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神经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与其影响的因素有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及其影像的因素有哪些?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结构

肌肉神经接头由运动神经末梢和与它接触的肌肉细胞膜所构成。在神经末梢中含有大量直径约50nm的囊泡,称为接头小泡,一个囊泡内约含有1万个乙酰胆碱分子。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是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三部分组成。终板膜增厚,向内凹陷形成很多皱褶,增加与接头前膜的接触,有利于兴奋的传递。在接头后膜上有与ACh特异结合的N2型乙酰胆碱受体,它们集中分布与皱褶开口处,是化学门控通道的一部分,属于阳离子通道耦联受体。在终板膜表面还分布有胆碱酯酶,它可将ACh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主要步骤:

从神经传来的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给肌纤维膜,是以化学递质乙酰胆碱为中介进行的,其全过程可分为:(1)接头前过程.(2)神经递质在间隙的扩散.(3)接头后过程。

1接头前过程1.1乙酰胆碱的合成与贮存这是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前提。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中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化酶的作用下合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神经末梢内的线粒体,胆碱则是靠膜上的特殊载体转运到神经末梢内的,其中50%是释放入接头间隙中的乙酰胆碱水解产物,被再摄取回来重复利用的。合成与摄取回来的乙酰胆碱,均以囊泡形式包装贮存,以备释放。

1.2乙酰胆碱的释放Ca2+内流是诱发乙酰胆碱释放的必要环节。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的去极化使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大量Ca2+由胞外进入到突触前末梢内,这些Ca2+不仅是一种电荷携带者,可抵消神经末梢内的负电位,而且本身就是一种信使物质,可以触发囊泡中的乙酰胆碱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接头间隙中。一次动作电位引起的Ca2+内流,可导致200~300个囊

泡几乎同步地完全释放出乙酰胆碱分子。由于每个囊泡中所含的乙酰胆碱分子数相等,约5000~10000个,故这种以囊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被称为量子释放。如果降低细胞外Ca2+浓度或用Mg2+阻断Ca2+内流,动作电位到达时并不能引起乙酰胆碱释放,说明Ca2+在前膜的兴奋和乙酰胆碱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偶联和触发作用。这里Ca2+的进入量也决定囊泡释放的数量。

2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的扩散

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后,经扩散与终板膜上的胆碱能受体特异性结合,触发接头后过程。

3接头后过程

3.1乙酰胆碱受体及终板电位在终板膜上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是集受体与通道为一体的一个蛋白大分子结构。当乙酰胆碱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使受体-通道分子构象改变,通道开放,允许Na+、K+甚至少量的Ca2+通过。由于这几种离子在细胞内外分布特点,故主要是使Na+内流,少量K+外流,结果是终板膜原有静息电位负值减少,向零电位靠近即出现终板膜的去极化,终板膜这种去极化电位为终板电位。一次动作电位所引起到200~300个囊泡释放的乙酰胆碱,足以在终板膜上产生约60mV、持续1~2ms的终板电位。而每一个囊泡释放的乙酰胆碱所引起的终板膜0.1~1mV的去极化电位,称微终板电位。

3.2乙酰胆碱从接头间隙的清除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可通过3方式清除,即扩散、酶降解和再摄取。由于多个囊泡几乎是同步释放乙酰胆碱至接头间隙,乙酰胆碱的浓度突然升高,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可引起大量化学门控通道打开,出现很快Na+、K+跨膜移动,故终板电位升高很快。但接头间隙中的乙酰胆碱很快被突触后膜上的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浓度降低,递质门控通道关闭,终板电位下降,保证下次到来的神经冲动效应,被水解的产物被动地再摄取到轴突末梢,可作为再合成乙酰胆碱的原料。

3.3终板电位的特征及肌膜动作电位的引起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的特征,即没有“全或无”现象,其电位的大小与乙酰胆碱释放量成正相关;

呈电紧张性扩布,约在距终板膜2nm处基本消失;无不应期,有总和现象等。一般记录到终板电位就是众多微终电位的总和。由于在终板膜以外的肌膜上有电压门控Na+、K+通道的分布,当终板电位扩布到邻近的肌膜上,引起邻近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便爆发肌膜上的动作电位,表现为肌细胞的兴奋。正常情况下,一次动作电位传至运动神经末梢所释放的乙酰胆碱所引起的终板电位刺激邻近肌细胞膜,其刺激强度大约超过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所需阈值地3~4倍,故有很高的安全系数,即运动神经每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都能可靠地使肌细胞兴奋而诱发一次收缩。

三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影响因素

由于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化学传递,所以,凡能影响递质的合成、释放以及递质的消除等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其兴奋传递。

1 Ca2+Ca2+是兴奋-分泌偶联物质,在一定离子浓度范围内,ACh的释放随着Ca2+浓度的增高而增多。Mg2+可颉颃Ca2+的作用,使ACh的释放量减少。

2生物毒素箭毒能与终板上的ACh受体结合,形成无活性的a-箭毒复合物,而这种复合物是不能完全与ACh相结合的。因为箭毒和ACh争夺受体,所以箭毒引起的阻滞为竞争性阻滞或非除极性阻滞。肉毒杆菌毒素能选择性地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而黑寡妇蜘蛛毒素则能促进接头前膜释放乙酰胆碱,最终将导致乙酰胆碱耗竭,两者都可引起接头传递阻滞;美洲箭毒和α-银环蛇毒能与终板膜上的N型乙酰胆碱门控通道结合,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位,从而导致接头传递受阻。

抗胆碱酯酶药物能迅速改善患者的肌力。

3抗胆碱酯酶药物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毒扁豆碱、新斯的明等,可与AChE相结合,使AChE失去作用而不能分解ACh。

有机磷农药能抑制AChE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及时被水解,造成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的大量堆积,并持续作用于终板膜通道蛋白质分子,导致肌肉颤动等一系列中毒症状。碘解磷定能使抑制的AChE恢复活性,所以是解毒有即磷中毒的有效药物之一。

3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特征:

3.1 化学性传递。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ACh这种化学传递进行的。

3.2 单向性传递。兴奋只能由运动神经末梢传向肌肉,不能作相反方向的传递。这是由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3.3 时间延搁。兴奋通过一个神经-骨骼肌接头,一般至少需要0.5~1.0ms,而接头间隙只不过50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