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水-水的组成资料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水

四、 水的净化 1、硬水和软水 硬水(地下水、泉水等):溶有较多可溶性Ca、Mg化合物 天然水 : 软水(江、河、湖、雨溶有水):溶有较少可溶性Ca、Mg化合物
溶有:
1、无机盐 2、有机物 3、气体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1)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硬水。 (2)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硬水,有大量泡沫出现的水是软水。
图3 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设法除去硬水 中的钙、镁化合物, 可以使硬水软化成 软水。工业上和科 学实验中软化硬水 的方法很多,生活 中通过煮沸水也可 以降低水的度。 实验室常备的蒸 馏水是净化程度较 高的水,一般由工 业生产提供。在实 验室里也可以制取 蒸馏水。左图就是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的装置图。
蒸馏: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固体和液体或者两种液 体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3、水的综合利用
1)、中水 ——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 的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2)、电生离子水——把含有微量电解质的普通水,经过一定方 式的电解处理而成。根据电解后pH的不同,可分为: (1)、酸性电解水即正离子水。有收敛和漂白作用,对细菌等微 生物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美容、美发和消毒。 (2)、碱性电解水即负离子水。口感甘甜可用于通常的饮用水。 pH<3为强酸性离子水,pH>10为强碱性离子水,这两种pH水直 接饮用都会对新陈代谢产生极大的影响,强酸、强碱的腐蚀、渗透 还会破坏人体黏膜、细胞结构,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pH 5— 10之间的弱电解离子水是最佳饮用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水
水蒸气
冷凝管
蒸馏水
沸腾
不纯净的水
进水
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暴沸。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增强水的导电性D.2↑+ O 2↑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质量比 1 :8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 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O 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3、水的污染:(1)水资源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一、水的存在形式1、气态水:存在于大气中,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水蒸气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含量会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

2、液态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的形态。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河流和湖泊是地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水资源。

地下水是隐藏在地下岩层和土壤中的水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3、固态水:如冰川、冰盖和积雪。

冰川和冰盖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积雪在冬季可以积累,在春季融化时为河流和地下水提供补给。

二、水的循环1、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面,以及土壤和植物表面。

受温度、风速、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2、凝结: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形成云、雾、露水等。

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就会发生凝结。

3、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形式。

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后形成的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对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起着关键作用。

4、地表径流:降水在地面形成水流,汇入河流和湖泊。

是水资源在地表的流动和分配过程。

受地形、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5、地下径流:水渗透到地下,在地下岩层中流动。

与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密切相关。

三、水的物理性质1、颜色和气味: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但自然界中的水可能因为含有杂质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气味。

2、沸点和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凝固点为 0℃。

但随着气压的变化,沸点和凝固点也会有所改变。

3、密度:在 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 1g/cm³。

这一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4、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

这使得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各种矿物质和溶质。

四、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电解: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证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的存在对地球上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自然界的水》这个知识点的总结。

一、水的分子结构及性质:1.水分子的结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分子式为H2O。

氧原子为中心,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2.水分子的极性: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高,氧原子与氢原子的电子密度不均,使得水分子呈现极性分子的特点。

3.水的表面张力: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水的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使水分子在液体表面上呈现收缩状态,水滴能形成球状。

4.水的比热容和比热:水的比热容较大,比热也较大。

这使得水具有较大的热稳定性,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

5.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同时,水的密度变化也与温度密切相关,水在4℃以下增温时,密度逐渐增大,4℃以上则变小。

6.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在自然界中能溶解许多物质,形成溶液。

二、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运动:1.地球上水的分布:地球表面上约70%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97%为海水,3%为淡水。

2.水的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降下来形成降水的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分布和运动的基本模式。

3.水资源的分布:尽管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

4.河流和湖泊: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主要的淡水资源。

河流是地表水的重要运输方式,湖泊则储存了大量的淡水。

三、水的重要性和用途:1.生命的基础: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2.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水是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和资源。

3.饮用水和卫生用水:水是人类日常饮用和保持卫生的重要资源。

4.水污染和水净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水净化技术的研发对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5.水的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课件六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课件六

高锰酸钾、
铁粉、水、 氧化铁、 氮气、 硫酸溶液、
海水 硫酸溶液
纯净的空气
纯净的空气
单质
氧气 铁粉 氮气
纯净物
化合物
其他 化合物
氧化物
高锰酸钾 硫酸
水蒸气
二氧化碳 水
氧化铁
总结
氢气的性质
氢气+氧气—点燃→水
水的电解实验
水—通→电 氧气+氢气
水的组成
化合物、单质
作业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当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最喜欢听他说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最希望听他讲真话。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能够燃烧,产生淡

蓝色火焰
解释
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氧气
氢气
1 水H2O的电解实验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通电→氧气+氢气
1 水H2O的电解实验
实验总结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发生了 分解 反应,分解 成了 氢气 和 氧气 两种物质。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 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 燃烧 ,产生 淡蓝 色火焰, 是 氢气 。
(3)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即VO2:VH2=1:2。
1 水H2O的电解实验
水≠元素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 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的。
HH O
3
化合物、单质
1 化合物、单质
纯净物
两种元素

自然界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水
5.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 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电解 B.蜡烛燃烧 C. 呼吸过程 D.酒精挥发
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电解实验
(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 稀硫酸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3.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水元素组成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4.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
了a 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
的()
A.a L B. 0.5a L C.2a L D.无法确定
加活性炭吸附 投药消毒
吸附水中有异味的物质 杀死水中的细菌
小结:几种净水方法的比较: 除不溶 除可溶 性杂质 性杂质
静置 吸附 过滤 蒸馏
降低水 的硬度
效果最好
1. 水的净化方法:静置沉淀、__吸__附___、__煮___沸___、蒸馏。 2. 硬水的软化方法:蒸馏、_煮__沸___等。 3. 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大致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
(1)滤纸破损 (2)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 重新过滤,直到澄清 为止。 2.江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
不能,因为过滤不能去除可 溶的杂质及微生物
问:过滤后的水比较澄清但有颜色、有臭 味。如何去掉颜色除去臭味呢?
3、吸附
活性炭 具有吸 附作用。
(吸附剂:活性炭)
活性炭不仅 可以滤去液 体中的不溶 性物质,还 可以吸附掉 一些溶解的 杂质,如:颜 色,异味。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 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关于水的资料简短

关于水的资料简短

关于水的资料简短关于水的资料简短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其分布广泛,是所有生命的基本构成部分。

下面是一些与水相关的资料。

1. 水的成分和性质水的分子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水具有可溶性和表面张力,具有高的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

同时,水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水的形态转化水在常温下可以处于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水的液态在摄氏0℃以下会变成固态,即冰,而在100℃以上会变成气态,即水蒸气。

这种形态转化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且受到纯度等因素的影响。

3. 水的应用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还被广泛用于农业、工业和家庭生活中。

在工业方面,水被用于发电、制造化学品和生产食品等。

在家庭生活中,水用于饮用、清洁、洗涤、烹饪等。

在农业方面,水被用于灌溉和养殖等。

4. 世界水资源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然而全球的水资源不均衡。

约71%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但只有2.5%的水是甜水,而其中的大部分又被冰川和雪覆盖着,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易于利用的。

全球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5. 水污染和治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得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问题。

所以,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任务。

建立和加强水资源治理的制度体系,防治水污染和海洋污染,保障城市和农村的用水安全等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

如何保护水资源和治理水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自然界的水知识概述

自然界的水知识概述

自然界的水知识概述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3)水有硬水、软水之分。

①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②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产生泡沫较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③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苦恼。

④用蒸馏或煮沸的方法能够使硬水软化。

3.爱护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爱护水资源要紧从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从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考虑)。

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物质组成:混合物、纯洁物。

(2)物质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或离子)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分子的质量、体积专门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原子
不能够再分。

(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能够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够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1.水的组成与性质:-水的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密度为1g/cm³。

-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状态。

2.水的循环与地球上的水资源:-水的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水在地球上以各种形式存在,其中97%存在于海洋中,只有3%为淡水资源。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川。

3.水的净化与利用:-饮用水的净化包括除杂和消毒两个步骤。

-除杂方法包括自然沉淀、过滤和加药净化等。

-消毒方法包括加氯、加臭氧和紫外线照射等。

-工业上利用水进行冷却、洗涤、溶解、合成等。

4.酸碱与中和反应:-酸是指能溶解在水中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是指能溶解在水中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相互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5.水的酸碱性:-纯水中,H2O分解为H+和OH-,即[H2O]=[H+]=[OH-]。

-酸性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H+]>[OH-]。

-碱性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OH-]>[H+]。

-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有所不同。

6.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通过颜色的改变来判断的物质。

-通常使用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红色石蕊等。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不同的颜色。

7.水的pH值和酸碱中和:- 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指标,pH = -log[H+]。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中性溶液的pH 值为7-酸和碱进行中和反应时,会生成盐和水。

-中和反应是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的。

以上是关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归纳,对于理解水的组成与性质、水的循环与地球上的水资源、水的净化与利用、酸碱与中和反应、水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水的pH值和酸碱中和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学生版)知识讲解

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学生版)知识讲解

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一、同步知识梳理水在哪里课程引入: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

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厂状态: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成分:淡水、咸水一、水的分类对生命的作用:生物体内水、体外水存在的空间不同: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生物水。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 水有三种状态,液体变气体汽化(吸热),气体变液体液化(放热)固体变液体熔化(吸热),液体变固体凝固(放热)固态变气态升华(吸热),气态变固态凝华(放热)4、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呢?三、水的重要性: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B. 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C. 蒸腾调温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举例:气根、叶刺、骆驼)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 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 以上是水分5.所有的生物都在连续的失去水、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不断补充失去的水那么他们途径是怎样的呢?动物:呼吸、排汗、排尿、排便动物:喝水、摄食植物:表面蒸发、蒸腾植物:利用根吸收水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四、水的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1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 水汽输送c降水d 地表径流e下渗(地下径流)2、水循环原因:「内因:水的三态变化Y]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J ----------------------- -------------------------3、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水的组成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水的组成

讨论:
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 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上述这个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 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结论:在水的分解反应中,有新物质氢 气和氧气生成,但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 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四、物质的分类
单质:氧气、氮气、氢气 (同种元素) 化合物:水、过氧化氢、 纯净物: 氧化铝、高锰酸钾 (同种物质) (不同种元素) 物质 混合物:空气、海水 (不同种物质)
谜语打一化学物质
双手抓不起, 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华南师大
谢晓芬பைடு நூலகம்
一、水在自然界的分布
1、地球分布:占地球表面积的3/4。 2、其它分布:地层、大气中以及动植物的体内均含 有大量的水。 成年人 65%--70% 鱼体内 70%—80% 水母、藻 类 90%以上 蔬菜 90%以上
二.水的物理性质
三.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
1、电解水实验
水 电 解 现 象
接正极:生成气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O2 ) 接负极:生成气泡(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
O2的体积 : H2的体积 = 1 : 2
现象口诀:正氧负氢直流电,气体体积1:2。 水 H2O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 O2
(氧化物)
两种元素,其中 一种是氧元素的 化合物
课堂练习
1.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如图3—1—5,通电后,电极 气泡 上出现_______,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生成的 氧 复燃 是_____气,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与电 氢 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生成的是_________气,它能够 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氧 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元素和 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氢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课题1 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节水标志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课题2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净化方法原理作用静置沉淀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有时又叫沉降或沉淀,用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不溶于水的杂质。

吸附沉淀加明矾等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大的杂志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吸附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吸附在表面除色素和异味蒸馏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除去溶于水的杂质的方法,相对净化程度较高4、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澄清,但仍然不是纯水,还溶有可溶性杂质。

《水的组成》PPT课件

《水的组成》PPT课件
分布
水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包括海 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 等。同时,水也是生物体内的重 要组成部分。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
无色
纯净的水是无色的,但在自然界 中,由于溶解了其他物质或受到 光线的影响,水可能呈现出不同
的颜色。
无味
纯净的水没有味道,但人的味觉可 能会受到水中溶解物质的影响。
透明
排放污染物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 大量污染物,对水环境造 成污染,影响水循环过程 。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节约用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 费,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防治水污染
加强污染源控制,减少污染物 排放,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 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06
感谢观看
THANKS
3. 开始电解
向电解装置中加入适量水,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4. 收集气体
分别收集阴极和阳极产生的气体,并验证其性质 。
5. 结束实验
断开电源,拆卸实验装置,清理实验现场。
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
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气 泡产生、气体收集量等。
数据处理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阴极和阳极 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并与理论值进行 比较。
毛细现象
当液态水与细管内壁接触 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水会沿着细管上升或下 降,形成毛细现象。
润湿现象
液态水能够润湿某些固体 表面,这是由水分子与固 体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决定的。
气态水:水蒸气的特点与应用
水蒸气的特点
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具有无色、无味、透明的特点,且易于 扩散和升腾。

《水的组成》 知识清单

《水的组成》 知识清单

《水的组成》知识清单一、水的基本信息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

它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的化学式为 H₂O,这意味着它由两个氢原子(H)和一个氧原子(O)组成。

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8015。

水的密度在 4℃时最大,为1 克/立方厘米。

二、水的分子结构从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呈现出“V”型。

氧原子位于“V”的顶点,两个氢原子位于“V”的两个端点。

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

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这导致氧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更强,使得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略带正电,氧原子略带负电。

这种电荷分布不均使得水分子具有极性。

三、水的物理性质1、熔点和沸点水的熔点为 0℃,沸点为 100℃。

在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达到 0℃时,水会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冰);当温度达到 100℃时,水会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水蒸气)。

2、比热容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约为 42×10³焦耳/(千克·摄氏度)。

这意味着水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时,自身温度的变化相对较小。

正因如此,水在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体内温度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这使得水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运输作用。

四、水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水相对稳定,不易分解。

但在特定条件下,如通电,水可以分解为氢气(H₂)和氧气(O₂)。

2、与活泼金属的反应水可以与一些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例如,钠(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氢气。

3、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水可以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

例如,二氧化碳(CO₂)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₂CO₃)。

五、水的电解实验电解水实验是证明水组成的重要实验。

实验装置:通常包括电源、电解槽、电极(一般为铂电极或惰性电极)和导线。

实验现象:在通电后,两个电极上会产生气泡。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图文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图文

01
02
03
04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透 明的液体
水的密度在4摄氏度时达到最 大值,为1克/立方厘米
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潜热, 能吸收大量热量而不显著升温
水具有表面张力,能使水面形 成一层弹性薄膜
水的化学性质
01
水是良好的溶剂,能溶 解多种物质
02
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发生 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和 氧气
改变地表径流
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等改变 了地表径流的自然状态,影响 河流的水文特征。
过度开采地下水
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 水位下降,影响地下水的补给
和排泄。
03
水的分布与储量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
01
02
03
海洋水
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是地球上最主 要的水体,但含盐量较高 ,不适合人类直接饮用。
地表径流
降水到达地面后,部分水沿地表流动,形 成河流、溪流等。
降水
云中的小水滴或冰晶增长到一定程度,由 于重力作用降落至地面,形成雨、雪、雹 等降水形式。
水循环的意义
01
02
03
04
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水循环使得水资源在地球上得 以持续利用,维持生物圈的稳
定。
调节气候
水循环过程中的蒸发、凝结等 环节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影
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 等硬度离子,达到软化水的目的。
污水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
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大颗 粒悬浮物和砂砾。
生物处理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工艺。
化学处理
利用化学药剂氧化、中和、沉淀等反应去除 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课件

⑤冰水共存物
⑥高锰酸钾(KMnO4)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④
;属于纯净物的
是 ②③⑤⑥
;属于单质的是 ③ ;属于化
合物的是 ②⑤⑥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⑤ 。
当堂训练
判断正误 1.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 错误 2.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混合物。 错误 3.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 正确
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
(KMnO4)、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等。
氧化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
磷(P2O5)、四氧化三铁(Fe3O4)等。
探究新知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当堂训练
请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用序号表示):
①空气 ②二氧化硫 ③ 氧气 ④海水
探究新知
一、氢气的性质
2.化学性质: 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物只有水,
是最清洁燃料)。
氢氢气气 + H2
氧氧气气 点燃 O2
水 H2O
探究新知
3.氢气的验纯方法。 1收, 2堵 ,3点, 4听。
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已纯。 听到
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
爆炸极限:4%~74.2%。 任何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 。
课堂总结
二、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符号是H2O。 三、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单质 物质 混合物 化合物——氧化物
探究新知
(3)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的方法是燃_着__的__木__条__接__近__气__体__,__用__若____ _气__体__能__燃__烧__火__焰__且__呈__淡__蓝__色__,__说__明__是__氢__气_______。 (4)检验B试管内的气体的方法是_用__燃__着__的__木__条__接__近__气__体__,__若_ __木__条__燃__烧__更__旺__,__说_明__是__氧__气________________。 (5)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水__是__由__氢__元__素__和__ __氧__元__素__组__成__的_____。

4-自然界的水(化学知识点总结)

4-自然界的水(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一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

二、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为氢气,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文字表达式:水 = 氢气 + 氧气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项】1、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2、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3、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4、若负级与正极气体体积比大于2/1的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部分氧气与电极反应,消耗氧气5、从微观角度解释水通电分解的反应:水由水分子构成,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氢分子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氧分子构成氧气 .人们认识水的组成是:是从氢气的燃烧开始的三、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用作燃料)。

燃烧方程式:2H2+ O22H2O(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注意: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3、氢能源 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成本太高,储存和运输困难四、物质的分类注意:1、 分子、原子、离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物理性质。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课件7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课件7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
沸点是100℃, 4℃时密度最大,为1克/ml。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 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
氢气
1)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最小。 2)化学性质: H2有可燃性 (可以做燃料)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
物。
元素种
类不同
物 纯净物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
混合物
其他
1.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 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 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
电解水实验:
1、主要装置:水电解器和直流电源
2、实验现象:
①通电后两电极上都产生气体,且正极上
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 约为1:2, ②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3、结论: 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即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
成的
4、文字表达式:
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直流 电,由图可知 A端为 正 极。
(2)当A端相连按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 是 氧气 ,可用 带火星小木条 来检 验。
(3)如果与B端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
8mL,则与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气体的体积
为 4ml

2.请指出下面的物质哪些是纯净物 哪些是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1)空气 (2)氧气(3)自来水 (4)氮气(5)稀有气体(6)海水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4 图文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4  图文

水是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 组成的。
水的化学式是 H2O
二、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⑵、密度最小的气体; ⑶、难溶于水。
2、氢气的化学性质
⑴ 可燃性:
生成了什么 物质?
燃烧现象: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有水 珠生成。且放出大量的热。 氢气+氧气 点燃水
②、不纯的氢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③、氢气验纯的方法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 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 物。如:水(H2O)、 二氧化碳(CO2)高锰 酸钾(KMnO4)、双氧 水(H2O2)
混合物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 中一种是氧元素。
例如:二氧化碳(CO2)、水(H2O)、 四氧化三铁(Fe3O4)等。
混合物
三、电解水试验
科学家是根据 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这一规律来探究物质的组成元素。
电解水试验
现象:
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2、V V : 正,气体
负,气体
=1:2
电解水试验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 的试管内的气2
O2
的试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VH2:VO2=2 : 1
我们一路怀揣着爱,脚踏着万物 ,一声 绝唱, 飘然落 尘!也 许,你 我曾是 几百年 前的一 株草, 一朵花 ,一粒 尘,经 过几世 轮回的 转换变 成了今 生的亲 人,朋 友,爱 人…… 也许, 我们只 是来兑 现前世 的一场 盟约。 也许, 在百年 之后, 你我又 都化为 世间的 生灵, 守候在 天地之 间,彼 此相望 ,相顾 无言。 然而, 你我却 心灵相 犀,甘 为绿叶 ,守护 着这世 间一朵 花开的 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自来水澄清透明,但不属于纯净物 B.水覆盖了地球大约3/4的表面,因此不存在水危机 C.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D.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会造成淡水资源的紧张
2、下列有关水的电解实验的叙述中,不科学的是( C ) A.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相同条件下,水电解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的气体,可以燃烧;与正极连接的产生较少的气体,可 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的体积比大约为2:1。
两极气体的检验 负极:将带火星的木条移至玻璃尖嘴口处,气体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移至玻璃尖嘴口处,木条燃烧的 更旺,证明是氧气。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
负氢正氧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吗?
①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 ②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 ③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 ④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
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怎样转化 的?请用图示来说明,并描述自然界中的 这种转化。
第三节 自然界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水
水球
覆盖了地球大约3/4的表面
1 . 你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吗?它有哪些性质?
①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凝固点为0℃。 ③能够溶解很多物质。 ④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4℃时的水密度最大为1.0g/cm3,

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②C管中的现象是 液面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是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使AB两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 带火星的木条

1:2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D.在电解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3、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
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
(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
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
液面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
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
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
观察与思考:[实验1]
水的电解.wmv
1、思考玻璃管中产生的是什么 气体
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平放 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 管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 实验现象
3、打开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 管的活塞,在玻璃管尖嘴 处点燃,观察现象
注意:电解所用电源是 直流电
现象:两极都产生气泡,与负极连接的产生较多
2:1
(2)文字表达式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通电 H2 + O2
1.为什么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 防止生成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2.电解水时为什么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 液?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电解水实验中,反应开始时VH2:VO2>2 :1的原因: ①氢气比氧气更难溶 ②氧化电极消耗部分氧气
放出大量的热,在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2)文字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H2 + O2 点燃 H2O
(3)结论 以上实验均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氢气的知识
氢气的趣味性实验.wmv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无色无味,氢气难溶于水
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将是未来世纪最主要能源
1.你对水的组成有什么认识? 2.水的煮沸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3.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其他能源,你是怎样想的?
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列举有关的 事实或通过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
自来水是混合物。 自来水中杀菌消毒剂,也含有可溶性杂质。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极为有限的,我们要合理用 水,才能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因此 我们需要认识和研究水的组成和性质。
我们知道水既普通又宝贵。那么,水究竟是由什么 组成的?
点燃不纯的氢气易 爆炸 ,
氢气和氧气混和气体爆燃实验.wmv
因此,点燃前应当要 验纯 。
检验氢气的纯度.wmv
如何检验氢气?
用小试管收集氢气,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管 口移进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
,则表示氢气已纯.
2、氢气的可燃性 (1)现象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