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几何图形(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4.1.1 第1课时 认识几何图形 教案

4.1.1 第1课时 认识几何图形  教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认识几何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认识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2.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并能归纳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把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别一些基本几何图形.【教学难点】认识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下图中的“鸟巢”,你能抽象出熟悉的几何图形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典例1下列图形中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A.四棱锥 B.长方形C.长方体D.正方体[解析]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立体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平面图形.由定义可知A,C,D均为立体图形.下列各组图形中都是平面图形的一组是()A.三角形、圆、球、圆锥B.点、线段、数学书的封面、长方体C.点、三角形、四边形、圆D.点、直线、线段、正方体[答案] C典例2将下列的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说出每个几何体的名称.[解析]分别根据柱体、锥体、球体的定义进行分类.[答案]柱体有(1)(2)(4)(7);锥体有(5)(6);球体有(3).四棱柱);(2)三棱柱;(3)球;(4)圆柱;(5)圆锥;(6)四棱锥;(7)六棱柱.将下列几何体分类,柱体有;锥体有(填序号).[答案]柱体有①②③锥体有⑤⑥三、板书设计认识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柱体{棱柱圆柱锥体{棱锥圆锥台体{棱台圆台球体: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较简单,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形状特点,鼓励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2)完成《同步指导》相应的 练习

教师启发,引导认识、 归类
学生分组交流认识 各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 形
教师引导,补充
学生概括总结
培养了学生参 与意识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感性认 识和合作交流的意 识
培养同学们概 括总结能力和参与 意识,
课堂延伸,及 时巩固所学知识,并 反馈学习信息
几何图形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 难点: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课件出示图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和爱国热情,给学生明 确奋斗目标,并留有想 象的空间
各小组交流,合作,畅所 欲言,找出熟悉的几何图
形。
联系生活实 际,发现生活中的各 种图形
2、出示各种实物与几何形 (课 件出示)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棱锥、球等,各部分都不在一个平面内,是立 体图形。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五边形等,各部分都在一个平面内,是平面图 形。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参与课堂,看谁肯开动脑筋,积极探索,认真思考问题。 2、合作交流,看谁的思路广,谁的方法好,合作学习中谁的贡献最多。 3、及时巩固,看谁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练习中谁的正确率高。
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也是为了认识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
界,认识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形成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学情分析
1。七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图形知识,如平面图形中的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梯形等,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圆锥体。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特别是数学中的立体几何,不愿独立思考,空间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几何图形(1)》教学设计及评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几何图形(1)》教学设计及评析

让自主探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脚手架——4.1.1课题:几何图形(1)设计及评析【引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探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探索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创设情景,链接生活,运用发散思维,沟通新旧知识,才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新知建构,让自主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脚手架。

下面,谨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单元第一节“多姿多彩的图形”教学为例简释如下:教学过程设计图1活动二:看图2连线图2活动三:看图3思考(1)图中有什么基本几何图3图4活动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在教学中积极地创设学习情景,很快就把学生带入自主探索学习的最佳状态,只是在引入时,总是觉得缺少热情,虽然选取的生活图案有代表性,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甚至陌生,缺少学生爱讨论的、关注的热点图片,交流的话题也少。

2、在组织学生探究时学生只是看课件,手中没有具体的实物可触摸,对圆柱、圆锥的特征感知得不够强烈。

3、在组织探究、合作学习时,分工不太明确,讨论、探究的效率不高,学生之间偏离讨论主题现象很多,交流汇报结果只有一部分同学有收获。

4、知识的迁移、应用部分教学设计没有完全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认识不到位,学生的直觉思维、创新思维没有得到足够的培养和锻炼。

5、教学中的交流、评价浅尝辄止,如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引导不足,点拨不到位,对学生发言肯定得不及时,学生数学语言表述纠正不到位,用语随便时有发生。

6、新教学手段的应用,留给学生思维和课前准备、课中探索的机会相对不足,教师在课堂上不着一字的做法使教学的重点在学生的脑海中昙花一现,大部分学生听了就忘记了,动手学习、读书的习惯被淡忘了。

【简评】本节的教学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自觉的。

自主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自主学习有别于各种形式的他主学习,它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下被动地学习。

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时1:4.1.1几何图形(1)教学设计(特色班)

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时1:4.1.1几何图形(1)教学设计(特色班)

3.1几何图形(1)【课题】几何图形(1)方案一:【设计与执教者】:【学情分析】:面向特色班的学生。

学生在前面两个学段已经学过了一些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有的图形已经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但学生还不能描述它们的特性;有的学生则可能产生已经学过,是否重复的思想。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了解什么是平面图形.2、让学生简单探索并了解欧拉公式3、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丰富多彩,激发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

【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教学突破点】:大量生活中图片的演示及学生的观察与探究【教法、学法设计】:让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探索归纳→应用创新的认知过程,加深对图形的认识与感受,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课前准备】:课件、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教学过程设计】:(2)对正棱柱和非正棱柱举例区分。

2、想一想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

3、做一做(1)图中实物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连起来。

(2)以下模型可拆分成哪些立体图形?4、拓展延伸(1)简单介绍多面体。

多面体的概念:每个面都是平面的几何体叫多面体如:(2)简单介绍欧拉公式。

顶点数+面数-棱数=2 2、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巩固知识并感知复杂几何体由简单几何体构成。

4、若时间允许,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数简单的棱柱、棱锥的顶点、面、棱的数量,验证欧拉公式。

三、平面图形1、有些图形的各个部分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如:线段、角、圆(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通过非平面图形与平面图形比较,交流得出平面图形的特征。

七年级数学上册 4.1.1 几何图形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4.1.1 几何图形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4.1.1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二、教学重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

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问题与情境活动设计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精心设计、制作了一批作品想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老师,急需长方体形状的纸制包装盒,你能帮帮他们吗?动手一试:把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做一做:教科书120页探究,先请学生猜测结论,再动手操作(把四个图用纸复制下来,然后折一下,看看你的猜测对不对。

比一比:你们组的长方体的展开图与其他组的是否一样?想一想:现在你能帮助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长方体的纸盒吗?说说你的方案。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好奇心和欲望,激起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

学生得到不同体会,并进小组交流。

学生4-6人小组进行操作活动,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化培养学生动脑猜想、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交流合作精神。

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感受长方体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体会同一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不同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所感知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感悟知识生成过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二)尝试应用问题与情境活动设计1. 如图,为一个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数字.若数字为的面是底面,则朝上一面所标注的数字为()A.5 B.4C.3 D.22.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图中“加”字所在面的对面所标的字是()A.北B.京C.奥D.运3. 如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A.奥B.运C.圣D.火4. 如图,为一个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数字.若数字为的面是底面,则朝上一面所标注的数字为()A.5 B.4C.3 D.2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答案:1 D;2.B;3.D;4.D;(三)补偿提高问题与情境活动设计1.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形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2. 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建”字对面是()A.和B.谐C.凉D.山3. 下面形状的四张纸板,按图中线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下直三棱柱的是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答案:1.D;2. D;3.C;( )(四)小结与作业问题与情境活动设计生组内小结,总结归纳(或者协助归纳)师对重点加以强调,对于易错易混问题逐一强调.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直观层面,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和性质理解较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转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及其性质,能够识别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点、线、面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黑板、粉笔。

2.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房屋、车辆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点、线、面的定义和性质,同时进行解释和阐述。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学生对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点、线、面的性质进行解答。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学生解答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和结果。

几何图形 教案 省优质课

几何图形 教案  省优质课
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
识别简单几何体.
难点
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我展示
教法
引导、组织
教具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课型
新授




4.1.几何图形(一)
3.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直观教学,加大思维密度,有力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与表扬。
5.优先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再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最后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6.作业布置分层次,加强对本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实现每位学生的最优发展。
2、下面几种图形: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正方形;④圆;⑤圆锥;
⑥圆柱.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A.③⑤⑥B.①②③C.③⑥D.④⑤
3、我们所学的常见的立体图形有____________体、_________体、
_____________体.
4、柱体包括圆柱和__________,锥体包括棱锥和____________,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___.
几平面图形圆柱圆锥
何柱椎球
图体体体
形立体图形棱柱棱柱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
意图
引入
欣赏图片
快速播放幻灯片
激发兴趣




同位之间互相交流预习成果,并互相核对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在活动2中,教师应关注学生:
已有的知识水平;
把具体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能力;
师生行为
归纳概括水平。
教师指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梳理、归类,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这一过程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活动3]认识新的立体图形——棱柱与棱锥
问题:
1、螺帽(六棱柱)的面有几条边?(六条)。有几个这样的六边形?(两个)。这两个六边形形状、大小怎样?(相同)。它们处在什么位置?(相对)。还存在什么图形?(长方形)。有几个?(六个)
棱锥底面是否都和金字塔一样是四边形?棱锥底面边数与侧面三角形个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问题:
4、棱柱与棱锥属于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
活动4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八棱柱的模具,指定学生数底面边数与侧面长方形的个数。
教师提出猜想二。
学生猜想。
教师组织学生验证猜想,寻找规律。
教师指导学生重新观察四棱柱与三棱柱,加深对棱柱的理解。
2、金字塔的顶部有什么特点?在金字塔上可看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3、金字塔有几个底?几个侧面?
猜想一:
它的底面是几边形?它的侧面包含有几个长方形?
1、教师演示磁力片: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叙述:螺帽(六棱柱)上有两个六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相同,处在相对的位置上,我们把这两个六边形叫做螺帽的底;螺帽上有6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是螺帽的一个侧面,螺帽有6个侧面;我们把类似螺帽的几何图形叫做棱柱。
问题:
1、下图中的一些物体形状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立体图形相类似?
2、你能从下列图片中,发现哪些平面图形?
3、回到活动1的组图中,观察:哪些物体与哪些几何图形类似?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
4、在生活中,你发现哪种物体类似哪种几何图形?它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知识的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小学数学的知识,对一些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比较薄弱,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难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三角板、直尺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实例、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房屋、桌子、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概念和性质。

4.1.1折叠、展开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4.1.1折叠、展开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4.1.1折叠、展开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中的4.1.1节“折叠、展开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折叠: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等简单立体图形的折叠方法,并理解其展开图形的特征。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围绕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这表明,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对于他们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教学难点,要设计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认为这些立体图形的折叠和展开在哪些场合下最有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举例:在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忘记使用正确的公式或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学难点进行有效指导,通过实际操作、示例讲解、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2)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学会用简单的几何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举例: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和长方体,让学生能够用“有几个面、面的形状和大小”等几何语言进行描述。

4.1.1《几何图形(1)》教案

4.1.1《几何图形(1)》教案

学科:数学授课教师:年级:七总第课时课题 4.1.1几何图形(1)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2、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烈爱生活教学重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是重点;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媒体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

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几何图形(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讨论(1)纸盒(1)长方体(2)长方形(3)正方形(4)线段点2.立体图形思考第117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思考:课本118页图4.1-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3.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思考:课本118页图4.1-5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

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4.1.1几何图形(公开课)教案

4.1.1几何图形(公开课)教案

xxxxxx中学校新教师合格课教案
学科:数学
年级:初中
教师:x x
日期:2010.11.25
Xxxxx 中学初中数学教案
授课者:xxxx 授课班级:七年级6班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5日第3节授课地点:学术报告厅
2、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
圆柱
三棱锥三棱柱圆锥
找出教室中立体图形的实物,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说出下列物体类似的立体图形:数学课本类似于(),金字塔类似于(),西瓜类似于(),日光灯
类似于()。

长方体四棱锥球圆柱练一练1:
02:09
常见立体图形的归类
立体图形
柱体
锥体
球体
圆柱
棱柱
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六棱柱…
圆锥
棱锥三棱锥
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

台体
圆台
棱台
02:11
02:15
小组讨论后回答(一组一题):一、圆柱与棱柱之间的区别?
二、圆锥与棱锥之间的区别?
三、柱体与锥体之间的区别?
圆柱
圆锥
棱柱
棱锥锥体
柱体
练一练2:下列各图形,都是柱体的是()
C
(A)
(B)
(C)(D)
02:1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知识的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知识有一定的初步了解,但总体来说,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但对于三角形、四边形等复杂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途径,逐步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难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几何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基本几何图形的图片、动画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基本几何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房屋、车辆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一、教学内容及解析(一)教学内容:(1)章导言;(2)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彼此转化;(二)教学内容解析:(1)本节课是关于图形的一节概念课,是初中人教版教材第四章的第一节课.本章打算用8课时重点介绍几类图形和组成他们的点、线、角、面的相关内容,以此进一步明白得图形的概念,初步成立空间观念.其中,多姿多彩的图形打算用2课时,直线、射线、线段打算用2课时,角打算用4课时.(2)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彼此转化,其核心是让学生了解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类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份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为立体图形,各部份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为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能够展开成平面图形,如此的平面图形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也能取得平面图形;关键是要让学生对概念的内涵有必然的了解.学生在小学已经对一些常见的图形进行了学习,由于它与点、线、面、体的概念及其关系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本章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多姿多彩的图形学习的核心内容.二、教学目标及解析(一)教学目标定位:了解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有关概念,把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彼此转化;(二)教学目标解析:1、了解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有关概念,把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彼此转化,指的是让学生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并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置,•探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难点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三、问题诊断及分析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若是空间想象能力弱,可不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更可不能将几何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要克服这一困难,关键是多展现实体模型或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制作几何图形.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三角尺、几何模型.五、教学进程设计(一)教学大体流程温习导入→ 探讨归纳→巩固应用(二)教学进程1、温习引导提出问题:在同窗们生活中,有哪些是咱们熟悉的图形?设计用意: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对所步及的抽象概念和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联系.能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自然导入新课.师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意见,教师再作订正.2、探讨归纳(1) 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有关概念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类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份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为立体图形设计用意:让学生对几何图形概念有必然的了解.师生活动:看讲义图4.1-3后学生试探:这些物体给咱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再让学生找出一些棱柱、棱锥的实例.各部份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为平面图形设计用意:让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概念有必然的了解.师生活动:看讲义图4.1-5后试探:图中包括哪些简单平面图形?再让学生找出平面图形的实例.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能够彼此转化的.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能取得平面图形.提出问题:看讲义图4.1-7(1)中所示工件模型,从不同方向看能看到一些什么图形.设计用意: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上看取得的平面图形不同.师生活动: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你们会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能把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吗?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能够展开成平面图形,如此的平面图形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提出问题:你们能把咱们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吗?取得的平面图形是唯一的吗?设计用意:让学生明白一个立体图形能够展开成一个或几个平面图形.师生活动:让学生把预备好的墨水瓶包装盒裁剪并展开,•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得出一个长方体它的平面展开图,学生会发觉他们剪出来取得的平面图形会和他人的不一样即展开图具有的一个特点:多样性.观看展开图,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恢复为包装,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许多立体图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且取得的平面图形还可能不是唯一的.3、巩固应用(1)以下图是机械狗的模型,你能看到哪些几何图形?其中有哪些平面图形?哪些立体图形?(2)如图,别离从正面、左面、上面观看,各能取得什么平面图形?(3)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设计用意:让学生对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及彼此转化进一步明白得.师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意见,教师再作订正.六、目标检测一、讲义第119页练习.二、讲义第120页练习.七、小结归纳1.本节课熟悉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2.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能够是一个平面图形;•能够把立体图形进行适当的裁剪,把它展开成平面图形,或把一个平面图形恢复成立体图形,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够相互转换.。

4.1.1几何图形教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4.1.1几何图形教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4.1.1 几何图形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术经过察看生活中的大批图片或实物,体验、感觉、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辨别这些几何体.过程与方法:(1)经历研究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点,?培育提升观察、剖析、抽象、归纳的能力,培育着手操作能力.(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觉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经过与其余同学沟通、活动,初步形成参加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意识。

二、要点:辨别简单几何体三、难点:从详细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四、学习过程(一 )自主研究问题与情境活动设计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习的图形吗?型图.(出示章前图)(学生看书)小组议论沟通.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学生从四周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漂亮图形的图片或实物,相互沟通.在这些图片或实物中有我们熟习的图形吗?你能再举出一些常有的图形吗?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词典及魔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都是学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生已经学习过的图形,棱柱、棱锥也是学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近似?)生很熟习的图形,经过找一找,联合详细(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看一看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再着手摸一摸,谈谈它们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中学校新教师合格课教案
学科:数学
年级:初中
教师:x x
日期:2010.11.25
Xxxxx 中学初中数学教案
授课者:xxxx 授课班级:七年级6班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5日第3节授课地点:学术报告厅
2、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
圆柱
三棱锥三棱柱圆锥
找出教室中立体图形的实物,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说出下列物体类似的立体图形:数学课本类似于(),金字塔类似于(),西瓜类似于(),日光灯
类似于()。

长方体四棱锥球圆柱练一练1:
常见立体图形的归类
立体图形
柱体
锥体
球体
圆柱
棱柱
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六棱柱…
圆锥
棱锥三棱锥
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

台体
圆台
棱台
别?分小组讨论,老师作适当的引导.
小组讨论后回答(一组一题):一、圆柱与棱柱之间的区别?
二、圆锥与棱锥之间的区别?
三、柱体与锥体之间的区别?
圆柱
圆锥
棱柱
棱锥锥体
柱体
练一练2
练一练2:下列各图形,都是柱体的是()
C
(A)
(B)
(C)(D)(四)平面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