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一1百家争鸣(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家 墨子 战 兼爱(仁)、非攻;尚力;节俭 老子 春 道;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辩证法 道家 庄子 战 齐物(无差别);逍遥,超脱;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 以法治国,君主中央集权;改革观
问题四: 如何理解各家的思想内涵
派别
道家
内涵
反映了面对春秋奴隶制度崩溃、战乱不 断的局面,人们消极、没落的情绪 反映了随着奴隶制的瓦解,没落的奴隶 春 秋 主贵族望挽回奴隶制统治的愿望
儒家
战 国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主张调和阶级 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的观点
派别
主张内涵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要求 墨家 分享利益、希望社会安定。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结束诸侯割 法家 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 主张,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问题五:如何评价“百家争鸣”?
①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②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③奠定 了中国思想文化基础; ④诸子“百家”的 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 “仁”、“仁政” ——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
1、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他的这种思想 ①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②与当今的“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③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④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实质上是维护君 主统治的工具,本质上仍是一种“人治”,因而 不能说法是至高无上的,排除④,选C项。
6、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 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 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 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 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 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C.甲—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儒
问题二:为何会出现“百家争鸣”?
问题三:如何“争鸣”(自然、社会、人生 ) “道”:超越时空的绝对存在,永远 我无为,而民自化; 学派 人物 时 主要思想 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永远依照自然 我好静,而民自正; 孔子 春 仁、礼,以德治民(内贤外王),有教无类 的法则在那里循环运转。统领支配天 我无事,而民自富; 孟子 儒家 仁政、民本;性善说; 战 、地、人的总规律和总法则。 我无欲,而民自朴。 仁义王道、舟水,性恶、礼乐,制天命用之 荀子
4、右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 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是核心,是“术”和“势” 的落脚点 B.“势”是核心,是“法”和“术” 的出发点和归宿 C.“术”是核心,“法”和“势”为 “术”服务 D.“法、术、势”相辅相成,共 同维护君主的权利
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 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 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 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面对晚自习很多同学不遵守纪律,经常 吵闹影响他人学习的情况,你作为儒家/道家 /法家的思想家,你会提出什么主张?
儒家: 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 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
中国古代治国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 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 和行为;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注重环 保,构建和谐社会。
2、韩非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 不遗匹夫”。对以上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其“法治”思想体现了社会公正的原则 B.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君主利用“法”巩固专制 统治 C.他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其“法治”思想打击了权贵势力,维护了人民利益 3、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 《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 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 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第1课 战国时期的
课标要求: 1、了解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 的基本思想主张; 2、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意义。
来自百度文库
问题一:主要代表学派有哪些?
儒、道、墨、法四家的学說
小生产者 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根因)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 ——没落的奴隶主阶级 制崩溃。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文化: 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 革(奴—封)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等 法家的 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 孔子的 有教无类等教育 思想——契合当今的全民 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 兼爱、非攻 ——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热爱 和平、反对战争
古为今用
制天命而用之
什么思想与之相反?
三 峡
朱元璋曾经一边读《孟 子》,一边看到不称心处 就骂:“这老头要如生在 今日,岂能放过他!”根 据朱元璋的标准,认为应 该删去的,都一一给予注 明,结果共删去《孟子》 全书85处,剩下170余节, 编成《孟子节文》,于洪 武五年(1372)颁发各级 学校,作为钦定的教材。 这是为什么? 民贵君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