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六 变异与进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带答案解析】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专题优化测评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小题,共7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1.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3.图甲表示雄家兔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图丙所示的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图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C.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子代题号 一二总分1314 得分(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D.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O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D.放射性60CO5.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高考真题篇1.(2022北京,5,2分)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
由此不能..得出()A.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B.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体细胞的一半C.蜂王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与果蝇不同答案B2.(2022广东,11,2分)为研究人原癌基因Myc和Ras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及My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正常增殖B.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没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异常的蛋白质D.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答案D3.(2022湖南,9,2分)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
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C4.(2022河北,5,2分)《尔雅》《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中记载,麻为雌雄异株,黑、白种子萌发分别长成雌、雄植株,其茎秆经剥皮、加工后生产的纤维可用于制作织物。
雄麻纤维产量远高于雌麻,故“凡种麻,用白麻子”。
依据上述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从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组织,体外培养产生大量幼苗用于生产B.对雄麻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增加纤维产量C.因为雌麻纤维产量低,所以在生产中无需播种黑色种子D.与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麻更便于杂交选育新品种答案C5.(2022山东,6,2分)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
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
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解析】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重组,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2.(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A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解析】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4.(2018海南卷,17)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6 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06变异、育种与进化1.(2020•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B.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是不利的C.非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互换不属于染色体变异D.基因工程可实现不同物种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2.(2020•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抑制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B.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D.普通小麦(6n=42)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3.(2020•江苏省高三二模)某同学在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时,发现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蝇的性别是雌性B.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取自卵巢C.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不可能在发生基因重组D.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子细胞的大小可能不同4.(2020•吉林省高三二模)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P基因突变和B、P基因双突变小鼠,持续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的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失去了控制B.黑色素瘤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DNA所致C.仅P基因突变会导致小鼠产生大量黑色素瘤D.多基因突变效应叠加会增加黑色素瘤产生的数目5.(2020•北京高三月考)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6.(2019•河北省高三一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新人教版
A1、A2、A3是由同一物种A分隔而来的,它们又分别进化为B、C、D三
个物种,故它们应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A项错误。B与C存在生殖隔离,
但有可能相互杂交产生后代,只是后代不育,B项正确。A2中一部分个体进
入A3群体,两者间能进行基因交流,C项错误。若A1、A2、A3的生存环境相
似,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A1、A2、A3发生的基因突变不一定
D.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远
表中数据研究的是不同生物某种蛋白质的同源DNA序列的相似度,属于
生物进化方面的分子水平证据,A项正确。四种生物中,人类出现的时间最
晚,猩猩与人类同种蛋白质同源DNA序列的相似度低于大猩猩和黑猩猩,
且已知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以大致恒定的速率发生变异,因而推测,猩
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
物种
猩猩
大猩猩
黑猩猩
DNA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
大猩猩
黑猩猩
96.61%
96.58%
98.18%
人
96.70%
98.31%
98.4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表中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B.猩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
C.人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
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B项正确。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
人体内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同源DNA序列具有相似性,说明人类、黑猩猩、
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C项正确。不同生物同种蛋白质相关DNA
序列的相似度越高,说明亲缘关系越近,由表中数据可知,黑猩猩和大猩猩
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近,D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 第六单元 生物变异与进化 新人教版
生物变异与进化一、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1)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在农业生产中最经常的应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拓展:①杂交育种的方法通常是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从子代杂合体中逐代自交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步骤:杂交、纯化。
②杂交育种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育种周期较长。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3)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
(4)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5)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能使生物的性状出现差别,以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6)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如发生的是隐性突变(A→a),就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7)诱变育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两类:如射线照射、亚硝酸等。
拓展:①航天育种是诱变育种,利用失重、宇宙射线等手段诱发生物基因突变。
②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此外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
二、染色体变异与育种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2)区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方法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从显微镜下观察到,另外二者不能从镜下观察到。
基因突变是基因中分子结构的改变,而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新组合过程。
(3)染色体组是指有性生殖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其形状大小一般不相同。
(新高考适用)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6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讲生物的进化
专题六第二讲1.(2022·雅礼中学模拟)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
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
下列对这四种状况出现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C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解析】状况①中由酶X变为酶Y,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变化,A错误;状况②中酶Y 与酶X的氨基酸数目相同,所以肽键数不变,B错误;状况③氨基酸数目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提前,C正确;tRNA的种类共有61种,基因突变不会导致tRNA种类增加,氨基酸数目增加可能是终止密码后移导致的,D错误。
2.(2022·衡水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二倍体西瓜培育出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二倍体纯合子B.将一段外来DNA序列插入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会使该基因突变C.果蝇的核基因A突变为a,正常情况下A与a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D.若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解析】二倍体西瓜培育出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得到二倍体纯合子,A正确;将一段外来DNA序列插入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改变了基因的结构,会使该基因突变,B正确;果蝇的核基因A突变为a,正常情况下A与a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C错误;若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正确。
3.(2022·乐山模拟)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变化与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或控制的性状的关系,正确的是( B )A.基因中碱基对替换一定会导致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改变B.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可能会导致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改变C.基因重组导致生物的基因种类更多,因此表现出的性状也更多样D.染色体结构变异,通过导致基因结构改变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解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所以基因中碱基对替换不一定会导致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改变,A错误;基因中碱基对缺失使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改变,B正确;基因重组导致生物的基因型种类更多,但不会导致基因种类发生改变,C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不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D错误。
专题六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03 生物变异的进化意义
生物变异的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通过 适者生存的原则,将适应环境的变异 个体选择出来,使得物种得以延续和 优化。
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异个 体在生存、繁殖和遗传方面具有优势, 能够将有益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从 而影响物种的进化方向。
生物变异的物种形成
专题六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目 录
• 生物变异的概念与类型 • 生物变异的产生机制 • 生物变异的进化意义 • 生物变异的实例与案例 • 生物变异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生物变异的概念与类型
基因突变
定义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 通常是由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或外 部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引起的。
,导致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的产生机制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缺失、重 复、倒位、易位等,这些变异可能是 由于DNA序列的错误配对、重组或 染色体复制过程中的错误所致。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染色体倍性变异 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染色体数目 变异可能是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分离异常所致。
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DNA 聚合酶的错误或DNA模板的损
伤,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化学诱变因素
某些化学物质,如碱基类似物、 诱变剂等,能够影响DNA的复制 和转录过程,导致基因突变。
物理诱变因素
如紫外线、X射线、中子等物理 因素,能够直接损伤DNA分子 ,导致基因突变。
生物诱变因素
某些病毒或细菌等生物因素, 能够影响DNA复制和修复过程
常功能。
唐氏综合征
03
由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导致智力低下、生长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6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项详解(解析版)
专题06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2020年】1.(2020·课标Ⅱ)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 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 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 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答案】C【解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即配子只含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由染色体组的定义可知,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别之分,有性别之分的生物的性别不一定由性染色体决定,因此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C错误;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D正确。
故选C。
2.(2020·山东卷)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 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 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答案】D【解析】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打破了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提高出生率可以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正确;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D。
3.(2020·山东卷)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
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
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6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1讲生物的变异课件
(3)分析题意和图中方案可知,黑卵壳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 体片段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转移情况可分为三种,即携带B基因的染 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常染色体上、转移到Z染色体上或转移到W染色体 上。将诱变孵化后挑选的雌蚕作为亲本与雄蚕(bb)杂交,统计子代的黑 卵壳孵化后雌雄家蚕的数目,结合图中的三组结果分析,Ⅰ组黑卵壳家 蚕中雌雄比例接近1∶1,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无关,即携带B基因的染色 体片段转移到了常染色体上;Ⅱ组黑卵壳家蚕全为雌性,说明携带B基 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W染色体上;Ⅲ组黑卵壳家蚕全为雄性,说明 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Z染色体上。
素养定位 3.开展“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活动,训练制作装片、 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的技能。(科学探究) 4.认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同时提高学生密切 关注和积极参与相关社会议题讨论的积极性。(社会责任)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一 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1.图解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判断
变式四 分析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4.如图所示细胞中对所含染色体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表示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 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 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 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__3_/_6_4___; 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枚,理论上可获得__5_0__ 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
专题06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五年(2017-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详解(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6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2021年】1.(2021·湖南高考真题)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
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信息“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可知,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人工选择可以积累人类喜好的变异,淘汰人类不喜好的变异,只对金鱼的变异类型起选择作用,不能使金鱼发生变异,B错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人类的喜好可以通过人工选择来实现,使人类喜好的性状得以保留,因此,人工选择可以决定金鱼的进化方向,D正确。
故选B。
2.(2021·湖南高考真题)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
PCSK9基因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PCSK9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LDL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LDL受体缺失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B.PCSK9基因的有些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C.引起PCSK9蛋白活性降低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D.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血浆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LDL受体减少和载脂蛋白apoB-100减少,均会影响胆固醇被细胞利用,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
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aa 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知识要点·整合归纳
-14-
(3)运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 在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 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p+q)2=p2+2pq+q2=1。 其中p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 率,q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考点考向·探究突破
-22-
考点一
考点二
①γ射线照射花蕾期的植株(甲)后,植株叶芽细胞和生殖细胞均发生
了突变,但在自然条件下,叶芽细胞突变对子代的性状几乎无影响,
其原因是
。
②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进行如下实验:
将中秆植株(乙)在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单株种植,并
AA、Aa两种显性个体,但无法确定哪一个为纯合子,只有让两种显
性个体再分别自交,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才是显性突变
纯合子。发生隐性突变时,子一代个体虽然具有了隐性基因a,但由
于基因A的作用,子一代不能表现隐性性状,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
代中的aa个体才可表现隐性突变性状,具有该突变性状的个体即为
比较少;染色体变异往往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所涉及的
碱基数目比较多。(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
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又包括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和以染色体
组的形式发生的变异。(3)发生显性突变时,子一代个体(Aa)由于具
有了显性基因A,可直接表现突变性状,其自交后,在子二代会获得
21高考生物新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精练:第六单元 变异与进化 含解析
第六单元变异与进化一、选择题1.三位美国的遗传学家因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中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就会被改变,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
这个发现向人们揭示出天然生物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可能改变生物的性状B.控制生物钟的基因A可自发突变为基因a1或基因a2C.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科学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周期基因的变化2.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此现象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造成的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使某条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C.用γ射线处理生物使其染色体上数个基因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目,对生物的性状不会产生影响3.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某性染色体组成为ZWW的雌鸡具有生育能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雌鸡的产生是由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B.该雌鸡的产生是由雌性亲本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C.该雌鸡产生异常配子的概率为1/4D.该雌鸡与产生正常配子的雄鸡交配产生性染色体组成为ZWW的雌鸡的概率为1/64.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
现有长果穗(A)白粒(b)和短果穗(a)黄粒(B)两个玉米杂合品种,已知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B.处理方法A为花药离体培养,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处理方法B为用植物激素秋水仙素处理发芽的种子或幼苗D.图中方案之所以能快速育种,主要是通过单倍体育种快速得到了纯合子5.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B.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但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可使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6.调查发现,与外界隔离的某岛屿上,居民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并指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
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变异与进化》03
【专题六】变异与进化【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包括:生物的变异、育种和生物进化三个重要考点。
本专题内容在近年的高考题中赋分比重较大,是高考的重难点,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更注重思维的严谨性。
分析近3年新课标地区生物试题看,高考命题在本专题有以下特点:1.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简答题中的实验探究与育种方案的设计不容忽视。
2.知识点分布:基因突变的产生、结果分析及特点;变异的原因与变异类型的判断;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理论的要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生物适应性、新物种的形成的分析。
3.命题角度:本专题知识大都是直接考查或者是生产生活实际及当前热点密切相关。
对2010年高考的命题趋势预测如下:1.基因突变的产生、特点及应用。
2.通过新的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育种知识。
3.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的概念理解及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对生物适应性和新物种形成的作用分析。
【知识交汇】考点一: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考点二:变异与育种考点三:生物的进化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不同基因在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基因重组的多样性和染色体变异的不定向性决定了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变异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保留有利变异,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即导致生物朝一个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实质是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一个种群————→多个小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亚种——————→新物种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形成过程: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变异与进化【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类型、特点、来源,可遗传变异原理在育种中的应用,现代进化理论的内容、发展及应用。
本专题内容综合性较强,常通过新的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多种育种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简答题中的实验探究与育种方案的设计不容忽视。
【知识网络】【知识综合】1发生光镜下可检出2组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提醒: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1)发生突变的碱基位于基因结构的内含子中。
(2)发生隐性突变。
(3)基因突变后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是同一种。
3、生物的进化(1)物种形成的方式分为渐变式和骤变式,生物书以渐变式为例讲述其过程。
物种形成主要为渐变式:一个种群————→多个小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亚种——————→新物种(2)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区别: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基因频率改变就属于进化范围。
物种的形成在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上突破种的界限,出现生殖隔离。
【典例导航】1. 【2012、海南、2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率虽然低,却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 项正确;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 项正确;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也可能不起选择作用,使基因频率不变,C 项正确;种群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D 项错误。
2. 【2012、海南、24】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
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 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 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
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 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 1植株自交,产生的F 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
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 .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 .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 .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答案】A(突变、重组、选择、漂变等) 出现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多种因素【解析】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 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如果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就不会表现出自由组合。
从题目可知,发生突变的植株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因最可能是发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
3. 【2012、江苏、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答案】D【解析】生物竞争也是一种环境因素,A 正确;化石是过去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可通过对比了解生物进化情况,B 正确;生物也可引起环境的变化,C 正确;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 错4. 【2012、海南、29】(8分)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
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_____上,授粉后套袋。
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
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 分裂。
(3)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____的方法。
【答案】(8分)(1)雌蕊(或柱头)(2分) 22(1分) 33(1分)(2)减数(2分)(3)组织培养(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1)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两者杂交,把得到的种子种下去会长出三倍体植株,由于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无法形成正常配子,所以在其开花后用二倍体的花粉涂抹其雌蕊或柱头,即可利用花粉产生的生长素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没有受精,所以果实里没有种子,即为无子西瓜。
四倍体植株由二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而来,体细胞中含有22×2=4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配子所含的染色体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442 =22),二倍体植株产生的雄配子含222=11条染色体,两者结合形成含有33条染色体的受精卵。
(2)三倍体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的紊乱而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繁殖植物植株。
5. 【2012、江苏、28】(8 分)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
图中A 、B 、C 、D 表示4 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 条染色体,C 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 与CC 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 __________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 __________方法进行培育。
(2)杂交后代 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_________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 _________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_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于中C 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 __________。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 __________。
【答案】(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2)AABBCD 14 42(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4)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1)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植物AABB产生AB的配子,植物CC产生含C的配子,结合后形成ABC受精卵并发育为相应的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可育的后代AABBCC;还可以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AABBCC的个体。
(2)AABBCC产生的配子为ABC,AABBDD产生的配子为ABD,配子结合形成AABBCD的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染色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C染色体组和D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四分体,两个A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两个B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共计14个四分体。
由于①中有6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共42条。
(3)杂交后代②,减数分裂过程中C组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配对而丢失。
(4)射线可能会导致C染色体断裂,断裂的部分如果含有抗病基因,抗病基因可通过易位的方式转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种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专题训练】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2、(2011安徽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 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3、某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4、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杂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②是杂交育种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C.过程③主要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过程④通常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5、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
右图是对此后6年间兔的死亡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
生物学家从结果中得知一个事实,即兔基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性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以此为根据得出了如下结论:在较短的时期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
关于兔和病毒进化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隔离、自然选择 B.隔离、突变C.自然选择、定向变异 D.自然选择、突变6、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⑴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中的________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________,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_。
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____。
⑵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
⑶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
⑷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