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图
生理学能量代谢ppt课件
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 无汗、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
36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5959温热性发汗温热性发汗精神性发汗精神性发汗汗腺汗腺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分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分泌手掌足跖除外手掌足跖除外手掌足跖前额和腋窝等手掌足跖前额和腋窝等部位汗腺部位汗腺神经神经支配支配交感神经的胆碱能节交感神经的胆碱能节后纤维后纤维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刺激刺激温热刺激温热刺激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意义意义加强散热对体温调加强散热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节有重要作用与体温调节无关可能与湿与体温调节无关可能与湿润手掌和足跖增加摩擦力润手掌和足跖增加摩擦力有关有关606033循环系统的调节反应循环系统的调节反应热环境下
14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三)临床上应用的简化测定法
通常将蛋白质的消耗量忽略不计,只测定 单位时间内的耗O2量和CO2产量,计算呼 吸商,按非蛋白呼吸商查表,得到对应氧 热价,即可计算总产热量。
另一更简便方法是将非蛋白呼吸商定为 0.82,氧热价为20.20 kJ ,只需测定单 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便可按下式计算机 体的产热量:
高于43
生命危险
34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一)表层(体表)体温和深部(体核)体温 人体外周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的
温度称为表层温度(shell temperature)。
机体深部(心、肺、脑和腹腔内脏等)的温度 称为深部温度(core temperature)。
能量代谢(思维导图)
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能量来源: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分子结构蕴藏的化学能被氧化分解时释放出的化学能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糖: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50%−70%)能量脂肪:储存和供给(30%−50%)能量蛋白质:特殊情况下供能(微量)可利用能量形式{ATP 既是直接供能物质,又是能量储存的重要形式磷酸肌酸(CP )其它高能化合物(CP 可认为是ATP 的储存库)能量的利用:50%以上直接化为热能维持体温,其余部分以化学能形式储存于ATP 等高能化合物的高能键中能量平衡{摄入能量小于消耗能量,体重减少,负平衡摄入能量等于消耗能量,体重不变,“收支”平衡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体重增加,正平衡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大于24超重,大于28肥胖)能量代谢测定{ 食物氧热价:食物氧化时消耗1LO 2所产生的能量呼吸熵:RQ =CO 2产生量O 2消耗量食物热价:1g 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整体水平影响的主要因素{ 肌肉活动(通常可用能量代谢率作为评估肌肉活动强度的指标)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超过30℃,代谢率增加,化学反应加快。
因需以出汗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来进行散热)精神活动(平静思考问题时产热量增加不超过4%;处于精神紧张时,能量代谢率可增加10%以上)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后一段时间内,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能量代谢率增高的现象)调控能量代谢神经和体液因素{下丘脑对摄食行为调控激素对能量代谢过程调节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率(BMR):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量能量代谢率影响因素:{与体重不成比例关系,与体表面积成正比BMR 一般男性平均值比女性高,儿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BMR 正常范围相对值在±15%之内{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比正常值低20%−4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比正常值高25%−80%体温每升高1℃,BMR 升高13%左右。
新陈代谢
概述新陈代谢--解析图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如何促进加快新陈代谢?人在减肥时,如果没有运动,人的新陈代谢率会降低,当代谢率降低时,只需你减肥前热量的一半,就能维持身体所需。
多余的热量就会形成脂肪堆积起来。
运动不但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率,同时可以抑制体重反弹。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左面的表解来概括: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逐渐在新陈代谢的方式上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原因编辑本段回目录休息代谢是每日用来维持身体组织运转的能量;它是人脑、心脏、肾脏和人体内所有器官和细胞所消耗的热能。
休息代谢占了我们每日消耗能量的2/3到3/4。
新陈代谢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肢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例如行走、爬楼梯、抱小孩和有计划的体育锻炼。
肢体活动所耗的热能是新陈代谢最多样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人们对它也有着最大的控制力。
最后,消化与吸收食物所消耗的能量占了相对较小的比重,约10%。
提升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新陈代谢1.有氧运动是提升代谢最快速的快捷方式。
增加运动的质与量的确是加速新陈代谢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并且至少要达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运动后每分钟心跳达130下以上”才能有助于健康。
能量代谢图
乳酸丙酸酮木酮糖
NAD+依赖的乳酸脱氢酶
辅酶A铁氧换蛋白还原酶NADH
甲酸脱氢酶H2
氢化酶
ADP CO2+乙酰辅酶A
硫解酶
ATP
乙酸盐
己酰辅酶A
NADH
NAD+
丁酰辅酶A
ADP
ATP
丁酸盐
或代谢途径)
羟基辅酶A脱氢酶
醋酸盐乙酰辅酶A
Bcd
己酰辅酶A己酸盐
NADP++H++2e-NADPH
NAD++H++2e-NADH 电子传递
ATP ADP+P+能量
CAT3:过氧化氢酶3,清除乙醛酸循环中β-脂肪酸氧化产生的H2O2
丁酸代谢
六碳糖
ADP NAD+五碳糖
ATP
ATP NADH
ADP
NAD+NADH NADH NAD+
己酸代谢
1醋酸根离子+1氢离子
1ATP
ACK(基因表达
1ADP或代谢途径)
精对苯甲酸
乙酰基
乙酰辅酶A
THl (基因表达或代谢
5丁酸盐途径)
5乙酰乙酰辅酶A
过氧化氢酶3
5醋酸盐5 NAD(P)H
羟丁酸脱氢酶5 NAD(P)+
53-羟基-丁酸酰基辅酶A5 Nhomakorabea酰辅酶A
钙网蛋白
5 H2O
乙酰辅酶A THl(基因表达5戊烯二酰辅酶A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思维导图
能量代谢和体温能量代谢来源糖:70%脂肪:40-50%蛋白质:数量很少方式: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过程食物的热价概念:1克某种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分类物理热价: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生物热价: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食物的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呼吸商概念: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CO2与所消耗的O2的容积比RQ=CO2产生量(ml)/(氧耗量ml)糖的呼吸商:1;脂肪:0.71;蛋白质:0.80;混合食物:0.85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肌肉活动精神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能量代谢↑机理激动时→骨骼肌的紧张性↑→能量代谢↑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能量代谢率↑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概念: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小时开始持续到7-8小时),即使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机体产热量也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这种使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作用即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30%;糖:6%;脂肪:4%;混合食物:10%环境温度体温稳定:20-30℃体温升高:>30℃或<20℃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测定条件禁食12-14h清晨空腹平卧使肌肉放松,排除精神及心理影响室温保持在20-25度之间测定方法:通常采用简化法来测定和计算BMR,即:产热量=耗氧量×20.2KJBMR测定的临床意义: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甲低:BMR比正常低 40%-20%甲亢:BMR比正常高 25%-80%BMR↑:甲亢、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
BMR↓:甲低、阿狄森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
体温及其调节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体温的概念: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分类体表温度:值低,不稳定,各部姜异大体核温度:数值高,稳定,各部差异小(动态过程)体温的测量及其正常值腋窝温度(最常用):36.0-37.4℃口腔温度:36.7-37.7℃直肠温度:36.9-37.9℃体温的生理性变化昼夜变化清晨:2:00-6:00 最低午后:1:00-6:00 最高性别女子比男子高0.3℃女子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年龄:新生儿(早产儿)易受随环境温度影响,老年人体温偏低,儿童和青少年偏高肌肉活动:测温时应避免其影响其他: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产热机体的产热过程主要产热器官安静:肝脏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机体产热形式战栗产热概念:在骨骼肌紧张性增强的基础上发生的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特点: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而产热量很高。
能量代谢
动物营养学——田科雄
23
2.饲养水平与饲料性质影响可燃性气 体能损失
CH4能占GE的3~10%之间变化,它与动物 的饲养水平和饲料性质密切相关。
一般粗料型饲粮比精料型饲粮Eg比例高。 另外细粉碎也提高Eg产量。而就饲养水平 来看,饲养水平较高时,其Eg比例低
2019/6/4
动物营养学——田科雄
2019/6/4
动物营养学——田科雄
39
§7.3 饲料的能量效率
2019/6/4
动物营养学——田科雄
40
一、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1.能量利用的总效率(gross efficiency)
指产出产品中所含有的能量与进食饲料 有效能(消化能或代谢能)之比。
产品能
总效率(%)=
×100
进食有效能
2019/6/4
§7 能量代谢
2019/6/4
动物营养学——田科雄
1
§7.1 能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衡量
一、基本概念
能量的定义 在力学中,能量被定义为做功的
能力。但是,只有储存于饲料营 养物质分子化学键中的化学能才 有可能为动物利用以维持其生命 活动和进行生产。
2019/6/4
动物营养学——田科雄
3
化学能(Chemical energy) 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
净能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部分称维持净 能(NEm)
NEm
a.基础代谢,如维持血液循环、内分泌 功能、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等
b.随意活动 c.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恒定
2019/6/4
动物营养学——田科雄
28
净能用于产品生产或作功时,则称 生产净能(NEp)
a.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于动物组
11.1能量代谢和体温PPT
(二)散热
主:皮肤 1.散热部位
面积大 与外界接触 血流丰富 有汗腺
2.散热方式
(1)辐射 (2)传导 (3)对流 (4)蒸发
次:肺、尿、粪
产热、散热方式示意图
第二节 体温
蒸发散热
二、体热平衡
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①不感蒸发(不显汗蒸发)
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黏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的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
体温计相关图片
第二节 体温
一、人体的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1.昼夜变化 清晨2:00~6:00最低,午后1:00~6:00最高。两者间的差不能大于 1℃。 2.性别差异 ⑴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⑵女性的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排卵日最低。 3.年龄差异 新生儿的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4.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 5.其他
交感-肾上腺髓质
NA、AD ↑
特点: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
产热量↑
(2)机体在寒冷 环境几周后
甲状腺
T3、T4↑
特点:作用缓慢,维持时间长。
代谢率↑ (4~5倍)
产热量↑
第二节 体温
【目标检测】
案例:患者蔡某,35岁,工人。2天前因淋浴受凉后出现体温升高,体温达40.2℃, 时有寒战,伴有流涕、咳嗽,诊断为普通感冒,经服用阿司匹林后患者大汗淋漓, 随后体温下降至37.6℃。
体内能量的转移、储存和利用示意图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
(二)环境温度
在20~30℃能量代谢最稳定。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能量代谢和体温》PPT课件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的几种数据
间接测热法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①测定总耗O2量和总CO2产生量;
②测定尿氮量,根据尿氮量计算蛋白质的分解量;
③计算出蛋白质分解时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 ④计算出糖和脂肪分解时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 ⑤计算出非蛋白呼吸商,从表中查找氧热价,算出 非蛋白代谢的产热量
⑥总热量=非蛋白代谢的产热量+蛋白质产热量
───────────────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
肌肉活动对能量 代谢的影响最大。
躺卧 开会 擦窗子 洗衣 扫地 打排球 打篮球 踢足球 持重机枪跃进
2.73 3.40 8.30 9.89 11.37 17.05 24.22 24.98 42.39
───────────────
体 表 面 积 测 算 用 图
2.BMR正常范围:±10%~±15%
>±20%→可能是病态 甲亢:+25%~+80%;甲减:-20%~-40% 发烧:体温每升高1℃,BMR升高13%
第二节
(一)体温及其正常值
体温及其调节
一、人体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 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
重要供能物质
脂肪(fat) 重要的供能物质及主要的贮能物质 供能是其次要功能
● 蛋白质(protein)
(二)机体能量的去路 1.约50%直接转变成热能。
2.另50%的能量是自由能,载体是ATP。
三、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一)测定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
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 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称为能量代谢率 ( energy metabolism r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醋酸根离子+1氢离子
1ATP精对苯甲酸
乙酰基
乙酰辅酶A
THl (基因表达或代谢
5丁酸盐途径)
5乙酰乙酰辅酶A
过氧化氢酶3
5醋酸盐5 NAD(P)H
羟丁酸脱氢酶5 NAD(P)+
53-羟基-丁酸酰基辅酶A
5丁酰辅酶A
钙网蛋白
5 H2O
乙酰辅酶A THl(基因表达5戊烯二酰辅酶A
或代谢途径)
羟基辅酶A脱氢酶
醋酸盐乙酰辅酶A
Bcd
己酰辅酶A己酸盐
NADP++H++2e-NADPH
NAD++H++2e-NADH 电子传递
ATP ADP+P+能量
CAT3:过氧化氢酶3,清除乙醛酸循环中β-脂肪酸氧化产生的H2O2
丁酸代谢
六碳糖
ADP NAD+五碳糖
ATP
ATP NADH
ADP
NAD+NADH NADH NAD+
乳酸脱氢酶
乳酸丙酸酮木酮糖
NAD+依赖的乳酸脱氢酶
辅酶A铁氧换蛋白还原酶NADH
甲酸脱氢酶H2
氢化酶
ADP CO2+乙酰辅酶A
硫解酶
ATP
乙酸盐
己酰辅酶A
NADH
NAD+
丁酰辅酶A
ADP
ATP
丁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