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2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PPT课件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5
考点1 基因突变 1.理清基因突变相关知识间的关系(如下图)。
6
2.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突变间接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表现为蛋白质功能 改变,影响生物性状。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隐形 突变等情况也可能不改变生物的性状。 3.基因突变对子代的影响 若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则一般不遗传, 但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生殖将突变的基因传递给 后代。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可以通过配 子传递给后代。
12
【变式题2】(2010扬州四模)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C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 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 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 因重组
【解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才有基因重组;B项是基因突 变;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13。
考点3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在 光学显微镜下可 以看到,染色体 结构变异的四种 类型可以通过观 察减数分裂的联 会时期染色体的 形态进行判断, 如下图。
14
其中相互易位与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要注意区分,易位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
10
考点2 基因重组 理清基因突变相关知识间的关系(如下图)。
11
【例2】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模块二遗传与变异03 变异、育种和进化-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1.变异类型的辨析
①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但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真核生物DNA的非基因区发生碱基改变不 属于基因突变,突变的基因不一定都能遗传 给后代。 ③无论能否遗传给后代,突变和基因重组均 属于可遗传变异。 ④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间,至少两对等位基因,如AABb自交不能发 生基因重组,受精过程中也不发生基因重组。
一:用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与缺失一 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二:用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与缺失一 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
(2)结果预测: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 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B
D.生物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例12:(2021.福建)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
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
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例1:(2021·1月浙江)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 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棒眼和超
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B )
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倒位
例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
押题点02 生物变异、育种及生物进化(解析版)
押辽宁卷单选题(黑龙江、吉林适用)生物变异、育种及生物进化押题探究:题号定位、考点押题,高效冲刺解题秘籍:突破生物变异类型+育种方式及原理辨析+生物进化真题回顾:回顾历年真题,循规探秘,临考提升押题冲关:临考必刷,高效抢分➢押题范围:第2~9题➢押题预测:1.基因突变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1)替换:除非终止密码子提前或延后出现,否则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2)增添:插入位置前的氨基酸序列不改变,影响插入位置后的氨基酸序列。
(3)缺失:缺失位置前的氨基酸序列不改变,影响缺失位置后的氨基酸序列。
注意①增添或缺失的位置越靠前,对肽链的影响越大;②增添或缺失的碱基数是3的倍数,则一般仅影响个别氨基酸。
2.细胞癌变(1)原因:致癌因子(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①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②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注意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一类基因,而不是一个基因;b.不是只有癌细胞中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细胞中的DNA上也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调节作用;d.并不是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引发细胞癌变。
(2)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癌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基因突变机理的“二确定”(1)确定突变的形式: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对的替换;若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2)确定替换的碱基对:一般根据突变前后转录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判断,若只有一个碱基不同,则该碱基所对应的基因发生碱基替换。
4.基因重组的四个关注点(1)基因重组只是原有基因间的重新组合。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七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节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
教材素材变式
教材素材变式
2 斑马的染色体数为22对,驴的染色体数为31对,斑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兼具斑马和驴的特征,俗称“ 斑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斑驴”是一个新物种 B.“斑驴”体内没有可以联会的同源染色体 C.“斑驴”的出现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D.“斑驴”不可育是由于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教材素材变式
3 如图所示,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来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颈鹿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 B.当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超过生存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时往往会引起生存斗争 C.颈和前肢长一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答案
2.B由题可知,“斑驴”体内有一组来自斑马的染色体(22条)和组来自驴的染色体(31条),没有同源染色 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因此,“斑驴”是不可育的,基丕属于新物种,A、D错误,B正确。生殖隔 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斑驴”不可育, 说明斑马和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答案
3.D 由于可遗传变异的存在,种群中的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A正确。 每种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当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超过生存环境所能承 受的数量时往往会引起生存斗争,B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颈和前肢长一些的个体,在生 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C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使 长颈鹿个体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D错误。
高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研究者对上述变异有两种假设: 假设1:与叶绿素合成相关得酶得基因(M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2:叶片黄绿色就是由于“含M基因”得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
研究者让H品种玉米进行单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结种子再种
植,子一代中叶片黄绿色有123株,叶片绿色有363株、
①上述性状分离结果可用假设 (填1、2或1和2)解释、
2.变异原因的探究 (1)变异的原因及分析 ①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可在其自交后代或与其他个 体的杂交后代中再次出现(即能遗传)。 ②仅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自交后代或 杂交后代。 (2)判断变异原因的方法 ①自交或杂交获得子代,子代自交或子代之间杂交,用这种 方法确定变异的原因。如果子代自交或杂交的后代出现变异 性状,则变异性状是由于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反之,变异 性状的出现仅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②将变异个体和正常个体培养在相同的条件下,两者没有出 现明显变异,则原来的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
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 F1 中选择表现型为
抗___性__非__糯___性____的个体自交,F2 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
是_3_/_1_6______。
(3)采用自交法鉴定 F2 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
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非__抗___糯__性___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
高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所有生物
产生了原基因得等位基因
减Ⅰ得四分体和后期
填 充 关只产生新基因型, 键不产生新基因
缺失、易位、倒位、重复
点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物种多样性
【思维辨析】
2021生物统考版二轮复习命题点专练(八)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2)(选择题)含解析
2021高考生物统考版二轮复习命题点专练(八)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2)(选择题)含解析命题点专练(八)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2)(选择题)(时间:20分钟分值:48分)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北京101中学检测)对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可分别用含有35S、32P的培养基来培养噬菌体B.35S标记组中沉淀物也有一定的放射性,与保温时间过长有关C.该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该实验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应分别用含有35S、32P的培养基来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分别用两类大肠杆菌来培养噬菌体,A项错误;35S标记组中沉淀物也有一定的放射性,与搅拌不充分有关,与保温时间无关,B项错误;该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项正确;该实验能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2.(2020·湖北名校联盟联考)RNA聚合酶Ⅱ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酶,它可催化mRNA的合成,但不能催化tRNA等的合成。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内的mRNA和tRNA主要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B.催化合成mRNA和tRNA的酶存在差异,但是所需原料相同C.真核生物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D.RNA聚合酶Ⅱ可能在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过程中不起作用C[真核细胞中,mRNA和tRNA的合成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A项正确;合成RNA的原料都是核糖核苷酸,B项正确;真核生物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是先转录再翻译,C项错误;原核细胞中的RNA聚合酶是另外一种酶,D项正确.]3.(2020·承德一中检测)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①核DNA→核DNA②合成RNA聚合酶③mRNA→蛋白质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⑤染色质→染色体⑥[H]+O2→H2O⑦H2O→[H]+O2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③⑥C[核DNA→核DN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而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能分裂,不能进行DNA的复制,①错误;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基因的表达,能合成蛋白质类的酶,②正确;mRNA→蛋白质表示翻译,所有正常的活细胞都能进行,③正确;K+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和能量,④错误;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而根尖成熟区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⑤错误;[H]+O2→H2O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⑥正确;H2O→[H]+O2表示光反应阶段,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⑦错误。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和最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其繁衍和演化过程受到遗传变异的影响。
遗传变异是指微生物种群中的基因和基因组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微生物进化的基础,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机制以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一、微生物的遗传变异机制1. 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突然和不可逆的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基因重组则是指基因间的DNA 重组,可以通过基因重排、基因转座和DNA互换等方式发生。
这些突变和重组事件是微生物遗传变异的主要机制。
2. 水平基因转移:水平基因转移是指微生物之间的DNA交换,这种交换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和不同亚群之间。
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微生物可以获得新的基因和基因组片段,从而增加遗传多样性。
二、微生物的遗传进化1. 选择压力与适应性进化:选择压力是指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不同的微生物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适应性较高的个体会更容易幸存和繁衍。
这种适应性进化使得微生物群体在进化过程中慢慢适应并优化其生存策略。
2. 快速复制与漂变:许多微生物具有非常短的生命周期和高速的繁殖能力,这使得它们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变异。
这种快速复制和大规模变异的能力称为漂变,为微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可塑性。
三、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1. 耐药性的产生:微生物遗传变异是引起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微生物遗传变异使得一部分微生物获得了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这导致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下降,对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
2. 病原性的演化:微生物的遗传变异还可以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演化和新的疾病的出现。
例如,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使得它能够绕过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新的流感病毒亚型的出现,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挑战。
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1. 生态位的占据: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使得微生物群体在不同的生态位中占据不同的地位。
专题六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03 生物变异的进化意义
生物变异的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通过 适者生存的原则,将适应环境的变异 个体选择出来,使得物种得以延续和 优化。
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异个 体在生存、繁殖和遗传方面具有优势, 能够将有益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从 而影响物种的进化方向。
生物变异的物种形成
专题六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目 录
• 生物变异的概念与类型 • 生物变异的产生机制 • 生物变异的进化意义 • 生物变异的实例与案例 • 生物变异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生物变异的概念与类型
基因突变
定义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 通常是由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或外 部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引起的。
,导致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的产生机制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缺失、重 复、倒位、易位等,这些变异可能是 由于DNA序列的错误配对、重组或 染色体复制过程中的错误所致。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染色体倍性变异 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染色体数目 变异可能是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分离异常所致。
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DNA 聚合酶的错误或DNA模板的损
伤,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化学诱变因素
某些化学物质,如碱基类似物、 诱变剂等,能够影响DNA的复制 和转录过程,导致基因突变。
物理诱变因素
如紫外线、X射线、中子等物理 因素,能够直接损伤DNA分子 ,导致基因突变。
生物诱变因素
某些病毒或细菌等生物因素, 能够影响DNA复制和修复过程
常功能。
唐氏综合征
03
由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导致智力低下、生长
生态学第5章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哈代-魏伯格定律 哈代 魏伯格定律(Hardy魏伯格定律 Weinberg frequencies) • 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 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 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 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 这种状态被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
设二倍体个体的染色体某一座位有二对等 位基因,记为A1和A2;假如种群基因库中 有50%A1和50%A2,那么其基因型频率将 是25%A1A1,50%A1A2和25%A2A2。如果 没有其他别的过程干扰基因平衡,则随机 交配将保持这个基因型频率在世世代代中 不变。
• 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上的差异或区别 存活能力和生育能力上的不同 自然选择过程的基础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具有同样的存活能力和生育能力,那 么就没有自然选择,这样的基因型之间,可以称为选择 中性。 • 因此,自然选择只能出现在具有不同存活和生育能力的、 因此,自然选择只能出现在具有不同存活和生育能力的、 遗传上不同的基因型个体之间。 遗传上不同的基因型个体之间。
• 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 剧下降,这会伴随基因频率的变化和总遗传变异的下降 这会伴随基因频率的变化和总遗传变异的下降,这个过 剧下降 这会伴随基因频率的变化和总遗传变异的下降 这个过 程叫遗传瓶颈 程叫遗传瓶颈 • 遗传变异和特定基因在新种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 移植者的基因型,从而产生 从而产生建设者种群 移植者的基因型 从而产生建设者种群 • 由于移植种群和母种群有不同的选择压力 使建设者种群与母 由于移植种群和母种群有不同的选择压力,使建设者种群与母 种群的差异越来越大,此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奠基者效应 此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 奠基者效应) 种群的差异越来越大 此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 奠基者效应
第2课时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课时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1. (2022·石家庄)研究遗传现象往往需要观察生物的 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D )
A.人的黑发与人的卷发 B.果蝇的有翅与果蝇的白眼 C.玉米的高茎与大豆的矮茎 D.豌豆的红花与豌豆的白花
第2课时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2. (2022·湖南)科研工作人员将携带人面蜘蛛的基因 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 蛛丝成分,这种丝更韧、更软,在纤维产业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该生物技术属于( B )
(1)观察图一可知,此人性别为_男__,主要根据第_2_3_(填具体数 字)对染色体判断。若图一是能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中的染色 体,正常情况下,其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A染色体肯定不 会与_A_′_(选填:A′、B、B′)染色体进入同一个生殖细胞。
第2课时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2)正常情况下,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含有_X__或_Y__染色体
,两种精子数量的比例接近1∶1,二者与卵细胞结合的机
会均_等_____,所以在一个较大的群体里,新生儿中男女数量
接近。
(3)观察图二,可以看出Y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①D__N_A组成的 ,其中SRY基因是①上特定的具有遗_传__信__息____的片段。
(4)科学家在人类的Y染色体上发现了SRY基因。由于小鼠的 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同,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深入研 究。科学家将提取出的SRY基因注射到含有XX染色体的小鼠 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结果该受精卵发育成的小鼠长出了睾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杂交技术 D.仿生技术
第2课时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3.(2021·深圳)有关生物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B.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黑毛是相对性状 C.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控制,不受生活环境影响 D.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 称
考向三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9.替代年年制种,获取无子西瓜的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工蜂虽然不能繁殖后代,但它们适于采集花粉的性状在进化上仍是有意义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正是由于工蜂有这些性状,才能使蜂王获得充足的食物来繁殖后代。
决定这些性状(有利变异)的基因存在于蜂王和雄蜂的基因组中,可以遗传给后代
10. 射线照射野生型链孢霉能使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维生素后又能生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了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某种维生素的合成
5.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两、两、三、三”
(2)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①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②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③协同进化并不只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课时
2.实验原理 (1)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了解遗传病的
发病情况。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生物
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3.设计调查流程图
4.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调查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生物
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项目
调查对象 注意事项
结果计算及
内容
遗传病 发病率
疾病
的疾病
的同一种病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生物
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病因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 从共同祖先继承相同
类疾病,为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遗传病
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人类疾 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病,为非遗传病 为非遗传病
联系 先天性疾病、后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不 一定是遗传病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生物
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 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D.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则 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生物
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思路剖析】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应选择发病率较高
的单基因遗传病;为保证足够大的群体,应分组调查后 再汇总,使数据更准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在群体 中随机抽样调查;男女患病比例相近,可能与性别无 关,发病率较高则很可能是显性。 【答案】A
及范围
广大人群 考虑年龄、 随机抽样 性别等因素,
分析
患病人数占所 调查的总人数
群体足够大
遗Hale Waihona Puke 方式的百分比患者家系 正常情况与患 分析基因的显 病情况 隐性及所在的 染色体类型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生物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在生命的舞台上,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是生物演化的关键环节。
它们不断地重塑着生物世界的面貌,让生命世界充满了生机和多样性。
生物的变异是生命演化的驱动力。
它指的是生物体的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的表型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生物体的外观、生理特征或者行为模式。
变异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但它们为生物演化的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正是由于变异的存在,生物才能在自然选择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物种的演化和多样性的增加。
育种是人工干预下的生物变异和选择过程。
通过选择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育种者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这种人为的选择和繁殖过程可以加速优良性状的传播,提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例如,通过育种技术,我们可以培育出抗病、抗旱、产量高的农作物,为人类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进化是生物在长时间尺度上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形式到复杂的动植物,都是进化的产物。
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提高生存和繁衍能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物种因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得以生存下来,而另一些则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灭绝。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是生命演化的核心过程。
它们共同塑造了生物世界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对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也为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在生命的舞台上,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是生物演化的关键环节。
它们不断地重塑着生物世界的面貌,让生命世界充满了生机和多样性。
生物的变异是生命演化的驱动力。
它指的是生物体的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的表型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生物体的外观、生理特征或者行为模式。
变异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但它们为生物演化的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导学案:专题5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2讲 生物的进化
(3) 现 代 生 物 进 化 理 论 认 为 , 细 菌 耐 药 性 形 成 的 内 在 实 质 是 __菌__群__中__抗__药__性__基__因__频__率__增__加____。
3. 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 (1) 理想条件: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种群足够大、自由(随机)交配、 无迁入迁出、不发生突变、不发生选择,基因频率不变。 (2) 公式:(p+q)2=p2+2pq+q2=1,其中 p 代表基因 A 的频率,q 代表基因 a 的频率,p2 代表 AA 的基因型频率,2pq 代表 Aa 的基因型频率,q2 代表 aa 的基因型 频率。
考向 3 结合遗传变异和种群等考查生物进化 (2019·安徽安庆期末)甲、乙、丙是具有竞争关系的同一营养级的三种生物
(其竞争能力是甲>乙>丙),被生活在同一环境的另一种群丁捕食,关于丁捕食的食 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 )
A. 丁会更多捕食种群甲 B. 丁会更多捕食种群乙 C. 丁会更多捕食种群丙 D. 丁捕食甲、乙、丙是随机的,无明显规律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 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A 错误;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会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会经过 生殖隔离,B 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环境的生存斗争 而实现的,C 错误;一般而言,自然选择导致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上升,控制不 利性状的基因频率降低,所以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正确。
(2019·芜湖 5 月模拟)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基因突变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当某瓢虫种群数量剧减时,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加 C. 在某农作物选择育种过程中,其种群基因频率可发生定向改变 D.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没有新物种形成就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2试题含解析
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考点1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1.[2021吉林长春质量监测]下列叙述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A.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青霉菌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B。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
编码某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3个碱基引起囊性纤维病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获得无子番茄2.[2021重庆八中适应考]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亲代Aa自交,由于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了性状分离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体现在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C。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性状,但可以产生新的性状组合,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D。
发生在植物根尖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3。
[2021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模拟]如图为人体某种遗传病的产生机理示意图。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c代表的分别为DNA、mRNA、核糖体B。
此图显示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详细发病机理C。
由图可得出“基因突变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的结论D.该图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考点2 染色体变异4.[2021江西南昌摸底]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
21三体综合征可能由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异常引起C.基因异常可引发遗传病,不带有致病基因的人不患遗传病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5.[2021河南名校联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D。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考点3 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6.[2021河南名校联考]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基因工程育种能够定向改变生物性状C.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出现新性状,一定是基因突变所致D。
第5章 生物种及其变异和进化
样方法图片:植物调查的样方法2 草 原鸟类调查的环志法
23
种群的空间结构
• 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状态或布局 内分布型: –类型:随机的、均匀的、成群的 类型:随机的、均匀的、 类型 –原因:资源、繁殖体、行为 原因:资源、繁殖体、 原因 • 内分布型的检验:方差/平均数比法 内分布型的检验:方差/ • 样方大小对格局的影响 • 建筑学结构、植物与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差异 建筑学结构、
第 周, 第 次课, 授 课方 式:
2008 年 3 月 日
第 章 本章的基本内容
本章教学的基本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参考资料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3.1 种群的概念
在自然界, 在自然界,没有一个生物 个体能够长期单独存在, 个体能够长期单独存在,它 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依 或多或少、 赖别的生物而存在, 赖别的生物而存在,也就是 形成种群。 形成种群。
•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 大小:个体数量或生物量、能量 大小: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 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生境中的个体数量或生物 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 量、能量 – 构件生物的密度统计:个体数和构件数 构件生物的密度统计:
• 种群的数量统计 • 种群的空间结构
种群数量统计
• 种群边界问题 • 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 • 密度的估计方法 – 总数量调查法:在某一面积的同种个体数目。 总数量调查法:在某一面积的同种个体数目。 – 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算全部个体,以其平均值推广来估 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算全部个体, 计种群整体。样方需要有代表性并随机取样。 计种群整体。样方需要有代表性并随机取样。 – 标记重捕法:对移动位置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捕获一部 标记重捕法:对移动位置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 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 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取样中标 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的假定, 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计样地中被 调查的动物总数。 调查的动物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种群的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
一、基因、基因库和基因频率(概念基础)
– 基因:带有可产生特定蛋白的遗传密码的DNA片段。
–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
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其本质
为双股螺旋之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
体。
– 等位基因:又称对偶基因,是一些占据染色体的基 因座的可以复制的脱氧核糖核酸。 – 座位: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据的位置。
• 纯合个体:同源染色体上占有相同位点的等位基因以同 样方式影响某一特征,其个体是纯合的。 • 杂合体:等位基因影响某一特征的方式不同,当个体不是 纯合的,往往只有一个基因充分表达(显性),另一个无显 著影响(隐性)。
AA
Aa
aa
基因库及其组成
• 种群内所有个体基因的总和构成种群的基 因库。 • 基因型频率:种群内每个基因型所占的比 率。 • 基因频率:种群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
种群内个体可相互交配,共有一个基因库。其基
因按一定规律,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种群内每一
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genotype)。遗传基因 的表达与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个体的表型(phenotype) (直接观察感受到的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在世代传 递过程中,亲代并不能把每一个体的基因型传递给子
代,传给子代的只是不同频率的基因。基因频率会受
5
染色体存在细胞核内,由DNA与蛋白质所组成,如果我们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丝状的DNA分子,盘旋缠绕 在一颗颗的染色体的组织蛋白上;只有当细胞要进行分裂 时,细胞核内疏松的染色质,才会卷曲浓缩成棒状的染色 体。 基因存在染色体上,而基因特别是指在DNA序列上,能够 表现出功能的部分;在人类的所有染色体上,约存在着 30000个基因,而且每对染色体上,存在的基因种类及数 量并不相同。有时单一个基因便能控制一种性状的表现, 然而,大部分的生理性状,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基因一同 调控而表现的。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称为等位基因。染色体 也是成对存在的,称为同源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 基因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一对同源染色体 在第一次分裂时也相互分开。
10
–举例
对1778位上海居民的MN血型进行调查, 其中M型397人,N型530人,MN型861人。 • 计算这些居民的LM型基因和 LN型基因频率 LM型:p=(397+861/2)/1788=0.4628 LN型: q=(530+861/2)/1788=0.5372
• 计算被调查居民的基因型频数 M血型个体:0.46282*1788=382.96 N血型个体: 0.53722*1788=515.99 MN血型个体:2*0.4628*0.5372*1788=889.05
理论值与实际值的比较
血型
M
397
N
530
MN
861
理论值 382.96 515.99 889.05 实际值
上海居民中MN 血型的三种基 因型频率处于 平衡状态;
对于MN血型来讲 不存在自然选择 作用,而且不同 血型居民之间的 婚配是随机的。
二、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
1.变异 :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
二、生物种的特点
尽管给物种下一个在理论上有道理、实际应用上 又方便的定义很困难,但可以肯定生物种有以下一些 特点: 生物种不是按任意给定的特征划分的逻辑的类,而是 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生态、行为、相互识别系 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物种是自然界真实的 存在,不同于种以上的分类范畴如科、目、纲等,后 者是人为根据某些内在特征划分的。 物种是一个可随时间进化改变的个体的集合。 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不同物种因其不同的 适应特征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不同的生态位。因此, 物种是维持生态系统能量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关键。 42
近代物种概念 种内个体间存在差异 由一些具有一定形态和遗传相似性的种群构成 现代的物种概念(Mayr麦尔,1982) ——目前普遍 接受的关于物种的标准。 “物种是由许多群体形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单元生 殖上隔离),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位置。” 这里所说的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是指在自然 状况下而言的。如许多鱼类或植物在饲养或栽培时 都能杂交,并产生能育的后代,但在自然界里却不 能交换基因。
• 举例
假设二倍体个体染色体某一座位上有一对等位基
因A、a,是从亲代AA和aa个体传递而来,二者随机交 构成F2代的基因型为AA、Aa、aa。最初种群AA和aa各 占一半,基因型比例是AA 50%,Aa 0,aa 50%,根据
配构成F1,则F1代的基因型为Aa,杂种后代Aa与Aa杂交,
孟德尔遗传规律,随机交配后F2代的基因型频率分布
到突变、选择、漂变、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物种的进化过程,即表现为基因频率从一个世代到另
一个世代的连续变化过程。新物种形成是进化过程中 的决定性阶段。种群是遗传单位,也是进化单位。
5.1 生物种的概念
一、物种(species)概念
传统的形态种概念 真实存在、(个体)形态相似、(同种)自由交配、 产生可育后代 、异种杂交则不育 物种不变、独立的、种间无亲缘关系 达尔文的物种概念 物种可变、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 个体差异、种间连续性 ,把物种看做人为的分类 单位,认为物种是为了方便起见任意地用来表示 一群亲缘关系密切的个体群
13
进化生物学认为,变异处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心脏地位,因
为变异即是进化的产物,又是进化的根据。种群内的变异包括 遗传物质的变异、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特别是酶)的变异和表 型的数量性状的变异。在同一种群内不可能找到两个各方面完 全相同的个体。大部分变异是以遗传为基础的。
是AA 25%,Aa 50%,aa 25%。 子代所产生配子的基因频率是:
A=25%+1/2(50%)=50% a=1/2(50%)+25%=50%
哈代-魏伯格定律(Hardy-Weinberg Law)
也称哈温定律
是指在一个巨大、随机交配、无其它 因素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 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 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 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