酸环化,制取双马来酰亚胺(MBI)。

然后,MBI和MDA加成反应制备而成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

1970年以来用直接法合成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逐渐增多。

西德、日本相继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献。

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方法。

(1)氨基酰胺酸法:
顺丁烯二酸酐与芳族二胺作用生成聚氨基双马来酰亚酸,再用聚氨基双马来酰亚酸分子上的羧基和酰胺基反应,在加热情况下,通过与氨基的氢离子移位加成反应,制得聚氨基酰胺酸,然后,加热脱水闭环生成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

(2)酯胺盐法:
顺丁烯二酸酐与甲醇反应制取顺丁烯二酸单甲酯,接着与芳族二胺作用生成氨基酯铵盐,经加热脱水生成单甲酯酰铵盐,然后,氢离子位移加成反应,生成聚单甲酯酰胺,脱醋酸闭环化,最后制得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

(3)醋酸催化法:
此法是以醋酸作催化剂和反应介质,让顺丁烯二酸酐与芳族二胺直接反应,制备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

3、理化性能
用这种聚合物制备的混料和层压制品,耐热性高,能在200℃下长期使用,在200℃老化一年仍保持过半的力学性能,的确是良好的H级绝缘材料。

它的电性能良好,在宽温度范围内和各种频率下其介质损耗角正切没有变化。

磨耗和摩擦系数小,摩擦系数为0.1~0.25,磨耗量为0.002~0.04mm(低PV值情况)。

它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辐射性能优良,可耐108戈瑞辐照,燃烧性能可达UL94 V-0级。

Kinel成型材料大致可分成构造用共混料和滑动零件用混料两类。

前者掺
混了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后者掺混了石墨或石墨和二硫化钼或聚四氟乙烯粉末。

构造用混料的成型加工性和成型条件如下:
Kinel5504含有长度为6mm的玻璃纤维,其体积因素高达8.3(密度
0.25g/cm3),通过压缩成型可以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成型品。

造粒条件为120~130℃和20~40MPa,成型条件是加工温度230~250℃,压力10~30MPa,固化时间1mm厚/2分钟,成型时预热温度为200℃左右,成型品放在干燥炉中于250℃后固化24小时。

为了改善其脱模性,可用硅油或聚四氟乙烯气溶胶仔细涂布模子,模型表面要求镀铬。

Kinel5514所含玻璃纤维量稍低,且玻纤长度为3mm,体积因素为4.7(密度0.25g/cm3 ),可压缩成型制小型精密零件。

成型条件同Kinel5504一样。

Kinel5515流动性好,固化速度快,用传递成型加工制品。

造粒和预热条
件和前述品种一样。

传递模塑的成型温度、固化时间和注入压力分别为200℃,1mm厚/1分钟,30~60MPa。

后固化条件以200℃,24小时为适宜。

滑动零件用共混料的成型条件,虽因品种而异,但大体相同。

Kinel5505、Kinel5508,前者含25%粉状石墨,后者含40%粉状石墨均系压缩成型材料。

体积因素分别为4.0(密度0.36g/cm3 )和4.6(密度0.34g/cm3 )。

造粒和预热条件和其它品种相同,但在造粒时可利用冷压缩或造粒机,造粒压力为10~40MPa。

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和固化时间分别为220~260℃,10~30MPa,1mm厚/2~4分钟,后固化条件是250℃,24hr。

Kinel5518是含聚四氟乙烯粉末的微粉状压缩成型用材料,可用于泡沫薄片。

成型条件和加石墨的品种相同。

唯后固化温度采用200℃为好。

Kinel5517是含石墨和二硫化钼的品种,可用于减摩擦零件.可进行压缩成型和烧结成型.体积因素为5.0(密度0.3g/cm3 )。

压缩成型条件和其它化滑动零件用材料相同。

在烧结成型时,首先将粉末成型材料加入冷模具内,以100~200MPa的压
力进行高压成型。

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物移入加热炉中,以程序控制于180~250℃加热制品(例如180~185℃,30min,185~200℃/1hr,200℃,4hr,200~250℃,1hr,250℃,4hr,共约11小时)。

将成型品冷却到室温,从炉中取出成型品。

没有必要进行后固化。

5、应用领域
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PAMB)的力学性能、耐热性、电绝缘性、耐辐照特性和热碱水溶液性良好,作为构造材料应用适用于电机、航空机、汽车零件和耐辐照材料等。

滑动零件用Kinel材料的主要用途是止推轴承,轴颈轴承、活塞环、止推垫圈、导向器、套管和阀片等。

在汽车领域,可用于发动机零件、齿轮箱、车轮、发动机部件、悬架干轴衬、轴杆、液力循环路线和电器零件等。

在电器领域,可用于电子计算机印刷基板、耐热仪表板、二极管、半导体开关元件外壳、底板和接插件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可用于喷气发动机的管套、导弹壳体等。

在机械领域,可用以制作齿轮、轴承、轴承保持架、插口、推进器、压缩环和垫片等。

在其它领域,可用以制作原子能机器零件、砂轮粘合剂等。

Kinel成型材料和其它聚酰亚胺树脂材料相比,成型加工较容易,而性能相当。

然而其成型加工性比一般热固性树脂差些。

今后应重点开发成型性能更好的品种,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