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复习提纲汇编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复习提纲汇编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复习提纲汇编

八下道法第一单坚持宪法至上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的宪法原则是什么?我国宪法原则结根结底是什么?

(1)宪法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3)归根结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我国宪法如何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3

4.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什么?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什么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变题:涉及哪些领域?)

(1)特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

(2)表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7.在我国,人权的主体主要包括哪些人?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哪些?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这对国家机关提出了哪些要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1)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10.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可以做什么?

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1.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2.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3.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机关之间有何联系?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宪法如何保证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15.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2)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3)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4)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6.为什么宪法要严格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变题:宪法严格规范职权行使的原因?)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7.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正确行使国家权力?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8.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

(1)宪法规定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过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宪法规定国家权力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1.我国宪法的本质和地位是什么?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我国为什么要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所以我们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4.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有何联系?

(1)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5.依法治国和宪法的关系如何?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6.我国宪法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样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7.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变题:宪法和普通法之间有何异同?)

(1)内容不同: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2)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8.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和普通法各自地位如何?

(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2)宪法的规定是原则性的,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9.为什么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因为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0.如何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

(1)监督权力行使的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公民:监督权力行使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公民对于各级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我们要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11.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强宪法监督?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宪法?(变题:增强宪法意识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

(1)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2)学习宪法。坚持宪法至上,需要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并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3)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践行宪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14.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增强宪法意识,认同宪法,更好地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保障宪法的实施,形成尊重宪法、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课本探究活动参考答案】

课本第2—3页

对小眉的这三个问题,你怎么回答?

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还有人民检察院、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海关)、人民大会堂等。

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因为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民族的象征。这些国家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

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课本第4页

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图1: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图2: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图3:通过村务公开会。

图4:通过选举人大代表。

课本第5页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青少年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课本第6页

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劳动权。这些权利通过国家宪法和法律加以保障实现。

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实例如给予公民最低生活保障,对参加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参保患者提供大病救助等。

课本第8页

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

这一举措能够让政府服务和行政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更好地落实依法行政和依宪行政;又能让百姓更便捷地办事,人们的人权得到更好的尊重和保障。

课本第8页

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有何积极作用?

人民法院的做法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为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课本第10页

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1)因为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开展扶贫工作能促进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政府首先要正面引导,帮助贫困群众增强劳动致富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和致富观,破除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俗,坚持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开创致富之路。同时又要从政策、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他们必要的扶持,促使他们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课本第11页

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

它的含义有三层,就是分别对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最后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而牺牲的英雄们、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以及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来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表示永远的纪念。由此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他们英勇斗争的胜利果实,他们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的斗争精神和丰功伟绩千秋永照,万古长存。

课本第11页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通过制定宪法确认成果。

(2)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

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制定产生了新宪法。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课本第13—14页

跟同学交流一下你对下页漫画寓意的理解。

公章表示:_权力___

笼子表示:__法律__

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

漫画的整体寓意:漫画的整体寓意是必须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课本第14页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职权?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属无效。

课本第15页

请谈谈你对这一案例的看法。

李某因玩忽职守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说明了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课本第15页

如果你是小康,你会怎么回答?

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课本第17页

请依据宪法和上面所提供的相关法律规定,对甲市警方和乙县人大常委会的上述权力运行情况进行简要评析。

甲市警方和乙县人大常委会的上述权力运行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的权力规范运行的要求。

课本第18页

作为中国公民,你对我们国家了解多少?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两会指的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课本第19页

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因为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课本第21页

请将你所了解的一部法律的名称及其规定的主要内容填入下图适当位置。

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主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从这些法律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宪法。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课本第22页

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法律规定:(1)选举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

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关系: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课本第23页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课本第24页

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说明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课本第25页

本案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

本案中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监督权(或:行使了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课本27页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课本27页

请试着创作表达学习宪法心得的作品。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课本第28页

请结合社会实际和生活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我们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才能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课本第28页

结合小华同学的上述行为,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

如遭到搜查之类的情况,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选举之类的政治生活中的事,依法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学习发送邮件到县政府网站的邮箱,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课本第29页

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需要进行宪法宣誓?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就职时需要进行宪法宣誓。

课本第30页

与同学交流你对誓词的理解,思考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交流略。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增强宪法意识,认同宪法,更好地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保障宪法的实施,形成尊重宪法、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3.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了解掌握). 4.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了解)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5.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了解)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掌握) (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 7.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了解) 8.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了解) 9.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掌握)人权的主体: 10.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重点) 11.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重点) 12.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重点) (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重点)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 宪法保证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重点)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4.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了解) 5.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重点) (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2)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3)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主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 P2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P3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P6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P6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P6 6.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7.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P7 8.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P7-8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课维护宪法权威治国安邦总章程 1.我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P12 4.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P13. 5.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

【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1.1.1 我与社会 ①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2.随着身体、智力、能力对社会生活感受丰富,认识深刻,关注社区治理,关心国家发展 ②为什么说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有机部分组成;2.人们在社会交往形成社会关系; 3.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不同的社会管子有着不同的身份 ③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1.1.2在社会中成长 ①成长的表现——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成长 ②如何成长——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 ③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 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④在社会中成长的原因和意义——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⑤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1.青少年初五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⑥亲社会行为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⑦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通过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⑧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既时体验社会生活的活成,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主动关心社会, 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1.2.1 网络改变世界 网络利与弊 ①利 1.丰富日常生活——1.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推动社会进步——经济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治上: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文化上: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

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1公民权利得保障书 1、1、1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得基本原则就是什么? 我国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得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得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就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得? (1)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得地位。(2)宪法规定得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得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得基本途径与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得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得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得国家性质就是如何规定得?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得、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得人民民主专政得社会主义国家。” 4、青少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 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得责任。 1、1、2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 1.人权得实质内容与目标就是什么? 人得自由、平等地生存与发展。 2、人权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3.我国享有人权得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得人权内容有哪些? (1)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得人权得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与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得权利。 3.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得措施? 总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与保障人权得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与自由。 具体要求: (1)尊重与保障人权就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得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得广泛得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得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得法律责任。(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与保障人权得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与法律得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得各项合法权益。 4、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国家应该怎么做?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得氛围与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2治国安邦得总章程 1、2、1组织国家机构 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得关系就是怎样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除人大这样得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得关系就是怎样得?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可以通过走进农村,来到工厂,步入商场,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了解生活。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3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我们会与更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 社会关系主要有哪几种?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师生) 6 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7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意义)★ ①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 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 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 急。 ③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9 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2课时公平正义的守护 知识目标 1.知道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知道个人维护公平的具体做法和制度保障公平的一些做法。 3.知道个人守护正义的具体做法和司法机关维护正义的做法。 能力目标 1.面对利益冲突,学会担当,能够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提高个人处理冲突问题能力。 2.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3.提高对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自觉守护公平正义,面对不公平、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 重点 1.个人守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做法。 2.制度保障公平、正义。 难点 1.个人守护正义的方法、策略。 2.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 教师准备:制度保障公平、正义的情景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一视同仁的警卫》 一家外资企业有一项规定:当有外籍员工经过各警点时,警卫都要立正敬礼,对中方员工则没有这个必要。 公司新来一位警卫,他值勤时,不论是外籍员工还是中方员工经过时,他都会“啪”地端端正正地敬个礼。中方员工开始以为他搞错了,负责警卫事务的中方总务人员还专门给他做了约一个小时的解释。他默默地点点头,但第二天仍是如此做,当主管行政的外籍经理特地找这位警卫谈话时,他说:“中方员工也是公司的一员,与您一样,他们也在为公司工作,我必须也要向他们敬礼——这也是我的工作。”他的话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公司,转述这话的和听到这话的中方员工脸上的表情都一样凝重。不久有传言,公司要辞退这位警卫。然而,一份抗议书也摆到了外籍总经理的办公桌上,所有的中方干部都在上面签了名。这位警卫终于留了下来。 教师总结:生活中不公平的事例还有很多,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过渡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平的作用:对个人而言,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对社会而言,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那么,我们该怎样坚守公平呢? (一)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我与社会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①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②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③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④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4、社会生活的分类:广义、狭义 广义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 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6、社会关系的含义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7、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8、全面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①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 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②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1、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什么是社会化?包括哪些途径? (1)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包括两个途径: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是从社会环境因素入手分析社会化; 个体内化则是从个体能动性着眼探讨社会化。 2、我们的成长与社会有什么联系?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如何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总结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答:除了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生活,还可以通过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了解社会生活。 2.我们怎样关爱社会? 答: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关系国家发展,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答: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有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答: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 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在社会中成长

6.“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 答: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7.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答: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8.为什么个人要参与社会实践,亲近社会? 答: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9.结合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0.参与社会生活对个人有哪些意义? 答: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我们只有主动关系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有哪些? 答: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新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10、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1、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面对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你准备怎么做? ①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②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社会生活大课堂对个人成长的有什么影响?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教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养成亲社会行为对我们成长的有什么作用? 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培养亲社会行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积极影响)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沉迷网对我们的危害 ①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信息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②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网络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利用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及其危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感受社会生活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 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 (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 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3.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4.网络中的陷阱(弊端)有哪些?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二)合理利用网络

部编人版2018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一、 1、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订的红十字会法、民法总则、测绘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的立法依据是 ( ) A 、立法法 B 、民法通则 C 、宪法 D 、行政法 2、刑警王某在调查刑事案件中,采取非法手段,逼取供词,构成刑讯逼供罪,被依法逮捕。王某的行为是 ( ) A 、做了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B 、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C 、做了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D 、行使了刑警的权利 3、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下列属于宪法中规定的容的有 ( )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我国城市、乡村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③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 ) 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②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④在国家机关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不用实行集中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来为民众的住房提供扶持与帮助指导。可见,国家和政府负有保证公利实现的责任,具体体现在 ( ) ①创造和提供条件来保障公利的实现 ②废除公民的义务来保障公利的实现 ③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来保障公利的实现 ④定期发放金钱和物质来保障公利实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我国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 ( ) A 、劳动权 B 、财产权 C 、人身自由权 D 、受教育权 7、以下言行中,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 A 、“听说你父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B 、“又该交税了。”“让我想想怎样少交点税。” C 、“征兵工作又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D 、“妈,开学得交一些杂费了。”“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 8、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都在休息,可昊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昊同学的观点是 ( ) A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 、错误的,因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具有平等性和真实性 D 、错误的,因为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9、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针对菲律宾在黄岩岛制造的种种事端,中国政府明确要求: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的船只,决不能干扰中国渔船作业,更不得干扰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中国做好了应对菲律宾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这体现了中国政府 ( )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强烈推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人民的构成。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三、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参加政治生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 四、我国从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1、宪法上: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 利和自由。 2、立法上: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 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执法上: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 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司法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 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 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五、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 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民主集中制原则:就是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七、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在国家机构和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八、宪法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 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九、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十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权力属于人民。 十二、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一、人民怎样遵守并贯彻落实宪法? 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情况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我与社会 一.感受社会生活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随着成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都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 (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2018新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v1.0 可编辑可修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识点汇总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 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中? 可以通过走进农村,来到工厂,步入商场,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了解生活。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 社会关系主要有哪几种?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5 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6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原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及。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有哪些?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 网络陷阱有哪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4 为什么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1、2、3) 5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5)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6)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6怎样传播正能量?(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7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别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 8 网络谣言的危害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 社会秩序包括哪些?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2 社会秩序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 社会规则的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4 调节行为的规则有哪些?道德、纪律、法律、风俗、守则。 5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所起的作用?(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6 规则和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7 怎样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8 我们怎样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