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三种版本

合集下载

云南十八怪到底有多少怪?

云南十八怪到底有多少怪?

云南十八怪到底有多少怪?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而且恰似一件奇特的艺术品。

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捣一捣再烤一烤,抹点酱还特别香,这种携带方便可口的食品叫“饵块”。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森林里草沟中,枝叶茂盛,养育出的蚊虫个头非同一般。

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石林风光天下绝景,鬼斧神工令人不可思让人无法相信。

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用草编织而成的帽子当锅盖不仅捂得严,而且还能给食物1种清香。

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长年温度不变的气候造就了人们衣着的多姿多彩。

云南第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险峻的高原造就了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其中妇女尤为能干。

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这玩艺颇具科学性,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用水过滤了其它杂质,而且声音很好听,“咕咚,咕咚”。

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这里土生土长的牲口个头小,但是能驮能爬山,本事非凡。

云南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把蚂蚱做成美味,炸得焦黄,张嘴一咬:“咔嚓——”。

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出产任何蔬菜。

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云南人为自己出产的第一流卷烟感到自豪,却也为在自己家门口买不到而感到困惑。

云南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山里的东西样样都是宝,改革开放使它们获得了新生。

云南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山高路险,常常使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劲使不上。

云南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这里的汉子爱妻爱儿成为风尚,“模范丈夫优秀爹”在街头比比皆是。

云南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近年开发出来的溶洞1个比1个大,1个比1个美。

云南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滚烫的鸡汤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浆做成的米线构成了云南最有名的风味:1种“线”,“过桥米线”。

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篇二 : 猜猜看:云南十八怪分别是什么?既然可以被誉为“植物王国”,那么肯定是在植物资源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一面。

云南十八怪

云南十八怪

第四怪: 第四怪:新娘要把墨镜戴
新娘出嫁前必须哭, 而且哭得越厉害越好,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哭嫁。 由于哭,往往会把眼皮 哭肿,影响新娘的容貌, 于是便有了新娘戴墨镜 的习俗 。
第五怪: 第五怪:树皮做衣人穿戴
哈尼树皮衣取材于云 南省热带雨林中“明迪 莎贺”树,只要用木锤 将树皮反复敲打至松, 就可以将树皮完整脱下, 再洗去树浆并晒干,即 得到一块米黄色的树皮 “布”。用这种“布” 缝制的衣服,质地柔软, 轻盈透气。
第六怪: 第六怪:花腰斗笠反着戴
“斗笠反着戴”就是指 漠沙镇傣雅的这顶帽 子——鸡鸡枞斗笠,是 花腰傣区别于其他傣族 的显著标志,“鸡枞” 为云南的一种野生菌子, 因斗笠的形状与菌子帽 儿相似,便以此得名。 斗笠中央似塔尖高耸, 帽沿略往上翘的造型, 有一种人见人爱的俊秀, 并非反着戴。
第七怪: 第七怪:衣服后面尾巴摆
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 都有包头的习俗,一布 匹或缠绕或包裹交叉。 有的包头竟长达几丈余, 直径70厘米,层层裹上 去需耗时2个钟头。
第十三怪: 第十三怪:博士帽子茶倌戴
“博士”,原本是学术界最高 的学位,后来对茶馆里具有高 超上茶敬水的茶倌也称为“茶 博士”。在“彝人古镇”的彝 风园及茶马司的茶室中,都有 几位身穿红色戎装,前胸和后 背饰有“茶”字,头戴博士帽 的“茶倌”,他手提一吧特制 的长嘴茶壶,来回穿梭于席间, 向顾客上茶敬水。他们技艺超 群,上茶敬水间刷耍杂技一般, 有“隔山取水”、“双龙戏珠” 等高招,每次都能做到滴水不 漏,这真是艺高人胆大,被称 为“茶博士”。故有“彝人古 镇十八怪,博士帽子茶倌戴” 之说。
云南十八怪
服饰篇
第一怪: 第一怪:服装四季同穿戴
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 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 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 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你知道云南十八怪都有哪些尼,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说明。

你知道云南十八怪都有哪些尼,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说明。

你知道云南十八怪都有哪些尼,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说明。

云南十八怪及说明如下: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

云南多山,山路崎岖而云南又少用塑料制品,为了方便买主携带,云南人民就发明了用草将鸡蛋包装起来,美观又方便,怎么样?比超市的鸡蛋更漂亮美观节能环保吧?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

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这样的菜你要不要尝一尝?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

云南部分地区的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山林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游客吃过苦头,故夸张地说三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竹筒能当水烟袋。

云南竹类资源丰富,竹的利用也广泛,干栏式竹楼、竹椅、竹笠等。

尤以竹烟筒最具特色,烟气通过蓄水的竹筒,吸时发出有节奏的咕嘟声,滋润喉咙,有声、有色、有味。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

古代中原就将稻米蒸煮制成饼状的干粮、点心称为“饵”便于携带即食,别有滋味。

说起“饵”真有点像鱼饵,但形容成北京的三渣糕更确切,类似于江南的糕点,各种烹制手段,口味各异,可以尝尝哦。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

当地少数民族期盼人丁兴旺,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食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食苔藓,吃菌类、竹虫、蜂蛹,油炸蚂蚱,看着怪异食起香脆可口。

品偿起来并无虫类味道,脆脆的。

有勇气的妹子可以尝试下,味道非常不错哦,放心,这类虫子已经经过人工处理,非常干净。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

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十八怪详解

云南十八怪详解

云南十八怪【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象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孃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孃,而把姑姑与孃孃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全文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全文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全文云南十八怪的顺口溜有多种版本,一种常见的版本如下:
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

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

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衣服同穿戴。

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

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

四季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

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

娃娃出门男人带,山洞能跟仙境赛。

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

这个顺口溜描绘了云南地区的一些特殊现象和风俗习惯,其中涵盖了云南十八怪中的一些说法。

都说云南十八怪,这十八怪是什么?源自于哪儿?

都说云南十八怪,这十八怪是什么?源自于哪儿?

都说云南十八怪,这十八怪是什么?源自于哪儿?
云南有这么一个顺口溜
“你说奇怪不奇怪,云南就有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蚕豆花生数着卖;
袖珍小马多能耐,背着娃娃再恋爱;
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
摘下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
石头长在云天外,这边下雨那边晒;
鸡蛋用草串着卖,火车没有汽车快;
小和尚可谈恋爱,有话不说歌舞代;
蚂蚱当作下酒菜,竹筒当作水烟袋;
鲜花四季开不败,脚趾常年露在外。


这就是云南的十八怪啦。

四个竹鼠一麻袋
云南拥有大片的竹林,竹笋成了鼠重要的食物,竹鼠体型有别于一般的鼠类,肥硕,之后也成了餐桌上一道佳肴。

花生蚕豆数堆卖
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便如称一般。

鸡蛋用草串着卖
以竹篾或麦草贴著蛋壳编,保证了鸡蛋不会被磕碰坏,同时也便于计数(十个为一串)
这边下雨那边晒
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

来自东边冷空气被阻挡在云南和贵州间的乌蒙山,锋面难以进入云南,使得云南'四季如春'。

和尚可以谈恋爱
由于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东南亚国家接壤,而这些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陆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的习俗,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十八怪

云南十八怪

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成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昆虫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姑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大全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大全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大全云南,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而云南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云南十八怪了。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十八怪,还附上顺口溜,让大家轻松记住这些独特的风俗。

一、石林奇石怪。

石头林中走,奇石处处逗,石林奇石怪,摩崖留人愁。

二、红河怒江水。

红河水滔滔,怒江波涛汹,红河怒江水,奔腾不知疲。

三、大理白族舞。

大理白族舞,翩翩起舞来,舞姿婀娜美,白族风情开。

四、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水花飞溅天,欢歌笑语中,泼水洒心田。

五、西双版纳热。

热气蒸腾天,西双版纳热,热情似火烧,热带风情迷。

六、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熊熊烈火燃,火把照山川,彝族情意浓。

七、哈尼梯田美。

哈尼梯田美,层层叠叠稻,梯田如画卷,哈尼心中爱。

八、泸沽湖水清。

泸沽湖水清,湖水如镜明,湖畔摇舟歌,泸沽湖醉人情。

九、玉龙雪山高。

玉龙雪山高,雪峰耸入云,冰雪皑皑白,玉龙情意长。

十、翡翠湖水绿。

翡翠湖水绿,湖水清澈见底,湖畔绿树成荫,翡翠湖美不胜收。

十一、丽江古城韵。

丽江古城韵,古韵扑面来,古城如画卷,丽江情意浓。

十二、腾冲地热奇。

腾冲地热奇,地热水沸腾,地热热气腾,腾冲奇观无。

十三、茶马古道长。

茶马古道长,马蹄声声响,古道风情远,茶马情意长。

十四、三江并流奇。

三江并流奇,金沙银滩美,三江交汇处,奇观令人迷。

十五、元阳梯田美。

元阳梯田美,层层叠叠稻,梯田如画卷,元阳情意浓。

十六、石屏风景奇。

石屏风景奇,奇峰突兀立,风景如画卷,石屏情意长。

十七、红河石林奇。

红河石林奇,奇石处处逗,石林如迷宫,红河情意长。

十八、金沙江水急。

金沙江水急,江水奔腾急,江水波涛汹,金沙情意长。

以上就是云南十八怪的介绍以及顺口溜了,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生动的顺口溜,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云南的独特魅力。

欢迎大家前来云南旅游,领略这里的美景和风情!。

云南十八怪图片

云南十八怪图片

云南十八“怪”图片集(18张)作者:加入日期:06-06-23第一怪:竹筒当烟袋第二怪:草帽当锅盖第三怪:这边下雨那边晒第四怪:四季服装同穿戴第五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第六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第七怪:老奶爬山比猴快第八怪:鞋子后面多一块第九怪:脚趾四季露在外第十怪:鸡蛋拴着卖第十一怪:粑粑叫饵块第十二怪:花生蚕豆数着卖第十三怪:三个蚊子一盘菜第十四怪:四个竹鼠一麻袋第十五怪:树上松毛扭着卖第十六怪:姑娘叫老太第十七怪:小和尚可以谈恋爱第十八怪:背着娃娃再恋爱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

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而且恰似一件奇特的艺术品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

捣一捣再烤一烤,抹点酱还特别香,这种携带方便可口的食品叫“饵块”。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

森林里草沟中,枝叶茂盛,养育出的蚊虫个头非同一般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

石林风光天下绝景,鬼斧神工令人不可思议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

用草编织而成的帽子当锅盖不仅捂得严,而且还能给食物一种清香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长年温度不变的气候造就了人们衣着的多姿多彩。

云南第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

险峻的高原造就了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其中妇女尤为能干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这玩艺颇具科学性,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用水过滤了其它杂质,而且声音很好听,“咕咚,咕咚”。

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这玩艺颇具科学性,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用水过滤了其它杂质,而且声音很好听,“咕咚,咕咚”。

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

这里土生土长的牲口个头小,但是能驮能爬山,本事非凡。

云南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把蚂蚱做成美味,炸得焦黄,张嘴一咬:“咔嚓——”。

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出产任何蔬菜。

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

云南人为自己出产的第一流卷烟感到自豪,却也为在自己家门口买不到而感到困惑。

云南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

山里的东西样样都是宝,改革开放使它们获得了新生。

云南十八怪

云南十八怪

云南十八怪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

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有彝、白、壮、傣、纳西、藏、瑶族等其它25个民族,占了全省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其中以「云南十八怪」的说法流传最广,版本各有不同,内容却大同小异,读起来合仄押韵,也十分有趣,列举几例如下:其一鸡蛋用草串着卖、摘下斗笠当锅盖、三只蚊子一盘菜、火筒能当水烟袋、糌粑被叫做饵块、背着娃娃谈恋爱、四季服装同穿戴、蚂蚱能做下酒菜、姑娘被叫做老太、和尚可以谈恋爱、老太太爬山比猴快、新鞋后面补一块、汽车还比火车快、脚趾常年都在外、娃娃全由男人带、花生蚕豆数着卖、这边下雨那边晒、四个竹鼠一麻袋。

其二鸡蛋用草串着买、粑粑饼子叫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衣服同穿戴、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四季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娃娃出门男人带、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

其三草帽当锅盖、鸡蛋拴着卖、姑娘叫老太、竹筒当烟袋、粑粑叫饵块、脚指露在外、鞋跟多一块、背着娃娃谈恋爱、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火车没有汽车快、草绳当裤带、青菜叫苦菜、蚂蚱也做下酒菜、蘑菇当菌卖、老奶爬山比猴快、男人把孩带、四季同穿带、两斤当做一斤卖。

其四鸡蛋栓着卖、粑粑叫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草帽当锅盖、四季同穿戴、水火当着神来拜、竹筒做烟袋、房子空中盖、三个蚂蚱一碟菜、姑娘四季把花戴、有话不说歌来代、火车没有汽车快、鞋子后面多一块、溜索比船快、豆腐烧着买、鲜花当蔬菜。

云南十八怪详解

云南十八怪详解

云南十八怪详解1.鸡蛋用草串着买山高坡陡卖鸡蛋,如何包装费思量,拆把稻草扎成串,健步如飞爬大山"鸡蛋拴在山草上"听了令人好奇,也觉得不踏实。

如果到元阳、绿春、金平等山区地带去,那"鸡蛋用草拴着卖"的现象随处可见。

先将数根干草的一端拴在一起,这束草就成放射的爪子状,在"手爪"中放进一个鸡蛋,用草横捆一道,相当于让数个"手指"把鸡蛋握紧。

如此这番,逐个捆扎包紧,直至成串。

拴起来后,有的呈条形状,有的形似冰糖葫芦,乍一看,还以为是某种民间工艺品。

包裹的草并不将鸡蛋全部包严,而是让鸡蛋露出约三分之一,便于查看。

有些人习惯把鸡蛋对着太阳看一看,据说除了看鸡蛋是不是新鲜之外,还要看鸡蛋能否孵出小鸡来。

十个鸡蛋被拴成一串,买鸡蛋的人就不用一个一个地举到太阳前,而是一次就查看十个。

为什么鸡蛋要用草拴起来──云南多山,坡陡谷深,山路崎岖,外出行路不是爬高下低,就是跨沟过坎。

因此山区的主要搬运方式便是背具:背箩、背筐、背架、背袋以及背绳等等,或肩背,或头背。

产在崎岖的山路上,尤其是一种由乱石组成的"包谷路",每一步都几乎踏在石尖上,像踩梅花桩一样,一不小心,脚就卡在石缝里,扭了脚脖子是常事。

再加上不断地爬坡下山,跳沟过坎,别说新鲜鸡蛋,是都熟的鸡蛋也折腾碎了。

用草拴的鸡蛋则无一破损,全部完好。

拿一根拴鸡蛋的草来仔细研究,发现其呈中空的圆柱形,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也算得是一种缓冲减震材料。

这种干草还具有一定的吸湿、透气、防晒特性,对鸡蛋有一定的保鲜作用,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花钱,或是花钱不多;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且本身就是从大自然里来的,很容易就回到大自然里去了。

除了草之外,还用藤、麻、竹、木、叶等作为各式各样的包装材料。

鸡蛋拴着卖"的一个基本而简单的理由:携带方便,安全可靠。

计算方便,交易简单,不以个算,也不计斤两,而是以串论价。

云南18怪

云南18怪

云南十八怪之序云南才有十八怪,十人见了九人爱,土生土长怪模样,人说奇怪不奇怪。

记得刚来读大学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云南十八怪”是在云南山泉的矿泉水瓶上,当时就表现出好奇来。

后来,一年的年底,去逛超市,第一次回家过年也不知道带点什么好,偶尔在购物架上看到印有“云南十八怪”的甜品,买回家后才发现,一盒中有十八种味道的糕点。

不过庆幸的是,搜集到了完整的云南十八怪的内容。

对于一些外省人、外国人提起“云南十八怪”,他们或许表现出好奇的神情,接下来或许会追问,都是有“哪些怪?”、“怎么怪?”、“为什么怪?”等等。

有时候,当碰到喜欢刨根问底、特别虚心好学的人时,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因为不能把十八怪说全,或者就是对它们不甚了解,说不出所以然来了。

来云南已近六年,这不,有点机会,上网查下资料,并翻阅相关书籍,将“云南十八怪”作一简单介绍,希望广大的朋友能够对云南的文化有所了解。

作为理工科学生的我,有点自惭形秽。

在此,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来研读我这些浅薄的文字,如有错误,恳请批评指正。

对于“云南十八怪”,先要把它分为三个部分:“云南”、“十八”、“怪”,这三部分各有各的奇,各有各的怪。

首先说“云南”,为什么没叫别的,而叫了“云南”?据史料记载,有三种说法:“彩云之南”、“云岭之南”、“云之南”。

但不论“云南”二字如何而来,其作为地名所指代的范围都是由小到大的,逐渐升格。

即始为县,再为郡,终为省。

我想,对于有关“云南”之名的由来,那应该是历史学家们的事情,我们所感兴趣的无非是由这些说法所给我们带来的感觉。

或许以前,在京都人、中原人、外省人眼中,这是一个地域边远的不归之地,是陌生、蛮荒的异邦他乡,是充军发配的流放去处,是山高皇帝远的边缘地带。

由此,这给人一种地理位置上奇异的概念。

但现在,在一些外省人的想象之中,这又是一个极富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地方,具有一个原始野性的诗意和土著式的浪漫古风,让人捉摸不定,引人浮想联翩,因此,这给人一种感觉意向上的奇异概念。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大全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大全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大全一、云南豆腐涂墙,人们爱吃它实在。

街尾新开豆腐店,售罄早已好几番。

早早晚晚都来排队,豆腐送进家中特受欢迎。

二、河桑椹交互嫁,对调变化总教人嗤笑。

桑椹菩提树大叶,果实酸甜不禁垂涎。

走路也要小心点,把头撞上怎么摔。

三、明山矾行伍,小山头石榴熟了。

石榴里面有红肉,肥肥的好让人口馋。

吃来吃去可不要停,石榴味道超级棒。

四、溪大米配肉,早餐晚餐什么都可以。

饭前先把大米搅,饭后把肉拌上去。

嘴里一阵香味来,吃一口口水都要流。

五、通芹菜炒肉,简单上台口味来。

把芹菜放进锅里,把肉切小末一起翻。

把油烧到大滋、舌头头都要跳。

六、理玉米甜甜喝,家家认得可口滴。

酒肆里有玉米酒,口感甜甜没有翻车。

喝上一口就爱上它,没酒不脱口出这句话。

七、胜梨子煮汤圆,把梨子一只只剥。

把肉米姜葱炖上,蒸出来满锅都翻。

妈妈做的,吃一口让心更加亲。

八、保山板栗烤葡萄,香味浓郁总让人嗅。

把栗子烤熟,把葡萄洗净,一起放进锅里熬煮。

把烤葡萄放进口中,每一口都开心极了。

九、烤鸡头,老少咸宜把它夹。

把鸡头放进锅里,把上好的调料都一起烹饪。

出锅后满桌夸张,吃一口香味四溢。

十、山喝酒开头论,人人醉意中沉沦。

把酒搅匀,把调料搅拌,开头一句可以突出自己的见解。

喝下一口,酒香扑鼻,灵光一闪似乎把心里的醉意都公诸于世了。

十一、宏桃核山楂汁,口感微酸又很舒心。

把桃核和楂给搅拌,把它熬制成汁液来充满口中。

汁液中有果香,感觉醉心又超棒。

十二、下关菱角烧饼,一家人聚在一起忙。

把面粉烤成饼皮,把菱角烧上去熬出来的香气。

蒸出来的饼皮外脆味里香,口味让人爱不释口。

十三、临沧煮苦瓜,大儿女把它够。

把苦瓜放进锅里,把上好的调料都一起煮。

苦瓜煮熟了,重要的是要调味,一家人绕桌夸张。

十四、靖蒜泥香菇,料多味美又营养。

把香菇切成片,把蒜泥放进锅里翻炒。

炒出香味,口感更好,一口下去让人回味无穷。

十五、茅冬瓜炖羊,拨开一口可以多好。

把羊肉放进锅里,把冬瓜一只只剥。

炖熟了,一口下去,羊肉香味还有汤汁的滋味,太好喝了。

“云南十八怪”的发展与变化-9页文档资料

“云南十八怪”的发展与变化-9页文档资料

“云南十八怪”的发展与变化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角,境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山区,有26个民族生存在这里,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历史上曾是个典型的蛮荒之地。

因为其自然环境条件导致人类活动的局限性,其经济发展缓慢和聚居于此的多民族风俗的融合,形成了这里不同于外界的独特之处,不少现象以内地的眼光来看甚至是怪异的,于是幽默的人们就将那怪现象加以概括,总结出了诸如“小和尚可以谈恋爱”、“姑娘像老太”、“豆腐发臭拿来卖”、“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等等句子。

云南“十八怪”作为一种趣谈、或者说是文化现象由此传开。

“云南十八怪”是人们对云南特有的自然和文化现象的描述。

其产生于发展与云南的地理环境和云南多民族文化及云南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云南十八怪”大多已成为历史,其实际内容已经发生了改变。

的确,“云南十八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曾有的事实,但“云南十八怪”如今正逐渐变得不再奇怪也是事实。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从云南自身的地理环境、云南多民族特色和云南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分析了云南十八怪现象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一、云南十八怪“云南十八怪”,是云南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

40年代传统的云南十八怪是[1]:(1)粑粑叫饵块;(2)蚕豆数着卖;(3)三只蚊子一盘菜;(4)竹筒当烟袋;(5)青菜叫苦菜;(6)鸡蛋拴着卖;(7)草帽当锅盖;(8)草绳当裤带;(9)大姑娘叼烟袋;(10)姑娘喊老太;(11)穿鞋子脚趾露在外;(12)鞋子后面多一块;(13)屋檐下面摆棺材;(14)新娘要把墨镜戴;(15)老来又把红帽戴;(16)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17)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18)警察喊“猫菜”。

这些怪现象都反映了当时云南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涵。

他们大体可为:(1)关于习俗方面的,如大姑娘叼烟袋、粑粑叫饵块;(2)关于民族风俗的,如新娘要把墨镜戴;(3)关于经济状况的和科技发展的,如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等。

云南十八怪(版本2)

云南十八怪(版本2)

云南十八怪(版本2)第一怪:竹筒当烟袋
第二怪:草帽当锅盖
第三怪:这边下雨那边晒
第四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第五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第六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第七怪:老奶爬山比猴快
第八怪:鞋子后面多一块
第九怪:脚趾四季露在外
第十怪:鸡蛋拴着卖
第十一怪:粑粑叫饵块
第十二怪:花生蚕豆数着卖第十三怪:三个蚊子一盘菜第十四怪:四个竹鼠一麻袋第十五怪:树上松毛扭着卖第十六怪:姑娘叫老太
第十七怪:小和尚可以谈恋爱第十八怪:背着娃娃再恋爱。

云南十八怪

云南十八怪

• 【糌粑被叫做饵块】: 云南产大稻米,特香 糯,把大米蒸熟舂打 后,揉制成长条形的 半成品,可炒吃、煮 吃、蒸着吃,颜色白 如雪,像内地做的白 米粑,当地称饵块。
• 【山洞能与仙境赛】 : 云南地处熔岩地形,产生了许多溶洞与地 下河流,许多溶洞里都有千姿百态的景观,尤其在给灯光照射后如 同到了仙境与龙宫一般,无比美丽。
• 特别优秀的,应算是春蚕的蚕蛹了,看着那金黄色的蚕蛹, 就让人涎水长淌了。经过在锅里焙干,加上油盐,佐料, 就是一品上好的下酒菜了,特别是再加上一瓶,给乾隆老 皇的贡品“鹤庆乾酒”,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嘴头了。 聪明的云南人,真是变废为宝的高手啊!既便宜,又饱口 福,还解馋,天下的好事真叫云南人占绝了。柳树虫,也 是云南人爱吃的虫子。那百年老柳树,被虫子蛀得快要倒 了,砍倒了那棵老柳树,用斧头划开那柳树筒子,里边滚 出了又白又胖的虫子。你别看不起这些虫子,虽然它们结 果了柳树的性命,应该惩治惩治它们才是,可将它们扔了 那是怪可惜的。捡了它们,在锅里细细地烤,不用多长时 间,它们身上便会冒出油来,不用加什么佐料,放进口里 一嚼,酥酥的,香香的,那才叫一饱口福。飞蚂蚁就是云 南人也难得吃到的珍稀佳肴。一到七八月份,深山里下了 几场大雨。那长着翅膀的飞蚂蚁纷纷从蚁洞里钻出来,遍 山坡的飞舞,土红色的身躯肥碌碌的,所以飞不高,也飞 不远,大多只能在湿漉漉的小山坡上,慢慢地爬行。捡了 它们,除去翅膀,将铁锅放三脚架上,塞进一把松毛,在 锅里烤黄了飞蚂蚁,放上点清盐,那又嫩又香的滋味,慈 禧太后也未必品尝过。

• 马蜂仔,那才叫珍稀药用佳肴。那高高的大栗上或者其它的高大 树木上,挂一马蜂窝,古怪的马蜂窝外开一个椭圆小孔,那马蜂 进进出出的那个圆门,马蜂窝表面的花纹古典而又庄重。只有那 勇敢的山里汉子,才敢招惹它们。据说那马蜂的毒针,特别毒, 大牯子牛也只要被蜇上三下,不出十步远就要倒下,那是无药可 治的。人呢,只要被蜇上半下,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可也有那 勇敢的山里汉子,不怕那毒针。天黑的时候,他们来到树下面, 扛上一把火把,点上一袋辣腥腥的旱烟含在嘴进里,手里提上个 蛇皮口袋,爬上那颗高高的大栗树,乘马蜂们不备,用口袋套了 那个马蜂窝,将那个奇形怪状的东西,一窝端进自己的口袋里。 下了树,回到家里,把那些活着的大马蜂,捉了放进酒里泡成药 酒,因为那毒针的毒,是治疗风湿病的上好良药。小心地打开马 蜂窝,里面有好几层蜂饼,蜂里面白白胖胖就是那马蜂仔了,嫩 嫩的娇娇的,将它们一只只取出来,在铁锅里黄黄地烤,那滋味 不说也是云南独有,世界一绝。土海参,本地人又叫它做爬沙虫, 那又是云南人的一道珍世稀品。到了二、三月的时候,箐沟、大 河、小河里的水,像老前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所写道的: “水落而石出者”的季节里,那些箐里或者大河小河里经七、八 的大水,冲刷了一个冬天的石块下面,就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的土海参了。

畅游:云南风情之云南十八怪

畅游:云南风情之云南十八怪

畅游:云南风情之云南十八怪所谓“云南十八怪”是描述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所产生的一些特有甚至有些奇怪的现象或生活方式。

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

"云南十八怪"有很多版本,小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西人,在云南多年,多方参考,现整理如下:鸡蛋用草串着卖当地老乡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篾或麦草贴著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后有缩减)为一串,可以挂在墻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竹筒当作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竹制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许多地区的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故夸张说三只蚊子一盘菜。

背着娃娃谈恋爱当地少数民族期盼人丁兴旺,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十分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颜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方言里傣族发音是泰族,而且一般会叫老泰。

云南十八怪是什么?

云南十八怪是什么?

云南十八怪是什么?我们云南地处高原,少数民族多,地貌特殊,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生活习惯,今天我来说说云南十八怪具体是什么?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云南。

云南第一怪:竹筒当做水烟袋云南是烟草主产地,在我们滇东一带,家家户户都要种植烟草,因为烟草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我们每年都会把烤好的烟叶,留几斤或者几十斤,切成烟丝,自己抽,这样可以省掉买香烟的钱。

抽自己切的烟丝,就要用到烟筒,我们小的时候,条件不好,我爷爷和父亲他们,就会砍一棵粗竹子,自己做成烟筒,也就是水烟袋。

我们老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水烟袋,来客人了,第一件事就是把水烟袋递给客人。

以前的烟筒都是用竹子竹筒做的,现在条件好了,大伙就会买不同材质做的烟筒来抽烟,但是我还是觉得竹筒做的水烟筒好,我爸一直是用竹子做的水烟袋抽烟。

吸烟有害健康,还是希望大家少抽烟!云南第二怪:草帽也能当锅盖我们小的时候,蒸饭都是用木镇子来蒸,木镇子都是自己用木头做的,木镇子的盖子也是自己做的。

大伙用稻谷草或者其它草,来编织锅盖,锅盖的编出来的锅盖形状和草帽一样,所以大伙才会说,草帽也能当锅盖。

其实用草编制出来的锅盖,盖着木镇子蒸出来的饭,非常香,因为草锅盖能吸水还能保温。

小时候最喜欢吃我妈妈蒸的玉米饭,香喷喷的。

云南第三怪:火车没有汽车快这一怪是由我们云南的地形位置决定的。

云南属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大部分地区是山地,云南的铁路很多是爬坡状态,还有弯道也多,火车运行的速度较慢。

还有一个原因,云南的火车,经常临时停车,所以比较慢。

云南特殊的地形,如果修铁路的话,架桥隧道会很多,修铁路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在云南境内,通往地州市的铁路线是很少的,大部分人都是经过公路坐汽车,所以才会有火车跑得没有汽车这一说法。

云南第四怪:背着娃娃谈恋爱这一怪,很多人会误以为,是结婚生子后谈恋爱或者是未婚先生子。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没结婚的女孩子,会帮忙哥哥家或者姐姐家带孩子。

在我们云南,带孩子都会把孩子背在背上,这样不耽误干其它活,男人和女人都会背小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十八怪三种版本都说云南是彩云之南,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等为云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西双版纳茂密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野象群、尚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的苦冲人、仍然保持走婚习俗的摩梭人等等,都为云南增添了无尽的神秘。

云南十八怪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云南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进一步加深了云南的神秘感。

现在有的云南十八怪在云南各地已经很少见了,而经过演绎派生出了“新编云南十八怪”、“云南饮食十八怪”等等,这些多半体现了云南的现实生活。

对于云南十八怪,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本文兹列举三种版本,并试做注解:第一种版本第一怪:背着娃娃谈恋爱:这是云南少数民族试婚习俗的遗留,一般是女方有了小孩才能到男方家举行婚礼。

第二怪:东边下雨西边晒,云南是高原气候,正所谓十里不同天。

第三怪:姑娘叫老太,有的少数民族叫小姨为舅老太,所以得名。

第四怪:鸡蛋栓着卖,云南众多民族聚居地都是在边远地区,交通不发达,货物通常靠人背马驮,鸡蛋易碎要买卖很不方便,于是机灵的人就把鸡蛋用草裹起来,拴成串,这样既方便又安全。

第五怪:火车没有汽车快,一来因为山高路陡,二来原来云南的火车是法国人的米轨小火车,行驶速度不快,因此不如汽车跑得快。

第六怪:青菜叫苦菜,仅仅因为习俗不一样罢了。

第七怪:三个蚊子一盘菜,云南是动物王国,三个蚊子一盘菜虽然夸张了些,但个头也比一般的大,来云南旅游可得备好药品哦!第八怪:萝卜当作水果卖,云南气候干燥,萝卜清热降火,多吃对身体有益。

第九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这早已经成为历史了。

第十怪:草绳当裤带,这云南的边远山区都已经很少见了。

第十一怪:竹筒当烟袋,水烟保留了烟味又沥悼了烟油,既有乐趣又不伤身体,很受云南少数民族的喜爱。

第十二怪:草幅当锅盖,云南少数民族多用干草制作样子象斗笠一样的锅盖,这种锅盖保温好,而且做出来的饭菜还有一股草香,实在是方便实惠。

第十三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少数民族善良、勤劳,妇女在劳动中同男人一样吃苦耐劳。

第十四怪:粑粑叫饵块,好象只有云南才这样叫。

第十五怪:姑娘叼烟袋,各民族的风俗以及审美观不同。

第十六怪:娃娃出门男人带,云南模范丈夫多。

第十七怪:石头洞里有村寨,蔗风避雨,天然石洞是最好的处所。

第十八怪:小和尚可以谈恋爱,傣族少年都要进佛堂学习,佛堂即学堂,并非大乘佛教里小和尚的概念。

说明:云南十八怪并不是专指以上这些,其实“十八”是“许多”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朗朗上口罢了。

云南民族众多,风俗习惯自然就有许多的不同,正因为不同,才有吸引力,正因为怪,才增加了神秘感,这也正是云南旅游业长盛不衰的原因。

就云南的许多不同的民俗风情来说,对于不同的旅游者自然有不同的感受,我想朋友们应以一种见怪不怪的心态来看待云南十八怪以及任何少数民族的习俗,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理解,才能真正领略到云南魅力。

第二种版本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象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老太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

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云南第十三怪:汽车还比火车快: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云南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着卖: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就是秤一杆。

云南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臵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

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

云南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

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壮与家鼠有很大差相异。

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第三种版本:在民间有好几种版本,诸如"三只蚊子一盘菜,四个竹鼠一麻袋。

老奶爬山比猴快,小和尚可以谈恋爱。

剩菜可以做酸菜,萝卜当作水果卖。

有话不说歌来代,袖珍小马有能耐。

娃娃出门男人带,种田能手多老太。

鲜花四季开不败,牛粪粑粑墙上盖。

石头长在云天外,草会咬人更奇怪。

"但流传最广的则是:竹筒当烟袋,鸡蛋用草串着卖,草帽当锅盖,豆腐长毛才出卖,青菜叫苦菜,米饭粑粑叫饵块,蚕豆数堆卖,三个蚂蚱一盘菜,草绳当腰带,脚趾露在鞋子外,松毛扭着卖,这边下雨那边晒,姑娘叫老太,背着娃娃谈恋爱,鞋子后边多一块,四季服装同穿戴,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

云南十八怪至今在云南仍不难寻找到它们的踪迹:第一怪竹筒当烟袋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竹资源极为丰富,人们用竹子造竹楼,编竹笠、竹席,甚至还用竹筒来背水、当锅烧饭、烧菜,尤其以竹做烟袋令人称奇叫绝。

竹烟筒水中过滤过的烟气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消除了烟气中的焦辣,滋润了喉咙,而且还有咕噜噜的声音,用它吸烟,可谓声、色、味俱全。

第二怪鸡蛋用草串着卖云南山高路险,商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

当地人用稻草把鸡蛋扎成串来卖,既解决了运输途中鸡蛋容易破损的难题,又便于买卖双方公平计价,童叟无欺,极为便当。

第三怪草帽当锅盖云南各地草木茂盛,人们就用这些原料编织成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帘子、帽子、锅盖、蓑衣和草墩,以及各种造型别致的工艺品。

初到云南来的外地人往往将外形相似的草帽与锅盖混为一物,误以为云南人用草帽当锅盖。

用草编织成的形同草帽的锅盖,因为吸湿,没有蒸汽水下落,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透气功能,既给蒸出来的食物增添了清香,又使饭菜在热天时不易变坏,极为实用。

第四怪豆腐长毛才出卖云南天气较热,不易保存新鲜的食物,许多云南人也都爱吃臭豆腐,干脆就将刚做出来的新鲜豆腐用稻草捂上几天,直到长毛变成臭豆腐,才拿到街上去卖。

据说清朝时康熙皇帝品尝了云南臭豆腐后,龙颜大悦,赐名"清方臭豆腐"。

因而,滇中、滇南、滇西等地烧豆腐摊遍布城乡。

臭豆腐还可以煎、炸、蒸或腌制成腐乳,是云南别具风味的地方佳肴。

第五怪青菜叫苦菜滇中、滇南一带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四季常青,绿色菜类全年不断,品种繁多,所以在内地被人称为青菜的蔬菜不具有识别的特征,而以口味为识别标准。

因此,略带苦味的青菜都被称作苦菜。

第六怪米饭粑粑叫饵块云南盛产稻谷,为便于外出携带干粮,云南人将蒸出来的米饭团舂揉成饼,称之为"饵块"。

可以炒、煮、煎、炸(参见云南小吃)。

第七怪蚕豆数堆卖旧时代云南商品经济落后,市场交易不多,散布在全省各地的乡村市场尤其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很少用秤,农产品都是以堆、以捆为单位出卖,花生、蚕豆等农产品亦不例外,也是数堆卖。

第八怪三个蚂蚱一盘菜云南人食物来源极为丰富,人们不仅吃各种不同动物的肉和种类繁多的各种野菜,而且还吃苔藓、竹虫、蜂蛹和众多的野生菌,香脆可口的油炸蚂蚱更是餐中常见的下酒好菜。

由于云南蚂蚱个大,不多的几个就可堆成一盘,所以说"三个蚂蚱一盘菜"。

第九怪草绳当腰带过去云南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贫困,在乡村地带草绳当腰带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现在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草绳当腰带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十怪脚趾露在鞋子外云南群山连绵,山高路险,而且气候温暖,爬山跑路往往要出脚汗。

因而,露出脚趾的草鞋和布做的凉鞋由于凉爽方便曾经是云南人普遍喜爱的鞋履。

第十一怪松毛扭着卖在云南众多的树木中,云南松最为多见,森林中铺满了它的落叶。

人们将这些落叶搂来扭成松毛鬏,用来生火烧饭,也用来烧烤鸭,别有一番风味。

所以,旧时的云南城乡市场上随处可见松毛扭着卖的景象,直到现在个别县乡集市上仍有此市景。

第十二怪这边下雨那边晒在云南奇异的山川地貌、多样复杂的气候环境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前下大雨,山后艳阳天"是十分常见的自然景象。

特别在秋季,这边下雨那边日头晒也就成了山区的一大自然景观。

第十三怪姑娘叫老太云南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内地人称妻妹为小姨,在云南有的地方叫做"姨老太"。

第十四怪背着娃娃谈恋爱过去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婚俗异彩纷呈,除阿注婚、抢婚外,有的民族盛行过婚后回娘家,等到有了娃娃再落夫家的习俗,"背着娃娃谈恋爱"也就成了见怪不怪的风景了。

第十五怪鞋子后边多一块云南妇女擅长绣花做鞋,为了方便穿鞋和脱鞋,常在布鞋后做一个"鞋拔",并在鞋拔上精心地绣上一朵花,云南人称之为"鞋挹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