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靶向药物所致面部痤疮样皮疹的研究
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中医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
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中医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凡国华;孙静云;赵蕾【期刊名称】《护理与康复》【年(卷),期】2018(017)009【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肺癌;靶向药物;皮疹;中医治疗;中医护理【作者】凡国华;孙静云;赵蕾【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镇江 2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8.9近年来,肺癌一直位居世界癌症死因的前列[1],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2],根据肺癌的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目前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
NSCLC占肺癌患者的80%~90%[3],大多数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晚期NSCLC明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阳性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首选治疗方案[4-5]。
随着EGFR-TKIs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尤以皮疹发生率最高[6],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
目前,EGFR-TKIs相关性皮疹发生机制还未完全清楚,西医治疗多以抗生素和激素的联合使用为主,临床治疗效果欠佳[7]。
中医认为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与“粉刺”“药疹”相似,采用中药内治、外治,中医特色护理在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预防和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中医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中医治疗1.1 中药内治1.1.1 辨体质治疗中医认为肺癌多由正气亏虚,癌毒内蕴所致。
肺主气,肺受邪侵,其气必损,肺为骄脏,喜润恶燥,肺体受病,肺阴必伤,晚期肺癌患者多见气虚、阴虚之候。
部分研究者在对肺癌基本病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皮疹特点,联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等治法取得较好的疗效。
EGFRIs所致皮疹的治疗观察及护理(1)
EGFRIs所致皮疹的治疗观察及护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使其成为抗肿瘤生物制剂治疗的重要靶点。
针对该靶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包括抗EGFR 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尼妥珠单抗)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埃罗替尼、索拉非尼等),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EGFRIs作用特异性强,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接受EGFRIs治疗的部分患者特征性的剂量依赖性皮肤黏膜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甲沟炎、皮肤干燥和瘙痒等,其中以痤疮样皮疹最为常见。
60%——80%的晚期肠癌患者在接受EGFRIs治疗时会出现皮疹,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选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有效的皮肤反应管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EGFR治疗至关重要。
一、EGFR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在皮肤的正常上皮组织中存在EGFR,EGFR通路调控表皮正常的生长分化过程、促进伤口愈合,与免疫稳态和屏障功能的维持息息相关。
EGFRIs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导致趋化因子如IL-1、TNFα等表达的增加、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募集,从而干扰表皮结构,导致正常表皮屏障功能障碍。
二、EGFRIs相关皮疹的识别痤疮样皮疹是最常见且发生最早的皮肤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后1-2周内发生,在治疗结束4周内完全缓解。
有研究表明,患者使用EGFRIs治疗时,其皮脂腺和毛囊会发生分化改变,在细胞中可以检测到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提示皮疹的发生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皮疹常累及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面部、头皮、上胸部和背部,严重时可累及臀部和四肢。
痤疮样皮疹形态相对单一,很少形成粉刺和囊肿,伴瘙痒,下肢可受累。
痤疮样皮疹表现为表皮和(或)真皮层炎症以及毛囊炎症(包括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呈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三、EGFRIs相关皮疹的分级根据不良事件常用术语评定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5.0版,EGFRIs相关皮疹的分为5级,见下图。
1例结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后出现严重痤疮样皮疹的药学监护
1例结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后出现严重痤疮样皮疹的药学监护孔树佳;李砚文【摘要】目的:探讨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西妥昔单抗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 FOLFIRINOX)方案化疗后出现严重痤疮样皮疹的治疗实施药学监护的切入点。
方法:临床药师参与该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全过程,对患者用药后出现痤疮的原因及治疗用药进行分析,开展药学监护。
结果:经分析,该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NOX方案后出现痤疮样皮疹,为西妥昔单抗引起的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建议临床医师使用莫匹罗星及头孢克洛对症治疗,减轻了痤疮样皮疹对该患者继续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影响,确保了患者能够接受足够疗程的治疗,避免了病情延误。
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监护,可协助临床医师安全、有效用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entry poi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for one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patient with severe acneiform rash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etuxima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LFIRINOX. METHODS: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ed in the whole course of the patient's therapeutic regimen,and analyzed the cause of acne and application of acne medication then provided pharmaceutical care for thepatient.RESULTS:With the analysis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acneiform rash was turned out to be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cetuxima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LFIRINOX.The clinicians were advised to use mupirocin and cefaclor as expectant treatment,which released the effect of acneiform rash on the patients with continuouslyapplication of cetuximab treatment and ensured the patients could receive enough treatment course,avoid delay of the disease.CONCLUSIONS: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go into the clinic to develop pharmaceutical care can assist the clinicians with safety and effective medication,and avoid o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4页(P1419-1421,1422)【关键词】西妥昔单抗;痤疮样皮疹;药学监护【作者】孔树佳;李砚文【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云南昆明65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R979.1西妥昔单抗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阻断剂,为免疫球蛋白G1 单克隆抗体。
朴炳奎教授学术思想总结及解毒消疹方治疗肿瘤靶向药所致皮疹的临床研究
3、讨论及展望
3、讨论及展望
尽管上述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但其成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有 益的证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更 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应重视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 信心和满意度。
朴炳奎教授学术思想
朴炳奎教授学术思想
朴炳奎教授认为,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学领域的两个重要发 展方向。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异的靶点设计药物,以期在提高疗效的同 时减少副作用。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是一 种全新的抗肿瘤策略。
朴炳奎教授学术思想
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朴炳奎教授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血 管生成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的研究。他认为,针对EGFR等靶点的药物将为肺癌、 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的治疗带来突破。此外,朴炳奎教授还于免疫治疗在肿瘤中 的应用,特别是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 他指出,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手段相结合,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王琦教授主病主方学术思想及治疗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总结
五、结合实际情况尽管王琦教授在变异性鼻炎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 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患者病情复杂,涉及多种证型,需要仔 细辨别和治疗。此外,鼻炎的治疗需长期坚持,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在 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开展更加深入的探讨,以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成果和展望
西妥昔单抗致颜面部皮疹1例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2023 年第 9 卷第 11 期Vol.9, No.11, 2023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西妥昔单抗致颜面部皮疹1例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庄碧云1, 黄金兰1, 农庆龙2(1.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 肿瘤科, 广东 深圳, 518116;2.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骨科, 广东 深圳, 518111)摘要: 本文总结1例西妥昔单抗致颜面部皮疹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经验。
基于辨证分型,给予患者中药内服、耳穴压豆、中药外洗、中药喷雾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并配合皮肤护理、睡眠指导、饮食干预、情志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皮肤瘙痒和疼痛,促进皮损恢复,确保后续化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皮疹; 中医特色护理; 中药洗剂; 化疗中图分类号: R 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11-0007-04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nursing of a patient with facial rashcaused by cetuximabZHUANG Biyun 1,HUANG Jinlan 1,NONG Qingling 2(1. Department of Oncology , Shenzh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 Shenzhen , Guangdong , 518116;2.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 South China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 Shenzhen , Guangdong , 518111)ABSTRACT :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 characteristicnursing of a case of cetuximab -induced facial rash. Based on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 TCM character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TCM medication , auricular acupoint pressing , TCM spray , TCM aerosols were carried out , in combination of skin care , sleep guidance , nutrition sup⁃port and emotion care , in order to relieve the skin rash and pain , improve the healing of skin dam⁃age and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hemotherapy.KEY WORDS : cetuximab ; skin rash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nursing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h ; chemotherapy 西妥昔单抗是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人/鼠嵌合型lgG 1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阻断内源性配体介导的EGFR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生长。
护理干预在西妥昔单抗化疗所致皮疹的研究进展
注 :ADLs:日常生活 ;BSA:体表 面积
工作单位 :100034 北京 北京大学第一 医院 王晓惠 :女 ,本科 ,护师 基金项 目:北 京大学第一 医院科研 基金(2017HL17) 收稿 日期 :2018一O1—09
3 西妥昔单抗化疗所致皮疹 的临床表现 西妥昔单抗相关性皮肤毒性反应最典 型的表现 为丘疹脓 疱
其生物学活性 的并列体现 ,之间并不存 在因果关系 ,所 以积极 治 NCI CTCAE(表 1)和 ECOG分级 系统 [美 国国家癌症 研究 所皮
疗皮疹并不会影响西妥昔单抗 的疗效 ,反而增加 了药物耐受性 , 肤不 良反应通用分级标准 (3.0版 )表皮生长 因子受体 抑制剂 相
使得可能 因为表 2)。
· 8 ·
TODAY NURSE ,September,2018,Vo1.25,No.25
※ 综 述
护 理 干预 在 西妥 昔 单抗 化 疗所 致皮 疹 的研 究 进展
王晓 惠 李 晶
摘 要 分子靶 向药物凭借其 高效低毒 的特性 ,在肿瘤药物治疗 中成为 恶性 肿瘤 患者的一种新 的治疗选择 。抗 表皮 生长 因子 受体 单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411(2018)25—0008—04
西妥昔单抗 (C225,商品名爱必妥 )为重组人 一鼠嵌合 IgG1 而延长生存 。因此 ,培养患 者西妥昔 单抗靶 向治疗相 关性 皮疹
单克 隆抗体 ,通过特异性结 合表皮 生长 因子受体发 挥其治疗 肿 的 自我护理能力有助 于提 高患 者生命质 量。现将 西妥 昔单 抗化
③有效 :皮疹 消退 20%~60% ,痒感 减轻 ;④无 效 :皮 疹 消退不 足 日局部应用 1%氢化可 的松 、保湿 霜和防晒 霜 ,第 6 ̄8周 口服 多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EGFR拮抗剂所致痤疮样皮疹经验举隅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EGFR拮抗剂所致痤疮样皮疹经验举隅痤疮样皮疹是肿瘤患者使用EGFR拮抗剂常见的皮肤毒性反应,可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因不能耐受毒副反应中止治疗而影响疗效。
壮医药线点灸是广西特色民族医药诊疗技术,尤其对皮肤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笔者将该法运用于痤疮样皮疹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予报道。
标签:痤疮样皮疹;壮医药线点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已进入分子靶向治疗的时代,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拮抗剂可阻断EGFR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时间,已广泛运用于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国内已上市的具有抑制EGFR途径信号传导作用的药物有: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等。
但是,EGFR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毒性反应,发生率高达50%~85%[1],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痤疮样皮疹”,可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干扰正常治疗,甚至因不能耐受毒副反应中止治疗而影响疗效。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减轻EGFR抑制剂治疗相关皮肤毒性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病理分析EGFR拮抗剂所致的“痤疮样皮疹”,常常表现为分布于头皮、面部、颈部和躯干上半部的斑丘疹样小疱疹或脓疱状病变,伴有局部瘙痒或触痛。
EGFR除了在肿瘤细胞表面有表达外,在正常表皮细胞亦有分布。
它可刺激表皮细胞生长,抑制表皮细胞的分化,保护细胞抵抗紫外线损伤,抑制炎症,加速创面愈合,在表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EGFR抑制剂阻断正常通路后,干扰了角蛋白形成和细胞生长和存活,并干扰细胞分化、黏附及基底层向角质层的迁移,导致炎症、角化病或皮肤干燥[2],增加皮肤的炎症反应和对紫外线暴露的敏感性,从而导致“痤疮样皮疹”的发生。
中医认为,EGFR拮抗劑所致痤疮样皮疹属“药疹”、“毒疹”范畴,乃药毒侵扰后,化热化火,或湿热熏蒸,毒邪外发,郁于肌表所致。
两种方法治疗靶向药物所致面部痤疮样皮疹的研究
・临床 研 究 ・
两种 方法治疗 靶 向药物所致 面部痤 疮样皮疹 的研究 院南楼 呼 吸科 三 病 区 . 京 1 0 5 北 0 83
【 要】 摘 目的 观察 呋 喃西林 面膜 湿敷 对老 年肺癌 患者 K服靶 向药 物 过程 中并 发面 部痤疮 样 皮疹 的疗 效 。 方 法 20 年 I 08
go p p te t wee 1 0 a d 4 .% rs e t ey a d t eefciea d c r aeo o r u ains r 0 % n 54 e p ci l . n h fe tv n ue rt fc mmo y tmai r ame tgo p v n smp o t t t n r u c e
Two m e ho s o r a m e o ug t r e i ndu e c -lk a h o he t d ft e t ntf r dr a g tng i c d a ne-i e r s n t fc a e
S NG Xi a L C u y n O j n AI h n u u T e hr e at n eprtr dcn, o t o e l i l vso, L e ea HoptlB in 10 5 , hn h i D p r T d me tf si oyMe iie SuhT w r i c i nP A G n rl si , e ig 8 3C ia oR a C n a Di i a j 0
p t ns ee5 % a d8 3 rset eyte iee c e e nt o o p s inf a ttt t a s nf a c <00 ) ai t w r 0 n . % ep ci l,h f rn eb t e u s g icn ai i l i icn e e 3 v df w wg r wa s i s s c g i .1.
中药止痒方内服外洗辅助治疗肺癌靶向药物所致皮疹临床研究
中药止痒方内服外洗辅助治疗肺癌靶向药物所致皮疹临床研究高亚军1,孙 韬2(1.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1024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摘要] 观察中药止痒方内服外洗辅助治疗肺癌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疗效。
选择2021月—2022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诊治的62例肺癌靶向药物所致皮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1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中药止痒方内服外洗治疗,2组均治疗4周。
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疹疼痛评分(NRS)、生活质量评分(DLQI)、皮疹分级、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
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NRS评分、DLQI评分、IL-6水平、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皮疹分级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皮疹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29/31),对照组为67.7% (21/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中药止痒方内服外洗辅助治疗肺癌抗肿瘤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疗效优于西药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皮损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肺癌;靶向药物;皮疹;中药止痒方;中药外洗;炎症因子doi:10.3969/j.issn.1008-8849.2023.07.021[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07-0970-05 [通信作者] 孙韬,E-mail:doctor_st@ 肺癌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临床预后较差。
传统的肺癌治疗方式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放射治疗以及手术切除治疗,近年来伴随肿瘤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发现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失调是导致细胞癌变的重要原因,这极大地改变了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理念,临床尝试研发对癌细胞内异常信号靶点发挥治疗作用的抗肿瘤药物,即抗肿瘤靶向药物[1]。
肿瘤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LOGO 高 压 脏
高血压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包括抗VEGF 单 (1)单抗类药物(如贝伐单抗)以及MTKI(如索拉非尼、舒 抗如贝伐单抗、MTKIs 如舒尼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各项临 (1)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尼替尼)对VEGF/VEGFR 活性的抑制作用会导致出血。 床试验中观察到的高血压发生率约为30%。 (2)靶向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主要包括Q⁃T 间期延长、心肌 (2)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出现的肺出血(约为2%)则可 (1)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血压。 缺血/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 能是致命的,因此,美国FDA 批准的贝伐单抗的适应证是不可、 (2)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后新发的高血压病人可以使用钙离 慢性心力衰竭等。 切除的、复发或转移的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 子拮抗剂控制血压。如果口服降压药无法控制高血压,则应终 (3)因此,在接受上述药物治疗时,必须监测心电图、LVEF (3)所有接受VEGF 抑制剂的病人都应监测凝血功能以尽早发 3 VEGF 止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使用。 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 和T等。 现出血倾向。 (3)如果发生高血压危象,可以使用硝酸盐类药物,并永久 终止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
肿瘤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对 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分子 靶向治疗在短短数年中取得了迅速发展,新的 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 随着各种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其不同于传统化疗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也逐渐 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分子靶向药物具有与传统化疗药物不同 的不良反应谱。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 压、心脏毒性、出血、血栓、伤口愈合延迟、 胃肠道穿孔、皮肤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 黏膜炎、腹泻、蛋白尿、可逆性后脑白质病 综合征等。下面就对其做分别介绍。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你知道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什么吗?你对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知识,欢迎阅读。
1.1 皮肤毒性皮肤毒性多见于靶向作用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临床药物,包括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及主要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尼莫珠单抗等。
该类药物对皮肤、毛发和指甲具有特殊的毒副反应,最常见的包括痤疮样皮疹、皮肤瘙痒、手足综合征、脱发和色素沉着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类似痤疮的皮疹,一般在用药后两周内出现,多见于头皮、面部、颈部、胸背部等部位,对于轻度皮疹可局部涂抹皮肤外用药,同时保持身体清洁及皮肤湿润,通常可明显缓解。
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亦可引起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0%和19%,其中索拉非尼引发3~4 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其表现为痛感强烈、皮肤功能丧失,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停药,需待毒性反应降低为1 级后再恢复原用药剂量。
因此,在口服靶向治疗药物之前应先告知病人服药后可能出现的皮肤不良反应相关症状,并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且避免日晒。
患者对于皮肤不良反应一般可耐受,其防治首先应确定病变程度,轻度及中度不良反应可进行简单的临床处理,不需要更改药物剂量。
而经处理后不能缓解的'重度皮疹则考虑减量或者停药。
1.2 心血管毒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缺血/ 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及Q-T间隔延长等,可发生于多种靶向药物。
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主要应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心脏的毒性为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促、心律失常等。
因此,在使用该药前,应对患者的心功能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在治疗期间应监测左心室功能,当曲妥珠单抗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时,心衰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紫杉醇或蒽环类药物。
肺癌靶向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肺癌靶向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张誉华;龙麟;杨婕;沈洋;孙韬【摘要】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个体化靶向治疗应运而生.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为靶点的靶向药物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有些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其临床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肺癌靶向药物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毒性,运用中医辩证结合西医治疗,患者相应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有效降低.故对近年来肺癌靶向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探讨皮疹、皮肤干燥瘙瘁、甲沟炎等皮肤不良反应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3页(P287-289)【关键词】肺癌;靶向药物;皮肤不良反应;治疗【作者】张誉华;龙麟;杨婕;沈洋;孙韬【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7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新的里程碑,它的出现使晚期恶性肿瘤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明显提高。
靶向药物治疗是指在生物学基础上,具有特异性或相对特异性的肿瘤细胞分子成为治疗靶点,利用配体或抗体与靶点相结合,达到导向或直接治疗目的的临床治疗方法[1],尽管靶向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比传统治疗大大减少,但其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作用于EGFR靶点上的临床药物如吉非替尼、厄罗替尼、埃克替尼最易发生皮肤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79%~88%,主要机制在于EGFR在促进表皮生长、抑制表皮细胞分化、抑制炎症、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紫外线损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靶向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概述
综逋!国民$%&CHINA'S NATUROPATHY, Jan. 2021 ,Vol. 29 No. 2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靶向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概述黄小玲1&,林久茂2",陈武进(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建福州350122;3.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老年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22)【摘要】分子把向药物可以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中的特定把标分子,通常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但仍会产生较常 见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血压升高等。
西医对药物不良反应缺乏较好的治疗方案,多采用对症治疗以缓解症 状。
中医药治疗对把向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有较显著的疗效。
该文总结归纳了临床常见的把向药物不良反应及相 应中医药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恶性肿瘤;靶向药物;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46. 5 文献标识码:A DO#10. 19621/ki.11-3555/r.2021. 0243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数据 显示"018年全球有1 800多万新增癌症病例,发病率 达236. 9/10万,癌症死亡人数达950多万人,死亡率 达101. 1/10万,癌症是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临床上,常以手 治疗方法,然而大多数中晚期肿瘤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放射治疗和化 学药物治疗(放化疗)常成 要治疗方法,但放化疗常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 功能受损等,临床 。
随着医学 的发展,肿瘤治疗进人一个全新靶向治疗时代,分子靶向治疗 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设计 能 结合的药物,使之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 ,该疗法有较高的安全性与耐受性,但其不良反应仍不可忽略,常表现为胃肠道毒 性、皮肤毒性等。
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可有效减 轻靶向药物 不 ,显著 患者生活质量。
1例西妥昔单抗致面部痤疮样皮疹的病例分析
1 例西妥昔单抗致面部痤疮样皮疹的病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致面部痤疮样皮疹的机制和相关处理建议,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参与1例西妥昔单抗致面部痤疮样皮疹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阐述相关机制和处理建议。
结果及结论:西妥昔单抗致面部痤疮样皮疹可能与阻断了细胞内EGFR信号转导途径有关,出现痤疮样皮疹的患者提示抗肿瘤治疗有显著效果,可通过对症处理缓解并发症。
1病例介绍病史资料及治疗过程:患者,男,37岁,身高:168cm,体重:62kg,体表面积:1.67 m2,ECOG:0分患者鼻咽癌诊断明确。
于6月8日抗肿瘤治疗方案为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200mg VD D1、D8+卡铂500mg VD D1+西妥昔单抗600mg VD D1。
6月14日患者面部出现痤疮样皮疹伴轻度瘙痒,查体患者颈部包块较前稍缩小,提示抗肿瘤治疗方案有效。
6月15日继续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200mg+西妥昔单抗400mg方案抗肿瘤治疗,6月17日患者面部仍见痤疮样皮疹伴轻度瘙痒,予以氯倍他索乳膏涂患处。
6月20日查房患者颜面部可见痤疮样皮疹,诉皮疹区瘙痒,换用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
6月22日继续行西妥昔单抗400mg治疗,患者皮疹症状加重,颜面部痤疮样皮疹较前增多,口腔内可见点状溃疡,予以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和外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口腔黏膜恢复等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好转。
2讨论2.1痤疮样皮疹不良反应事件分析患者本次行西妥昔单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卡铂方案抗肿瘤治疗后面部出现痤疮样皮疹,考虑与治疗药物有关。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感觉神经毒性、心电图异常、疲劳/乏力、肌肉痛/关节痛,AST/ALP水平升高等。
卡铂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其过敏反应(皮疹或搔痒)一般发生于用药后几分钟之内。
西妥昔单抗是EGFR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细胞内EGFR信号转导途径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复方金银花煎液湿热敷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效果观察
复方金银花煎液湿热敷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效果观察杨剑霞;孙丽凯【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金银花煎液湿热敷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所致皮疹的效果。
方法选取42例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治疗中所出现的皮疹,按照皮疹分级给予患者每日2~4次的复方金银花水煎液湿热敷及夫西地酸乳膏外用,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护理原则,重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结果皮疹痊愈6例(14%),显效29例(69%),有效7例(17%),有效率为83%。
治疗中无患者因皮肤不良反应终止靶向药物治疗。
结论复方金银花煎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所致皮疹的效果显著。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皮疹;复方金银花煎液;湿热敷;夫西地酸乳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作者】杨剑霞;孙丽凯【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湖北武汉 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R248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EGFRI)是一类以表皮生长因子为靶点,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其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和兼具有抑制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多靶点药物,分别在多种肿瘤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前已在国内上市的常用药物有厄洛替尼、吉非替尼、舒尼替尼、西妥昔单抗等。
皮肤毒性是EGFRI类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可能导致药物减量或治疗终止。
然而EGFRI相关皮疹的严重程度又与患者总生存期获益相关,因此可以作为EGFRI类药物疗效预测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新 的途径,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化疗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晚期肺癌 患者。 靶向药物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患者 5 年生存率,分子靶 向治疗呈现良好疗效的同时,导致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也很常 见。 皮肤毒性反应是靶向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 发生率为 41.4%~79.7%[1]。 主要表现是皮肤瘙痒 , 痤疮样皮 疹,皮肤干燥,掌、趾处出现龟裂和甲沟炎。 痤疮样皮疹的发 生率相对较高, 其中老年人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在 84%[2]以 上,主要分布在头面部油脂分泌比较旺盛的区域,基底为红 色,上有鳞屑或脓点,有刺痛感、伴瘙痒,难以忍受,增加了患 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耐受性,使患者依从性下降,严重者 不得不停止用药,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笔者采用自制呋喃 西林面膜湿敷的方法治疗靶向药物引起的痤疮样皮疹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表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例数 12 11
治愈 1(8.33)* 5(45.45)
有效 5(41.66) 6(54.54)
无效 总有效率(%)
6(50.00) 50.00
0(0)
10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 < 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舒适度比较 由表 2 可见,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
[参考文献]
[1] 王 雄 文 ,陈 日 辉.23 例 吉 非 替 尼 相 关 皮 疹 中 医 辨 证 治 疗 分 析[J].内 蒙 古 中 医 药 ,2008,12 (12 ):9-10.
[2] 颜 艳 , 刘 英 . 吉 非 替 尼 致 皮 肤 反 应 的 临 床 观 察 [J]. 现 代 护 理 ,2009,6 (3):39-40.
[3] 张海英 ,李玉 珍.吉 非 替 尼 致 严 重 瘙 痒 伴 皮 疹[J].药 物 不 良 反 应 杂 志 , 2009,12(11):445-446.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 59
· 临床研究 ·
2012 年 3 月第 9 卷第 期
1.3 评价指标 ①14 d 后观察面部 皮 疹 情 况 ,皮 疹 消 失 为 痊愈 (治 愈 ),
皮疹 3/4 级降 为 1/2 级 或 皮 疹 明 显 减少 为 好 转 (有 效 ),皮 疹 无明显变化或增多为无效。 ②根据患者主观感受不舒适(瘙 痒、干燥、刺痛)的程度评分:将一条直线分 10 段,“0”代表舒 适,“10”代表非常 不 适 ,让患 者 选 择 一 个 能 代 表 自 己 不 适 的 数字表示不舒服的程度, 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 14 d 后分别 进行自评分,分值越高,代表舒适度差,患者越无法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从表 2 结果可以看出呋喃西林面膜湿敷患者舒适度高, 患者容易接受,因为呋喃西林面膜贴服性更好,可提高皮肤 的表面温度,在脸部产生自助循环作用,同时呋喃西林的成 分能更好的被底层肌肤所吸收,可以充分缓解靶向药物引起 的皮肤干燥、瘙痒、刺痛,抑制和杀灭细菌,促进皮肤表面愈合 。 3.3 呋喃西林面膜湿敷使用方便,方法简单易推广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治 疗 后实 验 组 舒 适 度 高 于 对 照 组 (P < 0.01), 由此可见实验组治疗后呋喃西林湿敷可以充分 缓解面部瘙痒、干燥、刺痛等不适。 3 讨论 3.1 呋喃西林面膜湿敷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从表 1 结果可以看出呋喃西林面膜湿敷可以 100%减轻 面部皮疹情况,因为呋喃西林主要作用为皮肤、黏膜及腔道 的消毒,起消炎、减轻局部水肿的作用,呋喃西林能干扰细菌
呋喃西林溶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液体,应用面膜侵泡后 湿敷简单、方便,患者容易接受,呋喃西林面膜对靶向治疗出 现的皮疹安全有效,适用于靶向治疗患者住院或在家服药期 间痤疮样皮疹的处理,通过呋喃西林面膜湿敷,增强了患者 的耐受性,使靶向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 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呋喃 西 林 面 膜 湿 敷 治 疗 以 EGFR 为 靶 点 药 物 引 起 的 痤 疮样皮疹治疗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易耐受,并且简单、方 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舒适度得分比较(x±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n = 11)
4.09±1.65
2.00±0.38
对照组(n = 12) t值 P值
4.58±1.21 0.817 0.42
2.91±0.15 7.681 0.001
的糖代谢过程和氧化酶系统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其抗菌较 广谱,临床上常用于为皮肤病湿敷(带状疱疹)、甲沟炎、静脉 炎、及膀胱冲洗,鉴于靶向治疗引起的痤疮样皮疹也是皮肤 毒性反应之一,有继发感染的可能,特别是痤疮样滤疱疹,呋 喃 西 林 起 到 消 炎 、杀 菌 作 用 [4]。 3.2 呋喃西林面膜湿敷舒适度高,患者易耐受
[作者简介] 宋西娟,主管护师。
副作用或死亡,30 d 为一个疗程,至少口服大于 1 个疗程。 1.2 方法 1.2.1 皮疹 分 级 标 准 根 据 以 EGFR 为 靶 点 药 物 所 致 皮 疹 分 级标准分级:1 级:皮疹局限于头面部,几乎无主观症状对日 常生 活 无 影 响 ,无 继 发 感 染 ;2 级 :皮 疹 范 围 比 较 广 泛 ,主 观 症状轻,对日常生活有轻微的影响,无继发感染的征象;3/4 级; 皮疹范围广泛,主观症状严重,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有继发 感 染 的 可 能 [1]。 1.2.2 入组条件 服用以 EGFR 为靶点药物的患者,面部痤疮 样皮疹大于 2 级以上。 1.2.3 分组方法 23 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11 例,其中 2 级 4 例,3/4 级 7 例,对照组 12 例,其中 2 级 4 例,3/4 级 9例。 1.2.4 实验方法 实验组 11 例:患者出现皮疹后,给予呋喃西 林面膜湿敷,每日 2~3 次。 湿敷前患者常规洗脸,清洗皮肤多 余油脂,将呋喃西林面膜湿敷在面部,10~15 min 用注射器为 面膜滴注呋喃西林液,2 级患者每日 2 次,3/4 级患者每天上 下午及睡前 1 次,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 取下面膜后,用纸 巾轻轻沾去面部多余呋喃西林液, 均匀涂抹哈西奈德软膏。 呋喃西林面膜制作方法:干面膜纸侵泡在 12 mL 呋喃西林溶 液中,拿起面膜以不滴水为宜。 对照组 12 例:患者出现皮疹 给予 涂 抹 止 痒 软 膏 及 哈 西 奈德软膏 ,每天 2~3 次,以均匀敷 药为度,2 级患者每日 2次 ,3/4 级 患 者 每 天 上 下 午 及 睡 前 1 次,每次涂药前洗去上次残留药物,涂抹两个软膏之间间 隔 15~30 min,待上一个软膏充分 吸 收后 ,再 涂 抹 下 一 个 ,嘱 患者切勿搔抓皮肤,造成皮肤破溃感染。
所有 数 据 均 采 用 SPSS 16.0 统 计 学 软 件 进 行 数 据分 析 ,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χ2 检验。 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 11 例患者治愈 5 例,好转 6 例,无效 0 例。 对照组 12例 患者,其中治愈 1 例,好转 5 例, 无效 6 例。 由表 1 可见,实验组总 有效率 100.00%,治愈率为 45.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0.00%, 治愈率为 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说明呋喃西林面 膜湿敷对治疗靶向治疗引起皮疹效果优于常规处理方法。
给予呋喃西林面膜湿敷或对症处理,观察各组的疗效。 结果 呋喃西林面膜湿敷组的总有效率为 100.00%,治愈率
为 45.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50.00%,治愈率为 8.33%。 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呋喃
西林面膜湿敷对肺癌靶向治疗并发痤疮样皮疹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2012 年 3 月第 9 卷第 9 期
· 临床研究 ·
两种方法治疗靶向药物所致面部痤疮样皮疹的研究
宋西娟 来纯云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三病区,北京 100853
[摘要] 目的 观察呋喃西林面膜湿敷对老年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过程中并发面部痤疮样皮疹的疗效。 方法 2008年
3 月~2011 年 5 月老年病房中服用靶向药物过程中并发痤疮样皮疹的 23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
选择 2008 年 3 月~2011 年 5 月在我 院 南 楼 呼 吸 内 科 就 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23 例, 均接受以 EGFR 为靶点的药 物 治 疗 ,并 面 部 皮 肤 出 现 2 级 以 上 痤 疮 样 皮 疹 ,年 龄 为 53~ 89 岁 ,平 均 82.3 岁,其 中 ,男 22 例 ,女 1 例 ,吸 烟 9 例 ,不 吸 烟 14 例,腺癌 8 例,支气管肺泡癌 6 例,腺鳞癌 2 例,鳞癌 7例; 8 例手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5 例未手术。 口服靶向治 疗药物吉非替尼 250 mg 或厄洛替尼 150 mg,每日 1 次,饭后 2 h 或餐前 1 h 空腹服用, 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
SONG Xijuan LAI Chunyun The Third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South Tower Clinical Division,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itrofurazone wet cover on the acne-like rash in NSCLC patients who re ceived target therapy. Methods 23 NSCLC patients combined with acne-like rash who received target therapy were ran domized into two groups, one was given nitrofurazone wet cover therapy and the other was given common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and cure rate of nitrofurazone wet cover group patients were 100% and 45.4% respectively, and the effective and cure rate of common symptomatic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were 50% and 8.33%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 < 0.01). Conclusion Nitrofurazone wet cover is effective on the therapy of acne-like rash in NSCLC patients received target therapy. [Key words] Nitrofurazone; Target therapy; Acne-like rash; Wet 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