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环剪切型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

合集下载

锁定钢板固定修复侧方压缩旋转不稳骨盆环损伤:骨盆稳定性重建

锁定钢板固定修复侧方压缩旋转不稳骨盆环损伤:骨盆稳定性重建

锁定钢板固定修复侧方压缩旋转不稳骨盆环损伤:骨盆稳定性重建简争光;许运;史勇;陶卫建;欧阳林志;孙雪峰;唐天驷【摘要】BACKGROUND:There are stil some controversies about lateral compression rotational y unstable pelvic ring injuries and fixed mode.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elvic stability of locking plate fixation pelvic reconstruction repairing lateral compression rotational y unstable pelvic ring injuries. 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5 patients with unstable lateral compression rotational y unstable pelvic ring injuries treated with reconstruction locking plates fixation at Suzhou Xia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between November 2011 and November 2014. The Matta standar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fracture reduction.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Majeed score. RESULTS AND CONCLUSION:Fifteen patients were fol owed up for 12-44 months (mean 24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Matta, 11 cases were excel ent, 2 cases were good, 2 cases were average, 0 case poor, and the excel ent and good rate was 87%. According to Majeed functional assessment, clinical function outcomes were graded as 9 cases excel ent, 3 cases good, 1 case average, 1 case poor;excel ent and good rate was 80%. There were no patient loss of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ailure among these 15 patients in the final fol ow-up. No iatrogenic neurovascular injury occurred. Incision superficial infection was detected in 2 patients with a Morel-Laval ee lesion after subjecting to double-tube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drainage, and healed after wound management. A large area of infection and skin necrosis did not occur.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pelvic universal reconstruction locking plates in repair of lateral compression rotational y unstable pelvic ring injuries can maintain a strong and effective fixation. 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cases of pelvic fractures combined with soft tissue injury around the pelvis.%背景:侧方压缩旋转不稳定性骨盆环损伤,固定方式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骶骨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治疗

骶骨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治疗

骶骨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治疗费军;刘华渝【摘要】骶骨是人体负重线上的轴心,与周围腰椎髂骨构成复杂韧带骨结构复合体.高能量损伤多见,应力骨折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也有报道,骶骨骨折的分型从最早的Denis分型,侧重神经损害的Roy-Ca-mille分型,侧重腰椎骶骨稳定性的ISSLE分型,侧重骨盆环稳定性的AO分型以及较新的引入韧带评价的LSICS评分,反映了临床医生对骶骨及其周围损伤的认识不断深化.骶骨骨折治疗重点是重建骨盆环稳定、重建脊柱骨盆稳定以及神经损伤治疗,微创化及坚强固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也介绍了笔者单位对骶骨骨折的治疗情况.【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1)002【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骶骨骨折;脊柱骨盆稳定性;治疗【作者】费军;刘华渝【作者单位】400042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外科;400042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6骶骨是骨盆负重的中心,从上方L5S1椎间盘及关节突承接由腰椎传递的上半身负重,并通过骶髂关节将负重传导至下肢或坐骨支,需要适应从坐姿到站姿不断变化的负荷传导。

另一方面骶骨又是脊柱最膨大部位,与髂骨一起构成了整个脊柱特别是腰部活动的基石,是跑跳运动时上半身旋转的轴心。

因此以骶骨为中心的腰椎、骶骨、髂骨连接既需要强有力的稳定又要提供一定的弹性微动,是人体最坚韧最复杂的韧带骨结构复合体,其不规则的骨结构及交错密集的韧带结构使人们迷惑,其生物力学机制及特点仍不完全清楚。

创伤性骶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发生率占骨折的1%,占骨盆骨折的20%~30%。

随着影像技术特别是MRI的进步,运动性应力骨折、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放疗后骨折的报道也逐渐增多[1-5]。

创伤性骶骨骨折95%均有合并损伤,常见的包括骶丛神经损伤、骨盆环其他部位骨折、髋部或腰椎骨折、盆腔内器官损伤、骶尾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甚至开放性骨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骶骨骨折可能通过损伤的肠道与外界相通)[6]。

骨盆骨折病历讨论记录2012.11.1612

骨盆骨折病历讨论记录2012.11.1612

病史摘要患者郁xx,男,60岁。

外伤致双下肢、右髋部肿痛,伴活动障碍1小时”入院,体检:T37.1℃,P100次/min,R22次/min,BP80/50mmHg,。

神志尚清,精神疲倦,双肺呼吸音清,两肺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

HR:10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全腹平坦,下腹部中部可见多处软组织挫伤及瘀斑,全腹部有压痛,轻度紧张,下腹部有反跳痛,肝脾区无明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消失。

双下肢伤口已缝合,双下肢肿胀,双足趾末梢血运好,L1L2棘突部位有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10.5×109/L,中性0.70,血小板137×109//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X线片显示右耻骨上下支粉碎性骨折,右小腿中下1/3处粉碎性骨折。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辅检,插导尿时出现全程血尿。

查房讨论实习医师:汇报病史(同病史摘要)。

住院医师:补充病史:入院后插尿管时间全程血尿,经积极治疗,给以补液、输血等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步平稳,目前继续给以维持右跟骨牵引。

血压维持在100/60mmHg,复查各项检测结果:血常规:HGB:85g/l,RBC:2.85x10e12。

主治医师:请问一下xx同学,患者目前的诊断是什么?Xx实习医师:综合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患者的诊断是:1.全身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右胫腓骨骨折)2.失血性休克3.后尿道损伤Xx实习医师:请问诊断依据是什么?还需要完善哪方面的检测呢?主治医师:患者的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男性,有明确外伤史,入院体征:T37.1℃,P100次/min,R22次/min,BP80/50mmHg,。

神志尚清,精神疲倦, HR:100次/分,下腹部中部可见多处软组织挫伤及瘀斑,全腹部有压痛,轻度紧张,下腹部有反跳痛,肠鸣音消失。

双下肢伤口已缝合,双下肢肿胀,双足趾末梢血运好,L1L2棘突部位有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10.5×109/L,中性0.70,血小板137×109//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影像学检查:X线片显示右耻骨上下支粉碎性骨折,右小腿中下1/3处粉碎性骨折。

骨盆骨折并发骶髂关节复位不良和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

骨盆骨折并发骶髂关节复位不良和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

骨盆骨折并发骶髂关节复位不良和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骶髂关节复位不良常会导致双下肢不等长,如果差异在1cm之内不会对下肢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但如果下肢长度差异大于1cm,将明显影响患者下肢行走,同时坐位时可出现骶髂部疼痛。

在骨盆骨折中,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为5%,在骶髂关节附近最易引起骨折畸形愈合,这种情况将引起双下肢不等长,并不引起疼痛,但如果骨折畸形愈合通过骶髂关节将引起疼痛。

骨折畸形愈合常发生在复位不良的不稳定骨盆骨折,也会导致骨盆的旋转畸形或骨盆倾斜,这种畸形会导致患者长期疼痛、双下肢不等长、步态异常、难以端坐、性生活障碍和生育困难等。

近年来,随着CT、MRI等影像设备的广泛应用,使我们对骶髂关节复位不良和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诊断的正确性,并能及时发现该并发症的存在,同时对畸形的认识更加形象化,大大方便了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流行病学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合并有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或骶髂关节复位不良的患者后期多数有疼痛的症状。

Holdsworth发现在骶髂关节分离患者中50%合并有后期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学习。

Slatis等发现在65例不稳定的骨盆环双处垂直骨折的患者中,32%有严重的步态异常,17%有严重的疼痛。

Tile等认为后期的疼痛是所有治疗不满意的结果中最普遍存在的并发症。

疼痛的发病率与骨折类型密切相关,不稳定的剪力型骨折并发晚期疼痛的发病率最高。

Rubash等报道了7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提到了骨盆倾斜与晚期疼痛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Henderson回顾了26例骨盆骨折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情况,认为骨折的移位程度与后期的并发症有直接关系。

Wright报道了200例有症状的骨折畸形愈合或骨不连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几乎所有病例都涉及到骨盆环,认为骶骨骨不连和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是最为棘手的。

废用性骨质疏松和腰骶丛等周围神经损伤是非常难以治疗的,对这类骨折的固定要求前方和后方全方位的牢固固定,尽管有时影像学检查证实骨盆环已经恢复了稳定性,但是仍有45%的患者遗留有疼痛。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内固定治疗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内固定治疗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内固定治疗近年来,随着体外骨折模型的建立、大宗临床资料的总结以及各种相关技术的引入,骨盆损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骨折分类系统的适用性互补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指导临床治疗、评价伤情特征、了解损伤机理、判断病程转归及推测预后结局等。

然而,目前各种分型方法都难以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相比之下,Tile [1]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及其移位方向所提出的分类标准(表1)得到了学术界(AO/ASIF, OTA, SICOT )较广泛的认可,具有明显的优点:(1)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稳定型骨折(A1-A 3):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对分离性旋转不稳定型骨折(B1)可使用外固定支架或前方钢板固定;对压缩性旋转不稳定型骨折(B2、B3),应视伤情而定,其中骨折相对稳定者只需卧床休息,而骨折失稳者应同时对前后环施行手术固定;对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型骨折(C1-C3),其前环损伤可使用外固定支架或前路钢板固定,后环骨折通常有三种处理方法——骶骨骨折,可采用骶骨棒或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可选择骨盆后环前路钢板固定或后路骶髂螺钉固定、髂骨翼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和(或)拉力螺钉固定。

(2)与损伤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有一定的相关性。

(3)强调骨折的移位方向和稳定性。

(4)可间接反映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5)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远期疗效。

据文献报道[1,2],骨盆骨折常继发于直接暴力,其侧方压缩性损伤(lateral compression , LC)(图1)占41%-72% 前后挤压性损伤(anterior-posterior compression , APC)(图2)占15%-25% 垂直剪力型损伤(vertical shear, VS )(图3)占6%,复合应力性损伤(complex mechanism of injury ,CMI )占14%。

Young-Burgess [3,4]在总结Pennal和Tile [1]分型的基础上,以损伤机制为重点,提岀了新的修订方法(表2),作者认为,该分类方法可作为判断骨盆损伤严重程度的预警性标准,其临床意义为:( 1 )注重暴力的传递途径及骨折发生的先后顺序,旨在减少对后环损伤的遗漏;(2)注意骨折局部及其伴发损伤的存在,并预见性地采取相应的复苏手段;(3)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结合骨折的具体表现选择恰当的救治方法。

早读看图速记:骨盆手术入路应用解剖图注,精细到每个分支!

早读看图速记:骨盆手术入路应用解剖图注,精细到每个分支!

早读看图速记:骨盆手术入路应用解剖图注,精细到每个分支!展开全文骨盆骨折手术复位不理想和并发症多的原因,除骨盆骨折复杂、手术复位难度大外,外科医生对骨盆相关解剖结构不够熟悉也是原因之一。

熟悉骨盆及其周围结构的正常形态和各种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基础,能有效提高骨盆手术复位的成功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骨盆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值得学习借鉴!盆部解剖(一)骨盆(1)骨盆组成及分部左右髋骨+骶骨、尾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2)骨盆稳定性结构构成: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韧带前方:耻骨联合—骨盆的支撑结构后方:骶髂关节—骨盆的主要稳定性结构1)前方--耻骨联合--纤维软骨--耻骨联合腔--耻骨弓状韧带2)后方a.骶髂关节--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b.连接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髂腰韧带--腰骶外侧韧带(3)骨盆的薄弱部位--耻骨联合--髋臼--骶髂关节周围--髂骨翼(二)盆部肌闭孔内肌与梨状肌盆膈:肛提肌、尾骨肌+盆膈上、下筋膜尿生殖膈:会阴深横肌+尿生殖隔上、下筋膜(三)盆内器官消化、泌尿系盆部脏器以及内生殖器。

前方:膀胱及尿道上部中间:内生殖器,男性(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及阴道)后方:直肠男性盆腔器官女性盆腔器官(四)盆部腹膜腹膜从骨盆边缘下降,覆盖骨盆外侧壁、后壁:1)与骨盆前壁之间有膀胱相隔;2)与骨盆后壁之间有直肠相隔;3)与盆底之间为骨盆直肠间隙。

陷凹:膀胱直肠陷凹(男性)、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女性)。

(五)盆筋膜(1)盆壁筋膜闭孔内肌筋膜、梨状肌筋膜、骶前筋膜、盆膈上筋膜、盆膈下筋膜。

(2)盆脏筋膜1)筋膜鞘及韧带:直肠侧韧带、耻骨前列腺韧带(耻骨膀胱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2)直肠膀胱膈(男)、尿道阴道膈(女)、直肠阴道膈。

(3)盆筋膜间隙1)耻骨后隙:耻骨与膀胱之间,耻骨骨折合并膀胱损伤时,常引起耻骨后隙出血、尿外渗等;2)骨盆直肠间隙:盆腹膜与盆膈之间;3)直肠后隙:直肠筋膜与骶前筋膜之间,下至盆膈,向上与腹膜后隙相通,血肿、尿液外渗、脓肿可互相蔓延,后方与骶骨之间有骶前静脉丛。

【疾病名】骶骨骨折【英文名】fractureofsacrum【别名】【ICD号】S32.1...

【疾病名】骶骨骨折【英文名】fractureofsacrum【别名】【ICD号】S32.1...

【疾病名】骶骨骨折【英文名】fracture of sacrum【别名】【ICD号】S32.1【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1.病因研究进展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诊断研究进展】1.辅助诊断检查进展(1)实验室检查进展:(2)特殊检查进展:骶骨骨折的漏诊率、延迟诊断率较高,因为骶骨骨折常常是严重骨盆骨折的一部分,病人病情严重,注意力集中在抢救病人。

另外,常规X线检查不易发现骶骨骨折,因而易漏诊。

另一方面,在初诊时常不能进行系统体格检查,尤其不能进行系统的腰骶神经系统检查,同时难以与腰部及盆腔疾患鉴别,故神经损伤也常漏诊。

任何怀疑有骨盆骨折的情况下,都应想到骶骨骨折的存在,如果骨盆骨折伴有神经损伤,则应首先注意有无骶骨骨折。

①脊髓造影检查:脊髓造影解决了脊神经根不能显影的困难,同时理想的脊髓造影片也可达到对S、S以上脊神经根袖内的部分神经显影,而对于S以下骶神经根、硬脊膜外神经根、骶丛神经、坐骨神经均不能显影。

鉴于脊髓造影显像特点,脊髓造影对于S、S脊神经根性损伤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根据X 线检查及临床症状体征高度怀疑神经损伤患者,若出现骨折侧的S、S神经根不显影而对侧神经根显影正常,且临床表现与X线发现一致,则可做出S、S根性损伤的诊断,对于其它骶神经的根性损伤及硬脊膜外神经损伤无诊断意义。

②CT检查: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骨结构,确定骨折部位,显示椎管形态及椎管内有无骨折块。

有学者采用骶骨冠状位扫描,可以从冠状位观察骨折的移位及骶孔的受损情况,对骶骨骨折的诊断有很好的帮助。

骶丛神经影像显示是随着高分辨率CT的发展逐步实现的,CT可对硬脊膜内外的骶神经、骶丛及坐骨神经均能作到显像,尤其对骶丛神经近端(骶神经根段、骶神经管段)的结构CT能够较理想显示,但无法满意地将骶丛神经、坐骨神经与周围软组织(血管、淋巴)区别。

近来,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骨盆骨折和骶骨骨折的诊断,它利用A.表面遮盖显示(SSD);B.最大强度投影(MIP);C.仿真内镜(VE);D.容积性重建技术(VR),保留CT扫描物体的内部和外部的所有数据,经软件处理,以不同颜色和透明度来衡量密度,形成更为清晰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

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16例分析

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16例分析
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outcomes instrument[J].Spine,2000,25(18):
2381—2386.
[3] Baski DP.Scrospinalis m uscle—pedicle bone graft in posterolateral fusion for spondylolisthesis[J j.Int or—
3例 ,其 中 6例单纯骶骨骨折全部为坠落伤。l 6例患者均有 (6例与骨盆环骨折手术同时进行)。
小便功能障碍,大便功能部分障碍(能解、费力、解不干净、肛 2 结 果
周反射存在但较弱),均伴有性功能障碍(球反射消失、提睾
本组病例切 口全部一期 愈合 ,无皮肤坏死及感染 的病例
实 用 骨 科 杂 志 第 16卷 ,第 9期 ,2010年 9月
1 资料与方法
手术方式:对 lO例骨盆环骨折尽早手术,行前路切开复
1.1 一般资料 本组1 6例 ,男1 3例 ,女3例 ;年龄2 8~ 位,视情况对耻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髂骨行重建钢板内
4l岁,平均33岁。本组 1O例合并骨盆环其他部位骨折,其中 固定,恢复骨盆环的稳定。噩型骶骨骨折 l6例均行后路切开
情危重,多被休克、其它系统损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症状所
合并症:入院时有休克表现 6例,合并膀胱破裂 4例,无
掩盖,常在病情稳定后才被发现,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2]。作 直肠损伤,胸外伤 5例,合并腰椎骨折 4例。
用于骨盆环导致损伤的主要暴力形式有:外旋转力,侧方挤 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入院后行骶骨X线、CT、MRI等

骨盆骨折(科室学习)

骨盆骨折(科室学习)

骨盆骨折——分型
❖ 1950年Pennal创造性地将骨盆环骨折分为前后挤压型 (APC),侧方挤压型(LC)和垂自剪力(VS)损伤。该分 型第一次将损伤力及方向做为分类依据。为以后分型及治 疗奠定了基础。
❖ 1988年Tile 在Pennal的分型基础上增加了骨盆环稳定 性的概念, 将骨盆环损伤分为A,B,C型。
❖ 骨盆前部由两个束弓组成(联结弓)。束弓的作用是防止主弓向两侧 分开,两侧耻骨体及其水平支约束股骶弓,两侧耻骨下枝及坐骨枝支 持坐骶弓。
❖ 束弓远不如主弓坚强有力,受外力作用时束弓先骨折,当主弓有骨折 时,束弓很少有不发生骨折的(在耻骨联合分离时可无骨折),耻骨 的上枝较下枝更易骨折。
骨盆解剖
骨盆环的主弓:骶股弓、骶坐弓 骨盆环的两个副弓
尽管骨盆骨折患者出血 85%源于静 脉源性出 血 , 但休克患者动脉源性出血更为常见一 。【1】
【1】 Dyer GS,Vra~s M& Reivew of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acute nmnagement of haeom rrhage in pelivc fracture.Injruy,2006;37(7):(t)2 613
骨盆骨折——分型(Tile)
A型 A1.A2.A3
Tile分型
teBx型t2
B1.B2.B3
C型
C1.C2.C3
Tile分型
❖ 基于垂直面的稳定性、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外力作用的方向分为 A.B.C。A型为稳定型,移位轻微,一般不波及骨盆环;B型为旋转 不稳定型(部分稳定型);C型为垂直不稳定型 (不稳定型)
骨盆骨折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骨盆出血的诊断
❖ 骨折出血仍是骨盆骨折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在病人出 血的早期及时诊断并处理是挽救病人生命的主要措施。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预后与神经损伤程度有关,轻度损伤予后

好(一般50%)。




直肠损伤
除非骨盆骨折伴有阴部开放性损伤时,直肠损伤并不是 常见的合并症。多为厌氧菌感染。
感染严重,需要特别注意。
发生在 腹膜反 折以上
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可发生直肠周围感染,常为厌氧菌感染。
发生在 腹膜反 折以下
腹腔内脏器损伤
分为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及空腔脏器损伤 骨盆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几率为16%~55%不等
骨盆骨折的诊断
1、询问受伤经过,损伤机制和暴力大小,直接撞击常合并严重的软 组织伤,间接暴力不引起软组织伤。 2、首先要进行全身检查,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价,对危及生命 的脏器损伤优先进行处理,全身情况稳定后对骨盆局部进行详细检查。 3、骨盆的体格检查应按照视、触、动、量的顺序进行,观察局部有 无畸形、开放伤口及皮下淤血等;触摸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髂骨翼 及坐骨结节等处,检查上述部位有无压痛、骨间隙及血肿等;运动功 能主要检查两侧髋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情况;测量主要观察两侧下 肢是否等长。 4、此外应进行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
1. LC型
LCⅠ型:作用力偏后,表现为骶骨骨折、一侧坐骨和耻骨支水平骨 折和伤侧骶骨压缩骨折。
1. LC型
LCⅡ型:作用力偏前,表现为一侧耻骨支水平骨折、骶骨前缘压缩骨折、 髂骨翼骨折及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和髂骨翼新月样骨折;
1. LC型
LCⅢ型:一侧Ⅰ或Ⅱ型损伤加对侧外旋损伤(对侧开书形损伤)。
骨盆环单处骨折
Text in here
骶髂关节轻度脱位
骨盆骨折的治疗
骨盆环双处骨折。
骨盆环遭受破坏,骨折移位和畸形严重,不仅可有骨盆环的分离,并 合并骨折块的纵向移位。大多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

骨盆骨折内固定加腰骶丛神经探查松解术手术与配合

骨盆骨折内固定加腰骶丛神经探查松解术手术与配合

1 38 8・
吉林医学 2 0 1 3年 3月 第 3 4卷 第 7辂
压、 高血脂 、 糖尿病 、 脑卒 中等慢性病 的健康教育指 导 内容 贫 乏、 空洞 、 可操作性 差。这 些慢性病 是由不 良生活行 为方式引
洗手 , 戴 口罩 。合理摆放用物 , 伤肢 下铺 治疗 巾, 检查伤 口、 量 尺寸 , 描述 伤 口, 洗 手。④ 准 备 用 物 , 碘伏 棉 球 2个 , 0 . 9 % N a C 1 溶液棉球 2个 , 纱布若 干 , 污染伤 口准备油沙 。⑤ 开始换
肤、 皮下 、 腹外斜肌及腱膜 , 切断腹 内斜肌及腹横 肌 , 腹膜 外钝
性 分离 。将骨盆前环 、 后环 复位后 以塑形好 的直形 重建钛 板 固定 , x线透视示 复位 良好。复位 满意 后行 神经 探查 。在髂
部、 双下肢等处 , 以多处 外伤收 入院 。查体发 现右前 臂 、 右肘
l 2月 2 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 , 腰骶丛
神经探查 、 松解 术 。
2 手 术 方 法
患者取仰 卧位 , 患 侧下腹 部倒 “ 八” 字切 口, 依次 切 开皮
1 病例介绍 患者 , 女, 4 9岁 。于入 院前 3 h撞 伤其 头部 、 双上 肢 、 髋
溶液 、 换药包 、 尺子 、 手套、 快 速手 消液 、 油沙 、 治疗 巾 2块 、 备 用纱布 、 棉球等 ) 。③ 到患者 家 中, 表明身份 , 询 问交待 事宜。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2— 0 9 编校 : 侯小玲/ 郑 英善 ]
骨 盆 骨 折 内 固定 加 腰 骶 丛 神 经 探 查 松 解 术 手 术 与 配 合
徐 丹 , 罗 翔 , 雷春芳 , 梁小霞 ( 1 .广西医科 大学第八 临床 附属 医院手术室 , 广西 贵港 5 3 7 1 0 0 ) 贵港 5 3 7 1 0 0 ; 2 . 广西 医科 大学第 八 临床附属 医院骨一区 , 广西

骨盆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13例报告)

骨盆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13例报告)

运动 障碍 2例 ,感 觉 、运 动 、括 约 肌 障 碍 2例 ;S 、 复 10例 ,3例 遗 留轻 度感 觉迟钝 。
S2神 经 受 累 ,感 觉 、括 约 肌 障 碍 2例 ,S 、S5神 经 3 讨 论
受 累 ,感 觉 障碍 2例 。
1.2 治疗 方法
腰 骶丛 神经 由腰 丛 和骶 丛 神 经 组 成 ,虽 受 到
骨折 、髋 关 节后 脱 位 引起 。坐骨 神 经 经 梨状 肌 下 孔出骨 盆 ,在臀 大肌 深 面 、股 方肌 浅面 绕坐 骨结 节 及 股骨 大转 子 之 问至 大 腿 后 面 。髋 臼 骨折 后 ,向 后脱 位 的股 骨头和 移位 的髋 臼 骨折块 直 接挫 伤 或 卡压 坐骨 神经 造成 损伤 。
1 资 料与 方法
道 会师 术 。骨 折 复 位 固定 后 ,密 切 观 察 神 经 功 能 恢 复情 况 ,同 时 给 予 维 生 素 B1、神经 生 长 因 子 等
1.1 一 般资料
神 经 营养药 物 。
本 组 13例 中男 9例 ,女 4例 ;年 龄 21~ 67 2 结 果
岁 ,平均 43岁 。车祸 伤 5例 ,坠 落伤 5例 ,砸 压 伤
2000年 3月至 2006年 5月我 院收 治 骨 盆骨 放复 位 ,以螺 钉 固定骶 髂关 节 ,对 耻 骨,现将治疗方法总 以钢板螺钉固定 ,其 中 1例 因骶骨骨折 片塌陷入
结如下 。
骶 管 ,行神 经 探 查 减压 术 。2例 尿 道 损 伤 者行 尿
合 并休 克者 ,首先积 极 纠正 休克 ,然后 行 骨 折 稳定 的骨盆 骨性 结 构 保 护 ,但 较严 重 的 骨盆 骨 折
复位固定。7例行双侧股 骨髁上牵引 ,纠正上下 也 可造成 神经 损伤 。这种 损 伤常 常不是 单 一神 经

脊柱及骨盆骨折习题及答案

脊柱及骨盆骨折习题及答案

脊柱及骨盆骨折习题一、名词解释屈曲型损伤伸直型损伤椎体单纯压缩骨折颈椎脱位附件骨折二、选择题1.一学生在训练时,倒立不稳,枕部触于垫上,出现双上肢麻木,活动无力,头稍歪向一侧,不敢转动,估计为何种损伤?A环椎前脱位B环椎单侧半脱位C枢椎凿突基底骨折D环椎后弓骨折E环椎后脱位2.患者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功能丧失,损伤部位是:A2-3颈椎之间B3-4颈椎之间C4-5颈椎之间D5-6颈椎之间E6-7颈椎之间3.颈椎周围哪一韧带断裂后容易引起脊髓受压?A黄韧带B后纵韧带C棘间韧带D椎旁韧带E环椎横韧带4.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环亦无移位,枕颌吊带牵引两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病再次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并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这种迟发性瘫痪的原因是:A迟发性血肿压迫B椎管内纤维质增生压迫C脊髓血运障碍D黄韧带增厚E环椎迟发性前脱位5.第十二胸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损伤的脊髓是:A胸段脊髓B胸腰段脊髓C腰段脊髓D腰骶段脊髓E骶段脊髓6.脊髓半横切损伤平面以下的改变是:A双侧肢体完全性瘫痪B同侧肢体运动消失,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消失C同侧肢体运动和痛觉消失D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E同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运动及伸感觉消失7.脊柱损伤后,跟腱反射消失,膝反射正常,可能为脊髓哪一节段损伤?AS4以下BS2以下CL5以下DL2以下ETh12以下8.脊柱外伤造成脊髓休克是由于:A脊髓神经细胞受震荡,产生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B骨折片刺入脊髓C脊髓受血肿等压迫D外伤后脊髓神经细胞遭破坏E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束断裂9.脊髓排尿中枢相当脊柱的哪一水平?A第一骶椎B尾椎C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D第十胸椎E第九胸椎10.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A创伤性关节炎B周围神经损伤C缺血性骨坏死D缺血性肌挛缩E尿路感染或结石11.男性35岁,两个月前由高处跌落,发生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双下肢不全瘫,经Ominpaque 脊髓造影发现有不全梗阻,脊髓被向后突出的第一腰椎后缘骨嵴压迫,此时应:A自身功能复位B双踝悬吊复位C椎板切除减压术D两桌法复位E椎管侧后方减压术12.从马车上摔下,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下颈椎压痛明显,四肢迟缓性瘫,躯干感觉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温觉消失,不能自行排尿,诊断首先考虑:A颈椎间盘突出症B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C颈部软组织损伤D颈椎骨折脱位并臂丛神经与腰骶丛神经损伤E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13.颈椎压缩骨折合并明显脱位的首选治疗:A颌枕带牵引B手法复位,石膏固定C颅骨牵引D两桌复位法E切开复位14.20岁男性,夜间骑自行车,头朝下跌于壕沟,发生四肢不全瘫,X显现是凿状突骨折伴半脱位,此时在治疗上采取的措施是:A石膏领固定B颅骨牵引固定C吊带牵引D环枕固定术E切开复位内固定15.女性20岁,因外伤致第4、5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四肢呈迟缓性瘫痪,高热40度左右,持续书日不降,应采取何种降温方法?A口服A、P、CB冬眠疗法C使用抗菌素D物理降温E以上都不是16.发生褥疮的最主要原因:A脊髓损伤B周围神经损伤C营养不良D局部循环障碍E长期卧床,护理不良17.骨盆骨折最重要的体征:A畸形B反常活动C局部压痛和间接挤压痛D骨擦音或骨擦感E肿痛和淤斑18.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A盆腔内出血B膀胱破裂C尿道断裂D骶丛神经损伤E直肠损伤19.男患,马车翻车时砸伤下腹部,查体:耻骨联合处压痛,挤压试验阳性,膀胱胀满,橡皮导尿管插入一定深度未引出尿液,导尿管尖端见血迹,此时考虑:A导尿管插入深放不足B导尿管插入方法不对C导尿管阻塞D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E骨盆骨折合并膀胱损伤20.骨盆骨折合并尿道完全断裂,最好的处理:A采用橡皮导尿管导尿B采用金属道尿管导尿C膀胱穿刺D膀胱改瘘E尿道吻合术三、简答题1.脊柱有哪些功能?2.依暴力作用方向,可将脊柱骨折分为哪几种类型?3.脊柱屈曲压缩性骨折最多见于哪个部位?4.不同类型的脊柱骨折受力有何不同?5.脊柱哪些部位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6.颈部挥鞭性损伤可引起哪些病理改变?7.哪些原因可引起环椎脱位?8.铲土者骨折发生在哪个部位?9.脊柱损伤急救是采取哪种搬运方法?10.屈曲型脊柱损伤有几种复位方法?四、论述1.试述胸腰椎骨折的分类2.试述胸腰椎骨折的诊断3.试述胸腰椎骨折的病因4.试述骨盆骨折的分类5.骨盆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那些脊柱及骨盆骨折习题答案一、名解1.受伤时暴力使身体猛烈屈曲,椎替相互挤压,使其前方压缩,同时棘上韧带也常断裂而分离。

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

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

作者单位: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徐薇: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徐薇许春凤汪凌摘要目的:总结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1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功能锻炼。

结果:经皮微创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愈合时间短,稳定性好。

随访12 19个月。

采用Matta 标准评定,复位优7例,复位良13例,复位可1例,优良率为95.24%。

采用Majeed 评分评估术后1年功能,20例优良,优良率为95.24%,无1例发生并发症。

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是保证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效果的护理关键。

关键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微创;内固定;护理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2.23.046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其发病率较高,多见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和塌方等重物砸伤等,损伤重,救治不当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其中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约占7%20%[1,2],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随着影像学、手术技术的发展和骨盆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微创内固定以其独特的优点已成为治疗骨盆骨折的发展方向。

经皮螺钉固定等微创技术治疗骨盆骨折成为早期稳定骨盆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式[3,4]。

我院骨科2008年8月 2010年12月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1例,经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

年龄21 58岁,平均(40.6ʃ5.2)岁。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8例,交通事故伤10例,挤压伤3例。

合并症:肋骨骨折5例,上肢骨折4例,尿道断裂2例,膀胱破裂1例,肝脾破裂2例,骶丛神经损伤1例,颅脑损伤1例,股骨骨折2例,胫骨骨折3例。

M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M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论著•M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韩爽,庄岩,张斌飞,丛雨轩,屈霜成,黄海,王虎,柯超,尚昆,张丹龙,温世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陕西西安710054摘要:目的探讨M R 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8-12手术治疗的100例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43例进行M R I周围神经成像检查慨丛神经损伤部位(根、丛、千)进而判断损伤类型(观察组),57例未进行MK丨周围神经成像检査(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在MR1周围神经成像技术辅助下精确定位骶丛神经损伤位置,安全有效地完成了后路骶丛神经减压术,术中发现神经损伤的形态以及骨折块的形态与术前M KI周围神经成像结果一致。

100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骶骨骨折均基本愈合,未出现血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畋等并发症。

所有患者神经症状明显减轻,且观察组神经症状恢复更明®。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f t与输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

结论慨骨骨折合并慨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采用M 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检査能够明确舐丛神经的正常解剖结构,并且能够准确判断慨丛神经损伤的部位,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创伤。

关键词:慨骨骨折;骶丛神经损伤;MK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中图分类号:丨i687.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9935(2020)12-1265-03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 年12 月第 35 卷第12 期Chin J B«ne Joint Injury,Dec. 2020, V ol. 35, N O. 12 •1265 •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患者大多数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骶丛神经的压迫症状,但是骶骨位于盆腔内,周围有很多血管、神经,手术难度大且风险高骶骨呈不规则形态,骨科医师通过X线片或C T图像 不足以发现神经损伤以及骨折部位三维立体结构,更 难以在术中把握神经损伤的具体位置i3]。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发表时间:2019-09-04T11:49:27.35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2期作者:罗明奎[导读] 只有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不稳定盆骨骨折的方法,才会获得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苍溪县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广元 628420一般情况下,发生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情况通常是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导致的高能量的损伤,常常会有其他很多严重的症状一同出现,并且使得骨盆的位置发生偏移和变形,在治疗方面来说也有比较大的难度,经常会因为耽误诊治而引发疼痛、畸形以及双下肢长度不一样等后遗症。

在这个时候只有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不稳定盆骨骨折的方法,才会获得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什么是不稳定盆骨骨折?发生了不稳定盆骨骨折的骨盆环会连续地受到破坏,环的前面和后面的两个部位最少都会有两个地方发生了完全性的骨折伴移位,或者骶髂关节分离和髋白骨折脱位等情况。

这一种类型的骨折会让骨盆发生非常严重的变形,更严重的情况下同时还会使盆腔里面的器官受到损伤,比如说膀胱、尿道和子宫等发生破裂,或者盆腔里面的大血管破裂等损伤。

二、不稳定盆骨骨折该怎么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如果是前骨盆环受到损伤,比如耻骨联合分离的距离高于2.5厘米,有多项研究表明一定会有旋转不稳定的情况出现,非常有必要通过手术或者外固定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对于大部分的耻骨支骨折来说,没有必要进行特别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可以跟着其他受伤的位置来进行校正,最终可以自动恢复。

即使没有自动恢复,根据长时间的调查表明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骨盆前环和后环都受到了损伤的时候,就要十分注意对骨盆后环的损伤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准确的复位,应该最先从后环的损伤进行固定,再来固定前环的损伤。

对于大部分的不稳定骨盆损伤,对骨盆后环的损伤进行充分的固定已经能够完全地让骨盆有比较好的稳定性,这个时候再对骨盆前环的损伤进行固定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

骨盆骨折护理

骨盆骨折护理

治疗原则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
•B1型:外固定器或前方钢板、松质骨螺钉内固定 •B2、B3型:视伤情而定,骨折相对稳定者,只需卧床休息;骨折失稳者,前后 方同时手术固定。 •C1、 C2、 C3型:前环损伤可使用外固定器或前路钢板固定;后环骨折通常有3 种处理方法: 骶骨骨折:骶骨棒或经皮下加压螺钉固定; 骶骨关节脱位:前路经腹膜外钢板固定或后路加压螺钉固定; 髂骨翼骨折:标准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潜在并发症——休克
发生率高达30~58%,是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 并发症
相关因素 骨盆骨折血管损伤 肝脾肾破裂出血 膀胱、 尿道损伤出血 骨盆静脉丛渗血
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口渴、表情淡漠、烦躁不安、谵妄 或嗜睡 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少尿或无尿 腹痛、腹胀及腹肌紧张。
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
据一组400例骨盆骨折的调查中发现,女性病例为男性的2~2.5倍,其原因 可能是女性骨盆比较薄弱,易于骨折脱位。而重度骨盆骨折系高能量外伤 所致,伤情重,易引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凝血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等并发症,危机伤员生命,其死亡率为5~20%。
解剖特点
骨盆系一完整闭合的骨环,又两侧髋骨和骶骨构成。两侧髋骨与骶骨构成 骶骼关节,并借腰骶关节与脊柱相连;两侧髋臼与股骨头构成髋关节,与 下肢相连。骨盆作为躯干与下肢间的桥梁,躯干中立经骨盆向下肢传导, 发挥负重功能。骨盆有两个承重弓,站立位时,重力线经骶骨关节到两侧 髋关节;坐位时重力线经骶骨关节到两侧坐骨结节。另外,耻骨和坐骨也 在连接两个承重弓中起到增强作用。
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
潜在并发症——膀胱、尿道的损伤
相关因素 双侧耻骨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所致 临床表现 尿道口滴血、血尿; 排尿困难、无尿,尿痛;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第46页
手术步骤及主要配合:
❖ 一:1、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上至下腹部 下肢小腿根部;铺巾:双层中单对折至于患 者两侧面,一边一块,中单二块平铺于患肢 下,小单4块铺于切开四面,双层中单包裹小 腿及脚掌,用绷带固定,穿完手术衣后铺装 大洞。接电刀吸引器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第39页
骨盆骨折手术治疗
❖ B1骨折分离>2.5cm ❖ B2骨折耻骨联合交锁 ❖ C型骨折稳定前环 ❖ 膀胱及股血管、神经损伤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第40页
(三)骨盆骨折手术治疗
❖ 骶髂骨折脱位>1cm
❖ 骶髂复合结构 + 髋臼损伤
❖ 骨盆开放骨折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第29页
❖ 每柱单纯1.1 完全关节内骨折,2柱骨折,高变异62C1 ❖ 后柱单纯,前柱粉碎(2或多)1.2 ❖ 后柱和关节窝后缘1.3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第30页
完全关节内骨折,2柱骨折,深变异62C2 ❖ 每柱单纯2.1 ❖ 后柱单纯,前柱粉碎(2或多)2.2 ❖ 后柱和关节窝后缘2.3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第31页
完全关节内骨折,2柱骨折,伴有骶髂关节参加62C3
❖ 后柱单纯3.1 ❖ 后柱粉碎,前柱高变异3.2 ❖ 后柱粉碎和前柱高变异3.3
骨盆骨折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第32页
骨错位,
诊疗:坐骨神经轻瘫。
治疗:
对无移位和伴有股骨头顶部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关节完整部分是否能够 非手术治疗,用顶弧测量来决定。再次必须提供45°股骨头最小顶部 全部投照。
❖ 降低骨盆容积 ❖ 暂时固定降低出血及再损伤 ❖ 确定性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