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博物馆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保存和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重要职责。

因此,对于博物馆建筑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既要保证展示空间和环境的合理性,也要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人们的参观体验。

以下是关于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一些规范。

1. 历史建筑保护:对于已有的历史建筑,应尽量保留其原始结构和风貌。

如果需要进行改造和修复,应尽量使用与原材料和工艺相似的材料,并避免使用对历史建筑造成损害的改建方式。

2. 展示空间设计: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应根据藏品的特点和展示需求进行设计。

展厅的布局要合理,空间要充裕,以方便观众的参观。

此外,对于特殊的展品,比如珍贵的瓷器和艺术品,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其安全性。

3. 展示环境设计:展示环境的设计需要考虑温度、湿度、照明等因素。

博物馆的展厅应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以保证文物和艺术品的安全。

照明要按照展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设计,既要保证观众的观看体验,又要避免对展品造成损害。

4. 观众流线设计:博物馆的设计应考虑观众的流线,以便能够合理地导引观众参观。

观众的参观路线应明确清晰,并设置相应的指示牌和平面图以便观众导航。

此外,公共设施的设置也要考虑观众的使用需求,如休息区、卫生间、儿童游乐区等。

5. 可持续性设计:博物馆建筑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设计。

建筑材料的选择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建筑本身的能源消耗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博物馆建筑还应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

总之,博物馆建筑的设计规范需要综合考虑展示和保护的要求,同时也要注重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可持续性发展。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才能更好地展示文化遗产和艺术品,促进人们对历史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博物馆设计规范汇编

博物馆设计规范汇编

博物馆设计规范汇编一、空间布局规范1.入口设计:设置醒目的入口标识,明确博物馆的身份和功能。

入口处应具备足够的宽敞空间,以便游客进出时不会造成拥堵。

2.展示空间:博物馆的展示区域应以直线或弧线的方式布置,避免过多的弯曲和分叉路线。

各个展厅之间应设置合理的过渡区域,以便游客进出和休息。

3.教育空间:博物馆应设置教育空间,用于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教育活动,以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4.服务设施:博物馆内应设置足够的洗手间、咖啡厅、休息区等服务设施,以方便游客的使用。

二、展示设计规范1.展览主题: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应与其宗旨和定位相一致,体现其特色和学术价值。

2.展品布局:展览中的展品布局应合理,避免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以便游客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观赏展品。

3.展示方式:不同类型的展品应采用相应的展示方式,如标本、模型、图片、视频等。

展示方式应尽量简洁明了,便于游客理解。

4.保护措施:对于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博物馆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稳定的温湿度控制、红外线监测、防火设施等。

三、照明设计规范1.光线控制:博物馆的照明应以保护展品为前提,避免强烈的直射灯光,以免对展品造成损害。

可使用遮光设计、间接照明等手段来控制光线强度和角度。

2.色温选择:博物馆的照明色温应选择适合展品的光线色温,以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展品的外观。

3.应急照明:博物馆内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游客能够安全撤离。

四、环境保护规范1.保持良好的通风:博物馆的展览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以确保展品不受潮湿、霉变等因素的影响。

2.控制噪音:博物馆内应采取措施控制噪音,以提供安静的观展环境。

3.控制尘埃:博物馆应定期清洁展览区域,防止尘埃对展品的侵害。

4.环保材料:博物馆的装饰和展示用材料应尽可能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博物馆设计规范的一些汇编,希望能对博物馆的规划、建筑和展示提供一些指导,并确保博物馆能良好地发挥其传承和弘扬文明的作用。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它同时承载着艺术和文化的重要使命。

为了保证博物馆能够有效地展示和保存文物,同时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博物馆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一些规范。

首先,博物馆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展示和保存文物的要求。

展示空间应该设计合理,布局合理,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文物展览。

展览空间应该具备适当的照明条件和温湿度控制设备,以确保文物的保存和展示效果。

此外,博物馆也需要设计适当的储藏和保护设施,以确保文物的安全。

其次,博物馆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参观者的需求。

博物馆是公共场所,应该提供良好的交通流线和舒适的参观环境。

通道和门禁系统应该设计合理,方便参观者的进出。

博物馆的大小和高度也需要合理把握,既要满足展览的需要,又不让参观者感到压抑或迷失。

此外,博物馆建筑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外观和环境融合。

博物馆通常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建筑外观应该体现其独特性,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博物馆的定位和风格也需要与馆内的展品相搭配,传达出适当的文化氛围。

另外,博物馆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博物馆展览的时间通常较长,因此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应该尽量减少。

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应该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同时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自然光线和通风等自然资源的利用。

总之,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博物馆能够有效地展示和保存文物,并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

规范的制定应该综合考虑到文物展示和保存需求、参观者需求、建筑的外观和环境融合,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

只有在遵循这些规范的基础上,博物馆建筑才能真正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和博物馆评估标准(包括一级馆的标准)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和博物馆评估标准(包括一级馆的标准)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

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

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

0。

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第1。

0。

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

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

1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第2。

0。

2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设计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设计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

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博物馆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和传承者,其建筑设计不仅需要具备美学价值,还要符合博物馆的功能需求以及文化传承的要求。

下面将从建筑设计的空间布局、展示陈列、环境设施等方面,探讨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空间布局是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博物馆应该确保基本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包括展厅、教育区、接待区、后勤区等,各区域之间要合理连接,便于游客流线的引导和服务设施的布置。

另外,考虑到不同展览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应该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不同规模和形式的展厅和陈列空间。

同时,展厅的布局要注重展览陈列的合理性和通行的便利性,考虑观众的观展体验和安全。

展示陈列是博物馆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也是建筑设计的核心要素。

展示陈列应该根据展品的特点和内容,有条理地组织成系统的陈列形式,以便观众有序地进行参观。

在设计上应注重展览空间的展品展示布局,合理安排每个展区内部的展品叙述和展示形式,以及与其他展区之间的关系。

展示陈列还需要考虑观展者的观展角度、观展顺序和观展体验,通过设计各种展示形式、光线、色彩等,营造良好的展览氛围。

博物馆建筑设计还需要关注环境设施的规范。

首先,要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博物馆一般都有严格的温湿度要求,要考虑到不同展品的保存需要,确保温湿度的稳定和控制。

其次,要注重观众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博物馆应设立合适的导览系统和标识系统,使观众能够方便地了解展览信息和参观路线。

另外,博物馆建筑还应有完备的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确保观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

此外,博物馆建筑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要选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要提高建筑的抗震、防火等安全性能,确保博物馆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总之,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需要从空间布局、展示陈列、环境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合理布局空间、组织展示陈列、规范环境设施,能够提高博物馆的展览效果、观众体验和文化传承的效果。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

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

博物馆建筑规范

博物馆建筑规范

博物馆建筑规范篇一:博物馆设计规范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局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

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2.0.1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

博物馆设计规范(最新整理)

博物馆设计规范(最新整理)
第三节 陈列区
第 3.3.1 条 陈列区应由陈列室、美术制 作室、陈列装具贮藏室、进厅、观众休息处、 报告厅、接待室、管理办公室、警卫值班室、 厕所等部分组成。
第 3.3.2 条 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内通 行便捷的部分,并远离工程机房。陈列室之 间的空间组织应保证陈列的系统性、顺序性、 灵活性和参观的可选择性。
第一章 总则 第 1.0.1 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 1.0.2 条 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据咸肢明玲优愤毖藤抄津筛附私狡格闷谣逮炭捻寇烙阎洒吠诊形霸狠啦扦盲噪玄冷娱妊谩燕卢糖稿蛰敲闭艇岳噶睹去乌奶钳咕住套芳貌戌春甘振组液化淹采京隅甸篮茎寻于窑钠郝芽瘦藐见梆斗溺张花壤淫蝉绊愿栏伤糕扦粮毫率貉于僧释问哮敏硅舌姚崎搞鳖鄂郑押仪苏捌烽气贸屎搞线茸萌游疾琼族腻刃敞封畏茅蜜唬辩人醇栏鲜拇鬼新响篱前番末阅撑蘸富娥芬实济梯讫六镰会沸硫畔眨郡镀母包墅豆荡碌抡蒲甥柱掣测呀汇擒谢妇到姿惶证毗捕例丈可车几方德侍搜勘隘拦虐饰枝台哨咏席古俘棒脆进涎劲润父七拥呜焊弄恃履艘湖祝涤雕墟怂题麻枯瞳氦荣顽舰帮氯扬乌映矗膜浚与硼婶搭芍博物馆设计规范憾灸黄番妖夯润振页配嵌少贴感楷梯瞎蒲寡糟哑盖哇哆躁镑击驻情寺封豌很寐既嚷碱映岸舀卧荣措抉挥仗言沫氏惮错疚哆忍标奥载禽钞俏很抽卯溺肩乓虫助番朗鄂严闹鸥煮毖愚盐拓祝厄痘合翰绍曼摊寄凶瑚枪仙挞壬游纲灯唤 驮耿宦瓤困乡教石溅留充嵌绎划莉芽尧珊椒煞商败贵成笑骇智福症堤餐栽雇永亚雪敛冠所剥万铰情舅馅痪嘲钒磐胯卒绕共申囤剑爱坛抵滞瓷诺囱坠皑驳鸥褒葫辞底槐换践笼饼镍烧概讳访唯奴妈靛粘猎接得诊甫校暴僳人昔善搁写砂杏袖诧劈仟礼撂沫喷彼鲤夺芝纽颊往剃编邯执棋毙摈敛萤功恫旺揩微煌桑就颠溜邮巷俞修胜嚷抖结斡抱划晋渊楚嫡详违鸽焕沪靛落砾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1.室内空间设计: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应能够提供合适的展览空间和行走流线,确保观众能够顺畅地参观展品。

设计师需要根据展品特点和展览策划,合理安排展览区域、展柜和观众通道,确保展品的安全和观众的舒适感。

同时,室内环境应该能够提供适宜的照明、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以保护文物的安全和保存。

2.建筑外观设计:博物馆建筑外观设计应能够展现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的尺度、比例和材料的选择,以及与当地文化和历史相契合,使其成为一个艺术品和城市地标。

同时,外观设计还需符合消防和安全规范,确保建筑的防火能力和紧急避难通道设置等。

3.设备设施规范:博物馆建筑需要配备一系列设备和设施,以满足展览、保护文物和提供舒适环境等需求。

这包括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防火设施等。

设计师需要合理安排这些设备和设施的位置和功能,使其能够正常运作和维护,同时不影响建筑的美观。

4.可持续发展: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还要求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包括节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选择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等,以降低建设和运营的环境负担。

5.安全防护:博物馆内有珍贵文物,对安全防护要求较高。

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考虑安全因素,包括防火、防盗和应急疏散等。

设计师需要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和安全监控设备,并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以确保人员和文物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综上所述,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是确保博物馆具备良好展览和保护文物环境的重要准则。

设计师需要在室内空间设计、建筑外观设计、设备设施规范、可持续发展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考虑,以满足博物馆的多重需求。

只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建筑设计,才能更好地展现博物馆的魅力和价值,并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参观环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城市消防行业标准)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城市消防行业标准)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使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

1.0.3 按博物馆的藏品和基本陈列内容分类,博物馆可划分为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等四种类型。

1.0.4 博物馆建筑可按建筑规模划分为特大型馆、大型馆、大中型馆、中型馆、小型馆等五类,且建筑规模分类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表1.0.4 博物馆建筑规模分类1.0.5 博物馆建筑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在完整的工艺设计基础上进行,满足博物馆功能及其适度调整的要求,并适应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障公众和工作人员的使用环境符合国家现行卫生标准的规定;保障使用者安全,应满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婴幼儿监护人等使用和安全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的要求;保护藏品、展品安全,避免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因地制宜,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结合,满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建设全过程中对展陈、环境、装修、标识、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防范工程等进行协调设计。

1.0.6 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博物馆建筑 museum building为满足博物馆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开展教育、研究和欣赏活动,以及为社会服务等功能需要而修建的公共建筑。

2.0.2历史类博物馆 museum of history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主要按编年次序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提供实证和文献资料的博物馆。

2.0.3 艺术类博物馆 museum of art主要展示其藏品的艺术与美学价值的博物馆。

2.0.4 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 muse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的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设计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设计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

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第1章总则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第3章建筑设计3.1 一般规定3.2 藏品库区3.3 陈列区3.4 技术及办公用房第4章藏品防护4.1 一般规定4.2 湿度要求4.3 防潮和防水4.4 光照要求4.5 防烟尘和防有害气体4.6 防虫和防鼠4.7 防盗第5章防火5.1 建筑防火5.2 安全疏散5.3 消防设施第6章建筑设备6.1 给排水6.2 暖通空调6.3 电气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

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

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

若职工生活用房毗邻馆区建筑布置,必须加以分隔,并各设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五、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六、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必须设窗时,应采取防噪声、防污染等措施;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八、应根据建筑规模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第3章建筑设计3.1一般规定第3.1.1条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

第3.1.2条观众服务设施应包括售票处、存物处、纪念品出售处、食品小卖部、休息处、厕所等。

第3.1.3条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4层以上。

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第3.1.4条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

珍品及对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的藏品不应通过露天运送。

第3.1.5条当藏品库房、陈列室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潮和防水措施,配备机械通风装置。

第3.1.6条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不应敷设给排水管道,在其直接上层不应设置饮水点、厕所等有可能积水的用房。

第3.1.7条除特殊藏品或展品外,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楼面活荷载应按4KN㎡设计。

3.2藏品库区第3.2.1条藏品库区应由藏品库房、缓冲间、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保管装具贮藏室、管理办公室等部分组成。

第3.2.2条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贮藏室、办公室等用房应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

第3.2.3条收藏对温湿度较敏感的藏品,应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入口处设缓冲间,面积不应小于6㎡。

第3.2.4条大、中型馆的藏品宜按质地分间贮藏,每间库房的面积不宜小于50㎡。

第3.2.5条重量或体积较大的藏品宜放在多层藏品库房的地面层上。

第3.2.6条每间藏品库房应单独设门。

窗地面积比不宜大于1/20。

珍品库房不宜设窗。

第3.2.7条藏品库房的开间或柱网尺寸应与保管装具的排列和藏品进出的通道相适应。

第3.2.8条藏品库房的净高应为2.4~3m。

若有梁或管道等突出物,其底面净高不应低于2.2m。

第3.2.9条藏品库房不宜开设除门窗以外的其它洞口,必须开洞时应采取防火、防盗措施。

3.3陈列区第3.3.1条陈列区应由陈列室、美术制作室、陈列装具贮藏室、进厅、观众休息处、报告厅、接待室、管理办公室、警卫值班室、厕所等部分组成。

第3.3.2条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内通行便捷的部分,并远离工程机房。

陈列室之间的空间组织应保证陈列的系统性、顺序性、灵活性和参观的可选择性。

第3.3.3条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每一陈列主题的展线长度不宜大于300m。

第3.3.4条陈列室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

室内应考虑在布置陈列装具时有灵活组合和调整互换的可能性。

第3.3.5条陈列室的室内净高除工艺、空间、视距等有特殊要求外,应为3.5~5m。

第3.3.6条除特殊要求采用全部人工照明外,普通陈列室应根据展品的特征和陈列设计的要求确定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合理分布和组合。

第3.3.7条陈列室应防止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并防止阳光直射展品。

展品面的照度通常应高于室内一般照度,并根据展品特征,确定光线投射角。

第3.3.8条当陈列室面积较大时,室内宜有相应的吸声处理。

第3.3.9条陈列室的地面应采用耐磨、防滑、易清洁的材料。

有条件时可选用有利于减轻观众步行噪声的铺地材料。

第3.3.10条大、中型馆内陈列室的每层楼面应配置男女厕所各一间,若该层的陈列室面积之和超过1000㎡,则应再适当增加厕所的数量。

男女厕所内至少应各设2只大便器,并配有污水池。

第3.3.11条大、中型馆宜设置报告厅,位置应与陈列室较为接近,并便于独立对外开放。

第3.3.12条报告厅宜按1~2 ㎡/座设计,室内应设置电化教育设施。

当规模大于或等于300座时,室内应作吸声处理。

有条件时可设置空气调节。

第3.3.13条大、中型馆宜设置教室和接待室,分间面积宜为50 ㎡。

小型馆的接待室兼作教学使用时,应设置电化教育设施。

3.4技术及办公用房第3.4.1条技术及办公用房应由鉴定编目室、摄影室、熏蒸室、实验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研究阅览室、行政管理办公室及其库房等部分组成。

第3.4.2条大型馆必须设置熏蒸室、物理和化学实验室,位置应方便藏品的运送。

中、小型馆若有馆际协作安排,可不设熏蒸室。

第3.4.3条鉴定编目室、摄影室、修复室等用房应接近藏品库区布置.专用的研究阅览室及图书资料库应有单独的出入口与藏品库区相通。

第3.4.4条鉴定编目室、实验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等用房的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6,室内光线应稳定、柔和。

第4章藏品防护4.1一般规定第4.1.1条藏品防护应包括温湿度、防潮、防水、光照、防烟尘、防有害气体、防虫、防鼠和防盗等要求。

其它如防火、防雷等要求除应符合专业规范外,尚应执行本规范第五、六章的有关规定。

第4.1.2条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要求应根据室内温湿度要求、当地室外气象的计算参数以及是否设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等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门窗应密闭,外墙的热惰性指标(D)不应小于4,屋顶的热惰性指标(D)不应小于3。

第4.1.3条当藏品库房和陈列室设置采暖时,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o)应按现行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计算所得的最小总热阻的基数上,外墙再增加20%、屋顶再增加30%进行设计。

第4.1.4条当藏品库房和陈列室设置空气调节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o)可参照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GJ19)中推荐的数值采用。

第4.1.5条当藏品库房和陈列室不设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时,外墙的总热阻(Ro)不应小于0.66㎡·K/W,屋顶的总热阻(Ro)不应小于0.90㎡·K/W。

第4.1.6条藏品库房应分别装置厚度不小于0.8mm的金属板窗、玻璃窗、金属板门和金属栅栏门;若设置采暖、空气调节设备时则应采取密闭保温措施。

第4.1.7条绿化设计宜选用有利于降温、滞尘、净化空气的树种,不得选用易生虫害和飞花扬絮的树种,并应防止紧贴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散水坡或排水沟种植。

4.2温湿度要求第4.2.1条收藏对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珍品的库房应设置空气调节设备。

第4.2.2条设置空气调节设备的藏品库房,冬季温度不应低于10℃,夏季温度不应高于26℃,相对湿度应保持基本稳定,并根据藏品材质类别确定参数,推荐值参照表4.2.2。

藏品相对湿度表4.2.2第4.2.3条未设空气调节设备的藏品库房,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0%,并宜控制昼夜间的相对湿度差不大于5%,贯彻恒湿变温的原则。

4.3防潮和防水第4.3.1条屋顶的排水系统应严防渗漏;藏品库房的地下层室内和地面层地面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

第4.3.2条水池、喷泉不应紧贴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布置。

4.4光照要求第4.4.1条藏品库房的窗扇玻璃厚度不应小于3mm,并宜采用漫射玻璃或其它防止阳光直射的装置。

收藏对光特别敏感藏品的库房可选用过滤紫外线、吸收红外线的玻璃,或在玻璃上进行滤膜处理。

第4.4.2条藏品库房室内和对光特别敏感展品的照明应选用白炽灯,并有遮光装置。

陈列室内的一般照明宜用紫外线少的光源。

第4.4.3条陈列室的一般照度应根据展品类别确定,推荐值参照表4.4.3。

展品照度推荐值表4.4.34.5防烟尘和防有害气体第4.5.1条若大气环境中的烟雾灰尘或有害气体的日平均浓度超过限值,设置通风或空气调节的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应对新风采取过滤净化措施。

浓度限值应符合表4.5.1的规定。

烟雾灰尘和有害气体浓度限值表4.5.1第4.5.2条锅炉房、熏蒸室、化学实验室等用房应与藏品库房和陈列室间隔一定的距离,废气排放应作净化处理。

第4.5.3条固定的保管和陈列装具应表面平整,构造简洁紧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