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红讲桂枝法

合集下载

刘力红教授查房实录(值得反复学习)

刘力红教授查房实录(值得反复学习)

刘力红教授查房实录(值得反复学习)刘观涛按:一门深入《伤寒论》,每日勤修“戒定慧”中医师承学堂: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下面,是我们每天为您奉上的“中医小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刘力红教授查房实录病例胸痹心痛(冠心病)【病情介绍】一般情况:李某,女,75岁,广州人,入院时间2006年11月27日。

病史概述:因“反复胸闷痛1年,加重9小时”入院。

患者1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痛,呈紧缩样,持续10~20分钟,无心悸气促,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其后胸闷痛反复发作,多次在门诊治疗,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拜阿司匹林等。

11月27日下午3时患者休息时再次出现胸闷痛,呈紧缩性,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不明显,遂至急诊,查心电图示:前侧壁心肌缺血。

为系统治疗入院,入院症见:神清,疲倦,头晕头痛,胸闷,右胁下隐痛,偶尔放射到右肩背区,无头晕头痛,无心悸气促,纳眠一般,小便不通畅,但无尿频尿急尿痛,大便干结,两日未行。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7年,糖尿病史20余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病史16年。

体格检查:T 36℃,P 76次/分,R 20次/分,BP195/90mmHg。

神志清,精神疲倦,颈静脉怒张,肺部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76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肋下二横指,肝区叩击痛(+)。

双下肢无浮肿。

舌淡暗苔少,脉弦。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痰瘀阻络证)诊疗经过:入院后查血分析示HGB:84.7g/L。

肾功能CREA:241mmol/L。

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硬化,符合高血压性心脏改变,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心包积液(极少量),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12月7号行冠脉造影术,显示冠脉分布均衡型的,左边的冠脉血流通畅,管腔没有明显的狭窄,左侧前降支的近端可以看到局限的斑块,近端80%的管状狭窄,中段及远端100%的狭窄,右冠脉完全闭塞,远端血管细小,由于狭窄程度较重,没有考虑支架治疗。

扶阳医学临证心法之桂枝法

扶阳医学临证心法之桂枝法

扶阳医学临证心法之桂枝法系列第一类型:基础类型法。

这个类型有二个法。

桂枝基本法类型之一桂枝尖贡术炙甘草楂肉生姜(淫羊霍)桂枝基本法类型之二桂枝尖苍术炙甘草楂肉生姜生陈皮桂枝综合法(祛邪综合法)桂枝贡术炙甘草山楂肉生姜(淫羊藿酌情用)茯神法半夏西砂仁石菖蒲桂枝法系列一、桂枝基本法类型之一桂枝尖,贡术,炙甘草,楂肉,生姜(淫羊霍)二、桂枝基本法类型之二桂枝尖,苍术,炙甘草,楂肉,生姜,生陈皮三、建中汤法桂枝尖生贡术炙甘草生楂肉生姜(淫羊霍)炒大麦芽(砂仁、白叩)四、桂苓术甘汤法桂枝茯苓(茯神硃茯神)术炙甘草生楂肉生姜(淫羊霍)五、祛外风镇内风之法桂枝,贡术,炙甘草,楂肉,生姜(淫羊霍)。

天麻。

六、祛痰洁重楼之法桂枝,茅术,炙甘草,楂肉,生姜(淫羊霍)。

茯神,法夏,石菖蒲。

七、祛肺寒助肺气之法桂枝,贡术,炙甘草,楂肉(小茴),生姜;法夏,砂仁,石菖蒲。

八、祛寒去湿化燥法桂枝、茅术、炙甘草、山楂肉、生姜。

茯苓、法半夏、石菖蒲、油厚朴。

九、洁胃肠之法桂枝、术、炙甘草、山楂肉、生姜。

茯苓、官桂、五灵脂、大麦芽(炒)。

十、桂枝综合法(祛邪综合法)桂枝、贡术、炙甘草、山楂肉、生姜(淫羊藿)。

法半夏、西砂仁、石菖蒲、茯神。

十一、疏肝醒脾法桂枝尖、术、炙甘草、小茴香、生姜(淫羊藿)。

公丁香、西砂仁。

十二、引血归经之法一桂枝、术、炙甘草、小茴香、淫羊藿、生姜(炮姜)。

生蒲黄、青皮、西砂仁、茯神。

十三、引血归经法之二桂枝、茅术、炙甘草、小茴香、淫羊藿、生姜。

炒杜仲、制续断(桑螵蛸)、炮姜(生蒲黄、炒陈艾)、茯神、西砂仁。

十四、去污化浊治带病法桂枝、茅术、炙甘草、小茴香、生姜(淫羊藿)。

桑螵蛸、乌贼骨;白檀香;西砂仁、益智仁;青皮、茯神、炒杜仲。

十五、治湿疹皮疹之法桂枝、茅术、甘草、小茴香、生姜。

茯神、香白芷;蛇床子、花椒、地肤子;陈艾、苍耳子。

十六、去湿通经治痹法桂枝、茅术、炙甘草、小茴香、生姜、(淫羊藿)。

茯苓、威灵仙、羌活、松节、全葱。

卢门弟子刘力红谈桂枝法

卢门弟子刘力红谈桂枝法

卢门弟子刘力红谈桂枝法我们知道,师父经常提到的两法,一个四逆法之外,还有一个桂枝法,桂枝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我们谈到四逆法的时候,钦安祖师论述姜有宣导之力,以为前驱。

钦安祖师把四逆进行化解了。

在三书里面,我们只看到桂枝汤,完全没有桂枝法的概念,所以我认为,卢氏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提出了桂枝法,桂枝法是了不起的研发。

这也是跟师以后,我经常很感动的一个法。

我理解实际上这就是把钦安祖师所论的宣导、前驱的作用移出来了,另外成立了一个桂枝法,桂枝法所起的作用就是这个前驱的作用,就是这个宣导的作用,所以说起来是二法,实际上是一法,这个就更加令人赞叹。

那么卢门别立的这个桂枝法,她的作用在很大程度就是起这个宣导涤荡的作用,就是为迎阳归舍做前驱的准备,或者说就是为了四逆做准备。

《扶阳讲记》里面实际上也谈得比较清楚了。

但是可能我今天会更直接,因为跟师的过程,就是师父一点一滴在指导,这个时候该用什么,那个时候该用什么,所以这是一线贯穿的,不是一个方怎么怎么用。

很多人提出要开一个方要看一个病,我是很抱歉,也勉为其难,可能也有得罪大家的地方。

但是师父很慈悲,来者不拒。

我认为不是一个方的问题,因为在师父这里从来没有说一方治一病的。

然而这也是大家误解卢门,误解钦安的地方,一看方好象没什么差别,不过如此。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都觉得不过如此,那我就真的无地自容了。

为什么?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

师父和我虽然不是朝夕相处,但每一个病师父都手把手的来教,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还是糊涂的,都还不是十分明了,比如为什么要加这味药,为什么要减这味药?如果大家看看就明白了,我想这就不称为学问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讲理?因为惟有在理上先贯通,我们这条线才能走,才能串起来。

我们才能够理解桂枝、四逆,虽是二法,实际上是一法;坎离二卦,虽然是两卦,其实是一卦。

钦安祖师反复这样说,我想他的研究就是正邪的问题,这也是钦安学问里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

刘力红《思考中医》列举19病例

刘力红《思考中医》列举19病例

刘力红《思考中医》列举19病例医案:1、怀孕 7 个月的时候,因为劳累的关系,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

经过一周的西医治疗,没有得到改善,又因为患者过去有过流产的历史,用黄芪建中汤,第一剂药后,出血就减少了,三剂药下去,腹痛、流血皆止,而且胃口大开。

2、一位女性肺炎患者,患者年龄 60 岁,入院体温39.5℃,WBC 近两万,中性 98% ,右肺大片阴影,按照西医的看法,这是一例重症肺炎患者。

老年人患重症肺炎是很容易出危险的。

经过辨证,属于肺热所致,遂投清肺之剂。

不料服药之后,不久即泻,始则药后2 小时泻,后渐至药后十余分钟即泻。

所泻皆似药水,入院三天体温丝毫未降,其他症状亦无缓解。

按照院规,次日再不退烧,就必须上西药。

遂匆匆赶到师父处求教,师父听完介绍后,说这是太阴阳明标本同病,阳明热而太阴寒,阳明热需清,然清药太阴不受,故服之而泻利。

此病宜太阴阳明分途而治,方不至互相牵扯。

内服仍守前方以清阳明,外则以理中汤加砂仁,研末调酒加热外敷神厥以温太阴。

当晚近9时敷上,约过1小时,继服上药,服后竟未再泻。

次日晨查房,体温降至正常,一夜之间,他症亦顿减。

此病始终未用一粒西药,周余时间肺部炎症即全部吸收而出院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3、一例血气胸的病人,患者经过一周的西医保守治疗,病情不见缓解,仍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左肺压缩2/3。

在这种情况下,西医只有求诸手术治疗。

但,患者本人及家属并不愿放弃保守治疗的希望,于是转而求治于我的师父。

师父诊后,认为这是阳明病,属阳明不降所致,只要设法恢复阳明之降,血气胸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于是处了玉竹 120 克、陈皮 120克、白芷 120 克、大枣 120 克,共四味药。

服药以后出现大量腹泻,自觉症状迅速缓解,第四天,体温恢复正常,治疗一周血气全部吸收,左肺复原。

4、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

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

”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

肾主骨生髓。

经方学堂刘力红: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体会(五)

经方学堂刘力红: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体会(五)

经方学堂刘力红: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体会(五)我这些年一直在说,中医是一门崇尚礼的医学,而西医是崇尚刑的医学。

我们看它是不是尚刑的医学,把肿瘤割掉、放疗、化疗。

见过放疗化疗,你就会觉得鬼子进村了,三光政策。

因为形势没有办法避免,乱世用苛刑,所以实际上卢师一直是不排斥西医的,一直认为刑、礼是要并用的;从古到今,礼部和刑部都是并列,都是一品的大员,上朝的时候,礼部尚书在左,刑部尚书在右,不能说废刑而存礼,也更不能废礼而存刑。

所以卢师强调有手术指征的,可以去手术,可以去放疗,他不排斥这一点,因为乱世用苛刑,肿瘤在疯长的时候你要想去控制它,可以借助西医,但是中医始终是第一选择。

而我在师父那里看到的病人,凡是中医跟进和介入的,就是接受放化疗,副作用都几乎降到最低,甚至降到零;在化疗的过程中同样能够吃,能够喝,而不是那么辛苦、那么痛苦。

在我这里,因为跟师那么多年,确确实实也感受到这一点,很多这样的病人到我这里来,他的化疗的副反应可以降到非常非常低,甚至不明显。

之前来的时候不得了,确实就是太阴的症状都具备了,满、吐、利、痛、吃不下都出现了。

而中医一上,副作用很短时间就减轻,甚至有一些人没有,有也很容易过去,不像过去那样。

那么这个意义在哪里?我们从太阴就可以去品,它的意义太大。

克服了太阴证,一定能够在控制肿瘤复发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这个是值得研究的,所以为什么在师父那里的肿瘤病人,我们去看,10年的、20年的,很多,而从他对于这一类病的处理,你始终看到对于中土,对于太阴这一块是呵护有加的,为什么?我想道理也在这里。

然后我们再细细从提纲去品太阴这一篇,看太阴这一篇仲景是怎么治疗的,非常微妙,非常巧妙。

太阴这篇讲了两个法,哪两个法?就是桂枝法和四逆法,他没有讲“法”他讲“辈”,四逆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四逆法,然后是桂枝,桂枝是讲桂枝加芍药、桂枝加大黄,这是桂枝汤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彰显桂枝这一法。

所以我们去品太阴这篇,你就觉得他就是在讲这两个法。

刘力红讲四逆法、桂枝法

刘力红讲四逆法、桂枝法

刘力红讲四逆法、桂枝法刘力红讲四逆法——第二届扶阳论坛发言整理今天,我作为一个弟子、一个学生向师父汇报,向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各位同道汇报。

我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好弟子,没有能够按照师父的要求跟师,当然有客观上的原因,但是更多主观上的原因。

那么,我这样跟师得到的感受就非常有限,但是我今天会和盘托出,我有多少感受,我会说多少感受。

没有的大家也要谅解。

我跟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跟师父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一些感悟。

我最先接触到钦安的学问是在99 年,99年之前,虽然这本书早就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原来是小册子,可是我一直没有因缘读这个书。

直到99 年的时候,我在《思考中医》里面也提到过,在泸沽湖给海呐博士带的美国学生上课,我和海呐是好朋友,也是师兄弟。

在这个美丽的云川交界地,我们第一次相会。

上课之后,海呐博士就把他的一个老师介绍给我,我在书里面也曾经写到过的,叫曾荣修。

曾老虽然没有直接的渊源,但他的老师田八味实际上也是卢门的学生。

我听师父说田八味是经常光顾扶阳讲坛的,经常去受教,所以他实际上也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因缘。

见了曾老之后,我曾经两次把他请到广西,他很郑重地向我介绍了钦安的三书,尤其是《医理真传》、《医法圆通》,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这几本书。

从今天来说,当初只是看看而已,好象明白了,好象印证了自己过去的一些观点。

因为我也是那个时候开始讲授《思考中医》(后来才是整理)就已经谈到了阴阳的问题、阳为主导的问题,因此感受到三书好象是印证了自己的一个感悟。

另外我在《思考中医》里面也谈到,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阴阳辨证。

整个六经、整个《伤寒论》、整个仲景的思想就是阴阳。

只要把阴阳这个问题抓好了,《伤寒论》也就思过半矣。

阴阳的主导是阳气,主导是统一,而不是对立。

因此当初看钦安的书就好象碰到知己一样。

《思考中医》叫作《伤寒论导论》,但整个《伤寒论》我只讲了12 条,重点讲六经提纲,还有六经欲解时。

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医法圆通》里最强调的也是六经提纲。

刘力红按腹琐记资料

刘力红按腹琐记资料

刘力红:按腹琐记刘力红简介:刘力红,1958年生,广西首位中医博士,现任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善用中医传统经典方剂治疗疑难病症。

著有专著《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及学术论文30余篇。

其中《思考中医》在中医界掀起了一股“重视经典、学习经典”的热潮。

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看到此书后,盛赞:“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

按腹出自内经,是按蹻的具体运用,而把这个运用放在腹部,一是方便,自己可以操作;二是效果明显,易于引发信心,以利坚持。

任何健康的法门都非一朝而就,若不能持之以恒,再好的方法,也如泡影。

腹乃六腑之聚集地,其闭塞,其不通,我们很容易通过腹部的手法探知到,也就是适度力量的按压,若现疼痛,此处便是闭塞不通之处。

于此处保持力度,直至疼痛减轻或消失再移它处按压,渐至整个腹部。

透过此法可使六腑通畅,六腑通畅,五脏才能藏精,生命才具有活力!《素问·通评虚实论》:“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

”意为五脏的问题,由六腑闭塞所引起。

六腑贵在通畅,以通为用。

六腑通,五脏才能发挥藏的功能。

如《素问·五脏别论篇》:“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心与腹之间关系太密切了,所以心腹常相提并论,《本草经》中就有“心腹结气”、“心腹症瘕”等词汇,可见心中的纠结与不快往往表现在腹部的痛点硬结上,有人认为腹部是灵魂深居的地方,按腹就是按摩我们每一个受伤的心灵哦!虽然冬可按腹,仍需避免于藏时(亥子丑)按之。

经云:精者身之本。

故任何方法都要以避免伤精为前提,任何方法都以能护持精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又法无定法,万法归宗!如冬日伤寒用麻桂似违藏精,然伤寒若不汗解,阳气久久难归藏位,汗解寒去,阳自复藏,故虽曰麻桂,亦以藏精也!明此乃得乎!梅于荷:《素问·本病篇》谓: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

如能在过去几十年中守住恬淡者,圣人也。

刘力红给传统班的一次课(上)

刘力红给传统班的一次课(上)

刘力红给传统班的一次课(上)直播刘力红给传统班的一次课(上)——“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主讲:刘力红刘力红,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思考中医》作者。

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谈一些中医的基本思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尤其你们是传统班的同学,对中医的领悟应该与其他班有不同之处,也就是说在今后的造诣上应该有所区别才是。

那么,这个造诣的区别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大家的基本功,来自于大家的基础。

这个基础我指的是中医的基础,传统文化的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基础。

98级传统班我给他们上课很多,他们也是第一届的传统班,我比较了解。

从98级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跟其他的班确实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因为可以从一个问题来衡量广西中医学院,就是考研,中医学院历届的学生,考研率都比较低,那么98级传统班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都考上了,而且主要考上外院的研究生。

当然考研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但是也可以说明一点,就是这些人都有上进心,都想进一步的深造。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区别呢?这个区别我刚刚讲到了,它实际上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来源于对中医经典的重视程度,还有更重要地是做人的区别。

对98级传统班,我要求大家比较严格,比如对《伤寒论》,我要求一定要能够背诵,哪怕是上到硕士的阶段我都要求背诵原文。

为什么呢?因为熟悉是一切的基础,尤其《伤寒论》一定要熟。

而且你们这个阶段,你们这个时间,可以说是最宝贵、最黄金的时间。

也许你们现在还年轻,对今后有些可以预料,有些不能预料。

那我现在告诉你们可预料不可预料的是什么呢?就是今后再难拿这样单纯的时间来背一门经典,来背书,这是很困难的。

当你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你就知道有很多啰嗦的事情来干扰,使你没有办法能够沉潜下来,像现在在学校这样,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懒惰的人,我觉得除了工作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事,什么去玩一玩啊,什么去打牌啊,打麻将或者是娱乐,我几乎没有这样的福气。

[试题]访《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教授

[试题]访《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教授

访《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教授访《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教授文章来源: 2006-1-4 11:54:26访《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教授本报记者白晓芸最近,在中医圈里悄然流行起了一本叫作《思考中医》的书,该书洋洋三十余万字,高举着“尊重经典,学习经典”的旗帜,将其对当今中医现状的思考以及十多年来研习《伤寒论》及从师的体悟,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娓娓道来,将读者引领入了中医经典的瑰奇世界。

通读完这本书,记者带着急切的心情拨通了该书作者--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教授的电话。

记者:很多人读完您的《思考中医》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中医经典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进而对中医的学习树立了一种信心,这是否就是您写这部书的主旨呢?刘力红:学习中医在过去需要信心,在今天这个信心似乎更为重要,这与中医这门学问的特殊性以及中医目前的处境很有关联。

去年元月20号,我曾拜访了当今中医界的元老邓铁涛教授,与邓老进行了近四个小时的谈话,话题始终围绕着“如何令学人树立信心”这一现在中医教育界急待解决的问题,邓老甚至把“信心”作为中医入门的一个标志,学人不管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在中医行里是否已经入门,就看具不具备这个信心。

而如何引导学人,使他们对中医有一个牢固的信心,这应该是中医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任务,也是衡量中医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是所有从事中医和关心中医的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

我写这部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解决目前学人在学习中医时思想上的困惑,尤其是对要不要学习经典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对中医的信心。

因为信心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培植,而只要信心不泯灭,中医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

记者:如何培养这一信心呢?刘力红:我想树立信心无非两条途径,一是从理立信,一是从感立信。

从理立信,就是从理性入手,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医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有深入的了解,不知道中医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把她当西医来学,把她当现代科学来学,这叫牛头不对马嘴,信心也就无从建立。

经方学堂刘力红: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体会(一)

经方学堂刘力红: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体会(一)

经方学堂刘力红: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体会(一)? 提示:点击上方'悦读中医'↑免费订阅本刊主持人说经方学堂,致力于打造中医精品微课堂。

经方学堂愿与您一起品味中医旨趣,一起学习中医经典,有梦想,不孤单,经方学堂永远与您相伴。

既然讲路径,当然就有先后次第,先后次第就成为要中之要。

为什么我们球要打在左边,打到右边甚至又踢回来,这就是一个次第问题。

我们应该先走哪一步?六经就决定了我们这个次第,实际上这个次第我们反反复复在讲,为什么?因为它太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繁杂的万象中分辨出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当下该做什么。

为什么《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我不厌其烦地讲过很多次,我认为师父(编者按:指卢崇汉,即卢师)这些年的教诲实际上也就是在强调这句话,不断地强调这句话。

悟透了这句话你就真正明白了。

因为你知道先后之后你就“近道”了。

我一位修行的师父经常告诉我,一切要从够得着的地方开始,这句话我觉得跟卢师的教导是异曲同工。

就是你现在该干什么了,一个病人来了说了50个、60个甚至更多的症状,就把医生给搞懵了。

大家想想看我们是不是经常处在“懵”的状态中,我们再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过去当医生很沮丧,就是经常在“懵”的状态中,就是病人讲了很多之后我们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现在我们的路径清楚之后,知道先后之后,也就是说我们要先从够得着的地方开始。

我们知道了先后,知道了什么是够得着的地方那就不乱了,就会忙而不乱,繁而不乱。

大家想想看,我们能够不乱,就是已在治中了,为什么中医叫证治呢?治是什么?就是不乱的意思,医怕的就是乱,我们能够不乱,大家想想看这个医是什么滋味,那就叫做胸有成竹。

对于一个医生,虽然不是每一个病人你都能治好,但你能够做到心里有数,以这种滋味来做医生,跟我原来做医生完全是两回事了。

所以为什么说“师者人生之大宝”,没有师父这种提点我们不知道要悟到猴年马月。

那我们怎么知道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怎么去以六经为路径呢?我经常说我们施工的路径就是六经;那我们施工的原则是什么?就是仲景的十二字薪传,叫做“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后世辨证施治的源头,也是我们讲的证治工程的施工原则,我们把握了这十二字薪传,就能在纷繁万象中理出一个头绪,就能够做到不乱。

对扶阳学派若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对扶阳学派若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对扶阳学派若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卢崇汉老师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讲稿(主持人:)今天邀请刘力红博士主持会议,卢崇汉老师做特别演讲,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

刘力红: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卢师大家都很熟悉了,开幕式时,孙主任介绍了“扶阳学派”的渊源,下午呢,我们也会详细的来谈这个问题。

那么,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呢,它诞生在清末,郑钦安,从郑钦安就到了卢师祖父卢铸之这里,实际上卢师三岁的时候就在契延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卢师实际上是同时接受他祖辈的教导和熏陶,还有父辈,他大伯父的教导和熏陶。

那么,在他十九岁时就有了“小火神”的称号。

郑钦安卢氏这样一个法脉在民间又被誉为“火神派” 。

所以,实际上卢师在十九岁时就已经有了“小火神”的称号。

大家想想看,从十九岁的医龄到现在,对于“扶阳”这一脉,他做了相当大的贡献。

下午会专门谈到这个问题,现在为了节省时间,不多介绍卢师。

下午我会详细介绍卢师。

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恭请卢师给我们作报告。

卢崇汉:今天我还是用四川成都话讲,我稍微讲慢一点。

今天看到这么多同行来参加这个大会,心里面确实很高兴,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受日本中医学会的邀请在日本几个城市做了几场学术讲座。

那么,来的听众,绝大多数年龄和我差不多。

还有很多年龄比我大,这让我当时很吃惊。

二零一零年,我在日本做扶阳的演讲,七十岁以上的学者占百分之五十以上。

在日本虽然是医科大学教授,是博士,但只有一个称谓,就是医师,不像国内,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生。

日本中医学学会连续三次到成都找我,一开始我确实不愿意去,因为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我家是受害者,1941年日本轰炸成都,我们家遭到轰炸。

所以在日本的讲座开始,我把这个事情提出来了。

我就说,我跟你们交流,我是憋了一肚子气。

日本中医学学会的医学博士和教授为什么要来参加这次医学讲座?并且很多都是日本相当有名的教授,如伊藤连先生,小高素之先生,年龄都比我大,参加讲座的日本医师从不同地方赶来。

四逆、桂枝法

四逆、桂枝法

这一阵子我对唐容川发生兴趣,《唐容川医学全书》中《伤寒论浅注补正》四逆汤一条,唐氏引用了陈修园《长沙方歌括》中陈蔚和陈元犀的按语。

我于是就去找《陈修园医学全书》之《长沙方歌括》四逆汤条原文:四逆汤治下利清谷,三阴厥逆,恶寒,脉沉而微者,此方主之。

此乃温经救阳之峻剂也。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上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歌曰: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需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蔚按:四逆汤为少阴正药。

此证用之以招纳欲散之阳,太阳用之以温经,与桂枝汤同用以救里,太阴用之以治寒湿,少阴用之以救元阳,厥阴用之以回薄厥。

次男元犀按:生附子、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接十二经,为斩旗夺关之良将。

而以甘草主之者,从容筹划,自有将将之能也。

(陈修园《长沙方歌括》卷二)这让我想起以前读过的第二届扶阳论坛《刘力红讲四逆法》。

刘力红是给我绝大影响的人物。

对于当今的中医界,面对趋于沦亡的中医危局,刘力红有点象“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三年前我读了他的《思考中医》以及他师父李阳波的《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激发了我学习中医的浓厚兴趣。

《刘力红讲四逆法》讲他历三年时间从卢火神那里领悟到卢氏心法,归结到四逆法,四逆汤收纳阳气以归伏藏,乾分一气落于坤宫,迎阳归舍。

四逆汤是收工之方,四逆法是纳下之法。

刘力红这样讲四逆汤:那么四逆是怎么去救这个元气呢?这就到了四逆中最重要的附子上,是这个附子上的辛热才能够直补坎中的真阳,这也是郑钦安说的。

附子的辛热能够直补坎中的真阳,即先天乾元之气。

那么干姜是什么?干姜的性温而散。

而附子没有味道,干姜的味道怎么样?很大,所以性温散。

所以后世讲的干姜“守而不走”这个不是很确切。

我跟师的体会,卢门并不一定是这样认识。

因为它很辛散,它怎么会守呢?它肯定也走,反而附子是守的。

干姜性温而散,其所用者,为什么用干姜呢?因为群阴阻塞,祖师爷在这里很清楚地点了附子是什么作用的,它是直接透到极上的一阳,坎中的这一阳,直接去温这个一阳。

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卢崇汉老师

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卢崇汉老师

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2011年11月北京对扶阳学派若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主讲:卢崇汉教授时间:2011年11月11日地点:北京京民大厦一层礼堂中华中医药学会孙副会长:邀请刘力红博士来为我们主持会议,邀请卢崇汉老师进行特别演讲,大家现在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出场。

(掌声……)刘力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我很荣幸,大会派我来做卢师的会议的主持人。

卢师,大家已经应该都非常非常熟悉了,我不详细的介绍,因为,可能有个别不是太熟悉的,那么我简单地给大家报告一下:刚才在开幕式的时候,那么孙主任介绍了这样一个扶阳学派这样的一个渊源,那么在下午我也会很详细地来谈这个问题。

那么,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它诞生在清末,由郑钦安,那么郑钦安这里就到了我们这个卢师的祖父(就是卢铸之)这里,然后由卢铸之……实际上卢师在三岁的时候开始就是在亲眼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所以卢师实际上是同时接受祖辈的教导和熏陶,还有父辈就是他大伯父的这样一个教导和熏陶,从三岁开始,那么就亲眼这样一个法脉,所以那么,这样他十九岁的时候,实际上他那个时候他已经是有“小火神”这样一个,因为钦安卢氏这样一个法脉,最后就在民间又被誉为:“火神派”。

大家很清楚,所以实际上卢师在十九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小火神”这样一个名号,那么大家想想看,从十九岁这样一个医名到现在,也就说,对扶阳这一脉,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那么下午我会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今天为了节省时间,那么我不再多介绍了,卢师,下午我会详细地介绍卢师,那么大家现在以热烈的掌声来恭请卢师来给我们作报告。

(掌声……)卢崇汉:今天,我还是只能够讲四川成都话,我稍微讲慢一点,今天看到啊,这么多同行来参加这个会,心里面确实很高兴。

这让我想起我去年受日本中医学会的邀请,在日本的几个城市做几场学术讲座。

那么,来得听众绝大多数都与我的年龄差不多,还有很多比我年龄大,我当时很吃惊,七十岁以上的,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这在我们国内啊,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这是很少的。

刘力红:三分治,七分养,寒气入侵百病生

刘力红:三分治,七分养,寒气入侵百病生

刘力红:三分治,七分养,寒气入侵百病生广西中医药大学经典中医临床首席教授刘力红广西中医药大学经典中医临床首席教授刘力红在某次讲座中讲到——睡眠很重要。

人生的睡眠实际上是一个补充阳气的过程。

我们刚刚讲到阳气是人的命根,阳气靠什么补充?阳气耗散的途径很多,行、动、一切思维都在耗阳气,举手投足都在耗阳气。

耗阳气的途径很多,可是补充阳气的途径很少,几乎就靠睡眠。

所以睡眠几乎是养阳气的唯一方式,你说重不重要?也就是养命的唯一方式。

所以这个睡眠太重要了,大家真是不要等闲视之。

一大法宝就是要早睡。

为什么要早睡?居处是要“有时”,睡眠是要“有时”,为什么要有时?因为天地的阳气是在这个时候潜藏,人在这个时候也是需要藏的。

我们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最好的藏的状态是什么呢?睡眠。

在睡眠状态下就养精就蓄锐,阳气就获得很好的补给,人的生命就可以持续发展。

中医讲肾是主骨的,骨生髓,髓生血,造血是在骨髓系统,骨髓是由肾所主的,而肾什么时候工作呢?冬季工作,也就是一天的晚上九点到凌晨三点钟,在肾当班的时候才造血。

肾在怎样的状态下才当班?肾要人体处在藏、睡眠的时候才当班,要强调在这个时段里一定要睡觉,睡觉了肾就能够主骨、生髓、就生血,阳气就能够得到补给。

病要三分治,七分养,这是定论,是务须认识的问题!身心的每一次病痛,其实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没有养,或者养不到位。

只是每当一次病痛获得暂时的疗愈,我们大都好了伤疤忘了痛,不明白这是一次告诫!亦不知治疗的功效即便做到圆满,也只是三分的作用。

《伤寒论》序开通微博以来,很切身的感受是,关心治的多,关注养的少,此恰如医圣张仲景于《伤寒论》序中所言:“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瘁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养之一途,无外身心两路。

养心要在适情,所谓恬淡,所谓虚无,都在超越情绪的把控,不做情绪的奴仆。

心一旦沾情(绪),便就无暇顾及五脏,真气亦就不能从之。

养身则不外衣食住行,当于此四日用中体察何以为养?!四日用中,以衣为首,足见衣养之重要!今日为写此小文,一时入神,竟是错过了高铁。

刘力红按腹琐记整理

刘力红按腹琐记整理

刘力红“按腹琐记”整理“按腹琐记”应首先源起于“同有三和中医-沈小淞:腹部手法。

”刘力红老师随后注解实践,故将理论知识,刘老师实践及诸位有代表性的提问和实践一并纳入,以飨诸位,共同体验中医手法的奇妙。

同有三和中医-沈小淞:腹部手法。

1.1《素问·通评虚实论》:“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

”意为五脏的问题,由六腑闭塞所引起。

诚如刘师所言:“六腑贵在通畅,以通为用。

六腑通,五脏才能发挥藏的功能。

”如《素问·五脏别论篇》:“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刘师:腹乃六腑之聚集地,其闭塞,其不通,我们很容易通过腹部的手法探知到,也就是适度力量的按压,若现疼痛,此处便是闭塞不通之处。

于此处保持力度,直至疼痛减轻或消失再移它处按压,渐至整个腹部。

透过此法可使六腑通畅,六腑通畅,五脏才能藏精,生命才具有活力!此时月明夕:请教刘师,推拿中老师说,顺直肠方向按摩为泻,个人觉的为此泻即为补,内经中说顺其性则为补,腑以通为用,不知对否?刘师:其实腹部的按压都为泻,是以泻为补,通过泻来实现补。

同有三和中医-沈小淞:(续)1·2经曰:“腹为阴,背为阳。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然阳之六腑全居阴腹之中,亦是阴中有阳。

观医圣仲景之《伤寒论》,三阳多实证,是其发病常态;三阴多虚证,亦是常态,如三阴见到阴实之症,则难治。

以此通评五脏六腑之虚实,确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故本篇题为《素问·通评虚实论篇》。

刘师:以个人的理解,虚多言五藏,实多指六腑。

故五藏之虚多由六府之实所致。

以五藏藏精气,虚则不藏,故曰精气夺;六府传化物,实则不传,不传则闭塞聚积,故曰邪气盛。

同有三和中医-沈小淞:1·3按蹻大意。

《说文》:“按,下也。

”从手,安声,意为用手向下按。

确实如同高师教授的腹部手法,也就是按。

蹻,从足,乔声,意为用脚踩蹻躯干及四肢。

高师常说:“阳经可以用力,阴经则要轻。

韦祖醒实践中医录(三十二)

韦祖醒实践中医录(三十二)

韦祖醒实践中医录(三十二)342、桂枝这一味药,可以说是火神派最常用的一味药,也是我最喜欢用的一味药。

为什么我会对它情有独钟呢?因为在《伤寒论》中,只有桂枝可以横贯六经,独步天下。

《中药学》中提到桂枝的作用: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温阳化气、温经除痹、温通胸阳。

其实,一言以毕之:开太阳、通少阴。

这个作用关键在于剂量。

太阳为开,阳门打开,生发之始,剂量在15-30克。

而病重或痹症,已深入少阴之地,小剂量必然难以攻破,轻清升,重浊降,要入少阴剂量需30-60克,看《实验录》,卢太老师最高用到90克,而仲景之天雄散亦用到了64克。

当然,桂枝的用量多少还需要和脉象结合,读者不可冒用。

而桂枝、肉桂的盛产之地就是广西,历代文人墨客诸多赞叹,广西称'桂'、'八桂'由来已久。

经考证,'八桂'之美称是从古代《山海经》中'桂林八树,在贲禺东'演变而来。

晋代文学家郭璞说:'八树成林,言其大也。

'但作者并无与广西相连之意。

在民间中诗人正式与广西挂勾定位的则始于唐朝韩愈,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诗中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2017年3月份,应科室发展的需要和差遣,我来到号称'八树成林'的八桂大地广西南宁,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医外治的方法,认识了林医生、潘护士、蒋医生和一众共同学习的同道。

这里的外治法发展规范,种类颇多,特色鲜明,如姜疗、壮医药线等。

而更让我难忘的,是在广西崇汉堂的永恒情谊。

来广西,是因为这里有刘力红、唐农,这里有李阳波的踪迹。

而我的医学启蒙,正源自刘博士的《思考中医》、李阳波的《运气学导论》。

如今到了这里,我就开始寻找他们的踪迹,然而刘博士早已全国闻名,行踪不定;李阳波早已逝去,仙踪难觅。

一日,在网上突然发现有一则'广西扶阳医学讲堂'的免费讲座,遂欣然前往,自此结识了我亦师亦友的师兄韦祖醒、易医掌针梁吉贤、李俊松、杨振宇等老师,还有同门温庆、罗大明、梁宵、黄强、谢华钧、潘业坚、杨柠菁、梁少玲等。

刘力红与卢崇汉的对话

刘力红与卢崇汉的对话

刘力红与卢崇汉的对话刘力红与卢崇汉的对话刘力红(徒):师父,今天想问您两个病人,一个是您这次到南宁来看过的一个食道癌的病人,男性,55岁,这例病人术后已经五年了,三年前转移到左锁骨上及纵隔,左锁骨上的转移灶形成了恶性溃烂,溃烂处有鸡蛋大的一个洞,长年流脓,恶臭不堪。

溃处连及左肩臂疼痛,活动受限。

精力渐差,饮食及睡眠还不错,大便要一周左右方解,但无所苦。

纳后脘略胀。

他这次是4月17号入院,入院时舌很淡,苔中根白厚腻,脉右滑尺浮,重取关寸全无,左脉无根。

当时考虑他是元气衰败之象已露,惟有保固元气,方有挽回的希望,所以为他处了下方(单位皆为克,下同):制附片75(先煎)生白术15 砂仁20 陈皮15法半夏20 朱茯神20 黄芪60 当归15党参30 干姜45炙甘草10这个方服了13付以后,又在上方的基础上加了白芷15,加白芷主要是考虑到他局部溃烂流脓的情况。

加减前后一共服了18付,总的情况还是有明显的好转,一方面表现在精神体力比过去强了,纳后脘胀的情况基本消除,大便的情况也有改善,尤其是溃烂处较原来小了一些,流脓也明显的减少。

您这次看过以后,在上方的基础上作了改动,用了:制附片75 生白术15 砂仁15 黄芪50陈皮15 生晒参10 杭巴戟20 菟丝子20炙甘草5生姜60这个方用了7付,溃处又有明显的好转,脓进一步减少。

现在的问题就是疼痛没有改善。

原来他每天吃两粒止痛片,最近增加到了三粒。

对于肿瘤的疼痛,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处理,也是今天很想问的一个问题,另外还是希望师父点评一下上面的方药是否恰当。

卢崇汉(师):你这次的处理基本是对路的,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效果出来了嘛。

病人发病到现在已经五年,而且后三年出现转移,左锁骨上溃烂长期不愈,加上脉气无根,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病人的精气已经衰败,机体已经没有能力来修复破损之处。

你初诊号脉,右尺已现浮象,这说明不但元精衰败,且有越脱之象。

我看你初诊案中写了“唯保固元气,以图万一”,这是很贴切的,这说明你抓住了根本。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刘力红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017)002
【摘要】@@ 要学好中医就必须学好经典,在这一点上是有很多共识的,但是,怎样才能学好经典呢?这个问题却不容易谈清.这里仅将我学习经典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n读古书,尤其是读经典,首先就是要破题,而我们读<伤寒论>的"太阳篇",首先要破的就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这个题,题目一搞清楚,其它的问题就容易带出来.另外,读经典的一个核心就是要解义,义包括三个方面,即字义、句义、总义,三义弄通了,经典没有读不懂的.
【总页数】5页(P3-7)
【作者】刘力红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糸,南宁,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2
【相关文献】
1.《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变证"的治则 [J], 王爱明;李松林;史爱国
2.浅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发热¨热型 [J], 李典园
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J],
4.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J], 节选自《伤寒论》
5.浅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发热"热型 [J], 李典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由正邪我们想到了“中正”。我们讲 “四正”,也有“八正”,“四正”是什么?春正,夏正,秋正,冬正,春正是什么?春的当令之气是什么?是温;夏的当令之气是什么?是热;秋的当令之气是什么?是凉;冬的当令之气是寒。这是“四正”,天地之间的正气,也就是当令、当时之气。“中”是中央,什么在中央?土在中央,所以土是不主事的。土不在正位,因为事事的流转都要靠土。“中正”是互相依靠的,是至为重要的。之所以师父一直强调“中”,就是因为“中”跟“正”太有关系了!没有“中”就没有“正”,没有“正”就是“邪”。所以,大家看看,这个真正是从细微处“一以贯之”的。到了这样一个细微处才能够像师父这样用药,高血压也是这样的,低血压也是这样,有些没法理解。高血压很高,师父也是桂枝法,吃了以后血压也下来了。为什么会有高血压?就是血不在“正”,有滞碍了。
我们首先看看正邪,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也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知道为什么要扶阳,为什么要一竿子要到底?正是什么?正者,比如我现在正在讲课,正在汇报,正者当时当令之位,当时当令。在《说文》里面讲“止于一谓之正”,我们看正的写法,上面一横,下面一个止字,停止的止,所以止于一就叫正,那么一是什么呢?一就是当下,大家注意,二就是过去未来,一就是在当下,所以我们讲佛教里面有“八正”,有正念,什么是正念?正就是当下的念叫正念,正非常重要,当下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我们看《素问·阴阳离合论》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阳予之正,阴为之主”,什么叫阳与之正?阳气是主流动的,阳动阴静,阳气是属流动,刹刹不息,只有刹那刹那不息,才能够刹那刹那都在当下,无所止耳,一有止,一有停止就成为过去,不再是当下,生命也只有刹那刹那不息,刹那刹那都在当下,才能够天地相应,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什么,一是什么?一就是当下。这就叫正,所以一旦有阻碍,就不能够正,就成为过去,这就叫做邪,非正就是邪。邪怎么来的?不在当下就是邪。
现在我在临床的时候,会感觉到不慌不忙,按照次第去用,哪个该先哪个该后,上面不通,宣导上面,中路不通,去拨通中间,然后慢慢的拿下,一个一个的吃掉,也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样就是有目的,不会被病人牵着走,我们最终是为了达到收功的目的,但是这个达到是需要条件的,我们一定要把次第保护好,这个就希望大家从《扶阳讲记》,从师父这次讲到的一些问题,去反反复复的体会。
以上这些问题,确实太重要了!这个“中正”理解了,我们就知道四逆是一个全法,全体之法,不是一个偏法。所以仲景先师起四逆汤这个名字,真是很令我感佩。这个名字实际上把四逆的一种内涵和盘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没有去参考,所以实际上四逆是一个顺逆之法,也是一个正邪之法。所谓顺逆就是使逆顺过来,所谓正邪就是使邪正过来,是这么一个法。保证了阳气刹那刹那的流动,就是保证了机体正常,使机体不再逆。什么叫逆呢?我们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我们就知道什么叫逆,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已然把四逆告诉我们了,什么叫四逆?逆春夏秋冬,逆心肝肺肾,逆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这就是四逆。为什么会有四逆?阳不主事,阳不为正了,就有四逆,阳不为正,那就是邪,所以四逆法实际上就是不逆春,不逆夏,不逆秋,不逆冬,四气不逆,那就是正了,就是正法。所以说四逆法不仅仅是在逆春或者逆夏,而是一个全体之法,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收功的法,一个根本的道理就在这。那么多病都能够治疗,道理也在这。
昨天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做一个讲座,学生就递一个条子上来,说四逆汤我们也吃了,有的女孩子吃了就崩漏,有些男孩子吃了遗精,为什么呢?四逆汤确实是扶阳,我们说是全体之法。但是为什么你吃了就崩漏?为什么就遗精?这就是没有掌握次第,什么该先什么该后不清楚,而这个次第实际上就在桂枝、四逆二法搞颠倒了。我举一个例子,《扶阳讲记》里面也能看到,实际上我在《扶阳讲记》的序里面是发自内心讲,大家一定要有心,一定要沉潜下来,不要那么心急,《扶阳讲记》大家有心去看,反复去琢磨,还是能体悟到的。虽然没有机会像我一样,能有运气亲炙师父,但师父讲的都是实话,这个我可以做一个人格担保,师父要么不说,要说就不是假话。所以《扶阳讲记》里所讲的这些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深入进去,那么确实就离道不远了。我们看《扶阳讲记》后面几个案例,这就体现了一个次第的问题。
那么卢门别立的这个桂枝法,她的作用在很大程度就是起这个宣导涤荡的作用,就是为迎阳归舍做前驱的准备,或者说就是为了四逆做准备。《扶阳讲记》里面实际上也谈得比较清楚了。但是可能我今天会更直接,因为跟师的过程,就是师父一点一滴在指导,这个时候该用什么,那个时候该用什么,所以这是一线贯穿的,不是一个方怎么怎么用。很多人提出要开一个方要看一个病,我是很抱歉,也勉为其难,可能也有得罪大家的地方。但是师父很慈悲,来者不拒。我认为不是一个方的问题,因为在师父这里从来没有说一方治一病的。然而这也是大家误解卢门,误解钦安的地方,一看方好象没什么差别,不过如此。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都觉得不过如此,那我就真的无地自容了。为什么?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师父和我虽然不是朝夕相处,但每一个病师父都手把手的来教,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还是糊涂的,都还不是十分明了,比如为什么要加这味药,为什么要减这味药?如果大家看看就明白了,我想这就不称为学问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讲理?因为惟有在理上先贯通,我们这条线才能走,才能串起来。我们才能够理解桂枝、四逆,虽是二法,实际上是一法;坎离二卦,虽然是两卦,其实是一卦。钦安祖师反复这样说,我想他的研究就是正邪的问题,这也是钦安学问里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钦安祖师讲了“伤寒一书,通体就在这个邪正过程”,通体就在这两个字,你就从这两个字去深入,那么有可能伤寒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或者说思过半矣。另外你也只有从这个问题去进入,才能够领悟师父的学问,为什么什么都是桂枝四逆,万病都不离这两法?实际旨归就在这个邪正上。
那么,钦安讲了,仲景一生的学问,阴阳攸分,即在四逆承气二方见之。这个总结真是太了不起了!惟有他老人家在很多地方能够这样来点划仲景一生的学问在哪两个字,这个不容易。仲景一生的学问,就在四逆承气两方当中。深入了钦安,深入了卢氏,深入了师父的思想,我有经权。承气是权法,四逆才是经法。权就是权宜,权宜之计的那个权,古人讲经权之变。所以四逆是经法,我们真正把四逆悟了,这个根底的学问才能够明了,这就是内外伤辨,这也是钦安卢氏非常重视的问题。内伤主要是伤情志,这个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认识。《人体使用手册》的作者吴清忠讲到生气的危害,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生气导致,尤其癌症。陈玉琴老师也是这样认为。为什么很多肿瘤,手术了或者治疗后好了,但是很多又复发转移了?很重要的一点:哪个生气多,就容易复发,就会转移;生气少的,甚至不生气的,就比较延缓,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就是中医讲的内伤。
06年我陪师父到广东,跟着看了红斑肢痛症这个病,明明是一个阳虚,一定是要用四逆,可是为什么前面很多医生用了又不行?甚至出现反复?我刚才说的这个学生,为什么四逆吃了要崩漏要遗精?就是次第没了,这个路子我们没有理顺。我们讲生长收藏,升降这个学问,我们讲四逆是一个收功的法,是一个纳下的法,是一个阳行阴令的法。那么要能够下去是需要有条件的。为什么钦安先生说了要用姜来做宣导,以为前驱,这样才能迎阳归舍,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这些问题。我们讲上中下,是要从上才到中才到下,这就叫做次第,中路明显还不通,怎么能到下面?就比如说我以前从南宁到马来西亚没有直飞,要从广州中转,先到广州才能到马来西亚,现在你还没有直飞的情况下,你不先到广州你怎么到马来西亚?大家都忽略了这个问题。所以附桂用了要么没效果,要么出现反的作用,这一反就把我们的心动摇了,就觉得不是阳虚,又转过来去用犀角地黄。大家想想看,过去我们不就是这样吗?所以为什么说要有定力呢?当时看到师父开出第一个方子的时候大家都傻眼了,心想这样一个扶阳大家肯定上来就用附子,我们才用60克,那么卢老可能用160克镇住你们,这才有效果。可是师父完全都没有附子,连桂枝都没有。第一个方子,就轻描淡写的用了什么?广藿香、苍术、陈皮、法半夏、砂仁、白蔻仁、生白术、南山楂就这么几味药,不痛不痒,跟红斑肢痛症是不搭界的,不在气分上,又不在血分上。师父说先吃这个,等胃口开一些了,舒服了,胃不饱胀了,就开始吃第二个方子。第二个方子就有附子了,可是没有料到,第一个方子下去之后,再吃第二个方子病情就日新月异,这个病人很快就好了。这个病例实际上已经把真机透出来了,这个就显示了次第问题。
所以,大家看看这个跟阳气的关系太重要了!阳一不主事,时时都在邪中,没有正,怎么会不生病呢?所以为什么卢门,为什么师父那么强调这个阳气?原来真是不理解。我真真实实跟各位同仁分享这个感想,大家不要认为书上有了就有了,有了是有了,但我们自己如果不浸透下去,如果不真正入木三分,还是他是他,我是我,你还是你,我们还是没有办法从师父所讲的去起用。
外感就是六淫所伤,那么内外伤的缘由是什么呢?心阳不足,君火虚衰,以为七情所动,则多内伤。大家注意,心阳不足了,君火虚衰,就是离火虚了,那么就容易被七情所伤,为七情所动。这一点师父讲得很清楚。为什么有些人生了气以后不病,有的人生气了不久之后就生病了,甚至大病了?《内经》里面讲“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些人大怒以后就完了,就在于离位、君位的阳气是什么情况,阳气虚衰了七情就能够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如果心阳足就没有这个问题。如果肾阳虚弱,相火不足,就易为六淫所感。膀胱为六经之藩篱,所以实际上肾阳的虚弱,相火的不足,是外感的一个根本;心阳的不足是内伤一个根本。这里又统一到一个共同的问题上来。如果君相的火都不足,实际上也是古人都讲到的,但钦安老人家提的尤其明显,即上下二火的往来熏蒸化生了中土,所以君相的火弱了、不足了,那么就不能够上下的往来,就不能够化生中土。中土一弱,化源就没有了,化源受到损伤,反过来又没能力供养君相,这就叫“不知常,枉作,凶”,所有的问题就来了。南北不能贯通,阻塞阴阳之交合,百病之所由生也。阳气为什么那么重要?阳气一旺一充足,君相一充足,尤其就像师父讲的,“你从极上一立,实际上相足君就足,君相一足,中土就足,这样外感能够杜绝,内伤能够杜绝,化源又充足。”这就进入常道,就进入良性的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