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2.2《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2.2《蒹葭》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两首之《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韵律和节奏地诵读本诗,了解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2、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3、感知“伊人”的形象,解读文章的主题,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4、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教学重点】1、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2、品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会从各种角度分析古诗的主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新课导入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

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

让我们唱着歌曲《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

(播放《蒹葭》视频音乐,板书课题)一、启动美的情感体验1、教师深情朗读第一节(舒缓,绵长的语调)(满怀深情):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2、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全诗,读准字音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sù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ch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zhǐ)3、《蒹葭》视频朗读4、自由朗读,读准停顿5、抽生朗读,读出情感6、全班齐读,注意情感二、点燃创造美的火花(一)轻声朗读,整体感知(1)邀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sùhuí从之,道阻且长。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题《蒹葭》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

可用结构图示呈现)《蒹葭》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诗经》二首中一首诗歌。

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

《蒹葭》一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和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

《蒹葭》这首诗篇幅简短,却意味深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历来备受人们的赞赏.2.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初中学生首次接触和系统学习《诗经》,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诗经》的语言特点和形式特点都很陌生。

对诗歌真正表达的意境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学习目标确定:(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

可分条表述)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受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美。

2、读懂诗意,运用联想和想象描述诗歌的画面美。

3、感悟形象,体会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诗歌,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艺术特点。

难点:感悟形象,体会情感。

5.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课堂观察课堂活动生生互评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对应学生活动,示范指导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课堂生成,纠正思维错漏,恰当运用评价方式与评价工具持续评价促进学习。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全诗。

2、领悟诗人的情感,赏析伊人的形象。

学习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领悟诗人的情感,赏析伊人的形象。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中国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吗?是《诗经》,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记载,2500多年前的秦地,在一个长满芦苇的河畔,曾经吟唱着一首优美的歌谣《蒹葭》,你听??老师配乐范读。

这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带着华夏先民简单、纯净、朴素的气息。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的秦地,会一会这首诗歌的作者,感受先人美妙的诗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与诗人相遇——大声地朗读今天与这位诗人相遇,我们要了解他,就要先读一读他的诗歌。

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家觉得要读出一首诗的美,首先要读出什么来?(生读:节奏、韵律)那这首诗的节奏、韵律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先大声地自由朗读一遍,并思考这个问题。

明确:1、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读起来朗朗上口,要读准字音读出韵律)2、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读出节奏感)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声音悠长,让人回味)4、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请找出每一章中不同的词,感情逐渐加深)小结:有押韵、有叠词、有重章叠句,这首诗就有了节奏有了韵律,接下来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音韵节奏之美,并试试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露水还未干,诗人在河上顺流逆流地追寻伊人的踪迹。

而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好象藏身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即。

三、对诗人说话——优美地说读1.但是要了解这位诗人,要品味这首诗歌,光是读出了韵律和节奏、了解了大概内容还是不够的,还要具体了解一下《蒹葭》里面的细节。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二十四节气白露之后还有寒露。

不违农时。

大概就是农耕生活的真实需要。

曹操在《短歌行》里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暑假里未完成的一个教案,现在重新打开《蒹葭》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灵感。

此时南方的人早就秋衣穿在身。

人生苦短,你为何苦苦追寻一些东西,求不得,放不下。

人生实在苦。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导入师:寒露过后,同学们最近对天气有什么感知呀?生:有点冷师:秋季的凉意,这是真切的感知。

你们穿上了秋季的校服抵御这份秋天的凉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发生在秋季的诗歌。

请你们大声的自由地朗读诗歌。

在声音里感受《诗经.秦风.蒹葭》带给我们的诗意。

二、初读知《诗经》特点师:我发现同学们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一章的时候,你们的声音都很和谐,听起来朗朗上口。

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吗?我们找一找每一句最后的一个字,苍,霜,人,方,之,央。

你们写一写这些字的拼音,看一看有什么发现?生:苍、霜、方、央。

这四个字的韵母相同。

师:这就是诗歌中的音韵和谐,采用相同的韵母。

原来,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里中就体会到了《蒹葭》的特点之一,音律和谐。

(板书)看人先看外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诗歌的外在,你们有别的发现吗?数一数每一句的字数,几个字?生:四个字比较多,还有五个字。

师:对,这也是《蒹葭》的特点之一:四言为主。

停顿为二/二,二/三(板书)在朗读的过程里,需要注意诗歌的节奏!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生:《蒹葭》一共有三章,每一章只有少数的字发生了变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断提出问题,如“蒹葭在诗中代表了什么?”“诗人为什么要用‘白露为霜’来形容秋天的景象?”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化对诗文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理解了诗文的基本内容后,我会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需要回答几个关键问题,如:
-诗中的“所谓伊人”指的是谁?诗人为何对她如此向往?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文学素养;
-定期进行阶段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一首古筝曲《秋江夜泊》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文学空间。随着音乐的缓缓流淌,我在PPT上展示出《蒹葭》的诗文,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配乐朗诵,感受古诗文的音韵美。
在学科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诗经》的部分篇目,对古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蒹葭》作为一首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的诗篇,需要学生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深层内涵,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此外,在情感态度方面,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惑和压力。《蒹葭》这篇课文恰好可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追求和挑战,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难点: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文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以及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写作能力。
-情感共鸣的激发:帮助学生从诗人的视角出发,理解并感受青春的迷茫与希望;
-文学创作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将诗中的美词佳句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提高文学创作水平。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2.情感抒发:请同学们以《蒹葭》为蓝本,写一篇关于青春期对美好事物向往的短文,不少于300字。文章中要体现自己在学习《蒹葭》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蒹葭》所描绘的深秋景色和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深切思念。

o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了解《蒹葭》在《诗经》中的地位及艺术特色。

o赏析诗歌中的重章叠句、起兴等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o背诵全诗,并能准确翻译全诗。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o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o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o诗歌所描绘的深秋景色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o重章叠句、起兴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o诗歌中朦胧意境的把握和理解。

o诗歌中某些词语的古今异义和特殊含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蒹葭》的配乐朗诵、图片、视频等)。

•《诗经》相关背景资料。

•学生预习材料(包括《诗经》简介、《蒹葭》原文及注释)。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蒹葭》配乐朗诵o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o提问:同学们听完这首诗歌后,有什么感受?觉得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介绍《诗经》及《蒹葭》o简要介绍《诗经》的成书背景、内容分类及艺术特色。

o强调《蒹葭》在《诗经》中的地位,以及它作为一首经典爱情诗的意义。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o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o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2.教师范读o教师配乐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榜样。

o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学生齐读o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整体氛围。

三、深入解读,分析手法1.解读诗歌内容o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感受深秋的景色。

o分析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

2.分析手法o重章叠句: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重章叠句部分,分析其在表达情感、增强节奏等方面的作用。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 理解《诗经》中“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体会诗歌幽远朦胧的意境。

3. 理解“伊人”形象的多义性,感受追寻是生命永恒的姿态。

二、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

•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305篇。

2. 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

《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字音和停顿。

•蒹(jiān)葭(jiā):芦苇。

•溯(sù)洄(huí):逆着河流向上游走。

•道阻且跻(jī):道路艰险且升高。

•晞(xī):干3. 深入研读:•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每章第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追寻者的惆怅之情。

《蒹葭》教案(优秀6篇)

《蒹葭》教案(优秀6篇)

《蒹葭》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美丽的编辑为大家找到的《蒹葭》教案【优秀6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蒹葭》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

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3.品味与赏析诗歌精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1.朗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与赏析诗歌精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点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开启本节课所学内容。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诗经》的知识。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PPT出示)《诗经》的地位《诗经》的作品内容《诗经》的艺术手法学生一起回忆关于《诗经》的知识点,齐背。

一、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1.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诗,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诗歌。

一生展示。

师总结,指正字音。

提示学生把没掌握好的字重点标记出来,把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生再读诗歌,齐读。

2、读准节奏。

师:读音读准确了,朗读诗歌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句式,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首诗的节奏?它的停顿点应该在哪里?一生说。

师总结,评价。

这首诗一共三章,每章八句,前面七句都是每句四字,最后一句转换成五个字,这种句式上的变化,有什么效果?读一读,体会一下。

一生回答。

师:这样更有利于抒发一种怎样的情感?一生答。

师总结,明确:悠远的、绵长的、怅惘之情。

通过长短句的变化来抒发悠远的情思。

生体会,再齐读。

3、读出情感。

师:我们朗读诗歌还要注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PPT出示,比如,三个“所谓”开头的句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三句都要读出期盼、向往,甚至是赞叹。

美人啊,就在那个地方!还有三个“宛如”,好像在那里,本来已经看见人了,但是又好像不在,有点遗憾,“宛在水中央”,这个“宛”字要读得重一点。

好,自己试一试,体会体会。

指生读,3个。

评价4、疏通诗句,再悟情感。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诗句的意思,疏通诗句以后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锁表达的情感。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感受诗歌音律美,体会诗歌情感。

2.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画面,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抓住诗歌的朦胧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诗歌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1.朗读感受诗歌音律美,体会诗歌情感。

2.描绘诗歌画面,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1. 描绘诗歌画面,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 正确认识诗歌的主题。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2.点拨讨论法3.品读法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古典诗词灿若星河,佳篇如林。

驾一叶兰舟,行驶于诗文的河流,我们跨越千年向远古走去,一路走过了元曲、宋词、唐诗,走过了汉赋、楚辞。

该走到哪儿啦?(生)《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华夏文明的源泉。

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这节课,就让我们徜徉于《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去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的古诗,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学习一首诗呢?生:朗读、结构写法、意象、画面、感情、思想等。

师:那我们就从读开始吧!二、一唱三叹,读《蒹葭》(初读感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1.师:先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待会请同学们来点评。

(一学生朗读)请你点评:他的朗读好在哪些地方?哪里还需要注意?(基调:沉郁,滞缓悠长,苍凉婉约,凄凄切切;读音;节奏是2/2;重音在修饰语上;变字重音等)2.师:请*同学来读第一节,老师读第二节,全体同学集体朗读第三节。

想想这首《蒹葭》和我们平时学的李杜的古诗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呢?生:四言、反复、重章叠唱……(反复:形成回环,又不是简单重复,在内容和层次情感上有所递增。

环状事物代表永恒,圆环的美堪称美的最高境界;重章叠唱:(反复咏唱,一唱三叹)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几个章节,每章间字数和句数相同,在相应的位置上对文字略加改动有所区别。

)目的:使情感更丰富,韵律悠扬和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蒹葭》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课《诗经》二首的第二首,是一首抒情诗,出自《诗经·秦风》,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文字简单,重章反复,一唱三叹,唱出了古今多少人的追寻之音。

通过本篇课文的教学,继续让学生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体悟重章叠句所营造出的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在诗歌学习中掌握《诗经》经常使用的比、兴手法;学会使用比兴手法及采用重章叠句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情分析】通过对《关雎》的学习,学生对于比兴手法以及重章叠句有了一定的理解,这将有利于本课的学习,但是作为农村孩子的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上有很大的不足,需要教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诗文大意,并体悟其情感,从而知道重章叠句所营造出的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2.在诗歌学习中掌握《诗经》经常使用的比、兴手法。

3.学会使用比兴手法及采用重章叠句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诗文大意,并体悟其情感。

难点:学会使用比兴手法及采用重章叠句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一:初读课文,理清文意(采取不同的方式朗读课文,掌握《蒹葭》的朗读节奏,体悟诗歌的情感。

1.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雎》,我们知道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相思及追求的故事,从而知道了《诗经》常用的比兴手法。

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蒹葭》,什么是蒹葭呢?诗歌借蒹葭又将抒写什么样的情感呢?2.朗读诗歌初读《蒹葭》,读准字音,划分朗读节奏齐读《蒹葭》,找出读不准的字词并纠正读音。

听读《蒹葭》,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教师范读并展示朗读节奏之后组织学生再次按朗读节奏朗读。

3.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的情感?(师生讨论得出结果:一个热恋者对伊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活动二:精读课文,把握特点(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蒹葭》诗歌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12课《蒹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12课《蒹葭》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作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蒹葭》这首诗的背景、主题和意象,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成语、典故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典故,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如“蒹葭”、“伊人”等字词的书写和意义,以及相关成语、典故的理解。
(2)诗句朗读技巧: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表达诗句的意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以传达诗句的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蒹葭》中的意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并鼓励他们进行创意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蒹葭》这首诗的基本背景和主题。这是一首表达对美好爱情向往的古诗,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景象,传递出诗人对伊人的深情追寻。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和谐与情感追求的深刻理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中的一个具体案例,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蒹葭》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诗中的意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通过创意写作练习,我也看到了学生们创造力的展现,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蒹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写了春天蒹葭荡漾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深沉的思考。

这首诗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自然的思索,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诗歌《蒹葭》,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

2.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感,并能熟练朗读诗歌。

3.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学会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运用到日
常生活中。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让学生自由讨论“春天有什么好的景象?”,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让学生结对朗读《蒹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活动
1.教师介绍诗歌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2.让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押韵、对仗、排比等。

3.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思想内涵,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让学生结合生活,运用诗歌中的思想内涵,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三)总结活动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初二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案单元主题:情深景真,风情摇曳课题:《蒹葭》课时:1主备人:上课人:核心素养1、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方法学习作品2、重视古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习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鲜明的节奏,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学生活动一1、自由朗读文章,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认准字形(1)读准字音蒹葭溯洄萋萋未晞湄跻涘坻沚(2)认准字形未晞未已蒹葭涘坻沚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古今异义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教师活动一课堂导入:根据作品出处让学生判断《蒹葭》是何处创作什么性质的诗歌导入介绍作品:诗三百,论意境,无出其右者提问学生读课文(齐读)课件展示易读错、写错的词语,重点强调学习目标二强化了解重章叠句的作用。

感受这种形式之美。

学习目标三以第一章为例赏析诗歌表达之美流动)道阻且右(古义:艰险今义:阻挡)一词多义左右流之(名词,右边)道阻且右(动词,向右迂曲)左右采之(动词,采摘)蒹葭采采(形容词,茂盛鲜明的样子)学生活动二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概括每章主要内容。

找出每一章变与不变之处小组合作,比较概括: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明确全诗主题分析重章叠句的形式与表现主题的关联学生活动三注意表现诗歌起兴之美诗句表现追求之美诗句极具人物形象之美诗句全章所押的韵是什么?好在什么地方?第一章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一幅怎样的教师活动二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鲜明节奏,感受重章叠句的形式,强化重章叠句的主要作用:形成回环往复之美渲染气氛,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音乐感反复强调,增强抒情效果教师活动三明确:通过蒹葭白露描绘一幅萧瑟苍茫之景,营造沉郁凄迷的氛围,抒发男主怅惘之情。

第一章以景衬人,情景交融,意境凄美:缥缈、朦胧、迷离。

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学习目标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景?营造怎样的氛围?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第一章内容想象并用词语概括伊人的形象女生齐读前四句男生齐读后四句学生活动四仿照第一章的品析,自己品读后面两章“伊人”除了用来实指美人,我们还能不能赋予她更多的意义?比如曾有人提出这首诗是人们用来嘲讽秦襄公无法用周礼巩固他的国家,寻求贤士而不得的。

《蒹葭》公开课教案设计一等奖

《蒹葭》公开课教案设计一等奖
)
1.屏显:“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xī〕,螓〔 qín〕
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将此段描写的形象与文中“伊人〞的形象进展比拟。
〔不同点:一为精雕细琢,一为含蓄朦胧,一样点:同为美好的意象〕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朦胧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 难点教学方法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理解“伊人〞的深意,感悟主人公求之不获仍不放弃追求的心情,进而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初读感诗魂(2 分钟) 1.教师导语:深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 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追求者, 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迫地追寻着心上的伊人。那伊人好似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 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播放?蒹葭?吟诵视频片段。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歌的美。
追求者追寻伊人追寻的目标理想孔子仁爱庄子天道无为刘备诸葛亮居里夫人镭的发现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袁隆平杂交水稻初三学子理想的高中言近而旨远语短而情长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蒹葭?
难点名称 难点分析
探究?蒹葭?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情中品诗魂(6 分钟) 〔1〕在这幅画中,有哪些人?
〔追求者、伊人〕。 思考以下问题。第一小问用诗歌原句答复,第二小问用自己的话答复。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

《蒹葭》教材分析《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

《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

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

采用了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文字虽然简单,情感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

◆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分析《诗经》艺术表现手法在《关雎》和《蒹葭》二诗中的具体应用;3、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纯洁、真挚、健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选读《诗经》的一些篇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诗经》,导入新课。

诗经简介:参加教材P65要点: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2、《诗经》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

3、《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重点:《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参考书后思考探究一、二,请学生注意在朗读中体会。

(二)初读《蒹葭》,感受意境美,进行讨论。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体会诗歌意境。

教师点拨:时令:深秋。

地点:水边。

人物:青年。

景物:拂晓,露浓霜重,河岸边的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在秋风飘摇不定。

《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

采用了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文字虽然简单,情感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

教学目标1.学习《蒹葭》中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2.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品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3.把握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朴素追求和向往。

4.掌握两首诗歌在表现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学习《蒹葭》中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品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2.把握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朴素追求和向往。

3.掌握两首诗歌在表现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漫步在青青河畔,认识了先秦时期的君子和淑女,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去寻觅最美的歌谣。

二、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欣赏情境课文,集体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朗读节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疏通文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河畔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深秋白露凝结成了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译文: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教学设计
梁翠林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全诗。

2、领悟诗人的情感,赏析伊人的形象。

学习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领悟诗人的情感,赏析伊人的形象。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中国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吗?是《诗经》,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记载,2500多年前的秦地,在一个长满芦苇的河畔,曾经吟唱着一首优美的歌谣《蒹葭》,你听……
老师配乐范读。

这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带着华夏先民简单、纯净、朴素的气息。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的秦地,会一会这首诗歌的作者,感受先人美妙的诗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与诗人相遇——大声地朗读
今天与这位诗人相遇,我们要了解他,就要先读一读他的诗歌。

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家觉得要读出一首诗的美,首先要读出什么来?(生读:节奏、韵律)那这首诗的节奏、韵律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先大声地自由朗读一遍,并思考这个问题。

明确:1、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读起来朗朗上口,要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2、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读出节奏感)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声音悠长,让人回味)
4、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请找出每一章中不同的词,感情逐渐加深)
小结:有押韵、有叠词、有重章叠句,这首诗就有了节奏有了韵律,接下来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音韵节奏之美,并试试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露水还未干,诗人在河上顺流逆流地追寻伊人的踪迹。

而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好象藏身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即。

三、对诗人说话——优美地说读
1.但是要了解这位诗人,要品味这首诗歌,光是读出了韵律和节奏、了解了大概内容还是不够的,还要具体了解一下《蒹葭》里面的细节。

那我们就得和诗人说说话。

怎么说呢?其实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诗人的所见所感。

要求:对诗人说话,要用第二人称,如诗人啊,你怎么样;尽可能想象合理的情节,比如说这天清晨,诗人来到河边,河水清澈吗,有没有游来游去的小鱼,有没有微风迎面吹来;语言要简洁生动。

比如说,诗人啊,你在这飘洒着白霜的清晨来到河畔,追寻伊人的芳踪,你……(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自由朗读,用笔写下你的想象,1组的同学准备第一章,2组的同学准备第二章,三四组准备第三章。

(3分钟)
同学们,你们真正做到了神思飞扬,浮想联翩。

从大家的话语当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不仅仅在写一个凄美的故事,还描绘一幅朦胧而美丽的图画!正如诗人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蒹葭》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因为这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咬字清晰,饱含感情,有声有色,掌声鼓励一下。

2.在这幅精美的画面中,诗人一路艰辛,却依然执着追寻,而那身影却始终都是可望不可即,在这个过程中,诗人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咏叹,他的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明确:诗人啊,我认为
你在第一章抒发了对伊人_热切憧憬_的感情。

你在第二章抒发了对伊人_焦急怅惘_的感情。

你在第三章抒发了对伊人_空虚失落_的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朗读。

小结:(老师出示自己的理解)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个性。

而老师认为,诗人在第一章抒发了对伊人的热切憧憬,第二章抒发了追寻伊人的焦急怅惘,第三章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失落。

诗人通过反复咏唱,感情逐渐浓郁,表达了自己追寻伊人的执着坚毅与怅惘感伤。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种感情变化读出来呢?我们就来试试,读出诗人的热切憧憬、焦急怅惘和空虚失落。

齐读。

要是我们真能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的秦地,我们一定要问问这位诗人,刚才我们倾情的朗读是否读出了你的心中所想,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呢?
四、与诗人探讨——大胆地赏读
同学们动情的朗读让我想和诗人探讨一个问题,我想对诗人说:诗人啊,这位伊人让你魂牵梦绕,不辞艰辛地执着追寻,在你心目中,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因为年代久远,我们无法确切地考证伊人的具体含义。

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对她进行独特的解读。

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伊人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让自己的神思再次飞扬起来,大胆地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同桌间先相互交流一下。

(提示:是男?是女?他(她)的容貌?衣着?气质?会不会是某种事物……鼓励多种理解)明确:“在水一方”揭示了距离,伊人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伊人艰难长途,突出伊人的魅力之大。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美好事物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伊人可能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因此诗人才会在河上艰难而执着地追寻。

你通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诗人并没有明确写出伊人的形象,而是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她的美,表达对她的爱意。

诗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这是一种“比兴”手法。

小结:真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其实,古往今来人们对伊人的含义就有多种解读(幻灯片展示)。

附:伊人一词有多种含义:
(一)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所崇敬和热爱但一刻也不曾忘怀的人。

(二)伊人,指明君或贤臣。

(三)伊人,指遵循善良风俗的百姓,即良民。

(四)伊人,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她既可以是我们心目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可以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理想,还可以是我们的一种信仰,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

而老师觉得,伊人是诗人倾心的美丽女子,出现在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晨,与诗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只见诗人一次次追寻一次次遥望那缥缈的身影,执着等待她的一次回眸。

而她却如幻影云雾,如水月镜花,可望不可即!面对如此惊恐,诗人的心怎能不失落惆怅呢!
有人说:“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蒹葭》出自诗经中的秦风,在秦国这个好战的地方,竟有这样玲珑剔透、缠绵悱恻的诗作,这就告诉我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寻存在于任何角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接下来我们用惆怅却又不失执着的语调朗读这首经典的诗篇,再次感受华夏祖先丰富的情感!我们来分组朗读。

男同学读一二句,女同学读三四句,如此交替循环,读完全诗。

看看是男生还是女生读得酣畅淋漓。

男生读得执着坚毅,女生读得含蓄婉约,真棒!请再次给自己热烈的掌声好吗?
五、古墨流芳
当年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诗人肯定没有想到,他这一倾情之作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500多年来《蒹葭》依然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正是千年古墨、流芳百世啊。

从这首诗衍生出来的成语,如今我们依然广泛使用.
1、大家知道有哪些成语或俗语吗?
秋水伊人、在水一方等。

同时后世有不少文学作品也受其影响,战国时期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情状的描写,制造了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

这正是受到了《蒹葭》的影响。

2、魏人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

南宋吴文英曾写道:“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此句流露出羁旅漂泊的悲秋之情以及空灵的意境与《蒹葭》一脉相承。

除此以外,从内容到笔法受其影响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可见《蒹葭》在古代诗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3、到了现代,《蒹葭》这股几千年的古墨依然散发着古朴的芳香,今天它不仅在课堂上被人们所吟诵,它婉约朦胧的特点更是吸引了古往今来众多读者将它改编现代诗,流行歌曲等各种形式。

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取题于《蒹葭》,写下了小说《在水一方》,讲述了美丽伊人杜小双的凄美故事,在与之同名的电视剧里面,有一首由琼瑶作词的著名主题曲——《在水一方》。

接下来,我们聆听歌曲,再次感受《蒹葭》这千年古墨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迷人芬芳。

六、结束语:《诗经》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源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血液里,让这古老的歌谣传唱不息。

最后,让我们带着对古人的崇敬、对中华文明的热爱,用最深情最饱满的声音来朗读这首古老的歌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