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篇章结构
诗歌鉴赏题型答题模板及常用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题型答题模板及常用诗歌表现手法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及答题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 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 是为抒情作铺垫。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岳阳楼景观的名句, 写出了磅礴的气势,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壮阔的境界,为人 们称道。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浩浩湖水触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景
欲欲济济无无舟舟楫楫,,端端居居耻耻圣圣明明。。 坐坐观观垂垂钓钓者者,,徒徒有有羡羡鱼鱼情情。。
情
后四句表露想
注:“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 入仕,希望张 人接引赏识。“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 丞相引荐之意。
这里指张九龄。 “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
12.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 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 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专题
之篇章结构(结构技巧)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有关结构的典型术语。 2.掌握诗篇结构类问题的答题模式。
.
感遇十二首(其二)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1]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2]
【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 2.欲抑先扬法。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试题透视〗本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 妙变化,耐人寻味。问题是“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就必须弄清楚从什么 转达什么上来。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词语,第一句中的“不曾愁”,第四句中 的“悔”。找准了这两个感情基调,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愁用舟载,这是否合乎逻辑?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 的赏析。
〖试题透视〗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 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 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 人非”。下片从远处谈起。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想借游览 以排遣凄楚的心情,有泛舟双溪的想法。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 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已经又预料到愁重 舟轻,不能承载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参考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 “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女主人公触景生 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自身的孤独寂寞、 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 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寓情于景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 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 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 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 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构思立意教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构思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有关结构的典型术语。
2.掌握诗篇结构类问题的答题模式。
二、诗歌的篇章结构1、景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结构特点:重章叠句、伏笔照应、比兴、统领全诗、层层铺垫、承上启下、抑扬等。
3、体现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
(一)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以写景结束诗句,从而抒发感情。
以景结情,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举例讲解:横塘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诗人在末句并未直抒离情别绪,只是把眼前开阔的横塘缩小到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的细雨、垂柳、画船上,颇具神韵。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问题:请结合全诗分析“千里暮云平”一句的作用。
①以辽阔、远大之景作结,使整个画面气势雄伟;②侧面表现将军威武矫健的形象;③呼应开头,彼此对照,烘托气氛,衬托心情。
(二)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
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举例讲解: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三)伏笔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
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照应一般有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之篇章结构之铺垫、照应、总领、线索+学案
【学习目标】篇章结构之铺垫、照应、总领、线索【学习重点】诗歌的篇章结构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承上启下、线索、抑扬。
3、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
4、划分层次【典型例题】(一 )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1、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惊残:惊醒。
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2、2023辽宁卷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3 (2022全国卷1卷) 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09山东)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二)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 渔家傲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1)简要分“时时自有春风扫”中“扫”字使用的妙处。
(3分)2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章谦亨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之篇章结构(课件38张)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问:诗中哪些词语与“只等闲”照应 ??
答:“腾细浪”、“走泥丸”、“更喜”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诗中哪些词语与诗题照应 ?
答:“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 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评析】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一种情感,虽然所 写的意象不同,但通过相同的结构形式去写,让人读起来有音 乐美,让人感觉到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情感更加有韵味。
整体概括:《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魅力,就是这样:一连几 章句式和意思基本相同,只有个别词的调整,产生了一唱三叹 的抒情效果,不断重复的韵律加强了抒情效果。让每个读者听 众感觉好似一次次重章叠句的咏叹,一字字刻骨铭心的记忆, 连这河水都已会低吟浅唱。
(2010年福建卷)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什 么?
答:“踏”。“一径沿崖踏苍壁”,意为沿着山崖上的 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写出隐者住处的幽僻。
铺垫与伏笔
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铺陈 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手法 。其作用是突出强调。
篇章结构——精选推荐
篇章结构古诗词鉴赏表现⼿法之篇章结构(⼀)考点解读:古诗词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感情的重要⼿段。
赏析其结构形式要整体分析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这样写的意图和对诗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
设题⾓度:1、这⾸词(诗)开篇(结尾)有何特⾊?2、说说这⾸诗的构思脉络.3、这⾸诗可分为⼏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这⾸诗是以什么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5、这⾸诗的写景顺序有何不同?6、XX句与XX句在结构上有着怎样的联系?7、XX句在全词中的作⽤?结构技巧:1.先景后情、以景结情2.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对⽐、层层深⼊、抑扬3.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见⼤。
技法分解:⼀、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按照景与情的先后顺序:先景后情以景结情1、先景后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
村⾏宋王禹偁马穿⼭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语⽴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荞麦花开⽩雪⾹。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诗中⾸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诗⼈的思乡之情。
2、以景结情《从军⾏》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秋⽉照长城。
诗⼈轻轻宕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个⽉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照,景象壮阔⽽悲凉,更加深了诗⼈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限的想像空间。
《⼭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念将归。
况属⾼风晚,⼭⼭黄叶飞。
最后两句写⼭上望见实景,映衬⼀⼆句之情,以景寓情,⽤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的悲苦。
这种以景结情的⼿法余味⽆穷,耐⼈寻味。
⼆、古诗词的结构特点前句(联)后句(联)的关系:重章叠句、铺垫、照应、层层深⼊、对⽐、抑扬1、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种表现⼿法。
《丑奴⼉·书博⼭道中壁》⾟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2019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1)
2、结构特点(起-承-转-合)
重章叠句、伏笔铺垫、比兴、统领全诗、
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
3、如何体现主旨: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
景(物)情(主旨)的关系
1、先景后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
上抒怀。
村行
宋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景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情
1、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
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2、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 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题柳亭送别图 明 徐渭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诗歌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 而后释法情感,破势而出。
诗歌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诗人摄取“妃子笑”入 诗,而要揭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
诗句在诗歌中的作用
一、首句或首联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下文; 2、点名时令、地点交代心情 ; 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铺垫; 4、奠定情感基调 ;
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 ;
6、渲染某种气氛,营造某种意境,借景抒情,烘托任务情绪 形象(写景诗句); 7、如首句设问,则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4、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
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
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篇章结构_2
景 情
后四句表露想 入仕,希望张 丞相引荐之意。
9.以小见大
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 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 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 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 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 小见大。
1.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1)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名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
(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一个“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 全文的感情基调(术语),与下文构成 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 因何而愁(内容)。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 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 愁”。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 上形成鲜明对比。
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 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 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 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 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 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 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 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篇章结构题型整理语文
篇章结构题型整理语文
篇章结构是语文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以下是相关知识点的整理:
•诗歌鉴赏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文艺表现方法和篇章结构:赋、比、兴;铺陈描写、用典、象征联想、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抑扬变化、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在解答篇章结构题型时,需要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和布局谋篇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常见的篇章结构有以下几种:
•总分结构:先总述后分述,或先分述后总述,也有总分总结构。
•并列结构: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关系。
•递进结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作者的认识发展顺序来写,层层递进。
•对照结构:把两种事物或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显示事物的本质和不同。
这些篇章结构可以帮助作者组织文章,使文章更加清晰、连贯、有条理。
同时,这些结构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诗歌鉴赏——结构赏析
诗歌鉴赏——结构赏析古诗词结构赏析一、时间空间结构溪上遇雨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晴。
注:这首诗是纯粹写雨的,它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了奇特的情趣。
问题:1、诗中描写的雨有什么特点?答:“坐看黑云衔猛雨”形容雨来势凶猛,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喷洒山前此独晴”既写出了雨的迅即而至,还写出了雨的猛烈,如瓢泼喷洒一般,还写出了雨脚的飘忽不定,不远处急雨下得如浇如注,此山却晴朗明丽,真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
三四句表明了雨的瞬息万变和难以预料,所以总得说来这首诗写出了夏雨的来去迅疾,势头凶猛,雨脚飘忽的特点。
2、这首诗在描写的过程中,有哪些空间变化?答:这首诗既写了溪上的雨况,又写了前山雨时的情景,这就不但表现了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而且形成了空间的对比,使得结构奇异独特。
二、前后文形成转折踏莎(suo)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候馆:旅舍。
熏,香草。
征,远行。
寸寸柔肠:指人很伤心。
粉泪,指女人的泪水。
平芜:平阔的草地。
问题:1、这首词的上下片在结构上有什么独到之处?答:这首词上片,是写行人在旅途中的离愁别绪,下片是写家中亲人对行人的苦苦思念,反衬自己的离别之苦。
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写家人思念他,也是为了表达离愁,这样的结构,避免了平淡,而使整首词看起来跌宕有致,委婉含蓄。
2、找出词中描写离愁的句子,做一下简要的分析?答:①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是说诗人越走越远,而离愁随着距离的延长而越来越重,就像那不断东流的河水一样,永不枯竭。
②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说因自己远行在外,所以留在家中的亲人因为思念自己而痛苦的柔肠寸断,泪流满面。
③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人已经走的太远了望不见了,能望到的只是一片长满青草的平原,即使是望到了草地的尽头,还有春山挡住了实现,而行人已在春山之外,根本望不到了,衬托出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课件
学习交流PPT
12
2、层层铺垫
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 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 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
学习交流PPT
13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 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对比等。
学习交流PPT
4
一、景情顺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先景后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 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文
交代因何而愁。
学习交流PPT
9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 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2、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
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
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句子;写景抒情或
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末尾卒章显志的
抒情议论句。
学习交流PPT
3
诗歌的结构技巧
1、景(事、物)与情(主旨)的关系(顺序): ①先景后情(大多如此)②先情后景③以景 结情。 2、结构特点:
古代诗歌鉴赏篇章结构概述
祝你 成功!
引起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1分)(作用)。
5.
感遇十二首(其二)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1]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2]
【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1)诗篇在开头以
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情
感,并且卒章显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的寓意是什么?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 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 析。
答案: (1)承上启下的作用。(术语)(2分) 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 上阕白天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 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 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了铺垫。(分析)(2分)
忍唱《阳关》句!
6.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
鸣处,回首斜阳暮。
7. 注: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 如通判)(1)何遽(jù):为什么那么快。 (2)《阳关》句:别离之曲。
8. (1)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 有何妙处?
答: 以景结情,寓情于景(2分)(术语),
营造了一个凄苦惆怅的意境(1分)(分析),
■
■
春 夏
清氛源远
韵致流长
天 地
秋
之
冬
间
, 走 过 四
诗
, 人 生 百
季
味
都
皆是Biblioteka 成诗文古代诗歌鉴赏 篇章结构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有关结构 的典型术语。
2.掌握诗篇结构类问 题的答题模式。
古代诗歌鉴赏篇章结构
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动静结合点出居庸关的 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出征士卒的怀 土恋乡)作了铺垫(术语).“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 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主旨).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 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 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①江水辽阔,天幕低垂,江天相接、白茫茫一片大 雪,无法辨认酒店的所在。 ②这一句营造了寒冷的 氛围,诗人欲借酒消愁酒家却无觅处,衬托了作者 的凄冷无助与孤独寂寞。③在这样的环境与处境下 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人,用“雪”和“酒”引出下 阕对故人的思念与赞识。
(2011天津卷)骤雨
课前积累:
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 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失信就是失败。
——孔子
——左拉
下列各句中,成内部认购以及预售 房私下转让,但是,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暗 中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止的。
3、
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 《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 首斜阳暮。 注: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如通判) (1)何遽(jù):为什么那么快。 (2)《阳关》句:别离之曲。 (1)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有何妙处?
■
古代诗歌鉴赏
篇章结构
教学目标: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5、铺垫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 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wǎ得n 行人住?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1)诗诗的的前前两两句句,,有有版版本作本“作将“军将此去军必此 去封 欢必侯 哪, 一封士种侯卒?,何请士心简肯 要卒逗 说何留 明心” 理肯, 由与 。逗本留诗”相,比你与更本喜 诗(相2比)“你马更后喜桃欢花马哪前一雪种”?一句请在简艺要术说表明现 理上由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 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分析概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仰慕和思念 之情。(点明情感)
课堂演练1
(08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 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 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
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
按景情 的顺序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 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1、先景后情
高中语文-诗歌篇章结构
• 2.欲抑先扬
• 三、抑扬
• 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 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 抑:消极的、低沉的情感 讽刺
• 扬:积极的、高亢的情感 赞美
• 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先抑后扬)
•
2.欲抑先扬法. (先扬后抑)
1.欲扬先抑法;
• 闺怨 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山中 王勃 •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长江滚滚我悲叹久留异地,远隔万里内心盼望把家归。 况且正赶上秋风晚间吹起,山山岭岭都只见黄叶纷飞。
•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表达技巧的分类来自1.表达方式表 达
2.修辞手法
技
3.狭义的表现手法
巧
4.结构技巧(篇章结构)
诗歌的篇章结构
1、景(事、物)和情(主旨)的关系: 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结构特点: 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关系。 3、如何体现主旨: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 一、以景结情
•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 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 犹未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7.铺垫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前四句是写 洞庭湖、岳 阳楼景观的 名句,写出 了磅礴的气 势,壮阔的 境界,为人 们称道。
简析: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浩浩湖水 触发出来的。或者说,诗人写洞庭湖水正是 为了引出“欲济无舟楫”,从而委婉的表 白自己的心事,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
篇章结构
诗歌的篇章结构
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
3、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
一、景情关系
1、先景后情
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
村行 宋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景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情
对比
8.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 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 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 “ 长 风破 浪 会有 时 ,直 挂 云帆 济沧 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 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 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 情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答案: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 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 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 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 无限的想像空间。
7、抑扬
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 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 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 2.欲抑先扬法。
练11.抑扬
简析: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 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 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 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先扬后抑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 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 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 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三、古诗词主旨表现
卒章显志
如何体现 主旨
以小见大
注:诗题“轻肥”,取自《论语· 雍也》中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 的“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轻
肥
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 比,得出应有的结论。
结 束
6、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 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 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练9.照应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照应:
解说; 楚江笼罩在微雨里, 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 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 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恨, 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以少总多
10.对
过华清宫
李约
比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 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如: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通过今昔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 生,宫殿荒凉),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 溢九酝, 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 衢州人食人!罍 :[léi] :1.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 反的社会现象(内臣行乐图与江南正在发生 “人食人”的惨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 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 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练10 .照应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 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简 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 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 “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 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 人接引赏识。“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 这里指张九龄。 “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
景 情
后四句表露想 入仕,希望张 丞相引荐之意。
练12.欲抑先扬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简析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 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 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 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 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这究竟是什么 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 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2、先情后景
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 见山。
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 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 正春风。”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 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 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 言尽而意犹未尽。
练2.指出下面诗歌景情关系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在狱咏蝉
骆宾王
卒章显志, 直抒胸臆, 明确表达希 望得到援救、 昭雪冤狱的 愿望,点明 主旨。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物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志
注: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 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
9.以小见大
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 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 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 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 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 小见大。
尾联陡转,以 “惆怅”引出 思乡归隐之意。
练1.指出这首诗景情
山 居 秋 暝暝 维 维 山 居 秋 王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确: 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 一诗,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 后破势而出。
练6 .铺垫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 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 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简析:
பைடு நூலகம்山 行
杜牧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 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 是为抒情作铺垫。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山更替,朝代兴衰,人事沧桑 该让诗人生发多少感慨喟叹!可诗人 的笔下只是一只轻盈的燕子,一只四 百年前高门士族王谢家的燕子(当然 是极度的艺术夸张!),现在却飞进 了寻常百姓家中。一只小小的“燕子” 成了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诗人感慨 人事沧桑兴亡盛衰的情感媒介,令人 浮想联翩,余味无穷。难怪白居易对 此诗是“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 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5.
铺
垫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 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练5.指出哪是铺垫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wǎn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4.
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 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 手法。
练4.重章叠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 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简析效果: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
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 “哀愁”。
练3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 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 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这种以景结 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二、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
前句(联) 后句(联) 的关系
重章叠句 铺垫 抑扬 照应
出关① (2007山东卷)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练8
问题: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
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 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 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 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 的情感内容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