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怎样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良好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这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育要肩负起这一时代使命,关键是要从教育本身的改革做起,而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教育基本上是人文教育,中国从古代起,以儒家文化为内容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典型。
在西方,中世纪出现的大学主要也是进行人文教育,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确立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使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长期占主导地位。
所谓人文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其基本精神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
早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认为,设立大学是为了“培养有教养的人……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
”它表明了人文教育是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兴起,科技教育在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并导致了它与人文教育之间旷日持久的矛盾和冲突。
无论人文教育家们怎样抵制和抗争,科技教育终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发展,并逐步取代了人文教育。
所谓科技教育,是指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
它体现的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科技教育之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取代了人文教育并占据统治地位,主要是这种教育适应了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工业化进程迫切要求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实用知识的专门人才;同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也为科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科技教育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结合,促进了科技繁荣和生产力发展,无疑它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
综观上述这两种教育,客观地分析,它们都具有合理的内核和现实价值。
科技教育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与知识,拓展了人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使人类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提升人的道德精神,对促进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两种教育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科学教育注重教育的直接社会功用,但忽视了教育更为深刻的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责任。
传统的人文教育虽注重人性的陶冶和完善,但有脱离客观物质世界和漠视人类对
现实价值追求的倾向。
不过,从整体上看,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科技教育则表现为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手段。
教育实践经验证明,不重视教育根本目的的教育和忽视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的教育,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教育,对于人才培养都是不利的。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本来是教育发展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只是由于人类知识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才导致了这两种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彼此割裂和矛盾冲突。
因此,从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来看,教育必须改变非此即被的状况,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当代中外教育家也普遍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是相互分离和排斥的,而是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代教育共同目标的两个方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李政道语)。
曾任剑桥大学副校长的阿什比教授,在60年代末就提出了“技术人文主义”的观点,他认为科技发展与文化传统的矛盾是可以协调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科学教育中增设人文学科”。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这两种教育的结合,特别强调理工科大学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份量和比重。
各国采取的措施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强基础教育,着重进行文、理兼容的普通基础知识教育,大多以必修课的形式进行。
如美国、日本大学第一、二学年通常不分科,全都学习普通基础课程,包括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加强通才教育。
二是设置跨学科课程,促进文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使之有机地融为一体。
据统计,美国大学开设了500多门此类课程。
具有悠久历史的英国牛津大学近年来许多课程都是两种以上科目结合成一个课程,这种结合课程占所设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是大量开设选修课,目前发达国家高校选修课程一般都占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法国大学本科的选修课总量在本科四年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60%。
相比之下,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文理分家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文科、理科、工科等几大门类之间,各自封闭,泾渭分明。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在人们的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立、割裂开来。
有人认为,理工科院校应以科学教育为主,提倡人文教育是多此一举。
人文学科之所以不受重视,还与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性质的错误认识有关,有些人认为人文学科不是科学,它只属于价值判断。
这种把人文学科的价值性与科学性绝对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价值性的观点,显然失之偏颇。
其实,早在150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因此,要扭转这种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关键是要端正教育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克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传统教育进行认真反思,认识逐步深化,人文教育日益引起一些高校的重视,并开始着手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着尝试。
例如:清华大学开设了大量的人文选修课,规定了“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应知应会”等方面的要求;华中理工大学在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中普遍开展“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加强学生对
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训,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
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人文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这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即
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动因。
首先,它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二战以后,特别是60—7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据研究资料证明,现在全部科学知识中有四分之三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综合及向整体化发展为主导趋向。
原来各门学科之间截然界限正逐渐被打破,不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各自的领域里出现了许多边缘和交叉学科,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也日益紧密,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
首先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越来越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及现代通讯媒体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工作条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如控制、反馈、信息、系统等也日益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中,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
同时,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也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单一的学科已不能有效地担负起这一重任。
诸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的治理、人口控制、资源开发、交通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劳动就业等问题,都需要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观念出发,考虑社会的条件、因素、影响和后果,需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通力合作、协同作战,共同研究才能取得成效。
再说,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战略、目标、规划等的确立和实施,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正因为这些缘故,本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的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如“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崛起,把科学系统的整体观推到一个新领域,就是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汇流统一的结果。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当前各国教育都日益重视把人文、社会科学同科技的发展进行综合性的教学与研究。
如前所述,通过设置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化的教育课程,以期培养出“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相互联系的人”,培养文理兼通、视野开阔、富有综合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来看,更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日新月异的经济奇迹,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科学伦理问题。
例如:核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于现代武器使传统的战争面临着挑战,人们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开发,使得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另外,随着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增多,也容易诱发一些人产生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当今一些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的道德危机、享乐至上,对金钱的极度追求使人物化为货币的奴隶;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严重失衡,并由此引发出诸如吸毒、淫乱、许骗、科技犯罪、爱滋病流行、勤劳精神减弱、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等各种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此类现象亦出现滋长蔓延趋势,一些在建国后已绝迹的丑恶现象现在又沉渣泛起。
这一切都印证着这样一个真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的发展只服从自己的逻辑,而不懂得人的伦理。
因此,如果盲目推崇科技进步,片面地发展科技教育,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那么,其结果必定是不仅无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冲突以及人内心的不平衡等社会问题的缓解,反而有可能使这些矛盾和冲突加剧。
教育所培养出的人只会向畸型方面发展,变成“经济人”或“工具”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完整的健全的人。
正是基于对这种警示的思考和认识,世界有识之士发出强烈呼吁:应提高全人类所有成
员、特别是那些掌握科学技术的人的人文素质,以消除世界范围的人文精神危机。
很显然,在重振人文精神、建构新世纪人类文明的伟大事业中,教育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重大的历史使命。
这就要求通过教育改革,不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的融合,使培养出的人才既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能够做到“不仅控制自然力和生产力,而且也控制社会力,从而控制他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动”。
只有这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才能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建国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和主流。
然而,我国教育中也的确存在着令人忧虑的严重倾向。
例如:中小学教育长期基本处于“应试教育”状态,为追求升学率,随着高考指挥棒转,高中阶段过早地分科,有的从高中二年级甚至一年级就开始分流。
理科把语文、历史降低到最低要求;文科也只重视语文、外语的教育,把历史课当作纯粹的知识课,忽视了人文科学的教育与培养。
以致造成进入高校的新生文、理知识相脱离,知识面狭窄,文化素养比较差,有的学生连汉字都写不好,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都没过关。
而从高校教育来看,同样存在不容忽视的倾向。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条块分割,单科性学院较多,理工科院校一直强化专业教育,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认识不足,忽视了人文精神的陶冶,导致理工科一些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专业知识较丰富,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有些学生只关心本专业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祖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习惯以“专业”的思维方式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甚至对民族历史产生一种“虚无主义”。
二是急功近利意识较强,而人生理想信念淡化。
有些学生只关注所学专业能否带来个人的实惠,而很少思考人生奉献精神及其社会价值等根本问题。
三是伦理道德修养较差。
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校园中常可以看到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如此等等。
加上当前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一些人滋长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颓废思想。
大学生中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且作案手段往往与其掌握的科技知识有密切关系。
以上这一切表明,重视人文科学教育,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人文学科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它包括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领域。
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社会人生的各种理论和学说。
因此,人文科学教育是青少年学生间接了解社会、改造自我以提高自身社会化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
学习人文科学,首先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升华思想,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人文科学教育通过把人类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精粹、智慧精神和阅历经验传授给学生,启迪他们认识:人类的文明是怎样产生的,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对自然、对社会、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态度;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等等。
从而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明确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方式。
这样,就有助于弥补专业教育可能造成的人格危机与文化分裂,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同时,人文教育还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他们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未来的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也是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
在这种时代,社会上的职业定性将逐渐趋于模糊,人们职业选择将呈现多元化,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多次转换社会岗位和社会角色的趋势将会加剧。
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授以文理多种学科的广博知识,拓宽其知识面,优化其知
识结构,有利于把他们培养成为会生存、善学习、敢创造的复合型和综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人文科学教育可以在受教育者的一生中产生功用。
以笔者之见,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首先取决于教育战线各级领导、广大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要切实从“应试教育”转到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轨道上来,大学也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青少年的素质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
大中小学培养目标、层次尽管不同,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都是共同的首要的任务。
第二,应把课程结构改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逐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思想、教学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把实现科技教育的人文化和人文教育的科学化当作一项教育战略目标,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第三,要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培养的空间。
现在一些学生的一个最明显的弱点,就是“四体不勤,五谷难辨”,误把小麦当jiǔ@①菜者大有人在,这与教育脱离实践的弊端有关。
学校应针对这种现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一些必要的生产劳动,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他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精神,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文素质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举办人文主题讲座,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增添文化建筑设施,等等。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马克思语)通过有目的地建设一批校园人文景点,如竖立中外文化名人塑像,悬挂体现人文精神的警句格言等,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又可以使青少年学生从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